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3133A - 一种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3133A
CN102983133A CN2012105046695A CN201210504669A CN102983133A CN 102983133 A CN102983133 A CN 102983133A CN 2012105046695 A CN2012105046695 A CN 2012105046695A CN 201210504669 A CN201210504669 A CN 201210504669A CN 102983133 A CN102983133 A CN 102983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pressure
voltage
trap
type extension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046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83133B (zh
Inventor
梁海莲
顾晓峰
董树荣
吴健
黄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ling Huiz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50466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831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83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3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83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3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可用于片上IC高压ESD保护电路。包括P-衬底、N+埋层、左/右N型外延、漂移区、高压P阱、漏区、源区、多晶硅栅、阳极/阴极接触区。其中漂移区、高压P阱、漏区、源区、多晶硅栅构成的NLDMOS结构和阳极接触区、N+埋层、高压P阱和源区构成的正向SCR结构,形成两条高压ESD电流泄放路径,可提高器件的二次击穿电流,降低导通电阻和触发电压。阴极接触区、左N型外延、高压P阱、N+埋层和漏区构成的反向SCR结构,形成一条反向高压ESD电流泄放路径。上述两种SCR结构的电流路径较长,可提高器件的维持电压,还能实现ESD电流双向泄放,具有双向ESD保护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的静电保护领域,涉及一种高压ESD保护器件,具体涉及一种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可用于提高片上IC高压ESD保护的可靠性。
背景技术
ESD是指处于不同电势的物体之间静电电荷转移的一种物理现象,它在IC中引起产品失效的现象日益受到关注。目前,针对亚微米、深亚微米以及纳米尺度片上IC的低压静电放电防护已得到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已有多种结构的低压ESD防护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SCR)和栅接地NMOS等器件,在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已有报道。从研究中的实验数据来看,这些器件已具有高鲁棒性、低触发电压以及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等特点,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片上IC低压ESD保护方案。但是,随着智能BCD工艺的快速发展和便携式智能电子产品需求的扩大,智能电子电路中既有低压CMOS电路,又有高压驱动电路和高低压接口电路,因此,不仅需要在低压CMOS电路接口处设置低压ESD保护,同时还要在高低压接口及高压驱动电路中建立高压ESD保护。相对片上IC低压ESD保护器件,高压ESD保护器件的设计面临的挑战很大。这是因为要得到可靠实用的高压ESD保护器件,既要考虑电路中较高的工作电压,又不能使电路中MOS器件的栅氧发生击穿,因此要准确设计一个高性能的ESD高压器件,既需要较高的维持电压,又要有界于工作电压与栅氧击穿电压之间较低的触发电压,上述因素使得可用的ESD设计窗口变窄,加大了高压ESD保护器件的设计难度。
上述片上IC低压ESD保护器件因高压电路的工作电压较高,很容易进入闩锁状态,大多器件不再适用于高压ESD保护,而现有高压ESD防护器件如常见的LDMOS,其击穿电压不是由源漏注入条件决定,却主要取决于漂移区的离子注入。如果单一通过优化LDMOS器件漂移区注入杂质的分布,会增加触发时漂移区表面电场,使栅氧较易受到损坏。因此,寻求一种高性能结构的高压ESD保护器件,成为当前智能电子产品片上高压ESD保护方案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片上IC高压ESD保护器件和BCD高压工艺的特点,充分利用触发电压低、导通电阻小的SCR器件和维持电压高、二次击穿电流大的LDMOS器件的优势,本发明提出了一种SCR与NLDMOS相结合的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其触发电压主要受重掺杂的N型埋层杂质浓度的影响,与现有高压ESD保护器件相比,本发明能有效降低器件的触发电压、提高ESD保护器件的维持电压和二次击穿电流,同时具有双向ESD电流泄放路径、漏电流小、导通电阻小、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主要包括:P-衬底,N+埋层,左/右N型外延,高压P阱,漂移区、多个场氧隔离,一些主要的电学接触区域:源区、漏区、阳极/阴极接触区、多晶硅栅及其覆盖的薄栅氧化层和多晶硅栅左右两侧的氮化硅侧墙,其特征在于:
所述N+埋层在所述P-衬底的表面部分区域中,在所述N+埋层和部分所述P-衬底的表面生长一层4~6μm厚的N型外延,所述高压P阱形成于所述N型外延的中间部分区域,且所述高压P阱把所述N型外延隔离分成所述左N型外延和所述右N型外延,所述高压P阱底部区域的一半面积与所述N+埋层相连,另一半面积与所述P-衬底相连;
