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50485U - 自动贴标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贴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50485U
CN203450485U CN201320542831.2U CN201320542831U CN203450485U CN 203450485 U CN203450485 U CN 203450485U CN 201320542831 U CN201320542831 U CN 201320542831U CN 203450485 U CN203450485 U CN 203450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ing machine
automatic labeling
pipe
holding part
movable h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428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迟名波
林建琳
姚庭
张继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428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50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50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504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贴标机,用于在管状物的外壁上贴标签,包括插管通道和用于驱动位于插管通道中的管状物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旋转机构,还包括用于在管状物插入插管通道的过程中夹持管状物的夹持机构,其中,夹持机构的夹持管状物的位置位于插管通道的入口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避免了因管状物安装时发生倾斜可能造成的管状物转动不顺畅的问题,特别是不同管径的管状物在安装时所存在的倾斜问题,对管状物的适应性较强。

Description

自动贴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贴标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常见的试管a包括用于容纳液体的管体a1和用于封闭管体a1的开口的盖a2。使用试管的血站、医院、生化实验室等机构为了对采集的血液、尿液等样本进行标记,需要在容纳样本的管体a1的外壁上粘贴标签,该标签上打印有样本检测信息、采集者个人信息等内容。
图2是日本专利JPH04154534提供的一种自动贴标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自动贴标机包括打印装置1′和贴标装置2′,其中贴标装置2′位于打印装置1′的出口处。初始状态时,凸轮14′转动与摆杆16′接触,驱动摆杆16′绕转轴17′摆动,使位于摆杆16′悬空端的从动辊8′远离驱动辊6′和导向辊7′,此时,驱动辊6′、导向辊7′,以及从动辊8′三者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稍大于该自动贴标机所支持的试管的外径,当试管5′插入到驱动辊6′、导向辊7′,以及从动辊8′三者之间后,凸轮14′转动与摆杆16′分离,摆杆16′在弹性元件18′的弹力作用下绕转轴17′摆动,从动辊8′将试管5′压在驱动辊6′和导向辊7′上,驱动辊6′转动带动试管5′转动,将打印装置1′的打印头24′打印出的标签粘贴在试管5′的外壁上。
这种自动贴标机在初始状态时的驱动辊6′、导向辊7′,以及从动辊8′三者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稍大于该自动贴标机所支持的试管的外径,因此当插入具有较小外径的试管时,试管容易在驱动辊6′、导向辊7′,以及从动辊8′三者之间发生倾斜,当从动辊8′将倾斜的试管按压在驱动辊6′和导向辊7′时,有可能造成试管转动不顺畅的问题,从而引起标签粘贴故障,因此,这种自动贴标机对试管的适应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不同外径试管粘贴标签的自动贴标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贴标机,用于在管状物的外壁上贴标签,包括插管通道和用于驱动位于插管通道中的管状物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旋转机构,还包括用于在管状物插入插管通道的过程中夹持管状物的夹持机构,其中,夹持机构的夹持管状物的位置位于插管通道的入口处。
进一步地,上述自动贴标机还包括与插管通道的入口衔接的插管口。
进一步地,上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活动夹持部和第二活动夹持部,其中,管状物夹持在第一活动夹持部和第二活动夹持部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活动夹持部包括摆板,以与所述第二活动夹持部之间围成夹持所述管状物的夹口。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活动夹持部还包括使摆板具有紧密接触管状物的外壁的运动趋势的第一弹性元件,摆板具有与管状物的外壁接触的弧状接触部,以形成圆弧状的夹口。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活动夹持部包括与管状物的外壁接触的摆杆,其中,摆杆和第一活动夹持部之间围成夹持管状物的夹口。
