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35772U - 马达单元 - Google Patents

马达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35772U
CN203135772U CN2013200048196U CN201320004819U CN203135772U CN 203135772 U CN203135772 U CN 203135772U CN 2013200048196 U CN2013200048196 U CN 2013200048196U CN 201320004819 U CN201320004819 U CN 201320004819U CN 203135772 U CN203135772 U CN 203135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motor part
microcontroller
current value
transduce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0048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下防浩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775731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3135772(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35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3577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9/00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electric motors, appropriate for both AC and DC motors
    • H02P29/02Providing protection against overload without automatic interruption of supply
    • H02P29/024Detecting a fault condition, e.g. short circuit, locked rotor, open circuit or loss of load
    • H02P29/027Detecting a fault condition, e.g. short circuit, locked rotor, open circuit or loss of load the fault being an over-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4/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electric motors that can be connected to two or more different electric power suppl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08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a single motor
    • H02P6/085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a single motor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3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wound field motors, e.g. motors with exciter co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单元,马达单元包括马达部和转换器部。马达部包括无刷DC马达、逆变器电路和逆变器驱动电路。逆变器电路向无刷DC马达提供驱动电流。逆变器驱动电路向逆变器电路提供驱动脉冲信号。转换器部与马达部连接配置。转换器部包括AC/DC转换器和微控制器。AC/DC转换器将从外部提供的交流电压变换为提供给马达部的直流电压。微控制器接收数字控制信号,并输出模拟控制信号。逆变器驱动电路接收从微控制器输出的模拟控制信号,并输出提供给逆变器电路的驱动脉冲信号。

Description

马达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单元。
背景技术
一般地说,为了用交流电源驱动无刷DC马达(以下,简称“马达”),需要使用将交流变换为直流的AC/DC(交流/直流)转换器。从AC/DC转换器输出的直流被逆变器电路变换为三相的驱动电流,通过将该驱动电流提供给马达,使马达旋转。
该AC/DC转换器有设置在马达的外部的,但也有内置于马达的。由于外部的电力多以交流的方式提供,因此优选能够通过提供交流而旋转的马达。
在优选以交流的方式提供电力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需要将AC/DC转换器内置于马达。但是,在可以以直流的方式提供电力的用途中,该AC/DC转换器变得多余,并且,致使马达的尺寸也增加相应于AC/DC转换器的大小的量。
另一方面,用数字速度控制信号能够调整马达的旋转速度的马达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还必须将微控制器内置于马达。需要将微控制器设置于逆变器驱动电路的前段。但是,若微控制器搭载在内置于马达的基板,则基板大型化,马达的尺寸更加变大。
