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19531U - 连环锅灶 - Google Patents

连环锅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19531U
CN202819531U CN2012205495191U CN201220549519U CN202819531U CN 202819531 U CN202819531 U CN 202819531U CN 2012205495191 U CN2012205495191 U CN 2012205495191U CN 201220549519 U CN201220549519 U CN 201220549519U CN 202819531 U CN202819531 U CN 202819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tchen range
opening
pot
basic kitchen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5495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连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5495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19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19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1953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环锅灶,包括第一基灶、第二基灶、开口、熬糖锅;所述第一基灶与第二基灶连接,其上分别设有至少三个开口,所述开口顺序排列且相邻的开口间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基灶上的开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基灶上的开口直径。

Description

连环锅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特别是指一种连环锅灶。
背景技术
红糖是中国人的传统养生食品,对于中国女性的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缓解痛经、预防感冒等,都有着非常好的功效。红糖的熬制工艺自唐朝定型以来,都是采用明火熬制、常温结晶的办法,基本没有做过大的改进。近代,中国的制糖业采用拿来主义,直接引进了欧美硫化制取白糖的方法,在低温真空环境下煮糖,传统的明火熬制常温结晶工艺基本被遗弃。但是欧美的硫化制取白糖的方法基本采用了提纯的工艺,甘蔗汁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都被方法处理掉了,通过提纯得到的蔗糖,仅仅是一种甜味的调料,其对女性的温补功效已丧失,这种被张冠李戴的生产方法使得红糖功效弱化,逐渐被现代女性边缘化。
现有技术中,没有延续古法熬制的优势的红糖批量生产工具,使得红糖的生产能够保留传统工艺的优良之处,同时也能适应现代化批量生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环锅灶。该连环锅灶使得红糖的生产能够保留传统工艺的优良之处,同时也能适应现代化批量生产的要求。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环锅灶,包括第一基灶、第二基灶、开口、熬糖锅;所述第一基灶与第二基灶连接,其上分别设有至少三个开口,所述开口顺序排列且相邻的开口间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基灶上的开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基灶上的开口直径。
可选的,所述每个开口处设置有熬糖锅,且所述熬糖锅之间紧密相连,每个熬糖锅的大小与其所设置的开口大小一致。
可选的,所述熬糖锅的锅底厚度为10-30mm。
可选的,所述熬糖锅的锅底厚度为12-25mm。
可选的,所述熬糖锅的锅底到所述开口底部的距离为15-50cm。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灶和第二基灶上分别设有3-20个开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灶和第二基灶上分别设有9个开口。
可选的,还包括煤的入口和蔗渣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灶上远离第二基灶的一端,且所述煤的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灶的端面,所述蔗渣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灶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连环锅灶的边沿高于操作工人站立平面0-40cm。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灶上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基灶上开口的比例为(1~3):1。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引风装置,将燃料燃烧的动力送至所述基灶上的每个所述开口。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环锅灶,既能够像传统工艺一样保留红糖的营养成分,又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生产中的批量生产要求,使得红糖在制作的过程中其矿物质、有机营养物质会保留下来,提高了红糖的温补价值。与现有技术生产出来的红糖相比,用本实用新型的连环锅制作的红糖不仅仅是增加甜度的调味剂,而是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滋补效果的食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环锅灶的基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环锅灶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环锅灶的基灶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基灶1和第二基灶2,所述基灶在本实施例中大致为长直的矩形,且第一基灶1的宽度大于第二基灶2的宽度。在所述第一基灶1上和第二基灶2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4,所述开口顶端为圆形,大致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开口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开口4的直径,所有开口的底部形状与顶部形状均基本一致。本实施例中,为了配合红糖熬制的生产工艺,所述开口设有18个,包括9个直径较大的第一开口3和9个直径较小的第二开口4,本图采用省略画法。红糖熬制的过程中,每个开口处分别完成不同的工艺,相邻开口之间连接相通,所述开口之间连接的过渡段在本实施例中为矩形。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工艺的不同,可以设置6-30或30-40个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数目可以相同,若共设置6个开口,则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设有三个;若共设置30个开口,则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设有15个;若设置有40个开口,则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设有20个。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数目也可以不同,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开口是根据糖生产的工艺步骤确定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比例大约为(1.5±0.2):1。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比例可以选自(1~3):1,例如,可以是(2±0.2):1,或(3±0.2):1。
