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00461U - 可织造单层双面毛圈毛巾的沉片与沉片山角轨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织造单层双面毛圈毛巾的沉片与沉片山角轨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00461U
CN203200461U CN 201320161127 CN201320161127U CN203200461U CN 203200461 U CN203200461 U CN 203200461U CN 201320161127 CN201320161127 CN 201320161127 CN 201320161127 U CN201320161127 U CN 201320161127U CN 203200461 U CN203200461 U CN 203200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ing needle
heavy sheet
angle
mountain
heav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611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瑞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lat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lat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lat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Eclat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6112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00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00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0046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织造单层双面毛圈毛巾的沉片与沉片山角轨道结构,其中,该沉片顶端的鼻部尖端设有一鼻凸,而沉片山角的沉片轨道始端依序有延伸部、暂停部再连接至伸出部再回转连接承纱部、再退部至终退部,使沉片沿该两轨部形成暂停与局部回退的动作,鼻部上的毛圈纱受鼻凸的限制亦呈现出相对的动作暂停且回退拉出正面毛圈,而同时另一沉片前推到达该终退部,使鼻部上的毛圈纱同时被前推形成背面毛圈,即可形成具有正背面毛圈的单层毛巾,该沉片与沉片山角与其沉片轨道在变化最少的状态下即可达成,无需其他勾拉结构或后续加工的程序,即可生产质轻高质量双面刷毛的毛巾。

Description

可织造单层双面毛圈毛巾的沉片与沉片山角轨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织机的沉片与沉片山角轨道结构,其是与可织造单层双面毛圈的毛巾有关的配合构造。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圆织机针对不同的织物需求,会有不同的设计,如双面提花布的织造必须依赖如第92129989号公开的一种双面提花机另具罗纹刺孔机功能的改良构造,其结构复杂,亦有针对单面织布需求的第89217666号公开的一种单面圆织机的针轨块单元改良构造,主要在于该针轨块上轨道的改良,而针对单双面织布均可变化调整使用的,如第100206730号公开的一种圆织机的申克片定位结构,则可藉由调整上织针的使用与否?而达到双面与单面织物的织造结构,该等圆织机在于编织毛巾结构时,于毛巾表面上形成毛圈,即依赖该申克片与织针的配合移动,即可达成各种不同的毛巾结构,包括:
单层单面毛圈刷毛的毛巾结构,其于一底纱配合一毛圈纱,该底纱形成单层的结构,而毛圈纱则于该单层的底纱结构上形成单面的毛圈,再于该毛圈予以刷毛而成,如此单面毛圈的结构即由前述申克片配合下织针的移动达成,而此单面刷毛结构,由于该刷毛处理仅在于单层底纱的背面,其非双面的结构,使用舒适性及保暖度仍有待加强;因此有业者直接将此单层单面毛圈的结构,于该单层底纱层的正面硬勾拉该毛圈纱,形成正面的毛圈后再予以刷毛成单层双面刷毛的结构,如此硬勾拉正面毛圈的形态,极易造成两面毛圈大小不均,进而使刷毛的均匀度不佳;
