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5488B - 电源按钮 - Google Patents

电源按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5488B
CN105355488B CN201510852658.XA CN201510852658A CN105355488B CN 105355488 B CN105355488 B CN 105355488B CN 201510852658 A CN201510852658 A CN 201510852658A CN 105355488 B CN105355488 B CN 1053554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assemblies
press section
power knob
elastic parts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526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55488A (zh
Inventor
陈世伟
江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shan Linhu Xincheng Indust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8526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554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55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5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55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54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23Light-emitting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54Optical elements
    • H01H2219/062Light conductor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按钮,其包含本体、弹性组件、底部组件以及挡止组件。本体包含相连的按压部以及侧壁部。按压部具有按压面。弹性组件可包含两立体悬臂。每一立体悬臂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立体悬臂的第一端连接侧壁部。底部组件连接立体悬臂的第二端。当按压部朝向底部组件压扺时,弹性组件通过外力而产生弹性变形,且本体与底部组件之间具有弹性行程。挡止组件设置于底部组件上,并朝向本体延伸,用以供本体抵靠。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源按钮可避免或减少电源按钮的弹性组件于按压行程中,发生过度弹性变形,产生不可逆的结构性破坏,破坏弹性组件。

Description

电源按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源按钮,特别涉及一种有关于电子装置的电源按钮。
背景技术
过去设置于电子装置内的电源按钮,其按压部与提供回弹力量的弹性组件多半由两个或多个不同组件构成。当使用者施力于按压部时,按压部将力量传递至弹性组件,并压缩弹性组件,部分的力量进一步传递至电子装置的电源开关,以启动或关闭电源开关。一般的弹性组件,像是弹簧或环形结构,在按压过程中容易发生施力不均匀,导致按压行程不顺的情形,甚至,使用环形结构作为弹性组件的电子装置,其环形结构的构型及其材料不易有效变形,且施力方向与变形方向不同,不易产生弹性效果,使得用户必须要使用更大的力量去进行按压,易发生用力过度,对弹性组件产生不可逆的结构性破坏,以致破坏弹性组件的情形。此外,前述的电源按钮尚需通过五金件(spool)才能与电子装置组装。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源按钮设计,是相关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是有关于一种电源按钮,其按压部与弹性组件为一体成型,且弹性组件连接于按压部对称的两侧上,使得按压电源按钮时,用户的力量能均匀的传递至弹性组件上,且电源按钮更包含挡止组件,可避免或减少电源按钮的弹性组件于按压行程中,发生过度弹性变形,产生不可逆的结构性破坏,破坏弹性组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按钮,电源按钮包含本体、弹性组件、底部组件以及挡止组件。本体包含相连的按压部以及侧壁部。按压部具有按压面。弹性组件可包含两立体悬臂。每一立体悬臂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立体悬臂的第一端连接侧壁部。底部组件连接立体悬臂的第二端。当按压部朝向底部组件压扺时,弹性组件通过外力而产生弹性变形,且本体与底部组件之间具有弹性行程。挡止组件设置于底部组件上,并朝向本体延伸,用以供本体抵靠。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本体在垂直按压面的方向上与底部组件相隔第一距离,且本体在垂直按压面的方向上与挡止组件相隔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底部组件与挡止组件形成第一卡合孔。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每一立体悬臂还包含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端远离本体的一端以及第二端远离底部组件的一端。两立体悬臂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于侧壁部上相对的两侧面。