CN203719423U - 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及组合式窑具 - Google Patents

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及组合式窑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19423U
CN203719423U CN201420055283.5U CN201420055283U CN203719423U CN 203719423 U CN203719423 U CN 203719423U CN 201420055283 U CN201420055283 U CN 201420055283U CN 203719423 U CN203719423 U CN 203719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actory slab
crossbeam
supporting leg
novel reac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552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乾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115857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3719423(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0552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19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19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194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AREA)

Abstract

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及组合式窑具,属于窑具领域。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包括棚板(1),其特征在于:在棚板(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多个通孔(2)交错设置,棚板(1)的厚度为3~12mm,窑炉内温度均匀,可以节约烘烤坯体所用的能源,组合式窑具,包括上述的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支撑腿(3)和横梁(4),支撑腿(3)上端开设定位槽,水平的横梁(4)穿设在定位槽内,棚板(1)两端搭设在相邻的两个横梁(4)上,支撑腿(3)竖直叠加构成层状结构,重量落在横梁(4)和支撑腿(3)上,结构稳固,而且可以根据窑炉尺寸选择合适的层数和横向尺寸。

Description

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及组合式窑具
技术领域
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及组合式窑具,属于耐火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窑炉中承载用的棚板以及使用这种棚板的层状组合式窑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瓷窑炉用棚板都是采用普通碳化硅材质,为保证其强度厚度都在15mm以上,重量大,导致烧制产品过程中大部分热量被棚板吸收造成能源浪费,能耗很大,而且这种棚板使用寿命短,普通碳化硅材质棚板使用次数在300次左右,在高温使用过程中易断裂、弯曲变形;普通碳化硅材质的棚板为保证强度也不能在棚板上开孔,棚板对火焰形成一定的阻碍,这就造成窑炉内温度不均匀容易产生不合格品;而且这种棚板使用时必须喷涂耐火涂料,涂料在高温下容易脱落、爆裂从而导致落渣产生不合格产品,普通碳化硅材质棚板必须与支柱配套使用,使用支柱较多导致陶瓷产品的装量下降,影响产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厚度小,节能、窑炉内温度均匀、结构稳固、提高产量的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及组合式窑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包括棚板,其特征在于:在棚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交错设置,棚板的厚度为3~12mm。火焰穿过通孔,窑炉内温度更加均匀,通孔交错设置可以保证棚板宽度方向有足够材料,保证棚板在宽度方向保持足够强度,保证棚板的承压强度,而且通孔交错设置后能够使温度更加均匀,棚板厚度小,减小对火焰的阻碍,达到节能的目的。
所述棚板为矩形,通孔为沿棚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孔。使通孔占用棚板较少的横向面积,可以使棚板宽度方向保持足够的强度。
所述棚板的材质为反应烧结碳化硅。反应烧结碳化硅制成的棚板耐温高、寿命长,强度好。
一种组合式窑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支撑腿和横梁,支撑腿上端开设定位槽,水平的横梁穿设在定位槽内,棚板两端搭设在相邻的两个横梁上,支撑腿竖直叠加构成层状结构。棚板以及陶瓷坯体的重量压设在横梁和支撑腿上,棚板只承载本身上面的陶瓷坯体,减少了棚板的承重,而且横梁穿设在定位槽内,防止横梁在支撑腿上端发生偏移,结构稳固,支撑腿竖直叠加,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层数,并且可以改变宽度和长度,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窑炉。
所述横梁上端面设有向上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沿横梁长度方向设置。棚板铺设在两个定位凸起之间,防止棚板位置偏移,避免棚板掉落,结构稳定,安全性高。
