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1734U - 夹模器 - Google Patents

夹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11734U
CN203711734U CN201320502432.3U CN201320502432U CN203711734U CN 203711734 U CN203711734 U CN 203711734U CN 201320502432 U CN201320502432 U CN 201320502432U CN 203711734 U CN203711734 U CN 203711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rm
pedestal
clamping
pivotal axis
hydraulic j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024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勇俊
金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Forging Machine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Forging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Forging Machine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Forging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024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11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11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117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模器,其用于工作台模具的夹紧,所述夹模器包括座体(1)、夹模臂(5)和加力装置;所述夹模臂(5)具有第一夹紧端部(501)和第二加力端部(502);所述夹模臂(5)被安装在所述座体(1)上,并且能够绕枢转轴(6)转动;所述枢转轴(6)位于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和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之间,并且,所述夹模臂(5)因此形成杠杆;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能够承受所述加力装置施加的作用力,并能够根据杠杆作用原理将所述作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进而能够由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压住所述工作台模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夹紧力大且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夹模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模器,其用于工作台模具的夹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有众多的模具用的夹模具。 
专利文献CN201483679U公开一种液压快速夹模器,包括器座(1)、油缸盖(2)、活塞(3)、转臂(4)、转轴(5)、复位弹簧组合(6)。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器座(1)、油缸盖(2)、活塞(3)、转臂(4)、转轴(5)、复位弹簧组合(6)构成的液压转臂杠杆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装卸效率低、费工费时、工作强度大的问题与不足,所提供的一种液压快速夹模器,通过液压自动夹持或解除的方式,使注塑模具的装机卸机达到了提高效率、省工省时、降低工作强度的目的。 
专利文献CN202200437U公开了一种自动夹模器。它包括本体、与本体相连推动本体的推拉缸以及压板,所述压板中部与本体活动铰接,所述压板的一端伸出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可与压板另一端接触的活塞及与活塞相配的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采用推拉缸将本体推入模具固定点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夹模器可快速夹定、放松模具,固定的稳固性也较好。 
专利文献CN201333766公开了一种夹模器结构改进,其使夹模器得到更佳实用的功效;主要是:缸体设有前、后油压室、伸缩室及前、后通油孔,前、后油压室中组设有滑动块、辅助弹簧,伸缩室中组设有辅助杆、后退弹簧、连动块、辅助杆枢接于夹头;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正常的夹定、释放模具物件,尤其,当油压故障、或无油压时,通过辅助弹簧的弹力仍可辅助夹定模具物件,从而防止模具物件轻易误滑动或掉落。 
专利文献CN2626664公开一种摆臂式辅助夹模器,提供一种可快速夹定、放松模具的夹定器,主要由座体、油压缸、碗盘形弹片、具夹块及连结座的夹杆、连动轴、具直轨道孔的封闭盖所构成,油压缸伸缩杆的驱动头设有大孔径主轴孔,连动轴直径小于主轴孔、两侧设有小直径偏心轴,连动轴呈偏心组合于主轴孔,由偏心连结,在伸缩杆伸缩动作时产生偏摆、升降夹杆的作用,而达到快速、稳固夹定模具或放松模具的功效。 
结构简单、夹紧力大且能在断电情况下维持夹紧的夹紧装置依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改进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夹紧力大且可靠性高的夹模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夹模器,其用于工作台模具的夹紧,所述夹模器包括座体、夹模臂和加力装置; 
所述夹模臂具有第一夹紧端部和第二加力端部; 
