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53286U -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53286U CN203553286U CN201320652458.6U CN201320652458U CN203553286U CN 203553286 U CN203553286 U CN 203553286U CN 201320652458 U CN201320652458 U CN 201320652458U CN 203553286 U CN203553286 U CN 2035532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bellying
- lithium ion
- rib
- ion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是一种能够无需加厚形成电池罐的材料的厚度而提高电池罐的强度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将层叠多张极板(31)而成的层叠型的极板群(3)收放在金属制的电池罐(5)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在位于电池罐(5)的极板群(3)的层叠方向上的一对对置壁部(51、52)上,分别利用冲压成型一体地形成加强用肋(56、57)。在使对置壁部(51、52)的中央部分向极板群(3)侧鼓出而形成的鼓出部(58、59)的周围,形成加强用肋(56、5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无需为了加强电池罐而增加形成电池罐的材料的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机械等的需要大电流的电源所使用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就锂离子电池而言,迄今以个人计算机、便携式电话等小型器械的电源用途为中心而普及,但是近来正在研究利用电压高且能源密度大而将用途扩大到电动车辆、大型机械、公寓、大楼等的电源或电力储藏。但是,在以这样的大型器械、设备为对象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中,由于电池的大型化电池罐的表面积增大,因此电池容易变形。具体地,由于电池内的温度变化或产生气体,电池罐膨胀/收缩,最坏的情况下,存在电池爆裂的可能。因此,在以往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中,为了维持电池罐的强度,采用加厚形成电池罐的材料的厚度的构造(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745589号公报的[0029]段及图2等
但是,当如以往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那样,加厚电池罐的厚度时,存在电池罐的重量变大,电池整体的重量增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增加电池的重量而维持电池的强度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大幅地增加制造成本而维持电池强度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一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其将层叠多张极板而成的层叠型的极板群收放在金属制的电池罐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电池罐的所述极板群的层叠方向并对置的一对对置壁部上,分别利用冲压成型一体地形成加强用肋。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二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在使所述对置壁部的一处以一个图案向所述极板群侧鼓出而形成的一个鼓出部的周围,形成所述加强用肋。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三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所述一处为所述对置壁部的中央区域,因为即使在电池罐内对置壁部的中央区域也是容易强度变形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四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以在所述一个鼓出部的外侧形成一个所述加强用肋且在所述鼓出部的内侧形成一个以上的所述加强用肋的方式,来设定所述图案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五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以在使所述对置壁部的两处以上以两个以上的图案向所述极板群侧鼓出而形成的两个以上的鼓出部的周围,形成一个连续的所述加强用肋的方式,来设定所述两个以上的图案的形状。
即,为了形成加强用肋而设置的鼓出部,不局限于一个鼓出部,也可以是使对置壁部的两处以上以两个以上的图案向极板群侧鼓出而形成的两个以上的鼓出部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六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以在使所述对置壁部的两处以两个图案向所述极板群侧鼓出而形成的两个所述鼓出部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所述加强用肋,且在所述一个所述鼓出部的外侧同心地形成另一个所述鼓出部的方式,来设定所述两个图案的形状。
