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14145U - 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14145U
CN202714145U CN2012203081736U CN201220308173U CN202714145U CN 202714145 U CN202714145 U CN 202714145U CN 2012203081736 U CN2012203081736 U CN 2012203081736U CN 201220308173 U CN201220308173 U CN 201220308173U CN 202714145 U CN202714145 U CN 202714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cooling
transition
moisture regain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3081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自明
滕靖
高士伟
郑鹏程
叶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Fruit and Tea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Fruit and Tea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Fruit and Tea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Fruit and Tea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2203081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14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14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141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包括冷却室、过渡室与回潮室,所述过渡室、回潮室位于同一水平线,冷却室设置于过渡室、回潮室的上方,冷却出料端通过导叶斗与过渡进料端相通,过渡出料端与回潮进料端相通,过渡室、回潮室的底部与底架相连接,底架通过竖梁与顶架相连接,顶架通过顶架铰链座与旋转支架相连接,顶架、旋转支架之间形成有冷却室倾角,冷却室底部上近一号小立柱的部位设置有倾角调整机构,且在冷却出料端、过渡进料端、回潮进料端上各设置有一个滚筒旋转设备。本设计不仅占地面积较小、倾角调整简易、冷却回潮效果较好,而且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使用维护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冷却回潮机,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具体适用于提高茶叶的冷却回潮效果,并降低占地面积,满足自动化生产线需求。 
背景技术
目前,茶叶生产所用的冷却回潮机主要为箱式带传动结构,该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不仅有碎茶产生,易降低茶叶质量,而且回潮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为时间长、能效低与效果差。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106414A,公开日为2011年6月29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包括支架及其上依次设置的滚筒式结构的冷却部、过渡部与回潮部,冷却进料端、过渡进料端与回潮进料端上各设置有滚筒旋转设备与用以调整滚筒倾角的轴承支撑组件,滚筒旋转设备包括大链轮、链条、小链轮与马达,大链轮的外部通过链条、小链轮与马达相连接,马达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马达座上,马达座与马达组件基座之间设置有马达调整铰座、马达调整螺杆和链条张紧弹簧,冷却部包括外滚筒、内滚筒与隔离板,外滚筒上设置有排气口、进气口与碎末收集仓,内滚筒上设置有通气孔。虽然该发明提高了冷却回潮效果,但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首先,该发明为平铺结构,其所包括的冷却部、过渡部、回潮部一字排开,占地面积较大,易降低厂房利用率;
