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96034U - 减震系统及具有该减震系统的强夯机 - Google Patents
减震系统及具有该减震系统的强夯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96034U CN203296034U CN2013202614719U CN201320261471U CN203296034U CN 203296034 U CN203296034 U CN 203296034U CN 2013202614719 U CN2013202614719 U CN 2013202614719U CN 201320261471 U CN201320261471 U CN 201320261471U CN 203296034 U CN203296034 U CN 2032960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oil
- solenoid operated
- operated directional
- way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减震系统,包括:后支撑油缸、蓄能器、主油路、液压锁阀组和控制阀组;后支撑油缸包括:具有内腔的缸体和将内腔分隔成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活塞;蓄能器与无杆腔连通,用于吸收无杆腔内的压力脉动;液压锁阀组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控制阀组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本减震系统可对强夯机的主机进行有效减震,提高主机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减震系统的强夯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系统及具有该减震系统的强夯机。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需要对松土压实处理,往往使用强夯机处理。目前,市场上的强夯机主要是由履带起重机改制而成。其原理为:将具有一定质量的锤(一般为10-25t)起吊到一定的高度(一般在10~20m)后自由落下,将夯锤的势能转换为对地面的冲击能。通过冲击能的冲击力多次反复冲击地面,使深层湿陷性土壤的结构产生裂隙,结构破坏,孔隙变小,水份从孔道被强行挤压出去,减少压实土的含水量,增加土的密度,达到处理湿陷性土壤的目的。
为了降低震动对强夯机的疲劳损坏,现有的强夯机主要采用主臂减震,但是主臂减震不能完全消除震动,震动能量会传递到主机上。该震动除了对整车结构造成疲劳和严重影响操作舒适度外,其冲击对回转支承也会造成疲劳损坏。
为此,业界通常采用加装后支撑油缸的方式起到整机减震的作用,后支撑油缸的控制采用减振电控阀组方式,如图1所示。
其中,减震油缸1由电控阀组控制,所述电控阀组包括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3、电比例溢流阀4和液压锁组5。油源8与换向阀6连接,用于控制油缸的伸出和缩回的动力。压力传感器2检测油缸无杆腔9的压力,其压力信号由控制器处理并对电比例溢流阀4发出信号。换向阀3进出口分别与减震油缸1的无杆腔9和有杆腔10连接,控制油缸两腔的连接与隔断。
强夯作业前,操纵换向阀6使油缸1活塞杆下落并压实地面;强夯作业时操纵换向阀3使油缸1两腔沟通,使活塞杆带着支脚盘与地面接触;夯锤下落前断开换向阀3,使油缸两腔断开;夯锤下落时,整车振动后倾,油缸承受的载荷产生的油压由液压锁组5支承,电比例溢流阀4实现最大载荷保护。
这种减震系统阀组构成复杂,需控制器编程进行实时控制,导致控制过程过于复杂,成本高,且操作不方便,而且在油缸支承在地面时进行回转和行走操作时会损坏油缸,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减震系统,以简单、有效地实现对强夯机整机进行减震,提高强夯机的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减震系统的强夯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后支撑油缸、蓄能器、主油路、液压锁阀组和控制阀组;
所述后支撑油缸包括:具有内腔的缸体和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内腔内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内腔分隔成有杆腔和无杆腔;
所述蓄能器与所述无杆腔连通,用于吸收所述无杆腔内的压力脉动;
所述液压锁阀组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分别具有进口、出口和控制口;其中:
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口与所述主油路连通;
所述控制阀组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分别具有进油口、出油口和回油口;其中:
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控制口相连,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有第一油路通道,并且所述第一油路通道内的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流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控制口时打开所述第一单向阀;
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有第二油路通道。
优选地,所述液压锁阀组还包括:
第一溢流阀,所述第一溢流阀的进口与所述无杆腔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无杆腔内的液压油的油压。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油箱,所述第一溢流阀与所述油箱之间连接有溢流油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一溢流阀集成在一个阀体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和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分别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优选地,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二溢流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油路通道连通,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油路通道内的液压油的油压。
