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58463U - 饮料容器的盖体及具备该盖体的饮料容器 - Google Patents

饮料容器的盖体及具备该盖体的饮料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58463U
CN203158463U CN 201320176326 CN201320176326U CN203158463U CN 203158463 U CN203158463 U CN 203158463U CN 201320176326 CN201320176326 CN 201320176326 CN 201320176326 U CN201320176326 U CN 201320176326U CN 203158463 U CN203158463 U CN 2031584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locking
lid
lock arm
drinking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763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田茂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GO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OGO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GOS Corp filed Critical LOGOS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58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5846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Thermally Insulated Containers For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饮料容器的盖体及具备该盖体的饮料容器,其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和锁定机构的突出量。盖体(C)具备第1锁定部(500)和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于栓体(100)的第1盖部(200a)。栓体具有外筒(110)和配置在外筒内的内筒(120)。第1盖部(200a)具有卡定凸部(260a)。第1锁定部(510)具有锁定臂(512)和从外筒的切口部(112)突出的第1操作部(511)。当第1操作部位于初始位置时,锁定臂的末端部(512b)夹持卡定凸部(260a),当第1操作部位于可动位置时,锁定臂的基端部(512a)按压于内筒,锁定臂弹性变形,末端部(512b)释放卡定凸部(260a)。

Description

饮料容器的盖体及具备该盖体的饮料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容器的盖体及具备该盖体的饮料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此种饮料容器的盖体,存在日本特开2003-212259号公报中记载的结构。盖体具有栓体、盖部、施力部和锁定机构。栓体能够安装在饮料容器的口部。盖部经由铰链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安装于栓体。盖部具有第1钩。施力部为扭转螺旋弹簧,其夹设在栓体与盖部之间,对该盖部向开放方向施力。
锁定机构具有操作部、第2钩和弹簧。操作部以能够进行跷跷板运动的方式设置在栓体的外表面。第2钩设置在操作部,并且伴随着该操作部的跷跷板运动而能够在卡定于第1钩的卡定位置和解除了与第1钩之间的卡定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弹簧夹设在栓体和操作部之间,其对操作部施力,以使第2钩位于卡定位置。
对于上述盖体,当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而对操作部进行操作时,第2钩从卡定位置移动到解除位置,来解除第1、第2钩的卡定。由此,利用施力部的作用力来自动开放盖部。
所述锁定机构必须具有操作部、第2钩以及弹簧,部件数量较多。此外,操作部设置在栓体的外表面,弹簧夹设在操作部和栓体之间。因此,操作部从栓体突出到外侧。另一方面,出于携带的容易性等观点,对饮料容器主体寻求小型化。若伴随着饮料容器主体的小型化而使盖体小型化,则锁定机构的操作部的突出较为明显,因此操作部变得明显而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料容器的盖体和具备该盖体的饮料容器,该盖体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并能够减少锁定机构向栓体外侧的突出量。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饮料容器的盖体具备栓体、第1盖部、施力部和锁定机构。所述栓体具有:开口;外筒,其设置有切口部;内筒,其配置在所述外筒内;以及收纳空间,其位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所述第1盖部以从封闭所述开口的关闭位置到开放该开口的打开位置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栓体。所述第1盖部具有卡定凸部。在所述第1盖部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卡定凸部插入到所述收纳空间中。所述施力部对所述第1盖部向所述打开位置施力。所述锁定机构具有第1锁定部。所述第1锁定部具有第1操作部和一对锁定臂。所述第1操作部从所述切口部局部地突出到所述外筒的外部,并且能够从初始位置移动到与所述内筒接近的可动位置。所述锁定臂为沿所述内筒延伸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圆弧状,并配置在所述收纳空间内。所述锁定臂具有:基端部,其与所述第1操作部的两端连接;以及末端部。当所述第1操作部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锁定臂的末端部夹持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内的所述卡定凸部。当所述第1操作部位于所述可动位置时,所述锁定臂的基端部按压于所述内筒,该锁定臂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弹性变形,该锁定臂的末端部释放所述卡定凸部。
