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62388U - 管道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管道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62388U
CN203162388U CN 201320071395 CN201320071395U CN203162388U CN 203162388 U CN203162388 U CN 203162388U CN 201320071395 CN201320071395 CN 201320071395 CN 201320071395 U CN201320071395 U CN 201320071395U CN 203162388 U CN203162388 U CN 203162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part
tight lock
toroidal shell
pipe jointer
cushion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7139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rip Pipe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rip Pipe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rip Pipe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rip Pipe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7139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62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62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6238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连接器,包括环形壳体和密封圈,环形壳体套接在密封圈的外部;环形壳体上形成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开口,且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通过至少一个锁紧装置相连;环形壳体沿轴线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卡环;卡环沿轴线方向的一端与环形壳体的内壁固接,另一端向环形壳体的内部倾斜延伸,并形成一收紧口;其通过锁紧装置将开口收紧,进而使得环形壳体向密封圈施以一径向的压紧力,使得密封圈紧密的贴合在管道的外壁上;同时环形壳体带动卡环向内收紧并与管道的外壁相抵靠,当管道在轴向拔脱力的作用下向外脱离时,卡环与管道的外壁会形成一反向的卡紧力,从而防止管道脱离。

Description

管道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管道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管道作为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被广泛采用。如自来水管道、燃气管道、污水管道等。
在管道的安装时,由于单根管道的长度有限,有时往往需要多根管道连接起来使用,为了便于管道的连接,人们发明了管道连接器。
现有的管道连接器,其主要包括一环形壳体,在环形壳体上沿轴线方向形成有开口,在开口的两侧均设置有锁紧部,两个锁紧部之间通过锁紧装置连接;在环形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圈;使用时,只需要将环形壳体套接在两根管道的连接处(即使得密封圈包裹在两根管道的连接处的管道外壁上),然后利用锁紧装置将两个锁紧部锁紧,即使得环形壳体上形成的开口收紧,利用环形壳体向密封圈施以一径向的压紧力,从而使得密封圈紧密的贴合在管道的外壁上,从而实现将两根管道连接。
但现有的管道连接器,其将两根管道连接在一起时,主要通过其内部的密封圈与管道外壁的贴合实现的,其只能提供径向的压紧力;但在管道中输送的流体具有一定的压力,因此会在两根管道的连接处形成一个轴向拔脱力(即两根相连的管道会在轴向上沿相反的方向相互脱离),而现有的管道连接器,其在轴线方向只有密封圈与管道的外壁形成的摩擦力。因此,当轴向拔脱力大于密封圈与管道的外壁形成的摩擦力时,管道就会从管道连接器中脱离,进而使得管道连接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连接器,其可有效防止管道脱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连接器,包括环形壳体和密封圈,所述环形壳体套接在所述密封圈的外部;
所述环形壳体上形成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开口,且所述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
所述第一锁紧部和所述第二锁紧部通过至少一个锁紧装置相连;
所述环形壳体沿轴线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卡环;
所述卡环沿轴线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环形壳体的内壁固接,所述卡环沿轴线方向的另一端向所述环形壳体的内部倾斜延伸,并形成一收紧口。
可选的,所述卡环在所述收紧口处形成有多个凸齿,多个所述凸齿沿所述收紧口呈环形均布。
可选的,所述第一锁紧部和所述第二锁紧部均为板型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锁紧部在背离所述第二锁紧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垫块;
所述第二锁紧部在背离所述第一锁紧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垫块;
所述第一垫块、所述第一锁紧部、所述第二锁紧部和所述第二垫块依次通过所述锁紧装置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垫块和所述第二垫块沿垂直于轴线方向的截面均呈U形。
可选的,还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
