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83960U - 立体车库 - Google Patents

立体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83960U
CN203583960U CN201320768382.3U CN201320768382U CN203583960U CN 203583960 U CN203583960 U CN 203583960U CN 201320768382 U CN201320768382 U CN 201320768382U CN 203583960 U CN203583960 U CN 203583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tooth bar
carriage frame
motor
side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683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景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3207683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83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83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839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立体车库,包括由纵横支撑部件构成的车架框,包括能够在上下左右方向移动的底板,所述底板还能在前后方向移动,从而进出于所述车架框;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车架框内设有纵横交错的导轨,所述导轨十字交叉处形成便于所述万向轮转向的圆坑;通过所述导轨和所述万向轮的配合,实现所述底板的左右移动和前后移动。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底板能够实现前后左右上下6个方向的移动,从而解决了停车入库难和空间利用率不够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立体车库多种多样,一般都具有可升降可横移的载车板,从而实现空间的合理利用。如申请号为201210105665.X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包括框架、升降机构、横移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旋转的卷筒、卷绕在卷筒上的曳引绳,设置在曳引绳上随曳引绳升降的升降台;所述横移机构包括位于升降台上用于承载车辆的载车叉梳,所述横移机构还包括能使载车叉梳平移并下降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框架上有供所述升降台纵向滑行的纵向滑道、以及用于停放车辆的停车台,所述停车台由与所述载车叉梳水平交错配合的固定叉梳构成。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安全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但是现有的立体车库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停车入库困难,该实用新型也不例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停车入库困难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立体车库。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立体车库,包括由纵横支撑部件构成的车架框,包括能够在上下左右方向移动的底板,所述底板还能在前后方向移动,从而进出于所述车架框;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车架框内设有纵横交错的导轨,所述导轨十字交叉处形成便于所述万向轮转向的圆坑;通过所述导轨和所述万向轮的配合,实现所述底板的左右移动和前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前后左右是相对于汽车停车入库后为参照的,车头车尾方向谓为前后,车门打开方向谓为左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底板底部中央设置有主齿条,所述车架框底部设有输出轴为齿轮轴的主电机,所述主电机的齿轮轴与所述主齿条相配合;所述主齿条的设置方向为所述底板进出于所述车架框的方向;所述底板底部中央还设置有两个位于同一直线的第一、二侧齿条,所述第一、二侧齿条分布于所述主齿条两侧且与所述主齿条相垂直;在所述车架框底部还设置有输出轴为齿轮轴的横移电机,所述横移电机的齿轮轴与第一和第二侧齿条相配合;所述横移电机通过电机座与所述车架框连接,所述电机座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与下部分升降连接,下部分与所述车架框滑动连接;所述车架框底部还设置有一个顶缸,所述顶缸用于顶压所述电机座的下部分,使所述电机座的下部分相对于所述车架框左右移动,所述顶缸的作用距离不小于所述主齿条的宽度,从而实现将所述横移电机与第一侧齿条的配合连接切换成所述横移电机与第二侧齿条的配合连接,或,实现将所述横移电机与第二侧齿条的配合连接切换成所述横移电机与第一侧齿条的配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底板前端还设置有引桥板结构,所述引桥板结构包括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的引桥板、设置在所述引桥板面上的接线块、设置在所述底板前部面上的双滑轮和换向轮、设置在所述车架框的气缸或油缸、与所述气缸或油缸的伸缩臂相对设置的活动端部,还包括一根曳引绳,所述曳引绳一端连接于所述接线块,以s型绕设于双滑轮的两个滑轮之间,再在通过换向轮的换向后,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端部;当所述底板完全移入所述车架框时,所述车架框底部的气缸或油缸的伸缩杆端部与所述活动端部完成触压,推动所述活动端部移动,从而拽动所述曳引绳,进而在所述牵引绳的作用下使得所述引桥板从低位转为高位。
