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7547U -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37547U
CN203637547U CN201320679161.9U CN201320679161U CN203637547U CN 203637547 U CN203637547 U CN 203637547U CN 201320679161 U CN201320679161 U CN 201320679161U CN 203637547 U CN203637547 U CN 203637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skeleton
fixedly connected
upper skeleto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791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为群
李海雄
石裕辉
谢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791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37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37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375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包括相互连接的悬置软垫总成和悬置托架,所述悬置软垫总成包括上骨架、硫化橡胶和下骨架,所述上骨架通过硫化橡胶与下骨架硫化为一体;所述悬置托架包括底托架、限位架和安装座,所述限位架通过安装座与底托架固定连接,所述底托架依次通过下骨架、硫化橡胶与上骨架的底部相连接,上骨架的顶部与限位架限位配合。本设计不仅机械性能好、机械强度高能够适用于商用车等重型车辆,而且限位装置均为软接触、有效隔振、减振,延长了悬置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车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具体适用于增强缓冲能力、提高机械强度、扩大使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发动机悬置作为动力总成重要的支承元件及隔振元件,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车行驶中振动过大会影响动力系统的性能,从而影响汽车行驶的安全,发动机悬置装置承担着保护发动机及周边附件的任务,具有吸振、减振、隔振、降噪的功能,故优化发动机悬置装置能够提高汽车动力系统的稳定性与整车乘坐舒适性。橡胶垫作为发动机悬置软垫的主要缓冲部件,具有抗压能力强、抗拉伸能力弱容易撕裂的特性,橡胶垫的反复拉伸降低了悬置装置的使用寿命,对行车安全造成了隐患。发动机悬置总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车架和发动机上,更换维修十分的麻烦,需要拆下整个动力系统才能进行维修、更换。因此,延长悬置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损坏率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1372201B,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5月23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悬置软垫,包括上、下夹板以及二者之间夹置的橡胶体,上夹板设置在车身支架内的板体上,上夹板与车身支架的构件处于相互避让的状态,上夹板向上设置支架,支架的上端面与变速箱的安装面吻合,下夹板与车身支架的下底板贴合,下底板的板面与车身的安装面吻合。虽然该发明能对变速箱起到缓冲减震和限位的作用,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 
1、该发明的适用范围较小,仅适用于乘用车而不能适用于商用车等重型车辆,该发明的限位装置刚性接触点较多,悬置软垫的结构较单薄,刚性碰撞力因得不到缓冲而直接向车架和发动机扩散,影响了发动机的性能、降低了汽车的稳定舒适性,且其抗冲击性能和耐疲劳性能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之处,无法满足汽车使用寿命的要求;
2、该发明将第一螺栓固定于板体上,动力总成下落时其姿态调整困难,支架与软垫总成孔位对准困难,且易刮碰损坏第一螺栓的螺纹,影响紧固性能,降低了软垫总成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机械强度差、不能适用于商用车的问题,提供一种机械强度好、能够适用于商用车的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包括相互连接的悬置软垫总成和悬置托架,所述悬置软垫总成包括上骨架、硫化橡胶和下骨架,所述上骨架通过硫化橡胶与下骨架硫化为一体;
所述悬置托架包括底托架、限位架和安装座,所述限位架通过安装座与底托架固定连接,所述底托架依次通过下骨架、硫化橡胶与上骨架的底部相连接,上骨架的顶部与限位架限位配合。
所述底托架包括托板和侧板,托板的顶部与安装座的中部固定连接,托板的两侧均通过侧板与安装座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托板上设置有两个软垫总成固定孔,下骨架底部的下骨架螺栓穿过软垫总成固定孔后与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上骨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下翻边,下骨架的底板两侧均设置有上翻边,所述两上翻边之间设置有两下翻边; 
