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0657A - 炭素厂余热发电系统中的蒸汽配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炭素厂余热发电系统中的蒸汽配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90657A CN103790657A CN201210426654.1A CN201210426654A CN103790657A CN 103790657 A CN103790657 A CN 103790657A CN 201210426654 A CN201210426654 A CN 201210426654A CN 103790657 A CN103790657 A CN 1037906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am
- temperature
- condensing turbine
- straight condensing
- pressure reduc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5—On-site combined power, heat or cool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e.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素厂余热发电系统中的蒸汽配置方法及装置。其方法是将余热锅炉出口的高温高压蒸汽直接引入由纯凝汽式汽轮机带动的发电机进行发电;然后在纯凝汽式汽轮机的非可调抽汽口引出温度和压力已经得到衰减的蒸汽供给厂区内的蒸汽用户。本发明的方法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全部进入纯凝汽式汽轮机用于发电,本发明通过用汽轮机非可调抽汽口供应蒸汽用户的方式,减少了余热锅炉后过热蒸汽焓值的损失,达到了节能的目的。此方式还减少了冷却水的供应量,并增加了汽轮机的发电量。本发明适用于厂区蒸汽平均负荷较小且变化不大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炭素厂余热发电系统中的蒸汽配置方法及装置,属于炭素厂热能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炭素厂现有的余热发电系统中,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通常通过减温减压器后供给厂区内的蒸汽用户,多余的蒸汽进入纯凝汽式汽轮机进行发电。目前的这种配置方法,由于余热锅炉出口的蒸汽温度很高,需要对减温减压器补给冷却水,使蒸汽的温度和压力降至用户蒸汽负荷的要求,这种配置方法不但增加了系统补给水的供应,同时减少了发电量。因此,现有系统中,去蒸汽用户部分的潜热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节能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炭素厂余热发电系统中的蒸汽配置方法及装置。使去蒸汽用户部分的蒸汽潜热得到很好的利用,以减小过热蒸汽焓值的损失,提高热能利用率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炭素厂余热发电系统中的蒸汽配置方法,该方法是将余热锅炉出口的高温高压蒸汽直接引入由纯凝汽式汽轮机带动的发电机进行发电;然后在纯凝汽式汽轮机的非可调抽汽口引出温度和压力已经得到衰减的蒸汽供给厂区内的蒸汽用户。
前述方法中,将所述纯凝汽式汽轮机的非可调抽汽口排出的温度和压力已经得到衰减的蒸汽再通过减温减压器进行调节后供给厂区内的蒸汽用户。
前述方法中,所述减温减压器采用冷却水对蒸汽的温度和压力进行调节。
根据前述方法构成的装置,包括余热锅炉、纯凝汽式汽轮机带动的发电机、减温减压器和厂区内的蒸汽用户;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经管道与纯凝汽式汽轮机的蒸汽入口连接,纯凝汽式汽轮机的非可调抽汽口经管道与减温减压器的蒸汽入口连接,减温减压器的蒸汽出口经管道与厂区内的蒸汽用户连接。
前述装置中,所述减温减压器上设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排水管;冷却水进水管与供水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全部进入纯凝汽式汽轮机用于发电,蒸汽用户所需的蒸汽通过纯凝汽式汽轮机本体设置的非可调抽汽口供给。根据汽轮机供应商对非可调抽汽口介质参数计算的结果,可在非可调抽汽口后设置减温减压器,以满足厂区内蒸汽用户的蒸汽负荷要求。本发明通过用汽轮机非可调抽汽口供应蒸汽用户的方式,减少了余热锅炉后过热蒸汽焓值的损失,达到了节能的目的。此方式还减少了冷却水的供应量,并增加了汽轮机的发电量。本发明适用于厂区蒸汽平均负荷较小且变化不大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余热锅炉、2-纯凝汽式汽轮机、3-减温减压器、4-蒸汽用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炭素厂余热发电系统中的蒸汽配置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是将余热锅炉1出口的高温高压蒸汽直接引入由纯凝汽式汽轮机2带动的发电机进行发电;然后在纯凝汽式汽轮机的非可调抽汽口引出温度和压力已经得到衰减的蒸汽供给厂区内的蒸汽用户4。将所述纯凝汽式汽轮机的非可调抽汽口排出的温度和压力已经得到衰减的蒸汽再通过减温减压器3进行调节后供给厂区内的蒸汽用户。所述减温减压器采用冷却水对蒸汽的温度和压力进行调节。如果非可调抽汽口的蒸汽温度及压力高于用户的需要,此时可使用减温减压器进行减温及减压。
