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74085U - 一种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74085U
CN202674085U CN 201220254182 CN201220254182U CN202674085U CN 202674085 U CN202674085 U CN 202674085U CN 201220254182 CN201220254182 CN 201220254182 CN 201220254182 U CN201220254182 U CN 201220254182U CN 202674085 U CN202674085 U CN 202674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dry type
clutches
cooling unit
coo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5418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炬鑫
陈勇
罗大国
刘文忠
古兴生
赵福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Branch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25418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74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74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740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冷却装置是增加的鼓风机和导流管,会导致离合器的横向和纵向体积增大而影响动力总成布置的问题。离合器包括与发动机输出轴相连接的离合器前盖、离合器壳体,离合器壳体内具有飞轮盘、摩擦盘、压盘、膜片弹簧以及由以上部件构成的若干腔室,本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包括开设在离合器前盖上的进气口和开设在离合器壳体上的排气口,在离合器前盖上还具有能将气流带进离合器壳体内各个腔室的螺旋叶片组件。由于螺旋叶片组件依靠发动机输出轴提供动力,所以不用添加动力装置,节省了离合器的占用空间,结构简单紧凑,整体布局也更为合理。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特别是一种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双离合变速器具有两个离合器,将变速器档位按奇、偶分开布置,分别与两个离合器连接,当变速器工作时两个档位处于啮合状态,一个离合器工作,另一个离合器处于待工作状态,通过两个离合器的交替切换实现变速器换挡。双离合变速器具有传动效率高、换挡无动力中断、车辆运行舒适性、加速性和燃油经济性好等优点。
双离合器有干式和湿式两种结构形式,湿式离合器具有传递扭矩容量大、磨损小、寿命长等特点,但处于分离状态的湿式多片离合器由于主、从动盘的相互滑转,会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使传动效率降低,因湿式离合器需要辅助动力及专业传动油,这会导致动力总体输出效率降低及离合器制造和使用成本提高。干式离合器与湿式离合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传递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干式离合器有滑摩发热和磨损大两大问题。汽车在平稳起步、低速爬行、平顺换挡等工况中离合器是处于滑摩状态,这会产生大量热量,离合器各部件温度升高,而离合器摩擦盘的磨损也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过高的表面温度还会使摩擦盘和压盘产生变形甚至烧蚀破坏,直接影响离合器的分离/接合控制特性、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等。湿式离合器由于有流动的传动油可以较快带走热量,所以湿式离合器各部件不会温度很高。而为了保证干式双离合器的工作性能和提高使用寿命,就需要一个方案来解决干式双离合器的散热问题。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一种汽车干式双离合器冷却装置【申请号:200610095124.8,公开号:CN1920318】,找到了一种解决干式离合器散热和磨损问题的方案。该装置通过在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壳体(2)上设置进气口(11)、排气口(5),在进气口(11)上安装电机驱动的鼓风机(12),在变速器壳体(2)内部设置导流管(10),在飞轮盘(1)和离合器盖(9)上开径向通风孔,构成空气冷却系统,利用冷却空气对离合器部件进行强制冷却,降低其工作温度,以解决干式双离合器由于工作温度高而影响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这种方案采用电动鼓风机作为冷却空气输入的动力装置,输入的冷却空气通过内部导流管引流到离合器内部中心位置,但是增加的鼓风机和导流管会导致离合器的横向和纵向体积增大,这对于动力总成布置影响会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离合器包括与发动机输出轴相连接的离合器前盖、离合器壳体,离合器壳体内具有飞轮盘、摩擦盘、压盘、膜片弹簧以及由以上部件构成的若干腔室,其特征在于,本冷却装置包括开设在离合器前盖上的进气口和开设在离合器壳体上的排气口,在离合器前盖上还具有能将气流带进离合器壳体内各个腔室的螺旋叶片组件。
离合器前盖通过螺栓分别与发动机输出轴相连接,当发动机输出轴转动输入动力时,离合器前盖也会一起转动。螺旋叶片组件与离合器前盖设置在一起,离合器前盖转动带动螺旋叶片组件旋转并将外部气流送进离合器壳体内,输入的冷却空气作用于摩擦盘和压盘表面,带走其上的热量,最终从排气口排出到离合器壳体外,从而达到冷却离合器的目的。由于螺旋叶片组件依靠发动机输出轴提供动力,所以不用添加动力装置,节省了离合器的占用空间,结构简单紧凑,整体布局也更为合理。