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电源按钮中,当按压部朝向底部组件压抵时,本体带动弹性组件的第一端沿实质上平行本体与底部组件的迭构方向朝向底部组件移动,并带动连接杆连接第一端的一端。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本体还包含凸块连接侧壁部。凸块于垂直按压面的方向上的投影与挡止组件至少部分重迭。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电源按钮还包含导光条,电源按钮的底部组件具有开口,导光条穿过开口并抵靠电源按钮的按压部。导光条远离按压部的一端,用以接收色光。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按压部还具有镂空孔贯穿按压面,且部分导光条嵌入镂空孔。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侧壁部具有至少一第二卡合孔,导光条包含至少一突肋结构与第二卡合孔卡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含机壳、电源开关以及电源按钮。机壳具有容置槽。电源开关包含光源。光源配置用以根据电源开关的状态,可发出不同颜色的色光。如前所述的电源按钮,电源按钮设置于容置槽内。电源按钮的底部组件具有开口,且扺靠容置槽的表面。电源按钮还包含导光条,位于电源按钮以及电源开关之间。导光条穿过底部组件的开口并抵靠按压部。光源所发出的色光,经由导光条远离按压部的一端接收,并传递至电源按钮的按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按压部与弹性组件为一体成型,且弹性组件连接于按压部对称的两侧上,使得按压电源按钮时,用户的力量能均匀的传递至弹性组件上,且电源按钮更包含挡止组件,可避免或减少电源按钮的弹性组件于按压行程中,发生过度弹性变形,产生不可逆的结构性破坏,破坏弹性组件。
附图说明
本发明以下的细节描述伴随图式一同阅读,将使本发明的多个面向被充分理解。应了解到,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熟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事实上,为清楚阐述目的,多种不同的特征的尺寸在绘示时可被任意地增加或减少。
图1是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立体透视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方式的电源按钮的立体图。
图3A以及图3B是依据图2的电源按钮爆炸后不同部位分别的立体图。
100:电子装置
120:电源开关
122:光源
200:机壳
210:容置槽
220:扺靠结构
230:滑动沟槽
240:卡合结构
300:电源按钮
310:本体
312:按压部
314:侧壁部
316:按压面
318:镂空孔
320:第二卡合孔
330:凸块
340:弹性组件
342:第一立体悬臂
344:第二立体悬臂
346A:第一端
346B:第二端
348:连接杆
350:导光条
352:突肋结构
370:底部组件
372:开口
380:挡止组件
382:第一卡合孔
D1:第一距离
D2:第二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提供多个不同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用以实现本发明的多个特征。为使本发明容易理解,特定例子的组件及配置将于下叙述。应了解到,这些特定例子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举例来说,当第一特征被描述为形成在第二特征之上时,可包含第一特征形成在第二特征上,且直接接触第二特征的实施方式,也可包含有其他额外的特征形成于第一及第二特征中间的实施方式。加之,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可能具有的相同的号码及/或符号,仅为表示的方便性及明确性,而非意味在本发明不同的实施方式及/或不同的配置中彼此间有关联性。
当一组件被称为“连接”或“耦接”至另一组件时,它可以为直接连接或耦接至另一组件,又或是其中有一额外组件存在。相对的,当一组件被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耦接”至另一组件时,其中是没有额外组件存在。
本发明是有关于电子装置,像是连接电子装置的电源开关的电源按钮。存在有需求去取代传统的组装式电源按钮的按压部与弹性组件的结合方式,通过一体成型的电源按钮的弹性组件,以便改进电源按钮的结构,且节省装卸组装式电源按钮所需的五金件,同时降低组装电源按钮的难易程度以及时间。然而,为平衡用户施加于电源按钮的应力以及避免电源按钮的弹性组件受到过度的弹性变形,让一体成型的电源按钮的挑战更为艰巨。举例来说,用户作用于电源按钮的应力过大,让弹性组件发生永久型变而损坏。因此,必须要去设置额外的结构限制电源按钮的按压行程,使得电源按钮按压行程中因受力不均匀或受力过大而损坏弹性组件的问题可被改进。
图1为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方式绘示电子装置100的立体透视图。电子装置100包含机壳200、电源开关120以及电源按钮300。机壳200具有容置槽210。电源开关120包含光源122。在多个实施方式中,电源开关120可具有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光源122配置用以根据电源开关120的状态,可发出多种不同颜色的色光。举例来说,当电源开关120处于开启状态时,光源122发出绿色色光,或当电源开关120处于关闭状态时,光源122发出红色色光。电源按钮300设置于容置槽120内。电源按钮300的底部组件370具有开口372,电源按钮300的其他结构,将如后详述。底部组件370扺靠容置槽120的表面。进一步来说,机壳200于容置槽120靠近电源按钮的表面的不同位置上,可设置有复数个特征结构,例如扺靠结构220、滑动沟槽230以及卡合结构240等,用以强固电源按钮300与机壳200间的连接关系,将如后详述。