所述低位是指便于汽车通过所述引桥板开上所述底板时,所述引桥板的状态,通常可以是水平位或低于水平位;所述高位是指所述引桥板向上收起或翻起后的一种状态,此时的引桥板应当不阻碍所述底板的横移或上下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括能使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车架框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分别设在所述底板底部两侧的中间处的动滑轮、钢丝绳和升降电机;所述两个动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两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底板能够实现前后左右上下6个方向的移动,从而解决了停车入库难和空间利用率不够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前后移动后,可以从车架框中移出,因此,汽车若要停车入库,只要将车开到底板上即可;底板载上汽车后,可以移回车架框,此时即完成了停车入库,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立体车库停车入库难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立体车库,往往需要空置一个车位的空间,才能实现底板的调度,而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空置一个车位,因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可以前后移动,若要调度,则可以将其中任意的位于底部的底板向前移出,则就达成了调度所需要的空置位的条件。因此,在同等规格条件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比现有技术的立体车库多停一辆车,这对于车位少的老大难问题,也能够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能够6个方向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隐藏底板后的引桥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区的放大图;
图5是图2中B区的放大图;
图6是图3中C区的放大图;
图中,1-车架框,2-移动组件,3-升降组件,4-引桥板结构;
11-横梁,12-立柱,13-导轨,14-圆坑;
21-底板,22-万向轮,23-主齿条,24-主电机,241-齿轮轴,25-第一侧齿条,26-第二侧齿条,27-横移电机,271-齿轮轴,28-电机座,281-上部分,282-下部分,29-顶缸;
31-动滑轮,32-钢丝绳,33-升降电机;
41-引桥板,42-接线块,43-双滑轮,44-换向轮,45-气缸或油缸,451-升缩杆,46-活动端部,47-曳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之后所做出的任何改变只要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2、4-5所示,一种立体车库,包括车架框1、移动组件2、升降组件3和引桥板结构4。车架框1由横梁11、立柱12、和导轨13构成。导轨13包括可升降部分和不可升降的部分,可升降的部分连有升降组件3,从图2中可以看出。横向的导轨13和纵向的导轨13交错形成多个十字交叉,每个所述十字交叉处设有便于所述万向轮转向的圆坑14,并且所述十字交叉处的角设置为圆角;所述移动底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22,通过所述导轨13和所述万向轮22的配合,实现所述移动底板21的左右移动和相对于所述车架框1的进出。
如图2所示,上述立体车库在6个方向移动的结构,所述6个方向是指前后左右上下,该结构包括底板21,万向轮22,主齿条23,主电机24,主电机上的齿轮轴241,第一侧齿条25,第二侧齿条26,横移电机27,齿轮轴271,电机座28,电机座的上部分281,电机座的下部分282,顶缸29,动滑轮31,钢丝绳32,升降电机33。所述底板21底部中央设置有主齿条23,所述车架框1底部设有输出轴为齿轮轴的主电机24,所述主电机24的齿轮轴241与所述主齿条23相配合;所述主齿条23的设置方向为所述底板21进出于所述车架框1的方向;所述底板21底部中央还设置有两个位于同一直线的第一、二侧齿条25、26,所述第一、二侧齿条25、26分布于所述主齿条23两侧且与所述主齿条23相垂直;在所述车架框1底部还设置有输出轴为齿轮轴的横移电机27,所述横移电机27的齿轮轴271与第一、第二侧齿条25、26相配合;所述横移电机27通过电机座28与所述车架框1连接,所述电机座28分为上下两个部分281、282,上部分281与下部分282升降连接,下部分282与所述车架框1滑动连接;所述车架框1底部还设置有一个顶缸29,所述顶缸29用于顶压所述电机座28的下部分282,使所述电机座282的下部分相对于所述车架框1左右移动,所述顶缸29的作用距离不小于所述主齿条23的宽度,从而实现将所述横移电机27与第一侧齿条25的配合连接切换成所述横移电机27与第二侧齿条26的配合连接,或,实现将所述横移电机27与第二侧齿条26的配合连接切换成所述横移电机27与第一侧齿条25的配合连接。该结构还包括能使所述底板21相对于所述车架框1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分别设在所述底板21底部两侧的中间处的动滑轮31,钢丝绳32和升降电机33;所述两个动滑轮31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电机33的输出轴34两端。
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前后移动和上下移动最为简单,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看就能明白,因此不做赘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容易明白之处在于前后移动与左右移动的相切换,以及左右移动时所述底板21在第一侧齿条25与第二侧齿条26之间的来回配合。
