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53732U - 车门以及装设有该车门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门以及装设有该车门的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53732U CN202753732U CN 201220362394 CN201220362394U CN202753732U CN 202753732 U CN202753732 U CN 202753732U CN 201220362394 CN201220362394 CN 201220362394 CN 201220362394 U CN201220362394 U CN 201220362394U CN 202753732 U CN202753732 U CN 2027537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or
- car door
- inner plate
- car
- enclosed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其包括车门窗框、车门外板、车门内板以及车门铰链,车门内板通过包边与车门外板相连接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封闭腔,车门铰链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的前端,车门还包括门锁加强板、后视镜支架、防撞杆支架、限位加强板、车门减震横梁和车门防撞杆等。它还涉及装设了上述车门的汽车。本实用新型具有设备投资成本低、易于生产制造、安装工艺简单、车门刚度大、侧撞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等诸多优点,因此特别适于将其应用到包括两门微型电动汽车在内的各种类型的汽车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结构设计以及装设了该车门的汽车。
背景技术
车门作为本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车身侧面最富变化和最受人关注的对象。一方面,车门作为车身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风格、强度、刚度、可靠性及工艺性等必需满足车身整体性能的要求;另一方面,车门结构自身的视野性、安全性、密封等性能不仅对整个车身结构性能影响较大,而且也是车门功能要求的重要部分。
在国家政策和全球低碳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随着人们对于降低交通工具的燃油排放性能要求越来越明确,兼具传统燃料的汽车的安全、动力的优势和电动自行车的便捷、环保等优点的微型电动车应运而生。然而,就传统的单侧双门微型车而言,由于受到整车尺寸的限制而导致车门前后分布空间狭窄而不利于驾乘人员入座、车身B柱截面偏窄、侧撞安全性能薄弱等问题,而且还存在着诸如车门结构设计冗余、整车设计复杂、组装工艺复杂、车门系统能耗比重增加等弊端,因此不利于实现该微型车节能减排的目标。
在申请号为200610030056.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乘用车车门,其包括车门内板、车门外板以及车门附件。尽管在该车门内板上横向安装了采用40CR材料制成的车门防撞杆,然而该发明技术方案并不能有效解决以上所列举出的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易于生产制造、安装工艺简单、车门刚度大、侧撞安全性高且可靠性强等优点的车门以及装设该车门的汽车,从而能够成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门,其包括车门窗框、车门外板、车门内板以及车门铰链,所述车门内板通过包边与所述车门外板相连接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封闭腔,所述车门铰链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的前端,并且所述车门还包括:
门锁加强板,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
后视镜支架,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
防撞杆支架,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
限位加强板,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
车门减震横梁,其后端被固定到所述门锁加强板上,前端被固定到所述后视镜支架上;以及
车门防撞杆,其后端被固定到所述防撞杆支架上,前端被固定到所述限位加强板上。
在上述的车门中,优选地,所述车门还包括缓冲支架,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粘接在所述车门外板的内壁上,并且所述车门防撞杆的中部被固定到所述缓冲支架上。
在上述的车门中,优选地,所述车门还包括车门铰链加强板,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用于增强所述车门铰链安装处的强度。
在上述的车门中,优选地,所述车门窗框包括B柱窗框以及与其装配在一起的滚压窗框,并且所述B柱窗框和所述滚压窗框分别通过在所述封闭腔内装设到所述车门内板上的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而被固定到所述车门内板上。
在上述的车门中,优选地,所述滚压窗框由两个滚压件通过点焊组合制成。
在上述的车门中,优选地,所述车门还包括:
车门腰部内板加强板,其后端在所述封闭腔内被固定到所述B柱窗框上,前端被固定在所述后视镜支架上;和/或
车门腰部外板加强板,其通过焊接、包边和/或粘连被连接到所述车门内板和所述车门外板上。
在上述的车门中,优选地,所述车门减震横梁、所述车门腰部外板加强板、所述过门锁加强板以及所述B柱窗框的内板被布置形成用于强化车门刚度和强度的三角形结构。
在上述的车门中,优选地,所述车门外板被冲压成其下部稍向外倾斜而使得所述车门外板的纵向截面呈S型。
在上述的车门中,优选地,所述车门内板经由激光拼焊冲压制成。
