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3493U - 门内饰的加强构造 - Google Patents

门内饰的加强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13493U
CN203713493U CN201420087051.8U CN201420087051U CN203713493U CN 203713493 U CN203713493 U CN 203713493U CN 201420087051 U CN201420087051 U CN 201420087051U CN 203713493 U CN203713493 U CN 203713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terior trim
jut
door
tension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870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谷俊典
山口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13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134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提供一种门内饰的加强构造,本实用新型能够抑制自门内饰所具备的门兜的开口部附近朝向上方产生断裂不良情况。本实用新型的门内饰的加强构造在门内饰主体部的背面固定有独立的门兜构件,并具有门兜,该门兜自贯通门内饰主体部的门兜开口部到达门兜构件的内部。在门内饰主体部的背面设有用于加强门内饰主体部的加强构件和用于卡定加强构件的卡定部,卡定部具有主卡定部和至少两个副卡定部,该主卡定部设定在沿着门兜开口部的开口边缘中的上缘部分,该副卡定部设定于该主卡定部的车辆前方侧和车辆后方侧。

Description

门内饰的加强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内饰的加强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用门的门内饰,已知有具备兜状的收纳部(所谓的门兜)的门内饰。在这样的收纳部之中,近年来普遍使用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这种结构的收纳部:其将以贯通门内饰的形态设置的开口部作为收纳口,并以自门内饰的背面侧覆盖该收纳口的形态安装有兜状构件。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8-273426号公报
具备如上述那样的开口部的门内饰存在应力容易集中于开口部附近的问题。例如,存在如下隐患:在车辆的侧面被碰撞时等,若设想大小的负荷(冲击负荷)自背面侧(车厢外侧)施加于门内饰,则门内饰发生变形,并产生以开口部附近为起点且朝向上方延伸的裂纹、折断等断裂不良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自门内饰所具备的门兜的开口部附近朝向上方产生断裂不良情况的技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门内饰的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门内饰的加强构造在门内饰主体部的背面固定有独立的门兜构件,并具有门兜,该门兜自贯通上述门内饰主体部的门兜开口部到达上述门兜构件的内部,在上述门内饰主体部的背面设有用于加强上述门内饰主体部的加强构件和用于卡定上述加强构件的卡定部,上述卡定部具有主卡定部和至少两个副卡定部,该主卡定部设定在沿着上述门兜开口部的开口边缘中的上缘部分,该副卡定部设定于该主卡定部的车辆前方侧和车辆后方侧。
上述门内饰的加强构造在门内饰主体部的背面具备用于加强门内饰主体部的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被主卡定部和至少两个副卡定部卡定,该主卡定部设定在沿着门兜开口部的开口边缘中的上缘部分,该副卡定部设定于该主卡定部的车辆前方侧与车辆后方侧。因此,例如在自车厢外侧沿车宽度方向承受负荷时,即使门内饰被自背面侧按压,由于门内饰具备上述加强构件,因此可抑制自门兜的开口部附近朝向上方产生断裂不良情况。
在上述门内饰的加强构造中,也可以是,上述主卡定部设定于上述上缘部分中的位于车辆前方侧的前端部,或者设定于上述上缘部分中的位于车辆后方侧的后端部。例如,优选的是,在容易在上缘部分中的、位于车辆前方侧的前端部或者位于车辆后方侧的后端部产生断裂不良情况的情况下,在上述前端部或者上述后端部设定主卡定部。
在上述门内饰的加强构造中,也可以是,在上述主卡定部处,将上述加强构件与上述门兜构件一起卡定于上述门内饰主体部。在上述门内饰的加强构造中,若主卡定部是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将上述主卡定部同时使用于加强构件相对于门内饰主体部的卡定和门兜构件相对于门内饰主体部的卡定之中。换句话说,无需在门内饰主体部上新添设置用于将加强构件卡定于门内饰主体部的主卡定部就能够进一步加强门内饰主体部。
在上述门内饰的加强构造中,也可以是,上述副卡定部中的至少一个副卡定部设定于上述上缘部分,并且在该至少一个副卡定部设定于上述上缘部分的位置将上述加强构件与上述门兜构件一起卡定于上述门内饰主体部。在上述门内饰的加强构造中,若至少一个副卡定部是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将上述副卡定部同时使用于加强构件相对于门内饰主体部的卡定和门兜构件相对于门内饰主体部的卡定之中。换句话说,无需在门内饰主体部上新添设置用于将加强构件卡定于门内饰主体部的副卡定部就能够进一步加强门内饰主体部。而且,由于能够在整个预定范围内加强上缘部分,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自门兜开口部附近朝向上方产生的断裂不良情况。
