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27144U - 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及无人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及无人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27144U
CN203127144U CN 201320016929 CN201320016929U CN203127144U CN 203127144 U CN203127144 U CN 203127144U CN 201320016929 CN201320016929 CN 201320016929 CN 201320016929 U CN201320016929 U CN 201320016929U CN 203127144 U CN203127144 U CN 203127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vehicle
arc boss
arc
boss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1692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国坤
谭剑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cam UAV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rcam UAV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cam UAV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Aircam UAV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 20132001692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27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27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2714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飞行器旋翼快装结构,其包括:固定连接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安装座;固定连接无人飞行器电机的连接组件;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具有内凹或凸出的第一锁件;其中,所述安装座具有与连接组件相配的凸出或内凹的第二锁件;其中,通过将所述第一锁件与所述第二锁件相锁合,将无人飞行器旋翼与无人飞行器电机快速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快装结构的无人飞行器。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旋翼快装结构,结构简单,通过锁合的方式将无人飞行器旋翼快速安装于无人飞行器电机上,实现了无拆卸工具、无拆卸零件的便捷拆装,可以缩短旋翼的展开时间,提高无人飞行器的飞行机动性,可对旋翼进行快速检修或更换。

Description

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及无人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翼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将无人飞行器旋翼快速装卸于电机上的快装结构和具有该种快装结构的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飞行器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具有动力装置而不搭载操作人员,其起降、悬停稳定,并且具有自主巡航能力,同时还可携带各种任务设备,因此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在民用领域,小型的无人飞行器在消防、安全监控、测绘、影视拍摄等行业开始了大量无人飞行器的应用尝试。
在一些消防、应急事件处理等领域,对于无人飞行器要求便于携带和快速展开,甚至要求在黑夜中执行任务,因此要求无人飞行器的机构采用快装结构,以便减小运输体积和飞行准备时间,但是现有技术中,无人飞行器的旋翼通常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旋翼电机的转轴连接,因此安装或拆卸都比较麻烦,不能实现对无人飞行器旋翼快速装卸与更换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基于上述出发点,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旋翼快装结构,其结构简单,通过锁合的方式将无人飞行器旋翼快速安装于无人飞行器电机上,实现了无拆卸工具、无拆卸零件的便捷拆装,可以缩短旋翼的展开时间,提高无人飞行器的飞行机动性,可对旋翼进行快速检修或更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快装结构的无人飞行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旋翼快速装卸结构包括:固定连接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安装座;固定连接无人飞行器电机的连接组件;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具有内凹或凸出的第一锁件;其中,所述安装座具有与连接组件相配的凸出或内凹的第二锁件;其中,通过将所述第一锁件与所述第二锁件相锁合,将无人飞行器旋翼与无人飞行器电机快速连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安装座包括:呈盘形的安装座本体;设于安装座本体中心的安装座通孔;其中,所述第二锁体为设于所述安装座外壁且向外凸出的多个弧形锁舌。
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具有内腔的底座,其底部中心设有底座通孔;安装于底座顶端的环形边盖,其内壁设有多个弧形缺口;一端插入底座的所述底座通孔中且在底座内腔中上下移动的活动盘,其外壁设有与所述多个弧形缺口一一对应的多个活动盘凸台。