即,能够接收以交流的方式提供的电力来进行驱动,且能够通过数字速度控制信号调整旋转速度的无刷DC马达的尺寸不得不变大。但是如果提供的电力为直流时,会增加相应于AC/DC转换器的成本及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如果根据本申请所例示的第一实施方式,马达单元包括马达部和转换器部。马达部具有无刷DC马达、逆变器电路以及逆变器驱动电路。逆变器电路向无刷DC马达提供驱动电流。逆变器驱动电路向逆变器电路提供驱动脉冲信号。转换器部与马达部连接配置。转换器部包括AC/DC转换器和微控制器。AC/DC转换器将从外部提供的交流电压变换为提供给马达部的直流电压。微控制器接收数字控制信号并输出模拟控制信号。逆变器驱动电路接收从微控制器输出的模拟控制信号,并输出提供给逆变器电路的驱动脉冲信号。
根据本申请所例示的第一实施方式,通过将调整马达的旋转速度的微控制器设置于与具有逆变器电路以及逆变器驱动电路的马达部连接配置的转换器部,使AC输入型的马达单元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单元的模块图。
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单元的模块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单元的变形例1的模块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单元的变形例2的模块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单元的变形例3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为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且,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效果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变更。并且,也可以与其他的实施方式进行组合。
(第一实施方式)
<1.马达单元1的电路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单元1的模块图。
如图1所示,马达单元1包括马达部10和转换器部20。
马达部10包括无刷DC马达(以下,称为“马达”)11、逆变器电路12、逆变器驱动电路13以及位置传感器14。逆变器电路12向马达11提供驱动电流。逆变器驱动电路13向逆变器电路12提供驱动脉冲信号。马达部10包括转子和定子。转子包括旋转轴、转子铁芯以及磁铁等。定子包括定子铁芯以及线圈等。马达部10具有电路板。逆变器电路12、逆变器驱动电路13以及位置传感器14配置于电路板。马达部10包括输入端子15、16、17,输出端子18以及接地端子19。
转换器部20包括AC/DC转换器21、微控制器22、数字/模拟转换器(以下称D/A转换器)23以及DC/DC转换器24。转换器部20包括输出端子25、26、27,输入端子28以及接地端子29。
AC/DC转换器21将从外部电源提供的AC电压变换为DC电压。微控制器22能够执行以下功能:例如从外部控制器31接收数字速度控制信号Vsp(PWM:Pulse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并调整脉冲宽度的速度控制功能;和检测马达11的旋转异常的异常检测功能等。速度控制功能例如为在马达11开始旋转时,生成用于使旋转速度不断加快的驱动脉冲的功能。异常检测功能为参照从位置传感器14传输来的位置检测信号,在马达11发生旋转异常时向外部控制器31输出错误信号的功能。具体地说,异常检测功能为这样的功能:虽然向马达部10输出了速度控制信号,但是当没有从马达部10传输来位置检测信号时,判断马达11出现旋转异常,并向外部控制器31输出错误信号。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微控制器22的功能为一个例子。位置检测信号例如为FG(Frequency Generator,频率发生器)信号。数字/模拟转换器23将从微控制器22输出的数字速度控制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并输出模拟速度控制信号Vsp(Analog)。另外,微控制器22也可以形成为包括将数字速度控制信号Vsp(PWM)变换为模拟速度控制信号Vsp的D/A转换器23的结构。DC/DC转换器24将从AC/DC转换器21提供的DC电压变换为预定的DC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DC/DC转换器24将从AC/DC转换器21提供的DC电压变换为用于提供给逆变器驱动电路13的电压Vcc。
马达11例如为三相的马达。并且,逆变器电路12包括多个开关元件。在马达11为三相马达时,逆变器电路12包括六个开关元件。逆变器驱动电路13接收从D/A转换器23输出的模拟速度控制信号Vsp(Analog)。并且,逆变器驱动电路13根据位置传感器14检测到的转子的位置检测信号向逆变器电路12输出驱动脉冲信号。具体地说,逆变器驱动电路13使用从D/A转换器23输出的模拟速度控制信号Vsp(Analog)和从位置传感器14输出的位置检测信号来执行PWM控制,并输出驱动脉冲信号。逆变器电路12接收从逆变器驱动电路13输出的驱动脉冲信号,使驱动电流流过马达11的线圈。由此,控制了马达11的旋转。位置传感器14检测马达11的转子的位置并输出位置检测信号。位置传感器14例如由能够检测配置于转子的磁铁的磁通的孔传感器来实现。
在马达部10内,输入端子15与逆变器电路12的马达电压输入端子连接。在马达部10内,输入端子16与逆变器驱动电路13的电源端子连接。在马达部10内,输入端子17与逆变器驱动电路13的速度控制信号输入端子连接。在马达部10内,输出端子18与逆变器驱动电路13的位置信息输出端子连接。
AC/DC转换器21将从电源30提供的AC电压变换为DC电压。DC电压分别提供给微控制器22、逆变器电路12以及逆变器驱动电路13。另外,由AC/DC转换器21变换得来的DC电压通过DC/DC转换器24变换为具有预定电压值的DC电压。例如,向逆变器电路12提供由AC/DC转换器21变换得来的DC电压Vm。并且,向逆变器驱动电路13提供由DC/DC转换器24变换得来的DC电压Vcc。另外,若逆变器驱动电路12能够利用由AC/DC转换器21变换得来的DC电压进行动作,则能够省略DC/DC转换器24。
