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62508U - 容器 - Google Patents

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62508U
CN203262508U CN2013202650043U CN201320265004U CN203262508U CN 203262508 U CN203262508 U CN 203262508U CN 2013202650043 U CN2013202650043 U CN 2013202650043U CN 201320265004 U CN201320265004 U CN 201320265004U CN 203262508 U CN203262508 U CN 203262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lower floor
upper strata
recess
middle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650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本有
木田麻纪子
渡边琢磨
伊万·阿贝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len of Troy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len of Tro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len of Troy Ltd filed Critical Helen of Troy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62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6250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11/20Lunch or picnic boxe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1/00Nestable, stackable or joinable containers; Containers of variable capacity
    • B65D21/02Containers specially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fittings or attachments, to facilitate nesting, stacking, or joining toge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器,将上层容器和下层容器配置成双层式,同时又可分离组合。双层式便当盒(1)包括下层容器(2)以及能够配置在下层容器(2)的上表面的上层容器(3),双层式便当盒(1)能够被配置为,在上层容器(3)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在下层容器(2)的上表面形成有凹部,并使上层容器(3)的凹部与下层容器(2)的凹部互相嵌合,上层容器(3)的长度方向与下层容器(2)的长度方向交叉。

Description

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尤其是便当盒等食品容器。
背景技术
已知包括下层容器以及能够配置在下层容器的上面的上层容器的双层式容器,例如双层式便当盒(日本专利文献1)。这种便当盒使用的方式例如是在下层容器中盛放副食、在上层容器中盛放主食。当搬运便当盒时,在下层容器的上面配置上层容器,上层容器和下层容器通过橡皮带等被互相固定。另外,当使用便当盒时即、当食用所盛放的食品时,上层容器和下层容器被互相分离而放置在饭桌等上。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16425号公报
然而,在使用者要食用便当盒内的食物时,有时并没有可用于放置上层容器和下层容器的饭桌等平面。例如,当使用者坐在公园的凳子上食用便当盒内的食物时,不得不将上层容器和下层容器分别放在不平稳的膝盖上。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出现上层容器或下层容器从膝盖上掉下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可将上层容器和下层容器双层式配置又可将其分离组合的容器。
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器,一种双层式的容器,包括下层容器以及可配置在该下层容器的上表面的上层容器,所述容器在所述上层容器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在所述下层容器的上表面形成有凹部,能够配置为使所述上层容器的凹部和所述下层容器的凹部互相嵌合、所述上层容器的长度方向和所述下层容器的长度方向交叉。
也就是说,在第一方面记载的实用新型中,通过配置为双层式即在下层容器的上表面配置上层容器,在挪动容器时,能够使底面积变小,并容易地收纳在包或袋中。而且,将这种状态称为“纵向配置”。另一方面,当食用所盛放的食物时,将上层容器从该状态分离提起,并使其绕垂直轴线旋转,即,使上段层容器的长度方向与下层容器的长度方向交叉,例如垂直地配置,通过从下层容器上方覆盖上层容器并使上层容器的凹部与下层容器的凹部互相嵌合而组合。而且,将这种状态称为“横向配置”。在这种横向配置中,可通过提起下层容器而将上层容器一并提起。因此,例如以上述例子而言,可将上层容器和下层容器整体地放置在膝盖上,而且,可通过提起下层容器而在稳定的状态下食用食物。
具体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配置成所述上层容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层容器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的状态下,从上方看时所述容器大致为正方形。