因此有业者另提出双面刷毛毛巾结构,其以一底纱配合二毛圈纱,于单层的底纱正面与背面各形成毛圈,再予以刷毛而成,一该底纱重迭二该毛圈纱构成基本结构,增加了构成该双面刷毛毛巾结构的纱线数量,除了造成该双面刷毛毛巾结构整体厚度增加之外,更会直接增加该双面刷毛毛巾结构的重量,如此又会造成不易携带或使用不顺手的缺失;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潜心构思并更深入研究,期能制作出单层底纱的正面与背面可于织造时同时织成具有毛圈的单层双层毛巾结构的织针与配合的结构,终于发明出一种可织造单层双面毛圈毛巾的沉片与沉片山角轨道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织造单层双面毛圈毛巾的沉片与沉片山角轨道结构,藉由织造毛圈部位的沉片与沉片山角轨道的配合,使其可与原传统的沉片山角轨道,可形成原正常的毛圈以及另一面的毛圈,而成为一单层双面毛圈的毛巾结构,以达到织造快速,织造毛圈确实,毛圈均匀分布的目的。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织造单层双面毛圈毛巾的沉片与沉片山角轨道结构,包括:
复数沉片山角,各沉片山角各具有一沉片轨道,所述各沉片山角水平设置于一沉片山角座上,所述沉片山角座则固定于一圆织机的机座上;
其中,一般沉片山角的沉片轨道由始端依序设有一渐斜的伸出部,再反转形成一承纱部,而后平伸出再退部以及再略凸起一终退部;
复数沉片,所述各沉片的尾端相对于所述沉片轨道设有凸起的导部,另端为一长形凸状的头端,所述头端顶部形成一鼻部,所述鼻部与所述头端间形成一狭槽状且开口向所述头端前方的定位槽,而所述头端邻接所述定位槽另形成一平直的承纱部,所述承纱部与所述鼻部可分别进出一底纱与一毛圈纱喂纱的路径中,以配合勾持织造;
所述复数沉片的鼻部尖端具有一向上凸起的鼻凸;
而形成正面毛圈的所述沉片山角沉片轨道的设计,于行程的始端依序设有一与终退部约等高的延伸部后设有一下降与延伸部具有高度差的暂停部,再接设伸出部、承纱部、再退部以及终退部。
优选的,所述鼻凸至所述鼻部基部处形成一浅槽状的限纱部。
优选的,配合所述沉片水平移动另设有垂直移动的织针以及所述织针配合的结构,包括:
复数织针山角,正面各具有一织针轨道,所述织针山角则垂直设置于织针山角座上,所述织针山角座亦固定于所述圆织机的机座上对应的位置上;
复数织针,所述各织针的扁形针杆尾端相对于所述织针轨道设有凸起的导部,另端为一长形勾状的头端,所述头端顶部形成一反勾形态的勾部,所述勾部开放口朝向所述底纱与所述毛圈纱喂线方向开设,而所述勾部底部枢设有一针舌,可配合织针升降的行程使所述勾部开口呈开放或闭合的状态;
一针筒具有水平的沉片槽与垂直的织针槽,而所述沉片槽内水平设置所述沉片,所述织针槽设有所述织针,且呈一所述沉片侧方配合一所述织针的形态,藉由所述针筒的转动带动各沉片与织针,分别于不动的机座上的所述沉片山角的沉片轨道及所述织针山角的织针轨道内水平或垂直移动,而使所述沉片水平伸出或退回配合织针升起或降下,勾拉所述底纱与毛圈纱形成所述毛巾单层结构以及毛圈结构;
而所述织针山角的织针轨道则对应所述一般沉片山角的沉片轨道由始端开始设有徒升段,转平缓的暂停段再为一升高段后反转为回降段至升高段一半高度左右的喂纱等高段以及勾纱降段为行程的末端,即可再与另一织针山角串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沉片鼻部尖端具有向上跷起的鼻凸,而该沉片山角的沉片轨道除了具有传统沉片轨道的变化外,另于始端具有延伸部与暂停部,使织针于下降后与上一底纱与毛圈环套穿后,织针再度升起的同时,该沉片同时经过该延伸部再到该暂停部略为回退,使该鼻部上的毛圈纱为鼻凸卡制拉引至单层底线的背面形成背面毛圈,再连接具有传统沉片轨道的沉片山角即可形成次一个下面毛圈,形成下面毛圈与背面毛圈依次间隔的单层双面毛圈的毛巾结构,再将该各面的毛圈予以刷毛处理,即可形成单层双面刷毛的结构,如此藉由该沉片轨道的改变以及具有不同沉片轨道的沉片山角串接形成可间隔拉出正面毛圈与背面毛圈的结构,可达到一次织造可于该单层的底纱完成该两面毛圈结构,以达到可织造出质轻保暖高质量的毛巾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沉片山角与织针山角的沉片轨道与织针轨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织针与沉片动作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于第一环圈成型时相对于图3T0时的底纱与毛圈纱绕设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于第二环圈成型时相对于图3T2时的底纱与毛圈纱绕设形成背面毛圈b’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于第二环圈成型时相对于图3T4时的底纱与毛圈纱绕设形成正面毛圈b”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于第三环圈成型时相对于图3最末行程的底纱与毛圈纱绕设形成背面毛圈c’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沉片山角10
沉片轨道11       沉片山角座100
圆织机的机座1
沉片20        导部21          鼻部22
定位槽23      承纱部24
底纱30
毛圈纱40
织针山角50    织针轨道51      织针山角座500
织针60        针杆600         导部61
勾部62        针舌63
针筒70        沉片槽71        织针槽72
沉片山角10A
伸出部111     承纱部112       再退部113
终退部114
徒升段510     暂停段511       升高段512
回降段513     喂纱等高段514   勾纱降段515
