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24776U - 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24776U
CN203424776U CN201320534001.5U CN201320534001U CN203424776U CN 203424776 U CN203424776 U CN 203424776U CN 201320534001 U CN201320534001 U CN 201320534001U CN 203424776 U CN203424776 U CN 203424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po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340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爱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5340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24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24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247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包括锅盖总成和锅体总成,所述锅盖总成包括钢盖和锅盖塑料面罩,所述锅盖塑料面罩上设置有盖铰钩,所述锅盖总成上设置有浮子阀,所述浮子阀底部设置有排气杠杆,所述排气杠杆的另一端上部设置有一按钮;所述锅体总成包括外壳、外壳内层和锅胆,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铰接有盖铰座套,用于与锅盖总成的盖铰钩相配合,实现锅盖总成与锅体总成连接使用,如果需要将锅盖总成拆卸下来,可将锅盖总旋转至其盖铰钩脱离盖铰座套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将压力开关设置在发热盘的引脚片上,实现短距离的压力传递;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排气安全,加热效果好,外壳一体成形,坚固且美观。

Description

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电压力锅包括锅盖总成和锅体总成,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锅盖与锅体配合一般是两种结构方式:①锅盖总成与锅体总成的配合是刚性连接,要通过拧卸螺栓、螺母才能拆下锅盖;②锅盖总成与锅体总成的配合是活动连接,开盖即需要卸下。这两种配合方式都有缺陷:前者是结构复杂,耗材多,成本高,不容易清洁;后者是开盖后要找位置放置,既占地方又不卫生。
另外,传统的电压力锅排气时间长,而且在手动拨动和提起浮子阀时手容易被水蒸气烫伤,这样既不安全又不方便。
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限温器都是装在中层通过空气传温给限温器,其缺陷是感温效果偏差大。
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其压力控制都是通过一块大圆形钢片复叠在中层内底部再与发热盘脚连接,其缺陷是控制压力的弹性位移不够准确。
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锅体都是由铁印花外壳配塑料底座的分体式结构,这样既不坚固又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盖装拆方便、排气安全、感温精准的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包括锅体总成和锅盖总成,所述锅体总成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壳体内层、设置在壳体内层内部的锅胆和设置在壳体内层底部并且与锅胆底部接触的发热盘,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锅盖总成上设置有排气阀和浮子阀,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盖铰座套,所述盖铰座套通过支轴铰接在固定环上,盖铰座套能绕着中轴旋转,所述盖铰座套上设置有一锁槽;所述锅盖上设置有一与盖铰座套的锁槽相配合的盖铰钩。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排气时烫伤手,所述锅盖总成上设置有一杠杆,所述杠杆的一端设置在浮子阀的底部,另外一端与一按钮连接,所述按钮设置在锅盖总成远离浮子阀的外部位置上。
进一步地,为了结构紧凑、美观,所述锅盖上设置有手持部,所述按钮设置在手持部上。
进一步地,为了操作方便,所述杠杆通过固定轴固定在锅盖上,所述杠杆与锅盖间设置有一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盘通过多条长条形钢弹片固定在底板上。
进一步地,为了使压力传递位移缩短,加快加热过程,所述发热盘底部设置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的顶杆与发热盘的引脚连接,达到节能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盘中心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限温器,所述限温器紧贴锅胆底部,使感温路径缩到最小,感温准确,既起到更有效的高温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例如忘记放密封圈或排气阀等),亦能将饭煮好。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采用底座与壳身一体拉伸技术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锅盖的盖铰钩旋进盖铰座套的锁槽内,即可以连接使用,在提取食物时,不需另外找位置放置锅盖,即卫生又节省空间;如果需要清洗锅盖,只需将锅盖旋出盖铰座套即可提起锅盖,将锅盖与锅体分离,方便彻底清洗。
