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62776U - 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62776U
CN203662776U CN201320776041.0U CN201320776041U CN203662776U CN 203662776 U CN203662776 U CN 203662776U CN 201320776041 U CN201320776041 U CN 201320776041U CN 203662776 U CN203662776 U CN 203662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mentioned
ray
generating unit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760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井诚
市川勉
内田直树
马场威彰
井户健二
北山雅彦
米田浩介
星野泰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riority to CN2013207760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62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62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627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该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具有:X射线产生部,产生X射线;装置主体,内置上述X射线产生部的控制部,具有车轮;支柱,在上述装置主体以垂直方向为轴可自由旋转的支撑轴;第1臂部,在上述支柱的垂直方向自由移动地连接;第2臂部,在上述第1臂部的长轴方向自由滑动地连接,并在前端设置有上述X射线产生部;把手,被设置在上述第2臂部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第2臂在靠近X射线产生部的附近设置有把手,这样在臂伸展的状态下,能够从装置主体侧很容易地进行臂的操作。

Description

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周知一种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该装置可在病房等内进行移动,并对X射线图像进行摄影。例如,对在病房内的床上不便于移动身体的患者(例如,在输液中、长卧不起或两脚负伤而步行困难等)进行X射线图像的摄影。
通常,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具备产生X射线的X射线管;调节X射线管所产生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的X射线可动光阑部;支持X射线管以及X射线可动光阑部的支持机构,支持机构主要包括:支柱和臂,支柱被配置在X射线诊断装置的前侧(前轮侧),通过与臂的一端连结来支持臂。臂的一端与支柱连结,另一端配置有X射线产生部。臂设计为可伸缩结构多个臂之间可以设计成襄套结构。
以往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在使用时,操作者需要用手把持住X射线产生部来移动X射线产生部的位置,一方面不便于操作者移动X射线产生部,另一方面在臂伸展的状态下,当进行臂的移动操作或收缩操作时,经常包裹着电缆来进行臂的操作。这样就加重了电缆的负担,从而导致装置故障的风险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在臂伸展的状态下,能够从装置主体侧很容易地进行臂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具有:
X射线产生部,产生X射线;
装置主体,内置上述X射线产生部的控制部,具有车轮;
支柱,在上述装置主体以垂直方向为轴可自由旋转的支撑轴;
第1臂部,在上述支柱的垂直方向自由移动地连接;
第2臂部,在上述第1臂部的长轴方向自由滑动地续接,并在前端设置有上述X射线产生部;
把手,被设置在上述第2臂部上。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X射线诊断装置,
上述第1臂部具有沿着与水平方向一致的长轴方向的中空的形状;
上述第2臂部在上述中空的内部进行自由滑动地续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X射线诊断装置,
上述第2臂部自由滑动地续接并构成自由伸缩的多个中空部件。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X射线诊断装置,还具有:
电缆,一端与上述X射线产生部连接,另一端与上述装置主体连接;
与上述X射线产生部连接的一端侧的电缆位于与在上述第2臂部上的上述把手不同侧的方式,来与上述X射线产生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X射线诊断装置,
上述第2臂部具有沿着与水平方向一致的长轴方向的中空的形状;
上述第1臂部在上述中空的内部进行自由滑动地续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X射线诊断装置,