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紧部远离所述环形壳体的一端固接,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壳体的外壁固接,且所述第一垫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一锁紧部之间;
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紧部远离所述环形壳体的一端固接,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壳体的外壁固接,且所述第二垫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二锁紧部之间。
可选的,所述环形壳体与所述密封圈之间设置有环形加强板。
可选的,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上形成有环形沟槽。
可选的,所述锁紧装置为螺栓和螺母。
可选的,所述螺栓为内六角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连接器,其通过锁紧装置将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锁紧,从而使得开口收紧,进而使得环形壳体向密封圈施以一径向的压紧力,使得密封圈紧密的贴合在管道的外壁上;同时环形壳体带动卡环向内收紧并与管道的外壁相抵靠,当管道在轴向拔脱力的作用下向外脱离时,卡环与管道的外壁会形成一反向的卡紧力,从而防止管道脱离。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卡环的收紧口处设置多个凸齿,并将多个凸齿沿收紧口呈环形均布,当环形壳体带动卡环向内收紧时,可利用凸齿与管道的外壁相抵靠,同时凸齿可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使得凸齿与管道的外壁抵靠的更加紧密,进而提高卡环与管道的外壁之间的卡紧力,进一步防止管道脱离。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设置成板型结构,可增大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与环形壳体的连接面积,从而防止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与环形壳体之间因为锁紧力过大,而造成变形或是损伤,进而保证管道连接器整体结构的可靠性,便于重复使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锁紧部的侧壁上增设第一垫块,在第二锁紧部的侧壁上增设第二垫块,利用垫块可有效地将锁紧装置产生的锁紧力均匀的分散至锁紧部上,从而有效地防止锁紧力在锁紧部的一点上集中,保证锁紧部的受力均匀,使得锁紧部不易发生变形或是损伤,进而保证管道连接器整体结构的可靠性,便于重复使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沿垂直于轴线方向的截面均呈U形,即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均采用拱形结构,其可利用拱形结构的圆弧部有效地将锁紧力进行均匀分散后再作用在锁紧部上,从而保证锁紧部的受力均匀,使得锁紧部不易发生变形或是损伤,进而保证管道连接器整体结构的可靠性,便于重复使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利用第一加强筋将第一锁紧部与环形壳体的外壁相连,第二加强筋将第二锁紧部与环形壳体的外壁相连;从而提高锁紧部与环形壳体之间的结构强度,可有效避免环形壳体在锁紧部带动下而发生变形,进而保证管道连接器整体结构的可靠性,便于重复使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环形壳体与密封圈之间设置环形加强板,利用环形加强板可提高密封圈的承压能力,从而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性能,避免因管道内输送的流体压力过大而造成密封圈的损坏,提高了管道连接器可靠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密封圈的内壁上形成有环形沟槽,当管道输送的流体的压力越大密封圈密封的越紧,从而有效地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管道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管道连接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管道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环形壳体,11-开口;
2-密封圈,21-环形沟槽,22-加强部;
3-第一锁紧部,31-第一垫块,32-第一加强筋;
4-第二锁紧部,41-第二垫块,42-第二加强筋;
5-卡环,51-收紧口,52-凸齿;
6-锁紧装置,61-螺栓,62-螺母;
7-环形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首先,在叙述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规定所需连接的管道在连接处的轴线方向即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轴线方向,与轴线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径向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管道连接器,包括环形壳体1和密封圈2,环形壳体1套接在密封圈2的外部;环形壳体1上形成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开口11,且开口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锁紧部3和第二锁紧部4;第一锁紧部3和第二锁紧部4通过至少一个锁紧装置6相连;环形壳体1沿轴线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卡环5;卡环5沿轴线方向的一端与环形壳体1的内壁固接,卡环5沿轴线方向的另一端向环形壳体1的内部倾斜延伸,并形成一收紧口51。