在上述门内饰的加强构造中,也可以是,上述副卡定部中的至少一个副卡定部用于将冲击吸收构件卡定于上述门内饰主体部的背面,并且在将该冲击吸收构件卡定于上述门内饰主体部的背面的位置,以利用上述冲击吸收构件与上述门内饰主体部夹持上述加强构件的状态,将上述加强构件与上述冲击吸收构件一起卡定于上述门内饰主体部。在上述门内饰的加强构造中,若至少一个副卡定部是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将上述副卡定部同时使用于加强构件相对于门内饰主体部的卡定和冲击吸收构件相对于门内饰主体部的卡定之中。换句话说,无需在门内饰主体部上新添设置用于将加强构件卡定于门内饰主体部的副卡定部就能够进一步加强门内饰主体部。另外,由于上述副卡定部成为被冲击吸收构件与门内饰主体部夹持的状态,因此,例如能够通过将上述副卡定部熔融并熔接于冲击吸收构件(通过所谓的超声波压接)来将上述副卡定部卡定于冲击吸收构件。
在上述门内饰的加强构造中,也可以是,上述门内饰的加强构造还包括:安装突起部,其以设定于上述上缘部分的方式立设于上述门内饰主体部的背面;固定部,其设于上述门兜构件,并包含孔部;以及安装孔,其贯通上述加强构件;在上述主卡定部中,在上述安装突起部的顶端插入到上述固定部的上述孔部、并且插入到上述加强构件的上述安装孔的状态下,上述加强构件与上述门兜构件一起卡定于上述门内饰主体部。
在上述门内饰的加强构造中,优选的是,上述加强构件由刚性比上述门内饰主体部的刚性高的构件构成。
在上述门内饰的加强构造中,优选的是,上述加强构件由长条状的金属制的板状构件构成。这样的加强构件的刚性远比与门内饰主体部的刚性高,且能够承受较大负荷,故为优选。
在上述门内饰的加强构造中,优选的是,为了提高刚性,将上述加强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边缘部分向车厢内侧或者车厢外侧折回。这样的加强构件的刚性将会进一步提高,故为优选。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抑制自门内饰所具备的门兜的开口部附近朝向上方产生断裂不良情况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门内饰的立体图。
图2是门内饰所具备的门兜的立体图。
图3是内饰板所具备的开口部的立体图。
图4是自背面侧观察到的内饰板的俯视图。
图5是开口边缘的后端部附近的放大俯视图。
图6是安装于门内饰的背面侧的门兜构件以及冲击吸收构件的说明图。
图7是加强构件的立体图。
图8是门内饰的加强构造的说明图。
图9是图8的A-A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门内饰的加强构造,20…门内饰,20a…门内饰的表面,20b…门内饰的背面,21…内饰板(门内饰主体部),22…下部板(门内饰主体部),22a…下部板的表面,23…上部板,24…中间板(装饰板),25…安装孔部,26…扶手,28…开口部(门兜开口部),281…开口边缘,281a…上缘部分,281b…下缘部分,281a1…前端部,281a2…后端部,30…门兜,31…收纳口,32…收纳室,40…门兜构件,40a…门兜构件的主体部,40b、40c、40d、40e…门兜构件的周边,41…固定部,51…安装突起部(卡定部),51C…安装突起部(车辆前方侧的副卡定部),51D…安装突起部(主卡定部),54…安装突起部(卡定部),54A…安装突起部(车辆后方侧的副卡定部),60…冲击吸收构件,64…冲击吸收构件的固定部,70…加强构件,71…加强构件的主体部,71a…中央部,71b…前方部,71c…后方部,72…后方部的安装孔,73…前方部的安装孔,74…中央部的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车辆用门中的门内饰20的加强构造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门内饰20的立体图。在图1中示出了自车厢内侧观察到的状态的门内饰20。换句话说,在图1中示出了门内饰20的表面20a侧。此外,图1的左上侧对应于车辆前方侧,右下侧对应于车辆后方侧。另外,图1的纸面跟前侧对应于车辆内侧,图1的纸面里侧对应于车辆外侧。另外,图1的上下方向对应于车辆上下方向。
门内饰20构成车辆用门的车厢内侧部分,并自车厢内侧安装于车辆用门所具备的未图示的门内板(门板的一种)。如图1所示,门内饰20包括具有预定厚度的板状的内饰板(门内饰主体部)21。
内饰板21例如由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材料(热塑性树脂材料)等构成。此外,作为构成内饰板21的材质,并不限于合成树脂材料,例如也可以使用将植物纤维与合成树脂混合而成的混合材料等。
内饰板21构成为能够分割成多个部分。如图1所示,内饰板21通过将构成内饰板21的下部的下部板22、构成内饰板21的上部的上部板23、配置于下部板22与上部板23之间的中间板(装饰板)24等相互组装而构成。
在内饰板21中的中间板24设有用于安装内侧门手柄(未图示)的通孔状的安装孔部25。另外,在门内饰20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设有呈向车厢内侧鼓出的形状的扶手26。扶手26主要通过使下部板22的一部分以及中间板24的一部分向车厢内侧鼓出而形成。此外,在扶手26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安装开关底座(未图示)的通孔状的安装孔26a。此外,在上述开关底座设有车窗玻璃的升降用开关等的开关操作部。
另外,在内饰板21所具备的下部板22的车辆前方侧设有扬声器27。而且,在该扬声器27的后方侧部分的下部板22设有门兜30。
图2是门内饰20所具备的门兜30的立体图。门兜30设于门内饰20(内饰板21)的下方,并在车厢内配置于坐在车辆座椅(未图示)上的状态的乘员的脚边附近。门兜30包括在车厢内侧向斜上方开口的收纳口31、以及连着该收纳口31的收纳室32。塑料瓶、小物品类等被收纳物以自收纳口31放入的方式收纳于收纳室32。此外,收纳室32形成主要配置于内饰板21(下部板22)的背面侧的形态。换句话说,门兜30的收纳室32配置于上述门内板(未图示)侧。
此外,在门内板与内饰板21(门内饰20)之间,除了门兜的收纳室32以外,还配设有未图示的加强用的管状构件(车门防撞梁)等。
如图2所示,门兜30的收纳口31呈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细长地延伸的形态。而且,收纳口31的后方部分的宽度(开口宽度)比其前方部分的宽度(开口宽度)窄。