难点一:前后移动与左右移动的相切换,主要在于图4所示圆坑14,当万向轮移动至圆坑14处,若施加左右的力,则万向轮在圆坑14处完成换向,转入横向的导轨13;若施加前后的力,则万向轮在圆坑14处完成换向,转入纵向的导轨13。而施加的前后的力,源于主齿条23和与之配合的主电机24;施加的左右的力,源于第一、二侧齿条25、26和与之配合的横移电机27。
难点二:左右移动。由于主齿条23的存在,因此侧齿条不能设计成一条贯通的形式,只能采用两个部分的衔接。又由于升降的需求,也不能够采用十字滑台结构。因为十字滑台目前无法在分段衔接后,还能完成如整体设计那样的位移。也就是说若采用十字滑台,就不能分段衔接,每一层都得是一个十字滑台的整体,升降时就要整层升降,这在做额外功的同时还对车库的强度(如车架框、底板、钢丝绳等在升降时发力或受力的部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还会遇到当底板21移出车架框1产生空置位时,邻居位置的底板21无法移入的问题,这就使得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优势进一步缩小。这就使得十字滑台的应用受到局限。而本实用新型中与左右移动功能相关的部件有:第一、二侧齿条25、26、横移电机27、电机座28、顶缸2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举例如下:横移电机27转动后带动第一侧齿条25,配合至第一侧齿条25的末端时,电机座28的上部分281与下部分282发生升降,使得横移电机27连同底板21一起被抬起(所有齿条均固定设置于底板),然后顶缸29作用于电机座28的下部分282,使得电机座的下部分282连同底板21一起被推动,推动距离可以恰好是主齿条23的宽度,然后电机座28的上部分281相对于下部分282发生回降,从而完成横移电机27与第一侧齿条25的配合过渡到其与第二侧齿条26的配合,接着,横移电机27继续转动,带动第二侧齿条26,于是完成底板21的横向移位。若是底板21还要往前移动,则再重复这个动作;若底板21要横向回位,反顺序运行一次即可。
如图3和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引桥板结构。引桥板结构设置于底板21前端。所述引桥板结构4包括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的引桥板41、设置在所述引桥板41面上的接线块42、设置在所述底板21前部面上的双滑轮43和换向轮44、设置在所述车架框1的气缸或油缸45、与所述气缸或油缸45的伸缩臂451相对设置的活动端部46,还包括一根曳引绳47,所述曳引绳47一端连接于所述接线块42,以s型绕设于双滑轮43的两个滑轮之间,再在通过换向轮44的换向后,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端部46;当所述底板21完全移入所述车架框1时,所述车架框1底部的气缸或油缸45的伸缩杆451端部与所述活动端部46完成触压,推动活动端部46移动,从而拽动所述曳引绳47,在所述牵引绳46的作用下使得所述引桥板41从低位转为高位。

Claims (4)

1.立体车库,包括由纵横支撑部件构成的车架框(1),包括能够在上下左右方向移动的底板(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还能在前后方向移动,从而进出于所述车架框(1);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22),所述车架框内(1)设有纵横交错的导轨(13),所述导轨(13)十字交叉处形成便于所述万向轮(22)转向的圆坑(14);通过所述导轨(13)和所述万向轮(22)的配合,实现所述底板(21)的左右移动和前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底部中央设置有主齿条(23),所述车架框(1)底部设有输出轴为齿轮轴的主电机(24),所述主电机(24)的齿轮轴(241)与所述主齿条(23)相配合;所述主齿条(23)的设置方向为所述底板(21)进出于所述车架框(1)的方向;所述底板(21)底部中央还设置有两个位于同一直线的第一、二侧齿条(25、26),所述第一、二侧齿条(25、26)分布于所述主齿条(23)两侧且与所述主齿条(23)相垂直;在所述车架框(1)底部还设置有输出轴为齿轮轴的横移电机(27),所述横移电机(27)的齿轮轴(271)与第一、第二侧齿条(25、26)相配合;所述横移电机(27)通过电机座(28)与所述车架框(1)连接,所述电机座(28)分为上下两个部分(281、282),上部分(281)与下部分(282)升降连接,下部分(282)与所述车架框(1)滑动连接;所述车架框(1)底部还设置有一个顶缸(29),所述顶缸(29)用于顶压所述电机座(28)的下部分(282),使所述电机座(282)的下部分相对于所述车架框(1)左右移动,所述顶缸(29)的作用距离不小于所述主齿条(23)的宽度,从而实现将所述横移电机(27)与第一侧齿条(25)的配合连接切换成所述横移电机(27)与第二侧齿条(26)的配合连接,或,实现将所述横移电机(27)与第二侧齿条(26)的配合连接切换成所述横移电机(27)与第一侧齿条(25)的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前端还设置有引桥板结构(4),所述引桥板结构(4)包括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的引桥板(41)、设置在所述引桥板(41)面上的接线块(42)、设置在所述底板(21)前部面上的双滑轮(43)和换向轮(44)、设置在所述车架框(1)的气缸或油缸(45)、与所述气缸或油缸(45)的伸缩臂(451)相对设置的活动端部(46),还包括一根曳引绳(47),所述曳引绳(47)一端连接于所述接线块(42),以s型绕设于双滑轮(43)的两个滑轮之间,再在通过换向轮(44)的换向后,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端部(46);当所述底板(21)完全移入所述车架框(1)时,所述车架框(1)底部的气缸或油缸(45)的伸缩杆(451)端部与所述活动端部(46)完成触压,推动活动端部(46)移动,从而拽动所述曳引绳(46),在所述牵引绳(46)的作用下使得所述引桥板(41)从低位转为高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使所述底板(21)相对于所述车架框(1)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分别设在所述底板(21)底部两侧的中间处的动滑轮(31),钢丝绳(32)和升降电机(33);所述两个动滑轮(31)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电机(33)的输出轴(34)两端。
