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44311U - 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44311U
CN202544311U CN2012200482246U CN201220048224U CN202544311U CN 202544311 U CN202544311 U CN 202544311U CN 2012200482246 U CN2012200482246 U CN 2012200482246U CN 201220048224 U CN201220048224 U CN 201220048224U CN 202544311 U CN202544311 U CN 202544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nk
clamping part
keel
type installed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482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占维
孔庆国
尹稷华
吕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482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44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44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4431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克服目前施工操作受限等场所应用CH龙骨成本较高的缺陷,该安装系统包括龙骨及固定安装在龙骨上的L型安装件和TL型安装件,L型安装件包括固定部以及夹持部,夹持部的第一平面与固定部的第一表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该TL型安装件中,第一弯折部与固定部形成第一夹角,第二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形成第二夹角,第一弯折部的第一表面与固定部的第一表面相对,第二表面与第二弯折部的第二表面相对;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弯折部的第一表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第二夹持部与第二弯折部的第二表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本实用新型可良好替代CH龙骨在操作受限的场所安装各种既定规格的板材。

Description

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一般采用龙骨作为安装各种板材的基础。对于隔声墙、井道墙、贴面墙以及其他施工操作受限的场所,主要应用CH龙骨来安装各种板材如石膏板、水泥板、增强纤维水泥板、玻镁板等等。虽然应用CH龙骨进行隔墙等施工周期短,且只需在墙内的一侧进行安装,而无需在井内或者墙外搭设脚手架等;但是,CH龙骨本身结构较为复杂,不仅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降低建材成本,而且应用不灵活,通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目前施工操作受限等场所应用CH龙骨安装板材时成本较高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包括龙骨以及固定安装在龙骨上的L型安装件和TL型安装件,其中:
该L型安装件包括固定部(11)以及夹持部(12),夹持部(12)的第一平面与固定部(11)的第一表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
该TL型安装件包括固定部(21)、第一弯折部(22)、第二弯折部(23)、第一夹持部(24)以及第二夹持部(25),第一弯折部(22)与固定部(21)形成第一夹角,第二弯折部(23)与第一弯折部(22)形成第二夹角,且第一弯折部(22)的第一表面与固定部(21)的第一表面相对,第二表面与第二弯折部(23)的第二表面相对;第一夹持部(24)与第二弯折部(23)的第一表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第二夹持部(25)与第二弯折部(23)的第二表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
优选地,该L型安装件通过其固定部(11)固定安装在龙骨上;该TL型安装件通过其固定部(21)固定安装在龙骨上。
优选地,该L型安装件的固定部(11)与夹持部(12)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加强筋(14);该TL型安装件的固定部(21)、第一弯折部(22)、第二弯折部(23)、第一夹持部(24)及第二夹持部(25)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加强筋(28)。
优选地,该L型安装件包括从夹持部(12)远离与固定部(11)的结合部位的边缘部位延伸并弯折而成的导向部(13);该TL型安装件包括从第一夹持部(24)远离与第二弯折部(23)的结合部位的边缘部位延伸并弯折而成的第一导向部(26),以及从第二夹持部(25)远离与第二弯折部(23)的结合部位的边缘部位延伸并弯折而成的第二导向部(27);其中,第一夹持部(24)的第一表面与第二弯折部(23)的第一表面相对,第二夹持部(25)的第二表面与第二弯折部(23)的第二表面相对。
优选地,该L型安装件中,夹持部(12)的第一平面与固定部(11)的第一表面相对,导向部(13)的弯折方向朝向夹持部(12)的第二表面;该TL型安装件中,第一导向部(26)的弯折方向朝向第一夹持部(24)的第二表面,第二导向部(27)的弯折方向朝向第二夹持部(25)的第一表面。
优选地,该L型安装件中,夹持部(12)从固定部(11)上切割并弯折而成。
优选地,该TL型安装件中,第一夹持部(24)以及第二夹持部(25)的其中一个,从另一个中切割并弯折而成。
优选地,该TL型安装件中,第一弯折部(22)垂直于固定部(21)。