所述左N型外延的表面区域,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场氧隔离区和所述第一P+有源注入区,所述高压P阱上设有所述第一N+有源注入区,所述第一P+有源注入区和所述第一N+有源注入区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场氧隔离区;
所述右N型外延的表面区域,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所述的N型漂移区、第二P+有源注入区和所述第五场氧隔离区;
所述N型漂移区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三场氧隔离区和所述第二N+有源注入区,所述第二N+有源注入区和所述第二P+有源注入区之间设有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
所述第一N+有源注入区和所述第二N+有源注入区之间从左到右分别设有所述的第一氮化硅侧墙、薄栅氧化层、多晶硅栅和所述第二氮化硅侧墙,所述多晶硅栅通过所述薄栅氧化层和部分所述场氧隔离区与所述的高压P阱、右N型外延隔离,所述多晶硅栅覆盖了全部所述薄栅氧化层和部分所述场氧隔离区;
所述第一P+有源注入区亦用作器件的阴极接触区,所述第一N+有源注入区用作器件的源区,所述第二N+有源注入区用作器件的漏区,所述第二P+有源注入区用作器件的阳极接触区;
所述的漏区、漂移区、右N型外延、N+埋层、高压P阱、源区、薄栅氧化层和所述多晶硅栅形成一NLDMOS结构;
所述的阳极接触区、右N型外延、N+埋层、高压P阱所述源区形成一正向SCR结构;
所述的阴极接触区、左N型外延、高压P阱、右N型外延、漂移区和所述漏区形成一反向SCR结构;
所述N+埋层,通过在所述P-衬底的表面部分区域中重掺杂N型杂质离子形成,其横向长度约为所述P-衬底横向长度的0.6-0.8倍,这不仅可以降低器件在ESD脉冲作用下的触发电压,还能为器件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扩散预留适当的冗余量,保证器件能正常工作。
所述正向SCR结构的基区宽度由所述右N型外延承担,其较长的基区宽度可提高器件维持电压。
所述正向SCR结构和反向SCR结构中的阳极接触区和阴极接触区,分别位于所述NLDMOS结构的两侧,拉长了ESD脉冲电压作用下触发导通后的电流路径,可提高器件的维持电压。
所述多个场氧隔离层在器件表面不仅具有隔离作用,同时可以削弱器件的表面电场,从而提高器件的栅氧抗击穿能力。
当ESD脉冲电压达到器件的触发电压时,所述N+埋层与所述高压P阱界面交界处的反向PN结被击穿,所述NLDMOS结构和所述正向SCR结构的放电路径同时开启,形成两条ESD电流泄放路径,可以提高器件的二次击穿电流。且所述NLDMOS与所述正向SCR放电路径是一种并联的连接方式,可降低导通电阻。所述反向SCR结构中反向击穿的PN结位于所述左N型外延与所述高压P阱的界面交界处,由于所述N型外延和所述高压P阱的杂质掺杂浓度均较小,能够承受较高的击穿电压,从而使所述反向SCR结构不仅可以抵抗反向高压ESD脉冲的冲击,还能减小正向ESD脉冲作用下的漏电流。
本发明所述正、反向SCR与所述NLDMOS两结构相结合的高压ESD保护器件,既能充分利用SCR器件响应速度快、触发电压低,导通电阻小的优点,又能充分利用LDMOS在ESD保护中维持电压高和二次击穿电流大的特点,不仅降低了触发电压、增加了ESD电流的泄放路径,还能实现ESD脉冲电压的双向保护。相比现有技术,改正了以往LDMOS高压保护中出来的鲁棒性弱、响应速度缓慢不能及时开启、单向ESD保护等缺点,更好地实现高压ESD保护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例用于高压ESD保护的电路连接图
图3是本发明实例中NLDMOS的ESD电流泄放路径
图4是本发明实例中正向SCR的ESD电流泄放路径
图5是本发明实例中反向SCR的ESD电流泄放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SCR与NLDMOS相结合的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因其触发电压主要受重掺杂的N型埋层杂质浓度的影响,且具有较长的电流导通路径,所以能效降低器件的触发电压、提高维持电压和二次击穿电流,同时具有双向ESD保护功能,还兼有漏电流小、导通电阻小、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例器件的结构剖面图,具体为一SCR与NLDMOS相结合的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包括P-衬底201,N+埋层202,左/右N型外延203、205,高压P阱204,漂移区206、多个场氧隔离211、212、213、214、215,一些主要的电学接触区域:源区208、漏区209、阳极/阴极接触区207、210,多晶硅栅218及其覆盖的薄栅氧化层217和多晶硅栅左右两侧的氮化硅侧墙216、219。
所述N+埋层202,在所述P-衬底201上使用掩膜版在其右大半部分的表面区域中注入N型重掺杂离子形成,为给器件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扩散预留适当的冗余量,以及保证器件在所述N+埋层202与所述高压P阱交界面处反向击穿,从而降低触发电压,本实例器件推荐所述N+埋层202的横向长度约为所述P-衬底横向长度的0.6-0.8倍。
所述N型外延,在部分所述P-衬底201和所述N+埋层202的表面生长一厚度约为4~6μm的N型外延层。
所述高压P阱204,在所述N型外延的中间部分区域大能量注入P型掺杂离子形成。所述高压P阱204把所述N型外延隔离分成所述左N型外延203和所述右N型外延205,所述高压P阱204底部区域的一半面积与所述N+埋层202相连,另一半面积与所述P-衬底层201相连,所述高压P阱204上设有第一N+有源注入区208。
所述左N型外延203,在所述P-衬底201左上方,所述左N型外延203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场氧隔离区211和第一P+有源注入区207,所述第一P+有源注入区207和所述第一N+有源注入区208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场氧隔离区212。
所述右N型外延205,在所述N+埋层202的右上方,考虑到半导体制造工艺扩散冗余量,同时为了降低触发电压,并保证器件工作时不漏电,所述右N型外延205的横向长度必须小于所述N+埋层202的横向长度,本发明实例推荐所述右N型外延205的横向长度等于所述N+埋层202横向长度的0.5-0.8倍。
一沟道,形成于所述高压P阱204中的所述第一N+有源注入区208与所述右N型外延205之间,用作NLDMOS器件的导电沟道。
