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66285U - 轮胎胎面结构及采用该胎面结构的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胎面结构及采用该胎面结构的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66285U
CN203666285U CN201420060174.2U CN201420060174U CN203666285U CN 203666285 U CN203666285 U CN 203666285U CN 201420060174 U CN201420060174 U CN 201420060174U CN 203666285 U CN203666285 U CN 2036662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block
block group
pattern
groove
t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601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邦达连柯·谢尔盖·约尔韦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volzhskaya Shinnaya Kompaniya LLC
Original Assignee
Povolzhskaya Shinnaya Kompaniya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volzhskaya Shinnaya Kompaniya LLC filed Critical Povolzhskaya Shinnaya Kompaniya LLC
Priority to CN2014200601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662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662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662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胎面结构,其包括内侧花纹条(11)、外侧花纹条(13)及设置在内侧花纹条与外侧花纹条之间的中央花纹条(12)。内侧花纹条由沿胎面周向并行排布且通过非连贯凹槽(17)间隔开的第一花纹块组和第二花纹块组形成。中央花纹条由沿胎面周向并行排布且通过中央连贯直凹槽(18)间隔开的第三花纹块组和第四花纹块组形成。外侧花纹条则由沿胎面周向并行排布且通过非连贯凹槽(17)间隔开的第五花纹块组和第六花纹块组形成。采用这种胎面结构的轮胎能在任何路况下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并且显著提高在坑洼路面上行驶的性能。还能在潮湿路面和冰雪路面上最大限度地排除水、泥浆以及粥样雪粒并且表现出很好的牵引性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轮胎。

Description

轮胎胎面结构及采用该胎面结构的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轮胎,特别涉及一种轮胎的胎面结构及采用该胎面结构的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通常会根据不同路况或不同天气情况设计制造出不同性能的轮胎,并且多是在胎面花纹结构上进行设计改进。这些常规的轮胎在单一性能上一般都有很好的保障,例如在冰雪路面或潮湿路面上具有很好的牵引力,或者保持良好的舒适性、排水性、磨耗性。但是,单一性能的轮胎不能很好地应对复杂的天气条件和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因此,仍然存在对胎面结构进行新的设计以期使轮胎能够适应复杂使用条件及满足多种用户需求的必要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轮胎胎面结构,它包括内侧花纹条、外侧花纹条及设置在内侧花纹条与外侧花纹条之间的中央花纹条。内侧花纹条由沿胎面周向并行排布且通过非连贯凹槽间隔开的第一花纹块组和第二花纹块组形成。所述中央花纹条由沿胎面周向并行排布且通过中央连贯直凹槽间隔开的第三花纹块组和第四花纹块组形成。所述外侧花纹条由沿胎面周向并行排布且通过非连贯凹槽间隔开的第五花纹块组和第六花纹块组形成,内侧花纹条与中央花纹条、外侧花纹条与中央花纹条均通过连贯直凹槽间隔开。
采用这种胎面花纹几何特征的组合的轮胎,保证了低噪声性能和高驾驶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花纹块组和第六花纹块组均由多块梯形花纹块组成,所述梯形花纹块之间通过弧形凹槽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花纹块组和第五花纹块组均由多块具有“Z”形边缘的“Z”形花纹块组成,以使所述多边形花纹块之间通过“Z”形凹槽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花纹块组与第二花纹块组的各对应花纹块被之间的非连贯凹槽依次错开,所述第五花纹块组与第六花纹块组的各对应花纹块也被之间的非连贯凹槽依次错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中央花纹条的第三花纹块组与第四花纹块组均由多块通过中央弧形凹槽分隔开、并且其周向上的边缘为弧形的中央多边形花纹块组成,第三花纹块组的各花纹块与对应的第四花纹块组的各花纹块在所述中央连贯直凹槽的两侧基本对称地布置。
