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36535U - 便携式动力作业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动力作业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36535U
CN203136535U CN201190000553.7U CN201190000553U CN203136535U CN 203136535 U CN203136535 U CN 203136535U CN 201190000553 U CN201190000553 U CN 201190000553U CN 203136535 U CN203136535 U CN 203136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taining part
handle
vibration
portable power
proof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900005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勉
榊原康之
中村有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36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365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835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A01D34/9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carrying by the operator
    • A01D34/905Vibration dampening mea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不容易传达到把手上,不容易给操作者的操作施加负担的便携式动力作业机。一种便携式动力作业机(1)具备发动机(10)、作业部(20)、主管道(30)、轴(35)以及把手(40),还具备:一端通过第一防振机构(53)与发动机(10)连接的第一保持部(50);一端通过第二防振机构(73)与主管道30连接的第二保持部(70);被保持在第一保持部(50)与第二保持部(70)之间的滑动管道(80);被滑动管道(80)所支撑的把手支架(90),其中,把手(40)被把手支架(90)所支撑。

Description

便携式动力作业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动力作业机,尤其是,涉及设置于便携式动力作业机上的把手的支撑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便携式动力作业机,例如有割灌机等,在内设有发动机等驱动部的本体中,借助贯穿插入到管道中的轴来设置由发动机进行驱动的切割刀等作业部的机械。这种便携式动力作业机,在其管道上设置了便于操作者握住的把手,由此提高操作性。而且,这种把手具备防振部件,从而来自驱动部或作业部的振动很难传达到把手上。 
例如,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割灌机,其具备用于旋转驱动刀刃的发动机。在这种割灌机中,发动机壳体上固定有离合器箱。而且,在设置于离合器箱的前端的圆筒部内,通过防振橡胶插入嵌合了中间筒,该中间筒内插入嵌合有连接发动机和刀刃的轴以及管道的后端部,而且,通过设置有防振橡胶的把手支撑部,把手被管道所支撑。 
这种割灌机在发动机(离合器箱的前端)与管道之间以及管道与把手之间具备防振橡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传达到把手上的、工作时产生的作业工具的间歇性冲击或者发动机的振动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5-46087号公报(权利要求1、说明书的第0037~0042段落、图2、图3)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割灌机,若仅在离合器箱的前端,或者管道与把手之间设置防振橡胶,则可能无法缓冲工作中产生的大的振动等,因此,不能充分减少传达到操作者的振动,从而在进行长时间操作等情况下会给操作者带来负担而会降低工作效率。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难以传达到把手上,且不轻易给操作者施加负担的便携式动力作业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动力作业机,具备驱动部、借所述驱动部的动力被驱动的作业部、设置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作业部之间的主管道、贯穿插入到所述主管道的内部而将所述驱动部的动力传达给所述作业部的轴,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作业部之间的把手,该便携式动力作业机还具备:第一保持部,其一端通过第一防振机构连接在所述驱动部上;第二保持部,其一端通过第二防振机构连接在所述主管道上;把手支撑部,其被所述第一保持部与所述第二保持部所保持,所述把手被所述把手支撑部所支撑。 
