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50548U - 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850548U CN202850548U CN 201220522735 CN201220522735U CN202850548U CN 202850548 U CN202850548 U CN 202850548U CN 201220522735 CN201220522735 CN 201220522735 CN 201220522735 U CN201220522735 U CN 201220522735U CN 202850548 U CN202850548 U CN 2028505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pushrod
- directive wheel
- wire rope
- groove assembly
- assembly pulley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包括由外框结构和内框结构组成的多层立体车库以及设置在每层车库的载车提升装置,上下相邻车库之间由内框结构分隔开。载车提升装置包括载车板、提升载车板的四根钢丝绳、若干导向轮、四槽滑轮组及其固定架、电动推杆以及安装架,电动推杆以及四槽滑轮组设置在每层车库的顶部,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载车板上,其另一端通过导向轮及四槽滑轮组后固定在安装架上,电动推杆可以带动四槽滑轮组在固定架内移动。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推杆做为动力驱动源,四槽动滑轮组以1:4和1:6的绕法使得载车板的实际升降速度是电动推杆实际推行速度的4倍和6倍。本实用新型提升速度快,可达8-12m/min,而且结构简单、维护便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式停车设备(立体车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汽车的普及也越来越广泛,汽车停车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城市地面的空间有限,建造立体车库就成了解决“停车难”的一个重要方法。而造价低,维护简单的升降横移类立体车库更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一个机种,占有整个立体车库市场的份额超过86%。
目前国内的升降横移类立体车库采用的升降驱动方式主要分为电机加减速机加钢丝绳或者链条以及液压泵站加液压缸加钢丝绳或者链条这两种。对于第一种电机加减速机加钢丝绳或者链条的升降驱动技术而言,其主要缺陷有二个,一是电机运动时噪音过大,尤其是当很多电机同时升降的时候则更明显;二是升降速度太慢,现在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的升降速度一般在5m/min左右。
而对于第二种液压泵站加液压缸加钢丝绳或者链条的驱动技术而言,其主要缺陷有三点,其一是由于大部分此类结构采取的是一个泵站带多个液压缸的所谓“一机多板”技术,整个设备共用一个液压系统,一旦泵站或者液压系统出现故障,则整个设备将陷于瘫痪;其二是由于整套液压系统涉及到泵站、油管、液压阀、减压阀及各种油路保护装置,部件很多,潜在的故障点也很多,这就导致了设备的日后维护困难,这是目前困扰国内所有采用液压系统的立体车库一个最大的难题。最后一点就是污染,一旦出现漏油现象,将导致整个设备以及现场积油,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提高载车板的升降速度,且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包括由外框结构和内框结构组成的多层立体车库以及设置在每层车库的载车提升装置,上下相邻车库之间由内框结构分隔开,外框结构包括前立柱、后立柱、前横梁、后横梁、加固梁和顶部纵梁,内框结构包括纵向支撑梁以及横向支撑梁,载车提升装置包括载车板、提升载车板的四根钢丝绳、若干导向轮、四槽滑轮组及其固定架、电动推杆以及安装架,四根钢丝绳一端分别固定在载车板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侧边缘,其另一端绕过导向轮及四槽滑轮组后固定在固定架上;四槽滑轮组设置在电动推杆的前端,电动推杆的后端固定在安装架上,电动推杆可以带动四槽滑轮组在固定架内移动;载车板位于车库内,电动推杆以及四槽滑轮组设置在顶部纵梁和纵向支撑梁的顶部。
进一步地,在内框结构前后端的底部设置有横移机构,在外框结构上设置有横移导轨,横移导轨分别固定在前立柱及后立柱上,横移机构可在横移导轨上移动。
进一步地,在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顶部导轨,在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导轨,在电动推杆的前端设置有导向稳定装置,导向稳定装置设置在四槽滑轮组与电动推杆之间,导向稳定装置套接在顶部导轨及底部导轨之间并可在顶部导轨及底部导轨上滑动。
进一步地,顶部纵梁包括左顶部纵梁和右顶部纵梁,横向支撑梁包括前横向支撑梁和后横向支撑梁,纵向支撑梁包括左纵向支撑梁和右纵向支撑梁,电动推杆以及四槽滑轮组设置在左顶部纵梁的顶部和左纵向支撑梁的顶部。
进一步地,导向轮包括设置在左顶部纵梁及左纵向支撑梁的前端、中端及后端的左前导向轮、左中导向轮及左后导向轮,设置于载车板前端的钢丝绳依次绕过左中导向轮及左前导向轮后,绕接在四槽滑轮组上,设置于载车板后端的钢丝绳依次绕过左后导向轮、左中导向轮及左前导向轮后,绕接在四槽滑轮组上。
进一步地,导向轮还包括设置在右顶部纵梁及右纵向支撑梁的前端及后端的右前导向轮及右后导向轮,在后横梁及后横向支撑梁上设置有两个转向轮,设置于载车板前端的钢丝绳依次绕过右前导向轮、右后导向轮、两个转向轮以及左前导向轮后,绕接在四槽滑轮组上,设置于载车板后端的钢丝绳依次绕过右后导向轮、两个转向轮以及左前导向轮后,绕接在四槽滑轮组上。
进一步地,车库有二到七层,四槽滑轮组为动滑轮组。
进一步地,车库不高于五层时,四槽滑轮组包括三个动滑轮,钢丝绳采用1:4的绕法缠绕在四槽动滑轮组及定滑轮之间,使得载车板的升降速度是电动推杆推进速度的4倍。