换言之,也可以在对置壁部的中央区域的中心部形成两个鼓出部中的一个鼓出部,并以与一个鼓出部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加强用肋的方式在一个鼓出部的外侧形成另一个鼓出部。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七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在与所述极板群的层叠方向正交且与所述一对对置壁部连续的所述电池罐的一对侧壁部上,分别利用冲压成型一体地形成加强用的侧壁肋。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八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以在使所述侧壁部的两处以上以两个以上的图案向所述极板群侧鼓出而形成的两个以上的所述鼓出部的周围,形成一个连续的所述加强用的侧壁肋的方式,来设定所述两个以上的图案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一,当像这样利用冲压加工将加强用肋与电池罐设置成一体时,无需为了加强电池罐而增加形成电池罐的材料的厚度。因此,即使为了增大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而将电池大型化,也能够不增加电池的重量而维持电池的强度。另外,由于以加强用肋来构成电池罐的对置壁部的一部分,因此无需作为与电池罐的不同的构件来形成加强用肋并利用焊接等将加强用肋安装在电池罐上。因此,能够不大幅地增加电池的制造成本而增大电池罐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二,可以通过在电池罐的对置壁部上利用冲压加工形成凹部来构成这样的鼓出部。于是,凹部的周围直接构成了加强用肋。因此,通过设置这样的鼓出部,能够容易地设置与电池罐一体化的加强用肋。另外,由于使一对对置壁部的一部分向极板群侧鼓出而形成的鼓出部能够吸收电池(电池罐)的膨胀部分,因此能够减小电池的体积变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三,在这样的构成中,由于通过电池罐的容易变形的部分来有效地吸收电池罐的膨胀部分,因此即使电池罐处于容易膨胀的环境也能够防止电池罐的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四,当将鼓出部的图案形状设定为这样的形状时,由于能够在对置壁部整体上分散地设置多个加强用肋,因此能够提高电池罐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五,当将两个以上的图案形状设定为这样的形状时,由于随着鼓出部的个数增加,一个连续的加强用肋的面积变大,因此能够提高电池罐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六,如此,在两个鼓出部之间设置一个连续的加强用肋的结构中,由于能够在因电池罐的膨胀而容易变形的对置壁部的中央区域构成两个鼓出部和一个加强用肋,因此能够有效地吸收电池的膨胀部分的同时可靠地提高电池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七,通过在一对侧壁部上设置这样的侧壁肋,能够不增加电池的重量而进一步提高电池罐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八,当使在侧壁部上形成的鼓出部的图案的形状为这样的形状时,由于不仅在一对对置壁部上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加强用肋,还在一对侧壁部上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加强用的侧壁肋,因此能够可靠地提高电池罐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第1实施方式的去除了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A)~图2(F)是图1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2(G)是省略内部结构的图2(A)的IIG-IIG线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第2实施方式的去除了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A)~图4(F)是图3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4(G)是省略内部结构的图4(A)的IVG-IVG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第3实施方式的去除了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6(A)~图6(F)是图5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6(G)是省略内部结构的图6(A)的VIG-VIG线剖视图。
图7(A)~图7(G)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图7(A)~图7(F)是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7(G)是省略内部结构的图7(A)的VIIG-VIIG线剖视图。
图8(A)~图8(G)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第5实施方式的图,图8(A)~图8(F)是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8(G)是省略内部结构的图8(A)的VIIIG-VIIIG线剖视图。
图9(A)~图9(G)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第6实施方式的图,图9(A)~图9(F)是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9(G)是省略内部结构的图9(A)的IXG-IXG线剖视图。
图10(A)~图10(G)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第7实施方式的图,图10(A)~图10(F)是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10(G)是省略内部结构的图10(A)的XG-XG线剖视图。
图11(A)~图11(F)是第1实施方式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11(G)是省略内部结构的图11(A)的XIG-XIG线剖视图。
