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45251U - 压缩单元和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单元和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45251U
CN202545251U CN2012201207778U CN201220120777U CN202545251U CN 202545251 U CN202545251 U CN 202545251U CN 2012201207778 U CN2012201207778 U CN 2012201207778U CN 201220120777 U CN201220120777 U CN 201220120777U CN 202545251 U CN202545251 U CN 202545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onnet
bolt
cylinder
rear muff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207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口展平
足立诚
清水洋平
小川步
谷和弘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45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452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压缩单元和压缩机:抑制由于螺栓紧固而产生的后消声器的蠕变,防止由于该后消声器的蠕变而产生的螺栓松动。后消声器(240)由仅贯通后消声器(240)的第1螺栓(81)固定于后盖(60)。后盖(60)由至少贯通后盖(60)的第2螺栓(82)固定于第2气缸(221)。这样,通过区分将后消声器(240)固定于后盖(60)的第1螺栓(81)和将后盖(60)固定于第2气缸(221)的第2螺栓(82),能够抑制由于螺栓紧固而产生的后消声器(240)的蠕变,防止由于后消声器(240)的蠕变而产生的螺栓松动。

Description

压缩单元和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例如在空调或冷藏库等中使用的压缩单元和压缩机。
背景技术
以往,压缩机的压缩单元具有:前盖、后盖、配置在上述前盖与上述后盖之间的前气缸和后气缸、以及以在与上述后盖之间形成消声室的方式安装于后盖的平板状的后消声器(参照日本特开2009-127608号公报:专利文献1)。
上述后消声器由贯通后消声器、后盖、后气缸、前气缸而拧入前盖的固定螺栓固定于后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7608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压缩机中,上述后消声器由从后消声器贯通到前气缸而拧入前盖的固定螺栓固定于后盖,所以,固定螺栓的紧固力成为将从后消声器到前盖固定为一体的较大的力。
与此相对,上述后消声器例如由SPHC或SPCC等轧制钢板构成,所以,后消声器的刚性小。
因此,通过紧固力大的固定螺栓对刚性小的后消声器进行紧固,后消声器产生蠕变(creep),由于该后消声器的蠕变,产生固定螺栓的紧固松动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新发现了该现象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如下的压缩单元和具有该压缩单元的压缩机:抑制由于螺栓紧固而产生的后消声器的蠕变,防止由于该后消声器的蠕变而产生的螺栓松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压缩单元的特征在于,该压缩单元具有:前盖;后盖;至少一个气缸,其配置在上述前盖与上述后盖之间;以及后消声器,其以在与上述后盖之间形成消声室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后盖,上述后盖具有:环状的主体部;凸台部,其设于上述主体部的内周侧;以及周壁,其设于上述主体部的外周侧,上述后消声器与上述凸台部的端面及上述周壁的端面接触,上述后消声器由贯通上述后消声器而拧入上述后盖的上述周壁的端面的第1螺栓固定于上述后盖,上述后盖由至少贯通上述后盖的主体部的第2螺栓固定于上述至少一个气缸。