根据此种形态的饮料容器的盖体,当对第1操作部进行操作以使其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可动位置时,锁定臂的基端部按压于内筒,该锁定臂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弹性变形,该锁定臂的末端部释放第1盖部的卡定凸部。由此,第1盖部借助施力部的作用力自动地从关闭位置转动到打开位置。其后,当克服施力部的作用力而使第1盖部从打开位置转动到关闭位置时,卡定凸部插入到收纳空间内。当释放第1操作部时,锁定臂还原,锁定臂的末端部夹持位于收纳空间内的卡定凸部,并且第1操作部从可动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这样,对于锁定机构的第1锁定部,由于不需要以往示例那样的使第1操作部恢复到初始位置的弹簧,因此能够减少锁定机构的部件数量。此外,锁定臂收纳在栓体的外筒和内筒之间的收纳空间内,仅第1操作部从切口部局部地突出到外筒的外部。由此,能够抑制锁定机构向栓体外侧的突出量,即使饮料容器主体和盖体小型化,也难以使第1操作部因显眼而不美观。
所述锁定臂可以构成为进一步具有凸部。所述凸部可以构成为设置在所述末端部,并向所述外筒侧延伸。所述锁定机构可以构成为进一步具有第2锁定部。所述第2锁定部可以构成为具有基底、一对锁定片、以及第2操作部。所述基底可以构成为,以沿所述卡定凸部的突出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1盖部。所述锁定片可以构成为设置于所述基底。所述锁定片可以构成为,伴随所述基底的移动,所述锁定片能够从突出位置移动到收纳位置。所述突出位置可以为所述锁定片从所述第1盖部突出并配置在所述卡定凸部的两侧的位置。所述收纳位置可以为将所述锁定片收纳在所述第1盖部内的位置。所述第2操作部可以构成为设置于所述基底。位于所述突出位置的所述锁定片可以构成为,其与所述卡定凸部一起插入到所述收纳空间中,并位于所述锁定臂的凸部的外侧。
根据此种形态的饮料容器的盖体,对第2锁定部的第2操作部进行操作来使锁定片移动到突出位置,使该锁定片插入到收纳空间内,并位于锁定臂的末端部的凸部的外侧。由此,即使对第1锁定部的第1操作部进行操作,由于锁定臂的凸部与锁定片抵接,因此能够防止锁定臂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弹性变形。即,利用第2锁定部,能够防止第1锁定部的锁定状态的解除。此外,由于第2锁定部的第2操作部配置在与第1操作部不同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该第2操作部的突出量。
所述锁定臂的末端部可以构成为进一步具有与所述外筒对置的外表面。所述锁定机构可以构成为进一步具有第2锁定部。所述第2锁定部可以构成为具有基底、一对锁定片、以及第2操作部。所述基底可以构成为,以沿所述卡定凸部的突出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1盖部。所述锁定片可以构成为设置于所述基底。所述锁定片可以构成为,伴随所述基底的移动,所述锁定片能够从突出位置移动到收纳位置。所述突出位置可以为所述锁定片从所述第1盖部突出并配置在所述卡定凸部的两侧的位置。所述收纳位置可以为将所述锁定片收纳在所述第1盖部内的位置。所述第2操作部可以构成为设置于所述基底。位于所述突出位置的所述锁定片可以构成为,其与所述卡定凸部一起插入到所述收纳空间中,并与所述锁定臂的末端部的外表面抵接。
根据此种形态的饮料容器的盖体,对第2锁定部的第2操作部进行操作来使锁定片移动到突出位置,使该锁定片插入到收纳空间内,并与锁定臂的末端部的外表面抵接。由此,即使对第1锁定部的第1操作部进行操作,也能够防止锁定臂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弹性变形。即,利用第2锁定部,能够防止第1锁定部的锁定状态的解除。
所述第1盖部可以构成为具有收纳凹部。所述饮料容器的盖体可以构成为进一步具备第2盖部。所述第2盖部可以构成为,以能够开闭所述收纳凹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1盖部。
根据此种形态的饮料容器的盖体,能够在第1盖部的收纳凹部内收纳药、保健品或薄荷糖等。即,能够将第1盖部当作药盒来使用。
所述第1盖部可以构成为进一步具有封闭部,该封闭部为设置于所述收纳凹部内的台座,所述第2盖部可以构成为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1盖部。所述第2盖部可以构成为具有出入口。所述出入口可以构成为,伴随所述第2盖部的旋转,所述出入口能够从被所述封闭部封闭的封闭位置移动至开放位置,在该开放位置,所述封闭部的封闭至少被局部地解除,所述出入口与所述收纳凹部至少局部地连通。
根据此种形态的饮料容器的盖体,仅通过使第2盖部旋转,使该第2盖部的出入口移动到开放位置,便能够从出入口取出药、保健品或薄荷糖等。
本实用新型的饮料容器具备上述任意一种形态的饮料容器的盖体、和固定安装有所述盖体的饮料容器主体。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饮料容器的盖体的立体图,是示出所述盖体的第1、第2盖部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B是所述盖体的立体图,是示出所述盖体的第1、第2盖部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A是所述盖体的概略主视图,是示出该盖体的锁定机构的第1、第2锁定部的锁定状态的图。
