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66680U - 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66680U
CN203166680U CN 201320023883 CN201320023883U CN203166680U CN 203166680 U CN203166680 U CN 203166680U CN 201320023883 CN201320023883 CN 201320023883 CN 201320023883 U CN201320023883 U CN 201320023883U CN 203166680 U CN203166680 U CN 203166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disc
wire
involute
w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238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裕中
金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FEI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FEI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FEI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FEI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2388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66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66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666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一齿轮轴;一减震盘,均匀设置多个二层阶梯状渐开线曲面体;一弹性减震件,均匀设置同样数量的一层渐开线曲面体;一线绕盘片,均匀设置同样数量的二层阶梯状渐开线曲面体;其中,所述弹性减震件的渐开线曲面体设置在所述减震盘和线绕盘片的两个渐开线曲面体之间。本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受力均匀,传动平稳,通过气流通道的设置,有效地将盘片内部升温扩散,保证电机内阻减小,提高输出效率,减少故障,大幅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续驶里程,可取得较好社会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设备,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电机传动的转子弹性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电机传动在各行各业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高速电机通过减速传递动力,具有启动力矩大、过载能力强、运行效率高、重量轻、耗材少等特点,成为电动自行车驱动技术的主流方向。然而,由于高速减速传动力矩大,要求使用高强度钢齿轮,在运行时,噪声大就成为电机运转的最大不足。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需要一种更有效的减震降噪装置技术,来达到这一目的。现有的传统结构技术中,限于电机转子空间小,很难达到这个目的,故多采用以塑料齿轮替代钢齿轮,而由于塑料自身强度低,特别是在高温及严寒的冬季,塑料耐冲击和耐疲劳强度大幅度降低,经常发生断齿故障,寿命低,返修率超20%以上。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迫切地开发一种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机转子减震装置强度低,返修率高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一齿轮轴;一减震盘,均匀设置多个二层阶梯状渐开线曲面体;一弹性减震件,均匀设置同样数量的一层渐开线曲面体;一线绕盘片,均匀设置同样数量的二层阶梯状渐开线曲面体;
其中,所述弹性减震件的渐开线曲面体设置在所述减震盘和线绕盘片的两个渐开线曲面体之间。
较佳地,所述弹性减震件上的渐开线曲面体为渐开线弹性体。
较佳地,所述减震盘包括减震盘第一平面、减震盘第二平面和减震盘第三平面;所述弹性减震件包括弹性减震件第一平面和弹性减震件第二平面;所述线绕盘片包括线绕盘片第一平面、线绕盘片第二平面和线绕盘片第三平面;
其中,所述减震盘第一平面与所述线绕盘片第三平面处在同一平面,所述减震盘第二平面、所述弹性减震件第一平面和所述线绕盘片第二平面处在同一平面,所述减震盘第三平面、所述弹性减震件第二平面和所述线绕盘片第一平面处在同一平面。
较佳地,上述所有渐开线曲面体俱为等宽曲面体。
较佳地,所述减震盘上渐开线曲面体的第二平面对应圆心角为13°,所述减震盘第三平面对应圆心角为13°,所述减震盘的凹槽底面对应圆心角为19°;所述弹性减震件上渐开线弹性体的第一平面对应圆心角为13°,所述弹性减震件第二平面渐开线对应圆心角为13°;所述线绕盘片第一平面渐开线对应圆心角为13°,第二平面对应圆心角为13°,第三平面对应圆心角为19°。
较佳地,所述减震盘第三平面为一曲面槽底面,所述线绕盘片第三平面设置为一曲面槽底面。
较佳地,所述减震盘第三平面上的曲面槽对应圆心角为13°,所述线绕盘片第三平面上的曲面槽对应圆心角为19°。
较佳地,所述齿轮轴包括多个外齿,与所述减震盘上的一中心定位孔的内齿匹配。
较佳地,所述减震盘和线绕盘片的二层阶梯状渐开线曲面体径向外侧均为圆柱面。
较佳地,所述减震盘的二层阶梯状渐开线曲面体的圆柱外缘形成一减震盘凹槽,所述弹性减震件外环与所述减震盘凹槽形状匹配。
较佳地,所述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还包括一套环,所述套环套在所述减震盘和所述线绕盘片的相应圆柱面上。
较佳地,所述减震盘、弹性减震件和线绕盘片的渐开线曲面体的数量均为八个。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受力均匀,传动平稳,通过气流通道的设置,有效地将盘片内部升温扩散,保证电机内阻减小,提高输出效率,减少故障,大幅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续驶里程,可取得较好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沿图1a中A向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的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减震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图3所述的减震盘的剖视示意图。
