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07924U - 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及强夯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及强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07924U
CN203007924U CN201220623526.1U CN201220623526U CN203007924U CN 203007924 U CN203007924 U CN 203007924U CN 201220623526 U CN201220623526 U CN 201220623526U CN 203007924 U CN203007924 U CN 203007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ylinder
dynamic compaction
compaction machinery
rope
fixed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6235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小刚
张作良
李东
吴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6235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07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07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079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及强夯机。该变幅机构包括第一油缸、第一定滑轮组、第一动滑轮组及第一绳索,其中:第一油缸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强夯机的车体、第二端连接第一动滑轮组;第一绳索在第一定滑轮组和第一动滑轮组上卷绕后,其端部用于连接强夯机的臂头;第一油缸伸缩运动时,第一动滑轮组随第一油缸运动,第一动滑轮组和第一定滑轮组之间的距离增加或减小,用于驱动强夯机的臂架以其与车体的铰接点为中心摆动,实现臂架的起臂和落臂。本实用新型通过油缸驱动动滑轮组,并通过定动滑轮组来拓展行程,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作业平稳、可靠性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及强夯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变幅机构,以及包括该强夯机变幅机构的强夯机。
背景技术
强夯机是一种用于对物料或地基进行冲击压实的工程机械,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仓库、堆场、码头、机场、公路和铁路路基、人工岛等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变幅机构是强夯机的重要组成部件,通过变幅机构改变强夯机臂架的俯仰角,实现臂架的起臂和落臂,进而将强夯机的夯锤吊到不同的高度。在释放夯锤使其自由下落时,可以给地基以强烈的冲击力和振动,破坏土体并对其进行压实,降低其压缩性,提高土层的均匀程度,减少将来可能出现的差异沉降。
现有技术中,强夯机变幅机构一般为卷扬变幅机构,其包括马达(电动机或液压马达)、减速机、离合器、卷筒、制动器等结构。该结构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其制造成本高,控制系统复杂,制作调试难度大,不利于施工人员的日常调节和维护。
而且,在强夯机的夯锤下落过程中,会导致臂架、钢丝绳甚至整车晃动,这也会频繁地对卷扬变幅机构产生冲击,势必容易造成马达、离合器、制动器等部件的疲劳损坏或失效,提高了强夯机的维护成本。
此外,对于卷扬变幅机构而言,由于钢丝绳从卷筒上收放的过程中,其与卷筒的轴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因此容易造成卷筒晃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内部漏油等问题,降低了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
随着施工现场对强夯机的需求日益增多,对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鉴于当前卷扬变幅机构生产制造成本高、维护成本大、体积大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可靠性高、结构紧凑的强夯机变幅机构,以满足用户对强夯机日益增多的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变幅机构,该变幅机构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并且便于维修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油缸驱动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包括第一油缸、第一定滑轮组、第一动滑轮组及第一绳索,其中:
所述第一油缸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强夯机的车体、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动滑轮组;
所述第一绳索在所述第一定滑轮组和所述第一动滑轮组上卷绕后,其端部用于连接强夯机的臂头;
所述第一油缸伸缩运动时,所述第一动滑轮组随所述第一油缸运动,所述第一动滑轮组和第一定滑轮组之间的距离增加或减小,用于驱动所述强夯机的臂架以其与车体的铰接点为中心摆动,实现臂架的起臂和落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滑轮组包括多个定滑轮,所述第一动滑轮组的动滑轮数量与所述定滑轮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第一绳索的行程是第一油缸行程的N倍,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均为X个,其中X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绳索的首端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绳索交替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在绕过最后一个动滑轮后向上连接臂头。