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机壳200可包含扺靠结构220,设置于容置槽120中,位于电源按钮300的底部组件370与电源开关120之间的位置。电源按钮300的底部组件370扺靠于扺靠结构220远离电源开关120的表面上。在多个实施方式中,电源按钮300更包含导光条350。导光条350位于电源按钮300以及电源开关120之间。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导光条350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按钮300以及电源开关120。导光条350穿过底部组件370的开口372并抵靠按压部312。光源122所发出的多种不同颜色的色光,经由导光条350远离按压部312的一端接收,并传递至电源按钮300的按压部312。当按压部312受力时,可藉由按压部312进行有限度的按压行程,连动导光条350,将受力传递至电源开关120,以开启或关闭电子装置100的电源。
图2为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方式绘示的电源按钮300的立体图。图3A是依据图2的电源按钮300爆炸后按钮部分的立体图。图3B是依据图2的电源按钮300爆炸后导光条350部分的立体图。如图2所绘示,电源按钮300包含本体310、底部组件370以及导光条350。电源按钮300的底部组件370具有开口372,导光条350穿过开口372并抵靠电源按钮300的按压部310。导光条350远离按压部310的一端,用以接收来自电源开关(如图1的电源开关120)内的光源(如图1的光源122)所发出的多种不同颜色的色光(参见图1)。此外,当按压部310受力,而进行有限度的按压行程时,可通过连动导光条350,将受力传递至电源开关120,以开启或关闭电子装置的电源。
在本发明多个实施方式中,电源按钮300的按压部310还可具有镂空孔318贯穿按压面316,且部分导光条350嵌入镂空孔318中,使得光源自导光条350远离按压部310的一端所发送至导光条350内的多种不同颜色的色光,可从按压部310的镂空孔318藉由导光条350发出,让使用者可通过不同颜色的色光,确认电子装置100的运作状态。
在本发明多个实施方式中,侧壁部314具有至少一第二卡合孔320,导光条350包含至少一突肋结构352与第二卡合孔320互相卡合,用以强固导光条350与侧壁部314之间的连接关系,将在图3B中更清楚的去绘示突肋结构352。
参照图3A,电源按钮300包含本体310、弹性组件340、底部组件370以及挡止组件380。在多个实施方式中,电源按钮300的本体310、弹性组件340、底部组件370以及挡止组件380可为一体成型。本体310包含相连的按压部312以及侧壁部314。按压部312具有按压面316。在多个实施方式中,侧壁部314可包含复数个侧表面,分别与邻接的侧表面以及按压面316相连,侧表面上的第二卡合孔320可与突肋结构352互相卡合。在多个实施方式中,相连的按压部312以及侧壁部314可共同形成容置空间,用以容置导光条350,如图2所绘示。弹性组件340可包含第一立体悬臂342、第二立体悬臂344。第一立体悬臂342、第二立体悬臂344中每一个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346A以及第二端346B。第一立体悬臂342、第二立体悬臂344的第一端346A连接侧壁部314。底部组件370连接第一立体悬臂342、第二立体悬臂344的第二端346B。也就是,弹性组件34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346A以及第二端346B,弹性组件340的第一端346A连接侧壁部314,弹性组件340的第二端346B连接底部组件370。当按压部312被朝向底部组件370压扺时,弹性组件340受到外力而产生弹性变形,且由本体310推动弹性组件340缩短与底部组件370之间的距离,以进行弹性行程。也就是,当使用者朝按压部312施予朝向底部组件370的方向的应力,按压部312会带动本体310进行按压行程,而压缩或减少本体310与底部组件370之间的距离,同时,弹性组件340弹性变形,以储存弹力位能。反之,当使用者不再施予应力于按压部220时,受应力而弹性变形的弹性组件340会沿按压行程的相反方向释放储存的弹力位能,将本体310与底部组件370之间的距离恢复至未压缩前的距离。挡止组件380设置于底部组件370上,并朝向本体310延伸,用以供本体310抵靠。更详尽地来说,挡止组件380用以供本体310于按压行程中抵靠于其上,以阻止本体310续行按压行程而超过弹性组件340可恢复的弹性限度。如此一来,本体310受挡止组件380的阻挡,仅能进行有限度的按压行程。
由于电源按钮300中,包含按压部312的本体310与弹性组件340为一体成型,且弹性组件340可连接本体310于按压部312对称的两侧上。当电源按钮300受外力,而使本体310沿朝向底部组件370的方向进行按压行程时,外力能透过按压部312均匀的传递至弹性组件340的第一立体悬臂342、第二立体悬臂344上,且透过弹性组件340的弹性变形,储存弹力位能于弹性组件340中。当施予电源按钮300的外力被移除,储存于弹性组件340中的弹力位能被释放,将本体310沿按压行程的相反方向推送至未受外力前的原位置上。电源按钮300还包含挡止组件380,可避免或减少电源按钮300的弹性组件340于按压行程中,因所受的外力过大,而使得弹性组件340过度弹性变形,对弹性组件340产生不可逆的结构性破坏,破坏电源按钮300。
此外,同时参照图1以及图3A,当电源按钮300受到沿按压部312至底部组件370方向的外力,使得按压部312朝向底部组件370被压缩,同时,底部组件370会扺靠于扺靠结构220上,将外力的力量留存于底部组件370与按压部312之间。也就是,外力的力量与扺靠结构的反作用力会同时作用于电源按钮300上,且储存弹力位能于弹性组件340中。当外力不再施予电源按钮300时,弹性组件340将沿着按压部312至底部组件370的方向,释放储存的弹力位能,但朝向底部组件370方向所释放的弹力位能,会受到扺靠结构220的反作用力,而实质上作用于朝向按压部312的方向,用以恢复被压缩的电源按钮300至未受外力前的原状态。