传达到把手上的振动,主要由驱动部以及作业部产生(也存在这些振动经过主管道被传达的情况)。如上所述,由通过第一防振机构连接在驱动部上的第一保持部与通过第二防振机构连接在主管道上的第二保持部构成第一悬浮机构,在该第一悬浮机构上,连接作为另一部件的把手支撑部而构成第二悬浮机构。 
优选的,所述把手支撑部,通过第三防振机构连接在所述 第一保持部的另一端且通过第四防振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二保持部的另一端,从而被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部与所述第二保持部之间。 
根据这种结构,由通过第一防振机构连接在驱动部上的第一保持部与通过第二防振机构连接在管道上的第二保持部构成第一悬浮机构,在该第一悬浮机构机构中,由第三防振机构以及第四防振机构构成的第二悬浮机构连接把手支撑部,从而,把手支撑部以及被其所支撑的把手通过借助双重的悬浮机构获得防振。 
优选的,所述把手支撑部由被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保持部上的中间部件和被所述中间部件支撑而用于支撑所述把手的把手支架所构成,所述中间部件具备用于限制所述中间部件相对于所述把手支架的转动的转动限制机构,所述把手支架在所述第一保持部与所述第二保持部之间以可进行移动的方式被支撑。 
相对于中间部件移动把手支架时,由于设置在中间部件上的转动限制机构,中间部件的移动会受到转动限制机构的限制。由此,把手支架不会进行相对于中间部件的旋转移动,而只能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进行规定的移动,因此,移动把手支架时,能减少操作者的麻烦。 
优选的,所述把手支撑部上设置有用于挂设挂带的悬挂部。 
由于在把手支撑部上设置了悬挂部,因此,伴随把手支撑部的前后移动悬挂部也会一起移动,致使对便携式动力作业机的、借助把手的支撑位置和借助挂带的支撑位置之间的相对距离保持一定而不会改变。据此,根据操作者的体型移动把手支撑部时,悬挂部会同时移动到容易操作便携式动力作业机的位置,操作者能良好地进行操作。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振动难以传达到把手上,且不会轻易给操作者施加负担的便携式动力作业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动力作业机的立体图。 
图2是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动力作业机的左侧(操作者携带作业机时从操作者侧观察时的左侧)观察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动力作业机的上侧观察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的A-A截面图。 
图5是图4的B-B截面图。 
图6是图4的C-C截面图。 
图7是图4的D-D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割灌机(便携式动力作业机);10、发动机(驱动部);20、作业部;30、主管道;35、轴;40、把手;50、第一保持部;53、防振部件(第一防振机构);70、第二保持部;73、防振部件(第二防振机构);80、滑动管(中间部件);81、凸部(转动限制机构);83R、防振橡胶(第三防振机构);83F、防振橡胶(第四防振机构);90、把手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为了方便说明,对具有相同作用效果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重复说明。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广泛适用于具有在驱动部与作业部之间贯穿插入了轴的主管道的便携式动力作业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其中一例将说明适用到割灌机上的例子。 
如图1所示,割灌机1具备:作为驱动部的发动机10;由根据该发动机10的动力而被旋转驱动的割刀所构成的作业部20;设置在发动机10与作业部20之间的主管道30;贯穿插入到主管道30内并将发动机10的动力传达给作业部20的轴35(参照图 4);以及,设置在发动机10与作业部20之间的把手40。在此,把手40由把手支撑部支撑,而把手支撑部被第一保持部50和第二保持部70所支撑,其中,第一保持部50被发动机10所支撑,第二保持部70由被固定于主管道30上的管道支架60所支撑。把手支撑部由作为中间部件的滑动管80和以可进行滑动的方式支撑于该滑动管80上的把手支架90所构成。 
此外,对作业部20中的割刀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使用钢铁制的旋转割刀,或者具备尼龙绳等的绳切割器等。而且,把手40上设置有操作者可以握持的手柄41R、41L,其中一个手柄(图示例中是手柄41R)上安装有用于调整发动机10的动力的调节杆43。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在没有特别的说明的情况下,作业部20侧是前侧、发动机10侧是后侧。 
