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3465U - 一种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13465U
CN203713465U CN201420081684.8U CN201420081684U CN203713465U CN 203713465 U CN203713465 U CN 203713465U CN 201420081684 U CN201420081684 U CN 201420081684U CN 203713465 U CN203713465 U CN 203713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valve
way
air
air bellow
inf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816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小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816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13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13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134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包括储气筒、两位三通电磁阀、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和若干连接管路,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具有充放气切换功能并包括有进气口、进出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储气筒的气体出口通过连接管路连接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气口,所述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具有两个气路口,其中一个气路口通过连接管路连接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出气口,另一个气路口通过连接管路连接于空气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组合两位三通电磁阀和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实现了对多个空气弹簧的单独控制和同时充放气控制,大大提高了整个空气悬架系统中车身高度的智能化控制水平,促进了空气悬架系统的普及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汽车空气悬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空气悬架技术领域中的一种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对国内空气悬架市场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各级政府对高速公路养护的重视、限制超载逐步在国内各地得以落实等因素,使空气悬架在重型卡车市场的应用也进一步扩大。对于重卡行业而言,空气悬架系统中智能化车身高度控制装置的开发对于促进整个空气悬架系统的普及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车身高度控制装置多数都是通过空气弹簧来实现,所谓空气弹簧是指在可伸缩的密闭容器中充以压缩空气,利用空气弹性充当弹簧作用,从而通过空气弹簧的充放气来实现弹性控制,但是现有技术中对空气弹簧的充放气控制方式较为单一,多采用同一充放气过程控制所有空气弹簧,因此基于现有空气弹簧的车身高度控制装置智能化水平较低,无法满足空气悬架系统的发展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创新的提出一种全新结构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通过创新组合两位三通电磁阀和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实现了对多个空气弹簧的单独控制和同时充放气控制,大大提高了整个空气悬架系统中车身高度的智能化控制水平,促进了空气悬架系统的普及发展。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包括储气筒1、两位三通电磁阀10、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和若干连接管路,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具有充放气切换功能并包括有进气口11、进出气口12和排气口13,所述储气筒1的气体出口通过连接管路连接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的进气口11,所述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具有两个气路口,其中一个气路口通过连接管路连接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的进出气口12,另一个气路口通过连接管路连接于空气弹簧。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工作于充气状态时,所述进出气口12与进气口11连通,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工作于放气状态时,所述进出气口12与排气口13连通。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其中对应于多个空气弹簧而包括有多个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每个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的其中一个气路口通过连接管路连接于对应的一个空气弹簧,各个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的另一个气路口通过连接管路共同连接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的进出气口12。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空气弹簧包括前轴左侧空气弹簧6、前轴右侧空气弹簧7、后桥左侧空气弹簧8和后桥右侧空气弹簧9,所述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包括有四个,分别为连接于前轴左侧空气弹簧6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20、连接于前轴右侧空气弹簧7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30、连接于后桥左侧空气弹簧8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40和连接于后桥右侧空气弹簧9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50。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其中每个空气弹簧均连接有一个气压传感器。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其中还包括有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连接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和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的电控端,并同时连接于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端,并基于气压传感器输入的气压检测值自动控制对应空气弹簧的充放气操作。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的排气口13上连接于排气管路。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其中各电磁阀和对应的连接管路集成于同一阀体60之上。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创新组合两位三通电磁阀和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实现了对多个空气弹簧的单独控制和同时充放气控制,大大提高了重型卡车空气悬架系统中对车身高度控制的智能化,促进了空气悬架系统的普及发展;
2)、本实用新型通过组合电子控制充放气阀实现了对多个空气弹簧的同时充放气、保持压力或单独充放气、保持压力控制操作,并能实时监测每个空气弹簧的内部气压,提高了对空气弹簧的操控精度,并有利于实现空气弹簧充放气元件的机电一体化和功能多样化;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还具有整体结构简易且集成度高、性能可靠、可实现电气控制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储气筒,2、3、4、5-气压传感器,6-前轴左侧空气弹簧,7-前轴右侧空气弹簧,8-后桥左侧空气弹簧,9-后桥右侧空气弹簧;10-两位三通电磁阀,11-进气口,12-进出气口,13-排气口;20、30、40、50-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60-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创新思路是充放气口通过共用一个两位三通电磁阀实现,各空气弹簧采用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独自控制模式。具体的所述控制系统整体包括储气筒1、两位三通电磁阀10、阀体60、连接管路、对应于若干空气弹簧的若干个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和气压传感器。所述储气筒1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的进气口11。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具有充放气转换功能,包括进气口11、进出气口12和排气口13,通过电气控制能够实现进气口11与进出气口12连通或者进出气口12与排气口13连通,当进行充气操作时,所述进气口11与进出气口12连通,排气口13关闭,当进行放气或保持气压操作时,所述进出气口12与排气口13连通同时进气口11关闭,这种两位三通电磁阀10通过电磁芯在排气口13和进气口11之间的切换控制即可实现,也就是说保证进气口11和排气口13不同时处于打开状态的一种三通电磁阀。