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96479U - 一种汽车启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启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96479U
CN202896479U CN 201220538869 CN201220538869U CN202896479U CN 202896479 U CN202896479 U CN 202896479U CN 201220538869 CN201220538869 CN 201220538869 CN 201220538869 U CN201220538869 U CN 201220538869U CN 202896479 U CN202896479 U CN 202896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links
mouth
input end
relay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3886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种秀俭
王木森
刘大朋
吴斌
郑吉刚
万树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JIYANG FIRE FIGHTING VEHICLE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JIYANG FIRE FIGHTING VEHICLE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JIYANG FIRE FIGHTING VEHICLE Ltd Co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JIYANG FIRE FIGHTING VEHICLE Ltd Co
Priority to CN 20122053886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96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96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9647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启动系统,其结构为:输入端与外部供电系统的输出端,汽车启动开关的触发端相连的供电控制装置;输出端与蓄电池相连,并对蓄电池进行智能充电的智能充电装置,其输入端连接供电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输出端与气压刹车储气筒相连,并对气压刹车储气筒进行智能充气的智能充气装置,其输入端连接供电控制装置的输出端。通过上述结构,对停放中的汽车,基于供电控制装置的控制,使外部供电系统通过智能充电装置对蓄电池进行实时充电,使智能充气装置对气压刹车储气筒进行实时充气,实现在汽车经过长时间停放,再次使用时也不需要提前对其蓄电池和/或气压刹车储气筒进行长时间的充电和/或充气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启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构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启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当汽车长时间停驻时,汽车会出现蓄电池系统自动消耗电量以及气压刹车储气筒漏气的现象。
由于汽车发动机的点火原理是汽车的蓄电池直流电通过点火线圈使起动电压升高,然后分配到各气缸的火花塞,火花塞在气缸内点燃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推动活塞运转。由此可以看出,在汽车启动的过程中,蓄电池如果不能提供所需的直流电,会直接导致汽车的无法启动。因此,长时间停放的汽车蓄电池如果亏电严重,车辆将无法启动。
对于气动制动系统的车辆,汽车在启动过程中,如果气路中的气压不够,汽车的制动器系统中的制动阀就不能通过气压压力顶开,直接导致汽车的刹车抱死,进而引起不能起步的后果。
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现实中的汽车启动系统并不能自行解决,采取的往往是启动经过长时间停放的车辆之前,先对汽车蓄电池和/或汽车气压刹车储气筒进行一段时间的充电和/或充气;也就是说在启动经过长时间停放的车辆之前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电和/或充气,这种解决办法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在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发动车辆的情况下不能满足用户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启动系统,以克服在启动经长期停放的汽车前需要花费长时间对汽车的蓄电池和/或气压刹车储气筒进行充电和/或充气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启动系统,应用于具有汽车启动开关的汽车,包括:
外部供电系统;
输入端与所述外部供电系统的输出端、所述汽车启动开关输出端相连的供电控制装置;
蓄电池;
输出端与所述蓄电池相连,并对所述蓄电池进行智能充电的智能充电装置,所述智能充电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控制装置的输出端;
气压刹车储气筒;
输出端与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相连,并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进行智能充气的智能充气装置,所述智能充气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控制装置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智能充气装置包括:
输入端与所述供电控制装置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相连,并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进行充气的空压机;
输出端与所述空压机相连,输入端与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相连,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气压进行实时检测,并在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气压低于汽车启动气压时启动所述空压机的气压监控器。
优选的,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智能充电装置与所述蓄电池之间,对所述蓄电池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所述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供电控制装置包括:小型断路器、第一继电器开关、第二继电器开关、第一继电器线圈、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开关、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线圈、第二继电器线圈、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开关、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线圈、第三继电器开关和第三继电器线圈;