在转换器部20内,输出端子25与AC/DC转换器21连接。在转换器部20内,输出端子26与DC/DC转换器24连接。在转换器部20内,输出端子27与D/A转换器23连接。在转换器部20内,输入端子28与微控制器22连接。
这里转换器部20能够与马达部10连接。AC输入型的马达单元1为马达部10与转换器部20连接而成的马达单元。通过马达部10与转换器部20连接,从而,输入端子15与输出端子25连接,输入端子16与输出端子26连接,输入端子17与输出端子27连接,输出端子18与输入端子28连接,接地端子19与接地端子29连接。由此,马达部10能够通过输出端子25以及输入端子15从转换器部20接收马达电压Vm。并且,马达部10能够通过输出端子26以及输入端子16从转换器部20接收电源电压Vcc。并且,马达部10能够通过输出端子27以及输入端子17从转换器部20接收模拟速度控制信号Vsp(Analog)。并且,转换器部20能够通过输出端子18以及输入端子28从马达部10接收FG信号。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单元1,通过将微控制器22设置于转换器部20,能够将配置于马达部10的电路板小型化,进而能够将马达部10小型化。微控制器22控制马达11的旋转速度。转换器部20与马达部10连接。因此,能够将AC输入型的马达单元小型化。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述的马达单元能够适用于例如从硬盘驱动等中能够使用的低输出功率的小型马达单元到工业设备等中能够使用的高输出功率的大型马达单元的各种马达单元。因此,本说明书中的“能够小型化”的叙述并不意味着仅适用于小型马达单元,而是能够将各种马达单元小型化的意思。
并且,由于马达部10所包括的逆变器驱动电路13能够由专用的逻辑IC构成,该专用的逻辑IC接收模拟速度控制信号Vsp(Analog),执行PWM控制并输出驱动脉冲信号,因此能够实现马达部10的小型化。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驱动电路13由具有PWM控制功能的专用的逻辑IC构成,微控制器22具有PWM控制以外的功能并将其配置于转换器部20,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配置于马达部10的电路板的小型化。因此,能够使马达部10小型化。
转换器部20所包括的微控制器22接收从外部控制器31提供的数字速度控制信号Vsp(PWM),来控制马达11的旋转等。并且,微控制器22也可具有从外部接收其他的数字控制信号,来控制马达11的旋转等的功能。其他的数字控制信号例如为指示马达的旋转方向的旋转方向指令信号等。如此一来,与将微控制器22设置于马达部10的情况相比,通过将微控制器22设置于转换器部20,能够以低成本对应从外部提供的各种控制信号。即外部控制器具有模拟信号输出型和数字信号输出型。马达单元的制造者有时根据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类型制造能够输入模拟信号的马达单元和能够输入数字信号的马达单元。在日本公开公报第平成5—137375号公报所记载的结构中,由于无刷马达具有控制电路(相当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微控制器22),因此能够输入数字信号,但是为了能够输入模拟信号需要另外制作不具有控制电路的无刷马达。因此在日本公开公报第平成5—137375号公报所记载的结构中,需要制作两种马达,制造成本增大。而如本实施方式,通过形成在转换器部20配置微控制器22的结构,在与输出数字信号的外部控制器连接时,制作使转换器部20与马达部10连接的马达单元1。并且,在与输出模拟信号的外部控制器连接时,只有马达部10与外部控制器连接。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只制作一种马达部10即可,因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马达部10也可包括具有输入端子15、16、17的连接器。并且,转换器部20也可包括具有输出端子25、26、27的连接器。由此,通过将配置于马达部10的连接器与配置于转换器部20的连接器连接,输入端子15、16、17与输出端子25、26、27连接。因此,能够减少连接输入端子15、16、17和输出端子25、26、27时的作业工时。另外,配置于马达部10的连接器也可包括输出端子18、接地端子19等。配置于转换器部20的连接器也可包括输入端子28、接地端子29等。
另外,马达部10也可包括与逆变器电路12连接的第一并联电阻60。第一并联电阻60的一端通过接地端子19以及29与微控制器22连接。微控制器22检测第一并联电阻60的端子电压,利用欧姆法则计算出电流值。具体地说,微控制器22检测出从AC/DC转换器21输出的马达电压Vm和第一并联电阻60的接地侧处的电压,并计算出电流值。微控制器22将计算出的电流值和预定的电流值进行比较,当计算出的电流值超过预定的电流值时,限制或者切断模拟速度控制信号Vsp(Analog)的输出。即在微控制器22检测出马达部10流过了过电流时,限制或者切断从逆变器驱动电路13向逆变器电路12提供的驱动脉冲信号。其结果是,由于限制或者切断了从逆变器电路12提供的电流,所以马达11的转子的旋转减速或者停止。因此能够保护马达部10。
<2.马达单元1的结构>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单元1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马达部10的逆变器电路12、逆变器驱动电路13以及马达11被树脂模制。具体地说,马达部10中,马达11的至少定子和配置有逆变器电路12(参考图1)以及逆变器驱动电路13(参考图1)的电路板被树脂覆盖。
