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28496U -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28496U
CN202728496U CN2012202884003U CN201220288400U CN202728496U CN 202728496 U CN202728496 U CN 202728496U CN 2012202884003 U CN2012202884003 U CN 2012202884003U CN 201220288400 U CN201220288400 U CN 201220288400U CN 202728496 U CN202728496 U CN 202728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aforementioned
lifting magnet
switch
power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2884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珈婷
陈启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2884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28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28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284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且使用方便,动力强但节省电能,行驶距离长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技术手段:包括自行车、驱动装置、发电装置、马达装置、离合装置、蓄电装置以及控制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前传动部、传动轴、后传动部;前传动部,包含有前齿箱、第一前伞齿轮及第二前伞齿轮;后传动部,包含有后齿箱、第一后伞齿轮及第二后伞齿轮;马达装置,包含有壳体、主轴、左磁铁盘、右磁铁盘、以及线圈盘;该壳体的一侧,设有一与该蓄电、控制装置和线圈盘电性连接的电源控制开关,而该电源控制开关能等间隔输出、点放电力,以分时的概念,让左磁铁盘与右磁铁盘,不断的进行转动、停止、转动、停止的动作。

Description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链条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石油继续上涨的的趋势、高油价时代的来临,让很多人开始选择用自行车来上下班,但骑自行车上下班最大的问题在于汗臭味,骑到工作地点,若没有洗浴条件,那就要全身汗味工作一天,很多人都无法接受。
受到环保节能、政策法规的影响,许多自行车都加入电动元素,在全球变暖意识抬头下,预估未来数年电动自行车销售量将大幅增长,电动自行车将再度掀起风潮。
休闲风气盛行再加上油价的高涨,电动自行车变成抢手货,在这讲究节能、省钱的时代,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的销售量直线攀升。电动自行车无污染又安静,所占用的空间小,对目前城市的空气污染、噪音及交通堵塞问题都有明显改善,而且省时省力,电动自行车能满足一般市民逛街购物或短程上下班代步的需求。
由于市场的扩大,现在电动自行车做得越来越精致,除了节能、环保外,轻量化与多功能化也是一个重要趋势。
但是,传统的电动自行车,其驱动方式,依旧无法摆脱旧有的链条驱动,安全与便利性不佳,而且受到旧有电动自行车概念的影响,使用的马达及发电装置,无法提供更良好的功能性,让电动自行车无法提供更强的动力,电力可消耗时间也不尽理想,无法提供更长的行驶距离,无法扩大电动自行车的应用范围。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安全且使用方便,动力强但节省电能,并能有效延长行驶距离的电动自行车,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欲改进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且使用方便,动力强但节省电能,行驶距离长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
为解决前述问题及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是这样实现的,为一种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包括:
一自行车,其包含有一车体、至少一设于该车体前侧端处的前轮、至少一设于该车体后侧端处的后轮、及一设于该前轮与后轮间的脚踏部;
