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80943U - 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80943U
CN203580943U CN201320799122.2U CN201320799122U CN203580943U CN 203580943 U CN203580943 U CN 203580943U CN 201320799122 U CN201320799122 U CN 201320799122U CN 203580943 U CN203580943 U CN 203580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 pad
connecting panel
gusset
transmission devic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991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汉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R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R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R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991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80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80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809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在两个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之间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4),其中的一个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与相邻的励磁机安装座(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5)固定连接,另一个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与相邻的起动电机安装座(3)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板(7)固定连接,励磁机安装座(2)与起动电机安装座(3)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板(6)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和第四连接板(7)均与车体底板(11)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极大地提高了机车整体抗振性能,解决了机车在运用和检修过程中机车传动机构的振动过大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成本低等突出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车传动机构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内燃机车例如DF8B型内燃机车上通常都配装有主要由感应励磁机、起动电机和启动变速箱组成的传动机构,其中的感应励磁机、起动电机和启动变速箱均分别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在相应的安装座上,起动电机通过弹性柱销联轴节与启动变速箱联接。这种安装方式的缺点在于,由于内燃机车采用了多种结构形式的弹性联轴节,虽然可以提高传动机构的隔振和抗振性能,但同时也使相应的安装座分散、独立,不能形成整体结构,导致机车传动机构的安装区域的刚度较弱。在机车运行过程中或者在内燃机车大修时,该机车传动机构的安装部位经常产生振动过大的问题,影响机车的正常运行或者维修。
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另外一种安装方式是采用整体安装座,即是把启动变速箱的安装座、起动电机的安装座和励磁机的安装座融合在一起做成一个整体安装座,然后将该整体安装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车体上。这种安装方式的缺点是,整体安装座更适合于内燃机车新造时采用,而对于已经投入运用的内燃机车来说,若更换为新的整体安装座,不仅实施成本较高,而且工作量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增强机车传动机构所在部位的刚度,提升传动机构的抗振性能,消除机车在运用和检修过程中振动过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在两个启动变速箱安装座之间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其中的一个启动变速箱安装座与相邻的励磁机安装座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个启动变速箱安装座与相邻的起动电机安装座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励磁机安装座与起动电机安装座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均与车体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与励磁机安装座相邻的启动变速箱安装座与励磁机安装座之间固定连接第二筋板,且所述的第二筋板位于第二连接板内侧;与起动电机安装座相邻的启动变速箱安装座与起动电机安装座之间固定连接第一筋板,且所述的第一筋板位于第四连接板内侧;所述励磁机安装座与起动电机安装座之间固定连接第三筋板,且第三筋板位于第三连接板内侧;所述的第一筋板、第二筋板和第三筋板均与车体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筋板、第四连接板、与起动电机安装座相邻的启动变速箱安装座和起动电机安装座共同组成锐角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筋板、第二连接板、与励磁机安装座相邻的启动变速箱安装座和励磁机安装座共同组成锐角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三筋板、第三连接板以及励磁机安装座和起动电机安装座共同组成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筋板、第二筋板和第三筋板均是单面45°坡口的低合金钢板,其与车体底板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筋板、第二筋板和第三筋板的厚度为6-12mm。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均是双面45°坡口的低合金钢板,其与车体底板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厚度为10-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与启动变速箱安装座、励磁机安装座、起动电机安装座、车体底板共同组成一个框架式结构,使得启动变速箱安装座、励磁机安装座、起动电机安装座相互之间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极大地增强了机车传动机构所在部位的刚度;另外,通过第一筋板、第二筋板和第三筋板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共同组成一个桁架式结构,使启动变速箱安装座、励磁机安装座、起动电机安装座与车体底板形成了一个整体式传动机构安装座,相当于传动机构安装座整铸后固定在车体底板上,因此,可以大幅提升机车传动机构所在部位的刚度,增加传动机构的整体抗振能力,同时还能提高车体在该处的刚度,使机车在运用和检修过程中振动过大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中标记:1-启动变速箱安装座,2-励磁机安装座,3-起动电机安装座,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第三连接板,7-第四连接板,8-第一筋板,9-第二筋板,10-第三筋板,11-车体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其中的内燃机车传动机构分别通过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励磁机安装座2和起动电机安装座3固定安装在车体底板11上,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共有两个且呈“一”字形排列,励磁机安装座2与起动电机安装座3平行且均分布在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右侧。