转换器部20与马达部10的反输出侧连接。“反输出侧”指的是将马达部10的旋转轴40向外突出的一侧作为“输出侧”时的、与输出侧在轴向相反的一侧。具体地说,转换器部20与马达部10的安装面10a连接。转换器部20通过螺丝等与马达部10的安装面10a连接。例如,在马达部10配置有连接器且在转换器部20也配置有连接器时,马达部10和转换器部20也可形成为通过将连接器彼此连接而连接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换器部20具有壳体30。配置有AC/DC转换器21以及微控制器22的电路板容纳于壳体30内。壳体30例如能够由树脂或者金属等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树脂形成。模制马达部10的树脂和壳体30在彼此不同的工序制造出来后被连接。通过将转换器部20容纳于壳体30,能够防止水或者尘埃等附着在电路板。另外,转换器部20不必一定容纳于壳体30,没有被壳体30等覆盖的电路板也可与马达部10连接。壳体30为覆盖部件的一个例子。
马达部10为以旋转轴40为中心的圆筒形状。转换器部20为具有和马达部10的径向的宽度尺寸相同或者比马达部10的径向的宽度尺寸小的宽度尺寸的圆筒形状。另外,“轴向”为沿旋转轴40的方向。“径向”为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周向”为沿以旋转轴40为中心的同心圆的方向。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圆筒形状”包括在侧表面等没有凹凸且截面形状为正圆的形状。当然,“圆筒形状”也包括在侧表面等设置有突出部以及槽等凹凸的形状、截面形状为正圆以外的圆形的形状等。
并且优选马达部10在侧表面10b设置有突出部50。侧表面10b为与马达部1的中心轴线平行的面。另外,侧表面10b不限定为与马达部10的中心轴线完全平行的面,也可为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的面。优选设置多个突出部5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马达部10(马达单元1)以稳定的姿态安装到装置侧的被安装部,作为一个例子,设置有三个突出部50。突出部50具有贯通孔500。贯通孔500沿轴向贯通突出部50。优选贯通孔500的内径尺寸比螺丝的螺纹槽部分的外径大且比螺丝的头部的外径小。例如将螺丝等穿过贯通孔500嵌入于装置侧的螺丝孔,由此,能够将马达单元1(马达部10)安装到装置侧的被安装部。另外,为了将转换器部20的侧面20a容易地安装到被安装部,优选至少一部分(螺丝等所在的部分)位于比贯通孔500靠近中心轴线侧的位置。另外,“中心轴线”为旋转轴40的旋转中心。
<3.实施方式的效果及其他>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形成为能够将转换器部20与马达部10连接的结构,能够将马达部10搭载于向马达侧提供DC电压的装置、且能够将马达单元1搭载于向马达侧提供AC电压的装置。因此,马达的制造者能够制造可以输入DC和AC两种电压的马达。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转换器部20配置微控制器22,在配置于马达部10的电路板也可不设置微控制器,所以能够缩小电路板。因此,与在马达部10配置微控制器22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马达部10以及马达单元1。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转换器部20配置微控制器22,与在马达部10配置微控制器22的情况相比,可与输出数字控制信号的外部控制器连接的马达单元能够降低成本。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形成为在转换器部20配置D/A转换器23、且将模拟速度控制信号传输给马达部10的结构,由于在马达部10也可不配置微控制器,因此能够使配置于马达部10的电路板变小。因此,与在马达部10配置微控制器22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马达部10以及马达单元1。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马达部10设置第一并联电阻60,能够保护马达部10(特别是逆变器电路12)不受过电流的影响。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马达部10通过由树脂覆盖,能够防止水分或者尘埃等进入马达部10的内部。并且马达部10通过由树脂覆盖,能够高效率地将马达11的定子以及电路板产生的热量释放到外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了转换器部20固定于马达部10的反输出侧(安装面10a)的结构,但是也可形成为转换器部20与马达部10的侧表面10b连接的结构。侧表面10b为马达部10的外周圆筒面且为与安装面10a相邻的面。转换器部20与马达部10的侧表面10b连接时,优选马达部10的侧表面10b包括能够连接转换器部20的平面。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部10的形状不限定为圆筒形状,为四棱柱形状等也能够与本实施方式一样使转换器部20连接。因此,能够得到和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马达部10的侧表面10b设置有突出部50,但是若不使用突出部50也能够使马达部10保持于装置侧的被安装部,则可以省略突出部50。例如通过形成为在装置侧的被安装部设置有能够将马达部10或者马达单元1压入的孔的结构,即使在马达部10没有设置突出部50,也能够将马达部10或者马达单元1保持于装置的被安装部。
并且使转换器部20与马达部10连接的结构,不限定为螺丝,也可为如下结构:在马达部10以及转换器部20中的任一方设置爪,在另一方设置能够卡合爪的孔,通过爪卡合于孔而使转换器部20连接于马达部10。并且也可为使用粘结剂使转换器部20与马达部10连接的结构。
并且马达部10不是必须被树脂覆盖,没有被树脂覆盖的马达部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