一驱动装置,其包含有设于该脚踏部处的一前传动部、一端与该前传动部连接的一传动轴、及与该传动轴另一端和后轮连接的一后传动部;
一发电装置,其轴设于该前轮的前花毂头内;
一马达装置,其轴设于该后轮的后花毂头外;
一设于该后轮与后传动部间的离合装置;
一设于该车体上,并与该发电、马达、离合装置分别电连接的蓄电装置;
一设于该车体顶端处,并与该发电、马达、离合、蓄电装置分别电连接的控制装置;
所述前传动部,其包含有:
一与该脚踏部连接的前齿箱;
一设于该前齿箱内、并与该脚踏部的中天心轴接的第一前伞齿轮;
一设于该前齿箱内、并与该第一伞齿轮相互直交齿合、与该传动轴一端轴接的第二前伞齿轮;
所述后传动部,其包含有:
一与该后轮连接的后齿箱;
一设于该后齿箱内、并与该后轮的后轮轴轴接的第一后伞齿轮;
一设于该后齿箱内、并与该第一后伞齿轮相互直交齿合、与该传动轴另一端轴接的第二后伞齿轮;
所述马达装置,其包含有:
一与该车体连接的壳体;
一与该后轮的后轮轴轴接的主轴;
由左至右依序间隔设置于该壳体内,并分别与该主轴轴接,能带动该主轴转动的一左磁铁盘、一右磁铁盘;
一固设于该左磁铁盘与右磁铁盘之间,与该壳体连接的线圈盘;
该壳体的一侧,设有一与该蓄电、控制装置和线圈盘电性连接的电源控制开关,而该电源控制开关能等间隔输出、点放电力,以分时的概念,让左磁铁盘与右磁铁盘,不断的进行转动、停止、转动、停止的动作。
根据上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所述电源控制开关,其为一弹片开关;
而所述主轴,其对应于前述弹片开关的一端处,设有一能碰触到该弹片开关的凸块,该凸块具有四个相互之间为等间隔设置、呈四角对应状的触控凸出部;
前述弹片开关,其包含有:
一与壳体固接的开关本体;
一设置于该开关本体邻近凸块的一侧处,当凸块转动时、能因与前述触控凸出部碰触、而运作偏转的可动导电片;
一间隔设置于该开关本体远离凸块的一侧处,对应于该可动导电片,当该可动导电片偏转时,能与其碰触、而让该蓄电装置供应该线圈盘电力的固定导电片。
根据上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所述电源控制开关,其为一对应于左磁铁盘与右磁铁盘、能感应前述两者的磁场变化、而产生相应动作的磁性感应开关;
前述磁性感应开关,其一侧设有能通过该壳体、与线圈盘电性连接的一第一正极接点、一第一负极接点,而该磁性感应开关的另一侧处,则设有能与该蓄电装置电性连接、对应于前述第一正极接点和第一负极接点、并能随着磁场交替变化、而与前述两者对应间断导通的一第二正极接点、一第二负极接点;
而所述磁性感应开关的底侧面处,设有一能感应磁场变化用的磁性感应板。
根据上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所述电源控制开关,其为一点放控制电路板;
前述点放控制电路板,其包含有:
一与该蓄电装置和线圈盘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本体;
一设于该电路板本体上、能用于控制的点放控制回路。
根据上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所述左磁铁盘,其包含有:一与该主轴轴接的左定位盘体;多个磁极方向交错、环状排列设置于左定位盘体上的左磁铁;
所述右磁铁盘,其包含有:一与该主轴轴接的右定位盘体;多个磁极方向交错、环状排列设置于右定位盘体上的右磁铁;
所述线圈盘,其包含有:由一与该壳体连接的固定盘体;一条绕设于该固定盘体上及/或内的感应线圈,该感应线圈的两端,分别具有能通过壳体、而与蓄电装置及/或电源控制开关连接的一正极接线和一负极接线;
前述感应线圈,绕设于该固定盘体上的部分,形成多个能对应于左磁铁与右磁铁、呈漩涡状设置的感应圈部;
而所述壳体,其对应于前述正极接线和负极接线处,设有能与蓄电装置及/或电源控制开关连接的一正极接点、一负极接点。
根据上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所述左磁铁与相对应的右磁铁的磁极方向,互为相反;
而所述固定盘体,其是为下列之一:单层电路板、双层电路板、多层电路板。
根据上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所述发电装置,其包含有至少一轴设于该前花毂头内、与该蓄电装置电连接的发电模块;
前述发电模块,其包含有:
一与该前轮的前轮轴轴接、位于该前花毂头内的发电盘;
一设于该发电盘左侧,并与该前花毂头固接的发电左磁铁盘;
一轴设于该发电盘右侧,并与该前花毂头固接的发电右磁铁盘;
前述发电左磁铁盘,其包含有多个不同磁极方向、环状交错排列设置于邻近该发电盘侧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
前述发电右磁铁盘,其包含有多个不同磁极方向、且磁极方向与前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反对应、环状交错排列设置于邻近该发电盘侧的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
前述发电盘,其包含有:
一非金属制的定位盘;
