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66972U - 非接触充电模块以及使用该非接触充电模块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设备及发送侧非接触充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非接触充电模块以及使用该非接触充电模块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设备及发送侧非接触充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66972U
CN203366972U CN2011900008107U CN201190000810U CN203366972U CN 203366972 U CN203366972 U CN 203366972U CN 2011900008107 U CN2011900008107 U CN 2011900008107U CN 201190000810 U CN201190000810 U CN 201190000810U CN 203366972 U CN203366972 U CN 203366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harge
magnet
charge module
planar coil
coil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900008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畑健一郎
西野德次
日高晃男
小林直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136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35795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319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03834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359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03835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66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6697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7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reduction of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leakage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31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for power or force generation
    • H01F7/0247Orientating, locating, transpor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即使使用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也能够特别防止磁铁对线圈的内侧部分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电力传输效率的非接触充电模块。该非接触充电模块是接受从具备磁铁的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通过电磁感应传输的电力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将导线缠卷成漩涡状而成的平面线圈部;以及与平面线圈部的线圈的面相对设置,并与发送侧非接触模块的磁铁互相吸引的磁性薄片,平面线圈部的内径比磁铁大。

Description

非接触充电模块以及使用该非接触充电模块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设备及发送侧非接触充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由螺线状的导线构成的平面线圈部和磁性薄片的非接触充电模块及使用了该非接触充电模块的接收侧及发送侧非接触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较多地利用了能够用充电器对主体设备进行非接触充电的技术。这是,在充电器侧配置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在主体设备侧配置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并通过使两模块间产生电磁感应而从充电器侧向主体设备侧传输电力的技术。而且,也提出了适用移动终端设备等作为上述主体设备的方案。 
该移动终端设备等主体设备和充电器被要求薄型化和小型化。为了响应该要求,可以考虑:如专利文献1那样,具备作为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或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平面线圈部;以及磁性薄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4251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这种非接触充电模块,需要准确地将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位置和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位置对准。这是为了高效率地进行用于电力传输 的电磁感应。 
作为准确地将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和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位置对准的方法之一,有利用磁铁的方法。这是,通过将磁铁搭载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和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中至少一方,从而使彼此的磁铁相互吸引或一方的磁铁与另一方的磁性薄片相互吸引而进行位置对准的方法。 
另外,作为准确地将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位置对准的另外的方法,有不利用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方法。 
例如是如下的方法:在搭载了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充电器的充电面上形成凸部,在搭载了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电子设备上形成凹部,并将凸部嵌入凹部的、物理上(形状上)进行强制性的位置对准的方法。另外,是如下的方法: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检测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线圈的位置,从而使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线圈自动地移动到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线圈的位置的方法。另外是如下的方法:通过在充电器中具备多个线圈,从而使移动设备在充电器的充电面的任何位置都能够进行充电的方法。 
但是,对于将磁铁用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位置对准的情况和不使用的情况,各自的设置于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线圈的L值变化较大。利用设置于各自的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线圈的L值,来决定用于电力传输的电磁感应的谐振频率。 
因此,在将磁铁用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位置对准的情况下和不使用的情况下,存在难以共用非接触充电模块的问题。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非接触充电模块,即,在进行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位置对准时,即使在使用另一方的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的情况和不使用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设置于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线圈的L值的变化,在使用磁铁和不使用磁铁的任一情况下都能够使用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充电模块在进行与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存在利用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的情况和不利用磁铁的情况,该非接触充电模块具备:缠卷导线而成的平面线圈部;以及载置所述平面线圈部的线圈面且与所述平面线圈部的线圈面相对设置的磁性薄片,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比所述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非接触充电模块,在进行与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存在利用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和不利用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该非接触充电模块包括: 
缠卷导线而成的平面线圈部;以及 
载置所述平面线圈部的磁性薄片,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比所述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大。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缠卷成圆形。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端部与所述磁铁的外侧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6mm。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构成为,在与所述平面线圈部平行的平面中,所述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的面积为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的面积的80%~95%。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磁铁是圆形,所述磁铁的直径是15.5mm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导线缠卷成矩形。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呈大致矩形状的中空部中的相对的内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长度比所述磁铁的直径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受电侧电子设备, 
具备前面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送电侧非接触充电设备, 
具备前面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通过电磁感应从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接受电力,在进行与所述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存在利用所述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和不利用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并且自身不具备位置对准用磁铁,该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具备: 
缠卷导线而成的平面线圈部;以及 
载置所述平面线圈部的磁性薄片,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比所述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 磁铁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通过电磁感应从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接受电力,在进行与所述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存在利用所述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和不利用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该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具备: 
将导线缠卷成漩涡状而成的平面线圈部;以及 