并且优选AC/DC转换器21和微控制器22配置于一枚电路板。根据这种构成,能够减少组装转换器部20时的作业工时。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部10具有相互独立的逆变器电路12和逆变器驱动电路13,但是例如也可在一个IC配置逆变器电路12和逆变器驱动电路13。
并且,转换器部20也可具备在马达部10发生异常时报告异常的报告构件。具体地说,微控制器22参照数字速度控制信号和FG信号,在判断出马达11发生了异常时,向报告构件发出报告命令。当从微控制器22发送了报告命令时,报告构件执行报警鸣动等报告动作。另外,报告构件的报告动作不限定于报警鸣动,也可以是LED(发光二极管)的点亮、在显示器显示错误信息等。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马达单元1形成为使设置于马达部10的连接器和设置于转换器部20的连接器连接的结构,但是也可使用其他的连接方法。例如,马达单元1也可形成为如下结构:在马达部10配置有连接器,在转换器部20配置有柔性印刷基板(以下,称为“FPC”),将FPC与连接器连接。并且,马达单元1也可形成为如下结构:马达部10配置有FPC,转换器部20配置有连接器,将PFC与连接器连接。并且,马达单元1也可形成为如下结构:在马达部10以及转换器部20中的任一方配置引线,通过焊接等方式将引线的端子与马达部10以及转换器部20中的另一方的电路板连接。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微控制器22为了检测第一并联电阻60的端子电压,而形成为检测从AC/DC转换器21输出的马达电压Vm和第一并联电阻60的接地侧端子处的电压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为这种结构。例如,形成为具有一端与逆变器电路12和第一并联电阻60间的结点连接,另一端与微控制器22连接的导线的结构,微控制器22也能够检测第一并联电阻60的端子电压。
并且,逆变器驱动电路13也可形成为能够执行以下功能的结构:检测第一并联电阻60的端子电压,并限制流经逆变器电路12的电流。此时,例如如图4所示,也可形成为如下结构:具备一端与逆变器电路12和第一并联电阻60间的结点连接,另一端与逆变器驱动电路13连接的导线。图4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马达单元1的变形例1的电路结构。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马达部10不使用微控制器22、外部控制器31等的控制也能够限制流经逆变器电路12的电流,进而能够保护逆变器电路12以及马达11不受过电流的影响。即马达部10能够单独实现过电流保护功能。
并且,也可形成为由逆变器驱动电路13向微控制器22传输fault(故障)信号的结构。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马达部10配置有输出端子51,转换器部20配置有输入端子71。图5为本实施方式中的马达单元1的变形例2的电路结构。在马达部10中,输出端子51与逆变器驱动电路13连接。在转换器部20,输入端子71与微控制器22连接。输出端子51与输入端子71连接。逆变器驱动电路13在检测出马达11或者逆变器电路12的异常时,向微控制器22传输fault信号。fault信号为表示马达11或者逆变器电路12的异常的信号。
并且,也可形成为由微控制器22向逆变器驱动电路13传输旋转方向信号(CW/CCW)的结构。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马达部10配置有输入端子52,转换器部20配置有输出端子72。图6为本实施方式中的马达单元1的变形例3的电路结构。在马达部10中,输入端子52与逆变器驱动电路13连接,在转换器部20中,输出端子72与微控制器22连接。输入端子52与输出端子72连接。微控制器22能够将用于指示马达11的转子的旋转方向的旋转方向信号传输给逆变器驱动电路13。旋转方向信号CW为表示使转子顺时针旋转的信号。旋转方向信号CCW为表示使转子逆时针旋转的信号。
(第二实施方式)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单元1的模块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单元1是在图1所示的马达单元1的转换器部20设置有第二并联电阻61。
第二并联电阻61的一端通过接地端子19以及29与第一并联电阻60连接。第二并联电阻61的另一端与微控制器22连接。转换器部20具有导线。导线的一端连接于接地端子29和第二并联电阻61间的结点。导线的另一端与微控制器22连接。
微控制器22检测出第二并联电阻61的端子电压,并且根据欧姆法则计算出电流值。微控制器22将计算出的电流值和预定的电流值进行比较,当计算出的电流值超过预定的电流值时,限制或者切断模拟速度控制信号Vsp(Analog)的输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转换器部20配置第二并联电阻61,即使第一并联电阻60由于过电流等而受到损伤导致电阻值下降,微控制器22也能够检测出第二并联电阻61的端子电压并计算出流经逆变器电路12的电流值。因此在逆变器电路12流过了过电流时,由于微控制器22限制或者切断驱动脉冲信号,因此微控制器22能够保护马达部10。驱动脉冲信号从逆变器驱动电路13提供给逆变器电路12,特别是,能够防止过电流长时间流经逆变器电路12,进而能够防止逆变器电路12受到损伤。
另外,第二并联电阻61不限定为一个,也可设置多个。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检测出第一并联电阻60的端子电压,微控制器22检测从AC/DC转换器21输出的马达电压Vm和接地端子29的电压,但是并不限定为这样的结构。例如,通过形成为具有将逆变器电路12和第一并联电阻60间的结点连接于微控制器22的导线的结构,微控制器22也能够检测出第一并联电阻60的端子电压。
并且,也可形成为逆变器驱动电路13能够执行检测出第一并联电阻60的端子电压并限制流经逆变器电路12的电流的功能的结构。此时,例如配置有一端连接于逆变器电路12和第一并联电阻60间的结点、另一端与逆变器驱动电路13连接的导线。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马达部10不使用微控制器22、外部控制器31等的控制也能够限制流经逆变器电路12的电流,进而能够保护逆变器电路12以及马达11不受过电流的影响。即马达部10能够单独实现过电流保护功能。
