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35192U - 一种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35192U
CN202935192U CN 201220529897 CN201220529897U CN202935192U CN 202935192 U CN202935192 U CN 202935192U CN 201220529897 CN201220529897 CN 201220529897 CN 201220529897 U CN201220529897 U CN 201220529897U CN 202935192 U CN202935192 U CN 2029351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seat
guide runner
harness guide
wiring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2989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勇
张辉
严世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feng Adient Shenyang Sea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52989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351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351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3519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包括座椅和供座椅滑动的一对座椅地滑轨,其还包括:一固定在车身底板上、用以支撑线束的壳体,在壳体的顶面上开设有与座椅地滑轨平行的滑槽;一滑动配置在滑槽中的线束导向滑块,线束导向滑块依靠座椅推动而与座椅同步来回滑移;一中间部分穿过线束导向滑块的线束,线束具有由线束导向滑块向壳体外延伸的外线束部和由线束导向滑块向壳体内延伸的内线束部,其中在外线束部的端部设置有与座椅连接的第一线束端口,在内线束部的端部设置有与车身连接的第二线束端口。本实用新型滑轨系统可独立构成,因此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从而也可使用于不同滑轨的车辆中,从而扩大产量而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动座椅供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该结构能够为前后调节行程超过600mm的座椅提供电力及信号传递。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乘客对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座椅上的电动/电子设备也随之发展,对于轿车,因为座椅的前后调节行程一般小于300mm,不会超过座椅的座垫长度,电源及信号线可直接接到车身。但是对于MVP商务车的中排座椅,前后调节行程比较大,一般会超过座椅的座垫长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采用与一般轿车的供电形式,即直接连接到车身,就会产生线束外露、外观不良、线束易被损坏等问题。 
目前有解决座椅长行程所导致的线束外露而产生安全隐患和外观问题的现有技术。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结构复杂、可靠性较低、成本高等缺点。 
1:特开2004-210084号公报(第10页,图11、图12)(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座椅供电结构,该供电结构使汽车座椅在滑动情况下,与座椅连接的供电线束不被干涉地收纳于座椅中。 
下面结合附图14来对专利文献1的座椅供电结构进行说明,此座椅供电结构如下:在滑轨101附近且在地板上设有电缆布置导轨102,在电缆布置导轨102内布置线束103,通过滑轨上侧104以及托架臂105支承与座椅侧的配线106相连的联接器107,这样既可供电,又可避免线束外漏。但是,专利文献1中供电结构,部件数量较多,结构复杂,组装花费时间多,且供电电缆装置中应避免浸入液体、尘等杂质。 
2、特开2006-CN1800544A号(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座椅供电结构: 
结合附图15来对专利文献2的座椅供电结构进行说明,此模块包括供电拖链电缆201,包括供电拖链电缆导轨202、连接部件203和线束204。通过连接部件203使设置在车身地板上的供电拖链电缆201与座椅相连,因此当座椅滑动时,供电拖链电缆201与座椅一起滑动。供电拖链电缆201封闭地嵌在车身地板和地毯之间,因此,在座椅滑动过程避免线束外漏问题。但是,专利文献2中供电模块,导线拖链电缆成本高,结构较复杂,在拖动过程可能出现异响问题,且拖链拐角半径小,在一定使用周期后,拖链容易出现疲劳损坏。 
美国专利US6997499G公开的座椅供电结构,其是在车身地板上设置一个容线槽,将电缆收纳在该容线槽内,这样的座椅供电结构需要在车身底板上设置具有一定深度的容线槽,无形中增加的车身底板的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座椅供电结构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实现车身到座椅传递电力及信号的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该供电结构能帮助座椅实现长行程的前后调节,可达600mm,且不出现供电线束外露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包括座椅和供座椅滑动的一对座椅地滑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固定在车身底板上、用以支撑线束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顶面上开设有与座椅地滑轨平行的滑槽; 
一滑动配置在所述滑槽中的线束导向滑块,所述线束导向滑块依靠座椅推动而与座椅同步来回滑移; 
