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71073U - 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71073U
CN203071073U CN 201220699713 CN201220699713U CN203071073U CN 203071073 U CN203071073 U CN 203071073U CN 201220699713 CN201220699713 CN 201220699713 CN 201220699713 U CN201220699713 U CN 201220699713U CN 203071073 U CN203071073 U CN 203071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p
metal level
injection region
high pressur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9971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海莲
顾晓峰
董树荣
丁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22069971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71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71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7107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可用于片上IC高压ESD保护电路。主要由衬底Psub,N埋层,P外延,N下沉阱,高压深N阱,第一N+注入区,第一P+注入区,第二N+注入区,第三N+注入区,多晶硅栅,栅薄氧化层和若干场氧隔离区构成。该保护器件在高压ESD脉冲作用下,内部纵向NPN结构的反向PN结被触发导通,形成并联连接的多条ESD电流泄放路径,可以提高器件的二次击穿电流,降低导通电阻,增强器件的鲁棒性。通过拉升LDMOS器件多晶硅栅的长度,增大NPN结构的基区宽度,以及利用N埋层和N下沉阱,延长器件触发导通后的电流路径,改变器件内部的电场分布,提高器件的耐压能力和维持电压。

Description

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的静电保护领域,涉及一种高压ESD保护器件,具体涉及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可用于提高片上IC高压ESD保护的可靠性。 
背景技术
LDMOS和VDMOS功率场效应器件是上世纪末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功率器件,随着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功率、容量不断增加和性能的不断提高,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高压直流电源,马达传动等低频大功率领域,功率器件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半导体器件。然而,在工程应用过程中,常常会因一些“偶然”因素导致电路功能失效或损坏。经调查,除电路元件老化及短路、断路等易修复的故障因素外,还存在一些不易为人所知的静电放电(ESD)产生的电路故障,即“偶然”失效。要排除这些潜在失效因素,需要在功率器件和电路端口采用适当的静电防护措施。 
近20年来,人们利用功率器件大电流、耐高压的特性,常采用横向双扩散绝缘栅场效应管(LDMOS)在智能功率IC的输出端口既用作功率趋动管,又用作ESD防护器件。然而,在ESD防护应用中的实践证明,LDMOS器件的ESD保护性能较差,少数LDMOS器件因其栅氧抗击穿能力低,抵抗不了高压ESD脉冲的冲击而被损坏。即使多数LDMOS通过场板技术或降低表面场(RESURF)技术,提高了器件的栅氧抗击穿能力,但是,大部分LDMOS器件仍在高压ESD脉冲作用下,一旦触发回滞,器件就遭到损坏,鲁棒性较弱,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电子产品要求人体模型不低于2000 V的静电防护标准。虽然近年来有人提出了一种SCR-LDMOS两结构相结合的高压ESD保护器件,该器件的鲁棒性与单结构LDMOS的鲁棒性相比,虽得到大幅提高,但维持电压依然偏低,仍存在高触发电压、低维持电压、容易进入闩锁状态的风险。尤其对于一些高压驱动芯片如三相马达正、反转驱动芯片,其高压驱动电路中存在正反向电压,针对这些特殊高压驱动芯片,不但需要对高压驱动电路的正向ESD脉冲予以泄放,而且要求对反向ESD高压脉冲也能够泄放,从而真正降低正、反双向ESD脉冲对高压驱动电路造成功能失效的风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器件的耐压能力和维持电压,又能提高二次击穿电流,增强其鲁棒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实例设计了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既充分利用了LDMOS器件能承受高压击穿,以及NPN器件高维持电压的特点,又利用了SCR器件低导通电阻、大电流泄放能力的特点,通过利用N下沉阱、N埋层、P外延和高压N阱版图层次的特殊设计,使器件在高压ESD脉冲作用下,纵向NPN结构中的反向PN结被击穿,形成多条ESD电流泄放路径。且上述特殊设计的版图层次,延长了器件触发后的电流导通路径,改变了器件内部的电场分布,有利于提高器件的耐压能力和维持电压,增大二次击穿电流。可以实现耐高压、高维持电压,低导通电阻、强鲁棒性等 ESD保护性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其包括正、反向高压ESD电流泄放路径,以提高二次击穿电流,降低导通电阻。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衬底Psub,N埋层,P外延,第一N下沉阱,高压深N阱,第二N下沉阱,第一N+注入区,第一P+注入区,第二N+注入区,第三N+注入区,第一场氧隔离区、第二场氧隔离区、第三场氧隔离区、第四场氧隔离区、第五场氧隔离区和多晶硅栅及其覆盖的栅薄氧化层构成; 