并且也可形成为在图4所示的电路结构具有图3所示的第二并联电阻61的结构。并且也可形成为在图5所示的结构具有图3所示的第二并联电阻61的结构。并且也可形成为在图6所示的结构具有图3所示的第二并联电阻61的结构。
以上利用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当然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转换器部20容纳于壳体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为这一例子,转换器部20也可被覆盖部件覆盖。例如也可使用树脂灌封配置有AC/DC转换器21以及微控制器22的基板。
并且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马达部10以及转换器部20为圆筒形状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为圆筒形状以外的形状。
并且,不特别限定马达11的种类、马达11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能够正常使用的各种马达11、以及马达11的控制方法。

Claims (14)

1.一种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单元包括:
马达部,其具有无刷直流马达,以及
转换器部,其具有将从外部提供的交流电压变换为提供给所述马达部的直流电压的AC/DC转换器,
所述马达部具有:
逆变器电路,其向所述无刷直流马达提供驱动电流,以及
逆变器驱动电路,其向所述逆变器电路提供驱动脉冲信号,
所述转换器部具有从外部接收数字控制信号并输出模拟控制信号的微控制器,
所述转换器部与所述马达部连接,
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接收从所述微控制器输出的所述模拟控制信号,并输出提供给所述逆变器电路的驱动脉冲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器部被覆盖部件覆盖,且与所述马达部的旋转轴的输出侧的相反侧、或者与所述马达部的相对于旋转轴平行的一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部包括接收所述模拟控制信号的输入端子,
所述转换器部包括输出所述模拟控制信号的输出端子,
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输出端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部包括输入连接器,所述输入连接器具有:接收所述模拟控制信号的输入端子;和接收提供给所述逆变器电路以及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的所述直流电压的输入端子,
所述转换器部包括输出连接器,所述输出连接器具有:输出所述模拟控制信号的输出端子;和输出提供给所述逆变器电路以及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的所述直流电压的输出端子,
所述输入连接器和所述输出连接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部包括与所述逆变器电路连接的第一并联电阻,
所述微控制器检测所述第一并联电阻的端子电压,并根据所述端子电压和电阻值计算出电流值,将所述电流值和预定电流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电流值超过所述预定电流值时,限制或者切断所述模拟控制信号的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部包括与所述逆变器电路连接的第一并联电阻,
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检测所述第一并联电阻的端子电压并控制所述逆变器电路的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将表示所述无刷直流马达的状态的错误信号传输给所述微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控制器将用于指示所述无刷直流马达的旋转方向的旋转方向信号传输给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5、6或者8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器部包括第二并联电阻,
所述第二并联电阻与所述第一并联电阻和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所述微控制器检测所述第二并联电阻的端子电压,并根据所述端子电压和电阻值计算出电流值,将所述电流值和预定电流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电流值超过所述预定电流值时,限制或者切断所述模拟控制信号的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器部包括第二并联电阻,
所述第二并联电阻与所述第一并联电阻和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所述微控制器检测所述第二并联电阻的端子电压,并根据所述端子电压和电阻值计算出电流值,将所述电流值和预定电流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电流值超过所述预定电流值时,限制或者切断所述模拟控制信号的输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部被树脂覆盖。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器部具有基板,