根据该实用新型的压缩单元,上述后消声器由仅贯通后消声器的第1螺栓固定于上述后盖,所以,第1螺栓的紧固力成为将后消声器固定于后盖的程度的较小的力,所以,不会产生后消声器的蠕变,第1螺栓的紧固不会松动。
另一方面,上述后盖由至少贯通后盖的主体部的第2螺栓固定于上述气缸,所以,第2螺栓的紧固力成为将后盖固定于气缸的较大的力,但是,由于后盖的主体部和气缸的刚性大,且不对刚性小的后消声器进行紧固,所以,后盖的主体部不会由于第2螺栓的紧固力而蠕变,第2螺栓的紧固不会松动。
这样,通过区分将后消声器固定于后盖的第1螺栓和将后盖固定于气缸的第2螺栓,从而能够抑制由于螺栓紧固而产生的后消声器的蠕变,防止由于该后消声器的蠕变而产生的螺栓松动。
并且,上述第1螺栓拧入上述后盖的上述周壁的端面,所以,即使压缩单元大型化、第1螺栓的直径增大,也能够增厚后盖的周壁而拧入。与此相对,如果将第1螺栓拧入后盖的凸台部,则可能使影响轴承精度的凸台部变形,进而,当第1螺栓的直径增大时,需要增厚凸台部,无法在后盖的主体部设置与气缸内连通的排出口。
并且,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该压缩机具有:密闭容器;配置在该密闭容器内的压缩单元;以及马达,其配置在上述密闭容器内,经由轴驱动上述压缩单元,上述压缩单元的上述前盖配置在上述马达侧。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具有上述压缩单元,所以,螺栓的紧固不会松动。
根据该实用新型的压缩单元,上述后消声器由贯通上述后消声器而拧入上述后盖的上述周壁的端面的第1螺栓固定于上述后盖,上述后盖由至少贯通上述后盖的主体部的第2螺栓固定于上述气缸,所以,抑制由于螺栓紧固而产生的后消声器的蠕变,防止由于该后消声器的蠕变而产生的螺栓松动。
根据该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具有上述压缩单元,所以,螺栓的紧固不会松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压缩单元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
1:密闭容器;2:压缩单元;3:马达;5:定子;6:转子;11:吸入管;12:轴;121:第1气缸;221:第2气缸;50:前盖;60:后盖;61:主体部;61a:排出口;62:凸台部;63:周壁;81:第1螺栓;82:第2螺栓;140:内侧的前消声器;240:后消声器;340:外侧的前消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该压缩机具有:密闭容器1;压缩单元2,其配置在该密闭容器1内;以及马达3,其配置在上述密闭容器1内,经由轴12驱动上述压缩单元2。该压缩机是高压拱顶型的回转式压缩机,在上述密闭容器1内,将上述压缩单元2配置在下方,将上述马达3配置在上方。
上述马达3具有转子6、以及隔着空气隙配置于该转子6的径向外侧的定子5。在上述转子6安装有上述轴12。
上述转子6具有例如由层叠的电磁钢板构成的转子铁心、以及埋设于该转子铁心的磁铁。上述定子5具有例如由铁构成的定子铁心、以及卷绕于该定子铁心的线圈。
上述马达3借助在上述线圈中流过电流而在上述定子5中产生的电磁力,使上述转子6与上述轴12一起旋转,从而经由该轴12驱动上述压缩单元2。
在上述密闭容器1安装有吸入制冷剂气体的吸入管11,在该吸入管11连接有储气筒10。即,上述压缩单元2从上述储气筒10通过上述吸入管11吸入制冷剂气体。
通过对与该压缩机一起构成作为冷冻系统的一例的空调机的未图示的冷凝器、膨胀机构、蒸发器进行控制,从而得到该制冷剂气体。
在上述压缩机中,从上述压缩单元2排出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并使其充满上述密闭容器1的内部,并且,使其通过上述马达3的上述定子5与上述转子6之间的间隙等,从排出管13排出到外部。在上述密闭容器1内的高压区域的下部贮存有润滑油9。
如图2所示,上述压缩单元2沿着上述轴12从马达3侧起依次(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具有前盖50、第1气缸121、端板部件70、第2气缸221以及后盖60。
上述前盖50和上述端板部件70分别安装于上述第1气缸121的上下的开口端。上述端板部件70和上述后盖60分别安装于上述第2气缸221的上下的开口端。
利用上述第1气缸121、上述前盖50和上述端板部件70形成第1气缸室122。利用上述第2气缸221、上述后盖60和上述端板部件70形成第2气缸室222。
上述前盖50具有环状的主体部51以及设于该主体部51的内周侧的凸台部52。上述轴12贯穿插入于上述凸台部52。在上述主体部51设有与上述第1气缸室122连通的排出口51a。
以相对于上述主体部51而位于上述第1气缸121的相反侧的方式,在上述主体部51安装有排出阀131。该排出阀131例如是簧片阀,对上述排出口51a进行开闭。