载置所述平面线圈部的线圈面并与所述平面线圈部的线圈面相对设置,且在进行与所述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使用磁铁的情况下,与所述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磁铁互相吸引的磁性薄片,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内径比所述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大。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端部与所述磁铁的外侧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6mm。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构成为,在与所述平面线圈部平行的平面中,所述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的面积为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的面积的80%~95%。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磁铁是圆形,所述磁铁的直径是15.5mm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导线缠卷成矩形。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呈大致矩形状的中空部中的相对的内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长度比所述磁铁的直径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通过电磁感应向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发送电力,在进行与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存在利用所述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接收侧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所具备的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和不利用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并且自身不具备位置对准用磁铁,该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具备: 
缠卷导线而成的发送侧平面线圈部;以及 
载置所述发送侧平面线圈部的线圈面并与所述发送侧平面线圈部的线圈面相对设置,且在进行与所述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使用磁铁的情况下,与所述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磁铁互相吸引的磁性薄片, 
所述发送侧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比所述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大。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端部与所述磁铁的外侧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6mm。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构成为,在与所述平面线圈部平行的平面中,所述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的面积为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的面积的80%~95%。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磁铁是圆形,所述磁铁的直径是15.5mm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导线缠卷成矩形。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呈大致矩形状的中空部中的相对的内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长度比所述磁铁的直径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非接触充电模块,在进行与具备对方侧平面线圈部的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存在利用对方侧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所具备的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和不利用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该非接触充电模块具备: 
缠卷导线而成的平面线圈部;以及 
载置所述平面线圈部并与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平面部相对设置的磁性薄片,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比所述对方侧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大。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磁铁是圆形,所述磁铁的直径是15.5mm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非接触充电模块,通过电磁感应与 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进行电力传输,在进行与所述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存在利用所述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所具备的圆形的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和不利用圆形的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并且自身不具备位置对准用磁铁,该非接触充电模块具备: 
将导线缠卷成大致矩形状的平面线圈部;以及 
载置所述平面线圈部的线圈面并与所述平面线圈部的线圈面相对设置的磁性薄片,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呈大致矩形状的中空部中的相对的内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长度比所述圆形的磁铁的直径长。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磁铁的直径为15.5mm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端部与所述磁铁的外侧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6mm。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构成为,在与所述平面线圈部平行的平面中,所述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的面积为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的面积的80%~95%。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导线缠卷成矩形。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如前面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呈大致矩形状的中空部中的相对的内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长度比所述磁铁的直径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受电侧电子设备, 
具备前面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送电侧非接触充电设备, 
具备前面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如下的非接触充电模块,即,即使在进行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位置对准中,使用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的情况和不使用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也不使设置于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线圈的L值变化,所以在使用磁铁和不使用磁铁的任一情况下,都能够进行高效率的位置对准和电力传输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设备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充电器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详细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详细图。 
图8是表示具备磁铁的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关系的图。 
图9是表示线圈的内径和线圈的L值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与非接触充电模块进行电力传输的另一方的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在使图10的矩形的平面线圈部内侧的对角线尺寸及圆形的平面线圈部的内径尺寸变化时,相对于无磁铁的情况的,有磁铁的情况下的平面线圈部的L值下降率的图。 
图12是表示矩形的平面线圈部产生的磁场的大小的图。 
图13是表示改变本实施例的磁性薄片的厚度并测定平面线圈部的L值而得到的结果的图。 
标号说明 
1: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2: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3:磁性薄片(1次侧) 
4:磁性薄片(2次侧) 
11a:1次侧线圈 
11b、11c:2次侧线圈 
22a、23a:端子(1次侧) 
22b、23b:端子(2次侧) 
30a:磁铁(1次侧) 
30b:磁铁(2次侧) 
31a:平坦部(1次侧) 
31b:平坦部(2次侧) 
32a:中心部(1次侧) 
32b:中心部(2次侧) 
33a:直线凹部(1次侧) 
33b:直线凹部(2次侧) 
34a:狭缝(1次侧) 
34b:狭缝(2次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设备的方框图。 
非接触电力传输设备由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和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构成,利用电磁感应作用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向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传输电力。该非接触电力传输设备使用于大约5W以下的电力传输中。另外,电力传输的频率大约为110~205kHz。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例如搭载于充电器,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例如搭载于移动电话、数码相机、PC等。 
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具备1次侧线圈11a、磁性薄片3、谐振电容器(未图示)和电力输入部5。电力输入部5连接于作为外部电源的商用电源300而接受100~240V左右的供电,并将其变换为规定电流(直流12V、1A)供给到1次侧线圈11a。1次侧线圈11a产生与其形状、匝数及被供给的电流相应的磁场。谐振电容器与1次侧线圈11a连接,根据与1次侧线圈11a之间的关系,确定从1次侧线圈11a产生的磁场的谐振频率。以该谐振频率产生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对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电磁感应作用。 
另一方面,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由2次侧线圈11b、磁性薄片4、谐振电容器(未图示)、整流电路6、电力输出部7构成。2次侧线圈11b接受从1次侧线圈11a产生的磁场,并利用电磁感应作用将该磁场变换为规定电流,通过整流电路6和电力输出部7,向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外部输出。整流电路6对作为交流电流的规定电流进行整流而将其变换为作为直流电流的规定电流(直流5V、1.5A)。另外,电力输出部7是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外部输出部,通过该电力输出部7,向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连接的电子设备200进行供电。 
接下来,说明将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搭载在非接触充电器的情况。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充电器的结构的图。此外,以知道其内部结构的方式表示图2所示的非接触充电器。 
利用电磁感应作用来发送电力的非接触充电器400在构成其外包装的外壳的内部具有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 
非接触充电器400具有插入到设置于屋内或屋外的商用电源300的插座301的插头401。通过将该插头401插入到插座301,非接触充电器400能够从商用电源300接受供电。 
非接触充电器400设置于桌上501,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配置于非接触充电器400的与桌面侧相反的一侧的面402的附近。而且,将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中的1次侧线圈11a的主平面配置成与非接触充电器400的与桌面侧相反的一侧的面402平行。通过如此构成,能够确保搭载有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电子设备的电力接收作业区域。此外,非接触充电器400也可以设置于壁面,在这种情况下,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配置在非接触充电器400的与壁面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的附近。 
另外,有时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具有用于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之间的位置对准的磁铁30a。在这种情况下,磁铁30a被配置在位于1次侧线圈11a的中央区域的中空部。 