优选地,该TL型安装件中,第二弯折部(23)垂直于第一弯折部(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使得施工人员站在墙体的一侧就可以将板材安装固定就位,可良好替代目前的CH龙骨在操作受限的场所安装各种既定规格的板材,解决了目前板材安装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解决了CH龙骨只能在墙体一侧插板而不能在墙体两侧同时插板的问题,如墙体两侧操作空间同时受限的墙体板材的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克服了目前施工操作受限场所应用CH龙骨安装板材时成本较高的缺陷,减少了龙骨的用钢量,降低了工程造价和成本。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安装操作受限的环境下施工时,施工周期短,无需在井内或者墙外搭建脚手架,有效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用性强,应用灵活,可以与多种材质、规格的龙骨配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系统中的L型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系统中的TL型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系统中TL型安装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型安装件主要包括固定部11以及夹持部12,其中固定部11可用于通过螺钉等器件固定到龙骨上,夹持部12的第一平面与固定部11的第一表面相对,且夹持部12的第一平面与固定部11的第一表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
如图1所示的L型安装件还可以包括导向部13,从夹持部12远离其与固定部11的结合部位的边缘部位延伸并弯折而成。导向部13的弯折方向朝向夹持部12的第二表面。
如图1所示的L型安装件中,固定部11、夹持部12及导向部13中的至少一者上还可以设置有加强筋14,以增强强度。图1所示的L型安装件中,固定部11、夹持部12及导向部13上均设置有加强筋1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L型安装件,夹持部可以是从固定部上切割并弯折而成;相应地,固定部上会留下一个窗口。这种L型安装件安装到龙骨上时,采用螺钉在固定部切割出夹持部的边缘部位上进行安装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L型安装件在应用时,可以通过螺钉将固定部11固定安装到竖向龙骨上,并使得夹持部12与竖向龙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该距离的尺寸大于等于欲要通过夹持部12及竖向龙骨安装的板材的厚度,以便板材能够插入其中并能够被夹持部12及竖向龙骨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L型安装件,由于导向部13朝着夹持部12的第二表面弯折,因此其与竖向龙骨之间的最大距离(导向部13远离夹持部12的边缘位置到竖向龙骨的距离)大于夹持部12与竖向龙骨之间的最小距离(夹持部12与导向部13相结合的部位到竖向龙骨的距离),因此在安装板材时可以在导向部13的导向作用下,方便地将板材安装到龙骨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L型安装件,固定部的第一表面贴在竖向龙骨上。在应用时还可以通过螺钉将固定部的第二表面贴在竖向龙骨上,此时,通过夹持部可以安装从另一个方向插入的板材。在这种安装方式下,夹持部与板材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如果以上述两种方式将L型安装件同时安装到一根龙骨上(一个安装件的第一表面贴住龙骨,另一个安装件的第二表面贴住龙骨),则可以从两个方向插入板材。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系统中的TL型安装件主要包括固定部21、第一弯折部22、第二弯折部23、第一夹持部24以及第二夹持部25。固定部21可用于通过螺钉等器件将TL型安装件固定到龙骨上,第一弯折部22与固定部21形成的第一夹角可以包住龙骨的一条棱,第二弯折部23与第一弯折部22形成第二夹角,且第一弯折部22的第一表面与固定部21的第一表面相对,第二表面与第二弯折部23的第二表面相对,也即固定部21及第二弯折部23位于第一弯折部22的两侧。图2所示的TL型安装件,其第一弯折部22垂直于固定部21。
如图2所示的TL型安装件中,第一弯折部22垂直于固定部21,第二弯折部23垂直于第一弯折部22(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弯折部23也可以不垂直于第一弯折部22),第一夹持部24与第二弯折部23的第一表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第二夹持部25与第二弯折部23的第二表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其中,第一夹持部24的第一表面与第二弯折部23的第一表面相对,第二夹持部25的第二表面与第二弯折部23的第二表面相对。
如图2所示的TL型安装件中,第一夹持部24与第二弯折部23的结合部位为第一交线段231,第二夹持部25与第二弯折部23的结合部位为第二交线段232,第一弯折部22与第二弯折部23的结合部位为第三交线段233。第一交线段231与第三交线段233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第二交线段232与第三交线段233之间的最小距离。第一交线段231和第二交线段232可以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也可以不位于一条直线上而是相互平行,此时第一交线段231与第三交线段233之间的最小距离,不等于第二交线段232与第三交线段233之间的最小距离,如此则通过第一夹持部24和第二夹持部25可以安装不同厚度的板材。比如,第二弯折部23在垂直于第一交线段231方向上的尺寸为N毫米(N大于等于0),在垂直于第二交线段232方向上的尺寸为M毫米(M大于等于0),其中M大于N;通过第一夹持部24安装的板材的厚度为A毫米(A大于等于0但小于N)时,通过第二夹持部25安装的板材的厚度为M-N+A毫米。图2所示的TL型安装件,也可以理解为第二弯折部23在垂直于第一交线段231方向上的尺寸,等于其在垂直于第二交线段232方向上的尺寸的情形。
如图2所示的TL型安装件还可以包括第一导向部26及第二导向部27,第一导向部26从第一夹持部24远离其与第二弯折部23的结合部位的边缘部位延伸并弯折而成,第二导向部27从第二夹持部25远离其与第二弯折部23的结合部位的边缘部位延伸并弯折而成。第一导向部26的弯折方向朝向第一夹持部24的第二表面,第二导向部27的弯折方向朝向第二夹持部25的第一表面。第一导向部26及第二导向部27在安装板材时,可以对板材起到良好的导向及夹持作用。