进一步地,所述定滑轮为Y个,所述动滑轮为Y+1个,其中Y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绳索的首端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绳索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后,交替绕过其余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在绕过最后一个动滑轮后向上连接臂头。
进一步地,各动滑轮均设置于同一个安装轴上,并以该安装轴的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安装轴设置于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油缸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安装架。
进一步地,强夯机的上车平台上设置有支架,所述第一定滑轮组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滑轮组仅连接1个第一油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端连接所述第一动滑轮组,所述第一油缸的缸筒端连接所述车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强夯机,该强夯机设置有前述任一项的强夯机变幅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强夯机还包括油缸驱动的强夯机提升机构,所述强夯机提升机构包括第二油缸、第二定滑轮组、第二动滑轮组、臂头导向滑轮及连接夯锤的第二绳索,其中:
所述第二油缸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强夯机的车体、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动滑轮组;
所述第二绳索在所述第二定滑轮组和所述第二动滑轮组上卷绕后,绕过所述臂头导向滑轮,并转向至连接所述夯锤;
所述第二油缸伸缩运动时,所述第二动滑轮组随所述第二油缸运动,所述第二动滑轮组和第二定滑轮组之间的距离增加或减小,所述第二绳索的末端及所述夯锤相应地上提或下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滑轮组包括多个定滑轮,所述第二动滑轮组的动滑轮数量与所述定滑轮的数量相匹配,所述夯锤的行程是第二油缸行程的M倍,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强夯机的臂架为箱形结构或桁架结构,所述第二油缸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臂架上,所述第二油缸相对于所述臂架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臂头导向滑轮包括两个,所述第二绳索依次绕过两个臂头导向滑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油缸的无杆腔的缓冲区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缓冲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则控制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停止动作。
进一步地,还包括编码器,所编码器的轴心与所述臂头导向滑轮的转轴连接,所述编码器用于检测所述臂头导向滑轮的转动角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强夯机变幅机构改变了传统的卷扬驱动机构,利用油缸驱动力大的特点,改用油缸驱动动滑轮组,并通过定动滑轮组来拓展行程,实现臂架的起臂和落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部件为液压油缸,其结构简单、易于维修,在保证变幅功能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油缸并不直接拉动第一绳索,第一油缸的运动方向和动滑轮组的轴线之间可具有垂直关系,在起臂和落臂过程中,第一绳索的走向固定且单一,作业过程中各部件的损伤较小,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强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强夯机变幅机构的原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定动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强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强夯机提升机构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强夯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强夯机变幅机构的原理图。该强夯机变幅机构用于臂架俯仰角的调整,进而实现起臂和落臂的变幅作业。如图2所示,该强夯机变幅机构包括第一油缸11、第一定滑轮组21、第一动滑轮组31和第一绳索51。
其中,该第一油缸11的第一端连接强夯机的车体、第二端连接第一动滑轮组3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油缸11的二力杆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指的第一油缸11的第一端既可以是其活塞杆端,也可以是其缸筒端;对应地,第一油缸11的第二端为缸筒端或活塞杆端。在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油缸11的活塞杆端连接动滑轮组3,第一油缸11的缸筒端连接车体。更具体地,该第一油缸11的缸筒端连接强夯机的上车平台。优选第一动滑轮组31仅连接1个油缸,避免了多个油缸需要协同运动的问题。
第一油缸11伸缩运动时,第一动滑轮组31随第一油缸11运动,第一动滑轮组31和第一定滑轮组21之间的距离增加或减小,强夯机的臂架7以其与车体的铰接点为中心摆动。
在图2所示的方位中,第一油缸11在上下方向进行伸缩运动,当第一油缸11伸出时,第一油缸11整体长度变长,第一动滑轮组31向上运动,第一动滑轮组31和第一定滑轮组21之间的距离减小,臂架7相应地前倾;当第一油缸11缩回时,第一油缸11整体长度变短,第一动滑轮组31向下运动,第一动滑轮组31和第一定滑轮组21之间的距离增加,臂架7相应地后仰。
第一绳索51在第一定滑轮组21和第一动滑轮组31上卷绕后,优选从下向上连接强夯机的臂头。前述上下既可以是直上直下,也可以是倾斜一定角度的上下方向。该绳索5优选为钢丝绳,其也可以是如铁链,或者其它材料的抗拉部件,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此。该第一绳索51可以直接连接臂头,也可以通过拉杆等受拉部件连接臂头。