CN201320768382.3U 2013-11-29 2013-11-29 立体车库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83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68382.3U CN203583960U (zh) 2013-11-29 2013-11-29 立体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68382.3U CN203583960U (zh) 2013-11-29 2013-11-29 立体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83960U true CN203583960U (zh) 2014-05-07

Family

ID=50581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68382.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83960U (zh) 2013-11-29 2013-11-29 立体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8396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0640A (zh) * 2013-11-29 2014-02-19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立体车库
CN108360868A (zh) * 2018-04-28 2018-08-03 温州大学 一种现代小区停放摩托车装置
CN110645763A (zh) * 2019-10-29 2020-01-03 江苏精英冷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冷库接霜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0640A (zh) * 2013-11-29 2014-02-19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立体车库
CN108360868A (zh) * 2018-04-28 2018-08-03 温州大学 一种现代小区停放摩托车装置
CN108360868B (zh) * 2018-04-28 2023-03-28 温州大学 一种现代小区停放摩托车装置
CN110645763A (zh) * 2019-10-29 2020-01-03 江苏精英冷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冷库接霜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0640B (zh) 立体车库
CN103352591B (zh) 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设备
CN203583960U (zh) 立体车库
CN103590635A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
CN203583957U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
CN205012729U (zh) 一种新型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CN202493063U (zh) 螺杆幅传动巷道堆垛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
CN205036132U (zh) 梳齿高速升降横移机械式停车设备
CN203383551U (zh) 小型立体车库
CN204960426U (zh)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
CN109458021B (zh) 一种公交车提升装置
CN202850551U (zh) 一种电动推杆驱动的快速二层升降横移类立体车库
CN102877675A (zh) 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
CN101240668B (zh) 全自动立体车库
CN210483180U (zh) 一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穿梭双平台及立体车库
CN201943401U (zh) 梳齿式平面移动停车设备
CN201649731U (zh) 立体车库自升式平台
CN201169941Y (zh) 全自动立体车库
CN203361724U (zh) 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设备
CN202850548U (zh) 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
CN203361723U (zh) 立体停车设备用抓取回转机构
CN203188664U (zh) 一种堆垛机
CN203430117U (zh) 一种履带平移式立体车库
CN202577073U (zh) 一种换轨小车
CN107355105A (zh) 一种双层梳齿横移式立体停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007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