如图2所示的TL型安装件对于不同厚度的板材,可以预先设置第一夹持部24与第一弯折部22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夹持部25与第一弯折部22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系统中的TL型安装件,固定部21、第一弯折部22、第二弯折部23、第一夹持部24及第二夹持部25中的至少一者上还可以设置有加强经28以增强强度。如图2所示的TL型安装件中,固定部21、第一弯折部22、第二弯折部23、第一夹持部24及第二夹持部25上均设置有加强经28。如图2所示,这些加强经28的分布方向,垂直于第一交线段231所在的直线(或者第二交线段232所在的直线);当然,不垂直也是可以的。
如图2所示的TL型安装件在安装到龙骨上时,固定部21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弯折部22的第一表面,分别贴住龙骨的两个表面。采用螺钉将TL型安装件的固定部21固定到竖向龙骨上,在第一夹持部24与龙骨之间安装第一板材(比如直接插入第一夹持部24与龙骨之间的槽位),第二夹持部25与第一弯折部22之间安装第二板材(比如直接插入第二夹持部25与第一弯折部22之间的槽位)。其中第一板材的厚度等于前述第一交线段231与第三交线段233之间的最小距离,第二板材的厚度等于前述第二交线段232与第三交线段233之间的最小距离。龙骨挡在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的结合部位,有效增强了板材边缘部位的强度和隔声、隔热或者防火等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TL型安装件,两个夹持部中的其中一个可以是从另一个夹持部中切割并弯折而成。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系统中的另一种TL型安装件,其第二夹持部25从第一夹持部24中切割并弯折而成;相应地,第一夹持部24上留下一个窗口240。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系统,包括第一龙骨81和第二龙骨82,以及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龙骨81上的L型安装件10,和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二龙骨82上的TL型安装件20。其中L型安装件10通过其固定部固定安装到第一龙骨81上,TL型安装件20通过其固定部固定安装到第二龙骨82上。
本实施例中,L型安装件10安装到第一龙骨81上的方式,以及在第一龙骨81上安装L型安装件10之后安装板材的方式,请参考上述对图1所示的L型安装件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TL型安装件20安装到第二龙骨82上的方式,以及在第二龙骨82上安装TL型安装件之后安装板材的方式,请参考上述对图2所示的TL型安装件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在L型安装件10固定安装到第一龙骨81上之后,其夹持部与第一龙骨81之间留下的槽位中可以方便地插入第一板材91。在TL型安装件20固定安装到第二龙骨82上之后,其第一夹持部与第二龙骨82之间留下的槽位中可以方便地插入第二板材92,其第二夹持部与第二龙骨82之间留下的槽位中可以方便地插入第三板材9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L型安装件和TL型安装件,也可以同时安装在同一根龙骨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非常方便地安装既定厚度的板材,具有安装方便、简洁、灵活的特点,适用于隔声墙、井道墙、贴面墙及某些施工操作受限等各种装饰场所,尤其适用与墙体的端头、拐角部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配合普通龙骨进行应用,相比现有技术的CH龙骨大大降低原材料成本。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到龙骨上时,通过在夹持部与龙骨之间预留的距离,可以安装既定厚度的板材。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包括龙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在龙骨上的L型安装件和TL型安装件,其中:
该L型安装件包括固定部(11)以及夹持部(12),夹持部(12)的第一平面与固定部(11)的第一表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
该TL型安装件包括固定部(21)、第一弯折部(22)、第二弯折部(23)、第一夹持部(24)以及第二夹持部(25),第一弯折部(22)与固定部(21)形成第一夹角,第二弯折部(23)与第一弯折部(22)形成第二夹角,且第一弯折部(22)的第一表面与固定部(21)的第一表面相对,第二表面与第二弯折部(23)的第二表面相对;第一夹持部(24)与第二弯折部(23)的第一表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第二夹持部(25)与第二弯折部(23)的第二表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的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L型安装件通过其固定部(11)固定安装在龙骨上;
该TL型安装件通过其固定部(21)固定安装在龙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的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L型安装件的固定部(11)与夹持部(12)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加强筋(14);
该TL型安装件的固定部(21)、第一弯折部(22)、第二弯折部(23)、第一夹持部(24)及第二夹持部(25)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加强筋(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的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L型安装件包括从夹持部(12)远离与固定部(11)的结合部位的边缘部位延伸并弯折而成的导向部(13);
该TL型安装件包括从第一夹持部(24)远离与第二弯折部(23)的结合部位的边缘部位延伸并弯折而成的第一导向部(26),以及从第二夹持部(25)远离与第二弯折部(23)的结合部位的边缘部位延伸并弯折而成的第二导向部(27);其中,第一夹持部(24)的第一表面与第二弯折部(23)的第一表面相对,第二夹持部(25)的第二表面与第二弯折部(23)的第二表面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的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L型安装件中,夹持部(12)的第一平面与固定部(11)的第一表面相对,导向部(13)的弯折方向朝向夹持部(12)的第二表面;