所述定位凸起向上高出支撑腿的上端面,高度等于棚板的厚度,上下两个支撑腿之间铺设有棚板。
中部的横梁截面为倒置T形,两侧的横梁截面为L形,两侧的支撑腿上端面为阶梯状,外侧与上方的支撑腿抵接。两侧的支撑腿受力均匀,结构稳固。
所述支撑腿与横梁的材质均为反应烧结碳化硅。材质相同,防止高温烘烤时棚板与支撑腿、横梁发生不同的变形量,造成错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及组合式窑具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厚度小,能耗低,棚板的厚度小,烧制过程中棚板吸收的热量小,降低能耗。
2、使用寿命长,反应烧结碳化硅制成的棚板强度更好,气孔少,耐温高,增加了棚板的使用次数。
3、火焰穿过通孔,窑炉内温度更加均匀,烧制产品不易开裂,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棚板由于耐温高不需要在表面喷涂耐火涂料,没有涂料落渣,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4、棚板以及陶瓷坯体的重量压设在横梁和支撑腿上,棚板只承载本身上面的陶瓷坯体,减少了棚板的承重,而且横梁穿设在定位槽内,防止横梁在支撑腿上端发生偏移,结构稳固,支撑腿竖直叠加,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减少层数或增加、减少每层板的数量,并且可以改变宽度和长度,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窑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组合式窑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圆形通孔的棚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三角形通孔的棚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梯形定位槽的组合式窑具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定位凸起高于棚板的示意图。
其中:1、棚板  2、通孔  3、支撑腿  4、横梁  5、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及组合式窑具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包括棚板1,棚板1的材质为反应烧结碳化硅,由于反应烧结碳化硅的粒度更细,气孔更少,制成的棚板1强度高,棚板1厚度为7mm,远远低于普通碳化硅棚板的厚度,而且在棚板1的表面开设多个通孔2,火焰可以通过通孔2对坯体各个位置进行均匀烘烤,缩短煅烧时间,节约能源,能够使窑炉内的温度更加均匀,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棚板1为长方形,通孔2为沿棚板1长度方向的条形孔,使通孔2占用棚板1较少的横向面积,可以使棚板1宽度方向保持足够的强度,在保证通孔2面积的同时保证棚板1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通孔2交错设置,进一步保证棚板1在宽度方向保持足够强度。
参照图2,组合式窑具,包括上述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支撑腿3和横梁4,支撑腿3与横梁4的材质均为反应烧结碳化硅,防止不同材质加热后变形量不同,避免造成错位,支撑腿3上端开设有定位槽,水平的横梁4穿设在定位槽内,棚板1两端搭设在相邻的两个横梁4上,支撑腿3竖直叠加构成层状结构,使棚板1以及陶瓷坯体的重量压设在横梁4和支撑腿3上,棚板1只承载本身上面的陶瓷坯体,减少了棚板1的承重,而且横梁4穿设在定位槽内,防止横梁4在支撑腿3上端发生偏移,结构稳固。支撑腿3竖直叠加,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层数,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窑炉。
横梁4上端面具有向上的定位凸起5,定位凸起5沿横梁4长度方向设置,组合式窑具中部的横梁4截面为倒置的T形,两侧的横梁4截面为L形,棚板1铺设在两个定位凸起5之间,防止棚板1偏移,结构更加稳固。
定位凸起5向上高出支撑腿3的上端面,高度等于棚板1的厚度,组合式窑具中部的支撑腿3上端面与棚板1下端面平齐,两侧的支撑腿3上端面为阶梯形,内侧与棚板1下端面平齐,外侧与棚板1上端面平齐,上下两个支撑腿3之间铺设有棚板1,这样同一层的棚板1、定位凸起5和两侧支撑腿3上端面在一个平面上,外侧支撑腿3与其上方的支撑腿3抵接,叠加后构成层状结构更加稳固,棚板1还间隔铺设水平支撑腿3之间的横梁4上。
以上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棚板1上还可以开设圆形的通孔1,在煅烧盆或盘状的坯体时,火焰通过圆形通孔2到达坯体底部空间,煅烧更加均匀,效果更好。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的棚板1上还可以开设三角形的通孔2。通孔2还可以采用其他任意形状。
参照图5,支撑腿3上端的定位槽为倒置的T形,横梁4上端的定位凸起5上端面与支撑腿3上端面平齐,横梁4穿插设置在定位槽内,这样上下两个支撑腿3直接接触,上下两个支撑腿3之间不再铺设棚板1,棚板1铺设在同一层内支撑腿3之间的横梁4上。
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使定位凸起5的高度大于棚板1的厚度,在支撑腿3下端开设一个凹槽,使定位凸起5上端插入上一层的支撑腿3下端的凹槽内,使上下两侧之间能够定位,结构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中的棚板1可以根据坯体形状设计为正方形或弧形等其他形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包括棚板(1),其特征在于:在棚板(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多个通孔(2)交错设置,棚板(1)的厚度为3~1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板(1)为矩形,通孔(2)为沿棚板(1)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板(1)的材质为反应烧结碳化硅。