图2B是所述盖体的概略主视图,是示出所述锁定机构的所述第1锁定部的锁定状态和所述第2锁定部的锁定解除状态的图。
图2C是所述盖体的概略主视图,是示出所述锁定机构的所述第1、第2锁定部的锁定解除的图。
图2D是所述盖体的概略主视图,是示出所述第1盖部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3A是所述盖体的沿图2A中的3A-3A线的剖视图。
图3B是所述盖体的沿图2B中的3B-3B线的剖视图。
图3C是所述盖体的沿图2C中的3C-3C线的剖视图。
图3D是所述盖体的沿图2D中的3D-3D线的剖视图。
图4是所述盖体的卸下第2盖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饮料容器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C:盖体;
100:栓体;
110:外筒;
120:内筒;
S:收纳空间;
130:前侧板;
140:连结部;
150:顶板;
151:开口;
160:饮用口;
200a:第1盖部;
210a:第1筒;
220a:顶板;
230a:第2筒;
240a:收纳凹部;
250a:封闭部;
200b:第2盖部;
210b:出入口;
300:铰链机构;
400:施力部;
500:锁定机构;
510:第1锁定部;
511:第1操作部;
512:锁定臂;
512a:基端部;
512b:末端部;
512c:凸部;
520:第2锁定部;
521:基底;
522:第2操作部;
523:锁定片;
10:饮料容器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A~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饮料容器的盖体C进行说明。盖体C具备:栓体100、第1盖部200a、第2盖部200b、铰链机构300、一对施力部400、以及锁定机构500。下面,对盖体C的各结构要素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A~图3D所示,栓体100为树脂制成的成型品。栓体100具有:外筒110、内筒120、前侧板130、连结部140、顶板150、以及饮用口160。
如图1A~图3D所示,外筒110为大致圆筒。该外筒110的上缘以使该外筒110的高度尺寸从后端部到前端部逐渐减小的方式倾斜。外筒110的下缘是平坦的。在外筒110的前端部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突出部111。在外筒110的后端部开设有大致矩形的切口部112。
如图3A~图3D所示,内筒120是内径比外筒110的外径小的圆筒,其配置在外筒110内。如图1B所示,内筒120的高度尺寸比外筒110的高度尺寸大。在内筒120的内表面形成有未图示的螺纹槽。在内筒120和外筒110之间形成有收纳空间S。收纳空间S与外筒110的切口部112连通。
如图1B所示,前侧板130是大致矩形的板,其用于连结外筒110的突出部111的上端和内筒120的前端部的外表面。在前侧板130设置有与收纳空间S连通的孔131。连结部140设置为用于连接外筒110的除突出部111以外的上缘与内筒120的外表面。
如图1B和图3A~图3D所示,顶板150为与内筒120的上端连接并向内侧延伸的环状的板。在顶板150的中央部设置有开口151。在顶板150上的开口151的周围立起设置有筒状的饮用口160。饮用口160的上缘以使该饮用口160的高度尺寸从前端部到后端部逐渐减小的方式倾斜。此外,开口151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栓体的开口。
如图1A~图4所示,第1盖部200a为树脂制成的成型品。第1盖部200a具有:第1筒210a、顶板220a、第2筒230a、收纳凹部240a、封闭部250a、以及卡定凸部260a。
第1筒210a为大致圆筒。该第1筒210a的下缘以使该第1筒210a的高度尺寸从后端部到前端部逐渐增加的方式倾斜。即,第1筒210a的下缘为与栓体100的外筒110的上缘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在第1筒210a的前端部设置有房间部211a。房间部211a为大致矩形的筒。如图1A和图2A~图2D所示,在房间部211a的上端部设有导向槽212a。如图1B和图2A~图2D所示,在房间部211a的下端凸设有卡定凸部260a。卡定凸部260a从房间部211a的下端沿第1筒210a的高度方向延伸。卡定凸部260a具有窄幅部261a和宽幅部262a,宽幅部262a与窄幅部261a连接。
如图1B和图4所示,顶板220a为在第1筒210a的上缘以封闭该第1筒210a的方式设置的圆板。如图4所示,在顶板220a的上表面立起设置有圆筒状的第2筒230a。第2筒230a的外径比第1筒210a的外径小。由第2筒230a和顶板220a划分出的空间成为收纳凹部240a。在收纳凹部240a内设置有作为半月形的台座的封闭部250a。在收纳凹部240a内能够收纳保健品、药或薄荷糖(清涼菓子)等。
如图1A、图1B和图4所示,铰链机构300具有轴支承部310、一对轴接受部320、以及轴330。轴支承部310设置在栓体100的后端部的上表面(外筒110和连结部140的后端部的上表面)。在轴支承部3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未图示的一对圆柱状的收纳孔。在轴支承部310的收纳孔之间设置有未图示的轴孔,该轴孔用于连接该收纳孔。
轴接受部320以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在第1盖部200a的后端面(第1筒210a的后端面)。轴接受部320之间的间隔比轴支承部310的宽度尺寸稍大。在轴接受部320之间插入有轴支承部310。在轴接受部320设置有轴孔321,轴孔321沿宽度方向贯通该轴接受部320。轴接受部320的轴孔321的中心与轴支承部310的轴孔的中心配置为在所述宽度方向排成一列。