关于发动机10与作业部20的传动机构,由于是周知技术,因此将省略详细的说明,例如在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通过安装在发动机10中的离合器箱11的内部的远心离合器(未图示),并根据发动机的转数来间歇地连接离合器瓦(未图示)和离合器鼓13,即在发动机的转数高的状态下连接离合器瓦和离合器鼓13,传达到离合器鼓13的动力将通过设置在主管道30的内部的轴35被传达到作业部20上。在此,离合器鼓13与轴35的动力传达,将通过轴35的后端插入嵌合并连接到可自由旋转地被轴承15所支承的离合器鼓13的输出轴17上来实现。另外,在离合器箱11中,由于主管道30插入嵌合在离合器鼓13的输出轴17所朝向的开口11a中,因此,连接在输出轴17上的轴35会贯穿插入到主管道30内。主管道30内以规定的间隔设置有轴承33,通过轴承33来支承轴35。 
离合器箱11的前侧设置有第一保持部50。该第一保持部50呈从其后端到前端逐渐变细的筒状,后端侧的开口50a围绕离合 器箱11并直到前端为止围绕主管道30。第一保持部50虽然围绕着主管道30,但是与主管道30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隙而不会接触。离合器箱11与第一保持部50通过第一防振机构相连接,如图5所示,两者通过四个防振部件53a、53b、53c、53d(统称时记为“防振部件53”)相连接。作为该第一防振机构,例如可以使用圆筒状的防振橡胶或者螺旋弹簧等的弹性体。 
图示例中,防振橡胶(防振部件53)在离合器箱11的外周与朝前设置的嵌合部12和与该嵌合部12对应地设置在第一保持部50的后端侧的内周的嵌合部52相嵌合,由此,离合器箱11与第一保持部50通过作为第一防振机构的防振橡胶相连接。这样,由于离合器箱11与第一保持部50通过第一防振机构相连接,因此由驱动部10产生的振动很难传达到第一保持部50上。另外,图示例中,防振部件53a、53b被设置在上侧、防振部件53c、53d被设置在下侧,在上侧与下侧,防振部件53彼此之间的间隔互不相同(例如,上侧窄、下侧宽),但是通过以这种方式在上下或左右改变防振部件53的配置,可容易抑制共振等,从而能提高防振功能。而且,第一保持部50例如由聚酰胺树脂或ABS树脂等的合成树脂所形成,因此是轻量部件,而且不容易传达振动,从而能进一步减弱通过第一防振部件被传达的振动。 
如图1乃至图4所示,在以这种方式构成的第一保持部50的前侧,设置有作为中间部件的、用于连接第一保持部50与第二保持部70的滑动管80,该滑动管80的前侧设置有第二保持部70以及管道支架60。此外,在管道支架60的前方,经由主管道30设置有上述的作业部20。 
如图1乃至图4所示,管道支架60的整体形状大致呈筒状,例如,比起其后侧,前侧更细。该管道支架60固定在主管道30的大致中间位置上,用于支撑第二保持部70。图示例中的管道 支架60,与嵌合在主管道30的外周的内筒部61一体形成。该内筒部61的下端是狭缝状的切口部61a,该切口部61a的宽度会因被设置在切口部附近的如螺钉部件等的紧固部件63(参照图2)而变窄,由此,内筒部61能坚固地被固定在主管道30上。另外,在图4中,还示出了紧固部件63用的孔部63a。 
管道支架60的后端侧设置有第二保持部70。该第二保持部70的整体形状大致呈筒状,主管道30具有一定间隙地贯穿插入于其中,即第二保持部70围绕主管道30而设置。而且,该第二保持部70,其前端侧的形状与管道支架60的后端侧的形状大致相同,其后端侧上形成有用于与滑动管80连接的嵌合部75。该第二保持部70,通过第二防振机构连接在管道支架60上,且不与主管道30接触。由此,第二保持部70通过管道支架60以及第二防振机构与主管道30连接。另外,第二防振机构例如由图6所示的四个防振部件73a、73b、73c、73d(统称时记为“防振部件73”)所构成。作为防振部件,例如可以使用圆筒状的防振橡胶或者螺旋弹簧等的弹性体。 
图示例中,用作防振部件73的圆筒状的防振橡胶,与设置在第二保持部70的前部开口处的嵌合部72和与该嵌合部72对应地设置在管道支架60的后端侧的嵌合部62相嵌合,由此,第二保持部70与管道支架60通过用作第二防振机构的防振橡胶相连接。因具有这种第二保持部70通过第二防振机构与管道支架60连接的结构,主管道30的振动很难传达到第二保持部70上。另外,图示例中,防振部件73a、73b设置在上侧,防振部件73c、73d设置在下侧,在上侧与下侧,防振部件53彼此之间的间隔互不相同(例如,上侧窄、下侧宽),但是通过以这种方式在上下或左右改变防振部件73的配置,可容易抑制共振等,从而能提高防振功能。而且,第二保持部70例如由聚酰胺树脂 或ABS树脂等的合成树脂所形成,因此是轻量部件,而且不容易传达振动,从而能进一步减弱通过第二防振部件被传达的振动。 
如图1乃至图4所示,第一保持部50与第二保持部70的之间保持有上述的滑动管80。如图4以及图7所示,该滑动管80呈具有规定的相同外径的大致筒状,在其上部,从其后端到前端连续地形成有用作转动限制机构的轨道状的凸部81。滑动管80与第一保持部50之间以及滑动管80与第二保持部70之间,均通过防振机构(第三防振机构以及第四防振机构)相连接,在图示例中是通过用作防振部件的防振橡胶83R、83F相连接。作为防振机构,除了防振橡胶之外,还可以使用螺旋弹簧等的弹性体。 
图示例中,用作第三防振机构的防振橡胶83R安装在设于第一保持部50的前部开口50b处的嵌合部55上,通过在防振橡胶83R中嵌合滑动管80的后端侧80R,使得第一保持部50与滑动管80相连接。由此,防振橡胶83R夹置于嵌合部55的内周面与滑动管8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以及嵌合部55的后端面与滑动管80的后端面之间的间隙中,并填补这些间隙。 
相同地,用作第四防振机构的防振橡胶83F安装在设于第二保持部70的后部开口70a处的嵌合部75上,通过在防振橡胶83F中嵌合滑动管80的前端侧80F,使得第二保持部70与滑动管80相连接。由此,防振橡胶83F夹置于嵌合部75的内周面与滑动管8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以及嵌合部75的前端面与滑动管80的前端面之间的间隙中,并填补这些间隙。 