所述小型断路器的输入端与外部供电系统的一端相连,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输入端,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输入端、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的常闭触点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的常闭触点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智能充电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的常闭触点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智能充气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的常闭触点的开启和关闭由其配套的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触发;
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与所述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线圈并联,并联的一端与所述汽车启动开关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并联的一端同时与所述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相连,第三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线圈相连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线圈对其配套的所述第三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开启和关闭进行触发,所述第三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输入端还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相连;
所述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相连;
所述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部供电系统的另一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外部供电系统包括:电缆卷盘、供电插头、供电插座和供电电源;
所述供电插座的输出端与所述供电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供电插座的输入端插孔与所述供电插头的一端相配套;
所述供电插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缆卷盘的活动端相连;
所述电缆卷盘的固定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供电控制装置输入端与所述供电插座输出端之间,当充电和/或充气结束后使所述供电插头与所述供电插座分离的插头脱落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供电插头上,当所述供电插头与所述供电插座分离,与所述供电插头连接的所述电缆卷盘的活动端将所述供电插头回收至所述电缆卷盘后,自动盖上的防护盖
优选的,所述插头脱落装置包括:电磁铁结构;
所述电磁铁的线圈一端与第三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相连。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汽车启动系统,其主要通过安装于汽车上的智能充电装置、智能充气装置、外部供电系统和供电控制装置,在汽车停止使用期间,基于供电控制装置的控制,使外部供电系统通过智能充电装置对蓄电池进行实时充电,以及使智能充气装置对气压刹车储气筒进行实时充气。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该汽车启动系统的结构,实现了对汽车蓄电池的实时电量补充,使蓄电池电压始终保持在汽车启动所需的电压范围内,避免了蓄电池自动耗电造成亏电严重的现象;同时可以实现对汽车气压刹车储气筒的实时补气,使气压刹车储气筒气压始终保持在汽车启动所需的气压范围内,避免了气压刹车储气筒漏气造成气压不足的现象;进而实现在汽车经过长时间停放,再次使用时也不需要提前对其蓄电池和/或气压刹车储气筒进行长时间的充电和/或充气的目的;即便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也可以保证汽车在第一时间快速的发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汽车启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公开的智能充气装置的基本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公开的供电控制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公开的供电控制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公开的供电控制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公开的外部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公开的插头脱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的结合汽车启动开关的汽车启动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结合图1至图8公开的汽车启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启动系统。通过其中的智能充电装置对汽车蓄电池电压的实时检测;当检测到蓄电池电压下降至汽车启动电压之下时,自主启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自主关闭;通过其中的智能充气装置对汽车气压刹车储气筒气压的实时检测;当检测气压刹车储气筒气压下降至汽车启动气压之下时,自主启动对气压刹车储气筒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自主关闭。通过该汽车启动系统,能够实现对汽车蓄电池进行实时的电量补充和汽车气压刹车储气筒进行实时的补气的目的,从而解决了由于汽车因长期停放造成的蓄电池亏电严重、气压刹车储气筒漏气严重,且在启动前需要对蓄电池和/或气压刹车储气筒进行长时间充电和/或充气的缺陷。具体的连接以及其实现方式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汽车启动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具有汽车启动开关的汽车上,如图1所示,包括:外部供电系统100、供电控制装置110、蓄电池120、智能充电装置130、气压刹车储气筒220和智能充气装置230。
所述供电控制装置110的输入端A1与所述外部供电系统100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供电控制装置110的输出端B1与所述智能充电装置130的输入端A2,以及所述智能充气装置230的输入端A3相连。
所述智能充电装置130的输出端B2与所述蓄电池120相连,在需要进行智能充电的过程中实现对所述蓄电池120的智能充电。
所述智能充气装置230的输出端B3与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相连,在需要进行智能充气的过程中实现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的智能充气。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充电的过程为:由所述智能充电装置130对所述汽车蓄电池120的电压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获得所述蓄电池120的电压信号确定是否需要对其进行充电。具体为:当所述蓄电池120的电压低于汽车启动电压时,基于供电控制装置110的控制,使所述智能充电装置130自主启动,并利用外部供电系统100提供的电量,通过该智能充电装置130的输出端对所述蓄电池120进行充电;当所述蓄电池120的电压不低于汽车启动电压时,则保持。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充电装置130可以同时结合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测量到的所述汽车蓄电池120的温度,对该汽车蓄电池120的电压情况进行实时检测。该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智能充电装置130与所述蓄电池120之间。