所述夹模臂被安装在所述座体上,并且能够绕枢转轴转动; 
所述枢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夹紧端部和所述第二加力端部之间,并且,所述夹模臂因此形成杠杆; 
所述第二加力端部能够承受所述加力装置施加的作用力,并能够根据杠杆作用原理将所述作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夹紧端部,进而能够由所述第一夹紧端部压住所述工作台模具; 
所述加力装置是独立的液压油缸,其中,所述液压油缸包括缸体和活塞,并且所述活塞的伸出端顶靠所述第二加力端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单向阀和/或保压部件; 
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被安置在所述座体的第一盲孔中; 
压缩弹簧被安设在所述第一夹紧端部和所述枢转轴之间;所述压缩弹簧的第一端抵靠所述夹模臂的第一抵靠表面,且其第二端抵靠所述座 体的第二抵靠表面; 
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座体的第二盲孔中,并且所述第二盲孔的底面形成所述第二抵靠表面;在所述夹模器的非夹紧状态下,所述压缩弹簧的第一端依然抵靠所述夹模臂的第一抵靠表面; 
在松开模具工作方式中,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夹模臂绕枢转轴顺时针转动,夹模臂的第一夹紧端部向上运动,进而松开工作台模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技术方案,其还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只要这样的技术特征的组合是可实施的,由此组成的新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 
有利地,所述第一夹紧端部伸出在所述座体之外。 
有利地,所述枢转轴是销轴。 
有利地,所述座体具有第一凸耳体和第二凸耳体,其中,所述第一凸耳体和所述第二凸耳体具有固定孔;所述夹模臂具有枢转孔;所述枢转轴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枢转孔,将所述夹模臂安装在所述第一凸耳体和所述第二凸耳体之间;所述枢转孔的内直径大于所述枢转轴的外直径。 
优选地,流体通道在所述座体中制出,并且,所述流体通道通向所述液压油缸的压力腔,用于向所述液压油缸提供压力流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夹模器,其用于工作台模具的夹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模器包括座体、夹模臂和加力装置; 
所述夹模臂具有第一夹紧端部和第二加力端部; 
所述第一夹紧端部伸出在所述座体之外; 
所述夹模臂被安装在所述座体上,并且能够绕枢转轴转动; 
所述枢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夹紧端部和所述第二加力端部之间,并且,所述夹模臂因此形成杠杆; 
所述座体具有第一凸耳体和第二凸耳体,其中,所述第一凸耳体和所述第二凸耳体具有固定孔;所述夹模臂具有枢转孔;所述枢转轴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枢转孔,将所述夹模臂安装在所述第一凸耳体和所述第二凸耳体之间;所述枢转孔的内直径大于所述枢转轴的外直径; 
所述加力装置是液压油缸,其中,所述液压油缸包括缸体和活塞,并且所述活塞的伸出端顶靠所述第二加力端部; 
所述液压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单向阀和/或保压部件; 
所述液压油缸被安置在所述座体的第一盲孔中; 
流体通道在所述座体中制出,并且,所述流体通道通向所述液压油缸的压力腔,用于向所述液压油缸提供压力流体; 
所述第二加力端部能够承受所述加力装置施加的作用力,并能够根据杠杆作用原理将所述作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夹紧端部,进而能够由所述第一夹紧端部压住所述工作台模具; 
压缩弹簧被安设在所述第一夹紧端部和所述枢转轴之间;所述压缩弹簧的第一端抵靠所述夹模臂的第一抵靠表面,且其第二端抵靠所述座体的第二抵靠表面; 
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座体的第二盲孔中,并且所述第二盲孔的底面形成所述第二抵靠表面;在所述夹模器的非夹紧状态下,所述压缩弹簧的第一端依然抵靠所述夹模臂的第一抵靠表面; 
在松开模具工作方式中,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夹模臂绕枢转轴顺时针转动,夹模臂的第一夹紧端部向上运动,进而松开工作台模具。 
所述夹模器具有有效、可靠的断电断气等保护控制,48小时断电断气达到系统保压要求,并在断电断气等紧急状况下能安全、便捷的卸下模具。这种结构设计大大增强了刚性和可靠性,即使在热模锻的高温下也不会降低。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优点和特性通过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得以更好的理解,附图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夹模器的优选实施例的主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夹模器的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在图中,同一的或类似的元件使用同一数字标记,不同的元件使用不同的数字标记,其中: 
1   夹模器的座体 
101 第一凸耳体 
102 第二凸耳体 
103 第一盲孔 
104 第二盲孔 
105 第二抵靠表面 
106 安装型部 
2    缸体 
3    活塞 
301 伸出端 
4    弹簧 
5    夹模臂 
501 第一夹紧端部 
502 第二加力端部 
503 枢转孔 
504 第一抵靠表面 
6    枢转轴;销轴 
7    流体通道 
8    压缩弹簧 
应当理解,本文中所述的“上”、“下”、“上方”、“下方”是根据夹模具在附图中主视图的方位而言。但在实际使用中,夹模具的安置方位可以不同于图1所示的方位,例如所述夹模具可以倒置、倾斜安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模器的主要实施方式,所述夹模器用于工作台模具的夹紧。所述夹模器包括座体1、夹模臂5和加力装置。 