所述漂移区206,在所述右N型外延205的部分区域中注入N型轻掺杂离子形成,所述漂移区206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三场氧隔离区213和第二N+有源注入区209。
所述右N型外延205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所述漂移区206、第二P+有源注入区210和所述第五场氧隔离区215,所述第二N+有源注入区209与所述第二P+有源注入区210之间设有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214。
所述第一N+有源注入区208和所述第二N+有源注入区209之间从左到右分别设有所述的第一氮化硅侧墙216、薄栅氧化层217、多晶硅栅218和第二氮化硅侧墙219,所述多晶硅栅218通过所述薄栅氧化层217和部分场氧隔离区213和所述的高压P阱204、右N型外延205隔离,所述多晶硅栅覆盖了全部所述薄栅氧化层217和部分所述场氧隔离区213。
所述第一P+有源注入区207亦用作器件的阴极接触区207,所述第一N+有源注入区208用作器件的源区208,所述第二N+有源注入区209用作器件的漏区209,所述第二P+有源注入区210用作器件的阳极接触区210。
从所述阴极接触区207引出一金属1铝220,与器件的阴极接触区207相连接;从所述源区208引出一金属1铝221,与器件的所述源区208相连接;从所述多晶硅栅218引出一金属1铝222电极,做器件的栅极;从所述漏区209引出一金属1铝223,与器件的所述漏区209相连接;从所述阳极接触区210引出一金属1铝224,与器件的所述阳极接触区210相连接。
所述的金属1铝220、221和222与一金属2铝225相连接,用作器件测试时的电学阴极,所述的金属1铝223、224与一金属2铝226相连接,用作器件测试时的电学阳极,如图2所示。
本发明实例器件应用于高压正向ESD保护时,所述电学阳极接高电位,所述电学阴极接低电位。如图3所示,当没有ESD脉冲冲击时,发明实例器件处于关断状态;当电学阳极出现高电位的ESD脉冲时,所述N+埋层202与所述高压P阱204界面交接处的反向PN结在瞬间大ESD脉冲电压作用下被击穿,此时所述NLDMOS结构和所述正向SCR结构同时开启,形成两条ESD电流泄放路径,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可以泄放高压ESD脉冲电流,从而使被保护电路不会受到正向高压ESD脉冲的冲击,避免受到损坏。当发明实例器件应用于高压反向ESD保护时,即所述电学阴极出现高电位的ESD脉冲时,所述P-衬底上的左N型外延203与高压P阱204界面交接处形成的反向PN结被击穿,此时所述反向SCR结构开启,泄放反向ESD电流,电流路径如图5所示。图3~5中的电流路径可以说明该发明实例器件具有双向ESD保护功能。
本发明实例器件结构还存在一个所述的N+埋层202、右N型外延203、漂移区206和漏区209的掺杂离子浓度逐步递增分布的版图层次设计,由此可以减小器件的触发电压和导通电阻,又能延长器件在ESD脉冲作用下发生击穿后的电流路径,提高维持电压。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其包括两条正向高压ESD电流泄放路径和一条反向高压ESD电流泄放路径,以降低触发电压和导通电阻,提高维持电压和二次击穿电流。其特征在于:包括P-衬底(201),N+埋层(202),左/右N型外延(203)(205),高压P阱(204),漂移区(206)、多个场氧隔离(211)(212)(213)(214)(215),一些主要的电学接触区域:源区(208)、漏区(209)、阳极/阴极接触区(207)(210)、多晶硅栅(218)及其覆盖的薄栅氧化层(217)和多晶硅栅左右两侧的氮化硅侧墙(216)(219);
所述N+埋层(202)在所述P-衬底(201)的表面部分区域中,在所述N+埋层(202)和部分所述P-衬底(201)的表面生长一层4~6μm厚的N型外延,所述高压P阱(204)形成于所述N型外延的中间部分区域,且所述高压P阱(204)把所述N型外延隔离分成左N型外延(203)和右N型外延(205),所述高压P阱(204)底部区域的一半面积与所述N+埋层(202)相连,另一半面积与所述P-衬底(201)相连;
所述左N型外延(203)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场氧隔离区(211)和所述第一P+有源注入区(207);
所述高压P阱(204)上设有所述第一N+有源注入区(208),所述第一P+有源注入区(207)和所述第一N+有源注入区(208)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场氧隔离区(212);
所述右N型外延(205)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所述的N型漂移区(206)、第二P+有源注入区(210)和第五场氧隔离区(215);
所述N型漂移区(206)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三场氧隔离区(213)和所述第二N+有源注入区(209);所述第二N+有源注入区(209)和所述第二P+有源注入区(210)之间设有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214);
所述第一N+有源注入区(208)和所述第二N+有源注入区(209)之间从左到右分别设有所述的第一氮化硅侧墙(216)、薄栅氧化层(217)、多晶硅栅(218)和第二氮化硅侧墙(219),所述多晶硅栅通过所述薄栅氧化层(217)和部分所述场氧隔离区(213)与所述的高压P阱(204)、右N型外延(205)隔离,所述多晶硅栅(218)覆盖了全部所述薄栅氧化层(217)和部分所述场氧隔离区(213);
所述第一P+有源注入区(207)亦用作器件的阴极接触区(207),所述第一N+有源注入区(208)用作器件的源区(208),所述第二N+有源注入区(209)用作器件的漏区(209),所述第二P+有源注入区(210)用作器件的阳极接触区(210);
所述漏区(209)、所述漂移区(206)、所述右N型外延(205)、所述N+埋层(202)、所述高压P阱(204)、所述源区(208)、所述薄栅氧化层(217)和所述多晶硅栅(219)形成一NLDMOS结构;
所述阳极接触区(210)、所述右N型外延(205)、所述N+埋层(202)、所述高压P阱(204)和所述源区(208)形成一正向SCR结构;