一种强夯机,包括:主机、臂架和前面所述的减震系统,其中,所述主机包括:车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车架上的转台、以及与所述车架相连的行走系统;所述臂架的下端可枢转地设在所述转台上;所述减震系统中的后支撑油缸设置在所述转台的后端。
优选地,所述后支撑油缸的缸体焊接在所述转台的后端。
优选地,所述强夯机还包括: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设在所述转台和所述车架之间,用于将所述转台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车架上。
优选地,所述强夯机还包括:位置检测开关,所述位置检测开关在所述后支撑油缸的油缸杆向上收起至预定位置后被触发以致动所述转台和行走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系统,可设在强夯机主机转台的后端,直接对主机进行有效减震,减小主机的震动幅度和震动时间,而且进一步通过与后支撑油缸的无杆腔连接的蓄能器对系统压力脉动的吸收及缓冲作用,有效地减小了主机结构,例如回转支承等部件所承受的冲击载荷,降低了主机的疲劳程度,提高了主机的使用周期,降低了维护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系统,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有效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导致油缸损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强夯机,通过设置减震系统,可提高对主机的减震效果,提高主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强夯机后支撑油缸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减震系统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强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强夯机中的减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减震油缸;2、压力传感器;3、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4、电比例溢流阀;5、液压锁组;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油箱;8、油源;9、无杆腔;10、有杆腔;
21、蓄能器;22、后支撑油缸;221、无杆腔;222、活塞;223、有杆腔;224、油缸杆;225、底座;
23、液压锁阀组;231、第一单向阀;232、第二单向阀;233、第一溢流阀;
24、控制阀组;241、第一电磁换向阀;242、第二电磁换向阀;243、第二溢流阀;
25、油箱;P0、溢流油路;P1、第一油路通道;P2、第二油路通道;P3、主油路;
31、臂架;33、车架;34、行走系统;35、转台;100、减震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系统,实现对强夯机主机的减震。该减震系统可设在强夯机主机的转台上。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减震系统的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系统包括:后支撑油缸22、蓄能器21、主油路P3、液压锁阀组23和控制阀组24。其中:
后支撑油缸22包括具有内腔的缸体和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内腔内的活塞222,所述活塞222将所述内腔分隔成有杆腔223和无杆腔221;活塞222的下端连接有油缸杆224,油缸杆224从有杆腔223的下端伸出,其中为了更好地支撑并对强夯机主机进行有效减震,油缸杆224的下端可设有支座225,如图1所示。
所述蓄能器21与无杆腔221连通,用于吸收无杆腔221内的压力脉动,以获得更好地减震效果。蓄能器21可以是充气式蓄能器。
主油路P3分别与有杆腔223和无杆腔221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连通应作广义理解,即主油路P3与有杆腔223和无杆腔221并非直接连通,而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即通过液压锁阀组23分别与有杆腔223和无杆腔221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液压锁阀组23包括:第一单向阀231和第二单向阀232;第一单向阀231和第二单向阀232分别具有进口、出口和控制口。其中:
第一单向阀231的出口与有杆腔223连通,第二单向阀232的出口与无杆腔221连通,第二单向阀232的进口与主油路P3连通。如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主油路P3一方面通过第二单向阀232与无杆腔221相连,另一方面,主油路P3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242和第一单向阀231与有杆腔223相连。
上述第一单向阀231和第二单向阀232构成双向液压锁,其工作原理是一个油腔正向进油时,另一个油腔反向出油,反之亦然。当两个油腔正向不进油时,反向也不通,不受外界负荷干扰,起到锁的作用。
在强夯机工作的过程中,活塞222对无杆腔221的压缩会将油缸杆224压实在地面上,进而实现减震的作用。通过蓄能器21对系统压力脉动的吸收及缓冲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减震效果。
