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5305U - 一种杯盖及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杯盖及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5305U
CN217365305U CN202221021803.1U CN202221021803U CN217365305U CN 217365305 U CN217365305 U CN 217365305U CN 202221021803 U CN202221021803 U CN 202221021803U CN 217365305 U CN217365305 U CN 217365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avity
hole
cup
st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218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裕伟
张胜捷
沈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sskissfis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sskissfis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sskissfish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sskissfis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218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5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5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5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杯盖及杯子。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处铰接设置有吸管盖,所述吸管盖一端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二凹腔处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第二凹腔内壁构成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匹配设置;所述第一凹腔内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吸管盖内设置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用于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凹腔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吸管盖上设置有堵头,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堵头相匹配。针对现有杯具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兼顾了直饮式和吸管式两种形式,使得使用者可以更灵活地选择饮用方式,丰富了趣味性,且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杯盖及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杯盖及杯子。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用到杯子,用以存放水、咖啡、果汁等饮品,为避免饮品直接暴露于环境中,往往会在杯子的开口处,设置有杯盖。现有的杯盖一般分为直饮式或吸管式,需要根据饮品温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杯盖形式,两种形式的杯盖一般互相独立,目前市面上兼具直饮和吸管两种饮水方式的杯盖,则又存在吸管不便收纳等问题,造成使用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杯具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杯盖及杯子,它兼顾了直饮式和吸管式两种形式,使得使用者可以更灵活地选择饮用方式,丰富了趣味性,且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杯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处铰接设置有吸管盖,所述吸管盖一端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二凹腔处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第二凹腔内壁构成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匹配设置;所述第一凹腔内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吸管盖内设置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用于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凹腔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吸管盖上设置有堵头,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堵头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三凹腔,所述第三凹腔位于所述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之间,所述第三凹腔沿所述吸管盖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吸管盖一端相抵,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连通腔匹配设置。
可选地,所述吸管盖靠近所述第一通孔一侧设置有球状部,所述第一密封件靠近所述吸管盖一侧设置有凹形部,所述凹形部与所述球状部配合设置。
可选地,所述盖体一侧设置有吸管,所述吸管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设置。
可选地,所述吸管上设置有装饰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孔处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堵头匹配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腔内壁设置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一侧设置有装配孔,所述吸管盖上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与所述引导槽和装配孔匹配设置。
可选地,所述盖体内壁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上设置有若干环槽。