参照图3A,在本发明多个实施方式中,本体310在垂直按压面的方向上与底部组件370相隔第一距离D1,且本体310于垂直按压面的方向上与挡止组件380相隔第二距离D2,第二距离D2小于第一距离D1。如此一来,当本体310受力被朝向底部组件370去压缩弹性组件340时,本体310会先与挡止组件380相扺靠,而停止本体310的压缩行程,限制本体310与底部组件370之间的最小距离,避免或减少电源按钮300的弹性组件340于按压行程中,因过度变形,超过对弹性组件340的弹性变形限度,让弹性组件340产生不可逆的结构性破坏,破坏电源按钮300。
在本发明多个实施方式中,底部组件370与挡止组件380形成第一卡合孔382。在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合孔382可与图1中机壳200设置于容置槽210内的卡合结构240相对应。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当电源按钮300如图1所绘示,被设置于机壳200的容置槽210内,第一卡合孔382可与卡合结构240互相卡合。如此一来,组装电子装置100时,可节省组装所需的五金件。
在本发明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立体悬臂342、第二立体悬臂344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于侧壁部314上相对的两侧面。如此一来,自本体310传递至弹性组件340的力量,较容易均匀分布至第一立体悬臂342、第二立体悬臂344上。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立体悬臂的数量仅为示例,并非用以限制电源按钮300于仅包含第一立体悬臂342、第二立体悬臂344的弹性组件340的实施例,只要能将自本体310传递至弹性组件340的力量,均匀且不超过任一立体悬臂的弹性限度的分配至立体悬臂上即可。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弹性组件340可包含一或多个立体悬臂。
在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立体悬臂342、第二立体悬臂344可还包含连接杆348。连接杆348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端346A远离本体310的一端以及第二端346B远离底部组件370的一端。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当按压部312朝向底部组件370压抵时,本体310带动弹性组件340的第一端346A沿实质上平行本体310与底部组件370的迭构方向朝向底部组件370移动,并带动连接杆348连接第一端346A的一端。也就是,当按压部312朝向底部组件370压抵时,第一端346A沿实质上平行第二端346B的方向,相对第二端346B移动,带动两端连接于第一端346A与第二端346B的连接杆348相对第一端346A与第二端346B型变,以存储弹力位能于连接杆348或连接杆348与第一端346A与第二端346B的连接处,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多个实施方式中,本体310可更包含凸块330连接于侧壁部314上。凸块330于垂直按压面的方向上的投影与挡止组件380至少部分重迭,凸块330可增加本体310与挡止组件380的接触面积,加强挡止组件380的功能。也就是,当电源按钮300受外力,而使本体310沿朝向底部组件370的方向进行按压行程时,本体310以及凸块330会先与挡止组件380相扺靠,而停止本体310的压缩行程,限制本体310与底部组件370之间的最小距离,避免或减少电源按钮300的弹性组件340于按压行程中,因过度变形,超过对弹性组件340的弹性变形限度,让弹性组件340产生不可逆的结构性破坏,破坏电源按钮300。
此外,参照图1,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机壳200可更具有滑动沟槽230与凸块330相对应。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当电源按钮300如图1所绘示,被设置于机壳200的容置槽210内,凸块330可于机壳200的滑动沟槽230内滑动,并限制电源按钮300的按压行程行进方向。也就是,当电源按钮300进行按压行程时,凸块330可随着本体310于滑动沟槽230移动,且同时限制本体310受力时按压行程的行进方向需沿滑动沟槽230所预设的方向。如此一来,除节省组装电子装置100时,组装所需的五金件之外,凸块330与滑动沟槽230更决定了电源按钮300进行按压行程时的行进方向。在多个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可于滑动沟槽230内设置额外的挡止组件(未绘示)与凸块330突出挡止组件380的部分于按压行程结束时互相抵靠,提供电子装置100除挡止组件380外另一停止按压行程的选择。
如同上述实施方式所讨论,电源按钮的弹性组件的表现可通过将按压部与弹性组件一体成型,使弹性组件的受力更均匀,且额外的附加结构,如挡止组件、卡合孔、凸块等,都赋予电源按钮不同的新功能。此外,由于机壳配合电源按钮而设置复数个特征结构,如扺靠结构、滑动沟槽以及卡合结构等,分别与电源按钮的底部组件、凸块以及卡合孔等相对应。因此可节省组装所需的五金件数量。由于电源按钮为一体成型以及组装所需的五金件数量被减少,因此,成本与制造时间也可同样地被减少。
虽然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及其优点已于本文中详尽叙述,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更了解本发明的多个面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到,可使用本发明作为基础去设计或修改其他制造流程与结构,以执行同样的目的及/或达至与此处所介绍的实施例中相同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同样了解到,均等的更动和润饰并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于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下,做出多种不同的变化、替换以及更动。

