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90177U - 电子机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90177U
CN203690177U CN201420052083.4U CN201420052083U CN203690177U CN 203690177 U CN203690177 U CN 203690177U CN 201420052083 U CN201420052083 U CN 201420052083U CN 203690177 U CN203690177 U CN 203690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ody portion
keying body
shake fulcrum
fulc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520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ine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ine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4200520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90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90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901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mbler Switche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由多个操作本体部构成的操作按键的电子机器,能够防止多个按键本体部之间的漏光的同时,能够实现简单的安装及定位。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具有:在其开口之间的后面突设有前端部具有嵌合凹部的遮光壁的操作面板;在其前表面上设有载置上述弹性臂部的摇动支点部的摇动支点部支持面的支持部件;上述嵌合凹部与上述摇动支点支持面在前后方向上夹持上述摇动支点部,上述遮光壁的前端部延伸至比上述摇动支点支持面靠后面一侧。

Description

电子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机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由弹性部件连接的多个按键本体部所构成的操作按键的电子机器。
背景技术
当前,在很多车载导航装置、车载音频装置等电子机器上都搭载有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用来操作电子机器的由多个按键本体部排列设置而成的操作按键。这些按键本体部由固定在导光部件上的弹性部件所连接,在对按键本体部分别进行按压操作时,弹性部件的连接端部分别相对于其固定部滑动的同时,由于弹性部件的弯曲,按键本体部被按下,从而设置在该按键本体部背面的操作部就能够对电子机器进行操作。在解除按压操作时,根据由弹性部件的弯曲而产生的弹性回复力,被按下的按键本体部回到初始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3514522号公报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现有技术的电子机器上排列设置的多个按键本体部由位于其一侧的一个光源进行照光,但在对应于每个按键本体部分别设置光源的情况下,就有必要防止按键本体部之间的漏光。但是,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按键构造中,在操作面板或者导光部件上很难设置防止按键本体部之间漏光的构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课题而创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由多个操作本体部构成的操作按键的电子机器,能够防止多个按键本体部之间的漏光的同时,能够实现简单的安装及定位。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具备:操作面板,排列设置有多个开口;多个按键本体部,分别从上述多个开口能够进行按压操作地露出,在其前表面分别具有照光显示部;弹性臂部,设置在上述按键本体部后面,连接相邻的一对按键本体部;摇动支点部,设置在上述弹性臂部上,与配置在上述按键本体部后面一侧的支持部件相抵接;开关按压部,分别设置于上述按键本体部的后表面;开关,在上述开关按压部后面一侧分别与上述开关按压部相对配置;光源,分别设置在上述按键本体部后面一侧,且对上述照光显示部进行照光,在按压上述任意一个按键本体部时,上述弹性臂部以上述摇动支点部为支点弯曲,上述按键本体部被按下,由此,上述开关按压部按压上述开关,在解除对上述按键本体部的按压操作时,根据上述弹性臂部的弹性回复力,上述按键本体部回复至初始位置,在上述操作面板的上述开口之间的后面突设有前端部具有嵌合凹部的遮光壁,在上述支持部件的前表面上设有载置上述弹性臂部的摇动支点部的摇动支点部支持面,上述嵌合凹部与上述摇动支点支持面在前后方向上夹持上述摇动支点部,上述遮光壁的前端部延伸至比上述摇动支点支持面靠后面一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中,在上述开口排列设置方向上,在上述摇动支点部与上述遮光壁之间设置间隙,上述摇动支点部以可在上述排列方向上移动的状态,被上述嵌合凹部与上述摇动支点支持面夹持。