一片环设固定于该定位盘内,一侧端具有一两端能分别与外界电性连接的缺口,内缘设有内凹陷部、外缘设有与前述内凹陷部呈交错设置的外凹陷部、能与外界电性连接,配合发电左磁铁盘和发电右磁铁盘的运作,以稳定输出电流,呈C形的发电片;
一条对应绕设于该发电片远离定位盘的一侧表面上、且起始端与缺口一侧电连接、经多次卷绕后、结束端与缺口另一侧电连接的线圈。
根据上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所述发电左磁铁盘,其包括一能将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固定的第一盘体;
所述发电右磁铁盘,其包括一能将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固定的第二盘体;
所述缺口与线圈的起始端和结束端,分别对应设有一能与外界电性连接的第一接点、第二接点;
所述发电片,其为一铜片,而该线圈为一铜线圈,而该发电片的各转折处,皆呈圆角状。
根据上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所述离合装置,其是为下列之一:摩擦式离合器、电磁离合器。
根据上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所述第一前伞齿轮,其与中天心轴接处,由内而外、依序设有一锁杆和一衬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自行车、驱动装置、发电装置、马达装置、离合装置、蓄电装置及控制装置的配合,方便消费者使用,并且通过前传动部、传动轴、及后传动部的配合,取代传统自行车的链条传动方式,不但无链条掉落、链目卡死、链条与链齿磨损等等问题,更不会有裤管、裙子被链条及链轮绞破的情况,骑乘使用上非常的安全。
2.本实用新型中,马达装置通过电源控制开关的应用,以机械式、或是非接触式、或是电子式等方式,达到点放电力的效果,通过转、停、转、停不断重复的运作方式,通过微间隔不断的推动,让转动扭力变大,有效的运载消费者。
3.本实用新型中,发电装置的设置,通过发电片及线圈的配合,以发电片来提供大电流输出,再以线圈来调配电压的大小,与传统发电机相比,发电效率高,且能输出大电流、低或高电压的电力,有利于应用,除此之外,还免除了使用硅钢片,并通过定位盘、发电片及线圈的应用,不但让组装更简单,还进一步的降低了成本,且无摩擦负载,发电强而稳定,重量轻而易维修,可达成预期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放大分解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型态马达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型态马达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中磁性感应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中磁性感应开关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型态马达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中发电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中发电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中发电装置的发电盘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中发电装置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自行车                3133 第二盘体
11 车体                 4 马达装置
12 前轮                 41 壳体
121 前花毂头            411正极接点
122 前轮轴              412 负极接点
13 后轮                 42 主轴
131 后花毂头                421 凸块
132 后轮轴                  422 触控凸出部
14 脚踏部                   43 左磁铁盘
141 中天心                  431 左定位盘体
21 前传动部                 432 左磁铁
211 前齿箱                  44 右磁铁盘
212 第一前伞齿轮            441 右定位盘体
213 第二前伞齿轮            442 右磁铁
22 传动轴                   45 线圈盘
23 后传动部                 451 固定盘体
231 后齿箱                  452 感应线圈
232 第一后伞齿轮            4521 正极接线
233 第二后伞齿轮            4522 负极接线
215 衬套                    4523 感应圈部
