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54201U - 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54201U CN203254201U CN 201320248051 CN201320248051U CN203254201U CN 203254201 U CN203254201 U CN 203254201U CN 201320248051 CN201320248051 CN 201320248051 CN 201320248051 U CN201320248051 U CN 201320248051U CN 203254201 U CN203254201 U CN 2032542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 block
- adjustment tank
- adjustment
- acting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其上构成基座平台和基座腾空腔,在基座平台的居中位置开设作用缸让位孔,在对应作用缸让位孔的位置固定滑动导向座,滑动导向座构成滑动导向座腔,在基座平台上固定第一、第二托模块;作用缸,固定在基座腾空腔内;第一、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设在基座平台的两端;双向夹模机构,与滑动导向座滑动配合并且与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相连接,第一托模块位于滑动导向座与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之间,第二托模块位于滑动导向座与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之间。优点: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方便使用以及降低使用成本,节约能源消耗;动作环节少,作业效率高;结构紧凑,整体体积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
背景技术
夹具即工装夹具在玻璃模具生产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工装夹具是指用于在机械加工中对产品如玻璃模具进行定位和夹紧,以达到一定工艺要求的特别的装备或工具,通常需要满足在产品生产时无干涉现象、定位准确可靠和操作方便等要求。近几年来,各种中高档的加工中心为广大中小企业所应用,由加工中心加工产品具有速度快和质量好以及标准化程度高等优点,但是如果缺乏与加工中心配套的工装夹具,那么这些优点便无从体现,因此工装夹具对工件快速和精准定位的可靠与否是保证加工中心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由于玻璃模具尤其是瓶罐类玻璃模具基本上以彼此对置的两半模的形式存在,因此当要对各个半模的配合面或者说两半模的结合面(业界习惯将配合面或结合面统称为合缝面或合模面)加工诸如气槽、合模台阶以及对模腔进行图案雕刻、刻字时,便需要凭借夹具进行装夹和定位。然而,不论采用何种结构的工装夹具对玻璃模具半模夹装,均需尽可能体现快捷锁定或解锁并且锁定可靠与准确,否则难以保障加工中心对玻璃模具的理想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在已公开的专利文献中可见诸用于对玻璃模具夹装的夹具结构,略以例举的如授权公告号CN101898311B推荐有“在玻璃模具毛坯上铣取定位基准面用的夹具结构”,该专利用于对玻璃模具倒扣状态下的定位,以便由加工中心对玻璃模具毛坯铣取定位基准面;又如CN101659015B提供有“加工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该专利同样用于对玻璃模具倒扣状态下的定位;再如CN101891372B和CN101891373B分别披露有“玻璃器皿模夹具”和“玻璃器皿的器皿模夹具”,该两项专利方案实质上为抱钳式构造;又如CN102350651B公告有“结构改进的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夹具装置”,该专利方案依然适合于对玻璃模具倒扣状态下的夹住。
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方案对于玻璃模具的模腔向上状态下的夹持不具有可借鉴的意义,具体地讲,对玻璃模具的合缝面即配合面以及模腔加工时的定位不具有技术上的启示性。
典型的如CN102380777B、CN102350650B和CN102423859B分别揭示的“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夹具装置”、“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夹具”和“用于玻璃模具加工的夹具装置”,这三项专利方案均可对玻璃模具在其模腔朝向上的状态下可靠夹住,以便由加工中心如数控车床对合缝面和模腔进行加工。
更为典型的如CN103056695A推荐的“玻璃模具内腔及合缝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该专利申请由本申请人提出),该专利申请方案弥补了前述CN102380777B、CN102350650B和CN102423859B三项专利的通弊,具体可参见CN103056695A的说明书第0005栏。
然而,前述CN103056695A推荐的技术方案依然存在以下欠缺:其一,由于整个装置存在两个托模导块升降机构和两个玻璃模具端面自动锁定机构,并且各托模导块升降机构具有两个作用缸(一为锁定块移动作用缸,另一为托模导块升降作用缸),因此整个夹具结构共有六个作用缸,于是不仅导致结构复杂,而且能源消耗增大;其二,由于将玻璃模具夹住或释放的动作环节多,因而效率低(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申请的说明书第0029栏);其三,由于为了对一套模具的两个半模同时夹住或释放而需配备各自独立工作的一对托模导块升降机构,因而致使夹具结构的体积增大,并且整体结构松散;其四,如前述由于作用缸有六个,因此故障几率增大。