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04768U - 一种带中压加热器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中压加热器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404768U CN203404768U CN201320376138.2U CN201320376138U CN203404768U CN 203404768 U CN203404768 U CN 203404768U CN 201320376138 U CN201320376138 U CN 201320376138U CN 203404768 U CN203404768 U CN 2034047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er
- pressure heater
- feedwater
- press
- drain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Control For Baths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中压加热器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包括给水管道,沿给水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给水管道上的前置泵、第一级中压加热器、第二级中压加热器、给水泵、高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加热器和所述第二级中压加热器出口之间设置疏水管道,所述的高压加热器的疏水通过疏水管道疏至所述第二级中压加热器出口。通过改变加热器布置方式,改变给水回热和疏水方式,从而提高了机组热经济性,并降低了加热器的成本投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厂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电厂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发电厂的汽轮机组都无例外地采用给水回热加热,它对机组和电厂的热经济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常规发电厂回热系统的设置普遍采用非调节抽汽至给水加热器来加热给水,按照给水流向,依次在低压加热器、除氧器、高压加热器中加热给水。其中在除氧器后布置前置泵、给水泵,除氧器前为低压加热器,给水泵后为高压加热器,而抽汽经过高压加热器换热后的疏水,传统普遍按照逐级自流方式;而对于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个别设置疏水泵方式,将疏水打入该加热器出口水流中。给水依次经过低压加热器、除氧器、前置泵、给水泵、高压加热器的这样一种常规布置方式,带来的问题是给水经过除氧器回热后,后续的给水回热就全部在给水泵出口的高压加热器内完成,置放于给水泵出口的高压加热器,由于给水的压力等级远远高于低压加热器,因而其成本也远高于低压加热器。此外,高压加热器的疏水系统往往采用逐级自流的方式,这不仅排挤其疏水流入的加热器所对应的部分抽汽,从而降低了热经济性,并且由于疏水在逐级自流过程中,疏水的压力不断降低,能量不断贬值,最后,高压加热器的疏水全部汇集于除氧器。而后,汇集于除氧器的疏水又通过前置泵和给水泵来升压,然后送入锅炉,这会增大泵的耗功。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带中压加热器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通过改变加热器原有布置方式来改变给水回热过程,降低加热器成本,并在新的加热器布置方式基础上采用新的疏水方式,以解决高压加热器疏水对下级抽汽的排挤影响、降低高压加热器疏水的压力损失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中压加热器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包括给水管道,沿给水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给水管道上的前置泵、第一级中压加热器、第二级中压加热器、给水泵、 高压加热器;其中,所述高压加热器和所述第二级中压加热器出口之间设置疏水管道,所述的高压加热器的疏水通过疏水管道疏至所述中压加热器出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级中压加热器和所述第一级中压加热器之间设置疏水管道。
可选地,所述给水管道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前置泵前端的除氧器。
可选地,所述的第一级中压加热器和所述除氧器进口之间设置疏水管道,所述的第一级中压加热器的疏水通过疏水管道疏至所述除氧器。
可选地,所述给水管道还设置有位于所述除氧器前端的低压加热器。
可选地,所述高压加热器的个数至少两个,沿给水方向分别为第一高压加热器和第二高压加热器,其中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和第一高压加热器之间设置疏水管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在给水管道的前置泵和给水泵之间设置中压加热器,压力等级相对(高压加热器)不高,因而可降低加热器成本。
2.本发明改变了原有传统的高压加热器疏水方式,由于高压加热器的疏水未进入中压加热器,而是进入中压加热器出口的给水管道上,因而避免了高压加热器疏水对中压加热器抽汽的排挤影响。
3.本发明由于高压加热器的疏水通过一疏水管道直接疏入中压加热器的出口给水管道上,减小了高压加热器疏水的压力损失,降低了前置泵的耗功。
4.本发明进入除氧器的疏水量减少、甚至实现无任何疏水进入除氧器,因而除氧器的抽汽量会增加,这会增强除氧器的深度除氧能力,有利于防止除氧器的自生沸腾,提高了除氧器的安全裕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传统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传统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给出了传统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的一种原理示意图,包括给水管道10,给水依次流过低压加热器1、除氧器2、前置泵3、中压加热器4、给水泵5、高压加热器6、高压加热器33,给水分别在低压加热器、除氧器、高压加热器中经过回热蒸汽加热;所述高压加热器33与所述高压加热器6之间设置疏水管道34,所述高压加热器33通过疏水管道34疏至所述高压加热器6;所述高压加热器6和所述中压加热器4之间设置疏水管道8,所述的高压加热器6的疏水通过疏水管道8疏至所述中压加热器4;所述的中压加热器4和所述除氧器2进口之间设置疏水管道9,所述的中压加热器4的疏水通过疏水管道9疏至所述除氧器2。