所述硫化橡胶包括平行设置的橡胶主簧和防撞块,所述防撞块设置于橡胶主簧的两侧,防撞块的底部通过与其90度连接的防撞垫与橡胶主簧的侧部固定连接,防撞块与橡胶主簧之间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设置于防撞垫的上方,缓冲槽内的下翻边与防撞块的内侧限位配合,防撞块的外侧与其相邻的上翻边的内侧硫化为一体,所述防撞垫和橡胶主簧的底面均与底板的顶面硫化为一体。
所述橡胶主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内侧与上骨架的顶面硫化为一体,缓冲块的外侧与限位架限位配合。 
所述悬置总成还包括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架竖板与支架横板,所述支架竖板背部与发动机外壳固定连接,支架竖板中部通过加强筋与支架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横板通过上骨架螺栓与上骨架固定连接,所述上骨架顶部设置有两个螺纹孔,两螺纹孔之间设置有定位销,定位销与支架横板底部的内凹锥孔插入配合,所述上骨架螺栓穿经悬置支架固定孔与螺纹孔螺纹配合。 
所述悬置托架、上骨架和悬置支架均为铸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中的限位架通过安装座与底托架固定连接,底托架依次通过下骨架、硫化橡胶与上骨架的底部相连接,上骨架的顶部与限位架限位配合。本设计在悬置托架上设置限位架,限位架通过缓冲块对上骨架进行上限位,即避免了刚性碰撞,又能够有效防止极限工况下硫化橡胶因过度拉伸而撕裂的情况,延长了悬置装置的使用寿命,且悬置托架为铸件,其机械结构优于钣金件,机械强度更高,抗应力能力更强,不会因金属疲劳而形变,可适用于商用车等大型车辆。因此,本设计机械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可适用于商用车等大型车辆。
2、本实用新型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中上翻边与下翻边相配合对硫化橡胶进行前、后限位,进一步的保护了硫化橡胶;为防止上翻边与下翻边之间的刚性碰撞,在相邻的上翻边与下翻边之间设置防撞块来缓冲碰撞力,防撞块的底部通过与其90度连接的防撞垫与橡胶主簧连接为一体,不仅可以防止下翻边与底板之间的直接碰撞,而且优化了硫化橡胶的结构,简化了硫化橡胶与下骨架之间的硫化工艺。因此,本设计的硫化橡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避免部件之间的刚性碰撞。 
3、本实用新型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中的上骨架顶部设置有两个螺纹孔,两螺纹孔之间设置有定位销,定位销与支架横板底部的内凹锥孔插入配合,上骨架螺栓穿经悬置支架固定孔与螺纹孔螺纹配合,定位销的设计使悬置支架固定孔与螺纹孔更容易对齐,便于上骨架螺栓的安装。相对于现有技术将连接上骨架和悬置支架的螺栓固定于上骨架上,然后动力总成下落控制悬置支架穿过螺栓固定的方法,本设计动力总成的下落姿态可控,上骨架螺栓更易安装,且螺纹不会被磨花,上骨架螺栓与上骨架的连接更加牢固。因此,本设计安装简便、连接牢固。 
4、本实用新型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中的悬置托架、上骨架和悬置支架均为铸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钣金件,铸件的布置空间小、机械强度更高,不易发生金属疲劳,且铸件的制造工艺决定了其结构设计灵活、高机械强度的特性,正符合商用车等重型车辆的使用要求;同时,本设计根据力学原理在非受力关键部位开设减重孔、减重槽,相应的减轻零件重量、优化了零件结构。因此,本设计机械结构合理、机械强度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硫化橡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悬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悬置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悬置软垫总成1、悬置托架2、底托架21、限位架22、安装座23、托板24、侧板25、软垫总成固定孔26、上骨架3、下翻边31、螺纹孔32、定位销33、硫化橡胶4、橡胶主簧41、防撞块42、防撞块43、缓冲块44、缓冲槽45、下骨架5、上翻边51、底板52、下骨架螺栓53、悬置支架6、支架竖板61、支架横板62、加强筋63、上骨架螺栓64、内凹锥孔65、悬置支架固定孔6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4,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包括相互连接的悬置软垫总成1和悬置托架2,所述悬置软垫总成1包括上骨架3、硫化橡胶4和下骨架5,所述上骨架3通过硫化橡胶4与下骨架5硫化为一体; 
所述悬置托架2包括底托架21、限位架22和安装座23,所述限位架22通过安装座23与底托架21固定连接,所述底托架21依次通过下骨架5、硫化橡胶4与上骨架3的底部相连接,上骨架3的顶部与限位架22限位配合。