进一步地,上述摆杆包括芯轴和套设在芯轴上的与管状物的外壁接触的辊轮。
进一步地,上述摆杆还包括使摆杆具有紧密接触管状物的外壁的运动趋势的第二弹性元件。
进一步地,上述自动贴标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插管通道内是否有管状物插入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与第一活动夹持部或第二活动夹持部同步摆动的检测片和检测检测片的摆动位置的传感器。
进一步地,上述管状物为试管,包括管体和盖,其中,盖的下端边缘与夹持机构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在管状物插入插管通道的过程中,夹持机构夹持管状物,起到引导管状物的作用,避免了因管状物安装时发生倾斜可能造成的管状物转动不顺畅的问题,特别是不同管径的管状物在安装时所存在的倾斜问题,因而对管状物的适应性较强。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中:
图1是常见的试管的示意图;
图2是日本专利JPH04154534提供的一种自动贴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一实施例的整机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一实施例的贴标装置的结构轴测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一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6b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一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以及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一实施例的贴标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打印装置;         2、贴标装置;
3、旋转机构;         4、夹持机构;
5、检测机构;         a、试管;
a1、管体;            a2、盖;
L、标签纸;           P1、插管通道;
L1、标签;            L2、衬纸;
11、供纸辊;          12、打印机构;
13、剥离件;          14、回收辊;
31、主动辊;          32、从动辊组件;
33、传动组件;        34、第一电机;
121、打印头;         122、打印胶辊;
311、齿轮;           321、支架;
322、第一从动辊;     323、第二从动辊;
324、第三弹性元件;   325、凸轮;
326、第二电机;       321a、支撑轴;
321b、滚轮;          331、齿轮;
41、摆板;            42、摆杆;
43、第一弹性元件;    44、第二弹性元件;
411、枢接轴;         421、枢接轴;
412、端面;           422、辊轮;
423、芯轴;
51、传感器;          52、检测片;
81、底板;            82、上壳;
83、插管口;          811、挂接柱;
821、第二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一实施例的整机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所示,自动贴标机包括壳体、打印装置1和贴标装置2。其中,壳体包括底板81和上壳82,上壳82与底板81共同形成容纳打印装置1和贴标装置2的空间。在上壳82的表面设置有插管口83,用于插入试管a;打印装置1和贴标装置2位于壳体内部,由底板81支撑,贴标装置2位于打印装置1的出口处,且与插管口83相对,试管a可通过插管口83插入贴标装置2中,贴标装置2可以将由打印装置1打印并输出的标签粘贴在试管a的外壁上。
打印装置1包括供纸辊11、打印机构12、剥离件13,以及回收辊14。供纸辊11用于支撑标签纸卷S,供纸辊11垂直地与自动贴标机的底板81固定连接,其长度大于标签纸卷S的最大宽度,其外径与标签纸卷S的芯筒内径相适配,当标签纸卷S套在供纸辊11上时,拉动标签纸卷S上的标签纸L,标签纸卷S可绕供纸辊11转动,释放标签纸L,其中,标签纸L包括衬纸L2和依次粘贴在衬纸L2上的多个具有固定长度的标签L1,其中,标签L1的长度小于试管a的周长。
沿标签纸L输送方向,打印机构12位于供纸辊11的下游,用于在标签L1表面打印设定内容,如采集者信息、检测信息等。打印机构12包括相切配合的打印头121和打印胶辊122,其中打印胶辊122的轴线与供纸辊11的轴线平行,打印胶辊122与打印装置的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打印胶辊122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标签纸L从打印头121和打印胶辊122之间穿过,其中标签L1的打印面与打印头121接触,衬纸L2与打印胶辊122接触,当驱动机构驱动打印胶辊122转动时,打印胶辊122可驱动标签纸L向打印机构12的下游输送。
沿标签纸L输送方向,剥离件13设置在打印机构12的下游,用于将标签L1从衬纸L2上剥离下来。剥离件13安装在底板81上,邻近打印胶辊122设置,其长度方向与打印胶辊12轴线平行,且剥离件13的长度大于等于衬纸L2的宽度。当标签纸L由打印机构12输出时,标签纸L的衬纸L2与剥离件13接触,并经过剥离件13继续向剥离件13的下游输送。本实施例中,剥离件呈轴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剥离件可以呈板状。