也就是说,根据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可提供一种使用者从上方看时具有优异的设计性的容器。
具体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或第二方面,在配置为所述上层容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层容器的长度方向交叉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上层容器或所述下层容器一方的嵌合突起与设置在所述上层容器或所述下层容器的另一方的嵌合槽嵌合。
也就是说,根据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通过上层容器和下层容器之间的嵌合,不仅是在提起下层容器时,即便是在提起上层容器时,也能够将整个容器提起。即,以上述例子而言,使用者食用食物时,无需顾虑拿起容器的位置,就可以将上层容器和下层容器整个地提起,从而能够在平稳的状态下食用食物。
具体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容器还包括可配置在所述下层容器的凹部的中层容器。
也就是说,根据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的实用新型可增加容纳量,而且,在将上层容器配置在下层容器的上表面的状态下,可在上层容器的凹部与下层容器的凹部之间形成的空间配置中层容器,因此,能够灵活有效地运用空间。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各项要求保护范围记载的实用新型,可达到提供一种将上层容器和下层容器配置成双层式、且还可分离并组合的容器的共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双层式便当盒的纵向配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便当盒合盖后的状态下的横向配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便当盒在打开盖子后的状态下的横向配置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下层容器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上层容器的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的上层容器用的上层盖子的立体图。
图7是图1所示的上盖的立体图。
图8是图1所示的下层容器用的下层盖子的立体图。
图9是图1所示的中层容器的立体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中层容器用的中层盖子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所示的盒带的立体图。
图12是图3所示的隔板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了上层容器和下层容器之间的嵌合的截面图。
图14是涉及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便当盒的横向配置的简要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整个附图中,对相应的构成组件标以相同的参考符号。而且,在本说明书中,利用便当盒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其它的容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双层式便当盒1的纵向配置的立体图。便当盒1包括下层容器2和上层容器3。上层容器3的上部开口由上层盖子封闭。在上层盖子4的上面还覆盖有顶盖5。下层容器的上部开口由二个下层盖子6封闭。在上层容器3和下层容器2之间配置有中层容器7。中层容器7的上部开口由中层盖子8封闭。通过将上层容器3配置在下层容器2的上面即、配置在下层盖子6上,便当盒1即能形成纵向配置。由于可使纵向配置的便当盒1的底面积变小,因此,可容易地容纳在包或袋中。纵向配置的上层容器3和下层容器2通过盒带9被互相固定。下面,对便当盒1的使用方法和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图1所示的便当盒1合盖后的状态的横向配置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便当盒1打开盖子后的状态的横向配置的立体图。为了使便当盒1由纵向配置变为横向配置,在解除盒带9后,由图1所示的纵向配置将上层容器3分离、提起,并绕垂直轴线旋转90度。也就是说,配置成从上方看时,上层容器3的长度方向与下层容器2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上层容器3覆盖在下层容器2的上面,通过使上层容器3的后述第二凹部33(图5)与下层容器2的后述第一凹部23(图4)互相嵌合而组合。在这种横向配置的状态下,通过提起下层容器2,可同时整体地提起上层容器3。因此,例如可将上层容器3和下层容器2整体地放置在膝盖上面,而且,通过提起下层容器2,可在平稳的状态下食用食物。
横向配置的便当盒1从上方看时形成一个大致的正方形。换而言之,为了使横向配置的便当盒1从上面看时形成大致的正方形,上层容器3和下层容器2被形成为各种底面形状或上表面形状。因此,这种便当盒1包括使用者从上面看时的优异的设计性。
图4是图1所示的下层容器2的立体图。下层容器2包括:在两端的一对第一容器21以及连接这些第一容器21的相对的下方部分的平板状的第一连接部件22。由于第一连接部件22连接第一容器21之间的下方部分,因此,可以说,在第一连接部件22的上方即、在下层容器2的上面形成有第一凹部23。在第一连接部件22的上表面形成有从上面看时为正方形、且容纳中层容器7的容纳凹部24。而且,在第一连接部件22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与后述的上层容器3的嵌合突起34嵌合的嵌合槽25。而且,容纳凹部24的各第一容器21侧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与中层容器7的后述卡合突起72卡合的卡合突起26。