其次,该发明中冷却部的倾角调整机构包括倾角调整杆与辅助倾角调整杆,倾角调整杆、辅助倾角调整杆分别设置在冷却部的两端,使用时,需要倾角调整杆、辅助倾角调整杆的协作才能实现倾角调整的效果,每次调节倾角后,都需要调节马达支座组件以保证链条传动平面与链轮轴垂直,才能维持正常传动,且整个调节过程完全由人工完成,不能时时读取调节过程倾角,调节效果差,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线的实际需求。因此该发明中的倾角调整机构不仅结构复杂,操作繁琐,而且调整效果较差,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线的实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占地面积较大、倾角调整繁琐、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线需求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占地面积较小、倾角调整简易、能够满足自动化生产线需求的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包括筒形的冷却室、过渡室与回潮室,所述冷却室的冷却出料端与过渡室的过渡进料端相通,过渡室的过渡出料端与回潮室的回潮进料端相通,所述冷却室上设置有冷却滚筒旋转设备,所述过渡进料端上设置有与其旋转配合的过渡滚筒旋转设备,所述回潮进料端上设置有与其旋转配合的回潮滚筒旋转设备; 
所述过渡室、回潮室位于同一水平线,冷却室设置于过渡室、回潮室的上方,且冷却出料端通过导叶斗与过渡进料端相通;
所述过渡室、回潮室的底部均与底架相连接,底架的四角通过竖梁与顶架的底部相连接,顶架的内部设置有过渡室与回潮室,顶架中顶架后横梁的顶部通过顶架铰链座与旋转支架中旋转后横梁的底部相连接,旋转后横梁的顶部通过二号小立柱与冷却出料端的底部相连接,旋转支架中旋转前横梁的顶部通过一号小立柱与冷却进料端的底部相连接,且在顶架、旋转支架之间形成有冷却室倾角;
所述冷却室底部上近一号小立柱的部位设置有倾角调整机构,冷却室底部上近二号小立柱的部位设置有与冷却出料端旋转配合的冷却滚筒旋转设备。
所述倾角调整机构包括倾角调整马达、丝杠、导柱与支撑轮,所述倾角调整马达与冷却室的底部固定连接,倾角调整马达的驱动端与丝杠的一端旋转配合,丝杠的另一端与滑行座的中部相连接,滑行座的两端与导柱滑动配合,滑行座的侧部与支撑板的顶端相连接,支撑板的底端与支撑轮相连接,支撑轮的底部与顶架中顶架前横梁的顶部相接触。 
所述冷却室倾角的大小为0–15°。 
所述冷却滚筒旋转设备、过渡滚筒旋转设备、回潮滚筒旋转设备的结构相同,都包括大链轮、链条、小链轮与旋转马达,冷却出料端、过渡进料端、回潮进料端上各套装有一个大链轮,大链轮的外部与链条传动配合,链条的另一端与旋转马达驱动端上设置的小链轮传动配合,旋转马达上与驱动端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马达组件基座相对应的马达座,马达座、马达组件基座之间设置有马达调整铰座和链条张力调节弹簧。 
所述冷却室上位于冷却进料端、冷却出料端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同轴的内滚筒与外滚筒,外滚筒的上侧部设置有吊环,外滚筒的下侧部设置有冷却风机与碎末收集仓,外滚筒的内部与内滚筒的外部之间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的一端通过密封条与外滚筒的内壁密封配合,隔离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内滚筒相配合的隔离毛刷,内滚筒的筒壁上均匀设置有通气孔,内滚筒的内部设置有内滚筒导叶板。 
所述冷却风机的出气温度为8–18℃。 
所述过渡室、回潮室的工作时间一致,均为0–60min。 
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0.5–5mm。 
所述过渡室、回潮室的底部通过随动支撑组件与底架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包括筒形的冷却室、过渡室与回潮室,所述过渡室、回潮室位于同一水平线,冷却室设置于过渡室、回潮室的上方,且冷却出料端通过导叶斗与过渡进料端相通,该设计将冷却室置于过渡室、回潮室的上方,能够大大节省本设计的占地面积,从而提高厂房利用率。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占地面积较小,而且厂房利用率较高。
2、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中通过倾角调整机构、旋转支架、顶架铰链座实现冷却室的倾角调整,其中,旋转支架通过顶架铰链座与顶架相铰连的设计确保冷却室与顶架之间的冷却室倾角可变,而在倾角调整机构中,则由丝杠带动滑行座沿导柱上下滑动,从而改变滑行座与顶架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冷却室与顶架之间的夹角,实现冷却室倾角的调节。整个倾角调整过程只需操作倾角调整机构一个机构即可,不仅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由于通过丝杠调整,精确度较高,调整效果较好,能够满足自动化生产线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倾角调整简易,而且调整效果较好,能够满足自动化生产线需求。 