轴330是插入到轴支承部310的轴孔和轴接受部320的轴孔321中的棒。第1盖部200a能够以轴330为支点相对于栓体100从关闭位置转动到打开位置。如图1A所示,所述关闭位置是第1盖部200a封闭栓体100的开口151和饮用口160的位置。如图1B所示,所述打开位置是第1盖部200a开放栓体100的开口151和饮用口160的位置。在第1盖部200a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如图2A~图2C所示,第1盖部200a的卡定凸部260a从栓体100的前侧板130的孔131插入到收纳空间S内。在第1盖部200a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如图2D所示,卡定凸部260a从栓体100的前侧板130的孔131和收纳空间S脱出。
各施力部400是图1B示出的扭转螺旋弹簧,其具有第1、第2臂410、420和未图示的线圈。所述线圈收纳在轴支承部310的收纳孔内。第1臂410与线圈的一端延续连接,并且第1臂410从轴支承部310的狭缝突出并与栓体100的顶板150抵接。第2臂420与线圈的另一端延续连接,并且第2臂420从轴支承部310与轴接受部320之间的缝隙突出并与第1盖部200a的顶板220a的下表面抵接。由此,施力部400对第1盖部200a向打开位置施力。
如图1A~图2D以及图4所示,第2盖部200b为树脂制成的圆形的杯子。第2盖部200b的内部形状比第1盖部200a的第2筒230a的外径稍大。第2盖部200b以沿周向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于第2筒230a。在第2盖部200b设置有半月形的出入口210b,该出入口210b比第1盖部200a的封闭部250a小。随着第2盖部200b的旋转,出入口210b能够从被封闭部250a封闭的封闭位置,经过一部分自封闭部250a开放的半开放位置,移动到全部自封闭部250a开放的开放位置。出入口210b在半开放位置和开放位置与第1盖部200a的收纳凹部240a连通。由此,能够从出入口210b取出收纳凹部240a内的保健品等。此外,第2盖部200b能够以在封闭位置和半开放位置之间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于第1盖部200a。即,可以设计变更为出入口210b不完全开放。
锁定机构500具有第1、第2锁定部510、520。如图2A~图3D所示,第1锁定部510具有第1操作部511和一对锁定臂512。第1操作部511为大致矩形的块。第1操作部511的外形比栓体100的外筒110的切口部112的内部形状小。第1操作部511收纳在栓体100的收纳空间S中,并且从切口部112局部地突出到外筒110的外部。第1操作部511能够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可动位置。如图3A和图3B所示,初始位置是在第1操作部511和内筒120之间具有预定间隙的位置。如图3C和图3D所示,可动位置是第1操作部511接近内筒120的位置。
锁定臂512是能够弹性变形的圆弧状的臂,其连接于第1操作部511的两端并沿着栓体100的内筒120延伸,并配置在收纳空间S内。锁定臂512具有基端部512a、末端部512b以及凸部512c。基端部512a与第1操作部511的两端一体地连接。在第1操作部511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在基端部512a和内筒120之间产生有预定的间隙,末端部512b对插入到收纳空间S中的第1盖部200a的卡定凸部260a的宽幅部262a进行夹持。这样,第1锁定部510使第1盖部200a克服施力部400的作用力而保持在关闭位置。当第1操作部511位于可动位置的状态下,基端部512a按压于内筒120。因此,锁定臂51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弹性变形,末端部512b以相互远离的方式移位。由此,末端部512b释放卡定凸部260a的宽幅部262a,因此第1盖部200a被施力部400施力,而向打开位置自动地转动。
此外,末端部512b具有:与外筒110对置的外表面;和与内筒120对置的内表面。在末端部512b的上部设置有凸部512c。凸部512c向外筒110的突出部111侧延伸。当末端部512b夹持卡定凸部260a的宽幅部262a时,凸部512c位于卡定凸部260a的窄幅部261a的两侧。
如图1A和图2A~图3D所示,第2锁定部520具有基底521、第2操作部522和一对锁定片523。基底521为矩形的板,其以移动自如(即沿卡定凸部260a的突出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收纳在第1盖部200a的房间部211a内。第2操作部522设置在基底521的中央部。第2操作部522的宽度尺寸比房间部211a的导向槽212a的宽度尺寸稍小。第2操作部522插入到导向槽212a中,而在锁定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间被引导。
锁定片523连接于基底521的两端部的下端,并沿所述突出方向延伸。伴随基底521和第2操作部522的移动,锁定片523能够从收纳位置向突出位置移动。在第2操作部522位于解除位置的状态下,如图2B和图2C所示,锁定片523与基底521均被收纳在房间部211a内。此为锁定片523的收纳位置。在第2操作部522位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如图2A所示,锁定片523从房间部211a突出,并配置在卡定凸部260a的两侧。此为锁定片523的突出位置。在该突出位置,锁定片523能够与卡定凸部260a一起从栓体100的孔131插入到收纳空间S中。当锁定片523插入到收纳空间S中时,如图3A所示,锁定片523与第1锁定部510的锁定臂512的末端部512b的外表面抵接,并从外侧(末端部512b的移位方向的相反侧)与末端部512b的凸部512c抵接。由此,防止锁定臂51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弹性变形。这样,第2锁定部520能够在第1锁定部510将第1盖部200a保持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锁定。
上述的盖体C能够安装于图5所示的饮料容器主体10。饮料容器主体10为不锈钢制成的水壶。盖体C的内筒120能够螺纹安装于饮料容器主体10的未图示的口部。盖体C的开口151和内筒120能够通过所述口部与饮料容器主体10的内部连通。盖体C在安装于饮料容器主体10的状态下以下述方式使用。