门兜30主要包括构成内饰板(内饰主体部)21的下部的下部板22、以及独立于该下部板22并安装于下部板22的背侧的门兜构件40。
在下部板22设有构成门兜30的收纳口31的开口部(门兜开口部)28。图3是内饰板21所具备的开口部28的立体图。在图3中示出了门兜构件40自图2所示的下部板22移除后的状态。
如图3所示,开口部28设为沿表背方向(厚度方向)贯穿下部板22的形态。形成有在自表面22a侧观察下部板22时、开口部28的上方部分朝向车厢外侧鼓出那样的凹部200。该凹部200呈自开口部28的上方侧(上缘部分281a)向车辆前方侧倾斜的形态。而且,与开口部28的下方侧的部分(下缘部分281b)相比,开口部28的上方侧的部分(上缘部分281a)以朝向车厢外侧(门内板侧)鼓出的方式形成弯曲的形态。另外,如上述那样,开口部28(收纳口31)整体形成为在上车厢内侧朝向斜上方开口的形态。
在包围这样的开口部28的环状(环状)的开口边缘281中的、在车宽度方向上靠近车厢外侧(门内板侧)的部分称作配置于车厢上方侧的上缘部分281a,将相反地靠近车厢内侧的部分称作配置于车厢下方侧的下缘部分281b。上缘部分281a以及下缘部分281b在开口缘281中的前端部281a1以及后端部281a2处彼此相连。
图4是自背面侧观察到的内饰板21的俯视图。图4的右侧对应于车辆前方侧,左侧对应于车辆后方侧。此外,在图4中示出内饰板21中的下部板22以及中间板24相互组装后的状态。图4所示,在沿车宽度方向俯视内饰板21(下部板22)时,开口边缘281中的、上缘部分281a沿前后方向大致水平地配置。与此相对,在沿车宽度方向俯视内饰板21(下部板22)时,开口边缘281的下缘部分281b以自前方朝向后方缓缓地上升的方式配置。
下部板22中的、开口部28的周边部分因形成为不连续的形状等理由而容易发生应力集中。具体而言,应力容易集中于沿着开口部28的开口边缘281及其周边部分。另外,其中,应力容易集中于上缘部分281a及其周边部分,而且应力容易集中于前端部281a1及其周边部分、以及后端部281a2及其周边部分,特别是,应力容易集中于后端部281a2及其周边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应力特别容易集中于相当于以大角度弯曲的形状的开口缘281的端部(开口部28的角部)的后端部281a2及其周边部分。
在下部板22的背面22b(门内饰20的背面20b),在开口部28(开口边缘281)的上方以沿着上缘部分281a的形态立设有多个用于安装门兜构件40的安装突起部51。
安装突起部51呈在内侧具有中空部的大致圆柱状,并以突出的形态设于下部板22(内饰板21)的背面22b上。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四个安装突起部51形成沿着上缘部分281a以大致相等间隔排列成一列的形态。这些安装突起部51在将门兜构件40安装在下部板22的背面22b上时使用,具体而言,这些安装突起部51是供门兜构件40的上缘部分卡定的部位。将四个安装突起部51中的、配置在最前方侧的安装突起部51称作安装突起部51A。而且,自该安装突起部51A起朝向后方地依次称作安装突起部51B、安装突起部51C(车辆前方侧的副卡定部的一个例子)以及安装突起部51D(主卡定部的一个例子)。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安装突起部51A配置于开口边缘281的前端部281a1的上方的周边部分。另外,安装突起部51D配置于开口边缘281的后端部281a2中的上方的周边部分。
此外,在下部板22(内饰板21)的背面22b,除了设有上述安装突起部51以外,还设有用于安装门兜构件40的其他安装突起部52、53。这些安装突起部52、53具有与安装突起部51相同的形状。
安装突起部52在下部板22的背面22b上设有两个,将门兜构件40的前端侧与后端侧分别安装于该两个安装突起部52。另外,安装突起部53在下部板22的背面22b上设有三个,将门兜构件40的下缘侧的部分分别安装于该三个安装突起部53。
另外,除此之外,在下部板22(内饰板21)的背面22b,还设有用于安装后述冲击吸收构件60的安装突起部54、用于将内饰板21(门内饰20)安装于门内板的夹座55等。此外,特别地,将安装突起部54中的、最靠近安装突起部51A并配置于安装突起部51A的车辆后方侧的安装突起部54称作安装突起部54A(车辆后方侧的副卡定部的一个例子)。
上述安装突起部51、52、53、54等一体地设于下部板22等的内饰板2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安装突起部51等由合成树脂材料(热塑性树脂等)构成。
图5是开口边缘281的后端部281a2附近的放大俯视图。如图5所示,包围开口部28的开口边缘281呈向下部板22的背面22b侧呈凸状隆起的形态,并包含呈环状的部分。在后端部281a2附近(后端部281a2的上方的周边部分)立设有安装突起部51D。而且,在该安装突起部51D的车辆前方侧立设有安装突起部51C。此外,在各安装突起部51的周围设有肋56,该肋56用于支承门兜构件40所具备的后述的固定部41并对各安装突起部51进行加强等。另外,在相邻的安装突起部51之间设有肋57,该肋57以将肋56彼此相连的形态配置,并用于对安装突起部51附近进行加强等。
另外,如图5所示,在安装突起部51D的车辆后方侧立设有安装突起部54A。该安装突起部54A与安装突起部51D、安装突起部51C相比配置在上方(车辆上方侧)。在该安装突起部54A的周围也设有肋58。该肋58用于支承后述的加强构件70的车辆后方侧的部分(后方部71c)并对安装突起部54A进行加强等。
在自背面22b侧俯视下部板22时,成为如下状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安装突起部51D的两侧,分别各配置有至少一个安装突起部54A、51C。安装突起部51D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安装突起部54A和安装突起部51C之间。
此外,在下部板22的背面22b上,以沿着开口边缘281的下缘部分281b的形态,并以相互平行地排列的形态设有多根肋29。
图6是安装于门内饰20的背面20b侧的门兜构件40以及冲击吸收构件60的说明图。