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的排气口13连接于排气管路,用于在放气操作时向外界排气,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的进出气口12通过管路同时连接于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的其中一个气路口,所述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具有两个气路口,并能够实现双向通断控制,即每个气路口既可以作为进气口又可以作为出气口,当其中一个气路口作为进气口时,另一个气路口作为出气口,当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处于关断状态时,所具有的两个气路口相互关断,当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时,所具有的两个气路口相互连通,对应于每个空气弹簧均设置有一个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所述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的一个气路口通过管路连接于两位三通电磁阀10的进出气口12,另一个气路口通过管路连接于对应的空气弹簧,所有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处于常断状态,也就是说未收到有关控制指令时,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均处于断开状态,所具有的两个气路口相互不连通。另外对应于每个空气弹簧均设置有一个气压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空气弹簧内的气压。所述各电磁阀和气体管路均集成于阀体60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在工作时,在未接收到充放气控制指令下,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出气口12与排气口13连通,进气口关闭,同时与各空气弹簧相连的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均处于关断状态,所以排气口13也无气可排,进而各空气弹簧处于保压状态。当希望某个空气弹簧充气时,控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切换至进气口11与进出气口12连通状态,排气口关闭,同时与该空气弹簧连接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储气筒1内的压缩空气经由两位三通电磁阀进入阀体内的气道后,再经与该空气弹簧相连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进入其内部,完成对该空气弹簧的充气操作;当需要同时向多个空气弹簧充气时,将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切换至进气口11与进出气口12连通状态,排气口关闭,同时将与所述多个空气弹簧相连的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开启,储气筒1内的压缩空气经由两位三通电磁阀进入阀体内的气道后,再经与各空气弹簧相连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进入各个待充气的空气弹簧内部;同理如果希望对某个空气弹簧进行放气时,控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出气口12与排气口13连通,进气口11关闭,同时控制与该空气弹簧连接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空气弹簧1内的空气经由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进入阀体内的气道,然后经两位三通电磁阀从其排气口排出;若要对多个空气弹簧进行放气时,控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出气口12与排气口13连通,进气口11关闭,同时控制与所述多个空气弹簧连接的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多个空气弹簧1内的空气则经由对应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进入阀体内的气道,然后经两位三通电磁阀从其排气口排出。从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能够同时对单个空气弹簧或多个空气弹簧进行充放气操控,满足了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智能化控制要求。
进一步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还包括有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同时连接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和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的电控端,并连接于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控单元基于各气压传感器输入的气压检测值能够对各空气弹簧实现自动控制,当某个或某些空气弹簧的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气压值低于标准值时,所述电控单元控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切换至充气状态(如上所述其进出气口12与进气口11连通,排气口13关闭),同时控制与所述某个或某些空气弹簧连接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储气筒1内的压缩空气经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气口11和进出气口12进入阀体内的气道,并经对于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充入所述某个或某些空气弹簧内部;同理当某个或某些空气弹簧的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气压值高于标准值时,所述电控单元控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切换至放气状态(如上所述其进出气口12与排气口13连通,进气口11关闭),同时控制与所述某个或某些空气弹簧连接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从而所述某个或某些空气弹簧内的空气经其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排气口13排出至外界。当各气压传感器检测的气压值处于正常范围内时,所述电控单元控制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处于关断状态。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不局限于必须包括电控单元,基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充放气阀的创新组合设计结构,亦可根据需要手动切换各阀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针对现有机动车辆尤其是重型卡车的情况,以一车四个空气弹簧为控制目标,如附图1所示的,四个空气弹簧分别为前轴左侧空气弹簧6、前轴右侧空气弹簧7、后桥左侧空气弹簧8和后桥右侧空气弹簧9,所述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四个空气弹簧的四个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20、30、40、50,储气筒1,电控单元,两位三通电磁阀10,阀体60,连接管路和分别连接于四个空气弹簧的四个气压传感器2、3、4、5,所述储气筒1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连接于两位三通电磁阀10的进气口11,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的进出气口12通过管路同时分别连接于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20、30、40和50的一个气路口,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20、30、40和50的另一个气路口通过管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后桥右侧空气弹簧9、后桥左侧空气弹簧8、前轴右侧空气弹簧7和前轴左侧空气弹簧6。在电控单元未发出控制指令的情况下,与各空气弹簧相连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均处于关断状态,各空气弹簧处于保压状态。当希望向某个空气弹簧6充气时,电控单元控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切换至与储气筒1相通,并控制与该空气弹簧6相连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50开启,则压缩空气由储气筒1经负责充放气转换的两位三通电磁阀10进入阀体内的气路,然后经与该空气弹簧6相连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50进入其内部;当要同时向多个空气弹簧如后桥右侧空气弹簧9和前轴右侧空气弹簧7充气时,电控单元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与储气筒相通的情况下,同时控制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20、40开启。若希望某个或某些空气弹簧放气时,如希望后桥左侧空气弹簧8和前轴左侧空气弹簧6放气,则电控单元控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切换至排气状态,并控制所述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30、50开启,则后桥左侧空气弹簧8和前轴左侧空气弹簧6内的气体分别经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30、50和两位三通电磁阀从排气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案在结构上创新组合了两位三通电磁阀和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同时具有较高的集成性,在阀体内部即可集成各电磁阀和气压传感器等,并且电控电路连接可采用集中布置。同时本实用新型电子控制正常时,能够实现对空气弹簧充气、放气操作的智能化控制,同时可提供空气弹簧内部气压的实时信息,在电子控制出现故障时,也能避免对整车气压回路造成不利影响。