所述夹模臂5具有第一夹紧端部501和第二加力端部502。 
所述夹模臂5被安装在所述座体1上,并且能够绕枢转轴6转动。 
所述枢转轴6位于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和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之间,并且,所述夹模臂5因此形成杠杆。 
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能够承受所述加力装置施加的作用力,并能 够根据杠杆作用原理将所述作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进而能够由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压住所述工作台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在于利用杠杆的力学原理来产生夹紧力。所述枢转轴6形成杠杆的支点,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与所述枢转轴6的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力臂的长度,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与所述枢转轴6的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力臂的长度。优选地,根据杠杆的作用力放大原理,第二力臂的长度大于第一力臂的长度。 
可选地,第一夹紧端部501和第二加力端部502具有凸状体,便于作用力的传递。 
所述夹模臂5一般具有杆状体的形式。如图1所示,所述夹模臂5为不规则的长条块状体的形式,这是为所述夹模臂5的各部位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而作出的相应的变化。 
如图1所示,夹模器的座体1为大致的长方体的形式,主要用作支承所述夹模臂5。 
所述夹模臂5绕枢转轴6相对所述座体1转动,从而,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能够产生位移,进而起到夹紧所述模具的作用。 
为形成杠杆,所述夹模臂5的杠杆支点必然位于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和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之间。 
如图1所示,所述加力装置对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具有绕所述枢转轴6逆时针转动的趋势,并且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因而也具有绕所述枢转轴6逆时针转动的趋势。工作台模具位于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的下方,抵靠着所述工作台模具的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的绕所述枢转轴6逆时针转动的趋势产生对所述工作台模具的夹紧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伸出在所述座体1之外。这样的布置便于夹模器的座体1安装在工作台上,靠近要夹紧的模具,并使得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能够抵靠模具表面。 
所述枢转轴6可以相对于所述座体1固定,而相对于所述夹模臂5转动,或者所述枢转轴6可以相对于所述座体1转动,而相对于所述夹 模臂5固定。优选地,所述枢转轴6是销轴,并且所述枢转轴6可以相对于所述座体1固定,而相对于所述夹模臂5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枢转轴6也可以是万向节、球窝节、铰链等枢转形式,其要点在于,所述枢转轴结构保证所述夹模臂5能够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 
所述销轴安装在所述座体上的方式很多,例如所述销轴6通过一单独的支架安装在所述座体1上。优选地,所述销轴直接安装在所述座体上,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座体具有第一凸耳体101和第二凸耳体102,其中,所述第一凸耳体101和所述第二凸耳体102具有固定孔;所述夹模臂5具有枢转孔503;所述销轴6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枢转孔503,将所述夹模臂5安装在所述第一凸耳体101和所述第二凸耳体102之间;所述枢转孔503的内直径大于所述销轴6的外直径。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销轴6通过紧配合被固定在所述固定孔中,因而所述销轴6相对于所述座体1保持不动,而所述夹模臂5能够相对于所述销轴6或座体1转动或摆动。这样的配置结构简单,零部件少。 
可选地,所述座体具有一个凸耳体,而所述夹模臂5具有两个凸耳体,所述座体的凸耳体位于所述夹模臂5的两个凸耳体之间,并且通过所述销轴6连接。 
可选地,所述加力装置是气动缸、液压油缸、电动位移装置、机械位移装置等,例如,机械位移装置包括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能够推动所述夹模臂5逆时针转动。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加力装置是液压油缸,其中,所述液压油缸包括缸体2和活塞3,并且所述活塞3的伸出端301顶靠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液压油缸能够传递较大的作用力,并且能够实现断电情况下的稳定保压,节省电力。 
可选地,所述加力装置是气动缸,其中,所述气动缸包括缸体和活塞。使用气动缸可有效降低成本。 
所述液压油缸可以按公知的固定方式例如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座体1上。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液压油缸被安置在所述座体1的第一盲孔103中。所述液压油缸位于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的下方,活塞3的伸出端能够顶靠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从而能够对作为杠杆的夹模臂5施加作用力,进而能够夹紧模具。这样的配置使得夹模器的结构紧凑,体积小。 