鼻凸220       限纱部221
沉片山角10B   延伸部115       暂停部1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附图详述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织机勾线相关结构,较佳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包含:
复数沉片山角10,各沉片山角10各具有一沉片轨道11,该各沉片山角10水平设置于沉片山角座100上,该沉片山角座100则固定于圆织机的机座1上;
复数沉片20,该各沉片20的尾端相对于该沉片轨道11设有凸起的导部21,另端为一长形凸状的头端,该头端顶部形成一鼻部22,该鼻部22与该头端间形成一狭槽状且开口向该头端前方的定位槽23,而该头端邻接该定位槽23另形成一平直的承纱部24,藉该承纱部24与该鼻部22分别进出一底纱30与一毛圈纱40喂纱的路径中,以配合勾持织造;
复数织针山角50,正面各具有一织针轨道51,该织针山角50则垂直设置于织针山角座500上,该织针山角座500亦固定于该圆织机的机座1上对应的位置上;
复数织针60,该各织针60的扁形针杆600尾端相对于该织针轨道51设有凸起的导部61,另端为一长形勾状的头端,该头端顶部形成一反勾形态的勾部62,该勾部62开放口朝向该底纱30与该毛圈纱40喂线方向开设,而该勾部62底部枢设有一针舌63,可配合织针60升降的行程使该勾部62开口呈开放或闭合的状态;
一针筒70具有复数水平的沉片槽71与复数垂直的织针槽72,而该沉片槽71内水平设置该沉片20,该织针槽72设有该织针60,且呈一该沉片20侧方设有一该织针60的形态,藉由该针筒70的转动带动各沉片20与织针60,分别于不动的机座1上的该沉片山角10的沉片轨道11及该织针山角50的织针轨道51内水平或垂直移动,而使该沉片20水平伸出或退回配合织针60升起或降下,勾拉该底纱30与毛圈纱40形成该毛巾单层结构以及毛圈结构;
其中,一般沉片山角10A的沉片轨道11由始端依序设有一水平伸设的延伸部110,一渐斜的伸出部111,再反转形成一承纱部112,而后平伸出再退部113以及再略凸起一终退部114;
而该织针山角50的织针轨道51则对应该一般沉片山角10A的沉片轨道11由始端开始设有一斜坡渐升形态的徒升段510,转平缓的暂停段511再为一升高段512后反转为回降段513至升高段512一半高度左右的喂纱等高段514以及勾纱降段515为行程的末端,即可再与另一织针山角50串接;
而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
该沉片20的鼻部22尖端具有一向上凸起的鼻凸220,且由该鼻凸220至该鼻部22基部处形成一浅槽状的限纱部221;
而形成正面毛圈的该沉片山角10B沉片轨道11的设计,于行程的始端依序设有一与终退部114略高起的延伸部115后设有一下降与延伸部115具有高度差的暂停部116,再接设坡度较一般沉片山角10A为徒的伸出部111、承纱部112、再退部113以及终退部114,即可配合前述的沉片20鼻部22的设计,达到完成正面毛圈的目的。
依本实施例观之,如图2、3所示,以一沉片山角10A与一沉片山角10B连续串接的形态,即一沉片山角10A、一沉片山角10B、一沉片山角10A、一沉片山角10B的方式连续串接而成,而该织针山角50则相对数量配合设置,本实施例以一沉片山角10A与一沉片山角10B配合两织针山角50形成一单元;
而织针60的导部61与该沉片20导部21同时进入该织针轨道51与该沉片轨道11的始端时T0,该底纱30与该毛圈纱40的第一环圈a完成套于该织针60的针杆600上,请配合图4所示,而沉片20亦完成对应该第一环圈a的毛圈而退回;而织针60开始经徒升段510至暂停段511并开始往升高段512升高,至回降段513到达喂纱等高段514前时程T1,该沉片20经延伸部110至伸出部111,开始将反转至承纱部112前,进行喂纱的作业;
而当该织针60到达该喂纱等高段514末段进入该勾纱降段515的时程T2,开始进行勾纱的作业,该沉片20则到达承纱部112,沉片20的承纱部24以及鼻部22正伸至该喂纱路径上,分别承接由喂线口进入的底纱30’与毛圈纱40’,该底纱30’与毛圈纱40’由该承纱部24的上方,配合织针60开始沿勾纱降段515向下降,并使该第二环圈b的底纱30’与毛圈纱40’进入织针60的勾部62内,被往下勾持形成第二环圈b;同时,该沉片20沿承纱部112的斜度形成一渐退的形态,而将鼻部22鼻凸220正可持住该毛圈纱40’并后退,使该毛圈纱40’与该底纱30’于该沉片20的鼻部22与承纱部24上分别跨置不相互重迭,即形成一毛圈b’形态,至该织针60到达该勾纱降段515的最低位置处,该第一环圈a同时于针杆600上向上移动经闭合勾部62开口的该针舌63越过该勾部62,该勾部62内的第二环圈b勾穿过该第一环圈a,如图5所示;
而其织针60开始沿第二块织针山角50的织针轨道51徒升段510开始上升的时程T3,该第二环圈b仍在织针60的勾部62内,待再往上沿暂停段511打开该针舌63,使该第二环圈b滑出勾部62的范围,继续沿升高段512升高,至最高点,该第二环圈b则保持圈套于该针杆600上;而该毛圈b’因该沉片20沿该再退部113至终退部115保持继续后退的态势,该毛圈b’得以脱离该鼻部22的拉引,形成一背面毛圈b’的形态,该沉片20并到达本实用新型的沉片山角10B的沉片轨道11的延伸部115处;