进行充气的过程为:由所述智能充气装置230对所述汽车的气压刹车储气筒220气压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获得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的气压信号确定是否需要对其进行充气。具体为:当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的气压低于汽车启动气压时,基于供电控制装置110的控制,以及外部供电系统100提供的电量,使所述智能充气装置230自主启动,并通过其输出端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进行充气;当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的气压不低于汽车启动气压时,则保持。
在该公开的实施例一中所提到的所述供电控制装置110,其除了用于对所述智能充电装置130和所述智能充气装置230的供电控制,同时,该汽车启动系统通过供电控制装置110与汽车启动开关的输出端相连,当汽车启动的时候,由所述供电控制装置110先切断对所述智能充电装置130和所述智能充气装置230的供电之后,使所述智能充电装置130,所述智能充气装置230与所述外部供电系统100断开,从而进一步保证汽车启动系统在汽车启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汽车启动系统的结构,通过所述智能充电装置130对所述汽车蓄电池120电压的实时检测,当检测到所述蓄电池120电压下降至汽车启动电压之下时,自主启动对所述蓄电池120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自主关闭;同时,通过所述智能充气装置230对所述汽车气压刹车储气筒220气压的实时检测,当检测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气压下降至汽车启动气压之下时,自主启动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自主关闭。该系统实现了对所述汽车蓄电池120进行实时的电量补充和所述汽车气压刹车储气筒220进行实时的补气,解决了汽车因长期停放造成蓄电池120亏电严重和/或气压刹车储气筒220漏气严重,在启动前需要对蓄电池120和/或气压刹车储气筒220分别进行长时间充电和/或充气的缺陷。
实施例二
基于图1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汽车启动系统,通过所述智能充电装置130对所述蓄电池120的实时充电,和所述智能充气装置230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的实时充气,解决了汽车因长期停放蓄电池120亏电、气压刹车储气筒220漏气,以及再次启动汽车时需要对蓄电池120和气压刹车储气筒220分别进行长时间充电和充气的问题。
其中,为了实现充气功能的自主性启动,所述的智能充气装置230的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气压监控器210和空压机240。
所述气压监控器210的输出端B4与所述空压机240的一输入端相连,输入端A4与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相连,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气压进行实时检测,并在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气压低于汽车启动气压时启动所述空压机240。
所述空压机240的另一输入端与所述供电控制装置110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空压机240的输出端与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相连,并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进行充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二中提到的气压监控器210用于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进行气压的实时检测,当检测到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的气压不低于汽车启动气压时,保持;当检测到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的气压低于汽车启动气压时,所述气压监控器210向所述空压机240发送信号,启动所述空压机240,实现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的充气;当检测到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的气压恢复至汽车启动气压范围的时候,关闭所述空压机240,停止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的充气。
其中,在进行上述检测时涉及的汽车启动气压范围为0.5MPa(兆帕)至0.7MPa之间。这是本实用新型给出的较优的范围,对此在实际应用和检测的过程中,该汽车启动气压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另外,所述气压监控器210与所述空压机240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是两个分开的设备,也可以将所述气压监控器210内置于所述空压机240之中,或以其他形式实现,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汽车启动系统的结构,通过所述气压监控器210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的气压检测,根据检测到的气压信号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进行充气。当需要充气时,由气压监控器210发送信号给所述空压机240,基于所述供电控制装置110控制外部供电系统提供电量,使所述空压机240启动并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关闭。
结合实施例一中记载的汽车启动系统的结构,本实施例二公开的该智能充气装置具体实现了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的实时充气。即实现了每当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220气压低于汽车启动气压时,就对其进行充气,使其气压始终维持在汽车启动气压的范围内的目的。进而解决了汽车由于长时间停放气压刹车储气筒220漏气,再次启动车辆之前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对车辆的气压刹车储气筒220进行充气的缺陷。同时,通过上述公开的智能充气装置对气压刹车储气筒进行充气,可以使汽车的气刹系统的气压始终保持在0.5MPa到0.7MPa之间,从而使车辆启动后可以马上出库。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为上述图1中公开的供电控制装置110的具体结构图,主要包括:小型断路器300、第一继电器开关KA1、第二继电器开关KA2、第一继电器线圈310、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开关KA3和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线圈320;同时,该图1中示出的供电控制装置110的具体结构中还包括图4和图5所示的结构,图4中主要包括:第二继电器线圈330、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开关KA4、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线圈340和第三继电器线圈350;图5中主要包括:第三继电器开关KA5。