其中,所述第一锁件包括:在环形边盖与底座之间形成的多个锁舌槽;由所述活动盘的多个活动盘凸台与所述环形边盖的多个弧形缺口形成的锁舌槽入口。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呈筒形且一端开口的底座本体,其底部端面的中心设有底座通孔;均布设于底座本体内壁且沿其径向向内凸出的多个第一弧形凸台、多个第二弧形凸台和多个第四弧形凸台;其中,每个第二弧形凸台位于每两个第一弧形凸台之间;其中,所述每两个第一弧形凸台中的一个第一弧形凸台在朝向第二弧形凸台的一侧设有第三弧形凸台;其中,每个第四弧形凸台位于所述每两个第一弧形凸台之间,且靠近所述每两个第一弧形凸台中的另一个第一弧形凸台。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凸台与所述第二弧形凸台之间的高度差不小于所述边盖的厚度;所述第三弧形凸台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弧形凸台的高度;所述第四弧形凸台与所述第二弧形凸台的高度差不小于所述环形边盖的所述弧形锁舌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活动盘包括:呈盘状的活动盘本体;分别设于活动盘本体上端面和下端面且相背延伸的导向柱和定位轴;其中,所述多个活动盘凸台均布设于活动盘本体的外壁,其高度与所述第四弧形凸台的高度相等;其中,所述定位轴插入所述底座通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轴上套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环形边盖下端面搭接于所述第二弧形凸台与所述第三弧形凸台的上端面。
特别是,所述边盖和所述底座通过螺钉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旋翼快装结构具有如下突出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旋翼与安装座固连,而无人飞行器电机与连接结构固连,通过设于连接结构上的第一锁件和设于安装座上的第二锁件相锁合,可将无人飞行器旋翼快速安装于无人飞行器电机上,并且安装与拆卸方便,实现对无人飞行器旋翼进行快速检修或更换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旋翼和无人飞行器电机间的拆装,是通过将弧形锁舌旋出或旋入锁舌槽的方式实现,从而实现无拆卸工具、无拆卸零件的便捷拆装,并且在黑夜中也可实现快速拆装,从而可以大大缩短展开时间,提高无人飞行器的飞行机动性;
3)本实用新型的快装结构,结构简单,零部件少,降低了无人飞行器的运输体积,且提高了无人飞行器的工作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旋翼快装结构的爆炸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中的活动盘在上截止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中的活动盘在下截止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边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旋翼;2-安装座;3-第一螺栓;4-外转子;5-第二螺钉;6-底座;7-边盖;8-活动盘;9-第三螺栓;10-弹簧;11-旋翼中心孔;12-第一螺纹孔;21-安装座本体;22-第二螺纹孔;23-锁舌;26-安装座通孔;24-锁舌槽;25-锁舌槽入口;41-第三螺纹孔;61-底座本体;62-第一弧形凸台;63-第二弧形凸台;64-第三弧形凸台;65-第五螺纹孔;66-第四弧形凸台;67-底座通孔;68-第四螺纹孔;71-边盖本体;72-弧形缺口;73-第六螺纹孔;81-活动盘本体;82-导向柱;83-定位轴;84-活动盘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旋翼快装结构的爆炸视图,由图中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旋翼快装结构包括:固定连接无人飞行器旋翼1的安装座2;固定连接无人飞行器电机的连接组件;其中,连接组件具有内凹或凸出的第一锁件;其中,安装座具有与连接组件相配的凸出或内凹的第二锁件;其中,通过将第一锁件与第二锁件相锁合,将无人飞行器旋翼与无人飞行器电机快速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旋翼快装结构包括无人飞行器旋翼、与无人飞行器旋翼固连的安装座、无人飞行器电机和与无人飞行器电机固连的连接组件,其中,连接组件上设有内凹或凸出的第一锁件,而安装座上设有与连接组件相配的凸出或内凹的第二锁件,从而通过将第一锁件与第二锁件相锁合的方式,把无人飞行器旋翼和无人飞行器电机快速的连接为一体。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设于连接组件上的内凹的第一锁件和设于安装座上的外凸的第二锁件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进行描述,但应理解为第一锁件和第二锁件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旋翼由多层碳纤维黏贴而成,因此强度高、重量轻,其与安装座间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如采用螺栓连接、铆钉连接的方式,也可以为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如通过焊接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只示出了无人飞行器旋翼与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的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旋翼的中心设有旋翼中心孔11,且在旋翼中心孔周边设有四个第一螺纹孔12;而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2的基本构件为呈盘形的安装座本体21,在安装座本体中心设有与旋翼中心孔的位置与尺寸相匹配的安装座通孔26,在安装座通孔周边设有与四个第一螺纹孔位置与尺寸相匹配的四个第二螺纹孔22,通过将四个第一螺栓3分别穿过位置相对应的四个第一螺纹孔和四个第二螺纹孔,从而将安装座固定于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底部。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设于安装座上的第二锁件为设在安装座本体21外壁并且向外凸出的四个弧形的锁舌23,其通过与设在连接组件上的内凹的第一锁件相锁合,从而把无人飞行器旋翼与无人飞行器电机连接为一体。