所述底托架21包括托板24和侧板25,托板24的顶部与安装座23的中部固定连接,托板24的两侧均通过侧板25与安装座23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托板24上设置有两个软垫总成固定孔26,下骨架5底部的下骨架螺栓53穿过软垫总成固定孔26后与托板24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上骨架3的两侧均设置有下翻边31,下骨架5的底板52两侧均设置有上翻边51,所述两上翻边51之间设置有两下翻边31; 
所述硫化橡胶4包括平行设置的橡胶主簧41和防撞块42,所述防撞块42设置于橡胶主簧41的两侧,防撞块42的底部通过与其90度连接的防撞垫43与橡胶主簧41的侧部固定连接,防撞块42与橡胶主簧41之间设置有缓冲槽45,所述缓冲槽45设置于防撞垫43的上方,缓冲槽45内的下翻边31与防撞块42的内侧限位配合,防撞块42的外侧与其相邻的上翻边51的内侧硫化为一体,所述防撞垫43和橡胶主簧41的底面均与底板52的顶面硫化为一体。
所述橡胶主簧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块44,所述缓冲块44的内侧与上骨架3的顶面硫化为一体,缓冲块44的外侧与限位架22限位配合。 
所述悬置总成还包括悬置支架6,所述悬置支架6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架竖板61与支架横板62,所述支架竖板61背部与发动机外壳固定连接,支架竖板61中部通过加强筋63与支架横板6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横板62通过上骨架螺栓64与上骨架3固定连接,所述上骨架3顶部设置有两个螺纹孔32,两螺纹孔32之间设置有定位销33,定位销33与支架横板62底部的内凹锥孔65插入配合,所述上骨架螺栓64穿经悬置支架固定孔66与螺纹孔32螺纹配合。 
所述悬置托架2、上骨架3和悬置支架6均为铸件。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设计利用悬置托架2对悬置软垫总成1进行上限位,有效防止硫化橡胶4因过度拉伸而撕裂;同时,本设计的限位接触部位均为软接触,在保护硫化橡胶4的同时不会增加振动,不影响发动机的运行,提高了整车舒适度。
悬置托架2:悬置托架2为铸件,悬置托架2包括底托架21、限位架22和安装座23。对于限位架22本设计进行了适当加固,以防止其发生金属疲劳,然后在限位架22上适当设置减重孔,在保证其机械强度的同时减轻其重量;本设计的底托架21包括托板24和侧板25,托板24的顶部与安装座23的中部固定连接,托板24的两侧均通过侧板25与安装座23的下部固定连接,这样的设计是根据悬置软垫总成1“倒V”方式布置的安装姿态决定的,同时为保证底托架21的机械强度,本设计对底托架21与安装座23的连接部位进行了加固处理;现有技术的钣金件悬置托架2,其托架结构占用的布置空间更大;而铸件机械性能更好,可制造出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而布置空间更小的悬置托架2,节约了车身骨架的腹面布置空间。对于安装座23本设计采用三个螺栓固定,在安装座23与车架接触的位置设置安装平台结构,以保证其固定的稳定性,然后对安装座23的形状进行修饰,以减小安装座23占用的车架腹面空间的面积,同时减轻悬置托架的重量。故本设计的悬置托架2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缩小其在车身骨架上的腹面安装面积。 
上骨架3:上骨架3为铸件,其内部为实心结构,其机械性能优于现有技术的钣金件,拥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不会因金属疲劳而形变;同时,上骨架3的结构设计合理,其顶部作为受力关键部位,承担着加固下翻边31和抵抗限位架22冲击的作用,故其结构做了适当加固,然后去掉非受力部位,对结构进行了优化减重。 
悬置支架6:悬置支架6为铸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钣金件,铸件的机械性能更好,特别是抗金属疲劳的能力要远远优于钣金件,悬置支架6做为承重部件,如果使用结构单薄的钣金件,长期拉伸受力会造成金属疲劳,会改变发动机和车架的受力情况,严重影响汽车的运行。本设计采用铸件,支架竖板61中部通过加强筋63与支架横板62的顶部固定连接,提高了悬置支架2的机械强度。同时,在支架横板6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减重孔,用于减轻重量,而在支架横板62与上骨架3的连接处,有做了加固处理,增加了悬置支架固定孔66的轴向长度,加强了悬置支架6与上骨架3的连接。 
汽车动力系统的安装:由于汽车动力系统是组装好后整体安装于悬置装置上的,现有技术中第一螺栓固定于板体上,动力总成下落时其姿态调整困难,支架与软垫总成孔位对准困难,且易刮碰损坏第一螺栓的螺纹,影响紧固性能;本设计调整了螺栓的安装方式,在上骨架3顶部设置了两个螺纹孔32,两螺纹孔32之间设置有定位销33,定位销33与内凹锥孔65对准后,微调安装位置使悬置支架固定孔66与螺纹孔32对齐,然后安装上骨架螺栓64固定悬置支架6,从而达到固定汽车动力系统的目的。由于动力系统的悬置装置至少为四个,按照现有技术的固定方法很难调整对齐,多次调整安装后又造成螺栓螺纹的磨损,按照本设计的安装方式,安装位置的调整相对简单,且不会磨花螺栓螺纹,使动力系统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 
本设计采用两个上骨架螺栓64来连接悬置支架6和上骨架3,采用两个下骨架螺栓53来固定下骨架5,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单螺栓固定,本设计连接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偏转松脱,可靠性更高。 