3、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中冷却室位于过渡室、回潮室的上方,冷却出料端通过导叶斗与过渡进料端相通,过渡出料端与回潮进料端相通,且在冷却出料端、过渡进料端、回潮进料端上都设置有与其旋转配合的滚筒旋转设备,使用时,通过滚筒旋转设备带动冷却室、过渡室与回潮室旋转,不仅便于冷却室、过渡室、回潮室的进料和出料,而且有利于提高茶叶的冷却与回潮效果,具体情况为:在冷却过程中,茶叶被不断转动的滚筒抛散开来,热交换更迅速,冷却效果更好;在回潮过程中,通过滚筒的不断旋转,相互堆叠在一起的茶叶不断交换其上下位置,不仅可以加速叶片与梗之间含水量的动态转化,而且通过滚筒的不断旋转,上层和下层的茶坯不断交换位置,便于保证回潮效率的一致性,回潮效果较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冷却效果较好,而且回潮效果较好。 
4、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中在冷却室上位于冷却进料端、冷却出料端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同轴的内滚筒与外滚筒,外滚筒的下侧部设置有冷却风机与碎末收集仓,外滚筒的内部与内滚筒的外部之间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的一端通过密封条与外滚筒的内壁密封配合,隔离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内滚筒相配合的隔离毛刷,内滚筒的筒壁上均匀设置有通气孔,内滚筒的内部设置有内滚筒导叶板,使用时,冷却风机向冷却室中鼓入冷气,冷气从内滚筒上的通气孔中穿过,再经内滚筒的两端排出,在冷气通过内滚筒的过程中,冷气与其进行热交换以冷却茶坯,加之内滚筒不断旋转,故能取得较好的冷却效果,同时,由于茶坯在整个生产传输过程中不会和设备的绞接部位、传动边界部位接触,因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茶坯,减少碎茶的产生,即使有碎茶产生,在外滚筒下侧部设置的碎末收集仓也能够及时收集碎茶,从而满足清洁化生产的需要。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冷却效果较好,而且产生碎茶少,没有二次污染。 
5、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主要包括冷却室、过渡室、回潮室三个部件,冷却室、过渡室、回潮室上均对应设置有滚筒旋转设备,且在冷却室的一端设置了简单易操作的倾角调整机构,不仅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较少,而且零部件布置清晰,便于操作与维护。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而且使用成本、维护成本均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冷却室、过渡室、回潮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冷却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倾角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外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冷却室1、冷却进料端11、冷却出料端12、冷却滚筒旋转设备13、导叶斗14、过渡室2、过渡进料端21、过渡出料端22、过渡滚筒旋转设备23、回潮室3、回潮进料端31、回潮出料端32、回潮滚筒旋转设备33、倾角调整机构4、倾角调整马达41、丝杠42、导柱43、支撑轮44、滑行座45、支撑板46、内滚筒5、通气孔51、内滚筒导叶板52、外滚筒6、吊环61、冷却风机62、碎末收集仓63、隔离板64、密封条65、隔离毛刷66、底架7、竖梁71、随动支撑组件72、顶架8、顶架前横梁81、顶架后横梁82、顶架铰链座83、旋转支架9、旋转前横梁91、旋转后横梁92、一号小立柱93、二号小立柱94、冷却室倾角95、大链轮15、链条16、小链轮17、旋转马达18、马达座19、马达组件基座20、马达调整铰座24、链条张力调节弹簧2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6,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包括筒形的冷却室1、过渡室2与回潮室3,所述冷却室1的冷却出料端12与过渡室2的过渡进料端21相通,过渡室2的过渡出料端22与回潮室3的回潮进料端31相通,所述冷却室1上设置有冷却滚筒旋转设备13,所述过渡进料端21上设置有与其旋转配合的过渡滚筒旋转设备23,所述回潮进料端31上设置有与其旋转配合的回潮滚筒旋转设备33; 