为了避免无杆腔221内液压油的油压过大对无杆腔221造成损坏,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压锁阀组23还可包括:第一溢流阀233,该第一溢流阀233的进口与无杆腔221相连,用于控制无杆腔221内的液压油的油压。比如,控制无杆腔221内的液压油的油压不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溢流阀233的进口与无杆腔221和第二单向阀232出口之间的管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阈值可以是根据强夯机主机实际所需的减震效果而预先设定的一个数值,该阈值直接关系到后支撑油缸22所能承载的最大压力载荷,由于强夯机主机减震要求与强夯机臂架减震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后支撑油缸22所能承载的最大压力载荷即所述第一阈值并非越大越好,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应当根据强夯机主机实际所需的减震效果来设置适当的第一阈值,以使减震效果达到最佳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一单向阀231、第二单向阀232和第一溢流阀233可以集成在一个阀体中,即第一单向阀231、第二单向阀232和第一溢流阀233共用一个阀体,并在该阀体内设置好油路。由此,可方便生产加工,降低成本。当然,上述第一单向阀231、第二单向阀232和第一溢流阀233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阀体。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24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241和第二电磁换向阀242;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41和第二电磁换向阀242分别具有进油口、出油口和回油口。其中:
上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41的出油口与第一单向阀231的控制口相连,第一电磁换向阀241的进油口连接有第一油路通道P1,并且第一油路通道P1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241流入第一单向阀231的控制口时打开第一单向阀231。
上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42的出油口与第一单向阀231的进口相连,第二电磁换向阀242的进油口连接有第二油路通道P2,第二电磁换向阀242的回油口与主油路P3连通。
第一电磁换向阀241的作用在于打开第一单向阀231,使第一单向阀231处于导通的状态。具体而言,在强夯机工作前,需要将油缸杆224放下以使油缸杆224下端的支座225支撑在地面上,此时第一电磁换向阀241的电磁铁得电,第一油路通道P1内的液压油进入第一电磁换向阀241后再从第一电磁换向阀241流入第一单向阀231的控制口,从而将第一单向阀231打开,即第一油路通道P1内的来油压力将有杆腔223的液压锁打开,此时活塞222在有杆腔223和无杆腔224的差动面积回油背压和油缸杆224的重力作用下伸出并与地面接触。
在强夯机工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换向阀241的电磁铁也始终处于得电状态,即第一油路通道P1内的来油压力始终保持第一单向阀231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当活塞222向上运动时,主油路P3会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242和第一单向阀231向有杆腔223内补充液压油,当活塞222向下运动时,有杆腔223内的液压油会通过第一单向阀231和第二电磁换向阀242流入主油路P3内,以保证减震系统正常、稳定地工作。
第二电磁换向阀242主要用于在强夯机工作结束后向上收起油缸杆224。具体而言,在强夯作业结束后,当需要收起油缸杆224时,停止向第一电磁换向阀241的电磁铁通电,此时第一单向阀231关闭,然后向第二电磁换向阀242的电磁铁通电,第二油路通道P2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242从第一单向阀231的进口流入,并最终从第一单向阀231的出口流进有杆腔223以推动活塞222向上运动收起,由于第一单向阀231和第二单向阀232构成双向液压锁且液压油从第一单向阀231的进口流入,因此此时第二单向阀232处于打开状态,以使无杆腔221内的液压油可以通过第二单向阀232流入主油路P3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电磁换向阀241可以是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且包括进油口P,回油口T和连接油口A、B,其中第一电磁换向阀241的B口与第一单向阀231的控制口相连。进一步地,第二电磁换向阀242也可以是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且包括进油口P,回油口T和连接油口A、B,其中第二电磁换向阀242的B口与第一单向阀231的进口相连。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磁换向阀241还可以是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此时第一单向阀231的控制口与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相连。相应地,第二电磁换向阀242也可以是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此时第一单向阀231的进口与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相连。
下面继续结合图2详细说明在强夯机工作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系统的工作原理。
强夯机工作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工作准备阶段;(2)工作阶段;(3)复原阶段。
(1)工作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将油缸杆224放下,使油缸杆224的下端支撑在地面上。