所述N埋层在所述衬底Psub的表面; 
所述P外延在所述N埋层上; 
所述P外延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场氧隔离区、所述第一N下沉阱、所述高压深N阱及所述第二N下沉阱和所述第五场氧隔离区; 
所述第一N下沉阱上设有所述第一N+注入区,所述第一场氧隔离区与所述第一N+注入区相连接; 
所述高压深N阱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一P+注入区、所述第三场氧隔离区和所述第二N+注入区; 
所述第一N+注入区与所述第一P+注入区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场氧隔离区; 
所述第二N下沉阱上设有所述第三N+注入区; 
所述第二N+注入区与所述第三N+注入区之间设有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所述多晶硅栅和所述栅薄氧化层,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左半部分位于所述高压深N阱的表面部分区域上,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右半部分位于所述多晶硅栅的表面部分区域上,所述多晶硅覆盖了全部的所述栅薄氧化层,所述栅薄氧化层横跨在所述高压深N阱和所述P外延上的表面部分区域; 
所述第一N+注入区和所述第三N+注入区分别与金属层1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相连接,金属层1的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与金属层2的第三金属层相连接,并从金属层2的所述所述第三金属层引出一电极,用作器件的阴极; 
所述多晶硅栅与金属层1的第四金属层相连接,并从金属层1的所述第四金属层引出一电极,用作器件的栅极; 
所述第一P+注入区、所述第二N+注入区分别与金属层1的第五金属层、第六金属层相连接,金属层1的所述第五金属层、所述第六金属层与金属层2的第七金属层相连接,并从金属层2的所述第七金属层引出一电极,用作器件的阳极;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发明实例器件充分利用了SCR开启速度快、二次击穿电流大(强鲁棒性)、导通电阻小与LDMOS耐高压和NPN高维持电压的优点,充分利用所述高压N阱与所述P外延区域中杂质离子浓度不高的特点,可以提高器件的耐高压能力。 
(2)本发明实例器件利用所述第一N下沉阱、所述第二N下沉阱、所述N埋层、所述P外延版图层次的特殊设计,可以构成纵向NPN结构,可以提高器件的耐压能力、降低表面电场,还能延长器件触发导通后的ESD电流泄放路径,提高维持电压。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例器件不仅可以降低了导通电阻、增强了ESD电流泄放能力,还能实现正、反向ESD脉冲电压的双向防护。改正了以往LDMOS高压保护器件鲁棒性弱、响应速度缓慢、不能及时开启以及单向ESD保护等缺点,可实现高维持电压、强鲁棒性的ESD保护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例用于高压ESD保护的电路连接图; 
图3是本发明实例中正向ESD脉冲作用下的等效电路及其ESD电流泄放路径; 
图4是本发明实例中反向ESD脉冲作用下的等效电路及其ESD电流泄放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例设计了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既充分利用了LDMOS器件耐高压和NPN器件高维持电压的特点,又利用了SCR器件低导通电阻、大电流泄放能力的特点,通过使用N型下沉阱、N型埋层、P型外延层和高压深N阱,构成纵向NPN结构中反向PN结被触发导通的ESD保护器件,且延长了器件触发后的电流导通路径。通过拉长多晶硅栅的长度,提高器件的耐压能力和维持电压,增大二次击穿电流,降低导通电阻。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例器件内部结构的剖面图,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其包括正、反向高压ESD电流泄放路径,以提高二次击穿电流,降低导通电阻。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衬底Psub 101,N埋层102,P外延103,第一N下沉阱104,高压深N阱105,第二N下沉阱106,第一N+注入区107、第一P+注入区108、第二N+注入区109、第三N+注入区110,第一场氧隔离区111、第二场氧隔离区112、第三场氧隔离区113、第四场氧隔离区114、第五场氧隔离区117和多晶硅栅115及其覆盖的栅薄氧化层116构成。 
所述N埋层102在所述衬底Psub 101的表面,通过在所述Psub 101上大注入N型掺杂离子形成,其N型杂质离子浓度仅次于所述第一N+注入区107、所述第二N+注入区109、所述第三N+注入区110中的N型杂质离子浓度,有利于将器件内部横向电场变为纵向电场,提高器件的耐压能力。 