当织针60由该升高段512最末段转成回降段513时至到达该喂纱等高段514前的时程T4,该沉片20先由该延伸部115到达该暂停部116,稍作停止,并使该鼻部22的鼻凸220前端与该背面毛圈b’顶持,待顶持后,进入正面毛圈成型的作业;
当沉片20离开该暂停部116进入该伸出部111至反转该承纱部112前的时程T5,使该鼻凸220持续的推动该原在背面的毛圈b’,向前移动,到经过该第一环圈a所在的平面,而成为正面毛圈b”,如图6所示,而织针60则进入到喂纱等高段514进行喂入底纱30”与毛圈纱40”的作业;
而当该沉片20反转沿该承纱部112移动而该织针60则同时沿该勾纱降段515进行勾纱作业时程T6,该毛圈纱40”挂于该沉片20的鼻部22的限纱部221上并逐渐后退形成毛圈c’,即为背面毛圈c’,而该底纱30”则跨于该沉片20的承纱部24上,配合织针60的勾部62同时勾持住该毛圈纱40”与该底纱30”,进行下一个环圈c的作业;该织针60走完勾纱降段515,织针60勾部62将第三环圈c的底纱30”与毛圈纱40”勾穿过该第二环圈b,如图6所示,该织针60则进入另一块织针山角50,而该沉片20持续走完该沉片山角10B的再退部113与终退部114,使保持该背面毛圈c’的结构形态,再进入下一个沉片山角10A中形成另一组环圈与毛圈。
前述为该沉片山角10A、10B的沉片轨道11设计配合该沉片20鼻部22的设计,而可达成该单层底纱30可以同时在形成相互穿套的环圈时,于该环圈的侧方伸出的毛圈纱40可确实形成该单层底纱30结构正面与背面的毛圈者;亦可将该沉片山角10A、10B作不同间隔与顺序的排列,可制成不同间隔与数量的正面毛圈与背面毛圈设置的形态者。
藉由前述的鼻部22具有鼻凸220的沉片20,配合该沉片轨道11具有延伸部115与暂停部116的沉片山角10B再配合具有一般沉片轨道11的沉片山角10A,即可在形成不同环圈时,同时勾出正面毛圈b’或背面毛圈c’,达到以单层的一底纱30与一毛圈纱40即可勾出双面毛圈,而可达到以下的目的,包括:
1.织造单层双面毛圈及刷毛的毛巾速度快效率高:仅要在传统的沉片山角10A间间隔设置有沉片山角10B,即可形成该双面毛圈的结构,织造快速而方便无需重复的施工。
2.织造品质好:由于藉由该沉片山角10A与10B的配合,可以在一次的织造过程即可完成,可确保整体织造的均匀度,而可成为高质量的毛巾结构。
3.毛巾质轻:由于每一环圈以一底纱30与一毛圈纱40织造而成,无需三条纱即可完成,不但可减轻重量,更使毛巾方便于携带,使用上干燥更为快速,达到方便使用的目的。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可织造单层双面毛圈毛巾的沉片与沉片山角轨道结构,包括:
复数沉片山角,各沉片山角各具有一沉片轨道,所述各沉片山角水平设置于一沉片山角座上,所述沉片山角座则固定于一圆织机的机座上;
其中,一般沉片山角的沉片轨道由始端依序设有一渐斜的伸出部,再反转形成一承纱部,而后平伸出再退部以及再略凸起一终退部;
复数沉片,所述各沉片的尾端相对于所述沉片轨道设有凸起的导部,另端为一长形凸状的头端,所述头端顶部形成一鼻部,所述鼻部与所述头端间形成一狭槽状且开口向所述头端前方的定位槽,而所述头端邻接所述定位槽另形成一平直的承纱部,所述承纱部与所述鼻部可分别进出一底纱与一毛圈纱喂纱的路径中,以配合勾持织造;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数沉片的鼻部尖端具有一向上凸起的鼻凸;
而形成正面毛圈的所述沉片山角沉片轨道的设计,于行程的始端依序设有一与终退部约等高的延伸部后设有一下降与延伸部具有高度差的暂停部,再接设伸出部、承纱部、再退部以及终退部。
2.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可织造单层双面毛圈毛巾的沉片与沉片山角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凸至所述鼻部基部处形成一浅槽状的限纱部。
3.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可织造单层双面毛圈毛巾的沉片与沉片山角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配合所述沉片水平移动另设有垂直移动的织针以及所述织针配合的结构,包括:
复数织针山角,正面各具有一织针轨道,所述织针山角则垂直设置于织针山角座上,所述织针山角座亦固定于所述圆织机的机座上对应的位置上;
复数织针,所述各织针的扁形针杆尾端相对于所述织针轨道设有凸起的导部,另端为一长形勾状的头端,所述头端顶部形成一反勾形态的勾部,所述勾部开放口朝向所述底纱与所述毛圈纱喂线方向开设,而所述勾部底部枢设有一针舌,可配合织针升降的行程使所述勾部开口呈开放或闭合的状态;
一针筒具有水平的沉片槽与垂直的织针槽,而所述沉片槽内水平设置所述沉片,所述织针槽设有所述织针,且呈一所述沉片侧方配合一所述织针的形态,藉由所述针筒的转动带动各沉片与织针,分别于不动的机座上的所述沉片山角的沉片轨道及所述织针山角的织针轨道内水平或垂直移动,而使所述沉片水平伸出或退回配合织针升起或降下,勾拉所述底纱与毛圈纱形成所述毛巾单层结构以及毛圈结构;
而所述织针山角的织针轨道则对应所述一般沉片山角的沉片轨道由始端开始设有徒升段,转平缓的暂停段再为一升高段后反转为回降段至升高段一半高度左右的喂纱等高段以及勾纱降段为行程的末端,即可再与另一织针山角串接。