214 锁杆                    5 离合装置
3 发电装置                  6 蓄电装置
31 发电模块                 7 控制装置
311 发电盘                  A 弹片开关
3111 定位盘                 A1 开关本体
3112 发电片                 A2 可动导电片
3113 线圈                   A3 固定导电片
3114 缺口                   B 磁性感应开关
3115 内凹陷部               B1 第一正极接点
3116 外凹陷部               B2 第一负极接点
3117 起始端                 B3 第二正极接点
3118 结束端                 B4 第二负极接点
312 发电左磁铁盘            B5 磁性感应板
3121 第一磁铁               C 点放控制电路板
3122 第二磁铁               C1 电路板本体
3123 第一盘体        C2 点放控制回路
313 发电右磁铁盘     X 第一接点
3131 第三磁铁        Y 第二接点
3132 第四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放大分解示意图。
图式中揭示出,为一种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包括:
一自行车1,其包含有一车体11、至少一设于该车体11前侧端处的前轮12、至少一设于该车体11后侧端处的后轮13、及一设于该前轮12与后轮13间的脚踏部14;
一驱动装置2,其包含有设于该脚踏部14处的一前传动部21、一端与该前传动部21连接的一传动轴22、及与该传动轴22另一端和后轮13连接的一后传动部23;
一发电装置3,其轴设于该前轮12的前花毂头121内;
一马达装置4,其轴设于该后轮13的后花毂头131外;
一设于该后轮13与后传动部23间的离合装置5;
一设于该车体11上,并与该发电装置3、马达装置4、离合装置5分别电连接的蓄电装置6;
一设于该车体11顶端处,并与该发电装置3、马达装置4、离合装置5、蓄电装置6分别电连接的控制装置7;
所述前传动部21,其包含有:
一与该脚踏部14连接的前齿箱211;
一设于该前齿箱211内、并与该脚踏部14的中天心141轴接的第一前伞齿轮212;
一设于该前齿箱211内、并与该第一伞齿轮212相互直交齿合、与该传动轴22一端轴接的第二前伞齿轮213;
所述后传动部23,其包含有:
一与该后轮13连接的后齿箱231;
一设于该后齿箱231内、并与该后轮13的后轮轴132轴接的第一后伞齿轮232;
一设于该后齿箱231内、并与该第一后伞齿轮232相互直交齿合、与该传动轴22另一端轴接的第二后伞齿轮233;
所述马达装置4,其包含有:
一与该车体11连接的壳体41;
一与该后轮13的后轮轴132轴接的主轴42;
由左至右依序间隔设置于该壳体41内,并分别与该主轴42轴接,能带动该主轴42转动的一左磁铁盘43、一右磁铁盘44;
一固设于该左磁铁盘43与右磁铁盘44之间,与该壳体41连接的线圈盘45;
该壳体41的一侧,设有一与该蓄电装置6、控制装置7和线圈盘45电性连接的电源控制开关,而该电源控制开关能等间隔输出、点放电力,以分时的概念,让左磁铁盘43与右磁铁盘44,不断的进行转动、停止、转动、停止的动作。
其中,通过自行车1、驱动装置2、发电装置3、马达装置4、离合装置5、蓄电装置6及控制装置7的配合,方便消费者使用,并且通过前传动部21、传动轴22、及后传动部23的配合,取代传统自行车的链条传动方式,不但无链条掉落、链目卡死、链条与链齿磨损等等问题,更不会有裤管、裙子被链条及链轮绞破的情况,骑乘使用上非常的安全。
其次,马达装置4中,通过电源控制开关的应用,达到点放电力的效果,通过转、停、转、停不断重复的运作方式,通过微间隔不断的推动,让转动扭力变大,以有效的运载消费者。
再者,传统电动自行车受限于电池本身的特性,常有续航力不足与充电不方便的问题,无法消除顾客购买时的疑虑,造成商家推广电动自行车的困难,但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此种马达装置4的应用,首先降低整体的耗电量,还通过高效率的发电装置3的使用,让电力回充,避免电力被耗尽,有效的延长行驶距离。
上述中,所述离合装置5,其为下列之一:摩擦式离合器、电磁离合器。
其中,通过不同的离合装置5的应用,让消费者能有更多的使用选择,不用担心有不容易上手的问题发生。
上述中,所述第一前伞齿轮212,其与中天心141轴接处,更由内而外、依序设有一锁杆214和一衬套215。
其中,通过这种配置方式,让消费者能顺利的通过脚踏部14,顺畅的驱动第一前伞齿轮212。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型态马达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中揭示出,所述电源控制开关,其为一弹片开关A;