接下来,说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图, 表示1次侧线圈是圆形线圈的情况。此外,在图3中,以缠卷成圆形的圆形线圈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缠卷成大致矩形的矩形线圈。此外,下面说明的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详细内容基本上适合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在后面详细地叙述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不同点。 
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具备:将导线缠卷成漩涡状而成的1次侧线圈11a;以及与1次侧线圈11a的面相对设置的磁性薄片3。 
如图3所示的那样,1次侧线圈11a具备:以在平面上描画漩涡的方式在径向缠卷导电体而成的线圈;以及设置于线圈的两端的作为电流供给部的端子22a、23a。即,作为电流供给部的端子22a、23a将来自外部电源即商用电源300的电流供给到1次侧线圈11a。线圈是在平面上平行地缠卷导线而得到的,将由线圈形成的面称为线圈面。此外,厚度方向是1次侧线圈11a和磁性薄片3的层叠方向。 
另外,磁性薄片3由以下部件构成:载置1次侧线圈11a的平坦部31a;位于平坦部31a的中心部的、与1次侧线圈11a的中空区域内相当的中心部32a;以及插入1次侧线圈11a的引出线的一部分的直线凹部33a。作为中心部32a,对于平坦部31a形成有凹部或通孔。 
在本实施方式的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中,1次侧线圈11a从直径为20mm的内径开始向外缠卷,外径为30mm。即,1次侧线圈11a缠卷成环状。此外,1次侧线圈11a也可以缠卷成圆形,还可以缠卷成多边形。 
另外,通过以导线之间留出空间的方式缠卷导线,能够使上层导线和下层导线之间的杂散电容小,将1次侧线圈11a的交流阻抗抑制为小。另外,通过将导线不留空间靠紧地进行缠卷,能够抑制1次侧线圈11a的厚度。 
另外,有时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具有用于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之间的位置对准的磁铁30a。根据规格(WPC)而规定了磁铁30a是圆形、直径在15.5mm以下等。磁铁30a呈硬币状,必须配置成其中心与1次侧线圈11a的缠卷中心轴一致。这是为了减轻磁铁30a对1次侧线圈11a的影响。 
即,作为位置对准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以下的方法。例如在充电器的充电面形成凸部,在2次侧的电子设备形成凹部并将凸部嵌入凹部的、物理上(形状上)进行强制性的位置对准的方法;通过至少在1次侧和2次侧中一方搭载磁铁,从而使彼此的磁铁相互吸引或使一方的磁铁与另一方的磁性薄片相互吸引进行位置对准的方法;1次侧检测2次侧的线圈的位置,从而使1次侧的线圈自动地移动到2次侧的线圈的位置的方法;通过在充电器中具备多个线圈,从而使移动设备在充电器的充电面的任何位置都能够进行充电的方法等。 
这样,对于1次侧(充电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及2次侧(被充电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线圈的位置对准,可以举出各种方法,但可分为使用磁铁的方法和不使用磁铁的方法。而且,如果是1次侧(充电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则通过构成为能够适应于具备磁铁的2次侧(被充电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以及不具备磁铁的2次侧(被充电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两者,能够与2次侧(被充电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类型无关地进行充电,提高便利性。同样地,如果是2次侧(被充电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则通过构成为能够适应于具备磁铁并将其用于位置对准的1次侧(充电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以及不具备磁铁而不将磁铁用于位置对准的1次侧(充电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两者,能够与1次侧(充电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类型无关地进行充电,提高便利性。即,在通过电磁感应与进行电力传输的对象即另一方的非接触充电模块进行电力传输的非接触充电模块中,对于在进行与另一方的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存在利用另一方的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 的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以及不利用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的非接触充电模块,需要构成为良好地进行电力传输。 
在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具有磁铁30a的情况下,作为配置磁铁30a的第一方法,有在磁性薄片3的中心部32a的上表面配置磁铁30a的方法。另外,作为配置磁铁30a的第二方法,有配置磁铁30a来代替磁性薄片3的中心部32a的方法。在第二方法中,因为磁铁30a被配置在线圈的中空区域,所以能够将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小型化。 
此外,在不将磁铁利用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位置对准的情况下,不需要图3所示的磁铁30a。 
在此,说明磁铁对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电力传输效率带来的影响。一般而言,在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和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中的至少一方,磁铁被设置在内置的线圈的中空部之中。由此,在能够使磁铁和磁铁、或磁铁和磁性薄片尽量接近的同时,能够使1次侧及2次侧的线圈接近。磁铁是圆形,在这种情况下,磁铁的直径比线圈的内宽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的直径约为15.5mm(约10mm~20mm),厚度约为1.5~2mm。另外,使用了钕磁铁,强度约为从75mT到150mT左右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线圈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线圈之间的间隔是2~5mm左右,所以利用这种程度的磁铁足够进行位置对准。 
在为了电力传输而在1次侧线圈和2次侧线圈之间产生了磁通时,若在其间或周边存在磁铁,则磁通以避开磁铁的方式延伸。或者贯通磁铁之中的磁通在磁铁之中导致涡电流和发热,带来损失。此外,由于将磁铁配置在磁性薄片的附近,而导致磁铁附近的磁性薄片的导磁率降低。因此,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所具备的磁铁30a导致1次侧线圈11a及2次侧线圈11b双方的L值降低。其结果是,非接触充电 模块之间的传输效率降低。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详细图。图4(a)是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俯视图,图4(b)是图4(a)中的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A-A截面图。图4(c)是设置了直线凹部的情况下的图4(a)中的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B-B截面图。图4(d)是设置了狭缝的情况下的图4(a)中的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B-B截面图。此外,图4(a)、图4(b)表示不具备磁铁30a的情况。此外,在具备磁铁的情况下,具备以虚线表示的磁铁30a。 
为了实现安装了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的非接触充电器400的薄型化,1次侧线圈11a中,将从位于1次侧线圈11a的中心区域的卷绕开始部分到端子23a为止,在厚度方向上设为2层,将其余的区域设为1层。此时,由于上层导线和下层导线相互间留出空间地缠卷,从而使上层导线和下层导线之间的杂散电容小,将1次侧线圈11a的交流阻抗抑制为小。 
另外,在将导线层叠而使1次侧线圈11a向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的厚度方向扩展的情况下,通过增加1次侧线圈11a的匝数,能够增加流过1次侧线圈11a的电流。在将导线进行层叠时,通过使位于上层的导线和位于下层的导线之间不留空间而靠紧地缠卷,从而能够抑制1次侧线圈11a的厚度,并且能够增加流过1次侧线圈11a的电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截面形状为圆形状的导线形成1次侧线圈11a,但是,所使用的导线也可以是截面形状是方形状的导线。因为在使用截面形状为圆形状的导线的情况下,相邻的导线之间产生间隙,所以导线间的杂散电容小,能够将1次侧线圈11a的交流阻抗抑制为小。 
另外,比起将1次侧线圈11a在厚度方向缠卷成2层,缠卷成1 层则1次侧线圈11a的交流阻抗低,能够提高传输效率。这是因为,若将导线缠卷成2层,则上层导线和下层导线之间产生杂散电容。因此,比起将1次侧线圈11a整体缠卷成2层,将尽量多的部分缠卷成1层较适宜。另外,通过缠卷成1层,能够作为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而薄型化。此外,在以两根导线构成平面线圈部的情况下,在端子22a,23a部分,利用焊锡等将两根导线电连接,所以两根导线也可以如一根粗的导线那样构成。可以与线圈面平行地排列缠卷两根导线,也可以与线圈面垂直地排列缠卷两根导线。即,在与线圈面平行的情况下,以平面状将两根导线以相同的中心为轴缠卷,在半径方向上,一根导线被另一根导线夹着。这样,将两根导线在端子22a、23a部分电连接而使其如一根导线那样发挥功能,由此,即使是相同的截面积也能够抑制厚度。也就是说,例如,通过准备直径为0.18mm的两根导线,能够得到直径为0.25mm的导线的截面积。因此,若是一根直径为0.25mm的导线,则线圈的1圈的厚度是0.25mm、线圈的半径方向的宽度是0.25mm,但是,若是两根直径为0.18mm的导线,则线圈的1圈的厚度成为0.18mm、半径方向的宽度为0.36mm。此外,厚度方向是指平面线圈部与磁性薄片3的层叠方向。另外,也可以只是使线圈的中心侧的一部分在厚度方向上重叠为2层,其余的外侧部分为1层。另外,在垂直于线圈面的情况下,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的厚度增加,但是导线的截面积事实上增加,从而能够使流过平面线圈部的电流增加,也能够容易地确保充分的匝数。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约0.18~0.35mm的导线构成1次侧线圈11a,其中,对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的1次侧线圈11a,优选0.25~0.35mm的导线。 
此外,由于1次侧线圈11a的交流阻抗低,从而防止了1次侧线圈11a中的损失且提高了L值,由此,能够提高依赖于L值的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的电力传输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1次侧线圈11a形成为环状(圆形状)。1次侧线圈11a的形状不限定于环状(圆形状),也可以是楕圆形状、 矩形状、多边形状。如果考虑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位置对准,则1次侧线圈11a的形状优选为环状(圆形状)。这是因为在1次侧线圈11a的形状为环状(圆形状)的情况下,能够在更宽的范围内进行电力的发送和接收,容易进行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的1次侧线圈11a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2次侧线圈11b的位置对准。即,因为能够在更宽的范围内进行电力的发送和接收,所以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难以受到相对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的角度的影响。 
此外,端子22a、23a可以相互靠近,也可以分开配置,但是,分开配置则更容易安装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 
磁性薄片3是为了提高利用了电磁感应作用的非接触充电的电力传输效率而设置的,其具备平坦部31a、作为中心而相当于1次侧线圈11a的中空部的中心部32a、以及直线凹部33a。另外,在设置用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位置对准的磁铁30a的情况下,可以将磁铁30a配置在中心部32a的上方,也可以代替中心部32a而配置磁铁30a。另外,在磁性薄片3的对应于1次侧线圈11a的中空部的部分具备凹部或通孔。 
另外,作为磁性薄片3能够使用Ni-Zn系的铁氧体薄片、Mn-Zn系的铁氧体薄片、Mg-Zn系的铁氧体薄片等。磁性薄片3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将相同材料在厚度方向层叠多片而得到的结构,还可以将不同的磁性薄片在厚度方向层叠多片。优选,至少导磁率在250以上且饱和磁通密度在350mT以上。 
外,也可以使用非晶态金属作为磁性薄片3。在使用铁氧体薄片作为磁性薄片3时,从使1次侧线圈11a的交流阻抗降低方面考虑是有利的,在使用非晶态金属作为磁性薄片时,能够使1次侧线圈11a薄型化。另外,磁性薄片3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矩形、多边形、或者四 角具备大的曲线的矩形及多边形。 
接下来,说明磁铁给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及后述的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带来的影响。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内的2次侧线圈11b接收由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产生的磁场并进行电力传输。这里,若在1次侧线圈11a及2次侧线圈11b的周边配置磁铁,则有时磁场以避开磁铁的方式产生或要在磁铁中通过的磁场消失。另外,磁性薄片3中与磁铁近的部分的导磁率降低。即,由于磁铁,使得磁场减弱。因此,为了使由于磁铁而消减的磁场为最小限度,需要采取以下的对策等:使1次侧线圈11a及2次侧线圈11b与磁铁的距离拉开;具备难以受到磁铁的影响的磁性薄片3。 