首先,如图2B和图3B所示,使用者使第2锁定部520的第2操作部522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除位置。由此,第2锁定部520的基底521在第1盖部200a的房间部211a内移动,将锁定片523收纳在房间部211a内。由此,锁定片523与第1锁定部510的锁定臂512的末端部512b之间的抵接、以及锁定片523与锁定臂512的凸部512c之间的抵接被解除。即,第2锁定部520对第1锁定部510的锁定被解除。
其后,如图2C和图3C所示,使用者按下第1操作部511,以使其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可动位置。由此,将锁定臂512的基端部512a按压向栓体100的内筒120,锁定臂512以相互远离的方式弹性变形。由此,锁定臂512的末端部512b相互远离(以相互远离的方式移位),来释放第1盖部200a的卡定凸部260a。由此,如图1B、图2D和图3D所示,第1盖部200a借助施力部400的作用力而转动,以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在此状态下,使用者能够用嘴来接触栓体100的饮用口160,以饮用从栓体100的开口151流出的饮料容器主体10内的液体。
在第1操作部511从使用者的按下状态释放后,锁定臂512还原。由此,在锁定臂512的基端部512a和内筒120之间产生预定的间隙,锁定臂512的末端部512b以相互接近的方式移动,且第1操作部511从可动位置恢复到初始位置。
当饮用结束后,使用者克服施力部400的作用力,使第1盖部200a从打开位置转动到关闭位置。这样,如图2B和图3B所示,第1盖部200a的卡定凸部260a从栓体100的孔131插入到收纳空间S内。此时,卡定凸部260a插入到锁定臂512的末端部512b之间,并被该末端部512b夹持。
然后,使用者将第2锁定部520的第2操作部522从解除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由此,如图2A和图3A所示,第2锁定部520的基底521在第1盖部200a的房间部211a内移动,锁定片523从房间部211a突出,并从栓体100的孔131插入到收纳空间S内。由此,锁定片523与锁定臂512的末端部512b的外表面抵接,并且从外侧(末端部512b的移位方向的相反侧)与凸部512c抵接。
根据以上那样的饮料容器的盖体C,对于锁定机构500的第1锁定部510,由于不需要使第1操作部511恢复到初始位置的弹簧,因此能够减少第1锁定部510的部件数量。此外,第1锁定部510收纳在栓体100的外筒110和内筒120之间的收纳空间S内,仅第1操作部511从外筒110的切口部112局部地突出到外筒110的外部。由此,能够抑制第1锁定部510向栓体100外侧的突出量,因此即使饮料容器主体10和盖体C小型化,也难以使第1操作部511因显眼而不美观。
此外,第1锁定部510的第1操作部511局部地插入到外筒110的切口部112中,并且第2锁定部520收纳在第1盖部200a的房间部211a中。即,将第1、第2锁定部510、520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第1、第2锁定部510、520分别小型化。
此外,上述的盖体和饮料容器主体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权利要求书的记述范围内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以下进行详细地叙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栓体100具有外筒110、内筒120、前侧板130、连结部140、顶板150以及饮用口160。但是,只要本实用新型的栓体具有能够与饮料容器主体的内部连通的开口、设置有切口部的外筒、配置在所述外筒内的内筒、和位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的收纳空间,便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外筒110具有:上缘,其以使该外筒110的高度尺寸从后端部向前端部逐渐减小的方式倾斜;平坦的下缘;突出部111;以及切口部112。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栓体的外筒只要具有切口部,第1锁定部的第1操作部能够从该切口部局部地突出,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内筒120的高度尺寸比外筒110的高度尺寸大。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栓体的内筒只要具有比外筒的内部形状小的外径,且配置在该外筒内,并能够在其与该外筒之间形成收纳空间,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例如可以使内筒和外筒为相同高度。此时,能够利用环状的板来连接内筒的上缘和外筒的上缘。可以为以下结构:在所述板形成有孔,该孔与内筒和外筒之间的收纳空间连通。第1盖部的卡定凸部、或第1盖部的卡定凸部以及第2锁定部的锁定片能够从该孔插入和脱离。
在上述实施例中,开口151设置在顶板150。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栓体的开口只要能够与饮料容器主体的内部连通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例如开口可以为由内筒划分出的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1盖部200a具有第1筒210a、顶板220a、第2筒230a、收纳凹部240a、封闭部250a以及卡定凸部260a。但是,只要本实用新型的第1盖部以从封闭栓体的开口的关闭位置到开放该开口的打开位置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栓体,且具有当该第1盖部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插入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收纳空间中的卡定凸部,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卡定凸部260a具有窄幅部261a和宽幅部262a。但是,只要本实用新型的第1盖部的卡定凸部为能够被第1锁定部的锁定臂的末端部夹持的凸部,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