沿衬纸L2输送方向,回收辊14位于剥离件13的下游,用于回收标签纸L的衬纸L2。其中,回收辊14垂直地安装在底板81上,与打印装置1的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打印装置1打印时,标签纸L由供纸辊1上的标签纸卷S引出后,穿过打印头121与打印胶辊122之间,标签纸L的衬纸L2的纸头绕过剥离件13之后,缠绕在回收辊14上,打印装置1的驱动机构驱动打印胶辊122、回收辊14转动,打印胶辊122向下游输送标签纸L,同时打印头121在标签L1的表面进行打印,回收辊14回卷衬纸L2,标签L1与衬纸L2在剥离件13处分离,并在打印胶辊122的驱动下由打印装置1的出口朝向贴标装置2输出。
贴标装置2位于打印装置1的出口处,用于将打印装置1输出的标签L1粘贴在试管a的管体a1的外壁上。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一实施例的贴标装置的结构轴测图。如图5所示,贴标装置2包括夹持机构4和旋转机构3,沿试管a插入方向,夹持机构4和旋转机构3依次设置在插管口83的下游。以下为叙述方便,将试管a由插管口83插入贴标装置2内的通道称为插管通道P1。
夹持机构4位于在上壳82的内侧、邻近插管口83设置,用于在试管a插入过程中始终夹持试管a,并可以限定试管a插入的深度。
夹持机构4包括第一活动夹持部和第二活动夹持部,以从试管a相对两侧对试管a形成夹持,下面结合图6a和图6b进行说明。
图6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一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初始状态示意图,图6b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一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为清晰显示夹持机构的各技术特征,将试管以虚线形式显示。夹持机构4包括摆板41、摆杆42、第一弹性元件43(见图7),以及第二弹性元件44。
摆板41和摆杆42分别位于插管通道P1的两侧,摆板41的一端通过枢接轴411与上壳82枢接,可以绕枢接轴411转动,进入或退出插管通道P1;摆杆42通过枢接轴421与上壳82枢接,可以绕枢接轴421转动,进入或退出插管通道P1,当两者均进入插管通道P1时,两者相互靠近,可以间隔设定距离、抵接或相交;第一弹性元件43的一端与摆板41连接,其另一端与上壳82连接,在第一弹性元件4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摆板41始终具有绕枢接轴411转动,进入插管通道P1靠近摆杆42的运动趋势;第二弹性元件44的一端与摆杆42连接,其另一端与上壳82连接,在第二弹性元件44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摆杆42始终具有绕枢接轴421转动,进入插管通道P1靠近摆板41的运动趋势。
优选地,在上壳8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图中未示出)和第二限位部821,其中,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定摆板41绕枢接轴411转动的角度,第二限位部821用于限定摆杆42绕枢接轴421转动的角度,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821的作用下,使摆板41和摆杆42绕各自的枢接轴转动设定角度,两者之间相隔设定距离,以便当试管从插管口83插入时,试管a的管体a1的末端能够顺利地进入摆板41和摆杆42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活动夹持部为摆板,第二活动夹持部为摆杆。在一变型实施例中,第一活动夹持部和第二活动夹持部可以均为摆板,在另一变型实施例中,第一活动夹持部和第二活动夹持部均为摆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活动夹持部和第二活动夹持部还可以为其他的结构,只要能够将试管a限定在二者之间起到引导试管a插入插管通道P1即可。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一实施例的贴标装置的结构俯视图。如图5、图7所示,旋转机构3设置在底板81上,用于驱动试管a沿自身轴线转动。旋转机构3包括主动辊31、从动辊组件32和传动组件33,以及第一电机34。
其中,主动辊31位于插管通道P1一侧,其长度方向沿插管通道P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标签L1的输出方向,主动辊31与打印头121位于标签L1的同一侧,在主动辊31的轴端安装有齿轮311,用于与传动组件33传动连接。
第一电机34固定安装在底板81上,用于驱动主动辊31转动;传动组件33位于第一电机34和主动辊31轴端的齿轮311之间,用于将第一电机34输出的转矩传递给主动辊31,传动组件33可以包括齿形带、齿轮等零件,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33包括齿轮组,该齿轮组中的一个齿轮(图中未示出)与固定设置在第一电机34的输出轴上的电机齿轮(图中未示出)啮合连接,该齿轮组中的另一个齿轮331与主动辊31轴端的齿轮311啮合连接,当第一电机34的输出轴转动时,通过传动组件33可驱动主动辊31转动。
