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50876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50876U
CN203250876U CN 201320153377 CN201320153377U CN203250876U CN 203250876 U CN203250876 U CN 203250876U CN 201320153377 CN201320153377 CN 201320153377 CN 201320153377 U CN201320153377 U CN 201320153377U CN 203250876 U CN203250876 U CN 203250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docking section
insulating body
signal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5337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祝平
张明
方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5337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50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50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50876U/zh
Priority to TW103204572U priority patent/TWM48150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若干信号端子,且所述信号端子分为上、下两排,且每一信号端子设有一接触臂和自接触臂末端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尾部;所述上、下两排信号端子的接触臂一一对齐设置,而尾部则错开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将信号端子的尾部错开设置,使得两排信号端子在组装入绝缘本体时不会相互影响,保证了足够的让位空间,可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的良率。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属于精密零件,在制造加工时候对模具、制程的要求都非常高。通常来说,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上通常设有固持所述导电端子的端子槽,而由于电连接器很多情况都是安装在空间有限的印刷电路板(PCB)上的,因此,对电连接器本身的体积尺寸要求很高,小巧轻便是电连接器的发展趋势,但体积变小又将增加电连接器的制造难度,例如,当导电端子组装入绝缘本体时,由于导电端子数量多、排列紧凑,因此需要十分精准的压入工艺才能将导电端子准确地装入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槽中。
以沉板型电连接器为例,所谓沉板型电连接器,是指电连接器的部分沉入电路板安装表面的下方,以此来降低电连接器在电路板上的高度,而沉板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尾部在焊接到电路板上前,通常需要经过折弯,具体过程为,先采用工具将长条状端子压入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槽中,然后利用治具将外露在绝缘本体外的端子尾部进行折弯,但是若导电端子呈多排并列设置时,由于空间狭小,在对同一排端子折弯时往往容易影响相邻排的端子,这样的方法十分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良率。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通过改良端子结构,可有效改善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内设有顶壁、底壁、侧壁及位于顶壁、底壁和侧壁之间的第一对接部,该第一对接部设有若干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收容于所述端子槽内的若干信号端子、以及位于所述侧壁的内壁面上的接地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分为上、下两排,且每一信号端子设有一接触臂和自接触臂末端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尾部;所述上、下两排信号端子的接触臂一一对齐设置,而尾部则错开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壁、底壁和侧壁共同形成收容所述第一对接部的对接腔,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一收容于所述对接腔内的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呈左、右排列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对接部呈T型,并设有一竖直部及一水平部;所述端子槽位于所述水平部的顶面和底面,分别用于收容所述上、下两排信号端子;所述竖直部在朝向所述第二对接部的侧面上设有一收容接地端子的狭长槽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对接部设有一矩形端子孔、及位于所述矩形端子孔两侧的导引斜面及凹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凹槽内的电源端子及收容于所述矩形端子孔内的侦测端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端子、侦测端子及接地端子均设有一U型腿部,且所述侦测端子还设有一对叉状的触臂。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排信号端子的尾部自接触臂的一侧延伸而出,而下排信号端子的尾部则自接触臂的另一侧延伸而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定位所述信号端子尾部的定位块、以及覆盖所述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的侧壁的外壁面上设有卡持所述遮蔽壳体的定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将信号端子的尾部错开设置,使得两排信号端子在组装入绝缘本体时不会相互影响,保证了足够的让位空间,可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的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去除遮蔽壳体后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底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导电端子20、固定所述导电端子20的定位块30、以及覆盖所述绝缘本体10的遮蔽壳体40。所述电连接器为沉板型电连接器,通过端子焊接于印刷电路板(未图示)的底面,并用于与一对接端电连接器(未图示)对接,实现电气连接作用。
所述绝缘本体10纵向延伸,并设有一顶壁11、底壁12、两相对设置的侧壁13、连接两侧壁13的后壁、以及位于所述顶壁11、底壁12和侧壁13之间的第一对接部14和第二对接部15。所述顶壁11、底壁12及侧壁13共同形成一对接口16及一对接腔17,所述对接口16供所述对接端电连接器(未图示)对接并插入所述对接腔17内,另外,所述侧壁13的外壁面上设有卡持所述遮蔽壳体40的定位槽131,所述侧壁13的内壁面上设有卡槽132。所述第一对接部14和第二对接部15分别位于所述对接腔17内,且呈左、右排列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对接部14呈T型,即包括一竖直部141及一水平部142,所述水平部142的顶面和底面上均设有若干端子槽143,用于收容所述导电端子20;所述第二对接部15呈矩形,并具有一矩形的端子孔151,且所述第二对接部15两侧设有一导引斜面152及贯通绝缘本体10后壁的凹槽153。
所述导电端子20包括固持于第一对接部14上的若干信号端子21、固持于所述第二对接部15上的侦测端子22和电源端子23、以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0两侧壁13的接地端子24。
所述信号端子21分为两组,分别位于第一对接部14水平部142的顶面和底面上的端子槽143内,形成上、下两排,其中,所述信号端子21呈长条状,并包括一收容于所述端子槽143内的接触臂211、及自接触臂211末端向外延伸出绝缘本体10后壁的尾部212,所述尾部212呈U型,并收容于所述定位块30中,依靠定位块30来实现定位,防止在焊接至电路板上时尾部212发生偏移导致焊接位置不精准。为了减小所述上、下两排信号端子21的相互影响,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上、下两排信号端子21的接触臂211上下一一对齐设置,而将信号端子21的尾部212错开设置,即上排信号端子B的尾部212自接触臂211的一侧延伸出,而下排信号端子A的尾部212自接触臂211的另一侧延伸出,如此,可保证上排信号端子B组装入绝缘本体10后,依然能有足够让位空间供下排信号端子A组装入绝缘本体10,不会对下排信号端子A的组装造成影响,这一设计可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及产品的良率,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所述侦测端子22收容于所述第二对接部15的矩形端子孔151内,而所述电源端子23则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二对接部15两侧的凹槽153内,所述接地端子24分别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0两侧壁13的内壁面上,另外,为了更好的实现接地效果,防止第一对接部14和第二对接部15上导电端子20的相互干扰,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对接部14和第二对接部15之间还设置了一接地端子24,如图2、图4所示,该接地端子24收容于所述第一对接部14侧面上开设的一狭长槽道144内。所述侦测端子22、电源端子23、及接地端子24均具有一U型腿部25,用于与电路板焊接连接,其中,所述侦测端子22还设有一对叉状的触臂221。