接下来,说明将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搭载在移动终端设备的情况。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结构的图,是将移动终端设备分解时的主视图。 
移动终端设备520由液晶面板521、操作按钮522、基板523、电池组524等构成。利用电磁感应作用接收电力的移动终端设备520是在形成其外包装的壳体525和壳体526的内部具有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移动终端设备。 
在设置有液晶面板521、操作按钮522的壳体525的背面设置有基板523,该基板523上设置有控制部,该控制部接收从操作按钮522输入的信息并且将需要的信息显示在液晶面板521而对移动终端设备520整体进行控制。另外,在基板523的背面设置有电池组524。电池组524与基板523连接而对基板523进行供电。 
进而,在电池组524的背面,即壳体526侧,设置有2次侧非接 触充电模块2。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接受供电,利用该电力对电池组524充电。 
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由2次侧线圈11b、磁性薄片4等构成。在将接受供电的方向设为壳体526侧的情况下,在壳体526与基板523之间,若从壳体526侧开始按顺序配置2次侧线圈11b、磁性薄片4,则能够减轻基板523和电池组524的影响地接受供电。此外,在图5中,看上去,将磁性薄片4配置在比2次侧线圈11b更靠壳体526侧的位置,但是,这是为了容易理解而示意性地表示的图,实际上,如上所述,从壳体526侧开始按2次侧线圈11b、磁性薄片4的顺序进行配置。 
接下来,说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图,表示2次侧线圈是圆形线圈的情况。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详细图。图7(a)是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俯视图,图7(b)是图7(a)中的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C-C截面图。图7(c)是设置了直线凹部的情况下的图7(a)中的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D-D截面图。图7(d)是设置了狭缝的情况下的图7(a)中的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D-D截面图。此外,图7(a)、图7(b)表示不具备磁铁30b的情况。此外,在具备磁铁的情况下,具备以虚线表示的磁铁30b。 
用于说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图6~图7分别与用于说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的图3~图4对应。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结构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大致相同。 
作为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的不同 的方面,可以举出磁性薄片4的大小和材料。用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磁性薄片4具有可容纳于约40×40mm以内的程度的尺寸,厚度约在2mm以下。 
用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的磁性薄片3和用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磁性薄片4的尺寸不同。这是因为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一般搭载于便携式电子设备,而被要求小型化。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性薄片4大致为正方形,约为33mm×33mm。优选的是,将磁性薄片4形成为与2次侧线圈11b的外周边相同程度,或形成为大于2次侧线圈11b的外周边。另外,磁性薄片3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矩形、多边形、或者四角具备大的曲线的矩形及多边形。 
另外,由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作为供电接收侧而用于移动终端,所以,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在移动终端内的占有空间不充裕。另外,由于流过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2次侧线圈11b的电流较小,所以不太要求磁性薄片4的绝缘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约0.18~0.35mm的导线构成2次侧线圈11b,其中,对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2次侧线圈11b,优选0.18~0.30mm左右的导线。 
在所搭载的电子设备是移动电话的情况下,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大多配置在构成移动电话的外包装的外壳和位于其内部的电池组之间。一般而言,由于电池组的壳体是铝,所以对电力传输带来坏影响。这是因为在铝中在使线圈产生的磁通减弱的方向上产生涡电流,从而引起线圈磁通减弱。因此,需要在作为电池组的外包装的铝和配置在该外包装之上的2次侧线圈11b之间设置磁性薄片4,从而减轻铝的影响。 
接下来,说明磁铁30a的尺寸与1次侧线圈11a的内径的尺寸之间的关系。在此,说明在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中配置有磁铁30a的情况,但是,同样的关系对于在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中配置有 磁铁30b的情况也成立。这种情况下,磁铁30b相当于磁铁30a。 
图8是表示具备磁铁的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关系的图。图8(a)是在线圈的内宽较小时使用了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情况,图8(b)是在线圈的内宽较大时使用了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情况,图8(c)是在线圈的内宽较小时不使用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情况,图8(d)是在线圈的内宽较大时不使用用于位置对准磁铁的情况。此外,在图8中,说明与具备磁铁30a的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进行电力传输的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2次侧线圈11b。但是,下述的有关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2次侧线圈11b的说明,也适用于与具备磁铁30b的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进行电力传输的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的1次侧线圈11a。即,说明在作为电力传输对方的另一方的非接触充电模块具备磁铁和不具备磁铁的两种情况下,都能够进行位置对准及电力传输的非接触充电模块的平面线圈部。图9是表示线圈的内径和线圈的L值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中,磁铁30a收纳于1次侧线圈11a的通孔内,但是,在2次侧线圈11b的通孔内收纳磁铁也同样。 
1次侧线圈11a与2次侧线圈11b相对设置。在线圈11a、11b中,在内侧部分211、212也产生磁场并进行电力传输。内侧部分211与212相对设置。另外,内侧部分211、212也是靠近磁铁30a的部分,容易受到磁铁30a的不良影响。也就是说,在为了电力传输而在1次侧线圈和2次侧线圈之间产生了磁通时,若在其间或周边存在磁铁,则磁通以避开磁铁的方式延伸。或者贯通磁铁之中的磁通在磁铁之中导致涡电流和发热,带来损失。此外,由于将磁铁配置在磁性薄片的附近,而导致磁铁附近的磁性薄片的导磁率降低。因此,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所具备的磁铁30a导致1次侧线圈11a及2次侧线圈11b的特别是内侧部分211、212的磁通减弱,而带来不良影响。其结果是,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传输效率降低。因此,在图8(a)的情况下,容易受 到磁铁30a的不良影响的内侧部分211、212大。与此相对,不使用磁铁的图8(c)由于2次侧线圈11b的匝数多,所以L值大。其结果是,从(c)中的L值到图8(a)中的L值,数值大幅减少,所以,对于内宽小的线圈,为了位置对准具备磁铁30a的情况相对于不具备磁铁30a的情况,L值下降率非常大。另外,若如图8(a)那样2次侧线圈11b的内宽比磁铁30a的直径小,则相应于与磁铁30a相对的面积,2次侧线圈11b直接受到磁铁30a的不良影响。因此,2次侧线圈11b的内宽优选比磁铁30a的直径大。 
相对于此,若如图8(b)那样线圈的内宽较大,则容易受到磁铁30a的不良影响的内侧部分211、212非常小。另外,不使用磁铁的图8(d)中,由于2次侧线圈11b的匝数少,所以与图8(c)相比,L值小。其结果是,从图8(d)中的L值到图8(b)中的L值,数值的减少较小,所以对于内宽较大的线圈,能够将L值下降率抑制在较小。另外,2次侧线圈11b的内宽越大,则线圈11b的中空部的端部越远离磁铁30a,所以越能抑制磁铁30a的影响。但是,由于非接触充电模块搭载于充电器或电子设备等中,所以无法形成为某个规定大小以上的大小。因此,若想通过增大线圈11a、11b的内宽来减小磁铁30a的不良影响,则匝数减小,与有无磁铁无关而导致L值其本身减少。在磁铁30a是圆形时的情况如下。即,在磁铁30a的外径和线圈11b的内宽大致相同(磁铁30a的外径比线圈11b的内宽小0~2mm左右)的情况下,能够将磁铁30a增大到最大限度,所以能够提高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的精度。并且,由于能够使线圈11b的内径为最小,所以线圈11b的匝数增大,能够提高L值。另外,在磁铁30a的外径比线圈11b的内宽小(磁铁30a的外径比线圈11b的内宽小2~8mm左右)的情况下,虽然位置对准的精度存在波动,但也能够使内侧部分211、212所相对的部分之间不存在磁铁30a。此时,由于磁铁30a的外径是线圈11b的内宽的70%~95%,从而能够充分地应对位置对准的精度波动,进而,能够提高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的精度。另外, 也能够确保线圈11b的匝数。这意味着,与平面线圈部平行的平面中,磁铁30a的面积是平面线圈部的中心的通孔的面积的70%~95%。通过这样构成,不管是在作为电力传输的对象的另一方的非接触充电模块中具备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情况,还是不具备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情况,由于有无磁铁而引起的非接触充电模块内的平面线圈的L值的变动小,能够进行位置对准和电力传输。即,不管是在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中具备磁铁30a的情况,还是不具备磁铁30a的情况,在任何一种情况下,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都能够高效率地进行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之间的位置对准及电力传输。而且,不管是在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中具备磁铁30b的情况,还是不具备磁铁30b的情况,在任何一种情况下,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都能够高效率地进行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之间的位置对准及电力传输。另外,在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中,1次侧线圈11a与谐振电容器形成LC谐振电路。此时,若对于在位置对准中利用磁铁的情况和不利用磁铁的情况,L值有大幅变化,则与谐振电容器之间的谐振频率也大幅变化。以该谐振频率进行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和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之间的电力传输,所以,若根据有无磁铁而谐振频率大幅变化,则不能正确地进行电力传输,但是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使电力传输高效率化。 
进而,如图9所示,若在将磁铁30a的尺寸及2次侧线圈11b的外径设为固定的情况下,通过逐渐减少2次侧线圈11b的匝数来增大2次侧线圈11b的内径,则磁铁30a对2次侧线圈11b的影响变小。即,在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之间的位置对准中利用磁铁30a的情况和不利用磁铁30a的情况下的、2次侧线圈11b的L值成为接近的值。因此,使用磁铁30a时和不使用磁铁30a时的谐振频率成为非常接近的值。此外,这时,线圈的外径统一为30mm。另外,通过使1次侧线圈11a的中空部端部和磁铁30a的外侧端部之间的距离为大于0mm且小于6mm,从而能够使L值为15μH以上,并且能够使利用磁铁30a的情况和不利用磁铁30a的情况下的L值接近。 对于在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中具备磁铁30b的情况下的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的1次侧线圈11a的L值,也可以得到与图9同样的结果。 
图10是表示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充电模块进行电力传输的另一方的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在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中具有利用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位置对准的磁铁。此外,图10(a)表示2次侧线圈是矩形线圈的情况,图10(b)表示2次侧线圈是圆形线圈的情况。另外,对于用这些图说明的非接触充电模块,省略在磁性薄片的线圈部的中空部存在的凹部或通孔来进行说明。 