图12是第1实施方式的锂离子电池的立体图。
图13(A)~图13(F)是第2实施方式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13(G)是省略内部结构的图13(A)的XIIIG-XIIIG线剖视图。
图14是第2实施方式的锂离子电池的立体图。
图15(A)~图15(F)是第3实施方式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15(G)是省略内部结构的图15(A)的XVG-XVG线剖视图。
图16是第3实施方式的锂离子电池的立体图。
图17(A)~图17(F)是第4实施方式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17(G)是省略内部结构的图17(A)的XVIIG-XVIIG线剖视图。
图18(A)~图18(F)是第5实施方式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18(G)是省略内部结构的图18(A)的XVIIIG-XVIIIG线剖视图。
图19(A)~图19(F)是第6实施方式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19(G)是省略内部结构的图19(A)的XIXG-XIXG线剖视图。
图20(A)~图20(F)是第7实施方式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20(G)是省略内部结构的图20(A)的XXG-XXG线剖视图。
符号说明
1、101、201、301、401、501、601-锂离子电池,3、103、203-极板群,31、131、231-极板,32、132、232、332、432、532、632-正极端子,33、133、233、333、433、533、633-负极端子,34、35、134、135、234、235-螺母,5、105、205、305、405、505、605-电池罐,50、150、250、350、450、550、650-电池罐本体,50A、150A、250A-开口部,51、52、151、152、251、252、351、352、451、452、551、552、651、652-对置壁部,53、54、153、154、253、254、353、354、453、454、553、554、653、654-侧壁部,55、155、255、355、455、555、655-底壁部,56、57、156、157、256、257、356A、356B、356C、357A、357B、357C、456A、456B、457A、457B、556、557、656A、656B、657A、657B-加强用肋,58、59、158、159、258、259、358、359、458、459、558A、558B、558C、558D、558E、559A、559B、559C、559D、559E-鼓出部,7、107、207、307、407、507、607-电池盖,71、171、271、371、471、571、671-安全阀,9、11、109、111、209、211、309、311、409、411、509、511、609、611-注液口,13、15、113、115、213、215-锥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及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本实施方式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1,其电池容量为210Ah,且具有尺寸为宽152.2mm、高250mm、进深132mm的方形形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不局限于这样的电池容量、尺寸及形状,能够根据用途进行适当变更。例如,当为进深的尺寸根据电池容量发生变化情况时,也能够进行对应。锂离子电池1具有层叠型的极板群3和电池罐5。极板群3具有隔着隔板层叠数百张极板31的构造。此外,极板31由正极板和负极板构成,隔板设置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并且,与正极板的集电板一体地设置的电极片连接在设置于正极端子32的下面并配置在电池罐5内的正极集电体(未图示)上。另外,与负极板的集电板一体地设置的电极片连接在设置于负极端子33的下面并配置在电池罐5内的负极集电体(未图示)上。电池罐5具有电池罐本体50和电池盖7。就电池罐本体50而言,可以通过折弯加工对厚度为1mm以上的不锈钢板实施冲压加工而成型(冲压成型)的工件并焊接对接部来制造,也可以对不锈钢板进行深冲压加工来一体地形成。还通过对不锈钢板实施冲压加工来形成电池盖7。
电池罐5具有一对对置壁部51、52、与对置壁部51、52连接且在与对置壁部51、52对置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对置的一对侧壁部53、54、以及与一对对置壁部51、52和一对侧壁部53、54的一端连接并构成电池罐5的底面的底壁部55。电池罐本体50在上面具有开口部50A(图1),极板群3从该开口部50A插入并收放在电池罐本体50的内部。在极板群3所包含的多张正极板的电极片焊接在与正极端子32连接的未图示的正极集电体上,且极板群3所包含的多张负极板的电极片焊接在与负极端子33连接的未图示的负极集电体上的状态下,将极板群3从电池罐本体50的开口部50A插入。之后,将正极端子32及负极端子33隔着衬垫插入设置在电池盖7上的未图示的端子插入用贯通孔中,将电池盖7焊接在电池罐本体50的开口部50A的边缘部上。之后,将螺母34及35隔着垫圈拧紧在从电池盖7突出的正极端子32及负极端子33上。在电池盖7上设置有注液口9、11以及由开裂阀构成的安全阀71。
如图1及图2(A)、图2(B)及图2(G)所示,在本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中,在位于电池罐5的极板群3的层叠方向上的一对对置壁部51、52上,分别设有加强用肋56、57。此外,在图2(G)的剖视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强调表示电池罐的一部分的厚度。在位于电池罐5的极板群3的层叠方向并对置的一对对置壁部51、52上,分别利用冲压加工形成鼓出部58、59,由此一体地形成加强用肋56、57。具体地,利用冲压加工(冲压成型)使一对对置壁部51、52的各一处(对置壁部的中央区域)以一个图案向极板群3侧(电池罐5的内部)鼓出而形成鼓出部58、59,由此鼓出部58、59的周围构成加强用肋56、57。在本例中,以沿对置壁部51、52的外边缘并包围鼓出部58、59的外周的方式形成加强用肋56、57。