一中间部分穿过所述线束导向滑块的线束,所述线束具有由所述线束导向滑块向壳体外延伸的外线束部和由所述线束导向滑块向壳体内延伸的内线束部,其中在所述外线束部的端部设置有与座椅连接的第一线束端口,在所述内线束部的端部设置有与车身连接的第二线束端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线束部和内线束部具有被延伸余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一与所述座椅地滑轨平行的线束导向滑轨,所述线束导向滑块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线束导向滑轨配合,以保证所述线束导向滑块沿所述线束导向滑轨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线束穿过所述线束导向滑块的中间采用扁平排线方式进行排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导向滑块包括一线束导向滑块本体和线束导向滑块封盖,所述线束导向滑块大致呈T字型结构并在所述线束导向滑块本体内开设有一线束穿过腔,所述线束穿过腔的上、下部均开设有线束出口;大致呈T字型结构的线束导向滑块本体的横档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而大致呈T字型结构的线束导向滑块本体的直档部穿过所述壳体上的滑槽;在所述大致呈T字型结构的线束导向滑块的横档部的一端配置有与所述线束导向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的滑槽上配置有装饰盖,所述装饰盖上开设有一所述滑槽平行的线束导向滑块伸出缝,所述线束导向滑块的直档部由所述线束导向滑块伸出缝伸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座椅上设置有向下延伸、驱动所述线束导向滑块前后移动的座椅前、后挡点,所述座椅前、后挡点位于所述线束导向滑块的前后两侧,其中座椅后挡点驱动所述线束导向滑块向前移动,所述座椅前挡点驱动所述线束导向滑块向后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配置在所述一对座椅地滑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三角形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线束除了中间部分外均采用软质材料包覆。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滑轨系统可独立构成,因此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从而也可使用于不同滑轨的车辆中,从而扩大产量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座椅、座椅地滑轨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结构装配后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结构中壳体、线束导向滑块和座椅前、后挡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结构中线束与线束导向滑块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座椅处于中间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座椅处于中间位置时的线束导向滑块和线束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座椅处于最前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座椅处于最前位置时的线束导向滑块和线束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座椅处于最后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座椅处于最后位置时的线束导向滑块和线束的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结构中线束导向滑块受力关系示意图。 
图14为专利文献1座椅供电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专利文献2座椅供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如下: 
参见图1至图2,图1至图2给出了座椅、座椅地滑轨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结构装配后的整体示意图,由图1至图3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结构300安装在车身地板400上,位于固定于车身地板400上的一对座椅地滑轨610、620之间,其安装的前后位置取决于座椅500设计位置。 
参见图3至图6,图中给出的供电结构300包括一个采用紧固件固定在车身底板400上、用以支撑线束的壳体310,壳体310为一三角形壳体,其位于固定于车身地板400上的一对座椅地滑轨610、620之间,其安装的前后位置取决于座椅500设计位置。 
在壳体310的顶面上开设有与座椅地滑轨610、620平行的滑槽311,在壳体310的滑槽311上配置有一装饰盖320,装饰盖320上开设有一滑槽311平行的线束导向滑块伸出缝321。 
在壳体310内安装有一座椅地滑轨610、620平行的线束导向滑轨330。 
供电结构300中的线束导向滑块340包括一线束导向滑块本体341和线束导向滑块封盖342,线束导向滑块341大致呈T字型结构并在线束导向滑块本体341内开设有一线束穿过腔(图中未示出),线束穿过腔的上、下部均开设有线束出口341a、341b;大致呈T字型结构的线束导向滑块本体341的横档部341c设置在壳体310内,而直档部341d穿过由装饰盖320上的线束导向滑块伸出缝321并由其伸出,在大致呈T字型结构的线束导向滑块本体340的横档部341c端配置有与线束导向滑轨330滑动配合的滑块341e,这样线束导向滑块340就可以沿线束导向滑轨330移动。 
线束350的中间部分351采用扁平排线方式进行排线,穿过线束导向滑块本体341的线束穿过腔,由线束穿过腔的线束出口341a、341b穿出来,线束350的中间部分351采用扁平排线方式进行排线,目的是使保证装饰盖320外观,且线束350在线束导向滑块340处不被损坏。 
线束350具有由线束导向滑块340向壳体310外延伸的外线束部352和由线束导向滑块340向壳体310内延伸的内线束部353,线束350除了中间部分351外均采用软质材料包覆。而且外线束部352和内线束部353具有足够多的被延伸余量。另外在外线束部352的端部设置有与座椅500连接的线束端口352a,在内线束部353的端部设置有与车身连接的线束端353a。 