在使用时,环形壳体1套接在两根管道的连接处(即使得密封圈2包裹在两根管道的连接处的管道外壁上),然后利用锁紧装置6将第一锁紧部3和第二锁紧部4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旋紧,即使得环形壳体1上形成的开口11收紧,利用环形壳体1向密封圈2施以一径向的压紧力,从而使得密封圈2紧密的贴合在管道的外壁上,从而实现将两根管道连接;于此同时,环形壳体1带动卡环5向内收紧并使得卡环5在收紧口51处与管道的外壁相抵靠。
当连接完成后,管道内输送的流体产生一定的压力时,两根管道在连接处形成轴向拔脱力,此时卡环5与管道的外壁会形成一个与轴向拔脱力反向的卡紧力,从而防止管道脱离;从而避免了管道连接器因为管道的脱离而失效,进而保证了管道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需进一步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管道连接器,其在未安装使用前,其环形壳体1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圆,而是由三部分圆弧组成的,具体的为:
第一段圆弧为图中角度α区域内的圆弧,其半径设定为R1,并将第一段圆弧的圆心定义为O1
第二段圆弧和第三段圆弧分别位于α角度区域内的圆弧的两侧,由于第二段圆弧和第三段圆弧的角度相等(图中双点划线所示区域),且半径相等(定义为R2);并将第二段圆弧的圆心定义为O2,第三段圆弧的圆心定义为O3
因为壳体有薄金属板制成,因此当锁紧装置6开始锁紧时,角度α区域内的圆弧不会因此发生改变,因此也可将R1预设定为管道连接器安装后最佳工况时,环形壳体1的半径,并将O1预设定为管道连接器安装后最佳工况时,环形壳体1的轴心。
在开始安装前,R2>R1,当锁紧装置6开始锁紧,开口11处距离逐渐减小时,因受管道的反作用力的影响,卡环5、密封圈2对环形壳体1的内壁产生反支撑力,迫使第二段圆弧和第三段圆弧随之逐步发生改变,其半径R2也逐渐减小并趋向半径R1,同时第二段圆弧的圆心O2和第三段圆弧的圆心定义为O3逐步位移,并趋向于圆心O1,当锁紧装置6最终紧固到位(即达到最佳工况)时,圆心O1、O2和O3重合,同时R2=R1,此时第一段圆弧、第二段圆弧和第三段圆弧形成一完整连续的圆弧(如图3中实线所示),并与管道同轴。
此时,可保证卡环5和密封圈2与环形壳体1的内壁紧密贴合,同时卡环5在收紧口51处于管道的外壁均匀接触,可为管道连接器提供最大的卡紧力;密封圈2也可与管道的外壁均匀贴合,密封效果更好,避免管道连接器的失效。
本实施例中,由于防止管道脱离时,主要是通过开环与管道的外壁之间形成的卡紧力,而卡环5在收紧口51处的形变是有限的,如果形变过大,会导致卡环5发生损坏,从而导致卡环5不能与管道的外壁紧密贴合,最终导致卡环5失效。
为此,卡环5还可在收紧口51处形成有多个凸齿52,且多个凸齿52沿收紧口51呈环形均布;当卡环5与管道的外壁贴紧时,实际上是利用凸齿52与管道的外壁相抵靠,由于凸齿52可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使得凸齿52与管道的外壁抵靠的更加紧密,进而提高卡环5与管道的外壁之间的卡紧力,进一步防止管道脱离。
其中优选的,密封圈2采用橡胶圈。
本实施例中,由于环形壳体1在收紧开口11时,主要是通过锁紧装置6带动第一锁紧部3和第二锁紧部4发生相对位移,因此锁紧装置6产生的锁紧力会集中在第一锁紧部3与环形壳体1连接处以及第二锁紧部4与环形壳体1连接处,如果第一锁紧部3、第二锁紧部4与环形壳体1之间的连接部过小,会使得第一锁紧部3、第二锁紧部4与环形壳体1在连接处发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导致环形壳体1不能较好地收紧,从而导致管道连接器无法达到所需的连接紧密度。
为此,如图2所示,可将第一锁紧部3和第二锁紧部4均设置为板型结构;从有效地增大第一锁紧部3和第二锁紧部4与环形壳体1的连接面积,从而防止第一锁紧部3和第二锁紧部4与环形壳体1之间因为锁紧力过大,而造成变形或是损伤,进而保证管道连接器整体结构的可靠性,也更加便于重复使用。
其中,第一锁紧部3和第二锁紧部4可与环形壳体1焊接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锁紧部3和第二锁紧部4还可由环形壳体1在开口11处直接弯折形成,即第一锁紧部3、第二锁紧部4和环形壳体1为一体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锁紧部3、第二锁紧部4与环形壳体1之间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锁紧部3和第二锁紧部4之间需要通过锁紧装置6连接、锁紧,当锁紧装置6开始锁紧时,锁紧力会集中在锁紧装置6与第一锁紧部3的抵靠处以及锁紧装置6与第二锁紧部4的抵靠处;当锁紧力过大时,会使得第一锁紧部3与锁紧装置6的抵靠处以及第二锁紧部4与锁紧装置6的抵靠处发生变形甚至损坏,进而影响到环形壳体1的锁紧,同时亦会影响到管道连接器的重复使用。
为此,第一锁紧部3可在在背离第二锁紧部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垫块31;第二锁紧部4在背离第一锁紧部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垫块41;第一垫块31、第一锁紧部3、第二锁紧部4和第二垫块41依次通过锁紧装置6相连。
利用垫块可有效地将锁紧装置6产生的锁紧力均匀的分散至锁紧部上,从而有效地防止锁紧力在锁紧部的一点上集中,保证锁紧部的受力均匀,使得锁紧部不易发生变形或是损伤,进而保证管道连接器整体结构的可靠性,便于重复使用。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垫块31和第二垫块41沿垂直于轴线方向的截面均呈U形;即第一垫块31和第二垫块41均采用拱形结构,其可利用拱形结构的圆弧部有效地将锁紧力进行均匀分散后再作用在锁紧部上,从而保证锁紧部的受力均匀,使得锁紧部不易发生变形或是损伤,进而保证管道连接器整体结构的可靠性,便于重复使用。
本实施例中,由于环形壳体1在收紧开口11时,主要是通过锁紧装置6带动第一锁紧部3和第二锁紧部4发生相对位移,因此锁紧装置6产生的锁紧力会集中在第一锁紧部3与环形壳体1连接处以及第二锁紧部4与环形壳体1连接处,易造成环形壳体1在发生形变时受力不均,即环形壳体1在靠近与第一锁紧部3和第二锁紧部4连接处受力较大,远离则受力较小,因此环形壳体1在发生形变时难以沿管道的外壁均匀受力,易造成损伤。
为此,还可设置有第一加强筋32和第二加强筋42;第一加强筋32的一端与第一锁紧部3远离环形壳体1的一端固接,第一加强筋32的另一端与环形壳体1的外壁固接,且第一垫块31设置在第一加强筋32与第一锁紧部3之间。
第二加强筋42的一端与第二锁紧部4远离环形壳体1的一端固接,第二加强筋42的另一端与环形壳体1的外壁固接,且第二垫块41设置在第二加强筋42与第二锁紧部4之间。