进一步地,车库高于五层时,四槽滑轮组包括五个动滑轮,钢丝绳采用1:6的绕法缠绕在四槽动滑轮组及定滑轮之间,使得载车板的升降速度是电动推杆推进速度的6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采用了电动推杆做为动力驱动源,在电动推杆的前端安装有一套四槽动滑轮组,如果升降横移车库低于六层(2-5层),则以1:4的绕法使得升降车板的实际升降速度是电动推杆实际推进速度的4倍。如果升降横移车库为6-7层,则以1:6的绕法使得升降车板的实际升降速度是电动推杆实际推进速度的6倍。本实用新型的最大优点是提升速度快,可达8-12m/min,而且结构简单、噪音小、维护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车库二到五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M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立体车库六层以上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N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1的立体车库顶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图6的P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1的立体车库各层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图2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的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使用在六层的立体车库A上,包括外框结构1、内框结构2以及设置在每层车库的载车提升装置3,外框结构1与内框结构2组成七层的立体车库A,上下相邻车库之间由内框结构2分隔开。
外框架结构1包括前立柱11、后立柱12、前横梁13、后横梁14、加固梁15和顶部纵梁16。架设加固梁15是为了增加外框架结构1的强度和稳定性。顶部纵梁16包括左顶部纵梁16A和右顶部纵梁16B。在本实施例中,仅给出一个外框结构1的示意图,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是由多个外框结构1并列组装在一起使用。
内框结构2包括纵向支撑梁21以及横向支撑梁22,纵向支撑梁21包括左纵向支撑梁21A和右纵向支撑梁21B,横向支撑梁22包括前横向支撑梁22A和后横向支撑梁22B。
载车提升装置3包括载车板31、提升载车板31的四根钢丝绳32、若干导向轮33、四槽滑轮组34及其固定架35、电动推杆36以及安装架37。四根钢丝绳32一端分别固定在载车板31的前端311和后端312的两侧边缘,其另一端绕过导向轮33及四槽滑轮组34后固定在固定架35上。四槽滑轮组34设置在电动推杆36的前端361,电动推杆36的后端固定在安装架37上,电动推杆36可以带动四槽滑轮组34在固定架35内移动。载车板31位于车库内,电动推杆36以及四槽滑轮组34设置在顶部纵梁16和纵向支撑梁21的顶部。
在多列外框结构1并列组装在一起的立体车库中,本实施例还设置有共用的横移机构4。横移机构4设置在内框结构2前后端的底部23。在外框结构1上设置有横移导轨17,横移导轨17分别固定在前立柱11及后立柱12上,横移机构4可在横移导轨17上移动。当上层车库的载车板31需要下降时,下层的载车板31需做左右移动,为上层车库的载车板31留下下降空间。架设横移机构4可以扩大立体车库A的容量,更节省车库的占用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推杆36以及四槽滑轮组34设置在顶部纵梁16A和左纵向支撑梁21A的顶部161A和211A上,四槽滑轮组34设置在电动推杆36的前端361上。电动推杆是一种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电力驱动装置。通过控制电动机的正反向旋转完成推杆的直线动作。采用电动推杆就是由电机直接驱动,省去了中间的能量转化环节,提高了整机效率,从而降低了能耗。当电动推杆36在顶部纵梁16A和左纵向支撑梁21A上做推拉运动时,安装在电动推杆36前端361的四槽动滑轮组34跟着同步运动,带动钢丝绳32运动,从而使载车板31实现升降运动。
左顶部纵梁16A和左纵向支撑梁21A的顶部161A和211A上还设置有固定架35,在固定架35的顶部设置有顶部导轨351,在固定架35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导轨352,在电动推杆36的前端361设置有导向稳定装置5,导向稳定装置5设置在四槽滑轮组34与电动推杆36之间,导向稳定装置5套接在顶部导轨351及底部导轨352之间并可在顶部导轨351及底部导轨352上滑动。设置导向稳定装置5的目的是可以保证电动推杆36在负载运动时不会产生上下左右方向的任何偏离,从而保证设备升降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请一同参看图2至图7所示,导向轮33包括设置在左顶部纵梁16A的前端、中端及后端的左前导向轮33A、左中导向轮33B及左后导向轮33C,以及设置在左纵向支撑梁21A的前端、中端及后端的左前导向轮33A'、左中导向轮33B'及左后导向轮33C'。设置于载车板31前端311的钢丝绳32依次绕过左中导向轮33B或33B'及左前导向轮33A或33A'后,绕接在四槽滑轮组34上。设置于载车板31后端312的钢丝绳32依次绕过左后导向轮33C或33C'、左中导向轮33B或33B'及左前导向轮33A或33A'后,绕接在四槽滑轮组34上。左前导向轮33A和33A'为四槽导向轮,左中导向轮33B和33B'为双槽导向轮,左后导向轮33C和33C'为单槽导向轮。