此时,磁铁与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关系可以适用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与设置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磁铁30b之间的关系、和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与设置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的磁铁30a之间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因此,以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与设置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的磁铁30b之间的关系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适用于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与设置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的磁铁30b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说明如下的非接触充电模块:抑制作为电力传输的对方的另一方的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的影响,不管是在另一方的非接触充电模块中具备磁铁的情况还是不具备的情况,都能够进行位置对准及电力传输。 
对于图10(a)所示的2次侧线圈11c和图10(b)所示的2次侧线圈11b,以使其中心与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30a的中心对上的方式来进行位置对准。另外,在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不设置磁铁30a的情况下,也有时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具备磁铁。 
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具备的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30a是直径m的圆形状,磁性薄片4是正方形。此外,磁性薄片4也可以是正方形 以外的多边形或矩形状、角部具有曲线(拐角)的形状,但是,为了确保作为对方侧的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的性能的同时小型化,优选是正方形。 
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30a是,为了使用非接触充电模块1、2而提出标准的,为了可靠地进行非接触充电模块1、2之间的电力传输,且进行发送线圈及接收线圈的中心对准而使用该磁铁30a。 
在将相同绕线数的矩形的2次侧线圈11c或圆形的2次侧线圈11b设置于相同大小的磁性薄片4上的情况下,两者都是收纳于相同面积的磁性薄片4内。即,如图10(a)及图10(b)所示,在将相同绕线数的矩形的2次侧线圈11c或圆形的2次侧线圈11b设置于1边的长度相同的磁性薄片4上的情况下,能够使矩形的2次侧线圈11c的相对的内边之间的最短距离y1与圆形的2次侧线圈11b的内径y2为相同的长度。 
另一方面,矩形的2次侧线圈11c内侧的对角线长度x比与圆形的2次侧线圈11b的内径y2是相同长度的、矩形的2次侧线圈11b的相对的内边之间的最短距离y1长。即,在矩形的2次侧线圈11c中,与圆形的2次侧线圈11b相比,可较大地获取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30a和2次侧线圈11c之间的间隔的区域多。即,是x>y1且y1=y2的关系。 
而且,为了抑制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或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所具备的磁铁的影响,需要矩形的线圈中x>=m,优选是y1>=m。 
若2次侧线圈11b或11c与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30a之间的间隔大,则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30a的影响小,所以能够使2次侧线圈11b或11c的L值下降率小。在2次侧线圈是矩形的情况下,在2次侧线圈11c的内侧的对角线尺寸x是与圆形的2次侧线圈11b的内径尺寸y2 相同的值时,2次侧线圈11c的L值下降率是与2次侧线圈11b大致相同的值。 
因此,在收纳非接触充电器400的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的空间是方形状且其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优选使磁性薄片4为方形而将2次侧线圈11c形成为矩形。由此,与圆形线圈比较,可以使矩形的2次侧线圈11c远离磁铁30a,矩形的2次侧线圈11c难以受到磁铁30a的影响。另外,矩形的2次侧线圈11c的磁通集中于拐角部,但是由于能够确保其拐角部与磁铁30a之间的距离较大,所以能够减轻磁铁30a的影响。 
即,在2次侧线圈11b缠卷成圆形的情况下,2次侧线圈11b整体表现大致相同的磁场强度。但是,在2次侧线圈11b缠卷成大致矩形的情况下,在其角部(拐角)磁场集中。因此,通过使2次侧线圈11c的内侧的对角线尺寸x比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30a的外径大置(x>=m),从而能够抑制磁铁30a的影响地进行电力发送。另外,通过使2次侧线圈11b的相对的内边之间的最短距离y1比位置对准磁铁30a的外径大(y1>=m),从而2次侧线圈11c整体位于比位置对准磁铁30a的外径靠外侧的位置,进而,2次侧线圈11b的角部(拐角)位于距磁铁30a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磁铁30a对2次侧线圈11b造成的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满足上述的关系,将矩形的2次侧线圈11c的对角线尺寸(x)设为大约23mm,将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30a的直径(m)设定为15.5mmΦ。一般而言,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30a的最大直径为15.5mm,构成为比此小。这是因为,在考虑小型化和位置对准精度的情况下,通过使磁铁30a的直径约为10mm~15.5mm,厚度约为1.5~2mm,从而可以平衡很好地进行位置对准。另外,使用了钕磁铁,强度约为从75mT到150mT左右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线圈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线圈之间的间隔是2~ 5mm左右,所以利用这种程度的磁铁足够进行位置对准。因此,在2次侧线圈缠卷成圆形状时,使中空部的直径为15.5mm以上,在缠卷成矩形时,使中空部的对角线为15.5mm以上,优选使中空部的边长为15.5mm以上,由此,基本上能够与对方侧所具备的磁铁30a的大小无关地降低磁铁30a的影响。 
如上所述,矩形线圈比圆形线圈难以受到磁铁的影响,但是,若1次侧线圈11a及后述的2次侧线圈11b两者为矩形线圈,则在进行充电时的位置对准时,必须进行彼此的拐角的位置对准。由于位置对准时角度对准困难,所以优选的是,一方是圆形线圈而另一方是矩形线圈。这是因为也不需要角度调整,而且矩形线圈可以抑制磁铁的影响。此外,虽然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及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2中哪个模块具备矩形线圈,哪个模块具备圆形线圈都可以,但是,由于圆形线圈能够不依赖于作为电力传输的对方的线圈的形状而高效率地进行电力传输,所以优选的是,在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1中具备圆形线圈。 
此外,相对于圆形线圈,所谓矩形线圈是指,中空部四角的角的R(四角的曲线的半径)为中空部的边长(图10(a)中的y1)的30%以下的线圈。即,在图10(a)中,大致矩形的中空部其四角为曲线状。由于稍微具有曲线,从而与是直角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四角处的导线的强度。但是,若R过大,则几乎与圆形线圈相比没有变化,无法得到只有矩形线圈才能够得到的效果。研究的结果可知,在中空部的边宽度y1例如为20mm的情况下,只要各四角的曲线的半径R为6mm以下,就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磁铁的影响。另外,如上所述,若考虑到四角的强度,在各四角的曲线的半径R为大致矩形的中空部的边长的5~30%时,最能够得到上述的矩形线圈的效果。 
进一步说明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缠卷成矩形的线圈的中空部与磁铁之间的关系。 
图11表示在使图10的矩形的平面线圈部内侧的对角线尺寸及圆形的平面线圈部的内径尺寸变化(使磁性薄片4的大小也相应地变化)时,相对于不具备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30a的情况的、具备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30a的情况下的平面线圈部的L值下降率。即,表现出L值下降率越少则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影响越小。此外,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例,说明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但是,也能够适用于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如图11所示,线圈的内径尺寸越大则平面线圈部的L值下降率越少。这是由于,可以多余地获取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30a与平面线圈部的内侧之间的间隔的区域,所以,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30a的影响小。另一方面,在矩形的平面线圈部的内侧的对角线尺寸与圆形的平面线圈部的内径尺寸是相同的值的情况下,平面线圈部的L值下降率也是相同的值。 
即,若矩形的平面线圈部的内侧的对角线尺寸x及圆形的平面线圈部的内径尺寸y比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直径m大(x=y>m),则平面线圈部的内边与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外周边之间产生间隙。然而,此时,对平面线圈部的平面的面积而言,矩形的平面线圈部比圆形的平面线圈部小。因此,能够以与磁性薄片4的大小匹配的方式增大矩形的平面线圈部的内侧的对角尺寸。由此,当在磁性薄片4内设置平面线圈部的情况下,矩形的平面线圈部与圆形的平面线圈部相比,其平面线圈部的内边与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外周边之间能够形成间隙,从而能够减小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满足上述的关系,将矩形的平面线圈部的对角线尺寸(x)设为大约23mm,将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直径(m)设定为15mmΦ。 
接下来,使用图12说明在矩形的平面线圈部产生的磁场的大小。图12(b)是图12(a)的A-A′截面图,图12(c)是图12(a)的B-B′截面图。 在图12(b)中,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端部和矩形的平面线圈部的内端靠近,由于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磁场的影响,在矩形的平面线圈部产生的磁场小。另一方面,在图12(c)中,位置对准磁铁的端部和矩形的平面线圈部的内端分离开来,难以受到位置对准磁铁的磁场的影响,从而在矩形的平面线圈部产生的磁场大。 
总而言之,如果是上述的圆形的平面线圈部,则在线圈圆周的任何位置,圆形的平面线圈部所产生的磁场都小,即,给电磁感应的互感带来影响的圆形的平面线圈部的L值小,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电力传输效率低。另一方面,如果是上述的矩形的平面线圈部,所产生的磁场大,即,给电磁感应的互感带来影响的矩形的平面线圈部的L值比圆形的平面线圈部的L值大,因此,与圆形的平面线圈部相比,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电力传输效率提高很多。 
接下来说明改变磁性薄片4的铁氧体厚度,对图10中的矩形的平面线圈部和圆形的平面线圈部测定平面线圈部的L值而得到的结果。 
图13表示改变磁性薄片4的厚度并测定平面线圈部的L值而得到的结果。这里,所谓L值是指平面线圈部的电感值,其值越大则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电力传输的效率越高。 
为了满足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电力传输的性能,需要线圈的L值为6~8μH,但是,在存在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情况下,由于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影响而使磁性薄片4的磁场强度提高效果降低。 
如图13所示,在存在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时,为了在圆形的平面线圈部产生6~8μH的L值,需要磁性薄片4的铁氧体厚度为500μm。与此相比,具有相同的铁氧体厚度的矩形的平面线圈部的L值为12μH(箭头A)。 
在磁性薄片4的铁氧体厚度和面积相同的条件下,与圆形的平面线圈部相比,矩形的平面线圈部的L值为较大的值。因此,矩形的平面线圈部产生的磁场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电力传输效率大。 
在要使矩形的平面线圈部和圆形的平面线圈部的L值相等的情况下,对于矩形的平面线圈部,能够将磁性薄片4的铁氧体厚度设定为更薄。即,为了达到L值的目標值即6~8μH,对于矩形的平面线圈部,能够使磁性薄片4的铁氧体厚度为300μm(箭头B),能够使铁氧体的厚度薄。因此,能够使非接触充电模块的厚度薄,从而容易小型化。 