具体地,在强夯机到达工作位置后,强夯作业前,操纵第一电磁换向阀241电磁铁得电,第一油路通道P1内的来油压力将液压锁阀组23中的与油缸的有杆腔223相通的液压锁即第一单向阀231打开,此时油缸的有杆腔223和无杆腔221均与整机液压系统主油路P3接通,构成油缸的差动连接。油缸活塞杆224在差动面积回油背压和活塞杆自重作用下伸出与地面接触。
(2)工作阶段:
工作阶段指的是强夯作业过程,此阶段第一电磁换向阀241的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在夯锤释放后,夯锤下落造成的震动传递到主机使转台前后震动,由于臂架设在转台的前端,因此转台第一次震动是向后的。在转台后倾时,由后支撑油缸22的油缸杆224通过压实地面过程中产生的反作用力实现减振。具体地,转台向后倾斜时会带动与转台相连的缸体向下运动,即相当于活塞222向上运动压缩无杆腔221。当主机转台施加给油缸的震动不是很大时,无杆腔221内的油压低于第一阈值,此时第一溢流阀233关闭不工作,油缸杆224被无杆腔221内的油压力反作用压实在地面上以对主机减震,在此过程中,由于有杆腔223相对于缸体向上运动,相当于有杆腔223的体积变大,此时通过主油路P3的回油背压向有杆腔223内补充液压油,即主油路P3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242和第一单向阀231向有杆腔223内补充液压油以维持平衡。当主机转台施加给油缸1的震动较大时,无杆腔221内的油压将超过第一阈值,此时第一溢流阀223打开溢流,保护无杆腔221不被高压液压油损坏,从而保证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活塞222向上行程增大的过程中,无杆腔221内的液压油被进一步压缩,其产生的阻力作用会将油缸杆224和底座225压实在底面上以产生支撑主机的反作用力,从而实现对主机的减震作用。
在上述过程中,蓄能器21会吸收系统压力脉动,缓冲液压冲击。通过调节蓄能器21充氮压力可以实现反作用力大小的控制。
而且,在反作用力大于设计规定的值时,产生的过大的油缸无杆腔油压通过液压锁阀组23中的第一溢流阀233卸荷,进一步保护了主机构件不受到过大的载荷冲击。此时活塞杆222上移,有杆腔223容积扩大,通过主油路P3的回油背压向有杆腔223补油。
当转台前倾时,主机转台会带动油缸前倾,此时油缸杆224的下端会离开地面,此时在主油路P3压力和油缸杆224的重力作用下油缸杆224伸出重新与地面接触。而当转台再次向后倾时,减震系统将重复上述工作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在打夯作业时,通过无杆腔221内的高压液压油施加给活塞杆224的反作用力使活塞杆224的下端压实在地面上以支撑主机转台,从而实现对强夯机主机的减震,即减小主机的震动幅度和震动时间,提高主机的使用寿命,且在工作阶段,减震过程无需操作,无需额外的能源供给。
需要说明的是,在打夯作业过程中,第一电磁换向阀241的电磁铁一直处于通电状态,也就是说第一单向阀231始终处于导通状态,即有杆腔223内的液压油在活塞222向下运动时可从第一单向阀231流出进入主油路P3,当活塞222向上运动时主油路P3可通过第一单向阀231向有杆腔223内补充液压油。另外,在活塞12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主油路P3还通过第二单向阀232向无杆腔221内补充液压油,从而维持整个油路的平衡,保证系统工作正常。
(3)复原阶段:
复原阶段指的是在打夯作业结束后,需要收起油缸杆224,此时第一电磁换向阀241的电磁铁失电,第一单向阀231关闭,有杆腔223的液压锁闭锁。然后向第二电磁换向阀242的电磁铁通电,第二油路通道P2内的液压油流入第二电磁换向阀242,并从第二电磁换向阀242流入第一单向阀231的进口,液压油通过第一单向阀231后从出口流入有杆腔223,此时第一单向阀231和第二单向阀232均处于打开状态,一方面第二油路通道P2内的液压油进入有杆腔223,另一方面无杆腔221内的液压油可通过第二单向阀232流入主油路P3,由此活塞222带动油缸杆224向上复位。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无需额外的能源供给,无需操作,可避免人为失误操作损坏油缸,同时降低了主机构件特别是回转支承受到的冲击载荷,从而大大提高了主机构件的使用周期,降低使用成本。
传统的强夯机一般只针对臂架进行减震,进而间接地实现对主机的减震,但这种传统的对臂架的减震方式不能有效地减小主机的震动幅度和震动时间,因此在传统的强夯机上,其主机在打夯操作时仍然得不到有效的减震效果,从而增加了主机的疲劳强度,降低了主机的使用寿命。而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系统100应用于强夯机主机,设在主机转台的后端,可直接对主机进行有效减震,减小主机的震动幅度和震动时间,从减小主机结构例如回转支承等部件所承受的冲击载荷,降低主机的疲劳程度,提高主机的使用周期,降低维护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系统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有效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导致油缸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减震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系统还可进一步包括油箱25,其中第一溢流阀233与油箱25之间连接有溢流油路P0。在转台后倾使活塞222相对于缸体向上压缩无杆腔221的过程中,若无杆腔221内被压缩的液压油的油压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时,无杆腔221通过第一溢流阀233溢流卸荷,从第一溢流阀233溢流出的液压油通过溢流油路P0流回油箱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磁换向阀241的回油口还可以与溢流油路P0连通。