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仍有改进之必要,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简化结构而藉以降低制造难度并且既可节约使用成本以及体现方便操作又能体现节能、有利于显著减少对玻璃模具夹住或释放的动作环节而藉以提高作业效率和有益于显著地体现结构紧凑而藉以缩小整体体积的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包括一基座,该基座构成有一基座平台和一基座腾空腔,基座腾空腔位于基座平台的下方,在基座平台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与基座腾空腔相通的作用缸让位孔,并且在对应于该作用缸让位孔的位置固定有一滑动导向座,该滑动导向座构成有一滑动导向座腔,该滑动导向座腔与所述的作用缸让位孔相通,在基座平台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滑动导向座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托模块,而在对应于滑动导向座的另一侧固定有一第二托模块;一作用缸,该作用缸以其作用缸柱朝向基座平台的状态固定在所述的基座腾空腔内,并且该作用缸的作用缸柱在途经所述作用缸让位孔后探入所述滑动导向座腔内;一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和一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平台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移动地设置在基座平台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并且第一、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彼此保持面对面的位置关系;一用于配合所述的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将置于所述第一托模块上的玻璃模具毛坯半模夹紧或释放并且同时配合所述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将置于所述第二托模块上的玻璃模具毛坯半模夹紧或释放的双向夹模机构,该双向夹模机构与所述的滑动导向座滑动配合并且与所述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相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一托模块位于所述滑动导向座与所述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之间,而所述的第二托模块位于所述滑动导向座与所述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基座平台的所述一端以间隔状态开设有至少一对彼此并行的第一调整槽,而在基座平台的所述另一端以间隔状态开设有至少一对彼此并行的第二调整槽,第一、第二调整槽彼此对应,所述的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在对应于第一调整槽的位置与基座平台的所述一端固定,所述的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在对应于第二调整槽的位置与基座平台的所述另一端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包括第一调整座和一对第一夹模块,在第一调整座的底部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各构成有一第一调整座固定翼,在各第一调整座固定翼上开设有数量与所述第一调整槽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第一调整螺钉固定腔,在各第一调整螺钉固定腔内设置有一第一调整座固定螺钉,第一调整座固定螺钉与第一调整槽固定,在第一调整座朝向所述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的一侧的上部开设有一第一夹模块调整槽,所述的一对第一夹模块在对应于第一夹模块调整槽的位置与第一调整座固定;所述的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包括第二调整座和一对第二夹模块,在第二调整座的底部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各构成有一第二调整座固定翼,在各第二调整座固定翼上开设有数量与所述第二调整槽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调整螺钉固定腔,在各第二调整螺钉固定腔内设置有一第二调整座固定螺钉,第二调整座固定螺钉与第二调整槽固定,在第二调整座朝向第一调整座的一侧的上部开设有一第二夹模块调整槽,所述的一对第二夹模块在对应于第二夹模块调整槽的位置与第二调整座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调整座上设置有一第一侧面定位机构,而在所述的第二调整座上设置有一第二侧面定位机构,并且第一、第二侧面定位机构彼此形成对角的位置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侧面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调整块和第一定位调整螺钉,第一固定块的一端开设有一对第一固定块纵向调整槽,在各第一固定块纵向调整槽上配设有第一固定块固定螺钉,第一固定块固定螺钉与所述第一调整座的一侧侧面的上部固定,在第一调整块上开设有一对第一调整块横向调整槽,在各第一调整块横向调整槽上配设有一第一调整块连接螺钉,第一调整块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调整块连接螺钉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定位调整螺钉螺纹配设在第一调整块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二侧面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块、第二调整块和第二定位调整螺钉,第二定位调整螺钉螺纹配设在第二调整块的一端,在第二调整块上开设有一对第二调整块横向调整槽,在各第二调整块横向调整槽上配设有一第二调整块连接螺钉,第二调整块连接螺钉与第二固定块的一端连接,而在第二固定块的另一端开设有一对第二固定块纵向调整槽,在各第二固定块纵向调整槽上配设有一第二固定块固定螺钉,第二固定块固定螺钉与所述第二调整座的一侧侧面的上部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滑动导向座构成有第一、第二、第三导向座壁体和第四导向座壁体,第一、第二导向座壁体彼此对应,并且第一导向座壁体的上表面构成为第一滑动面,而第二导向座壁体的上表面构成为第二滑动面 ,第三、第四导向座壁体相互对应,并且在第三导向座壁体的上部固定有一第一导轨,而在第四导向座壁体的上部固定有一第二导轨,第一、第二导轨彼此对应,与所述作用缸的所述作用缸柱连接的所述双向夹模机构在对应于所述滑动导向座腔的位置同时与所述的第一滑动面以及第二滑动面滑动配合,并且还同时与所述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滑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双向夹模机构包括第一推压滑动块、第二推压滑动块、梯形块滑座、第三夹模块、第四夹模块和盖板,第一、第二推压滑动块彼此面对面配合,并且第一推压滑动块的底部与所述的第一滑动面滑动配合,而第一推压滑动块朝向第二推压滑动块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梯形滑块腔,在该第一梯形滑块腔的背部构成有一第一推板滑动腔,第一梯形滑块腔与第一推板滑动腔之间构成有第一推板限定凸缘,在第一推压滑动块背对第二推压滑动块的一侧开设有一第三调整槽,在该第三调整槽内设置有第一T形螺母,并且在第一推压滑动块朝向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以及朝向所述第二导轨的一侧各构成有一第一导滑槽 ,其中:朝向第一导轨的一侧的第一导滑槽与第一导轨的一端滑动配合,而朝向第二导轨的一侧的第一导滑槽与第二导轨的一端滑动配合,第二推压滑动块的底部与所述的第二滑动面滑动配合,而第二推压滑动块朝向所述第一推压滑动块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梯形滑块腔,该第二梯形滑块腔与所述第一梯形滑块腔相对应,并且在该第二梯形滑块腔的背部构成有一第二推板滑动腔,第二梯形滑块腔与第二推板滑动腔之间构成有第二推板限定凸缘,在第二推压滑动块背对第一推压滑动块的一侧开设有一第四调整槽,在该第四调整槽内设置有第二T形螺母,并且在第二推压滑动块朝向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以及朝向所述第二导轨的一侧各构成有一第二导滑槽,其中:朝向第一导轨的一侧的第二导滑槽与第一导轨的另一端滑动配合,而朝向第二导轨的一侧的第二导滑槽与第二导轨的另一端滑动配合,梯形滑块座与所述作用缸的作用缸柱固定连接,该梯形滑块座朝向所述第一推压滑动块的一侧与所述的第一梯形滑块腔滑动配合,并且在梯形滑块座的该一侧还构成有一第一推板,该第一推板与所述第一推板滑动腔滑动配合,梯形滑块座朝向所述第二推压滑动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梯形滑块腔滑动配合,并且在梯形滑块座的该一侧还构成有一第二推板,该第二推板与所述第二推板滑动腔滑动配合,第三夹模块有一对,各第三夹模通过第一夹模块连接螺钉在对应于所述第三调整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一T形螺母固定连接,第四夹模块同样有一对,各第四夹模块通过第二夹模块连接螺钉在对应于所述第四调整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二T形螺母固定连接,盖板对应于第一推压滑动块以及第二推压滑动块的上方对所述梯形块滑座蔽护,并且该盖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导轨固定,而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导轨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的末端构成有螺柱,而在所述的梯形块滑座 的中央位置开设有螺柱孔,螺柱孔与螺柱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缸为气缸或油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托模块和第二托模块的形状均大体上呈英文字母的V字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已有技术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可由双向夹模机构配合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以及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同时将两个玻璃模具毛坯半模夹住,并且只需使用一个作用缸,因而显著简化了结构,既可降低制造难度和成本,又可体现方便使用以及降低使用成本,还可节约能源消耗;之二,由于对玻璃模具的夹住或释放的动作直接由作用缸的作用缸柱带动双向夹模机构实现,因而动作环节少而可提高作业效率;之三,由于仅需一个作用缸带动双向夹模机构完成对两个玻璃模具毛坯半模夹住或释放,因此结构紧凑而可显著缩小夹具结构的整体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暨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敬请参见图1并且结合图2,给出了一基座1,该基座1构成有一基座平台11和一基座腾空腔12,基座腾空腔12位于基座平台11的下方,也就是说基座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上的一侧构成为基座平台11。由图所示,在基座1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下方各开设有一对基座安装固定孔13,在使用时,通过基座固定螺钉131(图2示)在对应于基座安装固定孔13的位置将基座1与铣床的铣床工作平台固定。在基座平台11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与基座腾空腔12相通的作用缸让位孔111(图2示),并且在对应于作用缸让位孔111的位置固定有一滑动导向座112,也就是说滑动导向座112围绕作用缸让位孔111的四周而固定于基座平台11朝向上的一侧,该滑动导向座112的滑动导向座腔1121与前述的作用缸让位孔111相通。
在基座平台1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滑动导向座112的一侧采用第一托模块固定螺钉1131固定有一第一托模块113,而在对应于前述滑动导向座112的另一侧(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采用第二托模块固定螺钉1141固定有一第二托模块114。第一托模块113和第二托模块114的形状以及大小是相同的,并且均趋向于英文字母的V字形的形状。
请继续见图1,在前述的基座平台11的一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端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第一调整槽115,而在基座平台11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端同样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第二调整槽116,第一、第二调整槽115、116的位置是彼此对应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整槽115和第二调整槽116的数量均为三条,并且第一、第二调整槽115、116的横截面形状均呈英文字母的倒置的T字形。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整槽115和第二调整槽116的数量并不受到图示数量的限制,例如可以减少至一对,也可以增加至三条以上。
前述的滑动导向座112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导向座壁体1122、1123、1124和第四导向座壁体1125,第一、第二导向座壁体1122、1123彼此对应(以图1所示的状态表现为左右对应),并且第一导向座1122的上表面构成为第一滑动面11221,而第二导向座壁体1123的上表面构成为第二滑动面11231。第三、第四导向座壁体1124、1125相互对应(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表现为前后对应),并且在第三导向座壁体1124的上部即上表面间隔开设有一组第一导轨固定螺钉孔11241,而在第四导向座壁体1125的上部即上表面间隔开设有一组第二导轨固定螺钉孔11251。
