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11803U - 一种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11803U
CN203511803U CN201320604836.3U CN201320604836U CN203511803U CN 203511803 U CN203511803 U CN 203511803U CN 201320604836 U CN201320604836 U CN 201320604836U CN 203511803 U CN203511803 U CN 203511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hole
joyride device
sleeve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048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声祺
黄泰硕
童云春
黄飞
傅汉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048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11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11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118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其包括:转轴竖置式备胎升降器,转轴竖置式备胎升降器包括转轴;后备箱内饰罩,后备箱内饰罩上形成有通孔,转轴的上端穿过通孔以伸入到汽车的后备箱内;防盗装置,防盗装置设在通孔处且防盗装置构造为限制转轴相对通孔的旋转角度α在预设范围内,防盗装置与转轴的上端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通过设置限制转轴旋转的防盗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备胎被盗,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行车爆胎、漏气等突发状况,大多数的汽车都会配备备胎。对于强调通过性的SUV车型,由于其底盘较高,备胎通常置于车身地板之下。这种布置既可增加行李箱空间又可以方便用户取用备胎。
对于下置式的备胎,为了取用方便都会设计一套相应的备胎升降装置。现有两种升降装置:升降转轴横置式和升降转轴竖置式。转轴横置式升降装置可以将整个装置放置于后备箱之内,这样可有效避免备胎被盗,但缺点是占用后备箱的空间大。转轴竖置式升降装置只能置于车身地板之下,节省了后备箱空间,但备胎被盗取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该汽车通过设置防盗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备胎被盗,实用性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包括:转轴竖置式备胎升降器,转轴竖置式备胎升降器包括转轴;后备箱内饰罩,后备箱内饰罩上形成有通孔,转轴的上端穿过通孔以伸入到汽车的后备箱内;防盗装置,防盗装置设在通孔处且防盗装置构造为限制转轴相对通孔的旋转角度α在预设范围内,防盗装置与转轴的上端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通过设置限制转轴旋转的防盗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备胎被盗,实用性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汽车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防盗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在通孔处。这样防盗装置使转轴与通孔位置固定,转轴与通孔不可发生相对旋转,此时,旋转角度α=0°。
α满足关系式:0°<α<360°。
α进一步满足关系式:0°<α<180°。
防盗装置包括:基板;套筒,套筒设在基板的下表面上,转轴的上端固定在套筒内;凸起部,凸起部设在基板的下表面上,且通孔处设置有止挡所述凸起部的限位部。限位部可阻止凸起部相对通孔转动,从而限位部也就可以阻止防盗装置及转轴相对通孔转动。这样就可以防止通过旋转转轴下降备胎使备胎被盗。
凸起部为两个且相对套筒的中心轴线径向对称。
限位部为两个且相对通孔的中心轴线对称,通孔的中心轴线与套筒的中心轴线重合。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地调整并限制防盗装置相对通孔的旋转角度,从而可以缩小转轴相对通孔的旋转角度。
套筒的外径尺寸小于两个限位部之间的距离,两个限位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凸起部之间的距离。这样限位部既可以限制凸起部的转动,又不会和套筒相互干涉,避免造成限位部和套筒的损坏,实用性好。
转轴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套筒具有底部敞开的容纳腔,容纳腔的横截面与转轴的横截面形状相同。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防止转轴相对套筒转动,也就是防止转轴相对防盗装置转动,增加防盗装置的可靠性。
防盗装置为金属件或塑料件。
防盗装置一体形成。这样不仅增加了防盗装置的强度,同时也降低了防盗装置的制造成型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没有安装防盗装置的汽车局部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装防盗装置的汽车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防盗装置立体图。
附图标记:
转轴1;挂耳2;后备箱内饰罩3;通孔4;限位部41;防盗装置5;基板51;套筒52;凸起部53;容纳腔54;车身地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包括:转轴竖置式备胎升降器、后备箱内饰罩3和防盗装置5。
其中,转轴竖置式备胎升降器包括转轴1。如图1所示,转轴1与挂耳2相连,备胎固定在挂耳2上,旋转转轴1可以升降挂耳2,例如顺时针旋转转轴1可以提升挂耳2及备胎,这样备胎就可以被稳固地放置在车身地板6下,相反地,逆时针旋转转轴1可以下降挂耳2和备胎,这样就可以取用备胎。具体地,转轴1的上端设在后备箱内,打开后备箱后,可以通过专用工具转动转轴1的上端实现旋转转轴1。例如,转轴1的上端可以为五角头,也就是说,转轴1的上端的横截面为五角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用弹性圆柱销固定住转轴1的下端,防止转轴1上下窜动而导致零件失效。
需要说明的是,转轴竖置式备胎升降器为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再赘述。
后备箱内饰罩3上形成有通孔4,转轴1的上端穿过通孔4以伸入到汽车的后备箱内。这样只有打开后备箱才可以旋转转轴1的上端,可以防止备胎被盗。
防盗装置5设在通孔4处且防盗装置5构造为限制转轴1相对通孔4的旋转角度α在预设范围内,防盗装置5与转轴1的上端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预设范围可为0°≤α<360°,也就是说,α满足关系式:0°≤α<360°。优选地,α满足关系式:0°≤α<180°。防盗装置5与转轴1的上端固定,也就是说,防盗装置5与转轴1不可相对转动。这样防盗装置5相对通孔4的旋转角度为α,转轴1相对通孔4的旋转角度也为α,即防盗装置5可以使转轴1相对通孔4只能在0°到360°之间旋转。这样就可以防止通过旋转转轴1下降备胎而使备胎被盗。当需要取用备胎时,拿走防盗装置5就可以正常的升降备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此,防盗装置5相对通孔4的旋转角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具体设定,只要可以有效地防止备胎被盗的防盗装置5相对通孔4的旋转角度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通过设置限制转轴1旋转的防盗装置5可以有效地防止备胎被盗,实用性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防盗装置5可拆卸地固定在通孔4处,例如防盗装置5通过卡扣结构或者螺钉固定在通孔4中,防盗装置5不可相对通孔4旋转,因此转轴1也不可相对通孔4旋转。也就是说,防盗装置5使转轴1与通孔4位置固定,转轴1与通孔4不可发生相对旋转,此时,旋转角度α=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α可进一步地满足关系式:0°<α<360°。也就是说,防盗装置5可以使转轴1相对通孔4旋转,旋转角度在0°到360°之间。优选地,0°<α<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防盗装置5包括:基板51、套筒52和凸起部53。
其中,套筒52设在基板51的下表面上,转轴1的上端固定在套筒52内。可以理解的是,套筒52与转轴1的上端适配。例如,转轴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套筒52套设转轴1的容纳腔54的横截面也为多边形。此外,转轴1的上端与套筒52可紧密接触,从而转轴1的上端可稳固地固定在套筒52内。这样就可以防止转轴1相对套筒52转动,也就是防止转轴1相对防盗装置5转动。