当像这样利用冲压加工将加强用肋56、57与电池罐5一体地设置时(当作为电池罐5的一部分构成时),无需像以往那样为了加强电池罐而增加电池罐的厚度。因此,像本例这样,即使增大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即使将电池大型化),也能够不增加电池的重量而维持电池罐的强度。另外,由于以加强用肋56、57来构成电池罐5的对置壁部51、52的一部分(鼓出部58、59的周围),因此无需作为与电池罐不同的构件来构成加强用肋并通过焊接等将加强用肋安装在电池罐本体50上。因此,能够不大幅地增加电池的制造成本而增大电池罐的强度。
此外,在本例中,形成鼓出部58、59的图案的形状为大致长方形。加强用肋56、57的形状与鼓出部58、59的轮廓形状对应,呈与鼓出部58、59的轮廓形状(大致长方形)相似的形状。此外,加强用肋56、57的形状不局限于该形状。即,就加强用肋56、57的形状而言,只要是能够加强电池罐本体50并维持电池罐本体的强度的形状,还可以呈正方形,圆等各种形状。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增加鼓出部的数量而在侧壁部整体上以网眼状或矩阵状形成加强用肋。
另外,在本例中,在加强用肋56、57与鼓出部58、59之间,形成倾斜的锥形部13、15。当设置这样的锥形部13、15时,由于鼓出部58、59与加强用肋56、57的交界部分的强度变大,因此,作为其结果,能够提高通过加强用肋56、57的电池罐的加强强度。
图3及图4(A)~图4(G)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此外,在图3及图4(A)~图4(G)中,对与图1及图2(A)~图2(G)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在图1及图2(A)~图2(G)中标注的符号上相加数字100之后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如图3及图4(A)~图4(G)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利用冲压加工,在一方的对置壁部151的两处的部位151A、151B上分别形成鼓出部158A、158B。并且,在一方的对置壁部151上,以包围两个鼓出部158A、158B的周围的方式构成加强用肋156。另外,在另一方的对置壁部152的两处的部位152A、152B上,也分别形成鼓出部159A、1598B。并且,在另一方的对置壁部152上以包围两个鼓出部159A、159B的方式构成加强用肋157。如此,用于构成加强用肋的鼓出部不局限于如图1所示在侧壁部的一处的部位上形成,也可以在多处的部位上形成。在第2实施方式中,由于以包围在一个对置壁部上形成的两个鼓出部的周围的方式设置加强用肋,因此加强用肋以横穿对置壁部的中央部的方式形成。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在一个侧壁部上设置一个鼓出部的构造)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罐本体的强度。
图5及图6(A)~图6(G)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第3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此外,在图5及图6(A)~图6(G)中,对与图1及图2(A)~图2(G)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在图1及图2(A)~图2(G)中使用的符号上相加数字200之后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如图5及图6(A)~图6(G)所示,在第3实施方式中,利用冲压加工,在一方的对置壁部251的4处的部位251A、251B、251C、251D上分别形成鼓出部258A、258B、258C、258D。并且,在一方的对置壁部251上以包围四个鼓出部258A、258B、258C、258D的周围的方式构成加强用肋256。另外,在另一方的对置壁部252的四处的部位252A、252B、252C、252D上,也分别形成鼓出部259A、259B、259C、259D。并且,在另一方的对置壁部252上也以包围四个鼓出部259A、259B、259C、259D的方式构成加强用肋257。如此,当为在多处设置用于构成加强用肋的鼓出部的情况时,不局限于如图2(A)~图2(G)所示针对一个侧壁部在两处的部位上形成,也可以在四处的部位上形成。在第3实施方式中,由于以包围在一个侧壁部上形成的四个鼓出部的周围的方式设置加强用肋,因此加强用肋以对侧壁部的中央部进行十字状交叉的方式形成。因此,在第3实施方式中,与图2(A)~图2(G)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在一个侧壁部上设置两个鼓出部的构造)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罐本体的强度。
图7(A)~图7(G)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第4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此外,在图7(A)~图7(G)中,对与图2(A)~图2(G)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在图2(A)~图2(G)中使用的符号上相加数字300之后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在图7(A)~图7(G)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中,在对置壁部351、352上,分别形成一个鼓出部358、359和三个加强用肋356A、356B、356C及357A、357B、357C。具体地,就鼓出部358、359的图案P4而言,以在大致长方形的鼓出部358、359的外侧形成加强用肋356A、357A,且在鼓出部358、359的内侧分别形成两个大致正方形的加强用肋356B、356C及357B、357C(一个以上的加强用肋)的方式,来设定图案的形状。