而所述主轴42,其对应于前述弹片开关A的一端处,设有一能碰触到该弹片开关A的凸块421,该凸块421具有四个相互之间为等间隔设置、呈四角对应状的触控凸出部422;
前述弹片开关A,其包含有:
一与壳体41固接的开关本体A1;
一设置于该开关本体A1邻近凸块421的一侧处,当凸块421转动时、能因与前述触控凸出部422碰触、而运作偏转的可动导电片A2;
一间隔设置于该开关本体A1远离凸块421的一侧处,对应于该可动导电片A2,当该可动导电片A2偏转时,能与其碰触、而让该蓄电装置6供应该线圈盘45电力的固定导电片A3。
其中,通过凸块421与弹片开关A的配合,机械式的达到点放电力的效果,当触控凸出部422撞到可动导电片A2后,可动导电片A2便能抵触该固定导电片A3,让电力输出;反之,当触控凸出部422脱离可动导电片A2后,可动导电片A2便能远离该固定导电片A3,停止电力输出;通过此种转、停、转、停的运作方式,通过微间隔不断的推动,让左磁铁盘43与右磁铁盘44的转动扭力变大,以解决传统马达,扭力不足的问题。
其次,通过弹片开关A的配合应用,能在稳定输出更大的扭力的前提下,具有成本低、容易生产的优势。
再次,因为不是持续的输出大电流,而是间断的输出电力,所以对线圈盘45,能降低内部的热量堆积问题,能避免过热。
还有,相对于能提供同等扭力大小的马达,除了体积更轻薄、成本更低之外,最重要的是,受到间断供电的影响,单位时间更为省电。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型态马达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磁性感应开关的立体示意图,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磁性感应开关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式中揭示出,所述电源控制开关,其为一对应于左磁铁盘43与右磁铁盘44、能感应前述两者的磁场变化、而产生相应动作的磁性感应开关B;
前述磁性感应开关B,其一侧设有能通过该壳体41、与线圈盘45电性连接的一第一正极接点B1、一第一负极接点B2,而该磁性感应开关B的另一侧处,则设有能与该蓄电装置6电性连接、对应于前述第一正极接点B1和第一负极接点B2、并能随着磁场交替变化、而与前述两者对应间断导通的一第二正极接点B3、一第二负极接点B4;
而所述磁性感应开关B的底侧面处,设有一能感应磁场变化的磁性感应板B5。
其中,通过磁性感应开关B的应用,能达到的效果、优点,与前述凸块421与弹片开关A的配合一致,唯一的不同点在于,磁性感应开关B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开关,为通过感应磁场的交替变化,达成点放电力的效果。
其次,此种应用方式有利于调整输出扭力的大小变化,因为磁性感应开关B的动作速度是可调的,所以当左磁铁盘43与右磁铁盘44改变时,不管是变大或是变小,都能有效的对应使用。
再次,因为是非接触式的开关,所以使用寿命能长于凸块421与弹片开关A的配合,能长期使用、降低维护的成本。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型态马达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中揭示出,所述电源控制开关,其为一点放控制电路板C;
前述点放控制电路板C,其包含有:
一与该蓄电装置6和线圈盘45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本体C1;
一设于该电路板本体C1上、能用于控制的点放控制回路C2。
其中,通过点放控制电路板C的应用,能达到的效果、优点,与前述凸块421与弹片开关A的配合一致,唯一的不同点在于,点放控制电路板C能通过调整点放控制回路C2的程序,来让左磁铁盘43与右磁铁盘44的动作优化,以发挥出百分之百的运作效率,将输出扭力稳定的最大化输出。
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电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电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电装置的发电盘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电装置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上述中,所述发电装置3,其包含有至少一轴设于该前花毂头121内、与该蓄电装置6电连接的发电模块31;
前述发电模块31,其包含有:
一与该前轮12的前轮轴122轴接、位于该前花毂头121内的发电盘311;
一设于该发电盘311左侧,并与该前花毂头121固接的发电左磁铁盘312;
一轴设于该发电盘311右侧,并与该前花毂头121固接的发电右磁铁盘313;
前述发电左磁铁盘312,其包含有多个不同磁极方向、环状交错排列设置于邻近该发电盘311侧的第一磁铁3121和第二磁铁3122;
前述发电右磁铁盘313,其包含有多个不同磁极方向、且磁极方向与前述第一磁铁3121和第二磁铁3122相反对应、环状交错排列设置于邻近该发电盘311侧的第三磁铁3131和第四磁铁3132;