这样,通过将非接触充电模块使用的平面线圈设为矩形,能够避免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磁场的影响而提高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电力传输效率,由此,能够实现非接触受电模块的小型化。 
此外,不限定于将线圈缠卷成矩形,有时也缠卷成在角上具有R的方形或多边形。即,对于线圈的形状,只要是其整体处于磁性薄片4上,而具有较多线圈的内边从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外边离开的部分的形状即可。其中,矩形的形状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并且容易制作矩形线圈。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矩形的平面线圈部的线圈缠卷成正方形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长方形。即,只要线圈的4个内边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外周靠外侧的位置,则可得到上述的效果。 
此外,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并不一定设置于送电用和受电用的双方的非接触充电模块内,也有时设置于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不设置在非接触充电模块内而设置在对方侧的非接触充电模块内的情况,但是,即使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设置在自身侧也能够同样地进行说明。 
此外,图11的矩形线圈(也称作角线圈)的对角线尺寸最小约为19mm。当该对角线尺寸是19mm时,矩形线圈的内侧的中空部的相对的边之间的距离约为13.5mm左右。因此,在图11中,当矩形线圈的对角线尺寸为19mm时,直径为15.5mm的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和矩形线圈的内侧的中空部的若干部分会重叠。若矩形的平面线圈部的内侧的中空部比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的大小大,则能够减小L值降低率。 
如上所述,矩形线圈比圆形线圈难以受到磁铁的影响,但是,若1次侧线圈和2次侧线圈两者都为矩形线圈,则在进行充电时的位置对准时,必须进行彼此的拐角的位置对准。由于位置对准时角度对准困难,所以优选的是,一方是圆形线圈而另一方是矩形线圈。这是因为也不需要角度调整,而且矩形线圈可以抑制磁铁的影响。此外,虽然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及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中哪个模块具备矩形线圈,哪个模块具备圆形线圈都可以,但是,由于圆形线圈能够不依赖于作为电力传输的对方的线圈的形状而高效率地进行电力传输,所以优选的是,在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中具备圆形线圈。 
如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特征在于,平面线圈部的内侧的中空部比磁铁的大小大。在此,“平面线圈部的内侧的中空部比磁铁的大小大”是指,在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和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进行了位置对准时,例如,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另一方的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不与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重叠的情况。也就是说,从上方看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及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时,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不从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中空部向线圈面露出,而收纳在中空部内。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以及使用了该发送侧非 接触充电模块的非接触充电设备,在1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与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位置对准时,使用磁铁的情况和不使用磁铁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都能够抑制设置于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线圈的L值的变化,所以即使在使用磁铁的情况和不使用磁铁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都能够使用,作为对移动电话、便携式音响、移动用的计算机等便携式终端、数码相机、摄像机等便携式设备进行充电时的发送侧充电设备很有用。 

Claims (32)

1.非接触充电模块,在进行与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存在利用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和不利用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该非接触充电模块包括: 
缠卷导线而成的平面线圈部;以及 
载置所述平面线圈部的磁性薄片,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比所述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缠卷成圆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端部与所述磁铁的外侧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6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构成为,在与所述平面线圈部平行的平面中,所述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的面积为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的面积的80%~9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磁铁是圆形,所述磁铁的直径是15.5mm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导线缠卷成矩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呈大致矩形状的中空部中的相对的内边之间的 最短距离的长度比所述磁铁的直径长。 
8.受电侧电子设备, 
具备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9.送电侧非接触充电设备, 
具备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10.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通过电磁感应从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接受电力,在进行与所述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存在利用所述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和不利用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并且自身不具备位置对准用磁铁,该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具备: 
缠卷导线而成的平面线圈部;以及 
载置所述平面线圈部的磁性薄片,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比所述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大。 
11.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通过电磁感应从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接受电力,在进行与所述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存在利用所述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和不利用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该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具备: 
将导线缠卷成漩涡状而成的平面线圈部;以及 
载置所述平面线圈部的线圈面并与所述平面线圈部的线圈面相对设置,且在进行与所述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使用磁铁的情况下,与所述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磁铁互相吸引的磁性薄片,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内径比所述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大。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端部与所述磁铁的外侧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6mm。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构成为,在与所述平面线圈部平行的平面中,所述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的面积为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的面积的80%~95%。 
14.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磁铁是圆形,所述磁铁的直径是15.5mm以下。 
15.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导线缠卷成矩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呈大致矩形状的中空部中的相对的内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长度比所述磁铁的直径长。 
17.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通过电磁感应向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发送电力,在进行与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存在利用所述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接收侧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所具备的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和不利用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并且自身不具备位置对准用磁铁,该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具备: 
缠卷导线而成的发送侧平面线圈部;以及 
载置所述发送侧平面线圈部的线圈面并与所述发送侧平面线圈部的线圈面相对设置,且在进行与所述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使用磁铁的情况下,与所述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磁铁互相吸引的磁性薄片, 
所述发送侧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比所述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大。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端部与所述磁铁的外侧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6mm。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构成为,在与所述平面线圈部平行的平面中,所述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的面积为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的面积的80%~95%。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磁铁是圆形,所述磁铁的直径是15.5mm以下。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导线缠卷成矩形。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呈大致矩形状的中空部中的相对的内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长度比所述磁铁的直径长。 
23.非接触充电模块,在进行与具备对方侧平面线圈部的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存在利用对方侧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所具备的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和不利用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该非接触充电模块具备: 
缠卷导线而成的平面线圈部;以及 
载置所述平面线圈部并与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平面部相对设置的磁性薄片,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比所述对方侧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大。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磁铁是圆形,所述磁铁的直径是15.5mm以下。 