特殊设计梯形花纹块,“Z”形花纹块以及弧形的中央多边形花纹块的几何特征,显著提高了轮胎的抗磨损性以及在坑洼路面上行驶的性能。特殊设计的块间凹槽很好地保证了轮胎不会卡住小石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花纹块组与第二花纹块组的各对应花纹块之间的非连贯凹槽与所述第五花纹块组与第六花纹块组的各对应花纹块之间的非连贯凹槽在整体上相对于所述中央连贯直凹槽基本呈镜像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中央多边形花纹块包括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上半部分相对于所述下半部分更为突出,在两部分的交界面形成波浪形台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花纹块组和第六花纹块组的梯形花纹块上设置弧形轮胎沟槽,其弧度与弧形凹槽基本一致;所述第二花纹块组和第五花纹块组的“Z”形花纹块上设置“Z”形轮胎沟槽,其弯折方向和位置与“Z”形花纹块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弯折方向及位置相应。
中央多边形花纹块的特殊的三维轮胎沟槽结构,使轮胎在潮湿路面和冰雪路面上表现出很好的牵引性能,并可以从其与路面的接触面最大限度地排除水、泥浆以及粥样雪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所述梯形花纹块上的弧形轮胎沟槽和所述“Z”形花纹块上的“Z”形轮胎沟槽具有双层沟槽结构,其上层为浅槽,下层为深槽,所述浅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深槽的宽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轮胎,该轮胎采用了如上所述的胎面结构。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胎面结构的轮胎是一种可以满足多功能的轮胎,其有益效果在于,它在任何路况及多种道路类型(如公路、山路等)下,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低噪声性能和高驾驶舒适性;可以显著提高抗磨损性以及在坑洼路面上行驶的性能;很好地防止轮胎上卡入小石子;在潮湿路面和冰雪路面上表现出很好的牵引性能;从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最大限度地排除水、泥浆以及粥样雪粒。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胎面结构的特点及优势可从以下参考附图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得到充分的说明,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轮胎胎面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轮胎胎面的更详细的示意图。
图3是沿图1和图2中各剖面线获得的相应槽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轮胎(未示出)的外表面的胎面1的一部分的周向上的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轮胎胎面1包括内侧花纹条11、外侧花纹条13及设置在内侧花纹条11与外侧花纹条13之间的中央花纹条12。
如图1所示,从轮胎的左侧向右侧依次是内侧花纹条11、中央花纹条12及外侧花纹条13。内侧花纹条11由沿胎面周向并行排布且通过非连贯凹槽17间隔开的第一花纹块组和第二花纹块组形成,同样的,外侧花纹条由沿胎面周向并行排布且通过非连贯凹槽17间隔开的第五花纹块组和第六花纹块组形成。非连贯凹槽17向着中央花纹条12的方向形成多次弯折。中央花纹条由沿胎面周向并行排布且通过中央连贯直凹槽18间隔开的第三花纹块组和第四花纹块组形成,内侧花纹条11与中央花纹条12、外侧花纹条13与中央花纹条12均通过连贯直凹槽19间隔开。
第一花纹块组和第六花纹块组均由多块梯形花纹块14组成,梯形花纹块14之间通过弧形凹槽20间隔开。第二花纹块组和第五花纹块组均由多块具有“Z”形前边缘和后边缘的“Z”形花纹块15组成,以使“Z”形花纹块15之间通过“Z”形凹槽21间隔开,在本实施方式中,“Z”形花纹块15的前边缘和后边缘“Z”形弯折方向相同,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设计为弯折方向相反。
内侧花纹条11的第一花纹块组与第二花纹块组的各对应花纹块之间的凹槽与外侧花纹条13的第五花纹块组与第六花纹块组的各对应花纹块之间的非连贯凹槽17形成多次弯折,使梯形花纹块14和“Z”形花纹块15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交错排列。两个凹槽17在整体上相对于中央连贯直凹槽18基本呈镜像设置。当然,根据实际需要,非连贯凹槽17也可以向着第一花纹块组和第六花纹块组的方向多次弯折,并将梯形花纹块14和“Z”形花纹块15分隔开。两个凹槽17也可以在整体上不必相对于中央连贯直凹槽18呈镜像设置,只要能达到显著提高抗磨损性以及在坑洼路面上行驶的性能,很好地防止轮胎卡住小石子,最大限度地排除水、泥浆以及粥样雪粒的效果即可。
中央花纹条12的第三花纹块组与第四花纹块组均由多块通过中央弧形凹槽22分隔开、并且由其周向上的边缘为弧形的中央多边形花纹块16组成。第三花纹块组的各花纹块与对应的第四花纹块组的各花纹块相对于中央连贯直凹槽18基本对称布置。弧形凹槽20与“Z”形凹槽21的位置相应,处于同一圆弧之上,而中央弧形凹槽22不与它们处于同一弧线之上,且所其所在圆弧的方向是反向的。