如此,在第一保持部50的前端通过第三防振机构且在第二保持部70的后端通过第四防振机构保持滑动管80,由此,发动机10、作业部20以及主管道30所产生的振动很难传达到滑动管80上。另外,在图示例中,防振橡胶83R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大 于防振橡胶83F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由此,对于产生更大振动的发动机能进一步提高防振功能。另外,为了发挥上述功能,防振橡胶83F、83R均形成为在筒状的一端侧开口处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环状部的结构,但是只要能起到抑制自第一保持部50以及第二保持部70到滑动管80的振动传达的作用,就没有特别的限定。 
滑动管8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把手40的把手支架90。把手支架90上设置有相对于滑动管80向其前后方向滑动可能地被支撑的滑动管保持部91和用于支撑把手40的把手保持部95。滑动管保持部91的内周面92呈其内径稍微大于滑动管80的外径的大致筒状,在其上部连续地形成有与滑动管80的凸部81相对应的凹部94。由此,如图7所示,在把手支架90被滑动管保持部91支撑时,凹部94会与滑动管80的凸部81嵌合,因此能限制把手支架90相对于滑动管80的旋转,而只能沿着轨道的朝向进行前后移动,从而会减少移动把手支架90时带给操作者的麻烦。而且,滑动管保持部91的下端是狭缝状的切口部91a,该切口部91a的宽度会因被设置在切口部附近的调节部93而变窄,由此,滑动管保持部91能坚固地被固定在滑动管80上。另外,在图示例中,调节部93是带翼螺钉。 
把手保持部95由覆盖把手40的轴部45的上部的上保持部95a和覆盖把手40的轴部45的下部的下保持部95b所构成。在实施例中,上保持部95a和滑动管保持部91例如通过带翼螺钉等的调节部96相连接,而下保持部95b则被该上保持部95a和滑动管保持部91夹持。调节部96是与上保持部95a和滑动管保持部91啮合并贯穿插入下保持部95b的部件,下保持部95b相对于调节部96处于活动嵌合状态。 
横向延伸的把手40的轴部45,通过形成在上保持部95a上 的朝下的半圆筒状凹部97a和形成在下保持部95b上的朝上的半圆筒状凹部97b,与大致形成为圆筒状的嵌合筒部97相嵌合。由此,在松弛调节部96的状态下,把手40相对于嵌合筒部97可进行转动,从而能进行角度调节。此外,这时通过设置在下保持部95b的下端部和滑动管保持部91的上端部之间的弹簧等的施力部件99,下保持部95b会趋向上方,因而在嵌合筒部97的内周面和把手40的轴部45之间会产生适度的摩擦。因此,在松弛调节部96的情况下,可抑制把手40的角度随意偏离的现象。 
如图2所示,在把手支架90中,滑动管保持部91上设置有用于挂设供操作者挂在肩上的挂带(未图示)的悬挂部100。该悬挂部100上形成有在其前后方向上互相距离规定间隔的多个挂孔101,以及用于将悬挂部100固定到滑动管保持部91上的固定部102,该固定部102例如是供螺钉等的紧固部件使用的孔部。由此,悬挂部100随着把手支架90的前后移动而移动,因此,不会发生借助把手40的支撑位置和借助挂带的支撑位置之间的相对距离大幅度改变的现象。从而,根据操作者的体型移动把手支架90时,悬挂部100也会同时移动到操作者容易操作割灌机1的位置,能使操作者良好地进行操作。而且,例如工作场所从平地移动到倾斜的地面上时,即使把手支架90相对于滑动管80进行滑动而移动了把手40的位置,也不容易发生不适感,而很难会降低工作效率。并且,由于悬挂部100上设置有多个挂孔,因此,能够适当地变更借助把手40的支撑位置和借助挂带的支撑位置之间的距离。从而,不管操作者的体型或者工作状况如何,操作者都能良好地进行操作。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构成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畴内,可进行适当的变更。例如,上述 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将发动机作为驱动部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可以使用马达等的驱动手段。 
而且,作为防振机构列举了使用防振橡胶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弹簧等的施力部件,或者除橡胶以外的如含有凝胶状材料的高分子等的、可吸收或者抑制振动(包含冲击)的部件或构造体。 
而且,作为第一防振机构或者第二防振机构列举了设置四个防振橡胶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三个以下或者五个以上。而且,也可以组合弹性系数互不相同的防振橡胶来构成防振机构。通过组合弹性系数互不相同的弹性橡胶,能容易抑制共振等且能提高防振效果。 
而且,列举了滑动管形成为具有相同外径的大致筒状的例子,但是,只要能起到连接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的中间部件的功能,对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半圆筒状、棒状或者这些形状的组合。 