更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中,在上述摇动支点支持面上设置欠缺部,使上述嵌合凹部的端面不与上述摇动支点支持面相接触,通过该欠缺部,在上述摇动支点支持面上形成狭窄部,该狭窄部上载置上述摇动支点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中,上述支持部件上具有防止上述光源的光向两边漏出的遮光板,上述摇动支点支持面设置在上述遮光板上。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的构成,能够切实地防止多个排列设置的按键本体部之间的漏光的同时,还能容易地实现该由多个按键本体部构成的操作按钮在向电子机器上安装时的定位,从而提高组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的机器本体以外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的操作面板的从后面看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的操作按键的示意图,图4(a)是从一个方向看时的立体图,图4(b)是操作按键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的支持部件的示意图,图5(a)是支持部件的整体立体图,图5(b)、图5(c)是支持部件的按键支持部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的操作按键安装于操作面板的状态下的从操作面板背面一侧看时的立体图。
图7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的操作按键、操作面板、电子基板、支持部件组装后的状态以部分剖面来体现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A-A的剖面图。
图9是图7中B-B的剖面图。
图10是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的操作按键已被操作的状态的部分剖面图。
图中:
1  电子机器
110  操作面板
111、112、113  开口
116  遮光壁
120  操作按键
121a、121d  按键本体部
121b、121e  操作部
125a、125d  开关按压部
122  弹性臂部
140  支持部件
141  遮光板
151  开关
152  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子机器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1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电子机器1的机器本体以外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1大体是由内置了电子电路、CD/DVD播放器等的金属制箱体构成的机器本体200、安装在该机器本体200前面且前表面上配置了操作按键、显示部等的前面板单元100而构成。如图2所示,前面板单元100包括:由多个按键本体部一体而形成的操作按键120、其他操作按键130、显示部160、操作面板110、支持部件140、电子基板150、显示部电子基板170、背面壳体180。操作面板110上设置了露出各操作按键120、130的多个开口111、113和露出显示部160的开口112,支持部件140将上述操作按键120、130可操作地保持在操作面板110和该支持部件140之间,在电子基板150上搭载有设置在支持部件140前面一侧的多个操作开关151(参照图7、图10)和光源152(参照图8)等。显示部电子基板170上集成了设置在显示部160背面一侧且控制该显示部显示动作的电路,背面壳体180和操作面板110被安装后,上述支持部件140、电子基板150、显示部160、显示部电子基板170就被容纳于该背面壳体180与操作面板110之间。电子机器1的机器本体200、其他操作按键130、电子基板150、显示部160、显示部电子基板170、背面壳体180与现有的电子机器构成相同,所以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其次,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重要部分操作面板110、操作按键120、支持部件140。
首先,利用图3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的操作面板110。操作面板110是由不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的框状部件,在该操作面板110上除了如上所述设置了与显示部160尺寸相符合的露出该显示部160的开口112以外,在该操作面板110的下部还设置了露出操作按键120、130的开口111、113。在开口111、113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向背面方向(后方)形成有上壁114、下壁115。如图3所示,在多个开口111之间部分的后面分别向里面一侧突出设置有遮光壁116。这些遮光壁116的上、下边缘分别与上壁114、下壁115相连接,且在与上壁114相连接的遮光壁116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嵌合凹部116a。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子机器1设置有两个作为本实用新型重要构成的操作按键120,由于其构造基本相同,所以下面以位于图2中右侧的操作按键120为例,参照图4(a)、图4(b)详细说明该操作按键120。