2、在浮子阀下部设置杠杆,采用按钮排气,既缩短了排气的时间,又避免了传统的手动排气容易被锅内的水蒸气烫伤的问题。
3、将限温器直接紧贴锅胆底部,使感温路径缩到最小,感温精准,既起到更有效的高温保护作用,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例如忘记放密封圈或排气阀等),亦可将饭煮熟。
4、将压力开关设置在发热盘引脚上,使压力传递位移缩短,加快加热过程,起到节能作用。
5、外壳选用冷轧板材料,耐热性能好,不易变形和变色,采用一体拉伸技术命名底座和壳体一体成形,没有连接缝隙,更加坚固耐用,而且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盖铰座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盖总成,101-钢盖,102-锅盖塑料面罩,2-锅体总成,3-固定环,31-手提部,32-凸起,4-控制面板,5-旋钮,6-外壳,7-支承底脚,8-底板,9-压力开关,10-发热盘,11-限温器,12-锅胆,13-壳体内层,14-密封圈,15-防堵罩,16-排气阀,17-排气杠杆,18-手持部,19-排气按钮,20-固定环限位槽,21-支轴,22-盖铰座套,221-锁槽,222-卡槽,223-排水槽,23-盖铰钩,24-浮子阀推杆,25-浮子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包括锅盖总成1和锅体总成2,所述锅体总成2包括外壳6、固定在外壳6内部的壳体内层13、外壳6底部设置有底板8,所述壳体内层13与外壳6之间设置有发热盘10,所述发热盘10通过三组支承底脚7固定在底板8上,所述支承底脚7为三块长条形钢弹片;所述发热盘10中间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安装限温器11,所述发热盘10上设置有三组引脚,所述引脚上设置有压力开关9,压力开关9的顶杆直接与发热盘10的引脚接触,实现短距离的压力传递位移方式。
所述外壳6上部设置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上设置有限位槽20,用于控制锅盖总成1锁紧或松开的位置;所述固定环3上均匀分布有两个手提部31,其中一个手提部31上设置有一凸起32,所述凸起32上设置有一通孔321,所述凸起32用于安装盖铰座套22,所述盖铰座套22通过支轴21铰接在固定环3的凸起32上,该盖铰座套22可绕支轴21转动,所述盖铰座套22上设置有一锁槽221,锁槽221底部设置有一卡槽222,所述锁槽221和卡槽222用于与锅盖总成上的盖铰钩23配合,所述盖铰座套22上还设置有一排水槽223,所述排水槽223设置在锁槽221靠近锅胆12一侧,排水槽223底部设置有通孔,与外部储水器(图中未标示)连通,打开锅盖时,锅盖上大量的水蒸气凝固成水滴,经排水槽223排出壳体外。
所述锅盖总成1包括钢盖101和将钢盖101固定的锅盖塑料面罩102,所述锅盖塑料面罩102上设置有排气阀16、浮子阀25和手持部18,所述排气阀16底部设置有防堵罩15,所述浮子阀25底部设置有浮子阀推杆24,所述手持部18上设置有一排气按钮19,所述排气按钮19底部设置有排气杠杆17,排气杠杆17的另一端设置在浮子阀排杆24的底部,所述排气杠杆17通过一转动轴固定在锅盖塑料面罩102内部,排气杠杆17与锅盖塑料面罩102间设置有一复位弹簧(图中未标示)。
所述锅盖总成1上设置有密封圈14,所述壳体总成2中部设置有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上设置有方便人们选择不同功能的旋钮5,所述控制面板4上设置有工作指示灯。
所述外壳6采用冷轧板,通过一体拉伸技术制作而成,使底座与壳身没有缝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的工作原理是:
将锅盖总成1锁在锅体总成2上,接上电源,通过旋转旋钮5选择适合的烹煮模式,控制面板4上的工作指示灯亮,显示电压力锅正在工作,锅胆12在发热盘10的加热下,慢慢升温,锅体内部的压力也随之上升,当旋钮5复位至初始状态,食物已煮好,此时由于锅体内部的压力非常大,锅盖总成1不能马上打开,如果需要快速排气,可按下排气按钮19,排气杠杆17在靠近浮子阀25一端往上提起,通过浮子阀推杆24将浮子阀25顶起,实现排气功能,当锅体内部的气压与外部的气压达到平衡时,松开排气按钮19,排气杠杆17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此时即可将锅盖打开。
将锅盖总成1旋转,使其盖铰钩23旋转至壳体盖铰座套22的锁槽221内,打开锅盖总成1,盖铰座套22绕支轴21旋转,使锅盖总成1打开,而锅盖总成1由于卡槽222的作用而固定在固定环3上,锅盖总成1内部的水蒸气凝固成水滴,经排水槽223排出。如果需要清洗锅盖总成1,可将锅盖总成1上的盖铰钩23逆向旋转出盖铰座套22的锁槽221,即可将锅盖总成1拆卸下来进行全面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锅盖总成与锅体总成通过盖铰钩与盖铰座套连接,使用方便,可连接使用,亦可轻易将锅盖总成拆卸下来使用,利用杠杆将浮子阀翘起进行排气,可实现快速排气,同时避免了直接用手拨动浮子阀时容易被蒸气烫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感温精准,加热迅速,节能耐用,外壳采用冷轧板制成,有良好的耐久性、耐热性,不容易产生变形和变色,同时采用一体技术,使底座与壳身没有缝隙,坚固且美观。