应当清楚,在变幅作业中,第一绳索51的行程较大。鉴于油缸行程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第一定滑轮组21和第一动滑轮组31来扩展行程,从而使得第一油缸11的行程与第一绳索51的行程相匹配。采用不同的定动滑轮组配置时,第一油缸11的行程和第一绳索51的行程之间具有特定的倍率关系。
第一定滑轮组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定滑轮,同样地,第一动滑轮组31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动滑轮。为了增加倍率,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定滑轮组21优选包括多个定滑轮,第一动滑轮组31的动滑轮数量与定滑轮的数量相匹配,第一绳索51的行程是第一油缸11行程的N倍,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体的定动滑轮组布置方式。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定滑轮和动滑轮均为X个,其中X为大于1的整数,优选为2、3或4,第一绳索51的首端固定设置,第一绳索51交替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在绕过最后一个动滑轮后向上连接臂头。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X=3,N=6,第一油缸11的行程可以保持在合理的范围,降低了生产制造难度,具有易于实施的优点。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定滑轮为Y个,动滑轮为Y+1个,其中Y为大于1的整数,优选为2、3或4,第一绳索51的首端固定设置,第一绳索51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后,交替绕过其余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在绕过最后一个动滑轮后向上连接臂头。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Y=3,N=8,第一油缸11的行程同样也可以保持在合理的范围。
第一动滑轮组31的各动滑轮在进行转动的同时,要在第一油缸11的作用下进行平移。第一动滑轮组31和第一油缸11之间可以通过多种可能的连接部件进行连接,各动滑轮之间可以独立安装,也可以整体安装。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各动滑轮均设置于同一个安装轴61上,并以该安装轴61的轴线为中心转动,安装轴61设置于安装架62上,第一油缸11的第二端连接安装架62。第一油缸11伸缩运动的方向与该安装轴61的轴线方向垂直。
通过第一油缸11对安装架62的推拉作用,可以实现第一动滑轮组31整体的运动,从而改变第一动滑轮组31和第一定滑轮组21之间的距离,实现臂架7的变幅作业,整个过程中第一绳索51的走向固定且单一,不会出现现有技术因倾斜而造成卷筒晃动的现象,作业过程中各部件的损伤较小,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
第一定滑轮组21可以设置于强夯机车体上的多个固定部件上,优选地,在强夯机的上车平台上设置有支架,第一定滑轮组21设置于支架上。该支架可以是如人字形支架等结构。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强夯机的结构示意图,该强夯机也设置了包括前述第一油缸11、第一定滑轮组21、第一动滑轮组31和第一绳索51的强夯机变幅机构。与图1所示的卷扬提升机构不同的是,该强夯机还设置了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提升机构。
参考图5,该油缸驱动的强夯机提升机构包括第二油缸12、第二定滑轮组22、第二动滑轮组32、臂头导向滑轮4及连接夯锤G的第二绳索52。其中,第二油缸12的第一端连接强夯机的车体、第二端连接第二动滑轮组32。优选第二油缸12的活塞杆端连接第二动滑轮组32,第二油缸12的缸筒端连接车体。
该强夯机提升机构的原理与前述强夯机变幅机构相似,第二绳索52及其在定动滑轮组上的卷绕方式可以参考前述强夯机变幅机构,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在图5所示的方位中,第二油缸12在上下方向进行伸缩运动,当第二油缸12伸出时,第二油缸12整体长度变长,第二动滑轮组32向上运动,第二动滑轮组32和第二定滑轮组22之间的距离减小,夯锤G相应地下落;当第二油缸12缩回时,第二油缸12整体长度变短,第二动滑轮组32向下运动,第二动滑轮组32和第二定滑轮组22之间的距离增加,夯锤G相应地上提。
第二定滑轮组2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定滑轮,同样地,第二动滑轮组32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动滑轮。为了增加倍率,第二定滑轮组22优选包括多个定滑轮,第二动滑轮组32的动滑轮数量与定滑轮的数量相匹配,夯锤G的行程是第二油缸12行程的M倍,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二油缸12的行程可以保持在合理的范围,降低了生产制造难度,具有易于实施的优点。
进一步地,优选强夯机的臂架7为箱形结构或桁架结构,第二油缸12的第一端设置于臂架7上,第二油缸12相对于臂架7平行设置,从而可以优化空间布局,并可以使得整体外型美观。
臂头导向滑轮4设置于臂架7的端部的臂头上,可以根据臂头的结构设置一个或两个。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臂头导向滑轮4包括两个,第二绳索52依次绕过两个臂头导向滑轮4。
在臂头导向滑轮4上还可以安装编码器40,该编码器40的轴心与臂头导向滑轮4的转轴连接,编码器40用于检测臂头导向滑轮4的转动角位移。该转动角位移可以作为施工策略制定的依据。比如,可以根据该转动角位移,计算每次夯击的夯击深度,进而判断夯击是否达标。