根据前述方法构成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余热锅炉1、纯凝汽式汽轮机2、减温减压器3和蒸汽用户4;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经管道与纯凝汽式汽轮机的蒸汽入口连接,纯凝汽式汽轮机的非可调抽汽口经管道与减温减压器的蒸汽入口连接,减温减压器的蒸汽出口经管道与厂区内的蒸汽用户连接。所述减温减压器上设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排水管;冷却水进水管与供水管连接。
图2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炭素厂现有的余热发电系统中,余热锅炉1产生的蒸汽通常是通过减温减压器3后供给厂区内的蒸汽用户4,多余的蒸汽进入纯凝汽式汽轮机2进行发电。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原理
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余热锅炉出口的蒸汽是先经减温减压器后供给蒸汽用户,而根据厂区蒸汽负荷的特点,蒸汽用户对蒸汽的温度和压力要求一般较小,由于从余热锅炉出口排出的蒸汽温度和压力一般较高,所以需要在蒸汽用户之前设置减温减压器,减温减压器的工作原理是采用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将进入减温减压器的温度降下来,在温度下降的同时,蒸汽压力也得到了衰减。在减温减压的过程中,蒸汽的热能被白白的损失掉了。另外蒸汽在减温减压器中减温减压的过程需要较多的冷却水,用水量较大,减温减压器的体积也相应较大。
本发明的最大特点是将带动发电机的纯凝汽式汽轮机直接与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连接,先利用余热锅炉出口的高温高压蒸汽推动纯凝汽式汽轮机获得更大的动力,可大幅度提高发电量,减小能量损失。然后从纯凝汽式汽轮机的非可调抽汽口引出蒸汽,供给厂区蒸汽用户。为了满足蒸汽用户对蒸汽温度和压力的要求,可根据纯凝汽式汽轮机供应商对非可调抽汽口介质参数计算的结果,在非可调抽汽口后设置减温减压器,将蒸汽温度和压力调节到用户要求的范围。减温减压器的工作原理是采用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将进入减温减压器的温度降下来,在温度下降的同时,蒸汽压力也得到了衰减。由于从纯凝汽式汽轮机的非可调抽汽口引出的蒸汽是通过纯凝汽式汽轮机后温度和压力已经得到衰减的蒸汽,所以减温减压器蒸汽入口和出口的蒸汽温度差和压力差并不大,所以需要的冷却水也相应要少的多,可节约用水量,同时也可以减小减温减压器的体积,本例仍采用现有的减温减压器效果会更好。
由于每个厂建设条件不同,所需要的蒸汽参数也不同,当蒸汽用户的参数(流量、温度和压力)在非可调抽汽口的参数范围内时,可以采用此种配置。目前多数碳素厂蒸汽用户的需要量都超过了非可调抽汽口供汽的范围,故本发明只适用于厂区蒸汽平均负荷较小且蒸汽负荷变化不大的情况。
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保留了现有的余热锅炉、纯凝汽式汽轮机、减温减压器,只是通过改变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就大幅度的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降低了能量损失,节约了用水量,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厂区蒸汽平均负荷较小且变化不大的蒸汽用户。
Claims (5)
1. 一种炭素厂余热发电系统中的蒸汽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余热锅炉出口的高温高压蒸汽直接引入由纯凝汽式汽轮机带动的发电机进行发电;然后在纯凝汽式汽轮机的非可调抽汽口引出温度和压力已经得到衰减的蒸汽供给厂区内的蒸汽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纯凝汽式汽轮机的非可调抽汽口排出的温度和压力已经得到衰减的蒸汽再通过减温减压器进行调节后供给厂区内的蒸汽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减压器采用冷却水对蒸汽的温度和压力进行调节。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方法构成的装置,包括余热锅炉(1)、纯凝汽式汽轮机(2)带动的发电机、减温减压器(3)和厂区内的蒸汽用户(4);其特征在于: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经管道与纯凝汽式汽轮机的蒸汽入口连接,纯凝汽式汽轮机的非可调抽汽口经管道与减温减压器的蒸汽入口连接,减温减压器的蒸汽出口经管道与厂区内的蒸汽用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减压器(3)上设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排水管;冷却水进水管与供水管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26654.1A CN103790657A (zh) | 2012-10-31 | 2012-10-31 | 炭素厂余热发电系统中的蒸汽配置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26654.1A CN103790657A (zh) | 2012-10-31 | 2012-10-31 | 炭素厂余热发电系统中的蒸汽配置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90657A true CN103790657A (zh) | 2014-05-14 |