上述第2臂部自由滑动地续接并构成自由伸缩的多个中空部件。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X射线诊断装置,还具有:
电缆,一端与上述X射线产生部连接,另一端与上述装置主体连接;
与上述X射线产生部连接的一端侧的电缆以位于与在上述第2臂部上的上述把手不同侧的方式,来与上述X射线产生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2臂在靠近X射线产生部的附近设置有把手,这样在臂伸展的状态下,能够从装置主体侧很容易地进行臂的操作。另外,由于把手尽量远离了电缆,这样就不容易包裹电缆,从而能够减轻电缆的负担,降低装置故障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1的X射线图像的摄影时的状态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的臂的实施例一的构造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的臂的实施例二的构造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的臂的实施例三的构造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的臂的实施例四的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作为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以对支持X射线管和X射线可动光阑部的支持机构使用支柱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为例来说明。
针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的整体结构,使用图1进行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具有:X射线产生部10,向受检体100照射X射线;光阑装置70,设定对受检体100的X射线照射区域;高电压产生部130,对X射线产生部10进行电力供给;X射线检测部40,配置于与X射线产生部10相向的位置上,并对透过受检体100的X射线进行检测;图像生成部50,对从X射线检测部40输出的X射线信号进行图像处理并生成图像;图像存储部60,存储从图像生成部50输出的X射线图像;显示部20,显示X射线图像;驱动部80,具备2个驱动轮,可以对驱动轮进行走行控制;连接部30,连接装置主体9和显示部20,具有使显示部20的配置位置可变的关节机构;控制部90,控制各构成元件;以及操作部110,对控制部90发出指令。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1的X射线图像的摄影时的状态图。如图2所示,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1具备支柱2、臂3、X射线产生部10(例如,X射线管)、X射线可动光阑5、前轮6、后轮7、手柄8和装置主体9。
如图2所示,支柱2被配置在X射线诊断装置1的前侧(前轮侧),通过与臂3的一端连结来支持臂3。臂3的一端与支柱2连结,另一端配置有X射线产生部10和X射线可动光阑5。在此,臂3以在上下自由滑动的方式通过支柱2进行连结。例如,轨道被设置在支柱2上,臂3一端与轨道连结并在轨道上进行移动来使其上下滑动。另外,臂3在与支柱2的长轴正交的方向伸缩。臂3包括第1臂部31和第2臂部32,在第2臂部32上设置有把手320,下文将详细说明。
X射线产生部10与装置主体9所包含的高电压产生部(未图示)连接,使用从高电压产生部供给的高电压,产生X射线。X射线可动光阑5通过具有2对可动限制叶片,并使各对中的可动限制叶片进行开闭来调整X射线的照射范围。即,X射线可动光阑5开闭可动限制叶片以使由X射线产生部10产生为圆锥状的X射线照射在规定的照射范围。
前轮6是可自由旋转的车轮,例如是一对脚轮等。后轮7是连结的马达等(未图示)的驱动轮,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进行驱动。举个例子,后轮7通过按下配置在手柄8附近的驱动按钮来驱动马达,借由马达的动力驱动。手柄8是操作者移动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1时进行操作的手柄。例如,操作者通过在握有手柄8的状态下按下驱动按钮,能够使X射线诊断装置1前进或后退。或者,手柄8具备压力传感器,也能够检测由操作者操作的方向(例如,推手柄时前进,拉手柄时后退等),并使马达在所希望的方向驱动。另外,X射线诊断装置1进行控制,以使得如果停止按下上述驱动按钮或没有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则进行制动。
装置主体9具有控制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1的各部的控制部、存储各种数据的存储部、将从外部供给的电力进行蓄电的电池、接受各种操作的操作部以及显示X射线图像等的各种信息的显示部20等。并且,装置主体9执行与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1的移动相关的各种处理以及与X射线图像的摄影相关的各种处理的控制。例如,装置主体9通过按照从被配置在装置主体9的上面的操作部110转送来的操作者的指示控制高电压产生部130,并调整向X射线产生部10供给的电压来控制照射到患者的X射线量或ON/OFF(开/关)。另外,例如,装置主体9通过按照操作者的指示控制可动光阑部5,并调整X射线可动光阑部5所具有的可动限制叶片的开度来控制照射到患者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