所述遮蔽壳体40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0上,并设有卡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0侧壁13上定位槽131内的卡持部41,且所述遮蔽壳体40还设有固定至电路板上的焊接脚4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通过将两排信号端子21的尾部212错开设置,使得在组装过程中两排端子间不会相互影响,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内设有顶壁、底壁、侧壁及位于顶壁、底壁和侧壁之间的第一对接部,该第一对接部设有若干端子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收容于所述端子槽内的若干信号端子、以及位于所述侧壁的内壁面上的接地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分为上、下两排,且每一信号端子设有一接触臂和自接触臂末端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尾部;所述上、下两排信号端子的接触臂一一对齐设置,而尾部则错开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底壁和侧壁共同形成收容所述第一对接部的对接腔,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一收容于所述对接腔内的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呈左、右排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部呈T型,并设有一竖直部及一水平部;所述端子槽位于所述水平部的顶面和底面,分别用于收容所述上、下两排信号端子;所述竖直部在朝向所述第二对接部的侧面上设有一收容接地端子的狭长槽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接部设有一矩形端子孔、及位于所述矩形端子孔两侧的导引斜面及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凹槽内的电源端子及收容于所述矩形端子孔内的侦测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侦测端子及接地端子均设有一U型腿部,且所述侦测端子还设有一对叉状的触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信号端子的尾部自接触臂的一侧延伸而出,而下排信号端子的尾部则自接触臂的另一侧延伸而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定位所述信号端子尾部的定位块、以及覆盖所述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的侧壁的外壁面上设有卡持所述遮蔽壳体的定位槽。
CN 201320153377 2013-03-29 2013-03-29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50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53377 CN203250876U (zh) 2013-03-29 2013-03-29 电连接器
TW103204572U TWM481505U (zh) 2013-03-29 2014-03-18 電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53377 CN203250876U (zh) 2013-03-29 2013-03-29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50876U true CN203250876U (zh) 2013-10-23

Family

ID=49377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5337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50876U (zh) 2013-03-29 2013-03-29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50876U (zh)
TW (1) TWM48150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7062A (zh) * 2014-06-11 2016-02-17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678497A (zh) * 2017-10-18 2018-02-09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扩展板卡装置
CN110854625A (zh) * 2019-10-31 2020-02-28 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3285259A (zh) * 2021-05-06 2021-08-20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金属端子安装结构及金属端子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7062A (zh) * 2014-06-11 2016-02-17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678497A (zh) * 2017-10-18 2018-02-09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扩展板卡装置
CN107678497B (zh) * 2017-10-18 2020-07-2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扩展板卡装置
CN110854625A (zh) * 2019-10-31 2020-02-28 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11121512B2 (en) 2019-10-31 2021-09-14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artially overlapped and staggered contact arms
CN113285259A (zh) * 2021-05-06 2021-08-20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金属端子安装结构及金属端子
CN113285259B (zh) * 2021-05-06 2022-04-0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金属端子安装结构及金属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1505U (zh) 2014-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43365U (zh) 电连接器
CN204315839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3050834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1008424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04696300U (zh) Usb插座连接器
CN102055087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09338A (zh) 电连接器
CN103368010B (zh) 电连接器
CN104810657A (zh) 一种Type-C插座连接器
CN104779499A (zh) 电连接器
CN203250876U (zh) 电连接器
CN104425964A (zh) 插座连接器
CN104716492A (zh) 电连接器
CN102623825B (zh) 音频连接器
US913665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3250955U (zh) 电连接器
CN103944007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3192962U (zh) 电连接器
US852361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modules with differential pairs on both sides of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203218582U (zh) 电连接器
CN204885553U (zh) 一体式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CN103972678A (zh) 电连接器及其系统
CN103915713B (zh) 电连接器
CN104810648A (zh) 电连接器
CN201656040U (zh) 笔记本电脑用网络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