所述过渡室2、回潮室3位于同一水平线,冷却室1设置于过渡室2、回潮室3的上方,且冷却出料端12通过导叶斗14与过渡进料端21相通;
所述过渡室2、回潮室3的底部均与底架7相连接,底架7的四角通过竖梁71与顶架8的底部相连接,顶架8的内部设置有过渡室2与回潮室3,顶架8中顶架后横梁82的顶部通过顶架铰链座83与旋转支架9中旋转后横梁92的底部相连接,旋转后横梁92的顶部通过二号小立柱94与冷却出料端12的底部相连接,旋转支架9中旋转前横梁91的顶部通过一号小立柱93与冷却进料端11的底部相连接,且在顶架8、旋转支架9之间形成有冷却室倾角95;
所述冷却室1底部上近一号小立柱93的部位设置有倾角调整机构4,冷却室1底部上近二号小立柱94的部位设置有与冷却出料端12旋转配合的冷却滚筒旋转设备13。
所述倾角调整机构4包括倾角调整马达41、丝杠42、导柱43与支撑轮44,所述倾角调整马达41与冷却室1的底部固定连接,倾角调整马达41的驱动端与丝杠42的一端旋转配合,丝杠42的另一端与滑行座45的中部相连接,滑行座45的两端与导柱43滑动配合,滑行座45的侧部与支撑板46的顶端相连接,支撑板46的底端与支撑轮44相连接,支撑轮44的底部与顶架8中顶架前横梁81的顶部相接触。 
所述冷却室倾角95的大小为0–15°。 
所述冷却滚筒旋转设备13、过渡滚筒旋转设备23、回潮滚筒旋转设备33的结构相同,都包括大链轮15、链条16、小链轮17与旋转马达18,冷却出料端12、过渡进料端21、回潮进料端31上各套装有一个大链轮15,大链轮15的外部与链条16传动配合,链条16的另一端与旋转马达18驱动端上设置的小链轮17传动配合,旋转马达18上与驱动端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马达组件基座20相对应的马达座19,马达座19、马达组件基座20之间设置有马达调整铰座24和链条张力调节弹簧25。 
所述冷却室1上位于冷却进料端11、冷却出料端12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同轴的内滚筒5与外滚筒6,外滚筒6的上侧部设置有吊环61,外滚筒6的下侧部设置有冷却风机62与碎末收集仓63,外滚筒6的内部与内滚筒5的外部之间设置有隔离板64,隔离板64的一端通过密封条65与外滚筒6的内壁密封配合,隔离板6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内滚筒5相配合的隔离毛刷66,内滚筒5的筒壁上均匀设置有通气孔51,内滚筒5的内部设置有内滚筒导叶板52。 
所述冷却风机62的出气温度为8–18℃。 
所述过渡室2、回潮室3的工作时间一致,均为0–60min。 
所述通气孔51的直径为0.5–5mm。 
所述过渡室2、回潮室3的底部通过随动支撑组件72与底架7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1、冷却室倾角的调整:
参见图1与图3,本实用新型中为节省占地面积,特将冷却室1设置于过渡室2、回潮室3的上方,为实现该设计,将过渡室2、回潮室3的底部与底架7相连接,底架7的四角通过竖梁71与顶架8的底部相连接,顶架8的内部设置有过渡室2与回潮室3,顶架8中顶架后横梁82的顶部通过顶架铰链座83与旋转支架9中旋转后横梁92的底部相连接,旋转后横梁92的顶部通过二号小立柱94与冷却出料端12的底部相连接,旋转支架9中旋转前横梁91的顶部通过一号小立柱93与冷却进料端11的底部相连接,冷却出料端12通过导叶斗14与过渡进料端21相通,此时,为确保冷却出料端12、冷却滚筒旋转设备13的正常配合,并实现冷却室倾角95的调整,以防两者相互干扰,特将倾角调整机构4、冷却滚筒旋转设备13相对设置,即倾角调整机构4近一号小立柱93设置,冷却滚筒旋转设备13近二号小立柱94设置,从而确保冷却室倾角95调整、冷却室1出料的正常进行。
参见图3,同时,为了降低冷却室倾角95调整的难度,并提高调整的精确度,本实用新型只在冷却室1的一端设置倾角调整机构4,而在另一端只采用顶架铰链座83以确保顶架8、旋转支架9能相对旋转即可,不仅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而且降低了操作难度,使用时只需调整一端的倾角调整机构4即可,而不需要两端同时调整,大大降低了调整难度。 
参见图3与图4,具体调整时,由倾角调整马达41驱动丝杠42进行上下运动,再由上下运动的丝杠42带动滑行座45沿导柱43上下滑动,整个滑动过程中,滑行座45依次通过支撑板46、支撑轮44与顶架8一直保持接触,改变的只是滑行座45与顶架8之间的相对距离,相对距离改变导致顶架8、旋转支架9之间夹角改变,从而实现冷却室倾角95的调整,且由于冷却室倾角95调整的根本操作在于丝杠42的上下运动,而丝杠42自身运动的精确度较高,因而本实用新型中冷却室倾角95调整的精度较高,效果较好,冷却室倾角95的可调范围优选为0–15°。 