所述AC/DC转换器以及所述微控制器配置于所述基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部为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圆筒形状,
所述转换器部为径向尺寸与所述马达部相同或者比所述马达部小的圆筒形状,
所述转换器部配置于所述马达部的输出侧的相反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部在径向周缘具有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贯通的贯通孔,
所述转换器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贯通孔靠近所述旋转轴侧的位置。
CN2013200048196U 2012-01-31 2013-01-06 马达单元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3577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19258 2012-01-31
JP2012019258A JP2013158219A (ja) 2012-01-31 2012-01-31 モータ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35772U true CN203135772U (zh) 2013-08-14

Family

ID=477573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004819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35772U (zh) 2012-01-31 2013-01-06 马达单元
CN201310003582.4A Active CN103227596B (zh) 2012-01-31 2013-01-06 马达单元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3582.4A Active CN103227596B (zh) 2012-01-31 2013-01-06 马达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44023B2 (zh)
EP (2) EP3416282A1 (zh)
JP (1) JP2013158219A (zh)
CN (2) CN20313577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7596A (zh) * 2012-01-31 2013-07-3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CN112429076A (zh) * 2019-08-26 2021-03-02 株式会社电装 电机控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63352A1 (ja) * 2010-11-11 2012-05-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安全監視方法
CN105024592B (zh) * 2014-04-25 2017-11-10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ldc电机故障状态反馈方法及应用bldc电机、空调系统
JP6557512B2 (ja) * 2015-05-20 2019-08-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シート搬送装置、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77306B2 (ja) * 2015-09-04 2019-09-18 日本電産テクノモータ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モータユニット
CN105720867B (zh) * 2016-04-14 2018-06-29 福建宏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
CN105790647B (zh) * 2016-04-14 2018-07-03 福建宏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
CN107453654A (zh) * 2016-06-01 2017-12-08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风扇及其电机驱动装置
JP7157584B2 (ja) * 2018-08-01 2022-10-20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DE102021119697A1 (de) 2021-07-29 2023-02-02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elektrisches Fahrzeug, Pulswechselrichter-Modul, System und Fahr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9502A (en) * 1985-01-28 1989-11-07 Hitachi, Ltd. Speed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tors
KR940002923B1 (ko) * 1986-10-08 1994-04-07 가부시키가이샤 히타치세이사쿠쇼 전기청소기의 운전방법 및 그 장치
DE3868803D1 (de) * 1987-09-16 1992-04-09 Hitachi Ltd Leistungsquelleneinrichtung.