在该第4实施方式中,在鼓出部358、359的内侧形成的两个加强用肋356B、356C、357B、357C构成不向极板群侧鼓出的两个非鼓出部。在第4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在对置壁部351、352整体上分散地设置三个加强用肋356A、356B、356C及357A、357B、357C,因此能够提高电池罐305的强度。
图8(A)~图8(G)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第5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此外,在图8(A)~图8(G)中,对与图2(A)~图2(G)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在图2(A)~图2(G)中使用的符号上相加数字400之后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在图8(A)~图8(G)所示的第5实施方式中,在对置壁部451、452上,分别形成一个鼓出部458、459和两个加强用肋456A、456B及457A、457B。具体地,就鼓出部458、459的图案P51而言,以在X字状的鼓出部458、459的外侧形成加强用肋456A、457A,且在X字状的鼓出部458、459的内侧的大致中央部形成大致圆形的加强用肋456B、457B(一个加强用肋)的方式,来设定图案的形状。
在该第5实施方式中,在鼓出部458、459的内侧形成的一个加强用肋456B、457B构成不向极板群侧鼓出的一个非鼓出部。在第5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在对置壁部451、452整体上分散地设置两个加强用肋456A、456B、457A、457B,因此能够提高电池罐405的强度。另外,在第5实施方式中,使鼓出部458、459的形状为X字状,且在X字状的鼓出部458、459交叉的部分(鼓出部458、459的中央部)存在大致圆形的非鼓出部(加强用肋456B、457B)。其结果,当电池罐405的内部膨胀了时,由于鼓出部458、459在吸收膨胀部分后也不易变形,因此能够减少电池罐405的变形。
图9(A)~图9(G)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第6实施例的结构的图。此外,在图9(A)~图9(G)中,对与图2(A)~图2(G)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在图2(A)~图2(G)中使用的符号上相加数字500之后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在图9(A)~图9(F)所示的第6实施方式中,在对置壁部551、552上,分别形成5个鼓出部558A、558B、558C、558D、558E及559A、559B、559C、559D、559E和一个加强用肋556、557。具体地,以在使对置壁部551、552的5处(两处以上)以三个图案P61、P62、P63(两个以上的图案)向极板群侧鼓出而形成的5个鼓出部558A、558B、558C、558D、558E及559A、559B、559C、559D、559E(两个以上的鼓出部)的周围形成一个连续的加强用肋556、557的方式,来设定三个图案P61、P62、P63的形状。在5个鼓出部558A、558B、558C、558D、558E及559A、559B、559C、559D、559E中,鼓出部558A、558B、558E及559A、559B、559E在大致长方形的对置壁部551、552的长度方向上,以大致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鼓出部558A、558B及559A、559B在其间夹着大致圆形的鼓出部558E及559E的方式排列并形成在对置壁部551、552上,且鼓出部558C、558D、558E及559C、559D、559E在与大致长方形的对置壁部551、55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以与鼓出部558A、559A形状不同的大致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鼓出部558C、558D及559C、559D在其间夹着大致圆形的鼓出部558E、559E的方式排列并形成在对置壁部551、552上。
在第6实施方式中,由于一个连续的加强用肋556、557以X字状配置在对置壁部551、552上,且一个加强用肋556、557均衡地配置在对置壁部551、552整体上,因此能够提高电池罐505的强度。另外,在第6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对置壁部551、552整体上分散地形成5个鼓出部558A、558B、558C、558D、558E及559A、559B、559C、559D、559E,因此5个鼓出部558A、558B、558C、558D、558E及559A、559B、559C、559D、559E能够均衡地吸收电池罐505的膨胀部分。
图10(A)~图10(G)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第7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此外,在图10(A)~图10(G)中,对与图2(A)~图2(G)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在图2(A)~图2(G)中使用的符号上相加数字600之后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在图10(A)~图10(F)所示的第7实施方式中,在对置壁部651、652上分别形成两个鼓出部658A、658B及659A、659B和两个加强用肋656A、656B及657A、657B。具体地,以如下的方式来设定两个图案P71、P72的形状:在使对置壁部651、652的两处以两个图案P71、P72向极板群侧鼓出而形成的两个鼓出部658A、658B及659A、659B中,在鼓出部658A、659A的周围形成一个连续的加强用肋656A、657A,在鼓出部658A、659A与在鼓出部658A、659A的内侧形成的鼓出部658B、659B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加强用肋656B、657B,在一个鼓出部658B、659B的外侧同心地形成另一个鼓出部658A、659A。