前述发电盘311,其包含有:
一非金属制的定位盘3111;
一片环设固定于该定位盘3111内,一侧端具有一两端能分别与外界电性连接的缺口3114,内缘设有内凹陷部3115、外缘设有与前述内凹陷部3115呈交错设置的外凹陷部3116、能与外界电性连接,配合发电左磁铁盘312和发电右磁铁盘313的运作,以稳定输出电流,呈C形的发电片3112;
一条对应绕设于该发电片3112远离定位盘3111的一侧表面上、且起始端3117与缺口3114一侧电连接、经多次卷绕后、结束端3118与缺口3114另一侧电连接的线圈3113。
其中,通过发电片3112及线圈3113的配合,让发电片3112来提供大电流的输出,再以线圈3113来调配电压的大小,所以与传统发电机相比,发电效率更高,且能输出大电流、低或高电压的电力,能有利于实际应用。
其次,当需要改变电流大小与电压大小时,能通过变动发电片3112的宽度,来达到改变电流大小的目标,而当欲提高电压时,只要增加线圈3113的圈数,即可达到效果,反之,只要将线圈3113的圈数减少,就能将输出电压降低,应用十分方便。
再者,免除了使用硅钢片,不但让组装更简单,定位盘3111、发电片3112、及线圈3113采用直接与结合的方式,其所需的线圈材料需求少很多,而且价格便宜,在国际原料上涨的现在,可达到节省制造成本的要求,还进一步消除了铁磁饱和效应,缩小摩擦负载,让发电强而稳定,使其重量轻而易维修,这样在运行时,能更平稳的运转。
另一方面,利用发电盘311、发电左磁铁盘312、及发电右磁铁盘313的配合,磨损问题几乎不存在,所产生的电能平均分布,不会因运转而流失,更能提升发电量。
还有,定位盘3111的材质,以塑料类材质为最优的选择,最不影响发电盘311的运作。
上述中,所述发电左磁铁盘312,其包括一能将第一磁铁3121和第二磁铁3122固定的第一盘体3123;
而所述发电右磁铁盘313,其包括一能将第三磁铁3131和第四磁铁3132固定的第二盘体3133;
所述缺口3114与线圈3113的起始端3117和结束端3118,更分别对应设有一能与外界电性连接的第一接点X、第二接点Y;
所述发电片3112,其为一铜片,而该线圈3113为一铜线圈,而该发电片3112的各转折处,皆呈圆角状。
其中,通过第一盘体3123和第二盘体3133的应用,能降低发电左磁铁盘312和发电右磁铁盘313的生产成本,同时简化生产程序,有利于推广及应用。
其次,通过第一接点X与第二接点Y的应用,能方便输出电力与连接线圈3113,让发电装置3能稳定的输出电力。
再次,通过此种设置方式,同样能顺利的连接发电片3112与线圈3113,让输出的电力,能具备较高的电流值、及对应于线圈3113圈数的电压值。
另外,通过此种发电片3112与线圈3113的应用,能正常的发电,而转折处呈圆角状设置的方式,能避免运作不稳定的问题发生。
综合以上所述,能得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自行车1、驱动装置2、发电装置3、马达装置4、离合装置5、蓄电装置6及控制装置7的配合,方便消费者使用,并且通过前传动部21、传动轴22、及后传动部23的应用,解决传统链条传动的种种问题,通过利用点放式的马达装置4,提供足够的运载扭力,通过利用高效率的发电装置3来回充电力,延长行驶距离,让本实用新型更具有应用性、实用性、功效性与产业利用性。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自行车(1),其包含有一车体(11)、至少一设于该车体(11)前侧端处的前轮(12)、至少一设于该车体(11)后侧端处的后轮(13)、及一设于该前轮(12)与后轮(13)间的脚踏部(14);
一驱动装置(2),其包含有设于该脚踏部(14)处的一前传动部(21)、一端与该前传动部(21)连接的一传动轴(22)、及与该传动轴(22)另一端和后轮(13)连接的一后传动部(23);
一发电装置(3),其轴设于该前轮(12)的前花毂头(121)内;
一马达装置(4),其轴设于该后轮(13)的后花毂头(131)外;
一设于该后轮(13)与后传动部(23)间的离合装置(5);
一设于该车体(11)上,并与该发电装置(3)、马达装置(4)、离合装置(5)分别电连接的蓄电装置(6);
一设于该车体(11)顶端处,并与该发电装置(3)、马达装置(4)、离合装置(5)、蓄电装置(6)分别电连接的控制装置(7);
所述前传动部(21),其包含有:
一与该脚踏部(14)连接的前齿箱(211);
一设于该前齿箱(211)内、并与该脚踏部(14)的中天心(141)轴接的第一前伞齿轮(212);
一设于该前齿箱(211)内、并与该第一伞齿轮(212)相互直交齿合、与该传动轴(22)一端轴接的第二前伞齿轮(213);
所述后传动部(23),其包含有:
一与该后轮(13)连接的后齿箱(231);
一设于该后齿箱(231)内、并与该后轮(13)的后轮轴(132)轴接的第一后伞齿轮(232);
一设于该后齿箱(231)内、并与该第一后伞齿轮(232)相互直交齿合、与该传动轴(22)另一端轴接的第二后伞齿轮(233);
所述马达装置(4),其包含有: 
一与该车体(11)连接的壳体(41);
一与该后轮(13)的后轮轴(132)轴接的主轴(42);