第一花纹块组和第六花纹块组的梯形花纹块14上设置弧形轮胎沟槽23,弧形轮胎沟槽23大致位于梯形花纹块14的中部,其弧度与弧形凹槽20基本一致。第二花纹块组和第五花纹块组的“Z”形花纹块15的中部设置“Z”形轮胎沟槽24,其弯折方向和位置与“Z”形花纹块15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弯折方向及位置相应。中央花纹条11的第三花纹块组和第四花纹块组的中央多边形花纹块16,其上半部分161高于下半部分162,也就是上半部分161相对于下半部分162更为突出(上半部分略厚,下半部分略薄),在两部分的交界面形成波浪形台阶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轮胎胎面的更详细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梯形花纹块14、“Z”形花纹块15和中央多边形花纹块16的两侧面S1均为平面,前表面S2均为凹面,而后表面S3均为凸面。梯形花纹块14整体长度d1为46.21mm、宽度d2为50mm。沿着梯形花纹块14外侧面的上下相邻的两梯形花纹块14之间的距离d3为12mm,梯形花纹块14前表面与其相邻的另一梯形花纹块14块后表面之间的距离d4为9mm。“Z”形花纹块15整体长度d5为44.98mm、宽度d6为46.11mm,上下相邻的两“Z”形花纹块15之间距离d7为11.43mm,左右相邻的梯形花纹块14与“Z”形花纹块15之间距d8为9mm。中央多边形花纹块16整体长度d9为52mm、宽度d10为33.9mm,“Z”形花纹块15与中央多边形花纹块16之间距d11为7.5mm,两相邻中央多边形花纹块16沿着内表面所在直线的间距d12为5.21mm,两相邻中央多边形花纹块16的前表面与后表面的间距d13为4.93mm。
按照这种特殊花纹条分布的轮胎胎面具有很好的低噪声性能和高驾驶舒适性。显著提高了轮胎的抗磨损性以及在坑洼路面上行驶的性能。
图3是沿图1和图2中各剖面线获得的各凹槽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沿着梯形花纹块14的弧形轮胎沟槽23的剖面线m-m剖视,弧形轮胎沟槽23具有双层沟槽结构,上层为浅槽(241),浅槽的宽度略大,其的深度h1为3.5mm、张角α为30°,下层为深槽(242),深槽的宽度略小,其的深度h2为16mm、张角β也为30°,“Z”形花纹块15上的“Z”形轮胎沟槽24与弧形轮胎沟槽23具有相同的双层沟槽结构。沿着剖面线b-b为分割相邻梯形花纹块14和“Z”形花纹块15的弯折凹槽17剖视图,其深度h为19.5mm、张角
Figure BDA0000464599170000051
为14°。沿着剖面线c-c为上下相邻的“Z”形花纹块15之间的“Z”型凹槽21的剖视图,其深度h为19.5mm、张角θ为6°,中央竖直凹槽18和中央弧形凹槽22与“Z”型凹槽21具有相同的结构。沿着剖面线e-e为左右相邻的“Z”形花纹块15和中央多边形花纹块16之间的竖直凹槽19,其深度h为19.5mm、张角γ为10°。
这种特殊的轮胎沟槽结构以及花纹块四个表面的凹凸设计,使轮胎在潮湿路面和冰雪路面上表现出很好的牵引性能,并可以从其与路面的接触面最大限度地排除水、泥浆以及粥样雪粒。
应该注意的是,以上仅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尺寸设计,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和相关国家标准设计出具有本实用新型轮胎胎面结构布局的其余尺寸的轮胎。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轮胎,该轮胎采用了如上所述的胎面结构。由于轮胎的其它部分均属于公知常识,故本文不再对其进行具体描述。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对其做出各种变换和改变。

Claims (10)

1.一种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花纹条(11)、外侧花纹条(13)及设置在内侧花纹条与外侧花纹条之间的中央花纹条(12),所述内侧花纹条由沿胎面周向并行排布且通过非连贯凹槽(17)间隔开的第一花纹块组和第二花纹块组形成,所述中央花纹条由沿胎面周向并行排布且通过中央连贯直凹槽(18)间隔开的第三花纹块组和第四花纹块组形成,所述外侧花纹条由沿胎面周向并行排布且通过非连贯凹槽(17)间隔开的第五花纹块组和第六花纹块组形成,内侧花纹条(11)与中央花纹条(12)、外侧花纹条(13)与中央花纹条(12)均通过连贯直凹槽(19)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纹块组和第六花纹块组均由多块梯形花纹块(14)组成,所述梯形花纹块之间通过弧形凹槽(20)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花纹块组和第五花纹块组均由多块具有“Z”形边缘的“Z”形花纹块(15)组成,以使所述多边形花纹块之间通过“Z”形凹槽(21)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纹块组与第二花纹块组的各对应花纹块被其间的非连贯凹槽(17)依次错开,所述第五花纹块组与第六花纹块组的各对应花纹块也被其间的非连贯凹槽(17)依次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花纹条的第三花纹块组与第四花纹块组均由多块通过中央弧形凹槽(22)分隔开、并且其周向上的边缘为弧形的中央多边形花纹块(16)组成,第三花纹块组的各花纹块与对应的第四花纹块组的各花纹块在所述中央连贯直凹槽(18)的两侧基本对称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纹块组与第二花纹块组的各对应花纹块之间的非连贯凹槽(17)与所述第五花纹块组与第六花纹块组的各对应花纹块之间的非连贯凹槽(17)在整体上相对于所述中央连贯直凹槽(18)基本呈镜像设置。
7.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多边形花纹块(16)包括上半部分(161)和下半部分(162),所述上半部分(161)相对于所述下半部分(162)突出,在两部分的交界面形成波浪形台阶结构。
8.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纹块组和第六花纹块组的梯形花纹块(14)上设置弧形轮胎沟槽(23),其弧度与弧形凹槽(20)基本一致;所述第二花纹块组和第五花纹块组的“Z”形花纹块(15)上设置“Z”形轮胎沟槽(24),其弯折方向和位置与“Z”形花纹块(15)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弯折方向及位置相应。