而且,作为转动限制机构,列举了通过形成在滑动管80上的凸部81和形成在滑动管保持部91上的凹部94的嵌合,来限制相对于滑动管80的把手支架90的旋转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滑动管上形成凹部,在滑动把手支撑部上形成与该凹部嵌合的凸部,除此之外,也可以将滑动管形成为椭圆形,与此对应地将滑动把手支撑部的内周面也形成为椭圆形,即,只要是能限制旋转的结构即可。 
而且,优选的是使用不锈钢或者铝等金属来制造滑动管,当然也不局限于此。例如,只要能满足规定的强度,在被施加来自把手以及把手支撑部的反弹力时也能安全地支撑整个作业机,则还可以使用合成树脂等材料。 
而且,作为使用于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的合成树脂, 列举了聚酰胺树脂以及ABS树脂,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纤维强化树脂等的其他树脂,当然也不排除使用不锈钢或者铝等金属。 
附图标记说明
1、便携式动力作业机;10、发动机(驱动部);20、作业部;30、主管道;35、轴;40、把手;50、第一保持部;53、防振部件(第一防振机构);70、第二保持部;73、防振部件(第二防振机构);80、滑动管(中间部件);81、凸部(转动限制机构);83R、防振橡胶(第三防振机构);83F、防振橡胶(第四防振机构);90、把手支架。 

Claims (4)

1.一种便携式动力作业机,其具备驱动部、借所述驱动部的动力被驱动的作业部、设置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作业部之间的主管道、贯穿插入到所述主管道的内部而将所述驱动部的动力传达给所述作业部的轴,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作业部之间的把手,该便携式动力作业机的特征在于:
还具备,
第一保持部,其一端通过第一防振机构连接在所述驱动部上;
第二保持部,其一端通过第二防振机构连接在所述主管道上;
把手支撑部,其被所述第一保持部与所述第二保持部所保持,
所述把手被所述把手支撑部所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动力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支撑部,通过第三防振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另一端且通过第四防振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二保持部的另一端,从而被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部与所述第二保持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动力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支撑部由被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保持部上的中间部件和被所述中间部件支撑而用于支撑所述把手的把手支架所构成,
所述中间部件具备用于限制相对于所述把手支架的所述中间部件的转动的转动限制机构,
所述把手支架在所述第一保持部与所述第二保持部之间以可进行移动的方式被支撑。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动力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支撑部上设置有用于挂设挂带的悬挂部。
CN201190000553.7U 2010-06-04 2011-04-15 便携式动力作业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3653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29257 2010-06-04
JP2010129257A JP5536547B2 (ja) 2010-06-04 2010-06-04 携帯型動力作業機
PCT/JP2011/059426 WO2011152135A1 (ja) 2010-06-04 2011-04-15 携帯型動力作業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36535U true CN203136535U (zh) 2013-08-21

Family

ID=45066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9000055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36535U (zh) 2010-06-04 2011-04-15 便携式动力作业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536547B2 (zh)
CN (1) CN203136535U (zh)
DE (1) DE212011100107U1 (zh)
WO (1) WO201115213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0577A (zh) * 2019-10-31 2022-06-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便携式作业机