一种杯子,包含上述的一种杯盖,还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杯体的内腔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连通。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针对现有杯具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兼顾了直饮式和吸管式两种形式,使得使用者可以更灵活地选择饮用方式,丰富了趣味性,且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杯盖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杯盖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吸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杯盖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同一实施例中的多个技术方案,以及不同实施例的多个技术方案之间,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不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5,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杯盖,包括盖体100,所述盖体100上设置有第一凹腔101和第二凹腔102,所述第一凹腔101处铰接设置有吸管盖104,所述吸管盖104一端设置有卡板105,所述卡板105上设置有卡块106,所述第二凹腔102处设置有凸块107,所述凸块107与第二凹腔102内壁构成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106匹配设置;所述第一凹腔101内设置有第一通孔111,所述吸管盖104内设置有连通腔113,所述连通腔113用于与所述第一通孔111连通;所述第二凹腔10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12,所述吸管盖104上设置有堵头114,所述第二通孔112与所述堵头114相匹配。
本实施例的杯盖,可以提供更灵活的饮水用方式,使用者可通过吸管盖104或第二通孔112进行流动,兼顾了直饮式和吸管109式,使得使用者可以更灵活地选择饮用方式,丰富了趣味性,且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凹腔101用于与吸管盖104铰接,实现吸管盖104的装配,第一凹腔101同时用于包络连通腔113的一端,同理第二凹腔102用于包络吸管盖104与嘴部接触的另一端,由此,第一凹腔101和第二凹腔102的设置,可避免吸管盖104内连通腔113的两端直接暴露在外,使得吸管盖104保持卫生。
吸管盖104与第一凹腔101之间铰接设置,使得吸管盖104可以转动,为使得吸管盖104处于收纳状态时,可以保持稳固,本实施例在吸管盖104的一端设置有卡板105,并在卡板105上设置卡块106,对应的,在第二凹腔102处设置有凸块107,凸块107与第二凹腔102内壁构成卡槽,当卡块106卡入卡槽中时,即可实现吸管盖104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凹腔101和第二凹腔102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当杯盖与杯子连接时,使用者可根据使用需求,随意选用第一通孔111或第二通孔112进行饮用。当选用第二通孔112饮用杯子等容器内的饮品时,倾倒杯子等容器,饮品直接自第二通孔112流出,即可完成饮用;当选用第一通孔111时,需要先将吸管盖104翻开,将吸管盖104内连通腔113的一端,与第一通孔111连通,随后饮品即可从第一通孔111流通至吸管盖104的连通腔113,并最终筒连通腔113流出。
可想到的,当吸管盖104处于收纳状态时,需要防止饮品自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流出,对于第二通孔112而言,吸管盖104上设置有堵头114,堵头114与第二通孔112匹配设置,当吸管盖104处于收纳状态时,堵头114即可封堵住第二通孔112,使得饮品无法自第二通孔112流出。可想到的,对于第一通孔111而言,当吸管盖104处于收纳状态时,吸管盖104内的连通腔113与第一通孔111并不连通,且吸管盖104自身起到了对第一通孔111的封堵作用,由此实现了对第一通孔111的封堵作用,使得饮品无法自第一通孔111流出。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盖体100上设置有第三凹腔103,所述第三凹腔103位于所述第一凹腔101和第二凹腔102之间,所述第三凹腔103沿所述吸管盖104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三凹腔103的设置,用于辅助使用者更方便地旋动吸管盖104,可想到的,第三凹腔103位于第一凹腔101和第二凹腔102之间,使用者通过拿捏吸管盖104的中部,实现了吸管盖104的转动,有利于吸管盖104保持卫生。此外,第三凹腔103沿吸管盖104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则便于使用者手指伸入吸管盖104中部附近,有利于拿捏吸管盖104。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孔111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21,所述第一密封件121与所述吸管盖104一端相抵,所述第一密封件121上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连通腔113匹配设置。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起到第一通孔111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在第一通孔111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21,可想到的,第一密封件121采用硅胶材质构成。第一密封件121与吸管盖104的一端紧密相抵,起到密封作用。密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在于吸管盖104处于收纳状态时,吸管盖104内的连通腔113与第一通孔111并不连通,吸管盖104压紧第一密封件121,硅胶等材质的第一密封件121发生形变,填充空隙,实现吸管盖104收纳状态时的密封效果;同样的,当吸管盖104打开时,即吸管盖104内的连通腔113与第一通孔111连通时,吸管盖104的端部,即连通腔113周围的实体部分,与第一密封件121紧密相抵,使得饮品不会自吸管盖104与第一通孔111之间的缝隙渗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孔,用于保证连通腔113与通孔之间的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管盖104靠近所述第一通孔111一侧设置有球状部,所述第一密封件121靠近所述吸管盖104一侧设置有凹形部,所述凹形部与所述球状部配合设置。为配合第一密封件121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在吸管盖104靠近第一通孔111一侧设置有球状部,且在第一密封件121上设置有与球形部匹配的凹形部,无论吸管盖104翻开或处于收纳状态,球状部均可与第一密封件121充分相抵,以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盖体100一侧设置有吸管109,所述吸管109与所述第一通孔111连通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吸管109的设置,使得吸管盖104可以与吸管109共同配合,实现更好的饮用效果。当杯盖与各类杯子装配后,吸管109可以伸入杯子底端,而当吸管盖104翻起时,连通腔113与吸管109连通,即可实现使用者在不倾斜杯子和杯盖整体的情况下,吸到杯子底端的饮品。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管109上设置有装饰件110。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吸管109上设置有装饰件110,使得杯盖具有更好的观赏性,提升整体的美观程度。可想到的,装饰件110可以为设置于吸管109上的圆球或其他几何体,或者,装饰件110可以为各类动物、植物模型等实体模型。可想到的,装饰件110与吸管109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为,装饰件110上设置于吸管109尺寸匹配的孔,吸管109通过装饰件110上的孔与装饰件110过盈配合,实现二者的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通孔112处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22,所述第二密封件122上设置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堵头114匹配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通孔112处设置第二密封件122,第二密封件122同样可选为硅胶材质。第二密封件122的设置,使得吸管盖104在处于收纳状态时,堵头114与第二密封件122充分接触,填充堵头114与第二通孔112之间的间隙,使得密封效果更好。