所述阴极接触区(207)、所述左N型外延(203)、所述高压P阱(204)、所述右N型外延(205)、所述漂移区(206)和所述漏区(209)形成一反向SCR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LDMOS和正向SCR结构,当ESD脉冲电压达到器件的触发电压时,所述的NLDMOS和正向SCR两结构同时开启,形成两条ESD电流泄放路径,以提高器件的二次击穿电流,且所述的NLDMOS与正向SCR结构是一种并联连接方式,以降低导通电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SCR结构不仅可以抵抗反向ESD脉冲电压的冲击,还能减小正向ESD脉冲作用下的漏电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通过重掺杂N型杂质离子形成的所述N+埋层(202),其横向长度约为所述P-衬底(201)横向长度的0.6-0.8倍,这不仅可以降低器件在ESD脉冲作用下的触发电压,还给器件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扩散预留适当的冗余量,保证器件正常工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场氧隔离层(211)(212)(213)(214)(215)在器件表面不仅具有隔离作用,同时可以削弱器件的表面电场,从而提高器件的栅氧抗击穿能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SCR结构中的基区宽度由所述右N型外延(205)承担,其较长的基区宽度可提高器件维持电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SCR结构和所述反向SCR结构中的阳极接触区(210)和阴极接触区(207),分别位于所述NLDMOS结构的两侧,拉长了ESD脉冲电压作用下触发导通后的电流路径,以提高器件的维持电压。
CN201210504669.5A 2012-11-28 2012-11-28 一种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Active CN1029831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04669.5A CN102983133B (zh) 2012-11-28 2012-11-28 一种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04669.5A CN102983133B (zh) 2012-11-28 2012-11-28 一种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3133A true CN102983133A (zh) 2013-03-20
CN102983133B CN102983133B (zh) 2015-02-25

Family

ID=47857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04669.5A Active CN102983133B (zh) 2012-11-28 2012-11-28 一种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83133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1660A (zh) * 2013-12-13 2014-03-26 江南大学 一种双重抗闩锁的环形ldmos-scr结构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N104485329A (zh) * 2014-09-28 2015-04-01 江南大学 一种具有高维持电压的igbt结构的esd保护器件
CN104716134A (zh) * 2013-12-17 2015-06-17 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vnmos耐正负高压的端口esd结构及其等效电路
CN106449636A (zh) * 2016-10-12 2017-02-22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Esd保护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876473A (zh) * 2017-04-24 2017-06-20 电子科技大学 用于高压esd保护的高维持电流ldmos结构
CN108376681A (zh) * 2018-01-19 2018-08-07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提高维持电压的带假栅静电释放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9192724A (zh) * 2018-09-18 2019-01-11 深圳市心版图科技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56378A (zh) * 2018-09-13 2019-01-22 扬州江新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功率集成电路输出ldmos器件保护的高维持电压scr结构
CN110600467A (zh) * 2019-07-01 2019-12-20 上海长园维安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纵向三极管触发表面可控硅结构的tvs器件
CN111584481A (zh) * 2020-05-12 2020-08-25 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用于静电防护的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51532A (zh) * 2020-09-07 2020-12-29 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用于静电防护的半导体器件
CN112736078A (zh) * 2019-10-28 2021-04-30 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bcd工艺的pnp型高压esd器件及ldmos
US20210175226A1 (en) * 2019-12-10 2021-06-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element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4256822A (zh) * 2021-12-21 2022-03-2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新型的GaN基ESD保护电路