而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电机为外转子电机(图中只示出无人飞行器电机的外转子),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可以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无人飞行器电机的外转子4连接为一体,如采用螺栓连接、铆钉连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外转子连接为一体,如通过焊接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只示出连接组件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无人飞行器电机的外转子连接为一体,如图1所示,在电机的外转子4上设有四个第三螺纹孔41,而在连接组件的底部设有与四个第三螺纹孔相匹配的四个第四螺纹孔68,通过将四个第三螺栓9分别穿过位置相对应的四个第三螺纹孔和四个第四螺纹孔,从而将连接组件固定于无人飞行器电机的外转子上。
而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包括:具有内腔的底座6,其底部中心设有底座通孔67;安装于底座顶端的环形边盖7,其内壁设有四个弧形缺口72;一端插入底座的底座通孔中且在底座内腔中上下移动的活动盘8,其外壁设有与环形边盖上的四个弧形缺口一一对应的四个活动盘凸台84。其中,设于连接组件上的第一锁件包括:在环形边盖与底座之间形成的四个弧形的锁舌槽24;由活动盘的四个活动盘凸台与环形边盖的四个弧形缺口所形成的锁舌槽入口25。通过将安装座上的锁舌23从锁舌槽入口25放入锁舌槽24内并相互锁合,从而将无人飞行器旋翼与无人飞行器电机的外转子连接为一体,即完成了无人飞行器旋翼与无人飞行器电机的快速连接。
具体的,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6包括:呈筒形且一端开口的底座本体61,其底部端面的中心设有底座通孔67;沿圆周方向均布设于底座本体内壁且沿其径向向内凸出的四个第一弧形凸台62、四个第二弧形凸台63和四个第四弧形凸台66;其中,每个第二弧形凸台位于每两个第一弧形凸台之间,且第一弧形凸台与第二弧形凸台之间的高度差不小于环形边盖的厚度;其中,每两个第一弧形凸台中的一个第一弧形凸台在朝向第二弧形凸台的一侧设有第三弧形凸台64,且第三弧形凸台的高度等于第二弧形凸台的高度,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弧形凸台与第二弧形凸台的高度均可取为与环形边盖厚度相同,从而当环形边盖安装于底座顶端时,使第三弧形凸台与第二弧形凸台共同作用以形成对环形边盖的支撑;其中,每个第四弧形凸台位于每两个第一弧形凸台之间,且靠近所述的每两个第一弧形凸台中的另一个第一弧形凸台,并且第四弧形凸台与第二弧形凸台的高度差不小于设于安装座上的弧形锁舌的厚度,从而使弧形锁舌可以在第四弧形凸台上进行旋转。其中,四个第四螺纹孔68设在底座的底座通孔周围,从而通过四个第三螺栓9将底座固定于无人飞行器电机的外转子上。
本实用新型的环形边盖7与底座开口的一端连接,其基本构件为边盖本体71,而四个弧形缺口72沿边盖本体的内壁呈圆周分布,边盖本体与底座通过螺钉连接为一体,在设计时,可以使弧形缺口的弧长大于或等于安装座上的锁舌的弧长,而在本实施例中,弧形缺口的弧长取为和安装座上锁舌的弧长相等。如图1、5、7所示,在底座的每个第一弧形凸台中设有沿底座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五螺纹孔65,而在边盖本体的圆周上设有与每个第五螺纹孔位置相对应的第六个螺纹孔73,通过将第二螺钉5依次穿过第六螺纹孔和第五螺纹孔,从而将环形边盖安装于底座开口的一端。
在底座的内腔中安置有活动盘,如图6所示,该活动盘包括:呈盘状的活动盘本体81,分别设于活动盘本体上端面和下端面且相背延伸的导向柱82和定位轴83。其中,所述活动盘凸台均布设于活动盘本体的外壁,其高度与第四弧形凸台的高度相等,且其弧长与环形边盖的弧形缺口的弧长相等;导向柱82可以依次穿过安装座上的安装座通孔26和无人飞行器旋翼的旋翼中心孔,从而在将无人飞行器旋翼安装到无人飞行器电机上时起导向与定位的作用;而定位轴插入底座的底座通孔中,并且在定位轴上套设有用于使活动盘本体复位的弹簧10,从而使得在底座中上下移动的活动盘具有上截止位和下截止位,其中,上截止位是活动盘向上运动的最终位置,此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而下截止位是活动盘向下运动的最终位置,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如图1、2、3所示,在将底座、活动盘、环形边盖组装为连接组件时,先将弹簧10套设在活动盘的定位轴上,然后将带有弹簧的活动盘从底座开口一端放入底座的内腔中,将套设有弹簧的定位轴插入底座的底座通孔中,并使活动盘上的活动盘凸台安置在由底座的第一弧形凸台和第四弧形凸台所形成的沿高度方向的轴向通道内,最后将环形边盖安装在底座的顶端。在安装环形边盖时,应使环形边盖上的弧形缺口的位置与活动盘上的活动盘凸台的位置在高度上相对应,且使环形边盖的其余部分搭接于每两个相邻的第二弧形凸台与第三弧形凸台的上端面,然后再用第二螺钉将环形边盖和底座连接为一体。
当将底座、活动盘、环形边盖组装为连接组件后,由图2可知,当沿图2的逆时针方向依次看去,依次由底座的第二弧形凸台侧面、第四弧形凸台上端面、第一弧形凸台侧面和环形边盖的下端面共同围成呈弧形的四个锁舌槽,并且每个活动盘凸台和每个弧形缺口之间均形成一个锁舌槽入口25。在设计时,锁舌槽的弧形空间应至少可以容纳两个锁舌,即锁舌槽的弧长应至少等于锁舌弧长的两倍,而锁舌槽入口25的尺寸应与锁舌的尺寸相匹配,从而通过该锁舌槽入口可以使与其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座上的锁舌进入到锁舌槽中。由于活动盘在底座内可以上下移动,因此随着活动盘的上下移动,每个活动盘凸台也在与其对应的每个轴向通道内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每个锁舌槽入口在轴向通道内的轴向尺寸可以缩小或加大,进而可以关闭或打开锁舌槽。如图2所示,当活动盘向上移动到上截止位时,活动盘凸台也上移到与第二弧形凸台相同的高度,这时锁舌槽入口缩小,锁舌不能通过锁舌槽入口进入到锁舌槽内;而如图3所示,当活动盘向下移动到下截止位时,活动盘凸台也向下移动,直到其上端面与第四弧形凸台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的高度,此时锁舌槽入口的高度加大到与锁舌的厚度相等,因此锁舌可以通过锁舌槽入口进入到锁舌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旋翼快装结构是通过如下的安装过程将无人飞行器旋翼安装于无人飞行器电机上:
当将无人飞行器旋翼与安装座、无人飞行器电机与连接组件已分别固定连接为一体后,将安装座上的安装座通孔和无人飞行器旋翼上的旋翼中心孔依次穿过活动盘上的导向柱,且使安装座上的多个锁舌分别对准与其位置相对应的多个锁舌槽入口,然后使用外力向下压无人飞行器旋翼,使得活动盘向下移动到其下截止位,如图3所示,此时锁舌槽入口加大,锁舌进入锁舌槽入口,再沿图3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无人飞行器旋翼和安装座,使得锁舌进入锁舌槽,当沿顺时针方向旋转45度后,锁舌进入锁舌槽的最里端,此时松开外力,活动盘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到其上截止位,此时锁舌槽入口缩小,锁舌被固定于锁舌槽内无法移动,从而完成了无人飞行器旋翼与无人飞行器电机间的快速安装。
而与上述的安装过程相反,当将已固连安装座的无人飞行器旋翼从已固连连接组件的无人飞行器电机上拆卸下来时,可使用外力向下压无人飞行器旋翼,使得活动盘向下移动到其下截止位,如图3所示,此时锁舌槽入口加大,沿图3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无人飞行器旋翼和安装座,使得锁舌从锁舌槽旋出,当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度后,锁舌旋转至锁舌槽入口处,此时经由锁舌槽入口可将无人飞行器旋翼和安装座取出,从而完成了无人飞行器旋翼与无人飞行器电机间的快速拆卸。
除了上述的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其具有如上所述的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连接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安装座;
固定连接无人飞行器电机的连接组件;
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具有内凹或凸出的第一锁件;
其中,所述安装座具有与连接组件相配的凸出或内凹的第二锁件;
其中,通过将所述第一锁件与所述第二锁件相锁合,将无人飞行器旋翼与无人飞行器电机快速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
呈盘形的安装座本体;
设于安装座本体中心的安装座通孔;
其中,所述第二锁体为设于所述安装座外壁且向外凸出的多个弧形锁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具有内腔的底座,其底部中心设有底座通孔;
安装于底座顶端的环形边盖,其内壁设有多个弧形缺口;
一端插入底座的所述底座通孔中且在底座内腔中上下移动的活动盘,其外壁设有与所述多个弧形缺口一一对应的多个活动盘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件包括:
在环形边盖与底座之间形成的多个锁舌槽;
由所述活动盘的多个活动盘凸台与所述环形边盖的多个弧形缺口形成的锁舌槽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呈筒形且一端开口的底座本体,其底部端面的中心设有底座通孔;
均布设于底座本体内壁且沿其径向向内凸出的多个第一弧形凸台、多个第二弧形凸台和多个第四弧形凸台;
其中,每个第二弧形凸台位于每两个第一弧形凸台之间;
其中,所述每两个第一弧形凸台中的一个第一弧形凸台在朝向第二弧形凸台的一侧设有第三弧形凸台;
其中,每个第四弧形凸台位于所述每两个第一弧形凸台之间,且靠近所述每两个第一弧形凸台中的另一个第一弧形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弧形凸台与所述第二弧形凸台之间的高度差不小于所述边盖的厚度;
所述第三弧形凸台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弧形凸台的高度;
所述第四弧形凸台与所述第二弧形凸台的高度差不小于所述环形边盖的所述弧形锁舌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盘包括:
呈盘状的活动盘本体;
分别设于活动盘本体上端面和下端面且相背延伸的导向柱和定位轴;
其中,所述多个活动盘凸台均布设于活动盘本体的外壁,其高度与所述第四弧形凸台的高度相等;
其中,所述定位轴插入所述底座通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上套设有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边盖下端面搭接于所述第二弧形凸台与所述第三弧形凸台的上端面。
10.一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
CN 201320016929 2013-01-11 2013-01-11 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及无人飞行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27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16929 CN203127144U (zh) 2013-01-11 2013-01-11 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及无人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16929 CN203127144U (zh) 2013-01-11 2013-01-11 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及无人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27144U true CN203127144U (zh) 2013-08-14

Family