为此,流体通道7在所述座体中制出,并且,所述流体通道7通向所述液压油缸的压力腔,用于向所述液压油缸提供压力流体。这样的配置使得夹模器的结构紧凑,体积小。 
所述缸体和活塞配有多个O形密封圈,以提高压力腔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压缩弹簧8被安设在所述第一夹紧端部和所述销轴之间;所述压缩弹簧8的第一端抵靠所述夹模臂的第一抵靠表面504,且其第二端抵靠所述座体的第二抵靠表面105。在所述加力装置卸荷后,所述压缩弹簧8使所述夹模臂5绕所述枢转轴6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离开模具表面,便于将模具从工作台上卸下。 
可选地,所述压缩弹簧8可通过护套保持在所述座体的第二抵靠表面105上。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压缩弹簧8位于所述座体的第二盲孔104中,并且所述第二盲孔104的底面形成所述第二抵靠表面;在所述夹模器的非夹紧状态下,所述压缩弹簧8的第一端依然抵靠所述夹模臂的第一抵靠表面504。这样的配置使得夹模器的结构紧凑,体积小。 
夹模器的座体1的下部具有安装型部106,其中,所述安装型部106为倒T形。 
所述液压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单向阀和/或保压部件,以利于在断电断液情况维持工作压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模器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夹模器用于工作台模具的夹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模器包括座体1、夹模臂5和加力装置; 
所述夹模臂5具有第一夹紧端部501和第二加力端部502,其中, 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伸出在所述座体1之外; 
所述夹模臂5被安装在所述座体1上,并且能够绕销轴6转动; 
所述销轴6位于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和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之间,并且,所述夹模臂5因此形成杠杆; 
所述座体具有第一凸耳体101和第二凸耳体102,其中,所述第一凸耳体101和所述第二凸耳体102具有固定孔;所述夹模臂5具有枢转孔503;所述销轴6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枢转孔503,将所述夹模臂5安装在所述第一凸耳体101和所述第二凸耳体102之间;所述枢转孔503的内直径大于所述销轴6的外直径; 
所述加力装置是液压油缸,其中,所述液压油缸包括缸体2和活塞3,并且所述活塞3的伸出端301顶靠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 
所述液压油缸被安置在所述座体1的第一盲孔103中; 
流体通道7在所述座体中制出,并且,所述流体通道7通向所述液压油缸的压力腔,用于向所述液压油缸提供压力流体; 
压缩弹簧8被安设在所述第一夹紧端部和所述销轴之间;所述压缩弹簧8的第一端抵靠所述夹模臂的第一抵靠表面504,且其第二端抵靠所述座体的第二抵靠表面105; 
所述压缩弹簧8位于所述座体的第二盲孔104中,并且所述第二盲孔104的底面形成所述第二抵靠表面;在所述夹模器的非夹紧状态下,所述压缩弹簧8的第一端依然抵靠所述夹模臂的第一抵靠表面504; 
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能够承受所述加力装置施加的作用力,并能够根据杠杆作用原理将所述作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进而能够由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压住所述工作台模具。 
此类型的夹模器以杠杆原理作用,夹持模沿,不需要“U”型槽,因此有更宽广的使用范围,适用于工作台模具夹紧。 
根据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夹模器的具体实施例,夹模器用于工作台模具的夹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模器包括座体1、夹模臂5和加力装置; 
所述夹模臂5具有第一夹紧端部501和第二加力端部502; 
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伸出在所述座体1之外; 
所述夹模臂5被安装在所述座体1上,并且能够绕枢转轴6转动; 
所述枢转轴6位于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和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之间,并且,所述夹模臂5因此形成杠杆; 
所述座体具有第一凸耳体101和第二凸耳体102,其中,所述第一凸耳体101和所述第二凸耳体102具有固定孔;所述夹模臂5具有枢转孔503;所述销轴6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枢转孔503,将所述夹模臂5安装在所述第一凸耳体101和所述第二凸耳体102之间;所述枢转孔503的内直径大于所述销轴6的外直径; 
所述加力装置是液压油缸,其中,所述液压油缸包括缸体2和活塞3,并且所述活塞3的伸出端301顶靠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 
所述液压油缸被安置在所述座体1的第一盲孔103中; 
流体通道7在所述座体中制出,并且,所述流体通道7通向所述液压油缸的压力腔,用于向所述液压油缸提供压力流体; 
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能够承受所述加力装置施加的作用力,并能够根据杠杆作用原理将所述作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进而能够由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压住所述工作台模具; 
压缩弹簧8被安设在所述第一夹紧端部和所述销轴之间;所述压缩弹簧8的第一端抵靠所述夹模臂的第一抵靠表面504,且其第二端抵靠所述座体的第二抵靠表面105; 