图4b为图3所述的减震盘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角度下的减震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弹性减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弹性减震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角度下的弹性减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线绕盘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线绕盘片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角度下的线绕盘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在说明书附图中,具有类似结构或功能的元件将用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附图只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并不是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穷尽性的说明,也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制。
见图1a、并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电机转子减震组件结构分解示意图,包括:齿轮轴1、减震盘2、减震件3、套4和线绕盘片5。所述的减震盘2、减震件3和绕线盘片5均设置有八条均分的渐开线状的曲面体,组装时齿轮轴1的轴外圆11置于减震盘2的中心定位孔21内,齿轮轴1外齿形12与定位孔21上端的内齿形22相配合;所述的减震件3上的环形外圈31嵌入减震盘2凹槽23中,其八条渐开线状弹性体32内壁定位在减震盘2的八条渐开线曲面体24的外侧面上;所述的减震件3八条弹性体32与减震盘2的八条曲面体24的外缘组成一个外圆柱面套入套4的内孔。所述的线绕盘片5端面上设有中心定位孔51,以及八条渐开线曲面体,其外缘为同一圆柱面。在该圆柱面上置入套4;将内齿轮轴1的外圆11置入线绕盘片5的定位孔51中,使线绕盘片5上的渐开线曲面体的内侧面与减震件3的弹性体32的外侧面贴合。
所述的减震件间的轴向定位是:线绕盘片5上面的渐开线曲面体的上端面52伸入到减震盘2的渐开线状凹槽26中;与弹性体32的上端面、减震盘2的第三面25处于同一平面。其第二面53与弹性体32的下端面,减震盘2上的渐开线曲面体24的下端面及套4的下端面在同一平面上;线绕盘片5上面的渐开线曲面体的最低面54与减震盘2上的内环28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减震件3上的环形外圈31的下平面与减震盘2凹槽23的下平面25相对应(参见图4a和图4b)。
见图4a和图4b,并参见图3及图5,为减震盘2的结构示意图。其上端面设有中心定位孔21,内齿形22、锥面台阶29和外圆环27,其间有八条均布的渐开线曲面体24相连。其渐开线展开规则是:每一45°等分,依对应圆心角13°、13°、19°的次序,从基圆25-1处的交点起始,按顺时针方展开,最终与外圆环27相连。从基圆25-1向内沿径向延伸至中心定位孔21,形成内环28,内环外壁28-1的底面与锥面台阶29的最高处的平面为同一平面。
见图6,并参见图7、图8,为减震件3的结构示意图。减震件3由八条均布的渐开线状弹性体32与外圆环31连接而成。其渐开线展开规则是;在每一45°等分内,以对应圆心角13°与基圆33的交点起始,按逆时针方展开,最终与上方的外圆环31相连。外圆环31恰好嵌入减震盘2凹槽23内。
见图9,并参见图10、图11及图1b所示的A向视图,为线绕盘片5的结构示意图,其上端面设有中心定位孔51,该定位孔与齿轮轴1的轴外径11为精密过渡配合。该端面上均布八条两层三面渐开线曲面体,其渐开线展开规则是:在每一45°等分,依对应圆心角13°、13°、19°的次序,从基圆55处的交点起始,按逆时针方向展开,分别得到三个渐开线轮廓的各自等宽的条状平面52、53和54。端面52所形成的外缘直径与套4的内径相同。第二面53至第三面54的延伸处所形成的外圆柱直径略大于套4的外径。端面52与第二面53的高度差与弹性体32的高度相同。
从安装后的电机转子减震件组件可见,线绕盘片5的渐开线曲面体外侧面与减震盘2渐开线曲面体的内侧面存在空隙,其空隙在基圆处有相当于6°的弧段宽度。该空隙与组件间的轴向间隙(如线绕盘片5的第二面53和第三面54的高度差,减震盘2的内环外壁28-1底面与锥面台阶29的空隙),以及径向空隙(减震盘2内环外壁28-1至基圆面25-1之间的空隙)互相贯通。由此,当线绕盘片5逆时针方向高速旋转时,其渐开线曲面体的内侧面通过等厚的弹性体32推动减震盘2的渐开线曲面体24外侧面,经由内齿22带动齿轮轴高速旋转,其间,减震组件的特殊设计起到了充分的吸震降噪的作用。另外,组件间设置了互相贯通的空间,能使组件在高速旋转中产生畅通的循环气流,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能有效降低线绕盘片5以及相邻的磁钢的温度,从而降低了电机内阻,提高了电机输出功率。
综上所述,由于渐开线的特性,采用了二层三面的渐开线曲面减震结构,可直观地了解到,渐开线曲面大幅增加了吸震降噪的接触面,而且渐开线曲面上每一点的弹性体厚度是相等的,其接触点的作用推动力指向均是其基圆的切线方向,因此受力均匀,传动平稳。其上、下端径向与轴向贯通的散热降温气流通道的设置,有效地将盘片内部升温扩散,保证电机内阻减小,提高输出效率,减少故障,可大幅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电动车的续驶里程,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包括:
一齿轮轴;
一减震盘,均匀设置多个二层阶梯状渐开线曲面体;
一弹性减震件,均匀设置同样数量的一层渐开线曲面体;
一线绕盘片,均匀设置同样数量的二层阶梯状渐开线曲面体;
其中,所述弹性减震件的渐开线曲面体设置在所述减震盘和线绕盘片的两个渐开线曲面体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震件上的渐开线曲面体为渐开线弹性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盘包括减震盘第一平面、减震盘第二平面和减震盘第三平面;
所述弹性减震件包括弹性减震件第一平面和弹性减震件第二平面;
所述线绕盘片包括线绕盘片第一平面、线绕盘片第二平面和线绕盘片第三平面;