Family
ID=50666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26654.1A Pending CN103790657A (zh) | 2012-10-31 | 2012-10-31 | 炭素厂余热发电系统中的蒸汽配置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90657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06818A (zh) * | 2015-04-13 | 2018-01-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离心式高温热泵 |
CN108592137A (zh) * | 2018-07-13 | 2018-09-28 | 大连亨利测控仪表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火电厂灵活性改造双缸解耦深度调峰系统 |
CN109092813A (zh) * | 2018-08-13 | 2018-12-28 | 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 | 一种余热发电蒸汽管道吹扫方法 |
CN109812306A (zh) * | 2017-11-20 | 2019-05-28 | 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储热调节的局域多种能源优化物联网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45995A (en) * | 1976-07-14 | 1979-03-27 | Hitachi, Ltd. | Method of operating a power plant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CN101639000A (zh) * | 2009-08-31 | 2010-02-03 | 陈永进 | 一种背压式汽轮机排汽回用系统 |
CN101806445A (zh) * | 2010-03-30 | 2010-08-18 | 东南大学 | 槽式太阳能多级热利用装置 |
CN101806395A (zh) * | 2010-02-24 | 2010-08-18 | 邯钢集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 | 一种钢铁企业低压生产蒸汽公共管网压力稳定的调整方法 |
CN201650379U (zh) * | 2009-12-22 | 2010-11-24 | 辽宁电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热电联产系统 |
CN201715492U (zh) * | 2010-05-28 | 2011-01-19 | 济南市琦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不同压力等级蒸汽的机组回热系统 |
CN102080582A (zh) * | 2010-12-06 | 2011-06-01 |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水泥窑自备电站燃煤发电与余热发电耦合系统 |
CN102313275A (zh) * | 2011-07-27 | 2012-01-11 | 日照鲁信金禾生化有限公司 | 一种热能动力节能工艺及系统 |
CN102393004A (zh) * | 2010-09-30 | 2012-03-28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 |
CN102505971A (zh) * | 2011-11-21 | 2012-06-20 | 南京苏夏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纯凝机组实施电热联产的供热系统改造方法 |
CN202303323U (zh) * | 2011-10-20 | 2012-07-04 | 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带有蒸汽回收装置的锅炉系统 |
-
2012
- 2012-10-31 CN CN201210426654.1A patent/CN10379065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45995A (en) * | 1976-07-14 | 1979-03-27 | Hitachi, Ltd. | Method of operating a power plant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CN101639000A (zh) * | 2009-08-31 | 2010-02-03 | 陈永进 | 一种背压式汽轮机排汽回用系统 |
CN201650379U (zh) * | 2009-12-22 | 2010-11-24 | 辽宁电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热电联产系统 |