请一同参照图8所示,另一组导向轮33还包括设置在右顶部纵梁16B的前端及后端的右前导向轮33D及右后导向轮33E,以及设置在右纵向支撑梁21B的前端及后端的右前导向轮33D'及右后导向轮33E'。在后横梁14上设置有两个转向轮6A,在后横向支撑梁22B上设置有两个转向轮6B。设置于载车板31前端311的钢丝绳32依次绕过右前导向轮33D或33D'、右后导向轮33E或33E'、两个转向轮6A或6B以及左前导向轮33A或33A'后,绕接在四槽滑轮组34上。设置于载车板31后端312的钢丝绳32依次绕过右后导向轮33E或33E'、两个转向轮6A或6B以及左前导向轮33A或33A'后,绕接在四槽滑轮组34上。右前导向轮33D和33D'为单槽导向轮,右后导向轮33E和33E'为双槽导向轮。
请再参看图3所示,车库不高于五层时,四槽滑轮组34包括三个动滑轮,其中两个位于电动推杆36侧。钢丝绳32采用1:4的绕法缠绕在四槽动滑轮组34及定滑轮33之间,使得载车板31的升降速度是电动推杆36推进速度的4倍。所以当电动推杆36移动1米时,载车板31的升降高度将是4米。
请再参看图5及图7所示,车库高于五层时,四槽滑轮组34包括五个动滑轮,其中三个位于电动推杆36侧。钢丝绳32采用1:6的绕法缠绕在四槽动滑轮组34及定滑轮33之间,使得载车板31的升降速度是电动推杆36推进速度的6倍。所以当电动推杆36移动1米时,载车板31的升降高度将是6米。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当需要载车板31上升时,通过控制系统使电动推杆36伸出,向前横梁13运动,带动钢丝绳32运动,从而将载车板31提升起来,如果需要载车板31下降时,通过控制系统使电动推杆36缩回,向后横梁14运动,带动钢丝绳32运动,从而将载车板31降下。
可以理解,电动推杆36以及四槽滑轮组34还可以设置在右顶部纵梁16B和右纵向支撑梁21B的顶部。只要将顶部纵梁16A和左纵向支撑梁21A上的相关部件与右顶部纵梁16B和右纵向支撑梁21B上的相关部件对调位置即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组装方式及结构原理完全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包括由外框结构和内框结构组成的多层立体车库以及设置在每层车库的载车提升装置,上下相邻所述车库之间由所述内框结构分隔开,所述外框结构包括前立柱、后立柱、前横梁、后横梁、加固梁和顶部纵梁,所述内框结构包括纵向支撑梁以及横向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提升装置包括载车板、提升所述载车板的四根钢丝绳、若干导向轮、四槽滑轮组及其固定架、电动推杆以及安装架,四根所述钢丝绳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载车板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侧边缘,其另一端绕过所述导向轮及四槽滑轮组后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四槽滑轮组设置在所述电动推杆的前端,所述电动推杆的后端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电动推杆可以带动所述四槽滑轮组在所述固定架内移动;所述载车板位于所述车库内,所述电动推杆以及四槽滑轮组设置在所述顶部纵梁和纵向支撑梁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框结构前后端的底部设置有横移机构,在所述外框结构上设置有横移导轨,所述横移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前立柱及后立柱上,所述横移机构可在所述横移导轨上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顶部导轨,在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导轨,在所述电动推杆的前端设置有导向稳定装置,所述导向稳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四槽滑轮组与电动推杆之间,所述导向稳定装置套接在所述顶部导轨及底部导轨之间并可在所述顶部导轨及底部导轨上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纵梁包括左顶部纵梁和右顶部纵梁,所述横向支撑梁包括前横向支撑梁和后横向支撑梁,所述纵向支撑梁包括左纵向支撑梁和右纵向支撑梁,所述电动推杆以及四槽滑轮组设置在所述左顶部纵梁的顶部和左纵向支撑梁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包括设置在所述左顶部纵梁及左纵向支撑梁的前端、中端及后端的左前导向轮、左中导向轮及左后导向轮,设置于所述载车板前端的钢丝绳依次绕过所述左中导向轮及左前导向轮后,绕接在所述四槽滑轮组上,设置于所述载车板后端的钢丝绳依次绕过所述左后导向轮、左中导向轮及左前导向轮后,绕接在所述四槽滑轮组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右顶部纵梁及右纵向支撑梁的前端及后端的右前导向轮及右后导向轮,在所述后横梁及后横向支撑梁上设置有两个转向轮,设置于所述载车板前端的所述钢丝绳依次绕过所述右前导向轮、右后导向轮、两个转向轮以及左前导向轮后,绕接在所述四槽滑轮组上,设置于所述载车板后端的所述钢丝绳依次绕过所述右后导向轮、两个转向轮以及左前导向轮后,绕接在所述四槽滑轮组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立体车库有二到七层,所述四槽滑轮组为动滑轮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库不高于五层时,所述四槽滑轮组包括三个动滑轮,所述钢丝绳采用1:4的绕法缠绕在所述四槽动滑轮组及定滑轮之间,使得所述载车板的升降速度是所述电动推杆推进速度的4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库高于五层时,所述四槽滑轮组包括五个动滑轮,所述钢丝绳采用1:6的绕法缠绕在所述四槽动滑轮组及定滑轮之间,使得所述载车板的升降速度是所述电动推杆推进速度的6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522735 CN202850548U (zh) | 2012-10-13 | 2012-10-13 | 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522735 CN202850548U (zh) | 2012-10-13 | 2012-10-13 | 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850548U true CN202850548U (zh) | 2013-04-03 |