图2给出了传统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的另一种原理示意图,包括给水管道10,给水依次流过低压加热器1、除氧器2、前置泵3、中压加热器4、给水泵5、高压加热器6、高压加热器33,给水分别在低压加热器、除氧器、高压加热器中经过回热蒸汽加热;所述高压加热器33与所述高压加热器6之间设置疏水管道34,所述高压加热器33通过疏水管道34疏至所述高压加热器6;所述高压加热器6和所述中压加热器4之间设置疏水管道8,所述的高压加热器6的疏水通过疏水管道8疏至所述中压加热器4;所述的中压加热器4和所述中压加热器4出口之间设置疏水管道11,所述的疏水管道11设置中压疏水泵31,所述的中压加热器4的疏水通过疏水泵31,由疏水管道11疏至所述中压加热器4的给水出口。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通过给水管道10依次相连通的低压加热器1、除氧器2、前置泵3、中压加热器、给水泵5、高压加热器6;所述中压加热器的个数为两个;沿给水方向分为第一级中压加压器7和第二级中压加热器4;所述高压加热器6和所述第二级中压加热器4的出口之间设置疏水管道13,所述的高压加热器6的疏水通过疏水管道13疏至所述中压加热器4的出口;所述的第二级中压加热器4和所述第一级中压加热器7之间设置疏水管道14,所述第二级中压加热器4的疏水采用逐级自流方式,通过疏水管道14疏至所述第一级中压加热器7;所述的第一级中压加热器7和所述除氧器2进口之间设置疏水管道15,所述的中压加热器7的疏水通过疏水管道15疏至所述除氧器2;实现本发明的一种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Claims (6)
1.一种带中压加热器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包括给水管道,沿给水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给水管道上的前置泵、第一级中压加热器、第二级中压加热器、给水泵、高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加热器和所述第二级中压加热器出口之间设置疏水管道,所述的高压加热器的疏水通过疏水管道疏至所述第二级中压加热器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中压加热器的给水回疏及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中压加热器和所述第一级中压加热器之间设置疏水管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中压加热器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管道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前置泵前端的除氧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中压加热器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中压加热器和所述除氧器进口之间设置疏水管道,所述的第一级中压加热器的疏水通过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级中压加热器和所述除氧器进口之间的疏水管道疏至所述除氧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中压加热器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管道还设置有位于所述除氧器前端的低压加热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中压加热器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加热器的个数至少两个,沿给水方向分别为第一高压加热器和第二高压加热器,其中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和第一高压加热器之间设置疏水管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76138.2U CN203404768U (zh) | 2013-04-19 | 2013-06-27 | 一种带中压加热器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39776 | 2013-04-19 | ||
CN201310139776.7 | 2013-04-19 | ||
CN201320376138.2U CN203404768U (zh) | 2013-04-19 | 2013-06-27 | 一种带中压加热器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404768U true CN203404768U (zh) | 2014-01-22 |
Family
ID=49907436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64512.4A Active CN104110676B (zh) | 2013-04-19 | 2013-06-27 | 一种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
CN201320376138.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04768U (zh) | 2013-04-19 | 2013-06-27 | 一种带中压加热器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
CN201320377916.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04770U (zh) | 2013-04-19 | 2013-06-27 | 一种带中压加热器及疏水泵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
CN201320377870.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04769U (zh) | 2013-04-19 | 2013-06-27 | 一种带中压加热器的改进型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
CN201320376186.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95908U (zh) | 2013-04-19 | 2013-06-27 | 一种带中压加热器及疏水泵的改进型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64512.4A Active CN104110676B (zh) | 2013-04-19 | 2013-06-27 | 一种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377916.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04770U (zh) | 2013-04-19 | 2013-06-27 | 一种带中压加热器及疏水泵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