ID=48935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16929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27144U (zh) 2013-01-11 2013-01-11 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及无人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27144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1937A (zh) * 2013-01-11 2014-07-16 佛山市安尔康姆航拍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及无人飞行器
CN105059540A (zh) * 2015-08-17 2015-11-18 山东卫士植保机械有限公司 螺旋桨快卸机构
CN106005390A (zh) * 2016-07-15 2016-10-12 浙江大学 一种便于拆装的农用无人机旋翼固定装置
CN106549523A (zh) * 2015-09-16 2017-03-29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的马达及其轴接件
CN109050882A (zh) * 2014-11-10 2018-12-2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螺旋桨及动力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1937A (zh) * 2013-01-11 2014-07-16 佛山市安尔康姆航拍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及无人飞行器
CN109050882A (zh) * 2014-11-10 2018-12-2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螺旋桨及动力系统
US10669009B2 (en) 2014-11-10 2020-06-02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Driving device, propeller and propulsion system
US11155335B2 (en) 2014-11-10 2021-10-26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Driving device, propeller and propulsion system
CN105059540A (zh) * 2015-08-17 2015-11-18 山东卫士植保机械有限公司 螺旋桨快卸机构
CN106549523A (zh) * 2015-09-16 2017-03-29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的马达及其轴接件
CN106005390A (zh) * 2016-07-15 2016-10-12 浙江大学 一种便于拆装的农用无人机旋翼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1937A (zh) 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及无人飞行器
CN203127144U (zh) 无人飞行器旋翼的快装结构及无人飞行器
CN205524937U (zh) 螺旋桨保护罩及使用该螺旋桨保护罩的机臂结构、无人机
EP2681459A2 (en) Insulated and sealed cap assembly for a fastener component
US9475576B2 (en) Flexbeam rotor attachment to rotor blade
US9403594B2 (en) Adjustable payload enclosure for wing
CN206813308U (zh) 无人飞行器的桨叶保护罩及无人机系统
EP2678226A1 (en) Self-aligning inlet plenum system for rotorcraft
CN104314945A (zh) 一种防松快卸锁
CN205707341U (zh) 一种可拆卸的螺旋桨保护圈
CN105197247B (zh) 一种夹持式航空发动机主安装节机构
CN102026871A (zh) 包括具有圆形或椭圆形截面的箱体的用于飞行器发动机的悬挂架
CN105059885A (zh) 一种能够使零件360度旋转和翻转的固定装置
US20140186559A1 (en) Self-stiffened skin for aircraft fuselage including stringers with a closed section and associ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05440836U (zh) 无人机机臂的连接装置
CN107010244B (zh) 一种分体式无人机
CN110203407A (zh) 六旋翼无人机传动组件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05574287U (zh) 多旋翼飞行器电机防雨装置
CN205345329U (zh) 无人飞行设备
CN210589381U (zh) 一种用于飞行机械手快速安装拆卸的连接装置
CN109322854A (zh) 用于风机的同轴连接件及具有其的风机
CN211081396U (zh) 铰链机构及车辆
CN109383760B (zh) 可快拆的螺旋桨结构及无人机
CN215632225U (zh) 一种航空锁装置
CN205633029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固定旋翼无人机整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305, No. 7, Jianye Middle Road, Shunde hi tech Zone (Ronggui), Guangdong, Foshan

Patentee after: FOSHAN AIRCAM UAV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528305, No. 7, Jianye Middle Road, Shunde hi tech Zone (Ronggui), Guangdong, Foshan

Patentee before: Foshan Aircam Uav Technology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2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