25.非接触充电模块,通过电磁感应与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进行电力传输,在进行与所述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对准时,存在利用所述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的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所具备的圆形的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和不利用圆形的磁铁进行位置对准的情况,并且自身不具备位置对准用磁铁,该非接触充电模块具备: 
将导线缠卷成大致矩形状的平面线圈部;以及 
载置所述平面线圈部的线圈面并与所述平面线圈部的线圈面相对设置的磁性薄片,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呈大致矩形状的中空部中的相对的内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长度比所述圆形的磁铁的直径长。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磁铁的直径为15.5mm以下。 
27.如权利要求23或25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端部与所述磁铁的外侧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6mm。 
28.如权利要求23或25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构成为,在与所述平面线圈部平行的平面中,所述对方侧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的面积为所述平面线圈部的中空部的面积的80%~95%。 
29.如权利要求23或25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导线缠卷成矩形。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所述平面线圈部的呈大致矩形状的中空部中的相对的内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长度比所述磁铁的直径长。 
31.受电侧电子设备, 
具备权利要求10、11、23、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32.送电侧非接触充电设备, 
具备权利要求16、23、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模块。 
CN2011900008107U 2011-01-26 2011-12-28 非接触充电模块以及使用该非接触充电模块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设备及发送侧非接触充电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6697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13618 2011-01-26
JP2011013618A JP4835795B1 (ja) 2011-01-26 2011-01-26 受信側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受信側非接触充電機器
JP2011-038064 2011-02-24
JP2011038064 2011-02-24
JP2011131949A JP5003834B1 (ja) 2011-06-14 2011-06-14 送信側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送信側非接触充電機器
JP2011-131949 2011-06-14
JP2011-131950 2011-06-14
JP2011131950 2011-06-14
JP2011135947A JP5003835B1 (ja) 2011-02-24 2011-06-20 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非接触充電機器
JP2011-135947 2011-06-20
PCT/JP2011/007348 WO2012101731A1 (ja) 2011-01-26 2011-12-28 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受信側及び送信側非接触充電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66972U true CN203366972U (zh) 2013-12-25

Family

ID=46543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9000081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66972U (zh) 2011-01-26 2011-12-28 非接触充电模块以及使用该非接触充电模块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设备及发送侧非接触充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552684B2 (zh)
EP (1) EP2546844A4 (zh)
CN (1) CN203366972U (zh)
WO (1) WO201210173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5662A (zh) * 2015-12-04 2016-02-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对准检测装置
CN107079610A (zh) * 2014-09-29 2017-08-18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复合磁片及包括该复合磁片的无线充电模块
CN111834100A (zh) * 2019-04-16 2020-10-27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发射端模块与发射端线圈
CN111835043A (zh) * 2019-04-16 2020-10-27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发射端模块与发射端线圈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46937B2 (en) 2008-05-02 2011-11-01 Nike, Inc. Automatic lacing system
US11723436B2 (en) * 2008-05-02 2023-08-15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and charging system
US9866066B2 (en) 2010-11-24 2018-01-09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ia electrodynamic coupling
US20130293191A1 (en) 2011-01-26 2013-11-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Non-contact charging module and non-contact charging instrument
CN106888038A (zh) 2011-06-14 2017-06-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4900528B1 (ja) * 2011-09-08 2012-03-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非接触充電機器
US9515515B2 (en) * 2011-10-25 2016-12-06 Seon Seob Kim Contact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contactless charging method
US10204734B2 (en) 2011-11-02 2019-02-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non-contact charging module an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tenna
WO2013065245A1 (ja) 2011-11-02 2013-05-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無線通信用コイル、伝送コイル及び携帯無線端末
JP2013169122A (ja) 2012-02-17 2013-08-29 Panasonic Corp 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JP2013192391A (ja) * 2012-03-14 2013-09-26 Sony Corp 検知装置、受電装置、送電装置及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KR101339486B1 (ko) 2012-03-29 2013-12-1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박막 코일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US9431989B2 (en) * 2012-03-30 2016-08-3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JP6008237B2 (ja) 2012-06-28 2016-10-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JP6112383B2 (ja) 2012-06-28 2017-04-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WO2014110091A1 (en) * 2013-01-11 2014-07-17 Vishay Dale Electronics, Inc. Wireless side charging
WO2014130065A1 (en) * 2013-02-25 2014-08-28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Variable pitch spiral coil
CN206564323U (zh) 2013-04-08 2017-10-1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通信终端
KR101558051B1 (ko) * 2013-11-04 2015-10-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기판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장치
ITRM20130683A1 (it) * 2013-12-12 2015-06-13 Univ Roma Parete magnetica interattiva
TWI581537B (zh) 2014-01-17 2017-05-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顯示系統以及行動顯示裝置
WO2015116111A1 (en) * 2014-01-30 2015-08-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ireless power alignment
US10003217B2 (en) 2014-03-04 2018-06-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emissions for polarized coil systems for wireless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KR101762778B1 (ko) 2014-03-04 2017-07-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및 통신 기판 그리고 무선 충전 및 통신 장치
US10485478B1 (en) 2014-06-13 2019-11-26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Wireless charging of a wrist-mounted sensor platform
US10505402B2 (en) 2015-06-11 2019-12-10 Lg Electronics Inc. Structure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EP3383213B1 (en) * 2015-11-30 2021-03-03 NIKE Innovate C.V. Article of footwear and charging system
KR102484849B1 (ko) * 2015-12-18 2023-01-05 주식회사 위츠 코일 조립체
US10714960B2 (en) * 2015-12-22 2020-07-14 Intel Corporation Uniform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JP6743432B2 (ja) 2016-03-14 2020-08-19 株式会社Ihi コイル装置
US10283952B2 (en) 2017-06-22 2019-05-07 Bretford Manufacturing, Inc. Rapidly deployable floor power system
CN110165721B (zh) * 2018-02-14 2021-08-06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电子产品
KR102602642B1 (ko) * 2018-09-18 2023-1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장치
CN209591776U (zh) * 2019-03-19 2019-11-05 宁波微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充电的线圈模组和无线电能发射电路
JP7329955B2 (ja) * 2019-04-18 2023-08-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受電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10649670B (zh) * 2019-08-30 2021-11-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相关设备