如图4(a)所示,操作按键120由位于中间的按键本体部121a和与其相邻设置的按键本体部121d、121d所构成,按键本体部121a通过设置在其背面的弹性臂部122分别与按键本体部121d、121d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子机器1的操作按键120是用具有透光性的白色树脂材料制成,在按键本体部121a、121d、121d的表面上用遮光性涂料涂装形成遮光涂膜。如图4(a)、图4(b)所示,操作按键120的各按键本体部121a、121d、121d形成为有底的大致长方形筒状,在各按键本体部上分别设置有操作部。例如,在按键本体部121a上沿横方向(R)并排设置操作部121b、121b;在按键本体部121d、121d上分别设置操作部121e、121e。并且,这些操作部上分别设置照光显示部。这些照光显示部是将上述遮光涂膜用激光切割等手段除去后露出底层的白色树脂材料的部分,形成“PLAY”、“PAUSE”等表示动作的各种符号、文字(未图示)。后述的搭载在各按键本体部的后面一侧的电子基板150上的光源对这些文字从背面一侧照光使其发亮可见。如图所示,该操作按键120的按键本体部121a、121d、121d的边缘上分别突出设置了凸缘部121c、121f、121f。该凸缘部121c、121f、121f的表面也形成上述遮光涂膜。操作按键120的各按键本体部121a、121d、121d被配置为从操作面板110的开口111露出时,凸缘部121c、121f、121f卡止于操作面板110的各开口111的边缘内表面上,遮住操作按键120的各按键本体部同操作面板110的开口111的边缘之间的缝隙,从而防止了来自光源的光从该缝隙漏出(参照图8)。
开关按压部125a、125d、125d是为了操作后述的与各按键本体部相对地配置在电子基板150上的开关151的部件,如图6所示形成为柱状,分别从位于按键本体部121a、121d、121d的横方向(R)的下侧(操作按键120被安装后的状态时的下侧)的凸缘部121c、121f、121f的背面向里面一侧立设。
沿操作按键120的各按键本体部的横方向(R),在上侧的凸缘部的背面向里面一侧设置连接相邻一对按键本体部的弹性臂部122、122。例如,如图4(a)所示,弹性臂部122、122通过其两个根部分别与按键本体部121a、121d的凸缘部一体形成而将按键本体部121a、121d、121d相互间隔地连接。在弹性臂部的上述两个按键本体部之间的间隔相对处设置摇动支点部128,在该摇动支点部128上设置有摇动支点凹部128a,在操作按键120被安装在操作面板110的情况下,上述摇动支点凹部128a与设置在操作面板110上的嵌合凹部116a相嵌合。
其次,参照图5(a)、图5(b)、图5(c)说明支持部件140。如图5(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子机器1的支持部件140是由不透光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细长的板状结构,是用来支持操作按键120、130及电子基板150的部件。在该支持部件140的面向前面一侧的表面的上端部(在支持部件140被安装在操作面板110上的状态下)横贯该支持部件140的横方向(R)的整体设置遮光板141,该遮光板141能够防止来自设置在操作面板110里面一侧的光源的光从操作面板110和显示部160之间的缝隙漏出。在该遮光板141上分别与上述各操作按键120的各弹性臂部122对应设置按键支持部142。如图5(c)所示,按键支持部142比遮光板141更向支持部件140的下端部突出地设置,在该按键支持部142上与上述各弹性臂部122的各摇动支点部128相对设置摇动支点支持面143。在该摇动支点支持面143上设置欠缺部144,由此,形成狭窄部145。另一方面,在后述的组装工序中,由于设置了该欠缺部144,在操作按键120安装在操作面板110上时,能够避免遮光壁116和摇动支点支持面143之间的干涉。另外,如图5(a)所示,由向前面一侧突出设置的遮光板141和侧面146所形成的空间中容纳电子基板150。并且,在该支持部件140的两端部设置将其固定于操作面板110所用的固定孔14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的摇动支点支持面143设置在支持部件140的遮光板141的按键支持部142上,但也可以与遮光板141、按键支持部142毫无关系地设置在支持部件140上。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机器1的组装工序。首先,如图2所示,将操作按键120的各按键本体部与各自对应的开口111位置对齐地使操作按键120从操作面板110的背面一侧接近操作面板110,然后使操作按键120的各按键本体部从操作面板的各开口111露出地将该操作按键120保持于操作面板110。此时,如图6所示,操作按键120的弹性臂部122的摇动支点部128的摇动支点凹部128a(参照图4(a))与设置在操作面板110背面的遮光壁116的嵌合凹部116a(参照图2)保持相嵌合的状态下,该操作按键120丛开口111露出。并且,将操作按键130以通常的安装方法安装于操作面板110。之后,在电子基板150被保持在支持部件140的状态下,使支持部件140的按键保持部142与操作按键120的摇动支点部128、支持部件140两端部的固定孔147与操作面板110背面的固定孔(未图示)的位置分别对齐,将该支持部件140从背面一侧压接于已经安装有操作按键120、130的操作面板110并在此状态下固定,从而将支持部件140及电子基板150安装于操作面板110。