图5是图1所示的上层容器3的立体图。上层容器3包括在两端的一对第二容器31以及用于连接该第二容器31的相对的上方部分的第二连接部件32。第二连接部件32包括底壁32a及从底壁32a的侧缘延伸至上方的相对的一对侧壁32b。第二连接部件32的底壁32a及侧壁32b以及一对第二容器31形成一个连续的容纳空间。由于第二连接部件32连接第二容器31之间的上方部分,因此,可以说,在第二连接部件32的下方即、上层容器3的下面形成第二凹部33。在第二凹部33的相对的内壁面即、第二容器31的相对的外壁面上形成有与下层容器2的嵌合槽25嵌合的嵌合突起34(图13)。
图6是图1所示的上层容器3用的上层盖子4的立体图。上层盖子4包括:形成与上层容器3的上部开口相同形状的平板状的上层盖子本体41以及沿上层盖子本体41上表面的周缘形成且向上方延伸的凸缘42。上层盖子4的两端部分的凸缘42还包括进一步向上方突起的隆起部43。上层盖子本体41、凸缘42和隆起部43形成第三凹部44。
图7是图1所示的顶盖5的立体图。顶盖5包括与上层容器3的上部开口即、形成与上层盖子4的上层盖子本体41相同形状的平板状的顶盖本体51。在顶盖本体51的下面形成与上层盖子本体41的第三凹部44对应的第四凹部52(未图示)。在上层盖子4的上面覆盖顶盖5的状态下,上层盖子4的第三凹部44和顶盖5的第四凹部52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其中,可容纳例如筷子、勺子及叉子等。
图8是图1所示的下层容器2用的下层盖子6的立体图。下层盖子6包括:形成与下层容器2的第一容器21的上部开口相同形状的平板状的下层盖子本体61以及沿下层盖子本体61上表面的周缘形成且向上方延伸的凸缘62。与下层容器2的两端部分对应的下层盖子6的凸缘62包括进一步向上方突出的隆起部63。
图9是图1所示的中层容器7的立体图。中层容器7包括箱形的中层容器本体71。在中层容器本体71的相对的侧面的外侧下方部分,分别形成有与在下层容器2的容纳凹部24形成的卡合突起26卡合的卡合突起72。在中层容器本体71的一侧面的上方部分形成有钩状的卡合部73。
图10是图1所示的中层容器7用的中层盖子8的立体图。中层盖子8包括:形成与中层容器7的上部开口相同形状的平板状的中层盖本体81以及沿中层盖子本体81上表面的周缘形成且向上方延伸的凸缘82。中层盖子8的一个对角线上的部分凸缘82具有进一步向上方突出的隆起部83。
在由中层盖子8封闭的状态下,通过使中层容器7的卡合突起72与下层容器2的卡合突起26卡合,中层容器7能够嵌入下层容器2的容纳凹部24。换言之,中层容器7和中层盖子8形成能够配置于下层容器2的第一凹部23的大小和形状。而且,在将中层容器7和中层盖子8配置在下层容器2的第一凹部23的状态下,可将上层容器3配置在下层容器2的上表面。通过使便当盒1除了上层容器3和下层容器2以外还包括中层容器7,可增加食物的容纳量。而且,在纵向配置的便当盒1中,由于在下层容器2的第一凹部23和上层容器3的第二凹部33之间形成的空间中配置有中层容器7,因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而且,如图3所示,在横向配置的便当盒1中,通过使中层容器本体71的卡合部73与上层容器3或下层容器2的上部开口周缘卡合,可把中层容器7与上层容器3和下层容器2作为一个整体操作。
图11是图1所示的盒带9的立体图。盒带9包括细长状的盒带本体91、设置在一端的第一扣92、设置在更靠近中心的部分的第二扣93。在盒带本体91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一扣孔94,在更靠近中心的部分形成有第二扣孔95。
如图1所示,在便当盒1为纵向配置的情况下,将盒带9缠绕在便当盒1的中心部分周围,通过使第一扣92穿过第一扣孔94,上层容器3和下层容器2可被互相固定。另一方面,在使用时也可只挪动用上层容器3,而不是便当盒1整体。在这种情况下,在由上层盖子4封闭上层容器3的状态下,还需从上面盖上顶盖5。与图1相同,在这种状态下,把盒带9缠绕在上层容器3上,但如果以同样方式操作,则盒带9会留下多余部分。因此,通过使第一扣92穿过第二扣孔95,且使第二扣93穿过第一扣孔94,可将上层容器3和顶盖5互相固定,盒带9也不会有余留。
图12是图3所示的隔板10的立体图。隔板10包括隔板本体101、与隔板本体101互相垂直并相对的支撑壁102、连接隔板本体101和相对的支撑壁102的底壁103。可将隔板10配置在上层容器3的第二连接部件32的底壁32a上的所需的位置上,自由地隔开上层容器3的容纳空间。
图13是示出上层容器3和下层容器2之间的嵌合的截面图,即、在横向配置的便当盒1中,是沿上层容器3的长度方向的局部纵截面图。在把上层容器3盖住下层容器2的上表面,并使上层容器3的第二凹部33与下层容器2的第一凹部23互相嵌合时,上层容器3的嵌合突起34与下层容器2的嵌合槽25以卡入式嵌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是下层容器2,即便是提起上层容器3,也可将便当盒1整个地提起。也就是说,例如在使用者食用食物时,无需担心拿起便当盒1的位置,就可将上层容器3和下层容器2整个地提起,可在平稳的状态下食用食物。
通过将硬质的合成树脂一体成型而分别形成下层容器2、上层容器3、顶盖5、中层容器7和隔板10。它们既可使用相同的材料,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而且,通过将软质的合成树脂等弹性材料一体成型而分别形成上层盖子4、下层盖子6、中层盖子8和盒带9。它们既可使用相同的材料,也可使用不同的材料。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便当盒1的横向配置的状态下,从上面看时大致为正方形,也可以成为其它的形状。而且,上层容器的长度方向和下层容器的长度方向也可不互相垂直,而以其它角度交叉。图1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便当盒11的横向配置的简要俯视图。如图14所示,可将容纳空间的形状做成由圆形组成的形状。此外,也可以做成由三角形组成的形状。
符号说明
1   便当盒     2   下层容器
3   上层容器   4   上层盖子
5   顶盖       6   下层盖子
7   中层容器   8   中层盖子
9   盒带       10  隔板