此外,可以省略第2筒230a、收纳凹部240a和封闭部250a。伴随着这些省略,也可以省略第2盖部。在上述实施例中,收纳凹部240a为由第2筒230a和顶板220a划分出的空间。但是,只要本实用新型的第1盖部的收纳凹部为设置在第1盖部的凹陷,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在上述实施例中,封闭部为半月形,但只要其为能够封闭第2盖部的出入口的台座,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2盖部200b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在第1盖部200a的第2筒230a。但是,只要本实用新型的第2盖部以能够开闭收纳凹部的方式设置在第1盖部,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例如,第2盖部可以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第1盖部,以能够开闭收纳凹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施力部400是扭转螺旋弹簧,其具有第1、第2臂410、420和未图示的线圈。但是,只要本实用新型的施力部能够对第1盖部向所述打开位置施力,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例如,可以将施力部设计变更为夹设在第1盖部和栓体之间的螺旋弹簧或橡胶等弹性体。
在上述实施例中,锁定机构500具有第1锁定部510和第2锁定部520。但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机构至少具有第1锁定部即可。换言之,可以省略第2锁定部。只要本实用新型的第1锁定部具有后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第1锁定部的第1操作部和一对锁定臂,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1锁定部510的第1操作部511为大致矩形的块,其收纳在栓体100的收纳空间S中,并从切口部112局部地突出到外筒110的外部。但是,只要本实用新型的第1锁定部的第1操作部从外筒的切口部局部地突出到该外筒的外部,并能够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接近内筒的可动位置,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1锁定部510的一对锁定臂512具有凸部512c。但可以省略凸部512c。只要本实用新型的第1锁定部的锁定臂是配置在外筒和内筒之间的收纳空间内、并沿所述内筒延伸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圆弧状的臂,其具有基端部和末端部,基端部连接在第1操作部的两端,当第1操作部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锁定臂的末端部夹持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内的卡定凸部,当所述第1操作部位于可动位置时,所述锁定臂的基端部按压于所述内筒,该锁定臂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弹性变形,并且该锁定臂的末端部释放所述卡定凸部,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2锁定部520的基底521以移动自如的方式收纳在第1盖部200a的房间部211a内。但是,只要本实用新型的第2锁定部的基底以沿卡定凸部的突出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在第1盖部,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2锁定部520的第2操作部522设置在基底521的中央部,并插入到房间部211a的导向槽212a中,而在锁定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间被引导。但是,只要本实用新型的第2锁定部的第2操作部以能够操作的方式设置在基底,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2锁定部520的锁定片523在突出位置从栓体100的孔131插入到收纳空间S中,与锁定臂512的末端部512b的外表面抵接,并从外侧与末端部512b的凸部512c抵接。但是,只要本实用新型的第2锁定部的锁定片在突出位置与卡定凸部一起插入到外筒和内筒之间的收纳空间内、并与锁定臂的末端部的外表面抵接,或者在突出位置与卡定凸部一起插入到外筒和内筒之间的收纳空间内、并位于锁定臂的凸部的外侧,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
此外,对在上述实施例中构成盖体的各部分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和配置等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只要能实现相同的功能,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在上述实施例中,饮料容器主体10为不锈钢制成的水壶。但是,只要本实用新型的饮料容器主体是能够倒入液体并能够固定安装上述实施例和上述变形例的盖体的饮料容器,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例如,饮料容器主体可以设计变更为保温瓶或由不锈钢以外的材料制成(例如、树脂或玻璃等制成)的水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并不限定于能够安装在小型的饮料容器主体,也可以安装在大型的饮料容器主体。