CN201320377870.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04769U (zh) | 2013-04-19 | 2013-06-27 | 一种带中压加热器的改进型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
CN201320376186.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95908U (zh) | 2013-04-19 | 2013-06-27 | 一种带中压加热器及疏水泵的改进型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5) | CN10411067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02839A (zh) * | 2016-08-30 | 2017-02-15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电站机组锅炉给水双升压系统 |
CN113175664B (zh) * | 2021-04-19 | 2022-08-09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给水加热系统混合工质的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52103A (ja) * | 1994-11-29 | 1996-06-11 | Hitachi Ltd | 飽和ドレン装置 |
JPH11325406A (ja) * | 1998-05-07 | 1999-11-26 | Ebara Corp | 火力発電設備における給水加熱装置 |
CN102116469B (zh) * | 2009-12-30 | 2013-06-12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 发电厂中压加热器给水及疏水系统 |
CN102235661B (zh) * | 2010-04-27 | 2014-10-15 | 王汝武 | 汽轮机回热系统疏水连结系统及方法 |
CN202403258U (zh) * | 2011-11-22 | 2012-08-29 | 邹治平 | 一种火力发电厂给水抽汽回热加热系统 |
CN102809142B (zh) * | 2012-09-07 | 2015-03-11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 发电厂二次再热机组的回热系统及发电厂 |
-
2013
- 2013-06-27 CN CN201310264512.4A patent/CN104110676B/zh active Active
- 2013-06-27 CN CN201320376138.2U patent/CN20340476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3-06-27 CN CN201320377916.XU patent/CN20340477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3-06-27 CN CN201320377870.1U patent/CN20340476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3-06-27 CN CN201320376186.1U patent/CN20339590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95908U (zh) | 2014-01-15 |
CN203404770U (zh) | 2014-01-22 |
CN104110676A (zh) | 2014-10-22 |
CN203404769U (zh) | 2014-01-22 |
CN104110676B (zh) | 2017-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032650U (zh) | 一种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 | |
CN202647718U (zh) | 超临界湿冷供热机组热网疏水处理系统 | |
CN203404768U (zh) | 一种带中压加热器的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 |
CN201297497Y (zh) | 蒸汽汇流节能装置 | |
CN103790657A (zh) | 炭素厂余热发电系统中的蒸汽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202915353U (zh) | Cfb锅炉风水联合型冷渣器综合冷却系统 | |
CN203258631U (zh) | 一种带自除氧系统的中温中压双压余热锅炉 | |
CN103322551A (zh) | 火力发电厂高压加热器的能量回收方法 | |
CN202349998U (zh) | 一种火力发电厂凝结水及给水除氧系统 | |
CN202182458U (zh) | 一种超临界直接空冷供热机组热网疏水系统 | |
CN205014333U (zh) | 一种锅炉排污、疏水热量的回收系统 | |
CN210715162U (zh) | 一种利用给水泵联合凝结水泵变出力的辅助调频系统 | |
CN204851350U (zh) | 一种利用电厂乏汽余热的生水加热系统 | |
CN202403254U (zh) | 低压蒸汽利用系统 | |
CN202647719U (zh) | 亚临界湿冷供热机组热网疏水处理系统 | |
CN206069415U (zh) | 一种制氧用水循环系统 | |
CN204359182U (zh) | 一种水循环处理系统 | |
CN106338060B (zh) | 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的给水系统 | |
CN203395907U (zh) | 一种带疏水泵的逐流式高压加热器疏水系统 | |
CN202892936U (zh) | 新戊二醇蒸汽余热余压综合利用装置 | |
CN203334021U (zh) | 一种用于定型车间的节能供热系统 | |
CN205678656U (zh) | 一种宽负荷回热系统 | |
CN203612960U (zh) | 回收蒸汽乏汽的设备系统 | |
CN204534766U (zh) | 双站环形式供热管网 | |
CN204345766U (zh) | 空冷机组双背压循环水供热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