在两个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最外侧之间焊接固定第一连接板4,在其中的一个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的右下端与相邻的励磁机安装座2的左下端之间焊接固定有第二连接板5,在励磁机安装座2的右上端与起动电机安装座3的右下端之间焊接固定第三连接板6,在与起动电机安装座3相邻的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的右上端与起动电机安装座3的左上端之间焊接固定有第四连接板7,并且,所述的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和第四连接板7均与车体底板11焊接固定。因此,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和第四连接板7与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励磁机安装座2、起动电机安装座3、车体底板11共同组成了一个框架式结构,从而使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励磁机安装座2、起动电机安装座3相互之间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且该框架式结构所围成的面积得以最大化,这样可以大大增强机车传动机构所在部位的刚度,有利于提高机车传动机构的整体抗振性能。
上述的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和第四连接板7均可以采用厚度为10-20mm、双面45°坡口的低合金钢板,该钢板中的碳元素含量为0.10%~0.18%,硅元素含量为0.18%~0.30%,锰元素含量为1.50%~1.90%,钒元素含量为0.06%~0.10%,热处理过程中的淬火温度为850-900℃,然后油冷处理,这样可以使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和第四连接板7的抗拉强度在80千克每平方毫米以上,而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刚度。这样既可以保证焊接质量,而且可以保证焊接之后机车传动机构所在部位的刚度。由于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和第四连接板7的高度均与相应的安装座高度匹配,当其分别与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励磁机安装座2、起动电机安装座3和车体底板11采用熔焊方式进行焊接固定之后,即形成一个框架式结构安装座,如图1所示。考虑到内燃机车传动机构所在区域的面积较大,相应的连接板的跨度也较大,为了保证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和第四连接板7焊接固定后机车传动机构所在区域的刚度,可以在连接处采用连续角焊加强固定,如图2所示。采用上述结构之后,机车传动机构所在区域的刚度可以提高2倍以上,增加了传动机构的整体抗振能力,有效解决了机车在运用和检修过程中振动过大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传动机构的整体抗振能力,如图1所示,在与励磁机安装座2相邻的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的右上端与励磁机安装座2的左上端之间焊接固定第二筋板9,在与起动电机安装座3相邻的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的右下端与起动电机安装座3的左下端之间焊接固定第一筋板8,在励磁机安装座2的左上端与起动电机安装座3的左下端之间焊接固定第三筋板10;所述的第一筋板8、第二筋板9和第三筋板10均与车体底板11焊接固定。因此,第一筋板8、第四连接板7、与起动电机安装座3相邻的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和起动电机安装座3共同组成了一个锐角三角形结构,第二筋板9、第二连接板5、与励磁机安装座2相邻的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和励磁机安装座2也共同组成了一个锐角三角形结构,另外,第三筋板10、第三连接板6以及励磁机安装座2和起动电机安装座3同样地共同组成了一个梯形结构。由于第一筋板8、第二筋板9和第三筋板10的高度均与相应的安装座高度匹配,且均与车体底板11焊接固定。这样就使得第一筋板8、第二筋板9和第三筋板10与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和第四连接板7共同组成了一个桁架式结构,从而使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励磁机安装座2、起动电机安装座3与车体底板11形成了一个整体式传动机构安装座,相当于机车传动机构安装座整铸后固定在车体底板11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进一步提升机车传动机构所在部位的刚度,从而提高机车传动机构的整体抗振性能。
上述的第一筋板8、第二筋板9和第三筋板10均可以采用厚度为6-12mm、单面45°坡口的低合金钢板,该钢板中的碳元素含量为0.10%~0.18%,硅元素含量为0.18%~0.30%,锰元素含量为1.50%~1.90%,钒元素含量为0.06%~0.10%,热处理过程中的淬火温度为850-900℃,然后油冷处理,这样可以使第一筋板8、第二筋板9和第三筋板10的抗拉强度在80千克每平方毫米以上,而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刚度。当其分别与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励磁机安装座2、起动电机安装座3和车体底板11采用熔焊方式进行焊接固定时,既可以保证焊接质量,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焊接之后机车传动机构所在部位的刚度。如果采用的第一筋板8、第二筋板9或者第三筋板10的跨度比较大,还可以考虑在连接处采用连续角焊以加强固定,如图2所示。采用上述结构之后,机车传动机构所在区域的刚度可以在上述框架式结构的基础上再提高1倍以上,从而有利于进一步解决机车在运用和检修过程中振动过大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和第四连接板7之间组成框架式结构,第一筋板8、第二筋板9和第三筋板10与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和第四连接板7组成桁架式结构。