由于红糖熬制的过程中不同的步骤在不同的开口处完成,所述开口顺序排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大体上沿直线排列;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也可以不排列成直线但能够适用于具有多个步骤的生产方法。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基灶上所有的所述第一开口可以设计为互不相同的大小。类似的,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基灶上所有的所述第二开口可以设计为互不相同的大小。
每个第一开口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设计成不同;同样,每个第二开口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设计成不同。但由于采用引风装置进行引风,一般情况下,越远离燃料入口处,所述开口越小。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也可以不等间距设置。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基灶也可以通过多个设有单一圆形开口的基灶相互连通而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灶的开口为下沉式开口,使用状态下基灶的灶台平面与操作工人的站立平面协调设置,连环锅灶的边沿略凸出,高于操作工人站立平面大概0-40cm。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通过计算,将基灶的灶台设计在略高于操作工人的站立平面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环锅灶,结构简图如图2所示,还包括与所述开口数目相对应的熬糖锅21,设置于每个所述开口顶端,且所述熬糖锅之间紧密相连。锅与锅之间的距离为0-20cm,锅与锅的边沿之间可以连在一起,也可以存在间隔,以不影响糖的转移为宜。所述基灶上的开口深度根据所述熬糖锅的大小和灶的长短有所不同,熬糖锅21的底部到所述开口底部的距离为15-50cm。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灶1上的所述熬糖锅21的锅底到相应的第一开口的底部的距离为15-50cm;第二基灶2上的熬糖锅21的锅底到相应的第二开口的底部的距离为15-35cm;本实施例中所述熬糖锅21的深度为20-50cm,在其它实施例中,熬糖锅21的深度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设计。在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的熬糖锅与在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的熬糖锅的直径比为(1.5±0.3):(1±0.3)。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口顶端设置直径较大的第一熬糖锅,相应的,所述第二开口顶端设置直径较小的第二熬糖锅。所述熬糖锅之间可以通过水泥或铁皮等填补间隙而连接,其容量由生产需求来确定。在第一基灶1上远离第二基灶2的一端处设有燃料入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燃料在第一基灶1设有燃料入口的一端燃烧,通过引风机或烟囱等引风装置将燃料燃烧的动力送至基灶上的每个开口。所述燃料在本实施例中包括蔗渣和煤,相应的,所述燃料入口包括煤的入口22和蔗渣入口23;采用蔗渣和煤作为燃料,能够减少对煤的使用量,节省燃料,降低生产成本;优选的,作为燃料的蔗渣和煤分别从不同的燃料入口进入;进一步,由于煤的入口22需要经常打开,添加燃料,使得外部空气中的风进入,造成火苗抖动,优选的,蔗渣入口23设置在基灶的端面,煤的入口2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灶1的侧面。熬制红糖时,原料从第一基灶1上设有燃料入口的一端开始,依次被送至基灶上的每个开口进行熬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各个顺序排列的开口,相邻的开口之间底部连接,这样能够在所有开口处同时加热,提高生产效率。
熬糖锅采用较厚的锅底,作为一个实施例,熬糖锅21的锅底采用10mm-30mm的厚度,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厚度为12-25mm。
通过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环锅灶,在保证现代化高生产效率的基础上,结合了传统工艺的优势,使得在不影响生产量的情况下,显著地减少甘蔗中营养成分在熬制过程中的流失。其熬糖锅采用更厚的锅底设计,不仅不易损坏,适于长期生产,更是进一步地保证了红糖熬制的质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环锅灶,其熬制的红糖与现有技术所生产的红糖相比,具有更多的矿物成分、有机质等,而不仅仅是增加甜味的调味剂,更是具有温补价值的营养品。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环锅灶,采用了节省燃料的燃料入口,且其基灶的高度设计能够方便工人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环锅灶,用途也较为广泛,既可以用于红糖的熬制,也可以用于其它食品或产品的具有多个步骤的生产方法。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环锅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灶、第二基灶、开口、熬糖锅;所述第一基灶与第二基灶连接,其上分别设有至少三个开口,所述开口顺序排列且相邻的开口间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基灶上的开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基灶上的开口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环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开口处设置有熬糖锅,且所述熬糖锅之间紧密相连,每个熬糖锅的大小与其所设置的开口大小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环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熬糖锅的锅底厚度为10-3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环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熬糖锅的锅底厚度为12-2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环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熬糖锅的锅底到所述开口底部的距离为15-5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环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灶和第二基灶上分别设有3-20个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环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灶和第二基灶上分别设有9个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环锅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煤的入口和蔗渣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灶上远离第二基灶的一端,且所述煤的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灶的端面,所述蔗渣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灶的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环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环锅灶的边沿高于操作工人站立平面0-40cm;
和/或所述第一基灶上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基灶上开口的比例为(1~3):1。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环锅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引风装置,将燃料燃烧的动力送至所述基灶上的每个所述开口。