另外,装置主体9按照操作者的指示,控制图像数据生成处理、图像处理或分析处理等。另外,装置主体9进行控制以使用于接受操作者指示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或存储部所存储的图像等显示在显示部20的显示器上。以下,说明使用了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1的X射线图像的摄影的流程的一个例子。例如,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1待机时被放置在医院各层的走廊并根据电池的蓄电容量进行充电。并且,在使用时,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1通过使用专用的键等解除锁定,并在操作者操作手柄8的同时,由驱动按钮(或者压力传感器等)使后轮7驱动并向病房等移动。
并且,移动到病房后,如图2所示,操作者使支柱2以长度方向为轴旋转,使X射线产生部10及X射线可动光阑5朝向装置主体9的前方。并且,操作者伸展臂3并在向患者的摄影部位照射X射线的位置上配置X射线产生部10。在此,操作者使用X射线可动光阑部5所具备的开关或调节器等进行调节以使摄影部位进入照射范围内。另外,作为图像记录介质,FPD(Flat PanelDetector,平板探测器)或卡盘等被设置在患者的摄像部位与床之间。
如上所述,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1由某一操作者(技师等)进行操作,在使用时被移动至患者所在的病房。并且,操作者通过病房等具备的触摸屏等,操作可进行各种操作的显示部20,从而进行对被检体的过去进行摄影的X射线图像或用于输入摄影条件等的操作。另外,操作者对被检体进行X射线摄影之后,确认显示由该X射线摄影得到的X射线图像的显示部20。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1构成为提高与那些摄影相关的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中的臂3在靠近X射线产生部10的附近设置有把手,这样在臂伸展的状态下,能够从装置主体侧很容易地进行臂的操作,且不包裹电缆而进行操作。以下,使用图3~6说明关于臂3的构造设计。
实施例一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的臂的实施例一的构造图。如图3所示,臂3包括第1臂部31和第2臂部32,第1臂部31与支柱2连接,在垂直方向可自由移动,且第1臂部31具有沿着与水平方向一致的长轴方向的中空的形状;第2臂部32续接在第1臂部31上,可在第1臂部31的中空的内部进行自由滑动。
这样,操作者可以在第1臂部31的长轴方向上自由地伸缩臂3,方便控制X射线产生部10的水平位置。
第1臂部31和第2臂部32的横截面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梯形等。只要能够确保第2臂部32能够自由地在第1臂部31的长轴方向滑动就可以。
另外,在第2臂部32的下方设置有把手320,操作者可以通过把手320方便控制第2臂部32在第1臂部31的中空的内部自由滑动,使X射线产生部10能够容易地移动到操作者希望的位置。电缆41与X射线产生部10连接的一端侧的电缆位于与在第2臂部32上的把手320不同侧的方式,来与上射线产生部10连接,由于电缆41远离把手320,这样对臂3进行伸缩操作时把手320就与电缆41不发生干涉,从而不对电缆41带来影响。
此外,把手320的安装位置优选靠近X射线产生部10的地方,这样能够尽可能地不与电缆41发生干涉,当操作者握住把手320进行操作时,也不容易碰到电缆41,从而确保电缆41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操作者用手直接握持把手320,然后通过把手320将第2臂部32拉出或是推入第1臂部31,从而能够方便地对X射线产生部10的位置进行调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2臂部32由多个中空部件构成,多个中空部件可自由滑动地续接,这样,构成的第2臂部32可自由伸缩。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的臂的实施例二的构造图。如图4所示,臂3包括第1臂部31和第2臂部32,第1臂部31与支柱2连接,在垂直方向可自由移动,且第1臂部31具有沿着大致水平方向的长轴方向的中空的形状;第2臂部32续接在第1臂部31上,可在第1臂部31的中空的内部进行自由滑动。
本实施例中,第2臂部32由多个具有沿着大致水平方向的长轴方向的中空的形状的部件构成,这些中空部件可以自由滑动地续接,这样,操作者可以在第1臂部31的长轴方向上自由地伸缩臂3,方便控制X射线产生部10的水平位置。
第1臂部31和第2臂部32的横截面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梯形等。只要能够确保第2臂部32能够自由地在第1臂部31的长轴方向滑动就可以。
另外,在第2臂部32的下方设置有把手320,操作者可以通过把手320方便控制第2臂部32的多个中空部件的自由滑动,及第2臂部32在第1臂部31的中空的内部自由滑动,使X射线产生部10能够容易地移动到操作者希望的位置。
电缆41与X射线产生部10连接的一端侧的电缆位于与在第2臂部32上的把手320不同侧的方式,来与上射线产生部10连接,由于电缆41远离把手320,这样对臂3进行伸缩操作时把手320就与电缆41不发生干涉,从而不对电缆41带来影响。