第一、第二导向座壁体1122、1123的高度彼此相同,而第三、第四导向座壁体1124、1125的高度相互相同,并且高出第一、第二导向座壁体1122、1123。在第一导向座壁体1124的上部用一组第一导轨固定螺钉81固定有一第一导轨8,也就是说第一导轨8由一组第一导轨固定螺钉81在对应于前述的第一导轨固定螺钉孔11241的位置与第三导向座壁体1124的上部固定;在第四导向座壁体1125的上部用一组第二导轨固定螺钉91固定有一第二导轨9,也就是说第二导轨9由一组第二导轨固定螺钉91在对应于前述的第二导轨固定螺钉孔11251的位置与第四导向座壁体1125的上部固定。毫无疑问,第一、第二导轨8、9彼此并行,并且第一导轨8的第一导槽82朝向下,第二导轨9的第二导槽92朝向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导轨8、9的横截面形状均呈英文字母的L字形(L形)。
给出了一作用缸2,该作用缸2以其作用缸柱21朝向上的状态即朝向基座平台11的状态固定在前述的基座腾空腔12内,具体是:采用一组(优选为四个)作用缸缸体固定螺钉22(图2示)与基座平台11朝向在座腾空腔12的一侧固定,并且作用缸2的作用缸柱21在途经作用缸让位孔111(也可称作用缸柱让位孔)后探入到前述的滑动导向座腔1121内。由图所示,在作用缸柱21的末端构成有一螺柱211。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作用缸2使用气缸,但是如果使用油缸代替气缸,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性替代而依然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
给出了一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3,该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3包括一第一调整座31和一第一夹模块32,在第一调整座31的底部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即图示位置状态的左、右侧各构成有一第一调整座固定翼311,在各第一调整座固定翼311上开设有数量与前述的第一调整槽115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第一调整螺钉固定腔3111,在各第一调整螺钉固定腔3111内设置有一第一调整座固定螺钉3112,第一调整座固定螺钉3112与设置在第一调整槽115内的螺母固定,从而将第一调整座31在对应于第一调整槽115的长度方向的合理位置与基座平台11的一端(左端)固定。在第一调整座31朝向下面将要描述的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4的一侧(图1所示右侧)的上部开设有一第一夹模块调整槽312。一对第一夹模块32采用螺钉与设置在第一夹模块调整槽312内的螺母固定。上面提及的第一托模块113位于滑动导向座112的第一导向座壁体1122与第一调整座31之间。
当由图2示意的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的规格发生变化时,那么可通过对第一调整座31在一组第一调整槽115上的位置的调整而予以满足,一对第一夹模块32同例,即通过在第一夹模块调整槽312上的调节而实现(满足夹装要求)。
上面提及的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4设置在基座平台11的另一端(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端),该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4包括一第二调整块41和一第二夹模块42,在第二调整座41的底部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右侧各构成有一第二调整座固定翼411,在各第二调整座固定翼411上开设有数量与前述的第二调整槽116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调整螺钉固定腔4111,在各第二调整螺钉固定腔4111内设置有一第二调整座固定螺钉4112,第一调整座固定螺钉4112与设置在第二调整槽116内的螺母固定,从而将第二调整座41在对应于第二调整槽116的长度方向的合理位置与基座平台11的另一端(右端)固定。在第二调整座41朝向第一调整座31的一侧的上部并且在对应位置开设有一第二夹模块调整槽412,一对第二夹模块42各采用螺钉421与设置在第二夹模块调整槽412内的螺母固定。上面提及的第二托模块114位于滑动导向座112的第二导向座壁体1123与第二调整座41之间。
当由图2示意的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的规格发生变化时,那么可通过对第二调整座41在一组第二调整槽116上的位置的调整而予以满足,一对第二夹模块42同例,即通过在第二夹模块调整槽412上的调节而实现(满足夹装要求)。
请重点见图1,给出了一用于配合前述的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3将设置于第一托模块113上的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夹住或释放并且同时将设置于第二托模块114上的另一个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夹住或释放的一双向夹模机构5,该双向夹模机构5既同时与前述的第一、第二滑动面11221、11231滑动配合,又同时与前述的第一、第二导轨8、9滑动配合,并且还与前述的作用缸2的作用缸柱21的末端的螺柱211连接。
上面提及的双向夹模机构5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第一推压滑动块51、第二推压滑动块52、梯形块滑座53、第三夹模块54、第四夹模块55和盖板56,第一、第二推压滑动块51、52彼此面对面配合,并且第一推压滑动块51的底部即底面与前述的第一滑动面11221滑动配合,该第一推压滑动块51朝向第二推压滑动块52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梯形滑块腔511,在该第一梯形滑块腔511的背部图示的左侧构成有一第一推板滑动腔512,第一梯形滑块腔511与第一推板滑动腔512之间构成有第一推板限定凸缘513,在第一推压滑动块51背对第二推压滑动块52的一侧即朝向前述第一调整座31的一侧开设有一第三调整槽514,在该第三调整槽514内设置有第一T形螺母5141,并且在第一推压滑动块51朝向前述第一导轨8的一侧以及朝向前述第二导轨9的一侧各构成有一第一导滑槽515 ,其中:朝向第一导轨8的一侧的第一导滑槽515与第一导轨8的一端的第一导槽82滑动配合,而朝向第二导轨9的一侧的第一导滑槽515与第二导轨9的一端的第二导槽92滑动配合,第二推压滑动块52的底部即底面与前述的第二滑动面11231滑动配合,而第二推压滑动块52朝向前述第一推压滑动块51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梯形滑块腔521,该第二梯形滑块腔521与前述第一梯形滑块腔511相对应,并且在该第二梯形滑块腔521的背部(图示的右侧)构成有一第二推板滑动腔522,第二梯形滑块腔521与第二推板滑动腔522之间构成有第二推板限定凸缘523,在第二推压滑动块52背对第一推压滑动块51的一侧即朝向前述第二调整座42的一侧开设有一第四调整槽524(图2示),在该第四调整槽524内设置有第二T形螺母5241(图2示),并且在第二推压滑动块52朝向前述第一导轨8的一侧以及朝向前述第二导轨9的一侧各构成有一第二导滑槽525,其中:朝向第一导轨8的一侧的第二导滑槽525与第一导轨8的另一端的第一导槽82滑动配合,而朝向第二导轨9的一侧的第二导滑槽525与第二导轨9的另一端的第二导槽92滑动配合,梯形滑块座53与所述作用缸2的作用缸柱21固定连接,该梯形滑块座53朝向所述第一推压滑动块51的一侧与所述的第一梯形滑块腔511滑动配合,并且在梯形滑块座53的该一侧还构成有一第一推板531,该第一推板531与所述第一推板滑动腔512滑动配合,梯形滑块座53朝向所述第二推压滑动块52的一侧与前述第二梯形滑块腔521滑动配合,并且在梯形滑块座53的该一侧还构成有一第二推板532,该第二推板532与所述第二推板滑动腔522滑动配合,第三夹模块54有一对,各第三夹模54通过第一夹模块连接螺钉541在对应于所述第三调整槽514的位置与前述的第一T形螺母5141固定连接。第四夹模块55同样有一对,各第四夹模块55通过第二夹模块连接螺钉551在对应于所述第四调整槽524的位置与前述第二T形螺母5241固定连接(图2示),盖板56对应于第一推压滑动块51以及第二推压滑动块52的上方对所述梯形块滑座53蔽护,并且该盖板56的一侧用盖板固定螺钉561与所述第一导轨8固定,而另一侧同样用盖板固定螺钉561与前述的第二导轨9固定。
由图所示,在前述的梯形块滑座53的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螺柱孔533,前述的螺柱211与螺柱孔533螺纹连接。又,在前述的第一推板531与梯形块滑座53之间构成有一第一梯形块滑槽534,藉由该第一梯形块滑槽534而使第一推板531与第一推板滑动腔512滑动配合。及,在前述的第二推板532与梯形块滑座53之间构成有一第二梯形块滑槽535,藉由该第二梯形块滑槽535而使第二推板532与第二推板滑动腔522滑动配合。
请依然见图1,在前述的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3的第一调整座31的后侧(以图1状态为例)设置有用于对支承在前述的第一托模块113上的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限定的一第一侧面定位机构6,而在前述的第二半模限定机构4的第二调整座41的前侧(以图1所示状态为例)设置有用于对支承在前述第二托模块114上的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限定的一第二侧面定位机构7。由此可知,第一、第二侧面限定机构6、7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
前述的第一侧面定位机构6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第一固定块61、第一调整块62和第一定位调整螺钉63,第一固定块61的一端(图示左端)开设有一对第一固定块纵向调整槽611,在各第一固定块纵向调整槽611上配设有第一固定块固定螺钉6111,第一固定块固定螺钉6111与所述第一调整座31的一侧侧面(后侧侧面)的上部固定,在第一调整块62上开设有一对第一调整块横向调整槽621,在各第一调整块横向调整槽621上配设有一第一调整块连接螺钉6211,第一调整块62的一端(左端)通过前述第一调整块连接螺钉6211与前述第一固定块61的另一端(右端)连接,第一定位调整螺钉63螺纹配设在第一调整块62的另一端(右端)。依据图中所示,第一固定块61在高度方向的位置可借助于第一固定块固定螺钉6111在第一固定块纵向调整槽611上的位置的调整而改变(实现向上或向下移动调整);第一调整块62的左、右位置调整可通过第一调整块连接螺钉6211在第一调整块横向调整槽621上的位置改变而实现。第一定位调整螺钉63对安置于第一托模块113上的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侧部限定。
前述的第二侧面定位机构7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第二固定块71、第二调整块72和第二定位调整螺钉73,第二定位调整螺钉73螺纹配设在第二调整块72的一端(图示状态左端),在第二调整块72上开设有一对第二调整块横向调整槽721,在各第二调整块横向调整槽721上配设有一第二调整块连接螺钉7211,第二调整块连接螺钉7211与第二固定块71的一端(左端)连接,而在第二固定块71的另一端(右端)开设有一对第二固定块纵向调整槽711,在各第二固定块纵向调整槽711上配设有一第二固定块固定螺钉7111,第二固定块固定螺钉7111与所述第二调整座41的一侧侧面(前侧侧面)的上部固定貌一新,即与预设在第二调整座41上的调整块固定螺钉孔413固定。第二固定块7在高度方向的位置可借助于第二固定块固定螺钉7111在第二固定块纵向调整槽711上的位置的调整而改变(向上或向下移动调整);第二调整块72的左、右位置调整可通过第二调整块连接螺钉7211在第二调整块横向调整槽721上的位置改变而实现。第二定位调整螺钉73对安顿在第二托模块114上的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侧部限定。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首先依据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的规格将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3的第一调整座31在基座平台11的一端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将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4的第二调整座41在基座平台11的另一端的位置进行调整。再将需要对合缝面和/或模腔进行铣加工的同一副玻璃模具中的其中一个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以模腔向上的状态安放到前述的第一托模块113上,并且将同一副玻璃模具中的另一个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同样以模腔向上的状态安放到前述的第二托模块114上。在该状态下,位于第一托模块113上的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的左端端面(以图示位置状态为例,以下同)与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33的第一夹模块32相对应,而右端端面与双向夹模机构5的前述一对第三夹模块54相对应,并且在长度方向的一侧由第一侧面定位机构6 的第一定位调整螺钉63 的第一支承头631(图1示)限定;位于第二托模块114上的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的左端端面与双向夹模机构5的前述的一对第四夹模块55相对应,而右端端面与前述的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4的第二夹模块42相对应,并且在长度方向的一侧由第二侧面定位机构7的第二定位调整螺钉73的第二支承头731(图1示)限定。