凸起部53设在基板51的下表面上,且通孔4处设置有限位部41,限位部41适于止挡凸起部53。如图3所示,凸起部53设在基板51的下表面上且向下延伸,通孔4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部41,限位部41可阻止凸起部53相对通孔4转动,从而限位部41也就可以阻止防盗装置5及转轴1相对通孔4转动。这样就可以防止旋转转轴1使备胎下降被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凸起部53为两个且相对套筒52的中心轴线径向对称。相应地,限位部41为两个且相对通孔4的中心轴线对称,通孔4的中心轴线与套筒52的中心轴线重合。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地限制防盗装置5相对通孔4的旋转角度,从而可以缩小转轴1相对通孔4的旋转角度,更好地防止备胎被盗。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此,凸起部53和限位部41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套筒52的外径尺寸小于两个限位部41之间的距离,两个限位部41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凸起部53之间的距离。这样限位部41既可以限制凸起部53的转动,又不会和套筒52相互干涉,避免造成限位部41和套筒52的损坏,实用性好。
优选地,转轴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套筒52具有底部敞开的容纳腔54,容纳腔54的横截面与转轴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即容纳腔54的横截面也为多边形。具体地,如图2所示,转轴1的横截面可为五边形,容纳腔54的横截面也为五边形。进一步地,转轴1的上端可与套筒52的容纳腔54紧密接触,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防止转轴1相对套筒52转动,也就是防止转轴1相对防盗装置5转动,增加防盗装置5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防盗装置5可为金属件或塑料件。由于塑料件生产成本低且可一体成型,防盗装置5优选地为塑料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防盗装置5可一体形成。这样不仅增加了防盗装置5的强度,同时也降低了防盗装置5的制造成型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的其他构成例如发动机和变速器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竖置式备胎升降器,所述转轴竖置式备胎升降器包括转轴;
后备箱内饰罩,所述后备箱内饰罩上形成有通孔,所述转轴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以伸入到所述汽车的后备箱内;
防盗装置,所述防盗装置设在所述通孔处且所述防盗装置构造为限制所述转轴相对所述通孔的旋转角度α在预设范围内,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转轴的上端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通孔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α满足关系式:0°<α<3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α进一步满足关系式:0°<α<1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装置包括:
基板;
套筒,所述套筒设在所述基板的下表面上,所述转轴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套筒内;
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在所述基板的下表面上,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止挡所述凸起部的限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两个且相对所述套筒的中心轴线径向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两个且相对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对称,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套筒的中心轴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两个限位部之间的距离,所述两个限位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两个凸起部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套筒具有底部敞开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横截面与所述转轴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装置为金属件或塑料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装置一体形成。
CN201320604836.3U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汽车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11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04836.3U CN203511803U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04836.3U CN203511803U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11803U true CN203511803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70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04836.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11803U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118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6003A (zh) * 2014-07-23 2014-12-0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备胎防盗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6003A (zh) * 2014-07-23 2014-12-0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备胎防盗拆装置
CN104176003B (zh) * 2014-07-23 2016-03-2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备胎防盗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71402U (zh) 用于防止停车场的汽车进水的升降装置
CN203511803U (zh) 一种汽车
CN102205833B (zh) 一种汽车雨刮片防盗系统
CN105946735A (zh) 随车集合式工具
CN203051348U (zh) 卡接机构
CN204124064U (zh) 车载终端及其减震支座
CN207140911U (zh) 止退机构
CN205523447U (zh) 抗爆轮胎
CN204782404U (zh) 一种新型汽车车门限位器的限位杆、限位器和汽车
CN203372169U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塑料托盘
CN201506329U (zh) 备胎防盗装置
CN202278922U (zh) 车辆轮胎防盗装置
CN2320471Y (zh) 自破式汽车防盗轮胎锁
CN212447470U (zh) 一种制动踏板总成
CN203318023U (zh) 双槽轮毂
CN202564082U (zh) 机动车转向灯开关
CN101134421A (zh) 一种轮毂
CN203557909U (zh) 一种汽车轮胎防盗锁
CN103556858A (zh) 汽车轮胎导正装置
CN203778613U (zh) 一种汽车仪表横梁安装盒内板的成型模具
CN201397877Y (zh) 用于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接收天线
CN202345273U (zh) 一种中空吹塑轮
CN202753901U (zh) 一种安全气囊及汽车
CN102390219A (zh) 汽车轮胎
JP2014034296A (ja) ツールボックス、及び、ツールボックスの収容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