在上述的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中,所述的螺旋叶片组件上还固连有能增大气流输入量的辅助叶片。辅助叶片随螺旋叶片组件一起转动,增大了空气的输入量,使得散热更快。
在上述的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中,所述的辅助叶片与螺旋叶片组件通过焊接固连在一起。焊接连接比较牢固,经久耐用。
在上述的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中,所述的飞轮盘、摩擦盘、压盘、膜片弹簧上均设有将各个腔室连通的通气孔。各个通气孔增大了气体流通量,方便各个零件的散热。
在上述的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中,所述的螺旋叶片组件与离合器前盖为一体成型。离合器前盖普遍为金属材料制成,可以在离合器前盖上冲压出螺旋叶片组件,提高了螺旋叶片与离合器前盖的连接牢固度,也节省了制造材料。
在上述的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中,所述的排气口处还设有挡尘罩。在排气口处安装挡尘罩后,可以防止外界较大的物件从排气口进入到壳体内,阻碍变速器的正常运作以及损坏或磨损变速器的零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紧凑,布局合理,不需要辅助动力装置和导流管。
2.飞轮盘、摩擦盘、压盘、膜片弹簧上均设有将各个腔室连通的通气孔,保证散热效率,提高了干式双离合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干式离合器冷却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离合器前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离合器前盖;2、离合器壳体;3、飞轮盘;4、摩擦盘;5、压盘;6、膜片弹簧;7、进气口;8、排气口;9、螺旋叶片组件;10、辅助叶片;11、通气孔;12、挡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汽车的干式双离合器包括离合器前盖1、离合器壳体2,离合器壳体2内具有飞轮盘3、摩擦盘4、压盘5、膜片弹簧6以及由以上部件构成的若干腔室。因干式双离合器在滑摩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而干式双离合器的热容量又较小,导致离合器壳体2内的零部件温度升高,会严重影响干式双离合器的使用性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干式双离合器的散热问题,从而保证干式双离合器的工作性能和提高使用寿命。本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包括开设在离合器前盖1上的进气口7和开设在离合器壳体2上的排气口8,在离合器前盖1上还具有能将气流带进离合器壳体2内各个腔室的螺旋叶片组件9。
具体来说,如图1、图2所示,在离合器前盖1上冲压出螺旋叶片组件9,当离合器前盖1旋转时,由于螺旋叶片组件9的作用,会有冷却空气通过进气口7输入到离合器壳体2内。当然,还可以在螺旋叶片组件9上焊接若干辅助叶片10,辅助叶片10的作用时为了增加冷却空气的输入总量。飞轮盘3、摩擦盘4、压盘5、膜片弹簧6上均设有将各个腔室连通的通气孔11,当流动的冷却空气通过各个腔室时,由于通气孔11和零部件之间的存在缝隙,冷却空气如图1中的箭头方向流动并带走摩擦盘4和压盘5表面的热量,最终从排气口8排出到离合器壳体2外,从而达到冷却离合器的目的。排气口8处还设有挡尘罩12,可以防止大颗粒灰尘或者物件进入离速器壳体2内影响离速器的正常工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离合器前盖1、离合器壳体2、飞轮盘3、摩擦盘4、压盘5、膜片弹簧6、进气口7、排气口8、螺旋叶片组件9、辅助叶片10、通气孔11、挡尘罩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6)

1.一种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离合器包括与发动机输出轴相连接的离合器前盖(1)、离合器壳体(2),离合器壳体(2)内具有飞轮盘(3)、摩擦盘(4)、压盘(5)、膜片弹簧(6)以及由以上部件构成的若干腔室,其特征在于,本冷却装置包括开设在离合器前盖(1)上的进气口(7)和开设在离合器壳体(2)上的排气口(8),在离合器前盖(1)上还具有能将气流带进离合器壳体(2)内各个腔室的螺旋叶片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叶片组件(9)上还固连有能增大气流输入量的辅助叶片(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叶片(10)与螺旋叶片组件(9)通过焊接固连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轮盘(3)、摩擦盘(4)、压盘(5)、膜片弹簧(6)上均设有将各个腔室连通的通气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叶片组件(9)与离合器前盖(1)为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口(8)处还设有挡尘罩(12)。
CN 201220254182 2012-05-29 2012-05-29 一种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74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54182 CN202674085U (zh) 2012-05-29 2012-05-29 一种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54182 CN202674085U (zh) 2012-05-29 2012-05-29 一种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74085U true CN202674085U (zh) 2013-01-16