一种汽车,所述汽车上装设有如以上任一项所述车门,所述汽车包括两门微型电动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多种优化设计,本车门在结构构造、使用性能、安全性等方面均优于现有车门的新型,即主要通过局部优化加强和强化主要承载零件性能的方式来实现大尺寸的车门使用性能和要求,其特点是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了高性能车门铰链并且车门内板、车门铰链连接处安装了加强板来提高稳定性,并且通过滚压工艺来制造刚度性能优越的车门滚压窗框和附接有加强板的车门窗框B柱,而且它还具有独特的车门内部防撞杆、减震横梁以及多种加强板结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车型以此提高驾驶员和乘员的入座便捷性,同时减少整车设计的复杂性,它尤其适用于两门微型电动车而提供大尺寸的车门并且能相对于传统四门微型车减重约30%。本车门具有设备投资成本低、易于生产制造、安装工艺简单、车门刚度大、侧撞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等诸多优点,特别适宜在微型车领域进行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或流程,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门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个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车门的结构构造、特点以及优点,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的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的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以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者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
另外,在本文中所提到的前、后、上、下、内、外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图面中所示的车门结构或其组成部分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在图1中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基本构造,它主要包括车门外板1、车门内板2、车门铰链3、车门减震横梁4、车门腰部内板加强板5、车门腰部外板加强板6、车门防撞杆7、B柱窗框8、滚压窗框9、门锁加强板10、防撞杆支架11、限位加强板12、后视镜支架13、缓冲支架14等组成部件,可以通过使用诸如焊接、包边、粘接等方式将以上这些部件装配组合形成一个整体。作为举例,可以将图1中所示的车门构造成具有较大尺寸,即车门总长度和高度可以分别是1270mm和1185mm,车门前后倾角可以是1.5 o。
在上述实施例中,车门外板1通过包边工艺与可以经由激光拼焊冲压而成的车门内板2组合连接在一起,并且在该车门外板1和车门内板2之间形成封闭腔,在该封闭腔内通过设置以上所列举出的一些加强板结构来强化车门刚度和强度,从而满足性能需求以及相关法规要求。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可选情形,可以将车门外板1冲压成使其下部稍向外倾斜,从而使得车门外板1的纵向截面呈S型。
如图1所示,车门铰链3被装设在车门内板2的前端。为了解决具有较大尺寸的车门在微开和全开情况下的自重下垂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在封闭腔内的车门内板2上设置车门铰链加强板来进行局部加强,从而减小车门铰链安装处的局部变形;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车门铰链之间的间距,以便以增大受力面的方式来提高车门内板2的承载能力。
在以上示例中,将多个加强板布置在车门外板1和车门内板2之间的封闭腔内。在优选的情形下,可以将其中的门锁加强板10装设在车门内板2的后端中部,将防撞杆支架11装设在车门内板2的后端下部,将限位加强板12装设在车门内板2的前端中部,将后视镜支架13装设在车门内板2的前端上部。此外,还可以将缓冲支架14以粘接方式装设在车门外板1的内壁上,该缓冲支架14可以具有相对较小的尺寸,设置其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因为车门过大而可能造成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振动噪音以及车门外板抗凹刚度性能降低等问题,这些内容将在以下进行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有车门减震横梁4和车门防撞杆7。其中,将车门减震横梁4的后端固定到门锁加强板10上,并且将车门减震横梁4的前端固定到后视镜支架13上。对于车门防撞杆7,将它的后端固定到防撞杆支架11上,并且将它的前端和中部分别固定到限位加强板12和缓冲支架14上。举例而言,可以首先将车门防撞杆7的两端都压制成扁平形状,然后将它的后端经由防撞杆支架11焊接到车门内板2之上,同时将它的前端直接焊接在限位加强板6上,并且将该车门防撞杆7的中部与缓冲支架14焊接在一起,从而通过该缓冲支架14粘接到车门外板1的内壁上来有效地提高车门外板1的抗凹刚度,同时还能够提高该车门外板1的局部固有模态,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行车时由于车门尺寸较大原因而可能带来的振动噪音。
再请参阅图1,在给出的车门示例中,由装配在一起的B柱窗框8和滚压窗框9构成了本车门的车门窗框,并且分别通过装设在上述封闭腔内的车门内板2上的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将B柱窗框8和滚压窗框9固定到车门内板2上。作为举例,滚压窗框9可以优选地由两个滚压件通过点焊组合制成以便提高车门窗框地刚度,从而满足大尺寸车门门框的侧向刚度性能,保证车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NVH性能。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还设置有车门腰部内板加强板5和车门腰部外板加强板6。其中,将车门腰部内板加强板5的后端固定到B柱窗框8上,并且将其前端固定到后视镜支架13上,可以通过采用焊接、包边和/或粘连等工艺方式将车门腰部外板加强板6连接到车门内板2和车门外板1上。
车门减震横梁4的后端与车门内板1以及门锁加强板10通过三层点焊连接,并且车门减震横梁4的前端与内板进行点焊连接;车门减震横梁4和车门腰部外板加强板6通过粘胶与车门外板1的内壁连接在一起,两者通过门锁加强板10、B柱窗框8的内板组合成三角形结构,采用这种结构能够非常有效地强化车门的刚度和强度。
与传统四门轿车车门相比,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后可以在实现较大尺寸的同时,减少车门装配数量及重量,并且简化车门装配过程。而且,由于可以通过使用高强度钢材料、采用局部加强及滚压粘胶工艺等多种手段来进一步增强车门主要承载零件以及车门整体的承载能力,例如应用计算机辅助计算方法来全面优化分析其在各种可能工况下的应力、变形和模态等各项性能,从而保证了该车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有效提高了它在强度刚度、侧撞安全性和NVH等方面性能。由于本车门具有如上所述的众多特定和优点,因此特别适于将其应用到包括两门微型电动汽车在内的各种类型的汽车上。