Claims (4)

1.一种容器,所述容器为包括下层容器以及能配置在该下层容器的上表面的上层容器的双层式容器,所述容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层容器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
在所述下层容器的上表面形成有凹部,
所述容器能够配置为使所述上层容器的凹部和所述下层容器的凹部互相嵌合、所述上层容器的长度方向和所述下层容器的长度方向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配置成所述上层容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层容器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的状态下,从上方看时所述容器大致为正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配置为所述上层容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层容器的长度方向交叉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上层容器或所述下层容器一方的嵌合突起与设置在所述上层容器或所述下层容器另一方的嵌合槽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还包括能配置在所述下层容器的凹部的中层容器。
CN2013202650043U 2013-03-22 2013-05-15 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6250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01590U JP3183850U (ja) 2013-03-22 2013-03-22 容器
JP2013-001590 2013-03-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62508U true CN203262508U (zh) 2013-11-06

Family

ID=50427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6500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62508U (zh) 2013-03-22 2013-05-15 容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183850U (zh)
KR (1) KR20140005174U (zh)
CN (1) CN203262508U (zh)
TW (1) TWM4605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4964A (zh) * 2014-01-22 2014-04-09 曹敏娜 一种附有餐具的综合便当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4964A (zh) * 2014-01-22 2014-04-09 曹敏娜 一种附有餐具的综合便当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005174U (ko) 2014-10-01
TWM460557U (zh) 2013-09-01
JP3183850U (ja) 201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592064S1 (en) Packaging
USD610412S1 (en) Storage container
US20130233858A1 (en) Container used for dispensing solid and liquid food items
JP5813179B2 (ja) 弁当箱
CN203262508U (zh) 容器
US20140332527A1 (en) Lunch box
KR101248451B1 (ko) 수평 및 수직방향으로의 동시 결합이 가능한 용기
JP5618658B2 (ja) 食材用容器
KR101249002B1 (ko) 찬합식 도시락 용기
TWM472678U (zh) 飲料杯結構改良
CN205456756U (zh) 一种多容器便携式餐盒
JP2004167112A (ja) 箸で携帯枠に固定する段積み弁当箱セット
KR101380304B1 (ko) 다목적 컵
CN203897546U (zh) 一种组合便当盒
KR20170004381U (ko) 분할된 공간의 다양한 결합이 가능한 모듈방식의 용기
KR200471718Y1 (ko) 식품 포장 용기
KR200491213Y1 (ko) 초밥용 포장용기
KR200468395Y1 (ko) 밀폐기능이 강화된 일회용 포장용기
JP3028198U (ja) 弁当容器
KR20130013267A (ko) 찬합식 도시락 용기
CN209306153U (zh) 带勺盖体以及包装杯
JP3185742U (ja) 弁当箱
KR200380853Y1 (ko) 복수 개의 수납공간을 가지는 밀폐용기
KR20100000550U (ko) 도시락 케이스
KR200450062Y1 (ko) 제품의 뚜껑을 스푼으로 활용할 수 있는 유산균 제품 보관 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