所述小型断路器300的输入端与外部供电系统100的一端相连,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开关KA1的常开触点K1的输入端,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开关KA3的常开触点K3的输入端、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线圈320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继电器开关KA1的常开触点K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KA2的常闭触点K2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KA2的常闭触点K2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智能充电装置13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KA2的常闭触点K2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智能充气装置23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KA2的常闭触点K2的开启和关闭由其配套的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330触发(结合附图4)。
所述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开关KA3的常开触点K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310的一端相连。
所述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线圈320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310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部供电系统100的另一端相连。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330与所述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线圈340并联,并联的一端与所述汽车启动开关KEY的输出端相连,且所述并联的一端同时与所述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开关KA4的常开触点K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开关KA4的常开触点K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继电器线圈350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继电器线圈35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330、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线圈340相连后与所述蓄电池120的负极(参考附图5)连接。
也就是说:该汽车启动开关KEY的输出端与供电控制装置110中的第二继电器线圈330、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线圈340、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开关KA4的常开触点K4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三继电器线圈350对其配套的所述第三继电器开关KA5的常开触点的开启和关闭进行触发(结合附图4),所述第三继电器开关KA5的常开触点K5的输入端还与所述蓄电池120的正极相连。
如图6所示为上述图1中公开的外部供电系统100的具体结构图,主要包括:电缆卷盘400、供电插头410、供电插座420和供电电源430。
所述供电插座420的输出端与所述供电控制装置11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供电插座420的输入端插孔与所述供电插头410的一端相配套。
所述供电插头41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缆卷盘400的活动端相连。
所述电缆卷盘400的固定端与所述供电电源430相连。
如图7所示,为在上述图1所公开的汽车启动系统的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插头脱落装置500。该插头脱落装置500设置于所述供电控制装置110输入端与所述供电插座420输出端之间,当汽车启动时使所述供电插头410与所述供电插座420分离的插头脱落装置。
基于上述所公开的结构,在汽车启动时,通过设置的插头脱落装置500使该供电插头410和供电插座420自动与车体分离,不需要人为干预,从而进一步节省了宝贵的出车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该插头脱落装置500可以具体为电磁铁360结构,其连接关系结合附图5为:所述电磁铁360的线圈一端与第三继电器开关KA5的常开触点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蓄电池120的负极相连。
另外,在该供电插头410上还设置有一防护盖(图中未示出),当所述供电插头410与所述供电插座420分离,与所述供电插头410连接的所述电缆卷盘400的活动端将所述供电插头410回收至所述电缆卷盘400内后,该防护盖可自动盖上。这样可以提高用户安全以及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在完成上述充电和充气的过程后,保证汽车一直处于可快速出库的状态下,基于上述附图1至附图7公开的汽车启动系统,如图8所示,基于汽车上的汽车启动开关KEY,即汽车的启动钥匙装置实现对汽车的启动。其中,该汽车启动开关KEY的触发端(即输出端)与所述供电控制装置110的输入端连接。
结合图4可知,该汽车启动开关LEY的触发端与所述供电控制装置110中的第二继电器线圈330未接地的一端相连。
当驾驶员启动车辆时,由所述汽车启动开关KEY发送钥匙门信息给所述供电控制装置110,所述供电控制装置110接收到信号之后,断开对所述智能充电装置130和智能充气装置230的供电。同时,启动所述插头脱落装置500,实现与所述外部供电系统100的自主脱离,进而提高了汽车启动系统在汽车启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结合附图1至附图8示出的结构,具体过程为:
上述第二继电器线圈330;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线圈340,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开关KA4的常开触点用于接收所述汽车启动开关KEY发送来的钥匙门信号,并在接收到钥匙门信号之后,下发命令给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KA2使第二继电器开关KA2切断对所述智能充电装置130和所述气压监控器210的供电。通过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预设时间闭合后,给第三继电器线圈350供电,使第三继电器开关KA5的常开触点闭合,给插头脱落装置500供电使其启动,完成汽车与所述外部供电系统100的脱离,提高了汽车启动系统在启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结合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汽车启动系统的结构,该实施例三所公开的汽车启动系统在解决了汽车因长期停放蓄电池120亏电、气压刹车储气筒220漏气,再次启动汽车时需要对蓄电池120、气压刹车储气筒220进行长时间充电和/或充气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所述供电控制装置110接收钥匙门信号,进而启动所述插头脱落装置500,实现汽车在启动的同时与所述外部供电系统100的自主脱离,进而提高了汽车启动系统在汽车启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另外,当上述所述结构中的插头脱落装置500具体为电磁铁时,当电磁铁在接通电源之后,会产生磁场,利用磁场的推力将所述供电插座420与所述外部供电系统100分离,从而实现汽车与所述外部供电系统100的脱离,整个过程不需要外力的帮助,仅通过控制回路的接通时间就实现汽车在启动过程中与所述外部供电系统100的自主脱离,不需要人为干预,从而进一步节省了汽车启动的时间。