CN114630578A (zh) * 2019-10-31 2022-06-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作业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61544B2 (ja) * 2012-12-20 2016-08-02 株式会社マキタ 携帯型作業機
JP6095460B2 (ja) 2013-04-17 2017-03-15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ハンドルおよび動力工具
SE542135C2 (en) * 2017-10-12 2020-03-03 Husqvarna Ab An electrically powered vegetation cutter
WO2019187147A1 (ja) * 2018-03-30 2019-10-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刈払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62026U (zh) * 1979-10-18 1981-05-26
JPS5995832U (ja) * 1982-12-20 1984-06-29 日本クライス株式会社 刈払機のハンドル防振装置
JPS6147243U (ja) * 1984-09-03 1986-03-29 株式会社 丸山製作所 刈払機の防振装置
JP4097578B2 (ja) 2003-07-30 2008-06-11 ハスクバーナ・ゼノア株式会社 携帯型作業機のハンドル支持構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0577A (zh) * 2019-10-31 2022-06-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便携式作业机
CN114630578A (zh) * 2019-10-31 2022-06-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作业机
CN114630577B (zh) * 2019-10-31 2023-10-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便携式作业机
CN114630578B (zh) * 2019-10-31 2024-05-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作业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254706A (ja) 2011-12-22
DE212011100107U1 (de) 2013-01-29
WO2011152135A1 (ja) 2011-12-08
JP5536547B2 (ja)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36535U (zh) 便携式动力作业机
RU2005126844A (ru) Передний рабочий аппарат уборочной сельхозмашины
SE519370C2 (sv) Dammsamlare-utrustad motorkapsåg
CA2424046C (en) Drive shaft for use in portable working machine
CN104117978A (zh) 工具机
AU2009100331A4 (en) A drive for a cutting or grinding machine
US9743585B2 (en) Mower spindle brake disengagement mechanism
JP6173266B2 (ja) 歩行型作業機
RU2016103379A (ru) Узел привода резцовой головки горнопроходческой машины
CA2997774A1 (en) Portable trenching device
KR100648485B1 (ko) 예초기
CN101528022B (zh) 灌木切割机
JP3778422B2 (ja) 刈払機
US2412705A (en) Portable saw
JP2009261340A (ja) 振動吸収継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型刈払機
ES2324827T3 (es) Dispositivo de corte movil con unidad de accionamiento aislada de vibraciones.
JP4418389B2 (ja) 除雪機
WO2014077672A1 (en) Motorized cutting tool
US20080196376A1 (en) Separator plate for power tool
CN206338370U (zh) 切锯齿轮箱机构
CN208956448U (zh) 便携式作业机
KR20180105521A (ko) 노면포장 절단기
JP2013102734A (ja) 作業機のパイプ状保持具
JP2006014677A (ja) 角度可変伝動操作桿装置
JP6255971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プライマリドリブンギ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