Claims (2)

1.一种电源按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本体、弹性组件、底部组件以及挡止组件,本体包含相连的按压部以及侧壁部,按压部具有按压面,弹性组件包含两立体悬臂,每一立体悬臂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立体悬臂的第一端连接侧壁部,底部组件连接立体悬臂的第二端,当按压部朝向底部组件压扺时,弹性组件通过外力而产生弹性变形,且本体与底部组件之间具有弹性行程,挡止组件设置于底部组件上,并朝向本体延伸,用以供本体抵靠;
所述本体在垂直按压面的一方向上与底部组件相隔第一距离,本体在该方向上与挡止组件相隔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
所述底部组件与挡止组件弯折相连,且在挡止组件上具有一第一卡合孔;
所述每一立体悬臂更包含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端远离本体的一端以及第二端远离底部组件的一端,其中两立体悬臂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于侧壁部上相对的两侧面;
所述当按压部朝向底部组件压抵时,本体带动该弹性组件的第一端平行该本体与底部组件的叠构方向朝向底部组件移动,并带动连接杆连接第一端的该端;
所述本体还包含一凸块连接侧壁部,凸块在垂直按压面的一方向上的投影与挡止组件至少部分重叠;
所述电源按钮还包含导光条,底部组件具有一开口,导光条穿过开口并抵靠按压部,导光条远离按压部的一端,用以接收色光;
所述按压部具有镂空孔贯穿按压面,且部分导光条嵌入镂空孔;
所述侧壁部具有至少一第二卡合孔,导光条包含至少突肋结构与第二卡合孔卡合。
2.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含:
一机壳,具有一容置槽;
一电源开关,包含一光源,该光源配置用以根据该电源开关的状态,发出一色光;
一如前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按钮,该电源按钮设置于该容置槽内,该电源按钮的该底部组件具有一开口,且扺靠该容置槽的一表面,该电源按钮还包含:
一导光条,位于该电源按钮以及该电源开关之间,该导光条穿过该底部组件的该开口并抵靠该按压部,该光源所发出的该色光,经由该导光条远离该按压部的一端接收,并传递至该电源按钮的该按压部。
CN201510852658.XA 2015-11-27 2015-11-27 电源按钮 Active CN1053554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2658.XA CN105355488B (zh) 2015-11-27 2015-11-27 电源按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2658.XA CN105355488B (zh) 2015-11-27 2015-11-27 电源按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5488A CN105355488A (zh) 2016-02-24
CN105355488B true CN105355488B (zh) 2018-05-01

Family

ID=55331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52658.XA Active CN105355488B (zh) 2015-11-27 2015-11-27 电源按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554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09321U (zh) * 2017-04-08 2018-02-13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按键开关的导芯
CN112261804B (zh) * 2019-07-22 2022-01-04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9835Y (zh) * 2005-07-12 2006-08-23 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
CN2907118Y (zh) * 2006-05-29 2007-05-30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机顶盒按键
CN101452784A (zh) * 2007-11-28 2009-06-10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按键及使用该按键的电子装置
CN201425908Y (zh) * 2009-01-13 2010-03-17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结构及应用该按键结构的终端设备
CN101996801A (zh) * 2009-08-25 2011-03-3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按键、发光按键开关总成及可拆装按键帽的按键结构
CN203644598U (zh) * 2013-11-28 2014-06-11 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按压结构
CN203690177U (zh) * 2014-01-26 2014-07-02 阿尔派株式会社 电子机器