JP7368303B2 (ja) 2020-04-09 2023-10-24 ニチコン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US11387674B1 (en) 2020-12-23 2022-07-12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at extended separation distances utilizing concave shielding
US11637459B2 (en) 2020-12-23 2023-04-25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at extended separation distances utilizing T-Core shielding
US11476711B2 (en) 2020-12-23 2022-10-18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s and associated base stations for through-structure charging
US11757311B2 (en) 2020-12-23 2023-09-12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s and associated base station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at extended separation distances
US11387684B1 (en) 2020-12-23 2022-07-12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s and associated base station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at extended separation distances
US11637448B1 (en) * 2021-10-12 2023-04-25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with removable magnetic connector panel for vehicular use
US11967830B2 (en) * 2021-10-12 2024-04-23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at extended separation distances with magnetic connectors
US20230111931A1 (en) * 2021-10-12 2023-04-13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With Removable Magnetic Connector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53592B2 (ja) * 1998-10-27 2002-02-0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送電側カプラ
US6803744B1 (en) * 1999-11-01 2004-10-12 Anthony Sabo Alignment independent and self aligning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
US6396241B1 (en) * 2000-09-18 2002-05-2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I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employing a fluid-cooled transformer coil and transmission cable
GB0210886D0 (en) * 2002-05-13 2002-06-19 Zap Wireless Technologies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
GB2388716B (en) * 2002-05-13 2004-10-20 Splashpower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
JP4852829B2 (ja) 2004-07-28 2012-0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US7271569B2 (en) * 2004-09-21 2007-09-18 Motorola Inc. Contact less charger with alignment indicator
WO2007080820A1 (ja) * 2006-01-12 2007-07-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受電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非接触充電装置
US8169185B2 (en) * 2006-01-31 2012-05-01 Mojo Mobilit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uctive charging of portable devices
US7683572B2 (en) * 2006-11-10 2010-03-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Battery charging cradle and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08135589A (ja) 2006-11-29 2008-06-12 Asuka Electron Kk 電力伝送用コイル
JP2008206234A (ja) 2007-02-16 2008-09-04 Seiko Epson Corp 充電器、電子機器および充電システム
JP2008210861A (ja) 2007-02-23 2008-09-11 Yonezawa Densen Kk 防磁シート付きコイル
JP4743173B2 (ja) * 2007-06-29 2011-08-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送電制御装置、送電装置、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303929B2 (ja) 2007-12-25 2013-10-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RU2010138845A (ru) * 2008-02-22 2012-03-27 Эксесс Бизнес Груп Интернейшнл Ллс (Us) Магнитное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е для индуктив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AU2009223084A1 (en) 2008-03-13 2009-09-17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Inductive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 multiple coil primary
JP4572953B2 (ja) * 2008-05-14 2010-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010041906A (ja) * 2008-07-10 2010-02-18 Nec Tokin Corp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軟磁性体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モジュール
US8242741B2 (en) * 2008-12-18 2012-08-14 Motorola Mobility Llc Systems, apparatus and devices for wireless charg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JP5689587B2 (ja) * 2009-03-31 2015-03-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力伝送装置
JP2010284059A (ja) 2009-06-08 2010-12-16 Nec Tokin Corp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JP2011013618A (ja) 2009-07-06 2011-01-20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EP2535906B1 (en) * 2010-02-05 2017-11-01 Hitachi Metals, Ltd. Magnetic circuit for a non-contact charging device, power supply device, power receiving device, and non-contact charging device
JP4835795B1 (ja) 2011-01-26 2011-12-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受信側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受信側非接触充電機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9610A (zh) * 2014-09-29 2017-08-18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复合磁片及包括该复合磁片的无线充电模块
CN107079610B (zh) * 2014-09-29 2019-09-03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复合磁片及包括该复合磁片的无线充电模块
CN107079610B9 (zh) * 2014-09-29 2019-12-0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复合磁片及包括该复合磁片的无线充电模块
CN105305662A (zh) * 2015-12-04 2016-02-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对准检测装置
US10381857B2 (en) 2015-12-04 2019-08-13 Lenovo (Beijing) Limited Alignment coils of wireless charging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1834100A (zh) * 2019-04-16 2020-10-27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发射端模块与发射端线圈
CN111835043A (zh) * 2019-04-16 2020-10-27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发射端模块与发射端线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46844A4 (en) 2013-04-03
US20140070766A1 (en) 2014-03-13
US20120187903A1 (en) 2012-07-26
WO2012101731A1 (ja) 2012-08-02
US8963490B2 (en) 2015-02-24
EP2546844A1 (en) 2013-01-16
US8552684B2 (en) 2013-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66972U (zh) 非接触充电模块以及使用该非接触充电模块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设备及发送侧非接触充电设备
CN203366973U (zh) 非接触充电模块以及使用该非接触充电模块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设备及发送侧非接触充电设备
CN103782357B (zh) 电力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和非接触充电设备
US10090713B2 (en) Multiple coils for wireless power
CN103534772B (zh) 供电单元、供电系统和电子装置
US9418785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enhanced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WO2013031988A1 (ja) 電力中継器
CN203910505U (zh) 非接触充电模块、电子设备和非接触充电设备
JP4835794B1 (ja) 受信側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受信側非接触充電機器
CN103748765A (zh) 通信装置
JP2015512606A (ja) 無接点充電システム用受信部の2次コイル
JP5845406B2 (ja) 受信側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受信側非接触充電機器
CN103094994A (zh) 磁耦合单元和磁耦合系统
KR101198881B1 (ko) 비접촉 충전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신측 및 송신측 비접촉 충전 기기
JP2012199505A (ja) 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送信側非接触充電機器と受信側非接触充電機器
JP2013135523A (ja) ワイヤレス給電装置
JP5003834B1 (ja) 送信側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送信側非接触充電機器
JP5845407B2 (ja) 受信側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受信側非接触充電機器
JP4900523B1 (ja) 受信側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これを用いた携帯端末、送信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非接触充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