实施例: 
参见图1–图6,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包括筒形的冷却室1、过渡室2与回潮室3,所述过渡室2、回潮室3位于同一水平线,冷却室1设置于过渡室2、回潮室3的上方,冷却室1的冷却出料端12通过导叶斗14与过渡进料端21相通,过渡室2的过渡出料端22与回潮室3的回潮进料端31相通,过渡室2、回潮室3的底部通过随动支撑组件72与底架7相连接,底架7的四角通过竖梁71与顶架8的底部相连接,顶架8的内部设置有过渡室2与回潮室3,顶架8中顶架后横梁82的顶部通过顶架铰链座83与旋转支架9中旋转后横梁92的底部相连接,旋转后横梁92的顶部通过二号小立柱94与冷却出料端12的底部相连接,旋转支架9中旋转前横梁91的顶部通过一号小立柱93与冷却进料端11的底部相连接,顶架8、旋转支架9之间形成有冷却室倾角95,冷却室倾角95的大小为0–15°,所述冷却室1底部上近一号小立柱93的部位设置有倾角调整机构4,冷却室1底部上近二号小立柱94的部位设置有与冷却出料端12旋转配合的冷却滚筒旋转设备13,所述过渡进料端21上设置有与其旋转配合的过渡滚筒旋转设备23,所述回潮进料端31上设置有与其旋转配合的回潮滚筒旋转设备33;
所述倾角调整机构4包括倾角调整马达41、丝杠42、导柱43与支撑轮44,所述倾角调整马达41与冷却室1的底部固定连接,倾角调整马达41的驱动端与丝杠42的一端旋转配合,丝杠42的另一端与滑行座45的中部相连接,滑行座45的两端与导柱43滑动配合,滑行座45的侧部与支撑板46的顶端相连接,支撑板46的底端与支撑轮44相连接,支撑轮44的底部与顶架8中顶架前横梁81的顶部相接触;
所述冷却滚筒旋转设备13、过渡滚筒旋转设备23、回潮滚筒旋转设备33的结构相同,都包括大链轮15、链条16、小链轮17与旋转马达18,冷却出料端12、过渡进料端21、回潮进料端31上各套装有一个大链轮15,大链轮15的外部与链条16传动配合,链条16的另一端与旋转马达18驱动端上设置的小链轮17传动配合,旋转马达18上与驱动端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马达组件基座20相对应的马达座19,马达座19、马达组件基座20之间设置有马达调整铰座24和链条张力调节弹簧2;
所述冷却室1上位于冷却进料端11、冷却出料端12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同轴的内滚筒5与外滚筒6,外滚筒6的上侧部设置有吊环61,外滚筒6的下侧部设置有冷却风机62与碎末收集仓63,外滚筒6的内部与内滚筒5的外部之间设置有隔离板64,隔离板64的一端通过密封条65与外滚筒6的内壁密封配合,隔离板6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内滚筒5相配合的隔离毛刷66,内滚筒5的筒壁上均匀设置有通气孔51,内滚筒5的内部设置有内滚筒导叶板52,冷却风机62的出气温度为8–18℃,过渡室2、回潮室3的工作时间一致,均为0–60min,通气孔51的直径为0.5–5mm。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根据回潮工艺的要求,整体结构包括相互隔开的冷却室1和回潮室3这两个功能组件,运行过程由PLC控制,其时间和速度均可以精确设置,可根据茶坯的机械组成以及含水量的不同调整回潮时间和堆料过程,从而与实际生产要求保持一致; 
参见图1与图2,茶坯经过前一道工艺后首先进入冷却室1,由冷却风机62向冷却室1内鼓入温度为8–18℃的冷空气,茶坯经过冷却后,依次通过冷却出料端12、导叶斗14、过渡进料端21进入过渡室2,此时过渡室2在过渡滚筒旋转设备23的控制下呈反转进料状态,经过0–60min后(该过程中不断有被冷却后的茶坯输入),过渡室2通过过渡滚筒旋转设备23改变转向,变为正转出料状态,将其内部的茶坯依次通过过渡出料端22、回潮进料端31输送至回潮室3,此时回潮室3在回潮滚筒旋转设备33的控制下呈反转进料状态,经过0–60min后,回潮室3正转以将其内部茶坯从回潮出料端32输出,经过冷却回潮后的茶坯待进入下一道工序,整个冷却回潮工艺结束。其中,回潮室3内的茶坯在回潮时,过渡室2一直在储料,从而确保冷却室1、过渡室2、回潮室3的不断循环,实现连续化生产;
参见图3–图6,冷却室1上位于冷却进料端11、冷却出料端12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同轴的内滚筒5与外滚筒6,外滚筒6的下侧部设置有冷却风机62与碎末收集仓63,外滚筒6的内部被隔离板64、内滚筒5分割为上下两腔,在工作过程中,内滚筒5转动,上腔和下腔保持不变,冷空气由冷却风机62向下腔鼓入,通过内滚筒5上设置的通气孔51到达上腔,再由内腔两端的开口处流出,在冷空气通过内滚筒5的过程中,冷空气和内滚筒5进行热交换,带走内滚筒5的热量,从而实现冷却效果,同时,可通过冷却室1底部上近一号小立柱93设置的倾角调整机构4来冷却室倾角95,从而提高冷却效果,具体调整过程为:由倾角调整马达41驱动丝杠42进行上下运动,再由上下运动的丝杠42带动滑行座45沿导柱43上下滑动,在滑行座45上下滑动的过程中,滑行座45与顶架8之间的相对距离不断变化,相对距离的改变会导致顶架8、旋转支架9之间夹角改变,从而实现冷却室倾角95的调整,在整个滑动过程中,滑行座45依次通过支撑板46、支撑轮44与顶架8一直保持接触。由于冷却室倾角95调整的根本操作在于丝杠42的上下运动,而丝杠42自身运动的精确度较高,因而本实用新型中冷却室倾角95调整的精度较高,效果较好,冷却室倾角95的可调范围优选为0–15°。 