而后驱使作用缸2工作,使作用缸2的作用缸柱21向下位移,即作用缸柱21向作用缸2的缸体内回缩。由于双向夹模机构5的梯形块滑座53是通过其上的螺柱孔533与作用缸柱21末端的螺柱211连接的,因此在作用缸柱21下行时,带动梯形块滑座53下行。又由于梯形块滑座53的形状呈上部大而下部小的四棱台体的形状,并且梯形块滑座53的第一推板531通过第一推板滑动腔512与第一推压滑动块51相配合,以及梯形块滑座53的第二推板532通过第二推板滑动腔522与第二推压滑动块52相配合,因此在梯形块滑座53向下运动时,由第一推板531将第一推压滑动块51朝向第一调整座31的方向位移,直至使设置在第一推压滑动块51的第三调整槽514上的一对第三夹模块54与安顿在第一托模块113上的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的右端端面接触,并且使该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可靠地夹住于第一、第三夹模块32、54之间。与此同时,由第二推板532将第二推压滑动块52朝向第二调整座41的方向位移,直至使设置在第二推压滑动块52的第四调整槽524上的一对第四夹模块55与安顿在第二托模块114上的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的左端端面接触,并且使该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可靠地夹住在第二、第四夹模块42、55之间。在该状态下,由固定在铣床床头20的铣刀盘轴201上的铣刀盘2011对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的合缝面和/或模腔进行铣加工。铣加工结束后,前述作用缸2反向工作,作用缸柱21向缸体外伸展,即向上位移,带动梯形块滑座53上行,先前被夹紧于第一、第三夹模块32、54之间以及第二、第四夹模块42、55之间的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被释放。
由上述说明可知,由于本实用新型方案只需一个作用缸2对双向夹模机构5作用而可同时对两个玻璃模具毛坯半模10可靠夹住或释放,因而印证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不失为是一个极致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1),该基座(1)构成有一基座平台(11)和一基座腾空腔(12),基座腾空腔(12)位于基座平台(11)的下方,在基座平台(11)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与基座腾空腔(12)相通的作用缸让位孔(111),并且在对应于该作用缸让位孔(111)的位置固定有一滑动导向座(112),该滑动导向座(112)构成有一滑动导向座腔(1121),该滑动导向座腔(1121)与所述的作用缸让位孔(111)相通,在基座平台(1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滑动导向座(112)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托模块(113),而在对应于滑动导向座(112)的另一侧固定有一第二托模块(114);一作用缸(2),该作用缸(2)以其作用缸柱(21)朝向基座平台(11)的状态固定在所述的基座腾空腔(12)内,并且该作用缸(2)的作用缸柱(21)在途经所述作用缸让位孔(111)后探入所述滑动导向座腔(1121)内;一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3)和一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4),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3)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平台(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4)移动地设置在基座平台(1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并且第一、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3、4)彼此保持面对面的位置关系;一用于配合所述的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3)将置于所述第一托模块(113)上的玻璃模具毛坯半模夹紧或释放并且同时配合所述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4)将置于所述第二托模块(114)上的玻璃模具毛坯半模夹紧或释放的双向夹模机构(5),该双向夹模机构(5)与所述的滑动导向座(112)滑动配合并且与所述作用缸(2)的作用缸柱(21)相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一托模块(113)位于所述滑动导向座(112)与所述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3)之间,而所述的第二托模块(114)位于所述滑动导向座(112)与所述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平台(11)的所述一端以间隔状态开设有至少一对彼此并行的第一调整槽(115),而在基座平台(11)的所述另一端以间隔状态开设有至少一对彼此并行的第二调整槽(116),第一、第二调整槽(115、116)彼此对应,所述的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3)在对应于第一调整槽(115)的位置与基座平台(11)的所述一端固定,所述的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4)在对应于第二调整槽(116)的位置与基座平台(11)的所述另一端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模限定调整机构(3)包括第一调整座(31)和一对第一夹模块(32),在第一调整座(31)的底部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各构成有一第一调整座固定翼(311),在各第一调整座固定翼(311)上开设有数量与所述第一调整槽(115)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第一调整螺钉固定腔(3111),在各第一调整螺钉固定腔(3111)内设置有一第一调整座固定螺钉(3112),第一调整座固定螺钉(3112)与第一调整槽(115)固定,在第一调整座(31)朝向所述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