从动辊组件32用于将试管a按压在主动辊31上,使主动辊31转动时能够带动试管a绕自身轴线转动。从动辊组件32包括支架321、第一从动辊322、第二从动辊323、第三弹性元件324和驱动组件。支架321的一端通过支撑轴321a与底板81连接,支架321可绕支撑轴321a摆动,其中,支撑轴321a垂直地支撑在底板81上,与底板81固定连接;第一从动辊322和第二从动辊323间隔设置在支架321上,当支架321绕支撑轴321a摆动时,第一从动辊322和第二从动辊323随之绕支撑轴321a转动。第一从动辊322和第二从动辊323的轴线与主动辊31的轴线平行,相对于主动辊31位于插管通道P1的另一侧,两者均可以绕各自的轴线自由转动,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小于自动贴标机所支持的最小外径的试管的外径;第三弹性元件324的一端与支架321连接,另一端与底板81上的挂接柱811连接,在第三弹性元件324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支架321始终具有绕支撑轴321a沿第一方向摆动,使位于支架321上的第一从动辊322和第二从动辊323进入插管通道P1并压向主动辊31的运动趋势。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支架321沿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摆动,使位于支架321上的第一从动辊322和第二从动辊323退出插管通道P1向远离主动辊31的方向运动,从而使第一从动辊322、第二从动辊323位于插管通道P1外,因此,试管a可由插管口83插入到插管通道P1内,位于主动辊31、第一从动辊322、第二从动辊323三者之间。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与底板81枢接的凸轮325和以及与凸轮325传动连接的第二电机326,其中,凸轮325位于支架321的邻近主动辊31的一侧,在第二电机326的驱动下,凸轮325可绕其枢接轴转动,与支架321抵接或分离。
当凸轮325沿设定方向绕其枢接轴转动设定角度时,凸轮325与支架321抵接并驱动支架321绕支撑轴321a向远离主动辊31的方向转动至设定位置,此时,第一从动辊322和第二从动辊323、主动辊31三者均位于插管通道P1外侧。本实施例中,凸轮325与支架321上的滚轮321b接触,以减少凸轮325与支架321之间的摩擦。当凸轮325沿设定方向的相反方向绕其枢接轴转动至与支架321分离的位置时,支架321在第三弹性元件324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绕支撑轴321a向靠近主动辊31的方向转动,使第一从动辊322和第二从动辊323进入插管通道P1向主动辊31方向运动,此时,如果插管通道P1内插有试管a,则第一从动辊322和第二从动辊323将向主动辊31方向压迫试管a的管体a1,使试管a的管体a1与主动辊31之间保持足够的摩擦力,在主动辊31的驱动下,试管a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
进一步的,自动贴标机还包括检测机构5,用于检测是否有试管由插管口83插入到插管通道P1内。检测机构5包括传感器51和检测片52,其中传感器51与上壳82固定连接,检测片52与摆板41或摆杆42的一端固定连接,当摆杆42或摆板41转动时,检测片52可以与传感器51配合或分离,本实施例中,检测片52与摆杆42的一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摆杆42在第二弹性元件44的作用下进入插管通道P1时,检测片52与传感器51分离,传感器51输出第一信号,当摆杆42在插入的试管a的推力作用下退出插管通道P1时,检测片52与传感器51配合,传感器51输出第二信号,自动贴标机的控制器通过检测传感器51输出的信号可以判断摆杆42的摆动位置,从而判断插管通道P1内是否有试管插入。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的工作过程。
初始状态时,如图6a所示,在第一弹性元件43、第二弹性元件44的作用下,摆板41和摆杆42进入插管通道P1且彼此靠近,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821的作用下,摆板41和摆杆42两者之间相隔设定距离,摆板41和摆杆42二者之间形成的缝隙小于自动贴标机所支持的外径最小的试管的直径,凸轮325与支架321抵接,第一从动辊322和第二从动辊323、主动辊31均位于插管通道P1外侧,检测机构5的检测片52与传感器51分离,传感器51输出第一信号。
如图6b所示,当插入试管a时,试管a的管体a1的末端插入到摆板41和摆杆42之间的缝隙内,与摆板41和摆杆42接触,并驱动摆板41和摆杆42分别克服第一弹性元件43和第二弹性元件44的弹性力,绕各自枢接轴转动,随着继续插入试管a,试管a的管体a1的外壁相对摆板41、摆杆42滑动,当试管a的盖a2的下端面与摆板41的端面412接触时,完成试管安装,在此过程中,摆板41和摆杆42在第一弹性元件43和第二弹性元件44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一直夹持试管a的管体a1,同时,检测机构5的检测片52随摆杆42同步转动与传感器51配合,传感器51输出第二信号,控制器据此判断插管通道P1内有试管a插入。
当控制器接收到贴标指令时,控制器根据传感器51的检测信号判断插管通道P1内是否有试管插入,如果有试管插入,则控制第二电机326驱动凸轮325转动与支架321分离,支架321在第三弹性元件324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向靠近主动辊31方向摆动,带动第一从动辊322和第二从动辊323将试管a的管体a1按压在主动辊31上。
接着,控制器控制打印装置1的驱动机构驱动打印胶辊122和回收辊14转动,打印胶辊122驱动标签纸L向出口移动,打印头121在标签L1的表面打印,同时,回收辊14回卷衬纸L2使标签L1与衬纸L2在剥离件13处分离;控制器同时控制贴标装置2的第一电机34的输出轴转动,驱动主动辊31转动,主动辊31驱动试管a绕自身轴线转动,当标签L1的前端运动至试管a的管体a1与主动辊31相切位置处时,标签L1粘贴在管体a的外壁上。