此外,第二油缸12的无杆腔的缓冲区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缓冲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则控制第二油缸12的活塞杆停止动作。该压力传感器可以保证第二油缸12每次夯击作业时均能缩回到位,将夯锤G提升至最高点,不会出现撞缸的情况,且编码器40均可在该点清零计算,从而实现无累计误差的测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强夯机变幅机构改变了传统的卷扬驱动机构,利用油缸驱动力大的特点,改用油缸驱动动滑轮组,并通过定动滑轮组来拓展行程,实现臂架7的起臂和落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强夯机变幅机构的驱动部件为液压油缸,相对于包括马达、减速机和制动器的卷扬驱动机构而言,其结构简单、易于维修,在保证变幅功能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2)作业平稳、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油缸11并不直接拉动第一绳索51,第一油缸11的运动方向和动滑轮组的轴线之间可具有垂直关系,在起臂和落臂过程中,第一绳索51的走向固定且单一,不会出现现有技术因倾斜而造成卷筒晃动的现象,作业过程中各部件的损伤较小,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油缸(11)、第一定滑轮组(21)、第一动滑轮组(31)及第一绳索(51),其中:
所述第一油缸(11)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强夯机的车体、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动滑轮组(31);
所述第一绳索(51)在所述第一定滑轮组(21)和所述第一动滑轮组(31)上卷绕后,其端部用于连接强夯机的臂头;
所述第一油缸(11)伸缩运动时,所述第一动滑轮组(31)随所述第一油缸(11)运动,所述第一动滑轮组(31)和第一定滑轮组(21)之间的距离增加或减小,用于驱动所述强夯机的臂架(7)以其与车体的铰接点为中心摆动,实现臂架(7)的起臂和落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滑轮组(21)包括多个定滑轮,所述第一动滑轮组(31)的动滑轮数量与所述定滑轮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第一绳索(51)的行程是第一油缸(11)行程的N倍,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均为X个,其中X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绳索(51)的首端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绳索(51)交替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在绕过最后一个动滑轮后向上连接臂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为Y个,所述动滑轮为Y+1个,其中Y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绳索(51)的首端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绳索(51)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后,交替绕过其余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在绕过最后一个动滑轮后向上连接臂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各动滑轮均设置于同一个安装轴(61)上,并以该安装轴(61)的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安装轴(61)设置于安装架(62)上,所述第一油缸(1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安装架(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强夯机的上车平台上设置有支架,所述第一定滑轮组(21)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滑轮组(31)仅连接1个第一油缸(11)。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11)的活塞杆端连接所述第一动滑轮组(31),所述第一油缸(11)的缸筒端连接所述车体。
9.一种强夯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强夯机变幅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强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夯机还包括油缸驱动的强夯机提升机构,所述强夯机提升机构包括第二油缸(12)、第二定滑轮组(22)、第二动滑轮组(32)、臂头导向滑轮(4)及连接夯锤(G)的第二绳索(52),其中:
所述第二油缸(12)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强夯机的车体、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动滑轮组(32);
所述第二绳索(52)在所述第二定滑轮组(22)和第二动滑轮组(32)上卷绕后,绕过所述臂头导向滑轮(4),并转向至连接所述夯锤(G);
所述第二油缸(12)伸缩运动时,所述第二动滑轮组(32)随所述第二油缸(12)运动,所述第二动滑轮组(32)和所述第二定滑轮组(22)之间的距离增加或减小,所述第二绳索(52)的末端及所述夯锤(G)相应地上提或下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强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滑轮组(22)包括多个定滑轮,所述第二动滑轮组(32)的动滑轮数量与所述定滑轮的数量相匹配,所述夯锤(G)的行程是第二油缸(12)行程的M倍,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强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夯机的臂架(7)为箱形结构或桁架结构,所述第二油缸(12)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臂架(7)上,所述第二油缸(12)相对于所述臂架(7)平行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强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臂头导向滑轮(4)包括两个,所述第二绳索(52)依次绕过两个臂头导向滑轮(4)。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强夯机,所述第二油缸(12)的无杆腔的缓冲区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缓冲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则控制所述第二油缸(12)的活塞杆停止动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强夯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编码器(40),所编码器(40)的轴心与所述臂头导向滑轮(4)的转轴连接,所述编码器(40)用于检测所述臂头导向滑轮(4)的转动角位移。