为了驱动线束导向滑块340跟随座椅500来回滑移,在座椅500的前后端上设置有向下延伸、驱动线束导向滑块340前后移动的座椅前、后挡点510、520,座椅前、后挡点510、520位于线束导向滑块340的前后两侧。座椅前、后挡点510、520之间的距离为L1。 
上述供电结构的各零部件的装配关系以及安装顺序是:线束350的中间部分351穿入线束导向滑块本体341的线束穿过腔,由线束穿过腔的线束出口341a、341b穿出来,然后将线束导向滑块封盖342扣在线束导向滑块本体341上。再将直档部341d穿过壳体310顶面的滑槽311,同时将线束导向滑块本体340的横档部341c一端的滑块341e扣在线束导向滑轨330上。再在壳体310顶面的滑槽311上安装装饰盖320,使直档部341d穿过装饰盖320上的线束导向滑块伸出缝321并伸出。再将线束350通过与车身连接的线束端口353a与车身连接、并将壳体310通过紧固件 安装再车身地板400上,再将与座椅连接的线束端口352a与设计有座椅前挡点510、座椅后档点520的座椅500相连接,铺上地毯700。 
整个供电结构装配好以后,壳体310这一部分基本上位于地毯700下方,只有装饰盖320部分露出地毯700外,比较美观。 
参见图7和图8,当座椅500处于座椅地滑轨610、620的中间位置时,供电结构300中的线束导向滑块340在座椅前挡点510和座椅后挡点520之间。供电结构300中的线束的外线束部352和内线束部353均呈自然状态柔性卷曲。 
参见图9和图10,当座椅500调节至座椅地滑轨610、620最前位置时,此时座椅后档点520将供电结构300中的线束导向滑块340推至最前端。供电结构300中的线束的外线束部352和内线束部353从卷曲状态拉伸到一定程度,此时只要保证线束的外线束部352和内线束部353足够长,就不会有拉断等失效。 
参见图11和图12,当座椅500调节至座椅地滑轨610、620最后位置时,此时座椅前档点510将供电结构300中的线束导向滑块340推至最后端,供电结构300中的线束的外线束部352和内线束部353从拉伸到一定程度状态回到卷曲程度最大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结构在座椅500前后滑动,座椅前、后挡点510、520推动线束导向滑块340滑动,带动线束的外线束部352和内线束部353拉伸、卷曲,线束的外线束部352和内线束部353始终处于不可见位置。 
参见图7至图8,当座椅500的前后调节总行程小于L1时,线束导向滑块340可不滑动。 
参见图9至图12,当座椅的前后调节总行程大于L1时,座椅前、后档点510、520推动线束导向滑块340滑动,座椅500滑动所允许的最大行程为线束导向滑块行程距离L2与座椅前档点510与座椅后档点520之间距离L1之和(L1+L2)再减去线束导向滑块340头部宽度,其决定了装饰盖320中的线束导向滑块伸出缝321的长度以及壳体310上的滑槽311的长度。 
结合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中,线束导向滑块本体341为“T”字型设计,其直档部341d的长度设定为L,滑块341e的长度设定为L’,由力矩平衡原理:F×L’=F1×L;F×L’=F2×L;F1=F2;可知L一 定,同样的推力F情况,滑块341e的长度L’越长,则两端所承受的正压力F1,F2越小,这样可降低线束导向滑块本体340滑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μF1、μF2,既可以使滑动顺畅,也可以保证滑动过程不会因为摩擦力过大而发生自锁。 
上述实施的各种结构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但并不局限于实用新型内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原理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更替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应当理解,这些修改或者变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包括座椅和供座椅滑动的一对座椅地滑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固定在车身底板上、用以支撑线束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顶面上开设有与座椅地滑轨平行的滑槽; 
一滑动配置在所述滑槽中的线束导向滑块,所述线束导向滑块依靠座椅推动而与座椅同步来回滑移; 
一中间部分穿过所述线束导向滑块的线束,所述线束具有由所述线束导向滑块向壳体外延伸的外线束部和由所述线束导向滑块向壳体内延伸的内线束部,其中在所述外线束部的端部设置有与座椅连接的第一线束端口,在所述内线束部的端部设置有与车身连接的第二线束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线束部和内线束部具有被延伸余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一与所述座椅地滑轨平行的线束导向滑轨,所述线束导向滑块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线束导向滑轨配合,以保证所述线束导向滑块沿所述线束导向滑轨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穿过所述线束导向滑块的中间采用扁平排线方式进行排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导向滑块包括一线束导向滑块本体和线束导向滑块封盖,所述线束导向滑块大致呈T字型结构并在所述线束导向滑块本体内开设有一线束穿过腔,所述线束穿过腔的上、下部均开设有线束出口;大致呈T字型结构的线束导向滑块本体的横档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而大致呈T字型结构的线束导向滑块本体的直档部穿过所述壳体上的滑槽;在所述大致呈T字型结构的线束导向滑块的横档部的一端配置有与所述线束导向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滑槽上配置有装饰盖,所述装饰盖上开设有一所述滑槽平行的线束导向滑块伸出缝,所述线束导向滑块的直档部由所述线束导向滑块伸出缝伸出。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上设置有向下延伸、驱动所述线束导向滑块前后移动的座椅前、后挡点,所述座椅前、后挡点位于所述线束导向滑块的前后两侧,其中座椅后挡点驱动所述线束导向滑块向前移动,所述座椅前挡点驱动所述线束导向滑块向后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配置在所述一对座椅地滑轨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三角形壳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除了中间部分外均采用软质材料包覆。 