所述P外延103在所述N埋层102上,在所述N埋层102上生长一层厚度为8~10μm 的P型外延层,合理控制所述P外延103的厚度,防止因基区穿通造成器件的ESD保护性能失效;所述P外延103中P型杂质离子浓度在P型导电类型的器件版图层次中略高于所述衬底Psub 101,远低于所述第一P+注入区108中P型杂质离子浓度,由此有助于提高器件的耐压能力。 
所述P外延103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场氧隔离区111、所述第一N下沉阱104、所述高压深N阱105及所述第二N下沉阱106和所述第五场氧隔离区117。 
所述第一N下沉阱104在所述N埋层102上,通过在所述P外延103的表面部分区域中高能量大注入N型掺杂离子形成,所述第一N下沉阱104中N型杂质离子浓度在N型导电类型的版图层次中仅次于所述N埋层102;所述第一N下沉阱104上设有所述第一N+注入区107,所述第一场氧隔离区111与所述第一N+注入区107相连接。 
所述高压深N阱105在所述P外延103上,在所述P外延103的表面部分区域中大能量注入N型掺杂离子形成,所述高压深N阱105中的N型杂质离子浓度在N型导电类型的版图层次中为最低,由此可提高器件的耐压能力;所述高压深N阱105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一P+注入区108、所述第三场氧隔离区113和所述第二N+注入区109。 
所述第一N+注入区107与所述第一P+注入区108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场氧隔离区112,所述高压深N阱105的左侧边缘与所述第一P+注入区108之间的距离约为所述第二场氧隔离区112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二场氧隔离区112的横向长度较大,保证所述第一N下沉阱104、所述P外延103与所述高压深N阱105之间不会发生基区穿通。 
所述第二N下沉阱106与所述第一N下沉阱104采用同一掩膜版,注入能量、注入时间和N型杂质离子浓度完全相同,所述第二N下沉阱106上设有所述第三N+注入区110。 
所述第二N+注入区109与所述第三N+注入区110之间设有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114、所述多晶硅栅115和所述栅薄氧化层116,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114左半部分位于所述高压深N阱105的表面部分区域上,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114右半部分位于所述多晶硅栅115的表面部分区域上,所述多晶硅115覆盖了全部的所述栅薄氧化层116,所述栅薄氧化层116横跨在所述高压深N阱105和所述P外延103的表面部分区域上;所述多晶硅栅115的长度较大,一是有助于防止所述高压深N阱105、所述P外延103与所述第二N下沉阱106之间发生基区穿通,二是有助于增大NPN结构的基区宽度,延长ESD电流泄放路径,提高维持电压。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N+注入区107和所述第三N+注入区110分别与金属层1的218、224相连接,所述金属层1的218、224与金属层2的225相连接,并从所述金属层2的225引出一电极226,用作器件的阴极;所述多晶硅栅115与金属层1的(223)相连接、并从所述金属层1的(223)引出一电极(227),用作器件的栅极;所述第一P+注入区108、所述第二N+注入区109分别与金属层1的219、220相连接,所述金属层1的219、220与金属层2的221相连接,并从所述金属层2的221引出一电极222,用作器件的阳极。 
如图3所示,当器件所述阳极接高压ESD脉冲的高电位,所述阴极和所述栅极接地时,所述高压深N阱105、所述P外延103、所述N埋层102可构成一纵向NPN结构,当高压ESD脉冲超过所述高压深N阱105与所述P外延103界面处反向PN结的击穿电压时,图3中虚线椭圆框内的T1、T2、T3寄生晶体管的集电结被击穿,器件被触发导通,形成图3中三条带箭头的ESD电流路径,即形成LDMOS、SCR和BJT三结构同时开启的ESD电流导通路径,可提高二次击穿电流和维持电压,降低导通电阻。 
如图4所示,当器件所述阴极接高压ESD脉冲的高电位,所述阳极和所述栅极接地时,高压ESD脉冲高于所述N埋层102与所述P外延103界面处的反向PN结的击穿电压时,图4中虚线椭圆框内的T4、T5晶体管集电结被触发导通,形成由所述第一N下沉阱104、所述第二N下沉阱106、所述N埋层102、所述P外延103与所述高压深N阱105构成NPN两叉指结构的ESD电流泄放路径,可提高器件反向脉冲的二次击穿电流、降低导通电阻,具有强鲁棒性。 
利用所述第一N下沉阱104、所述第二N下沉阱106、所述N埋层102、所述P外延103和所述高压深N阱105,构成了一具有较长导通路径纵向结构的ESD保护器件,降低了表面电场,可提高器件的耐高压能力和维持电压。 
通过拉长所述多晶硅栅115的横向长度,增大由所述高压深N阱105、所述P外延103与所述N埋层102构成的NPN结构的基区宽度,提高器件的维持电压。 
本发明实例器件采用0.35μm的BCD高压工艺,本发明实例器件中所述P外延103的厚度为8~10μm,由此既可以防止所述高压深N阱105与所述P外延103之间的耗尽区和所述P外延103与所述N埋层102之间的耗尽区重叠,即NPN结构不发生基区穿通,又能保证器件在ESD脉冲来临时及时开启。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3)