Claims (9)

1.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包括筒形的冷却室(1)、过渡室(2)与回潮室(3),所述冷却室(1)的冷却出料端(12)与过渡室(2)的过渡进料端(21)相通,过渡室(2)的过渡出料端(22)与回潮室(3)的回潮进料端(31)相通,所述冷却室(1)上设置有冷却滚筒旋转设备(13),所述过渡进料端(21)上设置有与其旋转配合的过渡滚筒旋转设备(23),所述回潮进料端(31)上设置有与其旋转配合的回潮滚筒旋转设备(33),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室(2)、回潮室(3)位于同一水平线,冷却室(1)设置于过渡室(2)、回潮室(3)的上方,且冷却出料端(12)通过导叶斗(14)与过渡进料端(21)相通;
所述过渡室(2)、回潮室(3)的底部均与底架(7)相连接,底架(7)的四角通过竖梁(71)与顶架(8)的底部相连接,顶架(8)的内部设置有过渡室(2)与回潮室(3),顶架(8)中顶架后横梁(82)的顶部通过顶架铰链座(83)与旋转支架(9)中旋转后横梁(92)的底部相连接,旋转后横梁(92)的顶部通过二号小立柱(94)与冷却出料端(12)的底部相连接,旋转支架(9)中旋转前横梁(91)的顶部通过一号小立柱(93)与冷却进料端(11)的底部相连接,且在顶架(8)、旋转支架(9)之间形成有冷却室倾角(95);
所述冷却室(1)底部上近一号小立柱(93)的部位设置有倾角调整机构(4),冷却室(1)底部上近二号小立柱(94)的部位设置有与冷却出料端(12)旋转配合的冷却滚筒旋转设备(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调整机构(4)包括倾角调整马达(41)、丝杠(42)、导柱(43)与支撑轮(44),所述倾角调整马达(41)与冷却室(1)的底部固定连接,倾角调整马达(41)的驱动端与丝杠(42)的一端旋转配合,丝杠(42)的另一端与滑行座(45)的中部相连接,滑行座(45)的两端与导柱(43)滑动配合,滑行座(45)的侧部与支撑板(46)的顶端相连接,支撑板(46)的底端与支撑轮(44)相连接,支撑轮(44)的底部与顶架(8)中顶架前横梁(81)的顶部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倾角(95)的大小为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滚筒旋转设备(13)、过渡滚筒旋转设备(23)、回潮滚筒旋转设备(33)的结构相同,都包括大链轮(15)、链条(16)、小链轮(17)与旋转马达(18),冷却出料端(12)、过渡进料端(21)、回潮进料端(31)上各套装有一个大链轮(15),大链轮(15)的外部与链条(16)传动配合,链条(16)的另一端与旋转马达(18)驱动端上设置的小链轮(17)传动配合,旋转马达(18)上与驱动端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马达组件基座(20)相对应的马达座(19),马达座(19)、马达组件基座(20)之间设置有马达调整铰座(24)和链条张力调节弹簧(2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1)上位于冷却进料端(11)、冷却出料端(12)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同轴的内滚筒(5)与外滚筒(6),外滚筒(6)的上侧部设置有吊环(61),外滚筒(6)的下侧部设置有冷却风机(62)与碎末收集仓(63),外滚筒(6)的内部与内滚筒(5)的外部之间设置有隔离板(64),隔离板(64)的一端通过密封条(65)与外滚筒(6)的内壁密封配合,隔离板(6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内滚筒(5)相配合的隔离毛刷(66),内滚筒(5)的筒壁上均匀设置有通气孔(51),内滚筒(5)的内部设置有内滚筒导叶板(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机(62)的出气温度为8–1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室(2)、回潮室(3)的工作时间一致,均为0–60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51)的直径为0.5–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室(2)、回潮室(3)的底部通过随动支撑组件(72)与底架(7)相连接。