在第7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加强用肋656A、657A的内侧另一加强用肋656B、657B与加强用肋656A、657A同心地形成,因此两个加强用肋656A、656B以及657A、657B均衡地配置在对置壁部651、652整体,其结果,能够提高电池罐605的强度。另外,在第7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一个鼓出部658B、659B的外侧同心地形成另一鼓出部658A、659A,两个鼓出部658A、658B、659A、659B分散地形成在对置壁部651、652整体,因此两个鼓出部658A、658B、659A、659B能够均衡地吸收电池罐605的膨胀部分。
此外,如图8(E)、图8(F)、图8(G)及图9(E)、图9(F)、图9(G)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方式以及第6实施方式中,在与极板群的层叠方向正交且与一对对置壁部451、452及551、552邻接的电池罐405、505的一对侧壁部453、454及553、554上,分别利用冲压成型一体地形成加强用的侧壁肋461、462及561、562。具体地,以在使侧壁部453、454及553、554的两处以上以两个图案P52、P53及P64、P65向极板群侧鼓出而形成的三个鼓出部463A、463B、463C、464A、464B、464C及563A、563B、563C、564A、564B、564C的周围形成一个连续的加强用的侧壁肋461、462及561、562的方式,来设定两个图案P52、P53及P64、P65的形状。三个鼓出部463A、463B、463C、464A、464B、464C及563A、563B、563C、564A、564B、564C在大致长方形的侧壁部453、454及553、554的长度方向上,以大致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鼓出部463A、463B、464A、464B及563A、563B、564A、564B在其间夹着大致圆形的鼓出部463C、464C及563C、564C的方式排列并形成在侧壁部453、454及553、554上。
在第5实施方式以及第6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一对对置壁部451、452及551、552上形成了加强用肋456、457及556、557,且在一对侧壁部453、454及553、554上也形成了加强用的侧壁肋461、462及561、562,因此能够可靠地提高电池罐的强度。此外,虽然仅在第5实施方式以及第6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一对侧壁部上形成加强用的侧壁肋的结构,但是当然也可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一对侧壁部上设置侧壁肋。
此外,为了使电池的外观构造便于理解,图11(A)~图11(F)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11(G)表示省略内部结构并强调电池罐的一部分的厚度的图11(A)的XIG-XIG线剖视图,图12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锂离子电池的立体图。另外,图13(A)~图13(F)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13(G)表示省略内部结构并强调电池罐的一部分的厚度的图13(A)的XIIIG-XIIIG线剖视图,图14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锂离子电池的立体图。进一步,图15(A)~图15(F)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15(G)表示省略内部结构并强调电池罐的一部分的厚度的图15(A)的XVG-XVG线剖视图,图16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锂离子电池的立体图。
进一步,图17(A)~图17(F)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17(G)表示省略内部结构的图17(A)的XVIIG-XVIIG线剖视图。另外,图18(A)~图18(F)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18(G)表示省略内部结构的图18(A)的XVIIIG-XVIIIG线剖视图。图19(A)~图19(F)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19(G)表示省略内部结构的图19(A)的XIXG-XIXG线剖视图。图20(A)~图20(F)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20(G)表示省略内部结构的图20(A)的XXG-XXG线剖视图。
以上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对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变更是不言而喻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位于电池罐的极板群的层叠方向上的一对侧壁部上,分别利用冲压成型一体地形成加强用肋,因此无需像以往那样为了加强电池罐而增加形成电池罐的材料的厚度。另外,能够不大幅地增加电池的制造成本而提高电池罐的强度。
Claims (8)
1.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其将层叠多张极板而成的层叠型的极板群收放在金属制的电池罐的内部,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所述电池罐的所述极板群的层叠方向并对置的一对对置壁部上,分别利用冲压成型一体地形成加强用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对置壁部的一处以一个图案向所述极板群侧鼓出而形成的一个鼓出部的周围,形成所述加强用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处为所述对置壁部的中央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