本实施例所述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包括锅体总成和锅盖总成,所述锅体总成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壳体内层、设置在壳体内层内部的锅胆和设置在壳体内层底部并且与锅胆底部接触的发热盘,所述外壳上部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外壳中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锅盖总成上设置有排气阀和浮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盖铰座套,所述盖铰座套通过支轴铰接在固定环上,盖铰座套能绕着中轴旋转,所述盖铰座套上设置有锁槽,所述锅盖上设置有与盖铰座套的锁槽配合的盖铰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总成上设置有一杠杆,所述杠杆的一端设置在浮子阀的底部,另外一端与一按钮连接,所述按钮设置在锅盖总成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上设置有手持部,所述按钮设置在手持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通过固定轴固定在锅盖上,所述杠杆与锅盖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底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通过多条支承底脚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支承底脚为长条状钢弹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底部设置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的顶杆与发热盘的引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中心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限温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采用底座与壳身一体拉伸技术成型。
CN201320534001.5U 2013-08-29 2013-08-29 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24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4001.5U CN203424776U (zh) 2013-08-29 2013-08-29 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4001.5U CN203424776U (zh) 2013-08-29 2013-08-29 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24776U true CN203424776U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53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3400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24776U (zh) 2013-08-29 2013-08-29 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247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0958A (zh) * 2017-03-16 2017-06-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锅盖和电热器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0958A (zh) * 2017-03-16 2017-06-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锅盖和电热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201961B2 (en) Cooking appliance comprising a lid equipped with a tube for adding food
US20130334349A1 (en) Food processing and preparation apparatus
KR890003123B1 (ko) 자동 제빵기
CN209610824U (zh) 一种空气压力锅
CN109464000A (zh) 一种空气压力锅
US20030106886A1 (en) Automatic cooker
CN203424776U (zh) 可拆式旋盖电压力锅
CN114340457A (zh) 食品加工机
CN110537829B (zh) 一种家用电饭煲
CN203447062U (zh) 一种便携式食品制作装置
KR20170132227A (ko) 개선된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하는 조리 관리 장치
CN203436173U (zh) 可拆分﹑免烘烤、超长使用寿命﹑自行开盖式球形蒸蛋器
CN207561772U (zh) 一种自动加水养生壶
CN210354406U (zh) 一种通配式烹饪器具
CN204071697U (zh) 蒸汽烹饪装置
CN104976670B (zh) 一种嵌入式两用灶具
CN201230819Y (zh) 限溢流调压式分体电压力锅
CN203263161U (zh) 三合一早餐机
CN206565762U (zh) 一种新型电饭锅
CN205181064U (zh) 多功能锅
CN204962903U (zh) 一种嵌入式两用灶具
CN211582642U (zh) 烹饪器具
CN203914469U (zh) 加微量元素锅
CN220529776U (zh) 烹饪器具
JPS5917239Y2 (ja) 調理タイマ−付グリドル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