门兜构件40是构成门内饰20的门兜30的构件,其自下部板22的背面22b侧覆盖开口部28,并在该门兜构件40与下部板22的背面22b之间形成门兜40的收纳室32(参照图2)。门兜构件40呈以朝向车厢内侧的形态开口的容器状。因此,门兜构件40呈自车厢内侧朝向外侧鼓出的形态,并且若安装于下部板22,则成为自下部板22的背面22b朝向车厢外侧隆起的状态。换句话说,门兜构件40成为配置于门内板与下部板22(内饰板21)之间的形态。
虽然门兜构件40独立于下部板22等的内饰板21,但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门兜构件40由与内饰板21相同的材质构成。换句话说,门兜构件40由合成树脂材料的成形品等构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由不同于内饰板21的材质构成的门兜构件40。门兜构件40包括容器状的主体部40a和设于该主体部40a的周边40b等的固定部41等。如图6所示,在自背面20b侧俯视门内饰20时,门兜构件40的主体部40a呈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大致长方形。
主体部40a的周边的上缘部40b大致呈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细长地延伸的板状(带状)。而且,在该上缘部40b设有多个在将门兜构件40安装于下部板22时使用的扁平的固定部41。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四个固定部41以呈大致相等间隔地排列成一列的形态设于上缘部40。在各固定部41设有供安装突起部51分别贯穿或插入的孔部。此外,将固定部41A分配于安装突起部51A,将固定部41B分配于安装突起部51B,将固定部41C分配于安装突起部51C,将固定部41D分配于安装突起部51D。
主体部40a的周边的、车辆前方侧的侧端部40c和车辆后方侧的侧端部40d分别大致呈沿车辆上下方向细长地延伸的板状(带状)。分别将固定部42、42分配于各侧端部40c、40d。固定部42的构造与上述固定部41相同,并设有供安装突起部52贯穿的孔部。
另外,主体部40a的周边的下缘部40e大致呈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细长地延伸的板状(带状),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以相等间隔排列的三个固定部43。各固定部43的构造与上述固定部41相同,并设有分别供安装突起部53贯穿的孔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将门兜构件40安装于下部板22的背面22b侧时,通过使用了超声波熔接等熔接方法的超声波压接进行安装突起部51A与固定部41A之间的固定、以及安装突起部51B与固定部41A之间的固定。具体而言,在各安装突起部51A、51B贯穿于各固定部41A、41B的各孔部的状态下,使用超声波熔接等熔接方法将各安装突起部51A、51B的顶端部分熔融并熔接于各固定部41A、41B。
另外,对于安装突起部52与固定部42之间的固定、以及安装突起部53与固定部43之间的固定,也使用上述超声波压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对于安装突起部51D与固定部41D之间的固定、安装突起部51C与固定部41C之间的固定,如后述那样,是在安装有加强构件70的状态下利用所谓的螺钉固定(螺钉紧固)来进行的。
冲击吸收构件60由所谓的EA(Energy Absorption,能量吸收)垫构成,由将硬质聚氨酯泡沫成形为块状的物件构成。该冲击收集构件60具备吸收侧面被碰撞时的冲击、并减少对坐在门内饰20的车厢内侧的车辆座椅(未图示)上的乘员施加的冲击的功能等。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冲击吸收构件60配置在门内饰20的车辆后方侧的背面20b上。此外,在冲击吸收构件60设有多个固定部64,该多个固定部64呈树脂制的垫圈状(环状),并具有供门内饰20侧的各安装突起部54贯穿的安装孔。在各安装突起部54的顶端部分贯穿于各固定部65的各安装孔的状态下,使用超声波熔接等熔接方法将各安装突起部54的顶端部分熔融并熔接于各固定部64,从而将冲击吸收构件60安装于下部板22(内饰板21)。
(门内饰的加强构造10)
如图6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轮廓,用于加强下部板22(内饰板21)的加强构件70安装于下部板22的背面22b侧。该加强构件70在以立设于开口边缘281的后端部281a2附近的安装突起部51D为中心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下安装在下部板22的背面22b上。图7是加强构件70的立体图,图8是门内饰20的加强构造10的说明图,图9是图8的A-A线剖视图。
如图7所示,加强构件70整体呈板状,并由铁等金属材料、ABS树脂等高强度的树脂材料等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加强构件70由对铁制的板材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呈预定形状的物件构成。作为加强构件70,使用刚性至少比内饰板(门内饰主体部)21的刚性高的加强构件。但是,铁等金属制的加强构件70的刚性远比内饰板21的刚性高,且能够承受较大负荷,因此特别优选。
加强构件70包括:长条状的主体部71;安装孔72,其设为贯穿该主体部71的一端侧的形态;安装孔73,其设为贯穿该主体部71的另一端侧的形态;以及安装孔74,其设为贯穿主体部71的位于安装孔72与安装孔73之间的中央附近的形态。此外,主体部71由包含安装孔74的中央部71a、自该中央部71a朝向车辆前方侧延伸并包含安装孔72的前方部71b、以及自上述中央部71a朝向车辆后方侧延伸并包含安装孔73的后方部71c构成。
加强构件70的主体部71中的中央部71a卡定于安装突起部51D(主卡定部的一个例子)。另外,前方部71b卡定于安装突起部51C(车辆前方侧的副卡定部的一个例子),后方部71c卡定于安装突起部54A(车辆后方侧的副卡定部的一个例子)。加强构件70以沿着开口边缘281的上缘部分281a的形态卡定于各安装突起部51D、51C、54A。