CN101806395A (zh) * | 2010-02-24 | 2010-08-18 | 邯钢集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 | 一种钢铁企业低压生产蒸汽公共管网压力稳定的调整方法 |
CN101806445A (zh) * | 2010-03-30 | 2010-08-18 | 东南大学 | 槽式太阳能多级热利用装置 |
CN201715492U (zh) * | 2010-05-28 | 2011-01-19 | 济南市琦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不同压力等级蒸汽的机组回热系统 |
CN102393004A (zh) * | 2010-09-30 | 2012-03-28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 |
CN102080582A (zh) * | 2010-12-06 | 2011-06-01 |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水泥窑自备电站燃煤发电与余热发电耦合系统 |
CN102313275A (zh) * | 2011-07-27 | 2012-01-11 | 日照鲁信金禾生化有限公司 | 一种热能动力节能工艺及系统 |
CN202303323U (zh) * | 2011-10-20 | 2012-07-04 | 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带有蒸汽回收装置的锅炉系统 |
CN102505971A (zh) * | 2011-11-21 | 2012-06-20 | 南京苏夏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纯凝机组实施电热联产的供热系统改造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06818A (zh) * | 2015-04-13 | 2018-01-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离心式高温热泵 |
CN109812306A (zh) * | 2017-11-20 | 2019-05-28 | 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储热调节的局域多种能源优化物联网 |
CN108592137A (zh) * | 2018-07-13 | 2018-09-28 | 大连亨利测控仪表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火电厂灵活性改造双缸解耦深度调峰系统 |
CN109092813A (zh) * | 2018-08-13 | 2018-12-28 | 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 | 一种余热发电蒸汽管道吹扫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14363U (zh) | 大型火力发电机组高背压循环水供热节能系统 | |
CN104121047A (zh) | 一种采用背压式汽轮机的热电厂供热抽汽余压利用系统 | |
CN104566331B (zh) | 一种热电联产背压式回热系统 | |
CN106949521A (zh) | 一种实现汽轮机凝汽器高真空运行的供热改造方法 | |
CN204404310U (zh) | 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多级串联供热系统 | |
CN204299632U (zh) | 用于汽轮机中压缸排汽供热网的背压机做功及供热装置 | |
CN112856363B (zh) | 一种深度调峰供热机组供热蒸汽参数提升系统及方法 | |
CN103790657A (zh) | 炭素厂余热发电系统中的蒸汽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06437875A (zh) | 火电机组工质分流循环调峰系统 | |
CN201916008U (zh) | 大流量、低参数、高背压膨胀动力节能系统 | |
CN201502411U (zh) | 一种转炉煤气余热蒸汽发电系统 | |
CN102778080A (zh) | 废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104807245A (zh) | 一种低温余热利用系统及余热利用方法 | |
CN104100313A (zh) | 采用抽背式汽轮机的热电厂供热抽汽余压利用系统 | |
CN204704010U (zh) | 一种分布式能源的余热利用系统 | |
CN210483828U (zh) | 一种火电厂汽机排汽余热废热发电节能利用系统 | |
CN104329127B (zh) | 多机组联合扩容系统 | |
CN101788141B (zh) | 一种吸收式回热器在电厂回热循环系统中的应用 | |
CN202900337U (zh) | 一种发电系统中蒸汽配置结构 | |
CN204554950U (zh) | 高背压供热机组的供汽及冷却系统 | |
CN203404769U (zh) | 一种带中压加热器的改进型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 |
CN201652319U (zh) | 汽轮机回热系统疏水连结系统 | |
CN208982126U (zh) | 一种联合循环冷热电联供机组供汽过热度利用系统 | |
CN209978003U (zh) | 一种利用蒸汽余热梯模式的汽轮机减温减压装置 | |
CN102235661A (zh) | 汽轮机回热系统疏水连结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