此外,把手320的安装位置优选靠近X射线产生部10的地方,这样能够尽可能地不与电缆41发生干涉,当操作者握住把手320进行操作时,也不容易碰到电缆41,从而确保电缆41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操作者用手直接握持把手320,然后通过把手320能够自由伸缩第2臂部32,或将第2臂部32拉出或是推入第1臂部31,从而能够方便地对X射线产生部10的位置进行调整。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2臂部32具有沿着大致水平方向的长轴方向的中空的形状,第1臂部31可在第2臂部32的中空的内部进行自由滑动,这样,操作者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自由地伸缩臂3,使X射线产生部10能够容易地移动到操作者希望的位置。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的臂的实施例三的构造图。如图5所示,臂3包括第1臂部31和第2臂部32,第1臂部31与支柱2连接,在垂直方向可自由移动,且第2臂部32具有沿着大致水平方向的长轴方向的中空的形状;第1臂部31续接在第2臂部32上,可在第2臂部32的中空的内部进行自由滑动。
这样,操作者可以在第1臂部31的长轴方向上自由地伸缩臂3,方便控制X射线产生部10的水平位置。
第1臂部31和第2臂部32的横截面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梯形等。只要能够确保第1臂部31能够自由地在第2臂部32的长轴方向滑动就可以。
另外,在第2臂部32的下方设置有把手320,操作者可以通过把手320方便控制第1臂部31在第2臂部32的中空的内部自由滑动,使X射线产生部10能够容易地移动到操作者希望的位置。
电缆41与X射线产生部10连接的一端侧的电缆位于与在第2臂部32上的把手320不同侧的方式,来与上射线产生部10连接,由于电缆41远离把手320,这样对臂3进行伸缩操作时把手320就与电缆41不发生干涉,从而不会对电缆41带来影响。
此外,把手320的安装位置优选靠近X射线产生部10的地方,这样能够尽可能地不与电缆41发生干涉,当操作者握住把手320进行操作时,也不容易碰到电缆41,从而确保电缆41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操作者用手直接握持把手320,然后通过把手320将第2臂部32拉开或是套入第1臂部31,从而能够方便地对X射线产生部10的位置进行调整。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第1臂部31由多个中空部件构成,多个中空部件可自由滑动地连接,这样,构成的第1臂部31可自由伸缩。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的臂的实施例四的构造图。如图6所示,臂3包括第1臂部31和第2臂部32,第1臂部31与支柱2连接,在垂直方向可自由移动,且第2臂部32具有沿着大致水平方向的长轴方向的中空的形状;第1臂部31续接在第2臂部32上,可在第2臂部32的中空的内部进行自由滑动。
本实施例中,第1臂部31由多个具有沿着大致水平方向的长轴方向的中空的形状的部件构成,这些中空部件可以自由滑动地续接,
这样,操作者可以在第1臂部31的长轴方向上自由地伸缩臂3,方便控制X射线产生部10的水平位置。第1臂部31和第2臂部32的横截面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梯形等。只要能够确保第1臂部31能够自由地在第2臂部32的长轴方向滑动就可以。
另外,在第2臂部32的下方设置有把手320,操作者可以通过把手320方便控制第1臂部31在第2臂部32的中空的内部自由滑动,使X射线产生部10能够容易地移动到操作者希望的位置。
电缆41与X射线产生部10连接的一端侧的电缆位于与在第2臂部32上的把手320不同侧的方式,来与上射线产生部10连接,由于电缆41远离把手320,这样对臂3进行伸缩操作时把手320就与电缆41不发生干涉,从而不对电缆41带来影响。
此外,把手320的安装位置优选靠近X射线产生部10的地方,这样能够尽可能地不与电缆41发生干涉,当操作者握住把手320进行操作时,也不容易碰到电缆41,从而确保电缆41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操作者用手直接握持把手320,然后通过把手320将第2臂部32拉开或是套入第1臂部31,从而能够方便地对X射线产生部10的位置进行调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X射线产生部(10),产生X射线;
装置主体(9),内置上述X射线产生部(10)的控制部(90),具有车轮;
支柱(2),在上述装置主体(9)以垂直方向为轴可自由旋转的支撑轴;
第1臂部(31),在上述支柱(2)的垂直方向自由移动地连接;
第2臂部(32),在上述第1臂部(31)的长轴方向自由滑动地续接,并在前端设置有上述X射线产生部(10);
把手(320),被设置在上述第2臂部(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臂部(31)具有沿着与水平方向一致的长轴方向的中空的形状;
上述第2臂部(32)在上述中空的内部进行自由滑动地续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臂部(32)自由滑动地续接并构成自由伸缩的多个中空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电缆(41),一端与上述X射线产生部(10)连接,另一端与上述装置主体(9)连接;