安装突起部51D在下部板22的背面22b上立设于开口边缘281的后端部281a2附近(后端部281a2的上方的周边部分)。换句话说,安装突起部51D配置于为了将门兜构件40安装于下部板22的背面22b侧所使用的安装突起部51等之中的、应力特别容易集中的部位。
例如,存在如下隐患:在车辆的侧面被碰撞时等,当自车厢外侧施加了较大的冲击负荷时,若安装突起部51D倒塌等而破损,则在开口部28附近(特别是位于开口部28的上方侧的下部板22)产生以该安装突起部51D的破损为起点的裂纹、折断等断裂不良情况。换句话说,存在于门兜30的上方侧以自开口部28延伸的形态产生上述断裂不良情况的隐患。如上述那样,由于门兜30在车厢内配置在坐在车辆座椅(未图示)上的状态的乘员的腿边附近,因此期望避免在门兜30附近产生断裂不良情况。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加强构件70成为主要加强安装突起部51D以及其附近的结构。加强构件70成为以安装突起部51D为中心、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自两侧夹持该安装突起部51D的构造。这样的加强构件70具有利用其自身的强度(刚性)保护安装突起部51D等的功能、在承受负荷时使负荷(力)分别分散到前方部71b侧和后方部71c侧以避免负荷集中于安装突起部51D的功能等,该前方部71b自中央部71a向车辆前方侧延伸并卡定于安装突起部51C,该后方部71c向车辆后方侧延伸并卡定于安装突起部54A。利用这样的加强构件70,抑制了应力集中于安装突起部51D附近,并抑制了安装突起部51D附近的内饰板21(下部板22)的弯曲(变形)。其结果,抑制了自内饰板21(下部板22)所具备的开口部28朝向上方产生裂纹、折断等断裂不良情况。
加强构件70除了卡定于作为主卡定部的安装突起部51D以外,还卡定于至少两个副卡定部(安装突起部51C以及安装突起部54A)。换句话说,加强构件70至少合计在三处卡定于内饰板21(下部板22)侧。如图9所示,加强构件70形成为表面70a侧大致朝向车厢外侧、背面70b侧大致朝向车厢内侧(内饰板21侧)的形态。此外,加强构件70由以仿照门内饰20的背面形状的形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第1板状部分171和自该板状部分朝向内饰板21侧大致垂直地延伸配置的第2板状部分172构成。上述中央部71a、前方部71b以及后方部71c主要由第1板状部分171构成。此外,第2板状部分172以与第1板状部分171大致垂直地相交的形态相邻连接于该第1板状部分171,第1板状部分171与第2板状部分172相互加强。
在此,参照图9对加强构件70卡定于各安装突起部51D、51C、54A的状态进行说明。
安装突起部51D是为了将门兜构件40安装于下部板22而使用的,在安装加强构件70的中央部71a时也使用该安装突起部51D。换句话说,安装突起部51D被同时使用于门兜构件40的安装构造和加强构件70的安装(卡定)构造。用于卡定中央部71a的安装突起部51D的顶端插入到门兜构件40所具备的扁平的固定部41D的孔部41a中。而且,固定部41D成为放置在设于安装突起部51D的周围的肋56的上端的状态。肋56的高度(自下部板22的背面22b起的高度)设定为比安装突起部51D的高度(自下部板22的背面22b起的高度)低,若将固定部41D放置于肋56的上端,则固定部41D的表面和安装突起部51D的顶端的位置将大致相同(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固定部41D的表面位置设定为比安装突起部51D的顶端位置稍微高一些)。此外,在安装突起部51D的内侧设有朝向图9中的上方(车辆外侧)开口的中空部51Da,该中空部51Da的开口端成为自固定部41D的孔部41a暴露出来的形态。
而且,如图9所示,以安装孔74和自固定部41D的孔部41a暴露出来的安装突起部51D的开口端(中空部51Da)在车宽度方向(安装突起部51D的立设方向)上重叠的形态,将加强构件70的中央部71a放置在固定部41D的扁平的上端。将螺丝状的金属制的紧固构件(螺钉)151D贯穿如此放置在固定部41D上的中央部71a的安装孔74,并进一步将该紧固构件151D插入到安装突起部51D的中空部51Da。然后,通过将紧固构件151D以插入到中空部51Da内的状态旋装于安装突起部51D的内周面,从而将加强构件70的中央部71a卡定于安装突起部51D。换句话说,加强构件70的中央部71a与门兜构件40的固定部41D一起被夹紧(所谓的一起紧固)于安装突起部51D。
安装突起部51C是为了将门兜构件40安装于下部板22而使用的,在安装加强构件70的前方部71b时也使用该安装突起部51C。换句话说,安装突起部51C被同时使用于门兜构件40的安装构造和加强构件70的安装(卡定)构造。如图9所示,将用于卡定前方部71b的安装突起部51C配置成比安装突起部51D靠近车辆外侧(图9的上方侧)的形态。下部板22呈自安装突起部51D所立设的部分至安装突起部51C所立设的部分向车厢外侧鼓起的形态。特别是,安装突起部51C附近形成为比该安装突起部51C附近以外的部分急剧鼓起些许的形态。因此,如上述那样,安装突起部51C成为比安装突起部51D靠近车辆外侧的形态。
另外,安装突起部51C的顶端插入到门兜构件40所具备的扁平的固定部41C的孔部41a。而且,固定部41C成为放置在设于安装突起部51C的周围的肋56的上端的状态。肋56的高度(自下部板22的背面22b起的高度)设定为比安装突起部51C的高度(自下部板22的背面22b起的高度)低,若将固定部41C放置于肋56的上端,则固定部41C的表面和安装突起部51C的顶端的位置将大致相同(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固定部41C的表面位置设定为比安装突起部51C的顶端位置稍微高一些)。此外,在安装突起部51C的内侧设有朝向图9中的上方(车辆外侧)开口的中空部51Ca,该中空部51Ca的开口端成为自固定部41C的孔部41a暴露出来的形态。