90度连接:属于常规连接方式,指两连接物体之间的夹角呈90度,落实到本设计中是指相互连接的防撞块42与防撞垫43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包括相互连接的悬置软垫总成1和悬置托架2,所述悬置软垫总成1包括上骨架3、硫化橡胶4和下骨架5,所述上骨架3通过硫化橡胶4与下骨架5硫化为一体,所述悬置托架2包括底托架21、限位架22和安装座23,所述限位架22通过安装座23与底托架21固定连接,所述底托架21依次通过下骨架5、硫化橡胶4与上骨架3的底部相连接,上骨架3的顶部与限位架22限位配合,所述底托架21包括托板24和侧板25,托板24的顶部与安装座23的中部固定连接,托板24的两侧均通过侧板25与安装座23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托板24上设置有两个软垫总成固定孔26,下骨架5底部的下骨架螺栓53穿过软垫总成固定孔26后与托板2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骨架3的两侧均设置有下翻边31,下骨架5的底板52两侧均设置有上翻边51,所述两上翻边51之间设置有两下翻边31;所述硫化橡胶4包括平行设置的橡胶主簧41和防撞块42,所述防撞块42设置于橡胶主簧41的两侧,防撞块42的底部通过与其90度连接的防撞垫43与橡胶主簧41的侧部固定连接,防撞块42与橡胶主簧41之间设置有缓冲槽45,所述缓冲槽45设置于防撞垫43的上方,缓冲槽45内的下翻边31与防撞块42的内侧限位配合,防撞块42的外侧与其相邻的上翻边51的内侧硫化为一体,所述防撞垫43和橡胶主簧41的底面均与底板52的顶面硫化为一体;所述橡胶主簧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块44,所述缓冲块44的内侧与上骨架3的顶面硫化为一体,缓冲块44的外侧与限位架22限位配合;所述悬置总成还包括悬置支架6,所述悬置支架6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架竖板61与支架横板62,所述支架竖板61背部与发动机外壳固定连接,支架竖板61中部通过加强筋63与支架横板6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横板62通过上骨架螺栓64与上骨架3固定连接,所述上骨架3顶部设置有两个螺纹孔32,两螺纹孔32之间设置有定位销33,定位销33与支架横板62底部的内凹锥孔65插入配合,所述上骨架螺栓64穿经悬置支架固定孔66与螺纹孔32螺纹配合;所述悬置托架2、上骨架3和悬置支架6均为铸件。

Claims (6)

1.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包括相互连接的悬置软垫总成(1)和悬置托架(2),所述悬置软垫总成(1)包括上骨架(3)、硫化橡胶(4)和下骨架(5),所述上骨架(3)通过硫化橡胶(4)与下骨架(5)硫化为一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置托架(2)包括底托架(21)、限位架(22)和安装座(23),所述限位架(22)通过安装座(23)与底托架(21)固定连接,所述底托架(21)依次通过下骨架(5)、硫化橡胶(4)与上骨架(3)的底部相连接,上骨架(3)的顶部与限位架(22)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托架(21)包括托板(24)和侧板(25),托板(24)的顶部与安装座(23)的中部固定连接,托板(24)的两侧均通过侧板(25)与安装座(23)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托板(24)上设置有两个软垫总成固定孔(26),下骨架(5)底部的下骨架螺栓(53)穿过软垫总成固定孔(26)后与托板(24)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骨架(3)的两侧均设置有下翻边(31),下骨架(5)的底板(52)两侧均设置有上翻边(51),所述两上翻边(51)之间设置有两下翻边(31);
所述硫化橡胶(4)包括平行设置的橡胶主簧(41)和防撞块(42),所述防撞块(42)设置于橡胶主簧(41)的两侧,防撞块(42)的底部通过与其90度连接的防撞垫(43)与橡胶主簧(41)的侧部固定连接,防撞块(42)与橡胶主簧(41)之间设置有缓冲槽(45),所述缓冲槽(45)设置于防撞垫(43)的上方,缓冲槽(45)内的下翻边(31)与防撞块(42)的内侧限位配合,防撞块(42)的外侧与其相邻的上翻边(51)的内侧硫化为一体,所述防撞垫(43)和橡胶主簧(41)的底面均与底板(52)的顶面硫化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主簧(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块(44),所述缓冲块(44)的内侧与上骨架(3)的顶面硫化为一体,缓冲块(44)的外侧与限位架(22)限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总成还包括悬置支架(6),所述悬置支架(6)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架竖板(61)与支架横板(62),所述支架竖板(61)背部与发动机外壳固定连接,支架竖板(61)中部通过加强筋(63)与支架横板(6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横板(62)通过上骨架螺栓(64)与上骨架(3)固定连接,所述上骨架(3)顶部设置有两个螺纹孔(32),两螺纹孔(32)之间设置有定位销(33),定位销(33)与支架横板(62)底部的内凹锥孔(65)插入配合,所述上骨架螺栓(64)穿经悬置支架固定孔(66)与螺纹孔(32)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托架(2)、上骨架(3)和悬置支架(6)均为铸件。