US5220259A (en) * 1991-10-03 1993-06-15 Graco Inc. Dc motor drive system and method
JPH05137375A (ja) 1991-11-13 1993-06-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H0835713A (ja) * 1994-07-26 1996-02-06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3414893B2 (ja) * 1995-07-12 2003-06-09 オークマ株式会社 回転位置検出装置
US5675231A (en) * 1996-05-15 1997-10-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tecting a single phase motor from circulating currents
US5910716A (en) * 1997-12-16 1999-06-08 Reliance Electric Industrial Company Brushless DC motor drive
DE10139928A1 (de) * 2001-08-14 2003-04-24 Diehl Ako Stiftung Gmbh & Co Geschirrspüler-Pumpenantrieb
US6855016B1 (en) * 2002-07-16 2005-02-15 Patrick Lee Jansen Electric watercycle with variable electronic gearing and human power amplification
JP4186728B2 (ja) * 2003-06-27 2008-11-26 三菱マテリアルシ−エムアイ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BRPI0410597B1 (pt) 2003-06-27 2018-02-14 Mitsubishi Materials C.M.I. Corporation “Motor passo a passo”
US20050155369A1 (en) * 2004-01-15 2005-07-21 Toshiba Carrier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JP4303162B2 (ja) * 2004-05-25 2009-07-29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759968B2 (ja) * 2004-10-04 2011-08-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Pwm整流回路の保護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4547231B2 (ja) * 2004-10-22 2010-09-2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4894312B2 (ja) * 2005-03-30 2012-03-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装置
DE602006009359D1 (de) * 2005-11-25 2009-11-05 Hitachi Ltd Halbleiter-Vorrichtung, Motor und Motorsteuerung, die diese enthält
JP4742989B2 (ja) * 2006-05-26 2011-08-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モータ駆動用半導体装置とそれを有するモータ及びモータ駆動装置並びに空調機
US7835630B2 (en) * 2007-04-06 2010-11-16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daptive and reconfigurable system for DC motor control
JP2009261041A (ja) * 2008-04-11 2009-11-05 Hitachi Ltd 同期モータおよび同期モータの制御方法
US8053941B2 (en) * 2008-12-16 2011-11-08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Encapsulated outer stator isolated rotor stepper motor valve assembly
JP4811749B2 (ja) * 2009-06-24 2011-11-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WO2011099258A1 (ja) * 2010-02-10 2011-08-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駆動装置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並びに空気調整機
GB2484289B (en) * 2010-10-04 2013-11-20 Dyson Technology Ltd Control of an electrical machine
JP2013158219A (ja) * 2012-01-31 2013-08-15 Nippon Densan Corp モータユニット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7596A (zh) * 2012-01-31 2013-07-3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CN103227596B (zh) * 2012-01-31 2016-03-0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CN112429076A (zh) * 2019-08-26 2021-03-02 株式会社电装 电机控制装置
CN112429076B (zh) * 2019-08-26 2024-01-12 株式会社电装 电机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44023B2 (en) 2016-05-17
US20130193883A1 (en) 2013-08-01
JP2013158219A (ja) 2013-08-15
EP2624439A2 (en) 2013-08-07
CN103227596A (zh) 2013-07-31
EP3416282A1 (en) 2018-12-19
EP2624439A3 (en) 2018-01-17
CN103227596B (zh)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35772U (zh) 马达单元
US7663277B2 (en) Inner-rotor-type brushless motor having built-in bus bar
EP2701300B1 (en) Motor control system, motor control device and brushless motor
US9270146B2 (en) Brushless motor
JP2009142064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CN203289205U (zh) 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
US8424839B2 (en) Direct-current motor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state of direct-current motor
CN103384108A (zh) 磁阻电机
JP2009261122A (ja) 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サーボモータ
CN102457120B (zh) 马达及其构成的散热风扇
CN103944300B (zh) 定子结构及塑封电机
CN101409471A (zh) 高效节能双凸极同步磁阻电机
CN102403948A (zh) 电动汽车用永磁交流伺服电机及其控制器
CN105024592A (zh) 一种bldc电机故障状态反馈方法及应用bldc电机、空调系统
CN102447353B (zh) 风扇电动机控制系统
CN205986512U (zh) 一种轮毂电机的定子
CN203813558U (zh) 定子结构及塑封电机
JP2012137020A (ja) 燃料供給装置
CN20411910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
CN101771319B (zh) 无刷直流马达及其驱动单元
CN202696434U (zh) 蓝光光盘播放器的主轴有刷马达
CN201327589Y (zh) 一种电机故障检测装置
CN202856583U (zh) 磁阻电机
CN219227459U (zh) 一种应用于bldc控制的集成封装芯片结构
CN203562888U (zh) 霍尔电路板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