而且,如图9所示,以安装孔72和自固定部41C的孔部41a暴露出来的安装突起部51C的开口端(中空部51Ca)在车宽度方向(安装突起部51C的立设方向)上重叠的形态,将加强构件70的前方部71b放置在固定部41C的扁平的上端。将螺丝状的金属制的紧固构件(螺钉)151C贯穿如此放置在固定部41C上的前方部71b的安装孔72,并进一步将该紧固构件151C插入到安装突起部51C的中空部51Ca。然后,通过将紧固构件151C以插入到中空部51Ca内的状态旋装于安装突起部51C的内周面,从而将加强构件70的前方部71b卡定于安装突起部51C。换句话说,加强构件70的前方部71b与门兜构件40的固定部41C一起被夹紧(所谓的一起紧固)于安装突起部51C。
此外,如图9所示,加强构件70成为自中央部71a至前方部71b去而缓缓向车辆外侧靠近的形态。换句话说,加强构件70在图9中呈以自中央部71a朝向前方部71b上升的方式倾斜的形态。此外,为了避免加强构件70与配置在安装突起部51D和安装突起部51C之间的门兜构件40的上缘部40b在车宽度方向上接触,在加强构件70与上述上缘部40b之间设置缝隙。
安装突起部54A是为了将冲击吸收构件60安装于下部板22而使用的,在安装加强构件70的后方部71c时也使用该安装突起部54A。换句话说,安装突起部54A被同时使用于冲击吸收构件60的安装构造和加强构件70的安装(卡定)构造。如图9所示,用于卡定后方部71c的安装突起部54A配置成比安装突起部51D靠近车厢内侧(图9的下方侧)的形态。下部板22呈自安装突起部51D所立设的部分至安装突起部54A所立设的部分朝向车厢内侧缓慢鼓起的形态。换言之,下部板22呈自安装突起部54A所立设的部分至安装突起部51D所立设的部分朝向车厢外侧缓慢鼓起的形态。因此,安装突起部54A成为在车宽度方向上比安装突起部51D远离车厢外侧的形态。
在安装突起部54A贯穿安装孔73的状态下,加强构件70的后方部71c成为放置在设于安装突起部54A的周围的肋58的上端的状态。该肋58的高度(自下部板22的背面22b起的高度)设定为比设于其他安装突起部51D、51C的周围的肋56的高度(自下部板22的背面22b起的高度)低,并且该肋58仅形成于安装突起部54A的根部侧。因此,加强构件70的后方部71c成为配设于安装突起部54A的根部侧的形态。另外,在安装突起部54A压入到安装孔73内的状态下,后方部71c卡定于安装突起部54A。安装突起部54A的直径(后述熔接前的直径)设定为在根部侧比在顶端侧大,包围安装孔73的开口边缘成为夹紧突起部54A的根部侧的形态。
在如此配设有后方部71c的状态下,在安装突起部54A还安装有冲击吸收构件60所具备的固定部64。在固定部64的内侧设有沿车宽度方向(图9的上下方向)贯穿的安装孔64a,在将安装突起部54A贯穿该安装孔64a的状态下,将固定部64安装于安装突起部54A。此外,通过超声波熔接等熔接方法将安装突起部54A的顶端部分熔接于树脂制的固定部64。换句话说,安装突起部54A通过超声波压接而卡定于冲击吸收构件60的固定部64。
如图9所示,加强构件70的后方部71c成为夹持在下部板22和位于固定部64周围的冲击吸收构件60之间的状态。换句话说,加强构件70中的至少后方部71c成为接触于冲击吸收构件60的形态。因此,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加强构造10来说,在加强构件70承受负荷的情况下,能够使该负荷分散到冲击吸收构件60,并且能够利用冲击吸收构件60进行吸收。
此外,如图9所示,加强构件70成为自中央部71a至后方部71c去而向车辆内侧靠近的形态。换句话说,加强构件70在图9中呈以自中央部71a朝向后方部71c下降的方式倾斜的形态。此外,为了避免加强构件70与配置在安装突起部51D与安装突起部54A之间的下部板22的背面22b接触,在加强构件70与背面22b之间设置缝隙。
这样的加强构件70无需在下部板22侧新添设置紧固部位,能够利用现有的安装突起部51D、51C、54A进行安装。换句话说,无需在下部板22等的内饰板21设置用于安装加强构件70的新的安装突起部。
在利用各安装突起部51D、51C等将门兜构件40安装于下部板22的背面22b侧之后,利用各安装突起部51D、51C、54A安装加强构件70。随后,将冲击吸收构件60以在与下部板22的背面22b之间夹持后方部71c的形态安装于安装突起部54A。
本实施方式的加强构件70中的、至少卡定于各安装突起部51C、51D、54A的部分(中央部71a、前方部71b、后方部71c)与下部板22侧相接触,但是除此以外的部分与下部板22侧相分离。
具有以上那种结构的门内饰20最终以背面20b侧朝向车厢外侧的形态安装于门内板。
如以上所述,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门内饰20的加强构造10,在下部板(门内饰主体部)22的背面22b固定有独立的门兜构件40,并具有自贯通下部板22的开口部(门兜开口部)28到达门兜构件40的内部的门兜30。而且,在下部板22的背面22b设有用于加强下部板22的加强构件70、以及用于卡定加强构件70的安装突起部(卡定部)51D,51C,54A。安装突起部51D成为设定于沿着开口部28的开口边缘281中的上缘部分281a的主卡定部。安装突起部51C成为设定于安装突起部(主卡定部)51D的车辆前方侧的副卡定部,安装突起部54A成为设定于安装突起部(主卡定部)51D的车辆后方侧的副卡定部。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门内饰20的加强构造10来说,例如在自车厢外侧沿车宽度方向承受负荷时,即使门内饰20被门内板、管状构件等自背面20b侧按压,由于加强构件70以沿着开口部28的开口边缘281的形态卡定于各安装突起部51D、51C、54A,因此可抑制安装突起部51D及其周边部分的破损。其结果,抑制了在应力最容易集中的部位即后端部281a2附近产生裂纹、折断等断裂不良情况。即,在本实施方式的门内饰20的加强构造10中,在如上述那样承受负荷时,立设于应力最容易集中的部位即后端部281a2附近的安装突起部51D被加强构件70保护,因此抑制了因安装突起部51D破损而导致自开口部28朝向上方产生的断裂不良情况。