在上述主体部51,在上述第1气缸121的相反侧,以覆盖上述排出阀131的方式安装有杯状的内侧的前消声器140。上述凸台部52贯穿插入于上述内侧的前消声器140。
利用上述内侧的前消声器140和上述前盖50形成第1消声室142。上述第1消声室142与上述第1气缸室122经由上述排出口51a连通。
上述后盖60具有环状的主体部61、设于该主体部61的内周侧的凸台部62、以及设于上述主体部51的外周侧的周壁63。上述轴12贯穿插入于上述凸台部62。在上述主体部61设有与上述第2气缸室222连通的排出口61a。
以相对于上述主体部61而位于上述第2气缸221的相反侧的方式,在上述主体部61安装有(未图示的)排出阀,该排出阀对上述排出口61a进行开闭。
在上述主体部61,在上述第2气缸221的相反侧,以覆盖上述排出阀的方式安装有平板状的后消声器240。上述凸台部62贯穿插入于上述后消声器240。
利用上述后消声器240和上述后盖60形成第2消声室242。上述第2消声室242与上述第2气缸室222经由上述排出口61a连通。
在上述内侧的前消声器140,在上述前盖50的相反侧,以覆盖前消声器140的方式安装有杯状的外侧的前消声器340。利用上述内侧的前消声器140和上述外侧的前消声器340形成第3消声室342。
上述第1消声室142与上述第3消声室342通过在上述内侧的前消声器140形成的(未图示的)孔部而连通。
上述第2消声室242与上述第3消声室342通过在上述后盖60、上述第2气缸221、上述端板部件70、上述第1气缸121和上述前盖50形成的(未图示的)孔部而连通。
上述第3消声室342与上述外侧的前消声器340的外侧通过在上述外侧的前消声器340形成的(未图示的)孔部而连通。
上述后消声器240与上述后盖60的凸台部62的端面及上述后盖60的周壁63的端面接触。凸台部62的端面和周壁63的端面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在凸台部62与周壁63之间设有构成第2消声室242的凹部。
上述后消声器240由多个第1螺栓81固定于上述后盖60。多个第1螺栓81以隔开间隔的方式沿后盖60的周向排列。
上述第1螺栓81贯通后消声器240而拧入后盖60的周壁63的端面。即,第1螺栓81是后消声器240紧固专用的螺栓。
上述后盖60由多个第2螺栓82固定于上述第2气缸221。多个第2螺栓82以隔开间隔的方式沿后盖60的周向排列。
上述第2螺栓82贯通后盖60的主体部61、第2气缸221以及端板部材70而拧入第1气缸121。第2螺栓82位于比排出口61a更靠后盖60的径向外侧的位置。
上述内侧的前消声器140、上述外侧的前消声器340、上述前盖50和上述第1气缸121通过多个第3螺栓83而紧固为一体。前盖50通过焊接等安装于密闭容器1。
上述第3螺栓83贯通内侧的前消声器140、外侧的前消声器340以及前盖50而拧入第1气缸121。
上述轴12的一端侧支承于上述前盖50的凸台部52和上述后盖60的凸台部62,上述轴12成为悬臂构造。
在上述轴12设有配置在上述第1气缸室122内的第1偏心销126。在该第1偏心销126嵌入有第1辊127。该第1辊127被配置成能够沿着上述第1气缸室122的内表面而绕上述第1气缸室122的中心轴线公转,利用该第1辊127的公转运动进行压缩作用。
在上述轴12设有配置在上述第2气缸室222内的第2偏心销226。在该第2偏心销226嵌入有第2辊227。该第2辊227被配置成能够沿着上述第2气缸室222的内表面而绕上述第2气缸室222的中心轴线公转,利用该第2辊227的公转运动进行压缩作用。
上述第1偏心销126和上述第2偏心销226位于相对于上述轴12的旋转轴线错开180°的位置。
接着,说明上述压缩单元2的压缩作用。
首先,在上述第1气缸室122的压缩作用中,上述第1偏心销126与上述轴12一起偏心旋转,嵌合于上述第1偏心销126的上述第1辊127以使该第1辊127的外周面与上述第1气缸室122的内周面相切的方式进行公转。
于是,从一个上述吸入管11将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到上述第1气缸室122,在上述第1气缸室122内进行压缩而成为高压后,从上述前盖50的排出口51a排出高压的制冷剂气体。
然后,从上述排出口51a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经由上述第1消声室142和上述第3消声室342,排出到上述外侧的前消声器340的外部。
另一方面,上述第2气缸室222的压缩作用也与上述第1气缸室122的压缩作用相同。即,从另一个上述吸入管11将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到上述第2气缸室222,在上述第2气缸室222内利用上述第2辊227的公转运动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使该高压制冷剂气体经由上述第2消声室242和上述第3消声室342,排出到上述外侧的前消声器340的外部。