1.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衬底Psub(101),N埋层(102),P外延(103),第一N下沉阱(104),高压深N阱(105),第二N下沉阱(106),第一N+注入区(107),第一P+注入区(108),第二N+注入区(109),第三N+注入区(110),第一场氧隔离区(111)、第二场氧隔离区(112)、第三场氧隔离区(113)、第四场氧隔离区(114)、第五场氧隔离区(117)和多晶硅栅(115)及其覆盖的栅薄氧化层(116)构成; 
所述N埋层(102)在所述衬底Psub(101)的表面; 
所述P外延(103)在所述N埋层(102)上; 
所述P外延(103)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场氧隔离区(111)、所述第一N下沉阱(104)、所述高压深N阱(105)及所述第二N下沉阱(106)和所述第五场氧隔离区(117); 
所述第一N下沉阱(104)上设有所述第一N+注入区(107),所述第一场氧隔离区(111)与所述第一N+注入区(107)相连接; 
所述高压深N阱(105)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一P+注入区(108)、所述第三场氧隔离区(113)和所述第二N+注入区(113); 
所述第一N+注入区(107)与所述第一P+注入区(108)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场氧隔离区(112); 
所述第二N下沉阱(106)上设有所述第三N+注入区(110); 
所述第二N+注入区(109)与所述第三N+注入区(110)之间设有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114)、所述多晶硅栅(115)和所述栅薄氧化层(116),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114)左半部分位于所述高压深N阱(105)的表面部分区域上,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114)右半部分位于所述多晶硅栅(115)的表面部分区域上,所述多晶硅(115)覆盖了全部的所述栅薄氧化层(116),所述栅薄氧化层(116)横跨在所述高压深N阱(105)和所述P外延(103)的表面部分区域上; 
所述第一N+注入区(107)和所述第三N+注入区(110)分别与金属层1的第一金属层(218)、第二金属层(224)相连接,金属层1的所述第一金属层(218)、所述第二金属层(224)与金属层2的第三金属层(225)相连接,并从金属层2的所述所述第三金属层(225)引出一电极(226),用作器件的阴极; 
所述多晶硅栅(115)与金属层1的第四金属层(223)相连接,并从金属层1的所述第四金属层(223)引出一电极(227),用作器件的栅极; 
所述第一P+注入区(108)、所述第二N+注入区(109)分别与金属层1的第五金属层(219)、第六金属层(220)相连接,金属层1的所述第五金属层(219)、所述第六金属层(220)与金属层2的第七金属层(221)相连接,并从金属层2的所述第七金属层(221)引出一电极(222),用作器件的阳极; 
当器件所述阳极接高压ESD脉冲的高电位,所述阴极和所述栅极接地时,所述高压深N阱(105)、所述P外延(103)、所述N埋层(102)可构成一纵向NPN结构,既能承受高压脉冲冲 击,被触发后又能形成LDMOS、SCR和BJT三结构的ESD电流导通路径,以提高二次击穿电流和维持电压,降低导通电阻; 
当器件所述阴极接高压ESD脉冲的高电位,所述阳极和所述栅极接地时,所述第一N下沉阱(104)、所述第二N下沉阱(106)、所述N埋层(102)、所述P外延(103)与所述高压深N阱(105)形成NPN两叉指结构的ESD电流泄放路径,以提高反向脉冲作用下器件的二次击穿电流、降低导通电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第一N下沉阱(104)、所述第二N下沉阱(106)、所述N埋层(102)、所述P外延(103)和所述高压深N阱(105),构成了一具有较长导通路径纵向NPN结构的ESD保护器件,以降低表面电场,提高器件的耐高压能力和维持电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外延(103)的厚度为8~10μm,由此既可以防止所述高压深N阱(105)与所述P外延(103)之间的耗尽区和所述P外延(103)与所述N埋层(102)之间的耗尽区重叠,即NPN结构不发生基区穿通,又能保证器件在ESD脉冲来临时及时开启。 
CN 201220699713 2012-12-18 2012-12-18 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071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99713 CN203071073U (zh) 2012-12-18 2012-12-18 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99713 CN203071073U (zh) 2012-12-18 2012-12-18 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71073U true CN203071073U (zh) 2013-07-17

Family

ID=48769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99713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071073U (zh) 2012-12-18 2012-12-18 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7107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3136A (zh) * 2012-12-18 2013-03-20 江南大学 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N104409454A (zh) * 2014-11-10 2015-03-11 无锡友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nldmos防静电保护管