CN 201320161127 2013-04-02 2013-04-02 可织造单层双面毛圈毛巾的沉片与沉片山角轨道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00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61127 CN203200461U (zh) 2013-04-02 2013-04-02 可织造单层双面毛圈毛巾的沉片与沉片山角轨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61127 CN203200461U (zh) 2013-04-02 2013-04-02 可织造单层双面毛圈毛巾的沉片与沉片山角轨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00461U true CN203200461U (zh) 2013-09-18

Family

ID=49144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6112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00461U (zh) 2013-04-02 2013-04-02 可织造单层双面毛圈毛巾的沉片与沉片山角轨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004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6511A (zh) * 2019-07-01 2021-01-05 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换纱线位置的纬编机针织结构
CN117071159A (zh) * 2023-04-28 2023-11-17 杭州翔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横编织机的机头组件及编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6511A (zh) * 2019-07-01 2021-01-05 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换纱线位置的纬编机针织结构
CN117071159A (zh) * 2023-04-28 2023-11-17 杭州翔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横编织机的机头组件及编织方法
CN117071159B (zh) * 2023-04-28 2024-01-16 杭州翔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横编织机的机头组件及编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9918A (zh) 一种纬编羊绒双面绒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N203200461U (zh) 可织造单层双面毛圈毛巾的沉片与沉片山角轨道结构
CN205062330U (zh) 一种凹凸基布的双面割绒织物
CN102505322A (zh) 提花毛巾布的生产方法
CN113638119B (zh) 一种三贾卡双针床经编织物的工艺
CN203977058U (zh) 一种纬编提花割圈绒圆机
CN211595921U (zh) 一种易于簇绒的地毯底布
CN203200505U (zh) 立体绣结构
CN206188991U (zh) 反包毛巾提花伸克片结构
CN204550979U (zh) 一种用于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机构
CN104452038B (zh) 一种机织枪刺地毯
CN203475046U (zh) 阿克明风格的威尔顿地毯
CN111648011B (zh) 一种套针走编织工位方法
CN206495034U (zh) 一种压纱板纺织机的多梳栉结构
KR101035542B1 (ko) 이중 환편직물 제조장치
CN203200441U (zh) 柔软型提花布
CN106032604B (zh) 横编机以技术正面单面编织出换纱镀圈的方法
CN202755149U (zh) 羊绒大肚纱线
US2319340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double-sided plated knit fabrics
CN203841593U (zh) 澡巾布
CN202175820U (zh) 一种凹凸横条经编运动面料
CN202007303U (zh) 苎麻横机针织面料
CN201148501Y (zh) 一种疏密纬织物
CN204039624U (zh) 提花面料
CN212477051U (zh) 一种横机智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4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