上述第1气缸室122的压缩作用和上述第2气缸室222的压缩作用处于错开180°的相位。
根据上述结构的压缩单元2,上述后消声器240由仅贯通后消声器240的第1螺栓81固定于上述后盖60,所以,第1螺栓81的紧固力成为将后消声器240固定于后盖60的程度的较小的力,所以,不会产生后消声器240的蠕变,第1螺栓81的紧固不会松动。
另一方面,上述后盖60由至少贯通后盖60的主体部61的第2螺栓82固定于上述第2气缸221,所以,第2螺栓82的紧固力成为将后盖60固定于第2气缸221的较大的力,但是,由于后盖60的主体部61和第2气缸221的刚性大,且不对刚性小的后消声器240进行紧固,所以,后盖60的主体部61不会由于第2螺栓82的紧固力而蠕变,第2螺栓82的紧固不会松动。
这样,通过区分将后消声器240固定于后盖60的第1螺栓81和将后盖60固定于第2气缸221的第2螺栓82,能够抑制由于螺栓紧固而产生的后消声器240的蠕变,防止由于该后消声器240的蠕变而产生的螺栓松动。
即,后消声器240例如由SPHC或SPCC等轧制钢板构成,所以,后消声器240的刚性小。因此,仅利用紧固力小的第1螺栓81对后消声器240进行紧固,由此,能够抑制后消声器240的蠕变。
另外,上述内侧的前消声器140和上述外侧的前消声器340由贯通前盖50而拧入第1气缸121的上述第3螺栓83固定于前盖50,第3螺栓83的紧固力成为将前盖50固定于第1气缸121的较大的力,但是,通过双层重叠内侧和外侧的前消声器140、340,内侧和外侧的前消声器140、340的刚性大,从而内侧和外侧的前消声器140、340不会产生蠕变。
并且,上述第1螺栓81拧入上述后盖60的上述周壁63的端面,所以,即使压缩单元2大型化、第1螺栓81的直径增大,也能够增厚后盖60的周壁63而拧入。与此相对,如果将第1螺栓81拧入后盖60的凸台部62,则可能使影响轴承精度的凸台部62变形,进而,当第1螺栓81的直径增大时,需要增厚凸台部62,无法在后盖60的主体部61设置与第2气缸221内连通的排出口61a。
根据上述结构的压缩机,具有上述压缩单元2,所以,螺栓的紧固不会松动。
另外,该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将后盖60固定于第2气缸221的第2螺栓82至少贯通后盖60的主体部61即可。具体而言,第2螺栓82可以贯通后盖60而拧入第2气缸221,或者,也可以贯通后盖60、第2气缸221、端板部材70和第1气缸121而拧入前盖50。
并且,后消声器240也可以不是平板状,而是杯状。并且,后盖60的凸台部62的端面和周壁63的端面也可以处于不同高度。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双气缸的压缩单元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应用于单气缸的压缩单元。具体而言,单气缸的压缩单元具有前盖、气缸、后盖、后消声器,该后消声器由贯通后消声器而拧入后盖的周壁的端面的第1螺栓固定于后盖,后盖由至少贯通后盖的主体部的第2螺栓固定于气缸。此时,第2螺栓可以贯通后盖而拧入气缸,或者,也可以贯通后盖和气缸而拧入前盖。

Claims (2)

1.一种压缩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压缩单元具有:
前盖(50);
后盖(60);
至少一个气缸(121、221),其配置在上述前盖(50)与上述后盖(60)之间;以及
后消声器(240),其以在与上述后盖(60)之间形成消声室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后盖(60),
上述后盖(60)具有:
环状的主体部(61);
凸台部(62),其设于上述主体部(61)的内周侧;以及
周壁(63),其设于上述主体部(61)的外周侧,
上述后消声器(240)与上述凸台部(62)的端面及上述周壁(63)的端面接触,
上述后消声器(240)由贯通上述后消声器(240)而拧入上述后盖(60)的上述周壁(63)的端面的第1螺栓(81)固定于上述后盖(60),
上述后盖(60)由至少贯通上述后盖(60)的主体部(61)的第2螺栓(82)固定于上述至少一个气缸(121、221)。
2.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压缩机具有:
密闭容器(1);
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单元(2),其配置在该密闭容器(1)内;以及