Claims (6)

1.一种饮料容器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容器的盖体具备:
栓体,其设置有开口;
第1盖部,其以从封闭所述开口的关闭位置到开放该开口的打开位置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栓体;
施力部,其对所述第1盖部向所述打开位置施力;以及
锁定机构,其具有第1锁定部,
所述栓体具有:
外筒,其设置有切口部;
内筒,其配置在所述外筒内;以及
收纳空间,其位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
所述第1盖部具有卡定凸部,
在所述第1盖部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卡定凸部插入到所述收纳空间中,
所述第1锁定部具有第1操作部和一对锁定臂,
所述第1操作部从所述切口部局部地突出到所述外筒的外部,并且能够从初始位置移动到与所述内筒接近的可动位置,
所述锁定臂为沿所述内筒延伸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圆弧状,并配置在所述收纳空间内,
所述锁定臂具有:
基端部,其与所述第1操作部的两端连接;以及
末端部,
当所述第1操作部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锁定臂的末端部夹持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内的所述卡定凸部,
当所述第1操作部位于所述可动位置时,所述锁定臂的基端部按压于所述内筒,该锁定臂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弹性变形,该锁定臂的末端部释放所述卡定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容器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臂进一步具有凸部,所述凸部设置于所述末端部,并向所述外筒侧延伸,
所述锁定机构进一步具有第2锁定部,
所述第2锁定部具有:
基底;
一对锁定片;以及
第2操作部,
所述基底以沿所述卡定凸部的突出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1盖部,
所述锁定片设置于所述基底,并伴随该基底的移动而能够从突出位置移动到收纳位置,在所述突出位置,所述锁定片从所述第1盖部突出,并配置在所述卡定凸部的两侧,在所述收纳位置,所述锁定片收纳在所述第1盖部内,
所述第2操作部设置在所述基底,
位于所述突出位置的所述锁定片与所述卡定凸部一起插入到所述收纳空间中,并且该锁定片位于所述锁定臂的凸部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容器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臂的末端部进一步具有与所述外筒对置的外表面,
所述锁定机构进一步具有第2锁定部,
所述第2锁定部具有:
基底;
一对锁定片;以及
第2操作部,
所述基底以沿所述卡定凸部的突出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1盖部,
所述锁定片设置于所述基底,并伴随该基底的移动而能够从突出位置移动到收纳位置,在所述突出位置,所述锁定片从所述第1盖部突出,并配置在所述卡定凸部的两侧,在所述收纳位置,所述锁定片收纳在所述第1盖部内,
所述第2操作部设置在所述基底,
位于所述突出位置的所述锁定片与所述卡定凸部一起插入到所述收纳空间中,并且该锁定片与所述锁定臂的末端部的外表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容器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饮料容器的盖体进一步具备第2盖部,
所述第1盖部具有收纳凹部,
所述第2盖部以能够开闭所述收纳凹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1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料容器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盖部进一步具有封闭部,该封闭部为设置于所述收纳凹部内的台座,
所述第2盖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1盖部,该第2盖部具有出入口,
伴随所述第2盖部的旋转,所述出入口能够从被所述封闭部封闭的封闭位置移动至开放位置,在该开放位置,所述封闭部的封闭至少被局部地解除,所述出入口与所述收纳凹部至少局部地连通。
6.一种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容器具备:
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饮料容器的盖体;和
固定安装有所述盖体的饮料容器主体。
CN 201320176326 2012-09-03 2013-04-10 饮料容器的盖体及具备该盖体的饮料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5846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92813 2012-09-03
JP2012192813A JP5600712B2 (ja) 2012-09-03 2012-09-03 飲料容器の蓋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飲料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58463U true CN203158463U (zh) 2013-08-28