4)的一侧的上部开设有一第一夹模块调整槽(312),所述的一对第一夹模块(32)在对应于第一夹模块调整槽(312)的位置与第一调整座(31)固定;所述的第二半模限定调整机构(4)包括第二调整座(41)和一对第二夹模块(42),在第二调整座(41)的底部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各构成有一第二调整座固定翼(411),在各第二调整座固定翼(411)上开设有数量与所述第二调整槽(116)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调整螺钉固定腔(4111),在各第二调整螺钉固定腔(4111)内设置有一第二调整座固定螺钉(4112),第二调整座固定螺钉(4112)与第二调整槽(116)固定,在第二调整座(41)朝向第一调整座(31)的一侧的上部开设有一第二夹模块调整槽(412),所述的一对第二夹模块(42)在对应于第二夹模块调整槽(412)的位置与第二调整座(41)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调整座(31)上设置有一第一侧面定位机构(6),而在所述的第二调整座(41)上设置有一第二侧面定位机构(7),并且第一、第二侧面定位机构(6、7)彼此形成对角的位置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面定位机构(6)包括第一固定块(61)、第一调整块(62)和第一定位调整螺钉(63),第一固定块(61)的一端开设有一对第一固定块纵向调整槽(611),在各第一固定块纵向调整槽(611)上配设有第一固定块固定螺钉(6111),第一固定块固定螺钉(6111)与所述第一调整座(31)的一侧侧面的上部固定,在第一调整块(62)上开设有一对第一调整块横向调整槽(621),在各第一调整块横向调整槽(621)上配设有一第一调整块连接螺钉(6211),第一调整块(6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调整块连接螺钉(6211)与所述第一固定块(6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定位调整螺钉(63)螺纹配设在第一调整块(62)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二侧面定位机构(7)包括第二固定块(71)、第二调整块(72)和第二定位调整螺钉(73),第二定位调整螺钉(73)螺纹配设在第二调整块(72)的一端,在第二调整块(72)上开设有一对第二调整块横向调整槽(721),在各第二调整块横向调整槽(721)上配设有一第二调整块连接螺钉(7211),第二调整块连接螺钉(7211)与第二固定块(71)的一端连接,而在第二固定块(71)的另一端开设有一对第二固定块纵向调整槽(711),在各第二固定块纵向调整槽(711)上配设有一第二固定块固定螺钉(7111),第二固定块固定螺钉(7111)与所述第二调整座(41)的一侧侧面的上部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导向座(112)构成有第一、第二、第三导向座壁体(1122、1123、1124)和第四导向座壁体(1125),第一、第二导向座壁体(1122、1123)彼此对应,并且第一导向座壁体(1122)的上表面构成为第一滑动面(11221),而第二导向座壁体(1123)的上表面构成为第二滑动面11231 ,第三、第四导向座壁体(1124、1125)相互对应,并且在第三导向座壁体(1124)的上部固定有一第一导轨(8),而在第四导向座壁体(1125)的上部固定有一第二导轨(9),第一、第二导轨(8、9)彼此对应,与所述作用缸(2)的所述作用缸柱(21)连接的所述双向夹模机构(5)在对应于所述滑动导向座腔(1121)的位置同时与所述的第一滑动面(11221)以及第二滑动面(11231)滑动配合,并且还同时与所述第一导轨(8)以及第二导轨(9)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夹模机构(5)包括第一推压滑动块(51)、第二推压滑动块(52)、梯形块滑座(53)、第三夹模块(54)、第四夹模块(55)和盖板(56),第一、第二推压滑动块(51、52)彼此面对面配合,并且第一推压滑动块(51)的底部与所述的第一滑动面(11221)滑动配合,而第一推压滑动块(51)朝向第二推压滑动块(52)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梯形滑块腔(511),在该第一梯形滑块腔(511)的背部构成有一第一推板滑动腔(512),第一梯形滑块腔(511)与第一推板滑动腔(512)之间构成有第一推板限定凸缘(513),在第一推压滑动块(51)背对第二推压滑动块(52)的一侧开设有一第三调整槽(514),在该第三调整槽(514)内设置有第一T形螺母(5141),并且在第一推压滑动块(51)朝向所述第一导轨(8)的一侧以及朝向所述第二导轨(9)的一侧各构成有一第一导滑槽(515 ),其中:朝向第一导轨(8)的一侧的第一导滑槽(515)与第一导轨(8)的一端滑动配合,而朝向第二导轨(9)的一侧的第一导滑槽(515)与第二导轨(9)的一端滑动配合,第二推压滑动块(52)的底部与所述的第二滑动面(11231)滑动配合,而第二推压滑动块(52)朝向所述第一推压滑动块(51)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梯形滑块腔(521),该第二梯形滑块腔(521)与所述第一梯形滑块腔(511)相对应,并且在该第二梯形滑块腔(521)的背部构成有一第二推板滑动腔(522),第二梯形滑块腔(521)与第二推板滑动腔(522)之间构成有第二推板限定凸缘(523),在第二推压滑动块(52)背对第一推压滑动块(51)的一侧开设有一第四调整槽(524),在该第四调整槽(524)内设置有第二T形螺母(5241),并且在第二推压滑动块(52)朝向所述第一导轨(8)的一侧以及朝向所述第二导轨(9)的一侧各构成有一第二导滑槽(525),其中:朝向第一导轨(8)的一侧的第二导滑槽(525)与第一导轨(8)的另一端滑动配合,而朝向第二导轨(9)的一侧的第二导滑槽(525)与第二导轨(9)的另一端滑动配合,梯形滑块座(53)与所述作用缸(2)的作用缸柱(21)固定连接,该梯形滑块座(53)朝向所述第一推压滑动块(51)的一侧与所述的第一梯形滑块腔(511)滑动配合,并且在梯形滑块座(53)的该一侧还构成有一第一推板(531),该第一推板(531)与所述第一推板滑动腔(512)滑动配合,梯形滑块座(53)朝向所述第二推压滑动块(52)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梯形滑块腔(521)滑动配合,并且在梯形滑块座(53)的该一侧还构成有一第二推板(532),该第二推板(532)与所述第二推板滑动腔(522)滑动配合,第三夹模块(54)有一对,各第三夹模(54)通过第一夹模块连接螺钉(541)在对应于所述第三调整槽(514)的位置与所述第一T形螺母(5141)固定连接,第四夹模块(55)同样有一对,各第四夹模块(55)通过第二夹模块连接螺钉(551)在对应于所述第四调整槽(524)的位置与所述第二T形螺母(5241)固定连接,盖板(56)对应于第一推压滑动块(51)以及第二推压滑动块(52)的上方对所述梯形块滑座(53)蔽护,并且该盖板(56)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导轨(8)固定,而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导轨(9)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作用缸(2)的作用缸柱(21)的末端构成有螺柱(211),而在所述的梯形块滑座(53 )的中央位置开设有螺柱孔(533),螺柱孔(533)与螺柱(21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用缸(2)为气缸或油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托模块(113)和第二托模块(114)的形状均大体上呈英文字母的V字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248051 CN203254201U (zh) | 2013-05-09 | 2013-05-09 | 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248051 CN203254201U (zh) | 2013-05-09 | 2013-05-09 | 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54201U true CN203254201U (zh) | 2013-10-30 |
Family
ID=49466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248051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254201U (zh) | 2013-05-09 | 2013-05-09 | 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5420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52670A (zh) * | 2013-05-09 | 2013-08-21 | 苏州东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 |
CN105416723A (zh) * | 2015-11-27 | 2016-03-23 | 怡富包装(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装机切角装置 |
CN108942157A (zh) * | 2018-09-04 | 2018-12-07 | 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起动器自动装配装置用的夹具结构 |
-
2013
- 2013-05-09 CN CN 201320248051 patent/CN203254201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52670A (zh) * | 2013-05-09 | 2013-08-21 | 苏州东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 |
CN103252670B (zh) * | 2013-05-09 | 2015-06-17 | 苏州东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 |
CN105416723A (zh) * | 2015-11-27 | 2016-03-23 | 怡富包装(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装机切角装置 |
CN105416723B (zh) * | 2015-11-27 | 2018-02-16 | 怡富包装(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装机切角装置 |
CN108942157A (zh) * | 2018-09-04 | 2018-12-07 | 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起动器自动装配装置用的夹具结构 |
CN108942157B (zh) * | 2018-09-04 | 2024-01-26 | 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起动器自动装配装置用的夹具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52670A (zh) | 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 | |
CN104759914B (zh) | 连杆钻镗孔及铣油槽夹具 | |
CN203254201U (zh) | 玻璃模具毛坯配合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 | |
CN209288953U (zh) | 一种立式加工针齿壳的复合磨床 | |
CN103934709A (zh) | 客车主减速器主锥轴承孔粗镗和轴承座安装面加工用夹具 | |
CN202780581U (zh) | 柴油机的连杆盖专用夹具 | |
CN204700590U (zh) | 一种用于垂直加工的定位治具 | |
CN208772977U (zh) | 一种稳定型加工中心 | |
CN204449976U (zh) |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的多工位工装 | |
CN104175153A (zh) | 加工玻璃模具口模用的夹具结构 | |
CN203918470U (zh) | 立式加工中心及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的通用部件 | |
CN208083903U (zh) | 主减速器壳体及其镗孔夹具 | |
CN209319303U (zh) | 一种深孔钻连体工装 | |
CN209094994U (zh) | 一种光机用可移动水平工作台 | |
CN201685104U (zh) | 一种托板横移机构 | |
CN219113442U (zh) | 一种cnc加工压铸产品定位治具 | |
CN221185669U (zh) | 一种机械零部件用加工用夹具 | |
CN219684655U (zh) | 一种定子板加工用的定位工装 | |
CN201807889U (zh) | 电子显示器底座治具 | |
CN203542185U (zh) | 可同时加工多个进气座的工装 | |
CN214642304U (zh) |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机械式打磨设备 | |
CN218856127U (zh) | 一种自动打螺丝装置 | |
CN204771700U (zh) | 加工大型刀轴箱体零件的专用夹具 | |
CN219212873U (zh) | 一种瓶模夹持部件卧式加工工装 | |
CN103056695A (zh) | 玻璃模具内腔及合缝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617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