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所公开的汽车启动系统,在实际将该汽车启动系统应用于汽车的过程中,如图9所示,供电控制装置110、蓄电池120、智能充电装置130、气压刹车储气筒220、温度传感器700、气压监控器210、空压机240、插头脱落装置500和供电插座420设置于汽车底盘1的位置上。汽车启动开关KEY可设置于汽车底盘1上也可以设置于汽车内。电缆卷盘400、供电插头410、供电插座420和供电电源430则设置于车外部分2。其中,电缆卷盘400可固定于墙壁上,该供电电源430为220V(伏)交流电。
其在汽车长期停靠以及快速启动的过程中,该汽车启动系统的具体的工作过程为:
首先,将固定在墙壁上的电缆卷盘400内的供电插头410拉出,插在安装于车体底部上的供电插座420上;
其次,在两者接妥后,通过供电控制装置110内的小型继电器、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开关为智能充电装置130和智能充气装置中的气压监控器210和空压机240进行供电。通过这样的连接关系这样在供电插头410与供电插座420结合的过程中,电流极其微小,从而避免烧蚀触点的危险。
其次,在供电插头410和供电插座420接妥通电后,整个汽车启动系统开始工作,具体结合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记载,在智能充电装置130监控的情况下为蓄电池120充电;在空压机240和气压监控器210的监控下为气压刹车储气筒220充气。
随后,.在驾驶员启动车辆的时候,汽车启动开关KAY发送的钥匙门的信号传至供电控制装置110,使供电控制装置110内部的各个继电器结合,切断供电电源430的220伏交流电源回路,使智能充电装置130、智能充气装置断电,然后启动插头脱落装置500,使供电插头410与供电插座420分离。
最后,在汽车点火完成后,由于连接电缆已经脱离,即可驶离停车位置,不需要人为干预。且与供电插座420分离后的供电插头410,随着与其连接的电缆卷盘400的电缆自动回收到电缆卷盘400内,待卷入后设置于该供电插头410上的防护盖自动盖上。
综上所述,基于上述附图9公开的汽车启动系统的结构,在汽车处于停放状态时,通过智能充电装置和智能充气装置,能够确保汽车的蓄电池或电瓶不亏电,以及根据蓄电池的温度精密的调整充电电压,提高充电精度,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能够保持汽车制动系统的压缩空气压力维持在启动电压之上。此外,在汽车启动时,能够实现供电插头和供电插座自动分离,无需人为操作;另外,在供电插头和供电插座分离之后,供电插头通过电缆卷盘能够自动收回至电缆卷盘中,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汽车启动系统,应用于具有汽车启动开关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部供电系统;
输入端与所述外部供电系统的输出端、所述汽车启动开关输出端相连的供电控制装置;
蓄电池;
输出端与所述蓄电池相连,并对所述蓄电池进行智能充电的智能充电装置,所述智能充电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控制装置的输出端;
气压刹车储气筒;
输出端与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相连,并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进行智能充气的智能充气装置,所述智能充气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控制装置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充气装置包括:
输入端与所述供电控制装置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相连,并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进行充气的空压机;
输出端与所述空压机相连,输入端与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相连,对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气压进行实时检测,并在所述气压刹车储气筒气压低于汽车启动气压时启动所述空压机的气压监控器。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智能充电装置与所述蓄电池之间,对所述蓄电池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所述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装置包括:小型断路器、第一继电器开关、第二继电器开关、第一继电器线圈、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开关、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线圈、第二继电器线圈、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开关、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线圈、第三继电器开关和第三继电器线圈;
所述小型断路器的输入端与外部供电系统的一端相连,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输入端,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输入端、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的常闭触点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的常闭触点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智能充电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的常闭触点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智能充气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的常闭触点的开启和关闭由其配套的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触发;
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与所述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线圈并联,并联的一端与所述汽车启动开关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并联的一端同时与所述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相连,第三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延时闭合第二继电器线圈相连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线圈对其配套的所述第三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开启和关闭进行触发,所述第三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输入端还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相连;