其利用第一加强筋32将第一锁紧部3与环形壳体1的外壁相连,第二加强筋42将第二锁紧部4与环形壳体1的外壁相连;从而提高锁紧部与环形壳体1之间的结构强度,同时利用与环形壳体1相连的第一加强筋32和第二加强筋42,使得环形壳体1在发生变形时受力均匀,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环形壳体1发生变形时因受力不均而造成损伤,进而保证管道连接器整体结构的可靠性,便于重复使用。
其中,第一加强筋32与第一锁紧部3和环形壳体1可采用焊接固定,第二加强筋42与第二锁紧部4和环形壳体1可采用焊接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加强筋32可由壳体在开口11处弯折形成第一锁紧部3后再次弯折后形成,即第一加强筋32、第一锁紧部3和环形壳体1为一体结构;第二加强筋42可由壳体在开口11处弯折形成第二锁紧部4后再次弯折后形成,即第二加强筋42、第二锁紧部4和环形壳体1为一体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加强筋32和第二加强筋42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当管道连接器安装后,在开口11处,由于没有环形壳体1,因此管道内的流体压力需要有密封圈2承受,如果压力过大或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密封圈2会失效,从而导致管道连接器的失效。
为此,还可在环形壳体1与密封圈2之间设置有环形加强板7;利用环形加强板7套接在密封圈2的外壁上,从而对密封圈2起到支撑、加强的作用,从而可提高密封圈2的承压能力,提高密封圈2的密封性能,避免因管道内输送的流体压力过大而造成密封圈2的损坏,提高了管道连接器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还可在密封圈2的内壁上形成有环形沟槽21;当管道输送的流体的压力越大密封圈2密封的越紧,从而可有效地提高密封圈2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还可在沿轴线方向在密封圈2的两端内壁上增设加强部22,利用加强部22提高密封圈2的结构强度,从而可有效地提高密封圈2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锁紧装置6优选为为螺栓61和螺母62。
进一步优选的,为了便于锁紧装置6的操作,螺栓61可优选为为内六角螺栓。
实施例二:
其大体结构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管道连接器相同或类似,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仅以不同之处加以描述。
上述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管道连接器中,其锁紧装置6数量为一个,但当管道连接器在轴线方向的长度过大时,一个锁紧装置6难以保证管道连接器所需的锁紧强度,因此沿轴线方向设置多个锁紧装置6。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可设置两个锁紧装置6,但需要说明的是,锁紧装置6的数量不仅限于两个,还可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增加锁紧装置6的数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壳体和密封圈,所述环形壳体套接在所述密封圈的外部;
所述环形壳体上形成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开口,且所述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
所述第一锁紧部和所述第二锁紧部通过至少一个锁紧装置相连;
所述环形壳体沿轴线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卡环;
所述卡环沿轴线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环形壳体的内壁固接,所述卡环沿轴线方向的另一端向所述环形壳体的内部倾斜延伸,并形成一收紧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在所述收紧口处形成有多个凸齿,多个所述凸齿沿所述收紧口呈环形均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部和所述第二锁紧部均为板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部在背离所述第二锁紧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垫块;
所述第二锁紧部在背离所述第一锁紧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垫块;
所述第一垫块、所述第一锁紧部、所述第二锁紧部和所述第二垫块依次通过所述锁紧装置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块和所述第二垫块沿垂直于轴线方向的截面均呈U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
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紧部远离所述环形壳体的一端固接,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壳体的外壁固接,且所述第一垫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一锁紧部之间;
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紧部远离所述环形壳体的一端固接,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壳体的外壁固接,且所述第二垫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二锁紧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壳体与所述密封圈之间设置有环形加强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上形成有环形沟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为螺栓和螺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为内六角螺栓。