优选地,摆板41的临近上壳82的端面412与试管a的插入方向垂直,摆板41的临近插管通道的一侧具有与试管的外壁接触的弧状接触部,如此设置可以在试管a插接到位时增大摆板41与试管a的盖a2的接触面积;优选地,摆杆42为组件,包括芯轴423和在芯轴423上套接的至少一个辊轮422,辊轮422可以绕芯轴423自由转动,这样,当试管a插入插管通道与摆杆42接触时,辊轮422绕芯轴423自由转动,能够减少试管a的管体a1与摆杆42之间的摩擦力,实现试管a顺畅插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摆板41的枢接轴411和摆杆42的枢接轴421为同一个枢接轴,摆板41和摆杆42呈剪刀状枢接在该枢接轴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43和第二弹性元件44为同一个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摆板41连接,另一端与摆杆42连接,在该弹性元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摆板41和摆杆42均始终具有进入插管通道相互靠近的运动趋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在插入试管的过程中,夹持机构的摆板和摆杆一直夹持试管的管体,当试管的盖与摆板接触时,摆板限制试管继续插入,从而确认试管安装到位。与现有技术中的自动贴标机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用于夹持试管的摆杆和摆板可随试管外径尺寸变化而绕各自枢接轴弹性转动,从而保证了试管在安装时能被初步夹紧和定位,避免了因试管安装时发生倾斜可能造成的试管转动不顺畅的问题,因此,能够为具有不同外径试管粘贴标签,对试管的适应性强。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贴标机的夹持机构不仅适用于对试管的夹持,而且还适用于对类似试管的管状物(如采血管、尿液管等)的夹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贴标机,用于在管状物的外壁上贴标签,包括插管通道(P1)和用于驱动位于所述插管通道(P1)中的管状物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旋转机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管状物插入所述插管通道(P1)的过程中夹持所述管状物的夹持机构(4),其中,所述夹持机构(4)的夹持所述管状物的位置位于所述插管通道(P1)的入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贴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插管通道(P1)的入口衔接的插管口(8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贴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第一活动夹持部和第二活动夹持部,其中,所述管状物夹持在所述第一活动夹持部和第二活动夹持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贴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夹持部包括摆板(41),以与所述第二活动夹持部之间围成夹持所述管状物的夹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贴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夹持部还包括使所述摆板(41)具有紧密接触所述管状物的外壁的运动趋势的第一弹性元件(43),所述摆板(41)具有与所述管状物的外壁接触的弧状接触部,以形成圆弧状的所述夹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贴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夹持部包括与所述管状物的外壁接触的摆杆(42),其中,所述摆杆(42)和所述第一活动夹持部之间围成夹持所述管状物的夹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贴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42)包括芯轴(423)和套设在所述芯轴(423)上的与所述管状物的外壁接触的辊轮(4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贴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42)还包括使所述摆杆(42)具有紧密接触所述管状物的外壁的运动趋势的第二弹性元件(44)。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贴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插管通道(P1)内是否有所述管状物插入的检测机构(5),所述检测机构(5)包括与所述第一活动夹持部或所述第二活动夹持部同步摆动的检测片(52)和检测所述检测片(52)的摆动位置的传感器(5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贴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物为试管(a),包括管体(a1)和盖(a2),其中,所述盖(a2)的下端边缘与所述夹持机构(4)抵接。