以上仅以举例方式来详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车门以及装设有该车门的汽车,这些个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施方式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改进。例如,在某些场合下或者基于应用要求,可以在一些实施例中省略前述的各种加强板中的一个或一些加强板、车门减震横梁和/或车门防撞杆等。又如,还可以另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两个以上的车门铰链或仅设置一个车门铰链。再如,可以采用焊接(如点焊等)、连接件(如螺栓、螺钉等)等方式来实现本文中所提及部件之间的固定。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并为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10)
1. 一种车门,其包括车门窗框、车门外板、车门内板以及车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板通过包边与所述车门外板相连接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封闭腔,所述车门铰链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的前端,并且所述车门还包括:
门锁加强板,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
后视镜支架,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
防撞杆支架,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
限位加强板,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
车门减震横梁,其后端被固定到所述门锁加强板上,前端被固定到所述后视镜支架上;以及
车门防撞杆,其后端被固定到所述防撞杆支架上,前端被固定到所述限位加强板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还包括缓冲支架,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粘接在所述车门外板的内壁上,并且所述车门防撞杆的中部被固定到所述缓冲支架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还包括车门铰链加强板,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用于增强所述车门铰链安装处的强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窗框包括B柱窗框以及与其装配在一起的滚压窗框,并且所述B柱窗框和所述滚压窗框分别通过在所述封闭腔内装设到所述车门内板上的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而被固定到所述车门内板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压窗框由两个滚压件通过点焊组合制成。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还包括:
车门腰部内板加强板,其后端在所述封闭腔内被固定到所述B柱窗框上,前端被固定在所述后视镜支架上;和/或
车门腰部外板加强板,其通过焊接、包边和/或粘连被连接到所述车门内板和所述车门外板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减震横梁、所述车门腰部外板加强板、所述门锁加强板以及所述B柱窗框的内板被布置形成用于强化车门刚度和强度的三角形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外板被冲压成其下部稍向外倾斜而使得所述车门外板的纵向截面呈S型。
9.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板经由激光拼焊冲压制成。
10. 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上装设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车门,所述汽车包括两门微型电动汽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362394 CN202753732U (zh) | 2012-07-25 | 2012-07-25 | 车门以及装设有该车门的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362394 CN202753732U (zh) | 2012-07-25 | 2012-07-25 | 车门以及装设有该车门的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53732U true CN202753732U (zh) | 2013-02-27 |
Family
ID=47732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36239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53732U (zh) | 2012-07-25 | 2012-07-25 | 车门以及装设有该车门的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53732U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25251A (zh) * | 2013-12-12 | 2014-03-12 | 重庆市嘉陵川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车门内板拆分结构 |
CN104442303A (zh) * | 2013-09-13 | 2015-03-25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辆用车门构造 |
CN105966211A (zh) * | 2016-06-16 | 2016-09-28 | 安徽大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左后侧面车门内板总成结构 |