由左至右依序间隔设置于该壳体(41)内,并分别与该主轴(42)轴接,能带动该主轴(42)转动的一左磁铁盘(43)、一右磁铁盘(44);
一固设于该左磁铁盘(43)与右磁铁盘(44)之间,与该壳体(41)连接的线圈盘(45);
该壳体(41)的一侧,设有一与该蓄电装置(6)、控制装置(7)和线圈盘(45)电性连接的电源控制开关,而该电源控制开关能等间隔输出、点放电力,以分时的概念,让左磁铁盘(43)与右磁铁盘(44),不断的进行转动、停止、转动、停止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开关,其为一弹片开关(A);
而所述主轴(42),其对应于前述弹片开关(A)的一端处,设有一能碰触到该弹片开关(A)的凸块(421),该凸块(421)具有四个相互之间为等间隔设置、呈四角对应状的触控凸出部(422);
前述弹片开关(A),其包含有:
一与壳体(41)固接的开关本体(A1);
一设置于该开关本体(A1)邻近凸块(421)的一侧处,当凸块(421)转动时、能因与前述触控凸出部(422)碰触、而运作偏转的可动导电片(A2);
一间隔设置于该开关本体(A1)远离凸块(421)的一侧处,对应于该可动导电片(A2),当该可动导电片(A2)偏转时,能与其碰触、而让该蓄电装置(6)供应该线圈盘(45)电力的固定导电片(A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开关,其为一对应于左磁铁盘(43)与右磁铁盘(44)、能感应前述两者的磁场变化、而产生相应动作的磁性感应开关(B);
前述磁性感应开关(B),其一侧设有能通过该壳体(41)、与线圈盘(45)电性连接的一第一正极接点(B1)、一第一负极接点(B2),而该磁性感应开关(B)的另一侧处,则设有能与该蓄电装置(6)电性连接、对应于前述第一正极接点(B1)和第一负极接点(B2)、并能随着磁场交替变化、而与前述两者对应 间断导通的一第二正极接点(B3)、一第二负极接点(B4);
而所述磁性感应开关(B)的底侧面处,设有一能感应磁场变化的磁性感应板(B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开关,其为一点放控制电路板(C);
前述点放控制电路板(C),其包含有:
一与该蓄电装置(6)和线圈盘(45)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本体(C1);
一设于该电路板本体(C1)上、能用于控制的点放控制回路(C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磁铁盘(43),其包含有:一与该主轴(42)轴接的左定位盘体(431);多个磁极方向交错 、环状排列设置于左定位盘体(431)上的左磁铁(432);
所述右磁铁盘(44),其包含有:一与该主轴(42)轴接的右定位盘体(441);多个磁极方向交错、环状排列设置于右定位盘体(441)上的右磁铁(442);
所述线圈盘(45),其包含有:一与该壳体(41)连接的固定盘体(451);一条绕设于该固定盘体(451)上及/或内的感应线圈(452),该感应线圈(452)的两端,分别具有能通过壳体(41)、而与蓄电装置(6)及/或电源控制开关连接的一正极接线(4521)和一负极接线(4522);
前述感应线圈(452),绕设于该固定盘体(451)上的部分,形成多个能对应于左磁铁(432)与右磁铁(442)、呈漩涡状设置的感应圈部(4523);
而所述壳体(41),其对应于前述正极接线(4521)和负极接线(4522)处,设有能与蓄电装置(6)及/或电源控制开关连接的一正极接点(411)、一负极接点(4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磁铁(432)与相对应的右磁铁(442)的磁极方向,互为相反;
而所述固定盘体(451),其是为下列之一:单层电路板、双层电路板、多层电路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3),其包含有至少一轴设于该前花毂头(121)内、与该蓄电装置(6)电连接的发电模块(31); 
前述发电模块(31),其包含有:
一与该前轮(12)的前轮轴(122)轴接、位于该前花毂头(121)内的发电盘(311);
一设于该发电盘(311)左侧,并与该前花毂头(121)固接的发电左磁铁盘(312);
一轴设于该发电盘(311)右侧,并与该前花毂头(121)固接的发电右磁铁盘(313);
前述发电左磁铁盘(312),其包含有多个不同磁极方向、环状交错排列设置于邻近该发电盘(311)侧的第一磁铁(3121)和第二磁铁(3122);
前述发电右磁铁盘(313),其包含有多个不同磁极方向、且磁极方向与前述第一磁铁(3121)和第二磁铁(3122)相反对应、环状交错排列设置于邻近该发电盘(311)侧的第三磁铁(3131)和第四磁铁(3132);
前述发电盘(311),其包含有:
一非金属制的定位盘(3111);
一片环设固定于该定位盘(3111)内,一侧端具有一两端能分别与外界电性连接的缺口(3114),内缘设有内凹陷部(3115)、外缘设有与前述内凹陷部(3115)呈交错设置的外凹陷部(3116)、能与外界电性连接,配合发电左磁铁盘(312)和发电右磁铁盘(313)的运作,以稳定输出电流,呈C形的发电片(3112);