CN104779110A (zh) * 2014-01-15 2015-07-15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自回弹按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9835Y (zh) * 2005-07-12 2006-08-23 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
CN2907118Y (zh) * 2006-05-29 2007-05-30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机顶盒按键
CN101452784A (zh) * 2007-11-28 2009-06-10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按键及使用该按键的电子装置
CN201425908Y (zh) * 2009-01-13 2010-03-17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结构及应用该按键结构的终端设备
CN101996801A (zh) * 2009-08-25 2011-03-3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按键、发光按键开关总成及可拆装按键帽的按键结构
CN203644598U (zh) * 2013-11-28 2014-06-11 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按压结构
CN104779110A (zh) * 2014-01-15 2015-07-15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自回弹按键
CN203690177U (zh) * 2014-01-26 2014-07-02 阿尔派株式会社 电子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5488A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20726A1 (en) Retaining module and component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WO2008076660A3 (en) Compliant electrical contact having maximized the internal spring volume
US9261324B1 (en) Buttstock structure for a toy gun
CN105355488B (zh) 电源按钮
MY153589A (en) Spring contact assembly
CN101022191B (zh) 杠杆装配类型连接器
EP1768216A4 (en) CONDUCTIVE CONNECTION
ATE480886T1 (de) Elektrische verbinderbaugruppe für eine airbag- zündvorrichtung
CN105526235A (zh) 吸盘机构及具有该吸盘机构的取放装置
US20120079715A1 (en) Tweezer for detaching connector
CN101404230A (zh) 开关装置
US8174236B2 (en) Battery charging device and battery with the same
MY136076A (en) Push terminal
CN109854087A (zh) 开关结构、电池盒以及智能门锁
JP2013175437A5 (zh)
CN103133691A (zh) 用于o形环的凹槽
CN207454827U (zh) 多段可组合阀芯结构的电磁操作阀
EP1324482A3 (en) Electrostatic actuator and camera module using the same
TWI609395B (zh) 電源按鈕
CN208291464U (zh) 一种无人机的机翼及无人机
US10903597B2 (en) Connector
US20060219062A1 (en) High torsional force structure of ratchet device
JP4068423B2 (ja) コンタクトの接触力を増加する方法およびicソケット
KR100813280B1 (ko) 프로브 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테스트 소켓
CN215269145U (zh) 一种电性软硬结合连接的pcba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1

Address after: Room 204, 158 Yaozhuang Avenue, Yaozhuang Town, Jiash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shan Linhu Xincheng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14 Shanghai City Caohejing export processing zone of Minhang District Pu Xing Road No. 789

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Corp.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Assignee: Zhejiang Baotuo Machinery Co., Ltd

Assignor: Jiashan Linhu Xincheng Industrial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33000017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ower butto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1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