CN201320679161.9U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37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79161.9U CN203637547U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79161.9U CN203637547U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37547U true CN203637547U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68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79161.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37547U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375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8809A (zh) * 2013-10-31 2014-02-12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CN113119710A (zh) * 2021-05-31 2021-07-1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中重型商用车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8809A (zh) * 2013-10-31 2014-02-12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CN103568809B (zh) * 2013-10-31 2016-06-0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CN113119710A (zh) * 2021-05-31 2021-07-1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中重型商用车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
CN113119710B (zh) * 2021-05-31 2022-11-11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中重型商用车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00975U (zh) 一种全包围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CN103568809A (zh)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03600978U (zh) 一种限位罩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CN102264595A (zh) 雪地车车架
CN107415616B (zh) 横置复合材料板簧悬架结构
CN103568806B (zh) 一种盒式限位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03600976U (zh) 一种中心螺栓限位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03637546U (zh) 一种分体式限位支架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03637547U (zh)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03600977U (zh) 一体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04998327U (zh) 一种客车发动机后悬置软垫
CN103568808B (zh) 一种分体式限位支架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03637548U (zh) 一种盒式限位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03876570U (zh) 燃油箱隔振安装架和使用该燃油箱隔振安装架的车辆
CN201272231Y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前悬置软垫
CN103568807A (zh) 一种螺栓限位式悬置软垫总成
CN201172426Y (zh) 全浮式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
KR20120007608U (ko) 보조쇽업소버 장착을 위한 보조브래킷
KR20120069967A (ko) 자동차용 연료탱크 마운팅구조
KR100316887B1 (ko) 차량용 현가장치
CN102358128A (zh) 一种前悬架总成
CN203600979U (zh) 一种螺栓限位式悬置软垫总成
CN201777316U (zh) 卡车前减震器悬置总成
CN102381372B (zh) 一种双向减振型汽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02753717U (zh) 汽车减震器的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60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