Family

ID=47494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5418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74085U (zh) 2012-05-29 2012-05-29 一种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74085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6244A (zh) * 2015-07-13 2015-10-14 柯晓贤 一种活塞缸旋转式的气压多片摩擦离合器
CN106274856A (zh) * 2016-09-07 2017-01-0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涡轮增压汽车干式双离合器及制动器快速自行冷却系统
CN104895948B (zh) * 2015-04-02 2017-06-30 遵义宏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降温膜片弹簧离合器
CN108006100A (zh) * 2017-12-05 2018-05-08 重庆中奥离合器制造有限公司 自散热离合器
CN108035986A (zh) * 2017-12-05 2018-05-15 重庆中奥离合器制造有限公司 紧凑自散热式离合器
CN108035987A (zh) * 2017-12-05 2018-05-15 重庆中奥离合器制造有限公司 涡轮式散热离合器
CN108035985A (zh) * 2017-12-05 2018-05-15 重庆中奥离合器制造有限公司 大功率散热式离合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5948B (zh) * 2015-04-02 2017-06-30 遵义宏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降温膜片弹簧离合器
CN104976244A (zh) * 2015-07-13 2015-10-14 柯晓贤 一种活塞缸旋转式的气压多片摩擦离合器
CN104976244B (zh) * 2015-07-13 2017-12-01 湖北奥德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活塞缸旋转式的气压多片摩擦离合器
CN106274856A (zh) * 2016-09-07 2017-01-0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涡轮增压汽车干式双离合器及制动器快速自行冷却系统
CN106274856B (zh) * 2016-09-07 2018-10-3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涡轮增压汽车干式双离合器及制动器快速自行冷却系统
CN108006100A (zh) * 2017-12-05 2018-05-08 重庆中奥离合器制造有限公司 自散热离合器
CN108035986A (zh) * 2017-12-05 2018-05-15 重庆中奥离合器制造有限公司 紧凑自散热式离合器
CN108035987A (zh) * 2017-12-05 2018-05-15 重庆中奥离合器制造有限公司 涡轮式散热离合器
CN108035985A (zh) * 2017-12-05 2018-05-15 重庆中奥离合器制造有限公司 大功率散热式离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74085U (zh) 一种汽车干式双离合器的冷却装置
CN103080584B (zh) 驱动力传递装置
CN100400916C (zh) 汽车干式双离合器冷却装置
CN103307132B (zh) 具有改进的冷却的变速器离合器
CN105121886B (zh) 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干式双离合器的集成冷却系统
US10119577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a dry dual clutch of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3975171B (zh) 驱动力传递装置
JP2010527109A5 (zh)
CN103857937A (zh) 驱动力传递装置
CN205244175U (zh) 一种离合器盖
EP3910765A1 (en) Power assembly and all-terrain vehicle having same
CN103770629A (zh) 车辆风门片装置
CN206708259U (zh) 一种汽车用离合器散热装置
JP5948956B2 (ja) 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CN101660573A (zh) 空气冷却压盘式离合器及汽车
CN202150767U (zh) 一种气-气双侧冷却型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机冷却系统
CN202360205U (zh) 能控制脱开转速的硅油风扇离合器
CN210416210U (zh) 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散热通风装置
JP5031625B2 (ja) 車両用乾式クラッチ
CN209294335U (zh) 一种车用离合器散热飞轮
CN217590398U (zh) 一种内外双冷式内转子电机
CN102255431A (zh) 一种水-气双侧冷却型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机冷却系统
CN201561074U (zh) 空气冷却压盘式离合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汽车
CN216478829U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
CN213176526U (zh) 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