CN2012205495191U 2012-10-24 2012-10-24 连环锅灶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19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5495191U CN202819531U (zh) 2012-10-24 2012-10-24 连环锅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5495191U CN202819531U (zh) 2012-10-24 2012-10-24 连环锅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19531U true CN202819531U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31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549519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19531U (zh) 2012-10-24 2012-10-24 连环锅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19531U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6619A (zh) * 2015-03-06 2015-06-24 王连升 一种制糖方法及其装置
CN106435043A (zh) * 2016-08-29 2017-02-22 何启华 一种小块红糖的制备方法
CN106579352A (zh) * 2016-12-30 2017-04-26 长汀县碧水丰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红糖熬制灶
CN107751518A (zh) * 2017-11-27 2018-03-06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连环锅灶
CN107858456A (zh) * 2017-11-27 2018-03-30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连环锅灶
CN107897462A (zh) * 2017-11-27 2018-04-13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温控连环锅灶
CN107916306A (zh) * 2017-11-27 2018-04-17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视频播放连环锅灶
CN107937629A (zh) * 2017-11-27 2018-04-20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振动连环锅灶
CN107955842A (zh) * 2017-11-27 2018-04-24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声波连环锅灶
CN107988439A (zh) * 2017-11-27 2018-05-04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磁性连环锅灶
CN107988440A (zh) * 2017-11-27 2018-05-04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监控连环锅灶
CN107990366A (zh) * 2017-11-27 2018-05-04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抽风连环锅灶
CN112097302A (zh) * 2020-10-12 2020-12-18 杨倡春 一种新型红糖提炼灶台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6619A (zh) * 2015-03-06 2015-06-24 王连升 一种制糖方法及其装置
CN106435043A (zh) * 2016-08-29 2017-02-22 何启华 一种小块红糖的制备方法
CN106579352A (zh) * 2016-12-30 2017-04-26 长汀县碧水丰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红糖熬制灶
CN107751518A (zh) * 2017-11-27 2018-03-06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连环锅灶
CN107858456A (zh) * 2017-11-27 2018-03-30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连环锅灶
CN107897462A (zh) * 2017-11-27 2018-04-13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温控连环锅灶
CN107916306A (zh) * 2017-11-27 2018-04-17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视频播放连环锅灶
CN107937629A (zh) * 2017-11-27 2018-04-20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振动连环锅灶
CN107955842A (zh) * 2017-11-27 2018-04-24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声波连环锅灶
CN107988439A (zh) * 2017-11-27 2018-05-04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磁性连环锅灶
CN107988440A (zh) * 2017-11-27 2018-05-04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监控连环锅灶
CN107990366A (zh) * 2017-11-27 2018-05-04 广西红壮源蔗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抽风连环锅灶
CN112097302A (zh) * 2020-10-12 2020-12-18 杨倡春 一种新型红糖提炼灶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19531U (zh) 连环锅灶
CN103110073A (zh) 蔬菜汁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4000A (zh) 一种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CN203985813U (zh) 风冷式水煮面条生产设备
CN205567701U (zh) 一种高营养多功效烤制鳗鱼生产专用的安全蒸煮装置
CN103704300A (zh) 营养薏米糕
CN107513479A (zh) 一种樱桃白酒及其制备方法
CN208964876U (zh) 油料蒸炒锅
CN103875815B (zh) 一种健脑草莓核桃豆浆
CN208658728U (zh) 一种粽子制作用蒸煮锅
CN106360160A (zh) 糯米火龙果酒酿的制备方法
CN204608036U (zh) 一种果糖生产用脱气装置
CN204157598U (zh) 家用便捷式肠粉机
CN106635576A (zh) 一种莲藕啤酒的制备方法
CN103229802B (zh) 一种龙虾壳黑豆降糖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CN209473537U (zh) 一种速食鸡爪制备系统
CN107041408A (zh) 一种营养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CN205040565U (zh) 一种豆腐翻转立块装置
CN204120087U (zh) 一种饼干降温装置
CN104087470A (zh) 一种辣椒酒的酿造工艺
CN104365848A (zh) 一种紫甘薯奶茶及制备方法
LU502484B1 (en) Preparation method of gardenia pure dew and gardenia flowers
CN207461370U (zh) 一种桑果烘干装置
CN102533501A (zh) 一种黄小米酿酒工艺
CN214781695U (zh) 一种便捷式茶油脱壳输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