CN 201320071395 2013-02-07 2013-02-07 管道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62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71395 CN203162388U (zh) 2013-02-07 2013-02-07 管道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71395 CN203162388U (zh) 2013-02-07 2013-02-07 管道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62388U true CN203162388U (zh) 2013-08-28

Family

ID=49023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71395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62388U (zh) 2013-02-07 2013-02-07 管道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62388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7212A (zh) * 2013-12-30 2014-04-23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改变电焊机搭铁体搭接方式来控制管道焊接质量的方法
CN105333252A (zh) * 2015-12-11 2016-02-17 浙江康帕斯流体输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接头
CN109681649A (zh) * 2018-12-25 2019-04-26 兰控阀门执行器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阀门执行器
CN109896066A (zh) * 2019-03-06 2019-06-18 南安市兴天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提高打包机捆扎密封度的输棉管道连接装置
CN110886929A (zh) * 2019-12-20 2020-03-17 北京吉瑞普管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部位的保护装置
CN113454383A (zh) * 2019-02-27 2021-09-28 金石允 枢轴支架式管道连接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7212A (zh) * 2013-12-30 2014-04-23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改变电焊机搭铁体搭接方式来控制管道焊接质量的方法
CN103737212B (zh) * 2013-12-30 2016-05-11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改变电焊机搭铁体搭接方式来控制管道焊接质量的方法
CN105333252A (zh) * 2015-12-11 2016-02-17 浙江康帕斯流体输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接头
CN109681649A (zh) * 2018-12-25 2019-04-26 兰控阀门执行器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阀门执行器
CN113454383A (zh) * 2019-02-27 2021-09-28 金石允 枢轴支架式管道连接装置
CN109896066A (zh) * 2019-03-06 2019-06-18 南安市兴天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提高打包机捆扎密封度的输棉管道连接装置
CN110886929A (zh) * 2019-12-20 2020-03-17 北京吉瑞普管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部位的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62388U (zh) 管道连接器
US7789434B2 (en) Coupling with concave bearing surface
JP4055755B2 (ja) パイプクランプ
CN106704763B (zh) 内衬式管道修补器
CN203162432U (zh) 管道修补器
CN21202882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管道连接件
JP2007092986A (ja) 継手体の接続方法
KR101237418B1 (ko) 이탈방지압륜
KR100521061B1 (ko) 배관 분기용 연결장치
US20090290951A1 (en) Sleeve For a T-Bolt and a Sleeve and T-Bolt Combination to Prevent T-Bolt Rotation
CN209781920U (zh) 一种消防管道的沟槽式连接结构
US20090127804A1 (en) General purpose fluid-tight gasket
CN206786185U (zh) 一种法兰盘内紧固结构
JP3784917B2 (ja) 押輪用調芯具
CN201517668U (zh)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CN117053000B (zh) 一种市政排水工程用管道连接装置及其对接方法
CN218178188U (zh) 一种用于承插管安装的紧固装置
CN211145651U (zh) 一种新型管道接头
CN218780932U (zh) 一种方便插接的聚乙烯管
CN201496688U (zh) 一种管状物和管端面密封结构
CN217153389U (zh) 三瓣式卡套自紧式法兰
CN219062418U (zh) 一种密封垫及采用该密封垫的哈夫节
CN218494360U (zh) 一种t型球墨铸铁管安拆装置
CN219282645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不锈钢管件
CN207049490U (zh) 一种车用软管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