与上述X射线产生部(10)连接的一端侧的电缆(41)位于与在上述第2臂部(32)上的上述把手(320)不同侧的方式,来与上述X射线产生部(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臂部(32)具有沿着与水平方向一致的长轴方向的中空的形状;
上述第1臂部(31)在上述中空的内部进行自由滑动地续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臂部(32)自由滑动地续接并构成自由伸缩的多个中空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电缆(41),一端与上述X射线产生部(10)连接,另一端与上述装置主体(9)连接;
与上述X射线产生部(10)连接的一端侧的电缆(41)以位于与在上述第2臂部(32)上的上述把手(320)不同侧的方式,来与上述X射线产生部(10)连接。
CN201320776041.0U 2013-11-29 2013-11-29 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62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6041.0U CN203662776U (zh) 2013-11-29 2013-11-29 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6041.0U CN203662776U (zh) 2013-11-29 2013-11-29 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62776U true CN203662776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59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76041.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62776U (zh) 2013-11-29 2013-11-29 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627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6434A (zh) * 2020-12-15 2021-04-16 浙江亿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影像定位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6434A (zh) * 2020-12-15 2021-04-16 浙江亿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影像定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33632B2 (ja) 移動型x線撮影機器及びx線撮影ユニットの設定方法
US9055912B2 (en) Supporting device and intra-operative imaging device having the supporting device
CN104039228B (zh) 用于产生x射线图像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JP5731888B2 (ja) X線画像診断装置
JP6395650B2 (ja) X線撮影装置
JP6548451B2 (ja) 移動型x線診断装置
CN101664315B (zh) X射线图像诊断装置及x射线装置
CN103989486A (zh) 可移动型x射线发生装置
CN106725545B (zh) 便携式x射线成像设备
JP2014068891A (ja) 移動型x線診断装置
CN203662776U (zh) 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
JP2015047172A (ja) 移動型x線診断装置
CN203841707U (zh) 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
CN203506732U (zh) 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
JP6342151B2 (ja) 移動型x線診断装置
CN203662775U (zh) 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
CN203506733U (zh) X射线诊断装置
JP2015073752A (ja) 移動型x線撮影装置、移動型x線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203662771U (zh) 移动型x射线诊断装置
CN112494059B (zh) 移动式x射线机
JP2015058117A (ja) 移動型x線診断装置
JP6279264B2 (ja) 移動型x線診断装置
JP6066246B1 (ja) 放射線照射装置
JP6362852B2 (ja) 移動型x線診断装置
JP2016047308A (ja) 移動型x線診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02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Patentee after: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