所述压缩弹簧8位于所述座体的第二盲孔104中,并且所述第二盲孔104的底面形成所述第二抵靠表面;在所述夹模器的非夹紧状态下,所述压缩弹簧8的第一端依然抵靠所述夹模臂的第一抵靠表面504。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夹模器的工作方式如下: 
夹紧模具工作方式:压力流体流经流体通道7,推动活塞3上行,活塞3的伸出端向上推顶夹模臂5的第二加力端部502,因而,所述夹模臂5抵抗着弹簧的弹力而绕销轴6逆时针转动,夹模臂5的第一夹紧端部向下运动,进而压紧工作台模具。 
松开模具工作方式:压力流体流经流体通道7卸压,活塞3在自重 作用下下行,活塞3的伸出端下降,同时,在弹簧4、8的弹力作用下,所述夹模臂5绕销轴6顺时针转动,夹模臂5的第一夹紧端部向上运动,进而松开工作台模具。 
夹模器的工作特点: 
1)夹模器由油压推动活塞夹紧 
2)撤除油压,活塞由弹簧推动复位 
该液压夹模器具有有效、可靠的断电断气等保护控制,48小时断电断气达到系统保压要求,并在断电断气等紧急状况下能安全、便捷的卸下模具。这种结构设计大大增强了刚性和可靠性,即使在热模锻的高温下也不会降低。 
专利文献CN2626664,CN2758052,CN2776656,CN201333766,CN202151659U,CN202200437U,CN201760494U,CN102335691A,CN201483679U,CN201711517U,CN102198709A,CN201645703U,CN201579902U,CN202356526U公开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元件或装置,因此,在本文中没有提及的零件、元件和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位置关系、作用力关系、运动关系、能量关系、动量关系等都可参照上述引用的专利文献来理解。本文引用的所述专利文献的技术内容因而成为本专利申请文件的一部分。在需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所有的已公布的专利文献都可对本专利申请提供现有技术参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优选的或具体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创造的设计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创造的设计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发明创造的范围之内和/或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夹模器,其用于工作台模具的夹紧,所述夹模器包括座体(1)、夹模臂(5)和加力装置; 
所述夹模臂(5)具有第一夹紧端部(501)和第二加力端部(502); 
所述夹模臂(5)被安装在所述座体(1)上,并且能够绕枢转轴(6)转动; 
所述枢转轴(6)位于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和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之间,并且,所述夹模臂(5)因此形成杠杆; 
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能够承受所述加力装置施加的作用力,并能够根据杠杆作用原理将所述作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进而能够由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压住所述工作台模具; 
所述加力装置是独立的液压油缸,其中,所述液压油缸包括缸体(2)和活塞(3),并且所述活塞(3)的伸出端(301)顶靠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单向阀和/或保压部件; 
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2)被安置在所述座体(1)的第一盲孔(103)中; 
压缩弹簧(8)被安设在所述第一夹紧端部和所述枢转轴(6)之间;所述压缩弹簧(8)的第一端抵靠所述夹模臂的第一抵靠表面(504),且其第二端抵靠所述座体的第二抵靠表面(105); 
所述压缩弹簧(8)位于所述座体的第二盲孔(104)中,并且所述第二盲孔(104)的底面形成所述第二抵靠表面;在所述夹模器的非夹紧状态下,所述压缩弹簧(8)的第一端依然抵靠所述夹模臂的第一抵靠表面(504); 
在松开模具工作方式中,在弹簧(4、8)的弹力作用下,所述夹模臂(5)绕枢转轴(6)顺时针转动,夹模臂(5)的第一夹紧端部向上运动,进而松开工作台模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伸出在所述座体(1)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轴(6)是销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具有第一凸耳体(101)和第二凸耳体(102),其中,所述第一凸耳体(101)和所述第二凸耳体(102)具有固定孔;所述夹模臂(5)具有枢转孔(503);所述枢转轴(6)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枢转孔(503),将所述夹模臂(5)安装在所述第一凸耳体(101)和所述第二凸耳体(102)之间;所述枢转孔(503)的内直径大于所述枢转轴(6)的外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模器,其特征在于:流体通道(7)在所述座体中制出,并且,所述流体通道(7)通向所述液压油缸的压力腔,用于向所述液压油缸提供压力流体。
6.夹模器,其用于工作台模具的夹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模器包括座体(1)、夹模臂(5)和加力装置; 
所述夹模臂(5)具有第一夹紧端部(501)和第二加力端部(502); 
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伸出在所述座体(1)之外; 
所述夹模臂(5)被安装在所述座体(1)上,并且能够绕枢转轴(6)转动; 
所述枢转轴(6)位于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和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之间,并且,所述夹模臂(5)因此形成杠杆; 