4.一种组合式窑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支撑腿(3)和横梁(4),支撑腿(3)上端开设定位槽,水平的横梁(4)穿设在定位槽内,棚板(1)两端搭设在相邻的两个横梁(4)上,支撑腿(3)竖直叠加构成层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上端面设有向上的定位凸起(5),定位凸起(5)沿横梁(4)长度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5)向上高出支撑腿(3)的上端面,高度等于棚板(1)的厚度,上下两个支撑腿(3)之间铺设有棚板(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窑具,其特征在于:中部的横梁(4)截面为倒置T形,两侧的横梁(4)截面为L形,两侧的支撑腿(3)上端面为阶梯状,外侧与上方的支撑腿(3)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组合式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3)与横梁(4)的材质均为反应烧结碳化硅。
CN201420055283.5U 2014-01-28 2014-01-28 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及组合式窑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19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5283.5U CN203719423U (zh) 2014-01-28 2014-01-28 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及组合式窑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5283.5U CN203719423U (zh) 2014-01-28 2014-01-28 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及组合式窑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19423U true CN203719423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8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55283.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19423U (zh) 2014-01-28 2014-01-28 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及组合式窑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194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0554A (zh) * 2020-06-17 2020-10-16 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连铸中间包浸入式水口烘烤用功能陶瓷恒温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0554A (zh) * 2020-06-17 2020-10-16 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连铸中间包浸入式水口烘烤用功能陶瓷恒温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64635U (zh) 一种水泥预制砖制得的回转窑内衬
CN202836225U (zh) 一种窑车的改良结构
CN201476576U (zh) 一种窑车
CN203719423U (zh) 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节能网状板及组合式窑具
CN102636032A (zh) 可调节式窑车
CN205843390U (zh) 一种陶瓷淋浴盆高温装烧窑车
CN103644738A (zh) 一种应用于烧制陶瓷台盆框架结构的窑具窑车
CN204313302U (zh) 一种具有抗热震性的耐火砖
CN203837498U (zh) 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洗面盆承烧支架
CN203642699U (zh) 一种应用于烧制陶瓷台盆框架结构的窑具窑车
CN205316961U (zh) 一种用于制备发泡陶瓷的微波加热隧道窑
CN202869219U (zh) 辊道窑高温区过桥保护装置
CN201978968U (zh) 轨道车辆侧墙电磁调平装置及其调平垫板
CN202485439U (zh) 窑炉用的吊顶砖组件
CN204142012U (zh) 一种高温窑炉用碳化硅陶瓷长立柱
CN101949642A (zh) 一种用于焙烧渗花砖的宽体辊道窑
CN204165396U (zh) 窑具结构
CN203364620U (zh) 一种高强度焙烧匣钵
CN203810935U (zh) 一种轻质高强节能错置孔式承烧板
CN201433498Y (zh) 一种多排盲孔保温烧结砖或砌块
CN201772748U (zh) 一种用于焙烧渗花砖的宽体辊道窑
CN206269603U (zh) 一种陶瓷放电管用95氧化铝干压瓷管高温烧结用承烧板
CN205372700U (zh) 一种反射式集热隔热装置
CN202973897U (zh) 高温窑炉窑顶棚板装置
CN204329595U (zh) 陶瓷辊棒高温烧结窑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