该TL型安装件中,第一导向部(26)的弯折方向朝向第一夹持部(24)的第二表面,第二导向部(27)的弯折方向朝向第二夹持部(25)的第一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的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L型安装件中,夹持部(12)从固定部(11)上切割并弯折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的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TL型安装件中,第一夹持部(24)以及第二夹持部(25)的其中一个,从另一个中切割并弯折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的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TL型安装件中,第一弯折部(22)垂直于固定部(2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板材的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TL型安装件中,第二弯折部(23)垂直于第一弯折部(22)。
CN2012200482246U 2012-02-15 2012-02-15 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44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482246U CN202544311U (zh) 2012-02-15 2012-02-15 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482246U CN202544311U (zh) 2012-02-15 2012-02-15 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44311U true CN202544311U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64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48224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44311U (zh) 2012-02-15 2012-02-15 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4431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3407A (zh) * 2014-12-05 2015-10-07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108954752A (zh) * 2018-09-21 2018-12-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件及风管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3407A (zh) * 2014-12-05 2015-10-07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104963407B (zh) * 2014-12-05 2017-11-24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108954752A (zh) * 2018-09-21 2018-12-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件及风管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45336U (zh) 一种挂接插接式铝板幕墙
CN202509726U (zh) 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
CN202544311U (zh) 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
CN201679194U (zh) 组装式彩绘天花板
CN114182854A (zh) 一种复合隔墙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02544299U (zh) 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
CN203569748U (zh) 插接式铝板幕墙构造
CN202509722U (zh) 一种安装板材的tl型安装件
CN202544312U (zh) 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
CN202544298U (zh) 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
CN103255893B (zh) 一种安装板材的tl型安装件
CN202544313U (zh) 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
CN202509629U (zh) 一种安装板材的f型安装件
CN202544309U (zh) 一种安装板材的t型安装件
CN203640130U (zh) 一种可弯曲灯槽龙骨
CN202509725U (zh) 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
CN202509723U (zh) 一种安装板材的l型安装件
CN103255894B (zh) 一种安装板材的t型安装件
CN202544310U (zh) 一种板材的安装系统
CN109750784B (zh) 一种用于防止灯槽直角开裂的灯槽吊顶直角模块及施工方法
CN204475534U (zh) 一种立柱节点的连接结构
CN109537795B (zh) 可任意弯曲的多功能吊顶型材及吊顶结构
CN209723487U (zh) 一种装配式集成干挂墙板系统
CN202644913U (zh) 一种龙骨找平墙系统
CN112411923A (zh) 一种板材的接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