(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根据上述叙述以及附图而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范围中。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加强构件70形成为一张板状,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例如出于提高刚性等的目的而将板状的主体部71中的长度方向的边缘部分向车厢内侧或者车厢外侧折回。另外,作为加强构件70,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也可以是板状以外的形状。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冲击吸收构件60使用了由块状的硬质聚氨酯泡沫构成的构件,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其他形态的冲击吸收构件。例如,也可以使用由合成树脂的成形品构成、并在基板上以相互呈十字状的形态配置有四条壁状的肋(交叉肋)的形态的构件作为冲击吸收构件。也可以在使用了这样的肋形状的冲击吸收构件上设置针对门内饰主体部(内饰板)的安装部(固定部),并将该安装部卡定于安装突起部54A。此外,与其他部分相同,该安装部为合成树脂制,并包括能够供安装突起部54A贯穿的孔部和包围该孔部的扁平的开口边缘部。在将这种安装部安装于安装突起部54A的情况下,无需像上述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构件60那样准备独立于硬质聚氨酯泡沫部分的垫圈状(环状)的固定部64,而是直接通过超声波压接来熔融安装突起部54A、并将该安装突起部54A熔接于包含上述扁平的开口边缘部的安装部即可。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门兜30的开口部28(收纳口31)呈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细长地延伸、且后方侧比前方侧细的形态,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为例如圆形状的开口部、还可以设为椭圆形的开口部。但是,在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侧和后方侧中的任一侧比另一侧细的开口部的情况下,应力尤其容易集中于该细的一侧的开口部的周边部分。因此,优选的是在具有这样的开口部的门内饰中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构造。

Claims (9)

1.一种门内饰的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门内饰的加强构造在门内饰主体部的背面固定有独立的门兜构件,并具有门兜,该门兜自贯通上述门内饰主体部的门兜开口部到达上述门兜构件的内部,
在上述门内饰主体部的背面设有用于加强上述门内饰主体部的加强构件和用于卡定上述加强构件的卡定部,
上述卡定部具有主卡定部和至少两个副卡定部,该主卡定部设定在沿着上述门兜开口部的开口边缘中的上缘部分,该副卡定部设定于该主卡定部的车辆前方侧和车辆后方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内饰的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卡定部设定于上述上缘部分中的位于车辆前方侧的前端部,或者设定于上述上缘部分中的位于车辆后方侧的后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内饰的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卡定部处,将上述加强构件与上述门兜构件一起卡定于上述门内饰主体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内饰的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副卡定部中的至少一个副卡定部设定于上述上缘部分,并且在该至少一个副卡定部设定于上述上缘部分的位置将上述加强构件与上述门兜构件一起卡定于上述门内饰主体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内饰的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副卡定部中的至少一个副卡定部用于将冲击吸收构件卡定于上述门内饰主体部的背面,并且在将该冲击吸收构件卡定于上述门内饰主体部的背面的位置,以利用上述冲击吸收构件与上述门内饰主体部夹持上述加强构件的状态,将上述加强构件与上述冲击吸收构件一起卡定于上述门内饰主体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内饰的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门内饰的加强构造还包括:
安装突起部,其以设定于上述上缘部分的方式立设于上述门内饰主体部的背面;
固定部,其设于上述门兜构件,并包含孔部;以及
安装孔,其贯通上述加强构件;
在上述主卡定部中,在上述安装突起部的顶端插入到上述固定部的上述孔部、并且插入到上述加强构件的上述安装孔的状态下,上述加强构件与上述门兜构件一起卡定于上述门内饰主体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内饰的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构件由刚性比上述门内饰主体部的刚性高的构件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内饰的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构件由长条状的金属制的板状构件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内饰的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
为了提高刚性,将上述加强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边缘部分向车厢内侧或者车厢外侧折回。
CN201420087051.8U 2013-03-29 2014-02-27 门内饰的加强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1349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3025A JP5999436B2 (ja) 2013-03-29 2013-03-29 ドアトリムの補強構造