Family
ID=47981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522735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50548U (zh) | 2012-10-13 | 2012-10-13 | 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85054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77675A (zh) * | 2012-10-13 | 2013-01-16 | 杭州大中泊奥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 |
CN107386728A (zh) * | 2017-06-18 | 2017-11-24 | 安徽凯旋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七层升降横移机械车库 |
CN112696069A (zh) * | 2020-12-24 | 2021-04-23 | 韶关市方晟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各存车板自带动力且适合新能源车用的垂直升降立体车库及运行方式 |
-
2012
- 2012-10-13 CN CN 201220522735 patent/CN20285054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77675A (zh) * | 2012-10-13 | 2013-01-16 | 杭州大中泊奥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 |
CN107386728A (zh) * | 2017-06-18 | 2017-11-24 | 安徽凯旋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七层升降横移机械车库 |
CN112696069A (zh) * | 2020-12-24 | 2021-04-23 | 韶关市方晟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各存车板自带动力且适合新能源车用的垂直升降立体车库及运行方式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594256U (zh) | 液压驱动的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设备 | |
CN103669942B (zh) | 一种链条传动旋转中置升降机的板式纵列机械式停车设备 | |
CN102877675A (zh) | 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 | |
CN201771231U (zh) | 具中置升降机的立体停车库 | |
CN102979339B (zh) | 多层地坑式液压驱动的立体车库 | |
CN105201252B (zh) | 梳齿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设备 | |
CN202850551U (zh) | 一种电动推杆驱动的快速二层升降横移类立体车库 | |
CN106335832A (zh) | 一种多轿厢循环电梯 | |
CN102296853A (zh) | 一种链条放大机构的液压传动式立体停车库 | |
CN205046895U (zh) | 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的传动装置 | |
CN103603527A (zh) | 一种梳齿交换式立体车库 | |
CN202850548U (zh) | 电动推杆带钢丝绳的高速升降系统 | |
CN201981815U (zh) | 立体停车库车辆横向移动装置 | |
CN108560977A (zh) | 一种多层结构的停车库 | |
CN103590640A (zh) | 立体车库 | |
CN201090041Y (zh) | 液压升降横移式车库 | |
CN101492972B (zh) | 电梯升降式立体车库 | |
CN102561766A (zh) | 一种组合式停车系统 | |
CN105507632B (zh) | 双井道垂直升降车库 | |
CN102561769B (zh) | 立体车库的交换传动装置 | |
CN103452362B (zh) | 负一正二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设备 | |
CN2921192Y (zh) | 蜂窝式立体停车装置 | |
CN201635450U (zh) | 大传动比立体车库 | |
CN201649731U (zh) | 立体车库自升式平台 | |
CN101787812B (zh) | 大传动比立体车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311200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Bridge No. 4 block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DAZHONGBOA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200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District high five road bridg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DAZHONG BOAO TECHNOLOGY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