一条对应绕设于该发电片(3112)远离定位盘(3111)的一侧表面上、且起始端(3117)与缺口(3114)一侧电连接、经多次卷绕后、结束端(3118)与缺口(3114)另一侧电连接的线圈(31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左磁铁盘(312),其包括一能将第一磁铁(3121)和第二磁铁(3122)固定的第一盘体(3123);
所述发电右磁铁盘(313),其包括一能将第三磁铁(3131)和第四磁铁(3132)固定的第二盘体(3133);
所述缺口(3114)与线圈(3113)的起始端(3117)和结束端(3118),更分别对应设有一能与外界电性连接的第一接点(X)、第二接点(Y); 
所述发电片(3112),其为一铜片,而该线圈(3113)为一铜线圈,而该发电片(3112)的各转折处,皆呈圆角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5),其是为下列之一:摩擦式离合器、电磁离合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伞齿轮(212),其与中天心(141)轴接处,由内而外、依序设有一锁杆(214)和一衬套(215)。 
CN2012202884003U 2012-06-15 2012-06-15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28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2884003U CN202728496U (zh) 2012-06-15 2012-06-15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2884003U CN202728496U (zh) 2012-06-15 2012-06-15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28496U true CN202728496U (zh) 2013-02-13

Family

ID=47654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28840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28496U (zh) 2012-06-15 2012-06-15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284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3209A (zh) * 2016-03-09 2016-05-04 彭佳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3209A (zh) * 2016-03-09 2016-05-04 彭佳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15408A (zh) 一种超级多电机串联无级变速发动机
CN202728496U (zh)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
CN202634041U (zh) 一种自行车发电装置
CN207883247U (zh) 一种新型广告平面设计展示展览装置
CN205203244U (zh) 一种健身电动车
CN202535213U (zh) 无刷行星减速轮毂电机
CN2867710Y (zh) 一种回收行车能量的发电装置
CN202582801U (zh) Eps用非接触式扭矩传感器
CN201800859U (zh) 简易电动自行车
CN202983143U (zh) 电动滑板
CN202966531U (zh) 电动车节能器
CN206606225U (zh) 一种带有广告栏的购物推车
CN203071718U (zh) 电动自行车用中置电机
CN201240466Y (zh) 组合式电动自行车
CN202068295U (zh) 一种单定子平面电机
CN202105408U (zh) 电动滑板车用孪生轮毂驱动电机
TW201320544A (zh) 無矽鋼片點放式馬達
CN203942430U (zh) 电磁力轮毂电机
CN201224449Y (zh) 一种发光轮的改进结构
CN2456359Y (zh) 附置于动力机体的感应式发电机
CN212828840U (zh) 一种自行车或电动助力自行车的速度感应装置
CN209467268U (zh) 平衡车
CN206472012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永磁直流电机
CN207407231U (zh) 外挂磁体的磁感应发电轮毂灯
CN210490668U (zh) 可动态显示图案或文字的电机、车轮及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6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