CN104716132A (zh) * 2013-12-17 2015-06-17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低触发电压和高维持电压的硅控整流器及其电路
CN104979349A (zh) * 2014-04-07 2015-10-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3136A (zh) * 2012-12-18 2013-03-20 江南大学 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N102983136B (zh) * 2012-12-18 2014-12-24 江南大学 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N104716132A (zh) * 2013-12-17 2015-06-17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低触发电压和高维持电压的硅控整流器及其电路
CN104716132B (zh) * 2013-12-17 2018-02-06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低触发电压和高维持电压的硅控整流器及其电路
CN104979349A (zh) * 2014-04-07 2015-10-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
CN104979349B (zh) * 2014-04-07 2019-07-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
CN104409454A (zh) * 2014-11-10 2015-03-11 无锡友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nldmos防静电保护管
CN104409454B (zh) * 2014-11-10 2017-08-01 无锡友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nldmos防静电保护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9312B (zh) 一种双向衬底触发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N105322002B (zh) 反向传导igbt
CN102983136B (zh) 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N103730462B (zh) 一种具有高维持电流强鲁棒性的ldmos-scr结构的esd自保护器件
CN107017248A (zh) 一种基于浮空阱触发的低触发电压scr结构
CN102983133A (zh) 一种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N203071072U (zh) 一种双向衬底触发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US11211485B2 (en) Trench power transistor
CN203071073U (zh) 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N104409454B (zh) 一种nldmos防静电保护管
CN103035692A (zh) 半导体装置
CN101924131B (zh) 横向扩散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26883A (zh) 一种半导体整流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01830B (zh) 绝缘体上硅的正反导通横向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CN108336085A (zh) 一种栅极嵌入小岛式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
CN102832249A (zh) 一种mos型功率半导体器件
CN101937917A (zh) 一种集成电路中静电放电防护结构
CN103715233A (zh) 一种具有高维持电压的ldmos结构的esd保护器件
CN103617996B (zh) 一种具有高维持电流的环形vdmos结构的esd保护器件
CN101697355A (zh) 一种esd用均匀触发半导体硅控整流控制器
CN207938608U (zh) 一种栅极嵌入小岛式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
CN203659859U (zh) 一种具有高维持电流的环形vdmos结构的esd保护器件
CN105514040A (zh) 集成jfet的ldmos器件及工艺方法
CN108766964A (zh) Ldmos静电保护器件
CN105185830A (zh) 功率晶体管及其结终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224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