这种组合结构使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励磁机安装座2、起动电机安装座3与车体底板11形成了一个整体式传动机构安装座,极大地提升了机车传动机构所在部位的刚度,进而提高了机车传动机构的整体抗振性能,能够使得机车在运用和检修过程中,机车的励磁机、变速箱、起动电机的振动过大问题得以基本解决,而且整个结构简单、实施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之间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4),其中的一个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与相邻的励磁机安装座(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5)固定连接,另一个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与相邻的起动电机安装座(3)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板(7)固定连接,所述的励磁机安装座(2)与起动电机安装座(3)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和第四连接板(7)均与车体底板(1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其特征在于:与励磁机安装座(2)相邻的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与励磁机安装座(2)之间固定连接第二筋板(9),且所述的第二筋板(9)位于第二连接板(5)内侧;与起动电机安装座(3)相邻的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与起动电机安装座(3)之间固定连接第一筋板(8),且所述的第一筋板(8)位于第四连接板(7)内侧;所述励磁机安装座(2)与起动电机安装座(3)之间固定连接第三筋板(10),且第三筋板(10)位于第三连接板(6)内侧;所述的第一筋板(8)、第二筋板(9)和第三筋板(10)均与车体底板(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筋板(8)、第四连接板(7)、与起动电机安装座(3)相邻的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和起动电机安装座(3)共同组成锐角三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筋板(9)、第二连接板(5)、与励磁机安装座(2)相邻的启动变速箱安装座(1)和励磁机安装座(2)共同组成锐角三角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筋板(10)、第三连接板(6)以及励磁机安装座(2)和起动电机安装座(3)共同组成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筋板(8)、第二筋板(9)和第三筋板(10)均是单面45°坡口的低合金钢板,其与车体底板(11)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筋板(8)、第二筋板(9)和第三筋板(10)的厚度为6-12mm。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和第四连接板(7)均是双面45°坡口的低合金钢板,其与车体底板(11)焊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和第四连接板(7)的厚度为10-20mm。
CN201320799122.2U 2013-12-06 2013-12-06 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80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99122.2U CN203580943U (zh) 2013-12-06 2013-12-06 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99122.2U CN203580943U (zh) 2013-12-06 2013-12-06 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80943U true CN203580943U (zh) 2014-05-07

Family

ID=50578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99122.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80943U (zh) 2013-12-06 2013-12-06 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809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1424A (zh) * 2013-12-06 2014-03-26 南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1424A (zh) * 2013-12-06 2014-03-26 南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
CN103661424B (zh) * 2013-12-06 2016-03-30 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26523U (zh) 一种mpv轿车的钢板弹簧总成以及汽车
CN202783386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
CN203580943U (zh) 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
CN200996431Y (zh) 双轴平衡式单缸立式风冷柴油机
CN202727976U (zh) 一种变速箱悬置装置
CN103661424B (zh) 一种内燃机车传动机构的抗振结构
CN20180246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催化器的加强支架总成
CN11277658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悬置衬套装配结构
CN208749439U (zh) 客车排气系统的发动机后处理器总成固定装置
CN102454744A (zh) 一种发动机防震结构
CN205768653U (zh) 变速箱辅助支撑装置
CN103183083A (zh) 摩托车发动机悬挂结构
CN201201507Y (zh) 一种减震式散热器
CN216232227U (zh) 一种新型内燃机车的用于支撑的托架
CN201998988U (zh) 减振式散热器
CN201856837U (zh) 一种机动两轮车省力主支架
CN203230785U (zh) 一种发动机液压泵整体减震装置
CN202866995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支架
CN20383943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电池组
CN200995683Y (zh) 大功率内燃机车
CN209814100U (zh) 一种油田洗井机底盘结构
CN203032678U (zh) 一种应用于动车悬臂式悬挂电机的横向柔性悬挂构造
CN203957821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隔振系统
CN203727151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03410301U (zh) 缓冲抗震式车用油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10057 Sichuan city of Chengdu province Chenghua District Second Bridge Road No. 31

Patentee after: CRRC CHENGDU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0057 Sichuan city of Chengdu province Chenghua District Second Bridge Road No. 31

Patentee before: CSR Chengdu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30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