JP2013-073025 2013-03-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13493U true CN203713493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2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8705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13493U (zh) 2013-03-29 2014-02-27 门内饰的加强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99436B2 (zh)
CN (1) CN2037134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3700A (zh) * 2019-10-09 2020-02-28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下装饰板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4768A (zh) * 2015-08-27 2015-11-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内板窗框后根部加强件及玻璃滑槽安装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538U (ja) * 1993-08-20 1995-03-07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トリム
JP4981321B2 (ja) * 2006-01-17 2012-07-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の内装材構造
JP2008284958A (ja) * 2007-05-16 2008-11-27 Kasai Kogyo Co Ltd 自動車用ドアトリ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3700A (zh) * 2019-10-09 2020-02-28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下装饰板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99436B2 (ja) 2016-09-28
JP2014196069A (ja) 2014-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2138C (zh) 汽车后座靠背部件的后座靠背框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26128B (zh) 车辆立柱总成
US20160159063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rear wall of a seat backrest
CN101549675B (zh) 可扩展的对开加固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5848943A (zh) 车辆用电池搭载结构
WO2007074300A3 (fr) Systeme d'absorption d'energie pour un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11011578A (ja) 車両用アームレスト
EP1800961A3 (en) Shock absorbing material and vehicle bumper
JP557116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背もたれフレーム
CN103648331A (zh) 用于抽屉的轨道系统
CN203713493U (zh) 门内饰的加强构造
CN204527332U (zh) 用于车辆的结构支撑组件和加固件
JP2013067324A (ja) 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及び該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が適用される車両用バンパ装置
EP2476347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body of baby carriers, carrycots and the like
CN106476576A (zh) 用于能量吸收的车门内饰板
US8522966B1 (en) Beverage carrying assembly
US20130033066A1 (en) Door trim for vehicle
EP2075178B1 (en) Seat for two-wheeled vehicle and three-wheeled vehicle and th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381842B2 (en) Assist grip attachment structure
JP4968077B2 (ja) Ea材
CN208813308U (zh) 一种用于增强侧围外板的抗凹性能的结构
JP6493759B2 (ja) プルハンドルの取付構造
US20170015223A1 (en) Vehicle Armrest Structure with Organic Fibers
CN205890769U (zh) 一种卡扣基座
KR101254033B1 (ko) 시트백 프레임의 커버 조립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