此时,如图8、图9所示,安装后遮光壁116的除嵌合凹部116a以外的端部116b比摇动支点支持面143还要向里面一侧延伸(本实施方式中延伸至电子基板150表面)。并且,如图7所示,操作按键120的弹性臂部122的摇动支点凹部128a与操作面板110的遮光壁116的嵌合凹部116a相嵌合之后,在R方向上遮光壁116的两侧面与摇动支点凹部128a的两内侧面之间分别形成间隙700。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间隙700的尺寸设定为0.2mm,但该尺寸也可以根据操作按键120的各按键本体部的行程、弹性臂部122的粗细等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如图7、图8、图9所示,操作按键120的弹性臂部122的摇动支点部128在前后方向上被设置在操作面板110上的遮光壁116的嵌合凹部116a和设置在支持部件140上的摇动支点支持面143的狭窄部145所夹持。并且,由于操作按键120的弹性臂部122的摇动支点部128的摇动支点凹部128a与操作面板110背面设置的遮光壁116的嵌合凹部116a相嵌合,由此,操作按键120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被很好地限定。据此,能够切实地实现操作按键120在上下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定位。
并且,在操作按键120、操作按键130、支持部件140、电子基板150被安装在操作面板110上之后,用现有的安装方法将操作面板110与显示部160、显示部电子基板170、背面壳体180进行一体化安装操作,从而形成前面板单元100。接着,将前面板单元100安装于机器本体200的前表面。这样就形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子机器1。
下面,参照图10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机器1的动作。在电子机器1处于通电状态下,电子基板150上搭载的各光源152点灯,各操作按键120的照光显示部即被照光。例如,图10中位于中间的按键本体部121a的操作部121b的照光显示部被与该按键本体部121a相对配置的光源152照光,由于该中间的按键本体部121a和其两侧的按键本体部121d、121d之间分别由遮光壁116分隔开,因此与中间的按键本体部121a相对的为其照光的光源的光不会照射到两边的按键本体部121d、121d的照光显示部。据此可以容易地实现操作按键120的各操作本体部的照光显示部的不同颜色的照光。如果用户参照照光显示部上的文字、符号对位于中间的按键本体部121a的操作部121b进行按压操作,则该操作部121b向操作方向(N)被按下,该操作部121b的背面设置的弹性臂部122以摇动支点部128为支点弯曲,由于在被按压操作之前该摇动支点部128的摇动支点凹部128a内侧面与遮光壁116的侧面之间留有间隙700,该弹性臂部122边弯曲,摇动支点部128边在摇动支点支持面143上滑动,向旁边的按键本体部121d接近。同时,被按压的操作部121b的背面设置的开关按压部125a向背面一侧移动,按压与该开关按压部125a相对配置的开关151。据此,开关151处于“ON”状态,由该开关151输出操作信号。当对操作部121b的按压操作解除时,根据弹性臂部122的弹性回复力,摇动支点部128在摇动支点支持面143上滑动回移,操作部121b也回复至初始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摇动支点支持面143设置狭窄部145,则摇动支点部128在该狭窄部145上滑动时摩擦力变小,相应的滑动、弯曲的动作也变得容易。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机器,由于多个按键本体部之间设置的弹性臂部的摇动支点部被操作面板与支持部件夹持,弹性臂部的摇动支点部的摇动支点凹部与操作面板背面设置的遮光壁的嵌合凹部相嵌合,该多个按键本体部构成的操作按键能够简单地被安装在操作面板的同时,在上下、前后方向上能够容易地实现定位。并且,由于遮光壁延伸到电子基板处,能够切实地防止来自与一个按键本体部相对设置的光源的光照射到与其相邻设置的按键本体部的照光显示部。

Claims (4)

1.一种电子机器,具备:
操作面板,排列设置有多个开口;
多个按键本体部,分别从上述多个开口能够进行按压操作地露出,在其前表面分别具有照光显示部;
弹性臂部,设置在上述按键本体部后面,连接相邻的一对按键本体部;
摇动支点部,设置在上述弹性臂部上,与配置在上述按键本体部后面一侧的支持部件相抵接;
开关按压部,分别设置于上述按键本体部的后表面;
开关,在上述开关按压部后面一侧分别与上述开关按压部相对配置;
光源,分别设置在上述按键本体部后面一侧,且对上述照光显示部进行照光,
在按压上述任意一个按键本体部时,上述弹性臂部以上述摇动支点部为支点弯曲,上述按键本体部被按下,由此,上述开关按压部按压上述开关,在解除对上述按键本体部的按压操作时,根据上述弹性臂部的弹性回复力,上述按键本体部回复至初始位置,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操作面板的上述开口之间的后面突设有前端部具有嵌合凹部的遮光壁,在上述支持部件的前表面上设有载置上述弹性臂部的摇动支点部的摇动支点部支持面,上述嵌合凹部与上述摇动支点支持面在前后方向上夹持上述摇动支点部,上述遮光壁的前端部延伸至比上述摇动支点支持面靠后面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开口排列设置方向上,在上述摇动支点部与上述遮光壁之间设置间隙,上述摇动支点部以可在上述排列方向上移动的状态,被上述嵌合凹部与上述摇动支点支持面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摇动支点支持面上设置欠缺部,使上述嵌合凹部的端面不与上述摇动支点支持面相接触,通过该欠缺部,在上述摇动支点支持面上形成狭窄部,该狭窄部上载置上述摇动支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持部件上具有防止上述光源的光向两边漏出的遮光板,上述摇动支点支持面设置在上述遮光板上。