所述座体具有第一凸耳体(101)和第二凸耳体(102),其中,所述第一凸耳体(101)和所述第二凸耳体(102)具有固定孔;所述夹模臂(5)具有枢转孔(503);所述枢转轴(6)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枢转孔(503),将所述夹模臂(5)安装在所述第一凸耳体(101)和所述第二凸耳体(102)之间;所述枢转孔(503)的内直径大于所述枢转轴(6)的外直径; 
所述加力装置是液压油缸,其中,所述液压油缸包括缸体(2)和活塞(3),并且所述活塞(3)的伸出端(301)顶靠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 
所述液压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单向阀和/或保压部件; 
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2)被安置在所述座体(1)的第一盲孔(103)中; 
流体通道(7)在所述座体中制出,并且,所述流体通道(7)通向所述液压油缸的压力腔,用于向所述液压油缸提供压力流体; 
所述第二加力端部(502)能够承受所述加力装置施加的作用力,并能够根据杠杆作用原理将所述作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进而能够由所述第一夹紧端部(501)压住所述工作台模具; 
压缩弹簧(8)被安设在所述第一夹紧端部和所述枢转轴之间;所述压缩弹簧(8)的第一端抵靠所述夹模臂的第一抵靠表面(504),且其第二端抵靠所述座体的第二抵靠表面(105); 
所述压缩弹簧(8)位于所述座体的第二盲孔(104)中,并且所述第二盲孔(104)的底面形成所述第二抵靠表面;在所述夹模器的非夹紧状态下,所述压缩弹簧(8)的第一端依然抵靠所述夹模臂的第一抵靠表面(504); 
在松开模具工作方式中,在弹簧(4、8)的弹力作用下,所述夹模臂(5)绕枢转轴(6)顺时针转动,夹模臂(5)的第一夹紧端部向上运动,进而松开工作台模具。 
CN201320502432.3U 2013-08-15 2013-08-15 夹模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11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02432.3U CN203711734U (zh) 2013-08-15 2013-08-15 夹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02432.3U CN203711734U (zh) 2013-08-15 2013-08-15 夹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11734U true CN203711734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0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0243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11734U (zh) 2013-08-15 2013-08-15 夹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1173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2748A (zh) * 2017-12-27 2018-04-27 苏州格莱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保压大行程夹模器
CN110153751A (zh) * 2019-06-25 2019-08-23 深圳市华惠连接器有限公司 一种夹具
CN110421075A (zh) * 2019-09-03 2019-11-08 安徽擎天伟嘉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冲切机快速锁模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2748A (zh) * 2017-12-27 2018-04-27 苏州格莱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保压大行程夹模器
CN110153751A (zh) * 2019-06-25 2019-08-23 深圳市华惠连接器有限公司 一种夹具
CN110421075A (zh) * 2019-09-03 2019-11-08 安徽擎天伟嘉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冲切机快速锁模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1188B (zh) 夹紧力可精确控制的冗余自锁式机械爪
CN201168882Y (zh) 加工中心模板夹紧机构
CN203711734U (zh) 夹模器
CN101444878B (zh) 穿孔定位夹紧装置
CN104384985A (zh) 一种快速夹紧的夹具
CN201783836U (zh) 新型轴瓦夹紧装置
CN203062287U (zh) 旋转凸轮夹紧装置
CN201189610Y (zh) 用于车床上异形零件定位装夹的夹具
CN207669326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修理的气动夹爪
CN201693359U (zh) 碟簧油缸夹紧机构
CN102554546A (zh) 直立式气动双向夹紧装置
CN201446424U (zh) 一种轴类工件的数控式液压夹具
CN105058267A (zh) 单斜楔面滑动式夹紧机构
CN207710382U (zh) 一种用于轴类作业的双向夹具
CN205552339U (zh) 夹紧工装
CN205927963U (zh) 一种滚筒底座的夹紧装置
CN204584807U (zh) 一种三向夹紧装置
CN103769924A (zh) 单工位气动压紧夹具
CN203610994U (zh) 带弹簧涨套自锁的外部浮动夹紧机构
CN208467685U (zh) 一种齿轮轴压力装配工装
CN201278779Y (zh) 冰淇淋制作机械手夹子
CN101934574A (zh) 流道夹具
CN207387154U (zh) 辅助压紧装置
CN220145756U (zh) 一种多功能夹具工装
CN220597657U (zh) 一种气动式阳极辅助上挂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