马达(3),其配置在上述密闭容器(1)内,经由轴(12)驱动上述压缩单元(2),
上述压缩单元(2)的上述前盖(50)配置在上述马达(3)侧。
CN2012201207778U 2011-03-28 2012-03-27 压缩单元和压缩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4525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9172 2011-03-28
JP2011069172A JP2012202353A (ja) 2011-03-28 2011-03-28 圧縮要素および圧縮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45251U true CN202545251U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65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2077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45251U (zh) 2011-03-28 2012-03-27 压缩单元和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202353A (zh)
CN (1) CN20254525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0404A (zh) * 2014-12-16 2015-04-08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68590A (ja) * 1982-10-13 1984-04-18 Hitachi Ltd ロ−タリ圧縮機の消音構造
JP5276332B2 (ja) * 2008-01-29 2013-08-2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密閉型圧縮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02353A (ja) 2012-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6370B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01395374A (zh) 压缩机
US20150125330A1 (en) Compressor
CN101482117A (zh) 一种2段式压缩旋转式压缩机
EP2339179B1 (en) Rotary compressor
CN101331323A (zh) 压缩机
CN203335407U (zh) 单缸双级压缩泵体及压缩机
CN101326368B (zh) 压缩机
CN102003390A (zh) 涡旋压缩机
CN202545251U (zh) 压缩单元和压缩机
EP3249228B1 (en) Compressor
CN203548221U (zh) 挡油板组件及压缩机
CN208734543U (zh) 滑槽平行布置的一大二小缸并联滚动转子压缩机
CN102207090B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07212924U (zh) 轴承部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制冷装置
CN109595251A (zh) 轴承部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制冷装置
CN105090031B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208870785U (zh) 四缸十级输气量的单级滚动转子压缩机
KR20090012841A (ko) 로터리식 2단 압축기
CN208982280U (zh) 径向均布滑槽的三缸双级滚动转子压缩机
CN202451425U (zh) 压缩机
CN209115333U (zh) 立式径向对称滑槽的一大二小缸并联滚动转子压缩机
CN209195711U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系统、空调器
CN108894986A (zh) 立式径向对称滑槽的一大二小缸并联滚动转子压缩机
CN108825499A (zh) 径向均布滑槽的三缸双级滚动转子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