9.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花纹块(14)上的弧形轮胎沟槽(23)和所述“Z”形花纹块(15)上的“Z”形轮胎沟槽(24)具有双层沟槽结构,上层为浅槽(241),下层为深槽(242),所述浅槽(241)的宽度大于所述深槽(242)。
10.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胎面结构。
CN201420060174.2U 2014-02-10 2014-02-10 轮胎胎面结构及采用该胎面结构的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662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60174.2U CN203666285U (zh) 2014-02-10 2014-02-10 轮胎胎面结构及采用该胎面结构的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60174.2U CN203666285U (zh) 2014-02-10 2014-02-10 轮胎胎面结构及采用该胎面结构的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66285U true CN203666285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62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6017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66285U (zh) 2014-02-10 2014-02-10 轮胎胎面结构及采用该胎面结构的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6628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2841A (zh) * 2015-07-21 2015-10-14 新力橡胶轮胎(温州)有限公司 一种带预磨损刀槽的充气轮胎胎面
CN106976362A (zh) * 2016-01-15 2017-07-25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TWI599495B (zh) * 2016-11-03 2017-09-21 shan-pu Liu Not easy to tire tire wheel structure
CN112622531A (zh) * 2019-10-07 2021-04-09 北极星工业公司 用于使得车辆定位于表面上的轮胎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2841A (zh) * 2015-07-21 2015-10-14 新力橡胶轮胎(温州)有限公司 一种带预磨损刀槽的充气轮胎胎面
CN106976362A (zh) * 2016-01-15 2017-07-25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TWI599495B (zh) * 2016-11-03 2017-09-21 shan-pu Liu Not easy to tire tire wheel structure
CN112622531A (zh) * 2019-10-07 2021-04-09 北极星工业公司 用于使得车辆定位于表面上的轮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8029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A2891759C (en) Pneumatic vehicle tyre
JP514472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9340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0688830B2 (en) Pneumatic tire
JP4217266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8195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14171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89036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A2969737C (en) Pneumatic tire
CN203666285U (zh) 轮胎胎面结构及采用该胎面结构的轮胎
CA2969727A1 (en) Pneumatic tire
JP684864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28755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5008147B (zh) 充气轮胎
JP645017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50987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6000578A (ja) タイヤ
JP567910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加硫用金型
WO2014148260A1 (ja) タイヤ
JP438186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KR20160134735A (ko) 공기입 타이어
JP533347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5922823B (zh) 充气轮胎
JP2013035449A (ja) 車両のタイヤ装着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