CN2012203081736U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714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3081736U CN202714145U (zh)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3081736U CN202714145U (zh)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14145U true CN202714145U (zh) 2013-02-06

Family

ID=47616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308173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714145U (zh)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141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2680A (zh) * 2012-06-29 2012-10-24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
CN103609762A (zh) * 2013-12-18 2014-03-05 段永春 一种茶叶回潮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2680A (zh) * 2012-06-29 2012-10-24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
CN102742680B (zh) * 2012-06-29 2013-09-25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
CN103609762A (zh) * 2013-12-18 2014-03-05 段永春 一种茶叶回潮机
CN103609762B (zh) * 2013-12-18 2015-07-15 段永春 一种茶叶回潮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20380U (zh) 小型实验用小麦磨粉机
CN102742680B (zh) 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
CN202714145U (zh) 一种茶叶立体式连续滚筒冷却回潮机
CN208869833U (zh) 一种多组份纺粘热压无纺布成型机轧辊调节机构
CN110077774A (zh) 一种货架之间的货物换位装置
CN208613421U (zh) 一种冷弯成型机的导向装置
CN207682444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切带机
CN208323972U (zh) 一种薄膜生产加工用淋膜机
CN102106414B (zh) 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
CN115228927A (zh) 一种不锈钢精轧机组
CN113581799B (zh) 一种便于更换防溢裙板的双重缓冲式导料槽
CN104353515A (zh) 小型实验用小麦磨粉机
CN107177944B (zh) 织物定型机及其定型方法
CN201976684U (zh) 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
CN208929068U (zh) 一种气雾罐封底机
CN207645260U (zh) 一种带有精确功能茶叶上料机
CN202089622U (zh) 储料架
CN103194882A (zh) 一种罗纹袖口自动翻折机
CN209063362U (zh) 一种冷却机构
CN206916461U (zh) 一种织物定型机
CN205709163U (zh) 一种纱线卷线装置
CN104495518A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卷绕头的尾丝自动生头装置
CN208994609U (zh) 一种带换向装置的提升机
CN102168347A (zh) 一种管式牵伸纺粘设备摆丝器
CN207787013U (zh) 一种茶叶种植上专用的茶叶筛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92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925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