在强夯作业结束后收起油缸杆224时,需要第二电磁换向阀242的电磁铁得电工作,为了保证从第二油路通道P2内流入第二电磁换向阀242进油口的液压油的油压不超过第二电磁换向阀242所能承受的最大油压,在本实用新型减震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设置第二溢流阀243,第二溢流阀243的进口与第二油路通道P2连通,用于控制第二油路通道P2内的液压油的油压不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也就是说,第二油路通道P2内的来油压力超过第二阈值时,第二溢流阀243打开卸荷,以保证从第二油路通道P2内流入第二电磁换向阀242的液压油的油压不超过第二电磁换向阀242所能承载的最大油压,保护第二电磁换向阀242,防止其损坏。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强夯机,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强夯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强夯机中的减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强夯机包括:主机、臂架31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用于减震系统100。其中主机包括车架33、行走系统34和转台35,行走系统34与车架33相连,行走系统34可以是履带式行走机构,转台35可旋转地设在车架33上,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将转台35可旋转地支承在车架33上,转台35与车架33之间可设置有回转支承,其中回转支承的具体结构已为现有技术并为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不再详细描述。臂架31的下端可枢转地设在转台35上,减震系统100的缸体与转台的后端固定,例如将缸体与转台的尾端相焊接。
所述强夯机还可进一步包括位置检测开关(未图示),所述位置检测开关在油缸的油缸杆224向上收起至预定位置后被触发以致动转台和行走系统。具体地,位置检测开关可邻近所述后支撑油缸22设置,在上述的复原阶段,当第二电磁换向阀242通电向上收起油缸杆224时,当油缸杆224上升至预定位置后,所述位置检测开关被触发并向强夯机主机控制系统发送信号,在该信号的作用下强夯机的行走系统34和转台35进入可操作运行状态,但在所述位置检测开关未发出信号时,行走系统34和转台35不接受主机控制系统的任何操作信号,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错误操作在油缸杆224支撑在地面上时启动转台35或行走系统34,损坏所述后支撑油缸2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强夯机的其它构成等以及工作原理已为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强夯机,通过设置减震系统100,可提高对主机的减震效果,提高主机的使用寿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后支撑油缸、蓄能器、主油路、液压锁阀组和控制阀组;
所述后支撑油缸包括:具有内腔的缸体和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内腔内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内腔分隔成有杆腔和无杆腔;
所述蓄能器与所述无杆腔连通,用于吸收所述无杆腔内的压力脉动;
所述液压锁阀组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分别具有进口、出口和控制口;其中:
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口与所述主油路连通;
所述控制阀组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分别具有进油口、出油口和回油口;其中:
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控制口相连,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有第一油路通道,并且所述第一油路通道内的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流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控制口时打开所述第一单向阀;
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有第二油路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锁阀组还包括:
第一溢流阀,所述第一溢流阀的进口与所述无杆腔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无杆腔内的液压油的油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油箱,所述第一溢流阀与所述油箱之间连接有溢流油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一溢流阀集成在一个阀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和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分别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二溢流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油路通道连通,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油路通道内的液压油的油压。
7.一种强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臂架和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系统,其中,所述主机包括:车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车架上的转台、以及与所述车架相连的行走系统;所述臂架的下端可枢转地设在所述转台上;所述减震系统中的后支撑油缸设置在所述转台的后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油缸的缸体焊接在所述转台的后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夯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设在所述转台和所述车架之间,用于将所述转台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车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强夯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检测开关,所述位置检测开关在所述后支撑油缸的油缸杆向上收起至预定位置后被触发以致动所述转台和行走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2614719U CN203296034U (zh) | 2013-05-14 | 2013-05-14 | 减震系统及具有该减震系统的强夯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2614719U CN203296034U (zh) | 2013-05-14 | 2013-05-14 | 减震系统及具有该减震系统的强夯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96034U true CN203296034U (zh) | 2013-11-20 |