CN201320542831.2U 2013-09-02 2013-09-02 自动贴标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50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42831.2U CN203450485U (zh) 2013-09-02 2013-09-02 自动贴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42831.2U CN203450485U (zh) 2013-09-02 2013-09-02 自动贴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50485U true CN203450485U (zh) 2014-02-26

Family

ID=50130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4283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50485U (zh) 2013-09-02 2013-09-02 自动贴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5048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2466A (zh) * 2016-11-11 2017-05-31 成都佳美嘉科技有限公司 对待检试管进行自动贴载的电子存放系统
CN106742773A (zh) * 2016-11-11 2017-05-31 成都佳美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对检验试管进行自动贴载的存放装置
CN106966003A (zh) * 2017-05-10 2017-07-21 珠海倍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管条码粘贴机构
CN108910202A (zh) * 2018-08-21 2018-11-30 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管贴标装置
TWI703074B (zh) * 2019-09-09 2020-09-01 科誠股份有限公司 試管製備設備及其製備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2466A (zh) * 2016-11-11 2017-05-31 成都佳美嘉科技有限公司 对待检试管进行自动贴载的电子存放系统
CN106742773A (zh) * 2016-11-11 2017-05-31 成都佳美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对检验试管进行自动贴载的存放装置
CN106966003A (zh) * 2017-05-10 2017-07-21 珠海倍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管条码粘贴机构
CN108910202A (zh) * 2018-08-21 2018-11-30 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管贴标装置
CN108910202B (zh) * 2018-08-21 2023-08-11 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管贴标装置
TWI703074B (zh) * 2019-09-09 2020-09-01 科誠股份有限公司 試管製備設備及其製備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50485U (zh) 自动贴标机
CN203439359U (zh) 自动贴标机
CN107554906B (zh) 一种采血管标注仪
CN104991428B (zh) 感光鼓的传动组件
CN203439350U (zh) 自动贴标机
CN107554904B (zh) 一种试管贴标装置
CN203601670U (zh) 自动贴标机
KR101586891B1 (ko) 검사 전처리 장치
CN112623695A (zh) 排列装置及采集管标注发放设备
CN218511678U (zh)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表面光滑度检测装置
US5483317A (en) Film developing device
CN206488762U (zh) 电梯导轨垂直度检测系统
CN110979879A (zh) 一种真空采血管打印贴标装置
JPH03277598A (ja) 自動製図機における自動供芯装置
CN220485990U (zh) 缝纫机的自动换梭装置
CN207804161U (zh) 抽纸机防刮纸结构
CN206899758U (zh) 新型3d打印机
CN210981986U (zh) 适用于空气检测的二次热解析仪
CN207433986U (zh) 一种采血管贴标装置
CN219428554U (zh) 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
KR101496358B1 (ko) 스윙 토출부를 갖는 시험관 라벨링 장치
CN215972303U (zh) 一种包装机气体置换转盘装置的密闭机构
CN205465812U (zh) 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
CN220844703U (zh) 一种料卷的对夹结构
CN219923729U (zh) 一种圆珠笔的检测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