CN106001960A (zh) * | 2016-06-16 | 2016-10-12 | 安徽大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左后侧面车门内板总成生产工艺 |
CN106004368A (zh) * | 2016-06-16 | 2016-10-12 | 安徽大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左后侧面车门内板总成 |
CN106041392A (zh) * | 2016-06-16 | 2016-10-26 | 安徽大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左后侧面车门内板总成定位工装 |
CN106042855A (zh) * | 2016-06-12 | 2016-10-26 |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一种四轮车侧面防撞结构 |
CN106114156A (zh) * | 2016-06-16 | 2016-11-16 | 安徽大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左前侧面车门内板总成结构 |
CN106114157A (zh) * | 2016-06-16 | 2016-11-16 | 安徽大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左前侧面车门内板总成 |
CN108973617A (zh) * | 2018-06-08 | 2018-12-11 | 芜湖国风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用汽车车门总成及其加工方法 |
-
2012
- 2012-07-25 CN CN 201220362394 patent/CN20275373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42303A (zh) * | 2013-09-13 | 2015-03-25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辆用车门构造 |
CN103625251A (zh) * | 2013-12-12 | 2014-03-12 | 重庆市嘉陵川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车门内板拆分结构 |
CN106042855A (zh) * | 2016-06-12 | 2016-10-26 |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一种四轮车侧面防撞结构 |
CN105966211A (zh) * | 2016-06-16 | 2016-09-28 | 安徽大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左后侧面车门内板总成结构 |
CN106001960A (zh) * | 2016-06-16 | 2016-10-12 | 安徽大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左后侧面车门内板总成生产工艺 |
CN106004368A (zh) * | 2016-06-16 | 2016-10-12 | 安徽大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左后侧面车门内板总成 |
CN106041392A (zh) * | 2016-06-16 | 2016-10-26 | 安徽大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左后侧面车门内板总成定位工装 |
CN106114156A (zh) * | 2016-06-16 | 2016-11-16 | 安徽大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左前侧面车门内板总成结构 |
CN106114157A (zh) * | 2016-06-16 | 2016-11-16 | 安徽大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左前侧面车门内板总成 |
CN106001960B (zh) * | 2016-06-16 | 2018-04-17 | 安徽大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左后侧面车门内板总成生产工艺 |
CN108973617A (zh) * | 2018-06-08 | 2018-12-11 | 芜湖国风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用汽车车门总成及其加工方法 |
CN108973617B (zh) * | 2018-06-08 | 2020-07-24 | 芜湖国风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用汽车车门总成及其加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753732U (zh) | 车门以及装设有该车门的汽车 | |
CN104340276B (zh) | 车辆车身 | |
CN202728365U (zh) | 一种汽车前地板结构 | |
CN103359174A (zh) | 一种铝合金全承载式车身 | |
CN202911804U (zh) | 白车身前纵梁加强结构 | |
CN101791938B (zh) | 一种汽车车门加强结构 | |
CN204279640U (zh) | 车辆及其车架支柱结构 | |
CN102619448B (zh) | 一种优化偏置碰效果的车门加强结构 | |
CN201538357U (zh) | 汽车前纵梁 | |
CN206367513U (zh) | 一种全地形车车架 | |
CN202294994U (zh) | 侧围后流水槽加强结构 | |
CN213799900U (zh) | 一种侧围总成及车辆 | |
CN202413950U (zh) | 汽车前地板结构 | |
CN214450199U (zh) | 一种汽车尾门门框 | |
CN201633795U (zh) | 汽车后地板总成 | |
CN211494246U (zh) | 一种用于卡车的前悬上支架 | |
CN201961383U (zh) | 汽车中立柱总成 | |
CN206297633U (zh) | 重卡白车身结构 | |
CN202449079U (zh) | 一种汽车翼子板的加强结构 | |
CN204173020U (zh) | 一种轻质电动汽车车身结构 | |
CN202022248U (zh) | 汽车驾驶室地板骨架、汽车驾驶室及汽车 | |
CN202413933U (zh) | 一种汽车侧围中柱加强结构 | |
CN105644628A (zh) | 汽车前立柱上段加强结构 | |
CN214565663U (zh) | 一种汽车后侧围总成 | |
JP4528146B2 (ja) |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