CN112736078B (zh) * 2019-10-28 2024-05-24 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于bcd工艺的pnp型高压esd器件及ldmo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45945A1 (en) * 2004-01-02 2005-07-07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High energy ESD structure and method
US20070020818A1 (en) * 2005-07-22 2007-01-25 Mediatek Inc. ESD protection device in high voltag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1764151A (zh) * 2009-11-09 2010-06-30 苏州博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具有高维持电压的scr esd保护结构
CN203013723U (zh) * 2012-11-28 2013-06-19 江南大学 一种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45945A1 (en) * 2004-01-02 2005-07-07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High energy ESD structure and method
CN1894794A (zh) * 2004-01-02 2007-01-10 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高能esd结构和方法
US20070020818A1 (en) * 2005-07-22 2007-01-25 Mediatek Inc. ESD protection device in high voltag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1764151A (zh) * 2009-11-09 2010-06-30 苏州博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具有高维持电压的scr esd保护结构
CN203013723U (zh) * 2012-11-28 2013-06-19 江南大学 一种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1660A (zh) * 2013-12-13 2014-03-26 江南大学 一种双重抗闩锁的环形ldmos-scr结构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N103681660B (zh) * 2013-12-13 2015-12-30 江南大学 一种双重抗闩锁的环形ldmos-scr结构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N104716134A (zh) * 2013-12-17 2015-06-17 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vnmos耐正负高压的端口esd结构及其等效电路
CN104716134B (zh) * 2013-12-17 2017-11-21 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vnmos耐正负高压的端口esd结构及其等效电路
CN104485329A (zh) * 2014-09-28 2015-04-01 江南大学 一种具有高维持电压的igbt结构的esd保护器件
CN104485329B (zh) * 2014-09-28 2017-06-23 江南大学 一种具有高维持电压的igbt结构的esd保护器件
CN106449636A (zh) * 2016-10-12 2017-02-22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Esd保护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49636B (zh) * 2016-10-12 2019-12-10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Esd保护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876473A (zh) * 2017-04-24 2017-06-20 电子科技大学 用于高压esd保护的高维持电流ldmos结构
CN108376681A (zh) * 2018-01-19 2018-08-07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提高维持电压的带假栅静电释放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9256378A (zh) * 2018-09-13 2019-01-22 扬州江新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功率集成电路输出ldmos器件保护的高维持电压scr结构
CN109192724A (zh) * 2018-09-18 2019-01-11 深圳市心版图科技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9192724B (zh) * 2018-09-18 2020-08-28 南京溧水高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0600467A (zh) * 2019-07-01 2019-12-20 上海长园维安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纵向三极管触发表面可控硅结构的tvs器件
CN112736078A (zh) * 2019-10-28 2021-04-30 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bcd工艺的pnp型高压esd器件及ldmos
CN112736078B (zh) * 2019-10-28 2024-05-24 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于bcd工艺的pnp型高压esd器件及ldmos