Family

ID=490196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7632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58463U (zh) 2012-09-03 2013-04-10 饮料容器的盖体及具备该盖体的饮料容器
CN201310122455.6A Pending CN103662367A (zh) 2012-09-03 2013-04-10 饮料容器的盖体及具备该盖体的饮料容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22455.6A Pending CN103662367A (zh) 2012-09-03 2013-04-10 饮料容器的盖体及具备该盖体的饮料容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600712B2 (zh)
CN (2) CN20315846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7521B (zh) * 2016-08-22 2018-1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壶盖组件及水壶
CN111386229B (zh) 2017-12-15 2021-12-24 赫斯基注塑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容器的封闭盖
FR3075764B1 (fr) * 2017-12-22 2019-11-22 Seb S.A. Bouteille munie d'un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dans le bouchon
CN110261364B (zh) * 2019-05-15 2022-04-19 河北凌析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式拉曼光谱仪及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851Y2 (ja) * 1982-11-16 1985-02-23 釜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パクト容器
JP3075175B2 (ja) * 1996-05-10 2000-08-07 タイガー魔法瓶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
JP4159235B2 (ja) * 2000-09-04 2008-10-01 エム・エフ・ヴィ株式会社 ヒンジキャップ
JP2004315063A (ja) * 2003-04-18 2004-11-11 Mfv Kk 蓋付き容器
JP4293355B2 (ja) * 2003-10-23 2009-07-08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キャップ
JP2005313983A (ja) * 2004-04-30 2005-11-10 Kyoraku Co Ltd 補助収納室付き容器
JP5375266B2 (ja) * 2009-03-31 2013-12-25 タイガー魔法瓶株式会社 ボトルの蓋ロック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00712B2 (ja) 2014-10-01
CN103662367A (zh) 2014-03-26
JP2014046973A (ja) 2014-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58463U (zh) 饮料容器的盖体及具备该盖体的饮料容器
CN102089217B (zh) 用于容器的可调节封闭物
WO2007024632A3 (en) Drink cup and lid
EA019743B1 (ru) Тумблерное выдачное укупор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шарнирным задним краем
CN214963263U (zh) 一种一键式开盖运动杯
CN218738268U (zh) 一种按钮式杯盖以及吸管杯
CN210870893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水杯
CN209898597U (zh) 一种具备自锁型吸嘴弹开结构的吸管式水壶
CN201484934U (zh) 一种饮料瓶
KR200496017Y1 (ko) 스포이드형 화장품 용기 뚜껑
CN101179611B (zh) 一种手机摄像头的滑盖结构
CN212972102U (zh) 一种组合式的随行保温杯
CN209757960U (zh) 一种后按式弹跳杯盖
CN217365305U (zh) 一种杯盖及杯子
CN220165816U (zh) 苏打水机
CN216862354U (zh) 转动式锁封的酒瓶盖及双密封式酒瓶
JP3246736U (ja) ボトルの蓋構造
CN111572989B (zh) 一种用于小型溶液瓶具有双向双功能的可翻盖式封口盖
CN201855120U (zh) 咖啡机的杯垫
CN204931170U (zh) 一种复合式杯子
CN214494070U (zh) 一种密封储物罐
CN219077963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护肤品包装瓶
CN220866069U (zh) 存储盖及包括其的盛液容器
CN217349000U (zh) 一种挤压即配式饮料瓶盖
CN214284354U (zh) 内塞和瓶式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7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