以上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并不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限制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公知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范畴,本实用新型具体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为准。

Claims (8)

1.一种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筒(1)、两位三通电磁阀(10)、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和若干连接管路,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具有充放气切换功能并包括有进气口(11)、进出气口(12)和排气口(13),所述储气筒(1)的气体出口通过连接管路连接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的进气口(11),所述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具有两个气路口,其中一个气路口通过连接管路连接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的进出气口(12),另一个气路口通过连接管路连接于空气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工作于充气状态时,所述进出气口(12)与进气口(11)连通,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工作于放气状态时,所述进出气口(12)与排气口(1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于多个空气弹簧而包括有多个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每个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的其中一个气路口通过连接管路连接于对应的一个空气弹簧,各个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的另一个气路口通过连接管路共同连接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的进出气口(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包括前轴左侧空气弹簧(6)、前轴右侧空气弹簧(7)、后桥左侧空气弹簧(8)和后桥右侧空气弹簧(9),所述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包括有四个,分别为连接于前轴左侧空气弹簧(6)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50)、连接于前轴右侧空气弹簧(7)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40)、连接于后桥左侧空气弹簧(8)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30)和连接于后桥右侧空气弹簧(9)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空气弹簧均连接有一个气压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连接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和各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的电控端,并同时连接于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端,并基于气压传感器输入的气压检测值自动控制对应空气弹簧的充放气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0)的排气口(13)上连接于排气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4-7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各电磁阀和对应的连接管路集成于同一阀体(60)之上。
CN201420081684.8U 2014-02-26 2014-02-26 一种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13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81684.8U CN203713465U (zh) 2014-02-26 2014-02-26 一种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81684.8U CN203713465U (zh) 2014-02-26 2014-02-26 一种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13465U true CN203713465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2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8168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13465U (zh) 2014-02-26 2014-02-26 一种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1346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3659A (zh) * 2014-10-10 2015-04-29 青岛浩釜铭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电控空气悬架高度可调控制装置
CN106286695A (zh) * 2016-09-14 2017-01-04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一种空气弹簧隔振平台控制系统
CN108425980A (zh) * 2017-02-14 2018-08-21 贺德克国际有限公司 液压气动式活塞缸装置
CN108533799A (zh) * 2018-06-13 2018-09-14 台州欧思托气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组合阀及其阀座和应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3659A (zh) * 2014-10-10 2015-04-29 青岛浩釜铭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电控空气悬架高度可调控制装置
CN104553659B (zh) * 2014-10-10 2016-07-20 青岛浩釜铭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电控空气悬架高度可调控制装置
CN106286695A (zh) * 2016-09-14 2017-01-04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一种空气弹簧隔振平台控制系统
CN108425980A (zh) * 2017-02-14 2018-08-21 贺德克国际有限公司 液压气动式活塞缸装置
CN108533799A (zh) * 2018-06-13 2018-09-14 台州欧思托气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组合阀及其阀座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13465U (zh) 一种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
CN102975738B (zh) 高速列车救援转换装置
CN105564402B (zh) 机车制动列车管智能控制模块
CN101992763B (zh) 气压制动系统与气压制动方法及具有该制动系统的起重机
CN102145643A (zh) 一种电控空气悬架的闭环气路系统
CN201931958U (zh) 一种电控空气悬架的闭环气路系统
CN102120450A (zh) 具有电控和气控双回路信号的制动总阀
CN202657018U (zh) 一种驻车制动系统
CN102562852B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离合器分泵
CN104385864B (zh) 一种可调压式充放气方法
CN110341672B (zh) 一种客车制动系统
CN110525406B (zh) 低速牵引机车电磁空气制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9410023U (zh) 一种行车制动系统及电动车辆
CN204264125U (zh) 一种大中型客车的自动驻车系统
CN102407749B (zh) 一种随动桥气囊充放气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三轴车
CN105501203A (zh) 一种多通道集成式abs后桥制动装置
CN203856589U (zh) 一种摆渡车及其排气制动系统
CN202294140U (zh) 随动桥气囊充放气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三轴车
CN204717105U (zh) 一种新型汽车多联气动电磁阀组装置
CN208982545U (zh) 车用离合器控制系统
CN110304032A (zh) 一种主挂车驻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706642U (zh) 一种安全驻车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汽车
CN204605777U (zh) 一种新型带紧急继动功能的气制动感载阀
CN205168480U (zh) 商用车辆坡道起步辅助系统气动控制电磁阀
CN204548081U (zh) 车用气制动系统放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