US20210175226A1 (en) * 2019-12-10 2021-06-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element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US11817447B2 (en) * 2019-12-10 2023-1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element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584481A (zh) * 2020-05-12 2020-08-25 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用于静电防护的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84481B (zh) * 2020-05-12 2023-06-23 杰华特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静电防护的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51532A (zh) * 2020-09-07 2020-12-29 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用于静电防护的半导体器件
CN114256822A (zh) * 2021-12-21 2022-03-2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新型的GaN基ESD保护电路
CN114256822B (zh) * 2021-12-21 2024-05-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GaN基ESD保护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3133B (zh) 2015-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3133B (zh) 一种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N203013723U (zh) 一种双向三路径导通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N102969312B (zh) 一种双向衬底触发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N103441148B (zh) 一种集成肖特基二极管的槽栅vdmos器件
CN103730462B (zh) 一种具有高维持电流强鲁棒性的ldmos-scr结构的esd自保护器件
CN104752417A (zh) 可控硅静电保护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US11211485B2 (en) Trench power transistor
CN203071072U (zh) 一种双向衬底触发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N109888017A (zh) 一种抗辐照ldmos器件
CN102983136B (zh) 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N102832249A (zh) 一种mos型功率半导体器件
CN109755241B (zh) 一种功率mosfet器件
CN109755311B (zh) 一种沟槽型功率晶体管
CN110265391A (zh) 一种内嵌浮空n+区的ligbt型esd防护器件
CN101901830A (zh) 绝缘体上硅的正反导通横向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US11296216B2 (en) Power MOSFET device
CN107819026B (zh) Ldmos器件
CN109755289B (zh) 一种沟槽型超结功率器件
CN203071073U (zh) 一种纵向npn触发的高维持电压的高压esd保护器件
CN101697355A (zh) 一种esd用均匀触发半导体硅控整流控制器
CN103617996B (zh) 一种具有高维持电流的环形vdmos结构的esd保护器件
CN105514040A (zh) 集成jfet的ldmos器件及工艺方法
CN104022112A (zh) 一种栅接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静电防护结构
CN109119416A (zh) 高维持电流esd防护器件
CN114093947A (zh) 一种基于ldmos器件内栅电荷补偿的抗总剂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8

Address after: 244000 Ma'an community (former Ma'an cement plant) in the suburb of Tongl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ONGLING JIANENG GRAVURE ENGRAV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800 No. 214122 Jiangsu city of Wuxi Province Li Lake Avenue

Patentee before: Jiangnan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1

Address after: 244021 No. 5555, South Section of Lingjiang Avenue, the suburb of Tongl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ongling Huiz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44000 Ma'an community in the suburb of Tongling City, Anhui Province (formerly Ma'an cement plant)

Patentee before: TONGLING JIANENG GRAVURE ENGRAV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