以在所述一个鼓出部的外侧形成一个所述加强用肋且在所述鼓出部的内侧形成一个以上的所述加强用肋的方式,来设定所述图案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
以在使所述对置壁部的两处以上以两个以上的图案向所述极板群侧鼓出而形成的两个以上的鼓出部的周围,形成一个连续的所述加强用肋的方式,来设定所述两个以上的图案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
以在使所述对置壁部的两处以两个图案向所述极板群侧鼓出而形成的两个所述鼓出部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所述加强用肋,且在所述一个所述鼓出部的外侧同心地形成另一个所述鼓出部的方式,来设定所述两个图案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极板群的层叠方向正交且与所述一对对置壁部连续的所述电池罐的一对侧壁部上,分别利用冲压成型一体地形成加强用的侧壁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
以在使所述侧壁部的两处以上以两个以上的图案向所述极板群侧鼓出而形成的两个以上的所述鼓出部的周围,形成一个连续的所述加强用的侧壁肋的方式,来设定所述两个以上的图案的形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33618 | 2012-10-23 | ||
JP2012233618 | 2012-10-23 | ||
JP2013194662A JP6286970B2 (ja) | 2012-10-23 | 2013-09-19 | 大容量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
JP2013-194662 | 2013-09-1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53286U true CN203553286U (zh) | 2014-04-16 |
Family
ID=50471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65245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53286U (zh) | 2012-10-23 | 2013-10-22 |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5328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18038A (zh) * | 2017-11-21 | 2019-05-2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池组和电池组所用的单电池的制造方法 |
-
2013
- 2013-10-22 CN CN201320652458.6U patent/CN20355328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18038A (zh) * | 2017-11-21 | 2019-05-2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池组和电池组所用的单电池的制造方法 |
CN109818038B (zh) * | 2017-11-21 | 2021-12-14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池组和电池组所用的单电池的制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217712U (zh) | 电池用封口板组件、及具备该封口板组件的电池 | |
CN203553286U (zh) |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 |
CN204243090U (zh) | 一种高性能动力锂离子电池 | |
CN216563247U (zh) | 电池及电子设备 | |
CN107732059B (zh) | 一种方形锂电池标准化模组封装壳体及pack方法 | |
CN202474052U (zh) | 一种高容量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壳体 | |
CN101577345A (zh) | 动力电池 | |
CN102623730A (zh) | 一种变流道低温低压长方形燃料电池 | |
CN206858229U (zh) | 一种循环水电化学处理设备 | |
CN201556667U (zh) | 铅酸蓄电池板栅 | |
CN212062474U (zh) | 一种方形锂离子顶盖结构 | |
CN207834413U (zh) | 一种用于放置圆柱电芯的模块盒 | |
CN112909388A (zh) |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芯 | |
CN102290538A (zh) |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壳体及动力电池 | |
CN206059476U (zh) | 一种软包装端子保护结构 | |
CN206148536U (zh) | 一种集流体及包含该集流体的蓄电池极板 | |
KR20210012759A (ko) | 음각의 전해액누출경로를 포함하고 있는 납축전지용 사이드 단자 | |
KR20160109350A (ko) | 오버랩 구조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전지셀 트레이 | |
CN219246823U (zh) | 用于电池组的绝缘垫片及电池箱 | |
CN205583025U (zh) | 一种电芯并联极片 | |
CN205120932U (zh) | 一种扣式电池托盘 | |
CN216750193U (zh) | 一种电芯堆叠用组件及含有此电芯堆叠用组件的电芯模组 | |
CN221530199U (zh) |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216850179U (zh) | 一种ctp电池包及汽车 | |
CN203056027U (zh) | 水壶式电池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