CN201420052083.4U 2014-01-26 2014-01-26 电子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90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2083.4U CN203690177U (zh) 2014-01-26 2014-01-26 电子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2083.4U CN203690177U (zh) 2014-01-26 2014-01-26 电子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90177U true CN203690177U (zh) 2014-07-02

Family

ID=51012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5208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90177U (zh) 2014-01-26 2014-01-26 电子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901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5488A (zh) * 2015-11-27 2016-02-2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按钮
TWI609395B (zh) * 2015-12-09 2017-12-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按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5488A (zh) * 2015-11-27 2016-02-2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按钮
CN105355488B (zh) * 2015-11-27 2018-05-0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按钮
TWI609395B (zh) * 2015-12-09 2017-12-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按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9812B2 (en) Electrical device with actuator support and viewing window
CN203690177U (zh) 电子机器
US9105423B2 (en) Mounting panel structure for a rocker switch knob
JP2008309954A (ja) 表示装置
JP2009004187A (ja) 照明器具
JP4375404B2 (ja) 照光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映像音響機器
CN110426896B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使用了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玩具
JP5284941B2 (ja) 電子部品の防滴構造
CN206236594U (zh) 按钮构造以及具备该按钮构造的电子设备
US20150260393A1 (en) Audio Equipment and Bracket for Linear Lighting Device Thereof
JP494111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60358727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with moveable part
JP2007123290A (ja) 電子楽器のキートップスイッチ
JP3874014B2 (ja) インサイドハンドル照明装置
WO2015115039A1 (ja) 配線器具用取付枠
JP2018107127A (ja) 電子部品の防滴構造
JP2857314B2 (ja) 電子機器ケース構造
JP2013175333A (ja) プッシュ式スイッチ
JP7266051B2 (ja) スイッチ
JP2013157246A (ja) 操作装置
JP2010153503A (ja) 回転型電気部品
JP5634325B2 (ja) キー取付構造
KR100750795B1 (ko) 자동차용 디지털시계 케이스의 조립구조
JP4387204B2 (ja) スイッチノブ取付構造
WO2015122123A1 (ja) スイ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