CN 201220529897 2012-10-16 2012-10-16 一种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351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29897 CN202935192U (zh) 2012-10-16 2012-10-16 一种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29897 CN202935192U (zh) 2012-10-16 2012-10-16 一种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35192U true CN202935192U (zh) 2013-05-15

Family

ID=48319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2989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35192U (zh) 2012-10-16 2012-10-16 一种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3519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2497A (zh) * 2012-10-16 2013-01-09 沈阳延锋江森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
GB2514912A (en) * 2014-04-16 2014-12-10 Daimler Ag Connect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ally connecting a removable seat of a vehicle to a power source
WO2022257853A1 (zh) * 2021-06-07 2022-12-15 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座椅腿托延伸线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2497A (zh) * 2012-10-16 2013-01-09 沈阳延锋江森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
CN102862497B (zh) * 2012-10-16 2014-12-10 沈阳延锋江森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
GB2514912A (en) * 2014-04-16 2014-12-10 Daimler Ag Connect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ally connecting a removable seat of a vehicle to a power source
WO2022257853A1 (zh) * 2021-06-07 2022-12-15 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座椅腿托延伸线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15379B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US9586494B2 (en) Alignment method for a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structure
CN103010240B (zh) 轨道客车车体
CN202935192U (zh) 一种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
EP2905865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coils
US9586491B2 (en)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structure
CN103101483A (zh) 汽车客舱内的导轨对中的功能元件的支承装置
CN103241111A (zh) 一种车底侧向连动换电池的电动车及其取换电池的装置
CN107791811A (zh) 电池组
CN209305399U (zh) 一种侧向布置的长行程座椅供电结构
CN104249662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存储空间的保护设备及其驱动设备
CN102862497B (zh) 一种长行程座椅的供电结构
CN203283769U (zh) 一种承载板的链条驱动结构
CN103264633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的安装结构
CN106312404B (zh) 适用于多车型无源台车
CN112622711A (zh) 一种车用电动座椅长滑道系统
JP2019068563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装置
CN106312407B (zh) 无源台车的三向无极支撑机构
CN112079297B (zh) 一种可远程操控的电动推高车
CN106312406B (zh) 多车型无源台车平台
CN209955798U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定位机构
JP6015558B2 (ja) スライドシート用の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CN217198440U (zh) 一种搬运小车的行走结构
CN206231258U (zh) 汽车中控翻转式伸缩扶手
CN102358156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包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15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