其中,所述减震盘第一平面与所述线绕盘片第三平面处在同一平面,所述减震盘第二平面、所述弹性减震件第一平面和所述线绕盘片第二平面处在同一平面,所述减震盘第三平面、所述弹性减震件第二平面和所述线绕盘片第一平面处在同一平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所有渐开线曲面体俱为等宽曲面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盘上渐开线曲面体的第二平面对应圆心角为13°,所述减震盘第三平面对应圆心角为13°,所述减震盘的凹槽底面对应圆心角为19°;
所述弹性减震件上渐开线弹性体的第一平面对应圆心角为13°,所述弹性减震件第二平面渐开线对应圆心角为13°;
所述线绕盘片第一平面渐开线对应圆心角为13°,第二平面对应圆心角为13°,第三平面对应圆心角为19°。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盘第三平面为一曲面槽底面,所述线绕盘片第三平面设置为一曲面槽底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盘第三平面上的曲面槽对应圆心角为13°,所述线绕盘片第三平面上的曲面槽对应圆心角为1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包括多个外齿,与所述减震盘上的一中心定位孔的内齿匹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盘和线绕盘片的二层阶梯状渐开线曲面体径向外侧均为圆柱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盘的二层阶梯状渐开线曲面体的圆柱外缘形成一减震盘凹槽,所述弹性减震件外环与所述减震盘凹槽形状匹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还包括一套环,所述套环套在所述减震盘和所述线绕盘片的相应圆柱面上。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盘、弹性减震件和线绕盘片的渐开线曲面体的数量均为八个。
CN 201320023883 2013-01-16 2013-01-16 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66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23883 CN203166680U (zh) 2013-01-16 2013-01-16 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23883 CN203166680U (zh) 2013-01-16 2013-01-16 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66680U true CN203166680U (zh) 2013-08-28

Family

ID=49027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23883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66680U (zh) 2013-01-16 2013-01-16 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666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9007A (zh) * 2013-01-16 2014-07-16 上海宇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
CN104545688A (zh) * 2013-10-28 2015-04-29 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及其减振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9007A (zh) * 2013-01-16 2014-07-16 上海宇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
CN103929007B (zh) * 2013-01-16 2016-07-06 上海宇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
CN104545688A (zh) * 2013-10-28 2015-04-29 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及其减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4747B (zh) 自动变速电动轮毂
CN211924843U (zh) 曲轴解耦皮带轮、总成及曲轴减振器
CN203166680U (zh) 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
CN202616925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自动变速电机
CN103840604A (zh) 电动车变速驱动轮毂
CN105703504A (zh) 带有注塑包封的辐条式转子
CN204205836U (zh) 一种电机
CN202134999U (zh) 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传动机构
CN103929007B (zh) 电机转子弹性减震装置
CN203747567U (zh) 电动车变速驱动轮毂
CN201800450U (zh) 三层夹紧式轮毂
CN102416826A (zh) 组合式免充气轿车轮胎
CN202851683U (zh) 汽车轮毂轴承锁紧结构
CN205745214U (zh) 一种油电通用的变速器箱体后盖
CN202623929U (zh) 一种重型汽车用中间传动轴支承总成
CN202178649U (zh) 高速电机用油封结构
CN102135129A (zh) 带油道的汽车驱动桥轮边行星轮轴
CN206647387U (zh) 一种设于烤箱电机的转子轴的垫片
KR101015263B1 (ko) 휠 허브 외측에 모터엔진을 도입한 구동장치
CN203237019U (zh) 一种电动车用车桥
CN201881822U (zh) 新型汽车轮毂
CN202402471U (zh) 一种微型减速机用整体式异型交叉滚子轴承
CN201083230Y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滚动轴承
CN113028030A (zh) 曲轴解耦皮带轮、减震器及总成
CN202260782U (zh) 一种电机轴承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706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