CN201220623526.1U 2012-11-22 2012-11-22 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及强夯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007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623526.1U CN203007924U (zh) 2012-11-22 2012-11-22 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及强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623526.1U CN203007924U (zh) 2012-11-22 2012-11-22 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及强夯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07924U true CN203007924U (zh) 2013-06-19

Family

ID=48599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623526.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007924U (zh) 2012-11-22 2012-11-22 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及强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0792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9079A (zh) * 2012-11-22 2013-03-20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及强夯机
CN103395702A (zh) * 2013-08-19 2013-11-20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起升机构及具有其的起重机
CN104925644A (zh) * 2015-06-10 2015-09-23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阴极导电组件翻转倒位吊装施工方法
KR101784812B1 (ko) * 2015-08-19 2017-11-06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해상 크레인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9079A (zh) * 2012-11-22 2013-03-20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及强夯机
CN102979079B (zh) * 2012-11-22 2014-04-16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及强夯机
CN103395702A (zh) * 2013-08-19 2013-11-20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起升机构及具有其的起重机
CN103395702B (zh) * 2013-08-19 2016-08-10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起升机构及具有其的起重机
CN104925644A (zh) * 2015-06-10 2015-09-23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阴极导电组件翻转倒位吊装施工方法
KR101784812B1 (ko) * 2015-08-19 2017-11-06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해상 크레인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9079B (zh) 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及强夯机
CN102979075B (zh) 一种强夯机
CN102979078B (zh) 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提升机构及强夯机
CN203007924U (zh) 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变幅机构及强夯机
CN105502178B (zh) 一种具备旋挖功能的伸缩臂履带起重机
CN102296585B (zh) 一种液压顶升式强夯机
CN101182761A (zh) 一种有杆抽油装置
CN111622054A (zh) 一种地面平整夯实装置
CN205313019U (zh)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
CN102296586A (zh) 步履式强夯机
CN205712146U (zh) 一种高边坡施工升降平台
CN102979074B (zh) 一种无线遥控的强夯机
CN206128064U (zh) 一种便捷式打桩机
CN100354478C (zh) 自动平衡式强夯机
CN203007925U (zh) 一种强夯机
CN202214717U (zh) 一种液压顶升式强夯机
CN202577400U (zh) 连续墙抓斗成槽机
CN203007926U (zh) 一种无线遥控的强夯机
CN2723517Y (zh) 伸缩履带电液桩机
CN209277153U (zh) 防汛打桩机
CN201534972U (zh) 主杆调平门架式强夯机
CN206902686U (zh) 一种土石混填路基用的强夯机
CN202466585U (zh) 一种大行程高冲击多功能液压打桩机
CN202322116U (zh) 一种倒三角臂移动配重起重机械
CN103046531B (zh) 一种强夯机及其防冲击变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4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416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