Family
ID=49572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26147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96034U (zh) | 2013-05-14 | 2013-05-14 | 减震系统及具有该减震系统的强夯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96034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35928A (zh) * | 2017-12-07 | 2018-05-15 |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 一种再生支腿阀及设有该阀的支腿控制系统 |
CN109137909A (zh) * | 2018-10-29 | 2019-01-04 | 福建海威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双作用液压打桩锤的控制系统 |
CN110411751A (zh) * | 2019-07-09 | 2019-11-05 | 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发动机试车台架的推力校准系统 |
CN111749226A (zh) * | 2020-07-20 | 2020-10-09 | 黄永怀 | 一种具有除尘效果的打夯机 |
-
2013
- 2013-05-14 CN CN2013202614719U patent/CN20329603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35928A (zh) * | 2017-12-07 | 2018-05-15 |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 一种再生支腿阀及设有该阀的支腿控制系统 |
CN109137909A (zh) * | 2018-10-29 | 2019-01-04 | 福建海威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双作用液压打桩锤的控制系统 |
CN109137909B (zh) * | 2018-10-29 | 2020-08-28 | 福建海威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双作用液压打桩锤的控制系统 |
CN110411751A (zh) * | 2019-07-09 | 2019-11-05 | 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发动机试车台架的推力校准系统 |
CN110411751B (zh) * | 2019-07-09 | 2021-09-03 | 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发动机试车台架的推力校准系统 |
CN111749226A (zh) * | 2020-07-20 | 2020-10-09 | 黄永怀 | 一种具有除尘效果的打夯机 |
CN111749226B (zh) * | 2020-07-20 | 2021-12-28 | 谢娟 | 一种具有除尘效果的打夯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296034U (zh) | 减震系统及具有该减震系统的强夯机 | |
CN202391827U (zh) | 用于作业机械的起重臂的升降系统及作业机械 | |
CN202322251U (zh) | 高空作业车工作臂缓冲控制系统 | |
CN101748730B (zh) | 多作用密闭筒式液压打桩锤 | |
KR101630733B1 (ko) | 작동 기계의 지브 및 작동 기계를 위한 리프팅 시스템 및 리프팅 방법 | |
CN202579410U (zh) | 一种油缸缓冲控制阀 | |
CN101736729A (zh) | 一种带锤自由下落式强夯机的起升机构 | |
CN102561442B (zh) | 工作装置 | |
CN204493577U (zh) | 一种螺旋钻机及其自动调整配重装置 | |
CN103742490B (zh) | 混合动力抽油机 | |
CN203066053U (zh) | 一种锤提升装置的液压夯实机 | |
CN101839004B (zh) | 一种平衡挖掘机及其液压控制系统 | |
CN205618450U (zh) | 液压系统分挡蓄能器能量回收装置 | |
CN102943496B (zh) | 挖掘机动臂势能循环利用系统 | |
CN202544015U (zh) | 装载机液压系统 | |
CN201686980U (zh) | 一种带锤自由下落式强夯机的起升机构 | |
CN106640781A (zh) | 被动式波浪补偿装置 | |
CN103452091B (zh) | 用于强夯机的减震系统及具有其的强夯机 | |
CN202881925U (zh) | 用于强夯机主机的减震系统及具有其的强夯机 | |
CN202545385U (zh) | 装载机节能液压系统 | |
CN103541342A (zh) | 用于强夯机主机的减震系统及具有其的强夯机 | |
CN203924196U (zh) | 液压挖掘机三油缸动臂工作装置 | |
CN104179460B (zh) | 牙轮钻机的塔架升降装置 | |
CN207032353U (zh) | 一种新型液压锤 | |
CN105887954A (zh) | 一种新型节能装载机及其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