第二密封件122上的第二开孔,用于保证第二通孔112的导通。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凹腔101内壁设置有引导槽131,所述引导槽131一侧设置有装配孔132,所述吸管盖104上设置有凸柱133,所述凸柱133与所述引导槽131和装配孔132匹配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凹腔101内壁处的装配孔132,与吸管盖104上的凸柱133,构成了铰接结构,以满足吸管盖104的转动需求。同时,为便于吸管盖104的拆装,本实施例在第一凹腔101的内壁设置有引导槽131,引导槽131与装配孔132导通,当需要进行吸管盖104的拆装时,即可利用引导槽131,引导凸柱133的运动,便于凸柱133滑入或滑出装配孔132。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盖体100内壁设置有密封垫120,所述密封垫120上设置有若干环槽。为使得杯盖在使用时,保证与容器间的密闭效果,防止在杯盖与容器的连接处发生渗漏,本实施例在盖体100内壁设置有密封垫120。且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在密封垫120上设置有若干环槽,环槽用于与容器的开口部位相抵,环槽使得密封垫120上,与容器开口部位接触的部分,具有形变空间,以更好地实现容器与杯盖之间的密闭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杯子,包含上述的一种杯盖,还包括杯体200,所述杯体200与所述盖体100连接,所述杯体200的内腔与所述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均连通。本实施例中的杯体200与杯盖,共同构成了杯子,其中,杯子内腔空间,通过盖体100上的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与外部导通。使用者使用本实施例的杯子时,即可通过第一通孔111处的吸管盖104,或第二通孔112,实现对杯体200内饮品的饮用。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处铰接设置有吸管盖,所述吸管盖一端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二凹腔处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第二凹腔内壁构成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匹配设置;
所述第一凹腔内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吸管盖内设置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用于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凹腔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吸管盖上设置有堵头,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堵头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三凹腔,所述第三凹腔位于所述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之间,所述第三凹腔沿所述吸管盖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吸管盖一端相抵,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连通腔匹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盖靠近所述第一通孔一侧设置有球状部,所述第一密封件靠近所述吸管盖一侧设置有凹形部,所述凹形部与所述球状部配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一侧设置有吸管,所述吸管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上设置有装饰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处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堵头匹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腔内壁设置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一侧设置有装配孔,所述吸管盖上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与所述引导槽和装配孔匹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壁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上设置有若干环槽。
10.一种杯子,包含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杯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杯体的内腔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连通。
CN202221021803.1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杯盖及杯子 Active CN217365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1803.1U CN217365305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杯盖及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1803.1U CN217365305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杯盖及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5305U true CN217365305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110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21803.1U Active CN217365305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杯盖及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53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9368B2 (en) Multifunctional mug cap with a sipper and straw
CN217365305U (zh) 一种杯盖及杯子
CN108313502B (zh) 一种防漏的热饮杯盖
CN216932655U (zh) 单盖式双饮杯盖及杯
CN216569442U (zh) 双饮杯盖及水杯
CN216364641U (zh) 饮水舒适的双饮杯盖及杯
CN210300514U (zh) 一种冷热多用型水杯
CN212788178U (zh) 一种杯盖及杯子
CN220832587U (zh) 一种易于携带翻盖的杯盖
CN217429700U (zh) 双饮杯盖及杯
CN217987245U (zh) 一种双饮杯盖
CN220832592U (zh) 旋盖式双饮杯盖及杯
CN217146980U (zh) 一种能安装于容器口的冷泡茶装置
CN217659124U (zh) 一种多功能杯盖以及应用该杯盖的保温杯
CN216293695U (zh) 多功能磁吸双饮杯盖及杯
CN219422586U (zh) 一种多功能水杯盖结构
CN220608048U (zh) 双饮杯盖及杯
CN213664691U (zh) 一种双饮口杯的阻水进气结构
CN218127964U (zh) 一种双饮杯盖
CN216854349U (zh) 一种创意三饮杯
CN217161677U (zh) 随行谷物牛奶杯
CN219680288U (zh) 一种多功能水杯
KR200195551Y1 (ko) 음료용기의 구조
CN219447852U (zh) 一种简便加香装置
CN218791686U (zh) 一种多功能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