所述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相连;
所述延时闭合第一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部供电系统的另一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供电系统包括:电缆卷盘、供电插头、供电插座和供电电源;
所述供电插座的输出端与所述供电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供电插座的输入端插孔与所述供电插头的一端相配套;
所述供电插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缆卷盘的活动端相连;
所述电缆卷盘的固定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供电控制装置输入端与所述供电插座输出端之间,当充电和/或充气结束后使所述供电插头与所述供电插座分离的插头脱落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供电插头上,当所述供电插头与所述供电插座分离,与所述供电插头连接的所述电缆卷盘的活动端将所述供电插头回收至所述电缆卷盘后,自动盖上的防护盖。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脱落装置包括:电磁铁结构;
所述电磁铁的线圈一端与第三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触点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相连。
CN 201220538869 2012-10-19 2012-10-19 一种汽车启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96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38869 CN202896479U (zh) 2012-10-19 2012-10-19 一种汽车启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38869 CN202896479U (zh) 2012-10-19 2012-10-19 一种汽车启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96479U true CN202896479U (zh) 2013-04-24

Family

ID=48117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3886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96479U (zh) 2012-10-19 2012-10-19 一种汽车启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9647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0013A (zh) * 2015-04-03 2015-07-01 成都威思霍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车载电压气压智能稳定系统
CN105720284A (zh) * 2016-03-25 2016-06-29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与使用该燃料电池的车辆
CN112848889A (zh) * 2021-03-30 2021-05-28 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气制动车辆的应急启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179898A (zh) * 2022-07-28 2022-10-1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无机械钥匙车型的蓄电池亏电解锁系统及方法、汽车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0013A (zh) * 2015-04-03 2015-07-01 成都威思霍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车载电压气压智能稳定系统
CN105720284A (zh) * 2016-03-25 2016-06-29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与使用该燃料电池的车辆
CN112848889A (zh) * 2021-03-30 2021-05-28 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气制动车辆的应急启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179898A (zh) * 2022-07-28 2022-10-1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无机械钥匙车型的蓄电池亏电解锁系统及方法、汽车
CN115179898B (zh) * 2022-07-28 2023-10-3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无机械钥匙车型的蓄电池亏电解锁系统及方法、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96479U (zh) 一种汽车启动系统
CN203151154U (zh) 汽车应急启动电源
CN107962962B (zh) 一种移动充电机器人控制系统
CN207345508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高压控制盒装置
US9827869B2 (en)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CN107253439A (zh) 混合动力汽车高压系统的预充电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KR20150132700A (ko) 전기자동차의 충전을 위한 인-케이블 제어 장치
CN109941150B (zh) 一种自适应储能充电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554127U (zh) 具有互联网功能的无线防盗模块的车用供电系统
CN103879242A (zh) 车辆及其轮胎自动充气系统
CN109177809A (zh) 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5584521A (zh) 电动车辆的转向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053906U (zh) 汽车双电源管理装置
CN106208270A (zh) 一种电动车的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99875B (zh) 一种车载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
CN109080473A (zh) 一种基于纯电动车辆的移动监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693399U (zh) 一种可兼容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充电系统
CN210363414U (zh) 一种停车位、充电汽车及基于停车位的自动充电系统
JP2012095504A (ja) 車両充電システム、車両充電装置、充電スタンド、車両充電方法、プログラム、媒体
CN103241188A (zh) 一种行车安全预警仪
CN103395373A (zh) 一种用于储能式车辆的受电系统和受电控制方法
CN204750529U (zh) 便携式自动充气救生圈
CN104340187A (zh) 汽车及用于汽车的胎压补偿装置
CN201568258U (zh) 安全型移动式太阳能充气泵站
CN206870871U (zh) 一种列车牵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