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80862U - 车用辅助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用辅助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80862U
CN202480862U CN2011205635493U CN201120563549U CN202480862U CN 202480862 U CN202480862 U CN 202480862U CN 2011205635493 U CN2011205635493 U CN 2011205635493U CN 201120563549 U CN201120563549 U CN 201120563549U CN 202480862 U CN202480862 U CN 202480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shaft
drive system
clutch
level deceleration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635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志海
唐广清
史铭
王旭东
王鹏
吕永亮
王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635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80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80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808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辅助驱动系统,输入轴的一端与固定设于车体上的电机的转子相联接;常闭离合器、一级减速主动齿轮设于输入轴上;输出轴与输入轴平行设置,其上设有一级减速从动齿轮、二级减速主动齿轮,并固联有油泵;二级减速从动齿轮与差速器同轴固联后的整体结构同轴联接于汽车左右车轮的半轴之间;液压模块布置在输入轴后端,其中液压模块与油泵常闭离合器和油泵间通过油路连接,通过液压模块控制油路的开、断可以控制离合器的结合与打开。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整车良好的继承性,并能实现纯电动、混动和制动能量回收,大大减少整车的排放;可代替传统的分动器,实现电动四驱功能,提高车辆的通过性。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加装到各种汽车的左右轮之间,作为辅助驱动系统。

Description

车用辅助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涉及汽车的动力总成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车用辅助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紧张以及排放法规的限制,安全、节能、环保成为现代汽车发展的主题。同时传统内燃机已不能满足排放要求,而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的瓶颈制约,短时间内不能突破,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合乎时宜的选择,事实也证明这种选择能够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总的来说,现有汽车技术在动力总成方面存在如下的不足之处: 
(1)传统动力总成技术主要着力于降低发动机的排放,提高发动机的效率,但是单靠改进发动机技术已不能满足日益苛刻的排放法规,需要寻找新的突破;
(2)混合动力汽车,如果完全抛弃传统的动力总成,全新开发车型,资金投入较多且开发风险较大,与前期车型没有继承性;
(3)纯电动汽车可以实现零排放,能够满足任意排放法规的要求,但是电动汽车的研发涉及的关键技术甚多,如电池、高性能电机、电池控制、整车综合控制等等。目前这些技术尚不成熟,且受到电池费用高,冲、放电循环次数少,以及整车行驶里程短等因素的限制,纯电动轿车在短时期内的发展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用辅助驱动系统,是在整车保留传统动力总成的基础上加装此辅助驱动系统,可实现整车良好的继承性,降低开发风险;并能实现纯电动、混动和制动能量回收,大大减少整车的排放;另外,此辅助驱动系统可代替传统的分动器,实现电动四驱功能,提高车辆的通过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用辅助驱动系统,联接于汽车左右车轮的半轴之间,包括差速器,还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常闭离合器、供油装置及其液压控制装置、电机、两级减速齿轮组,其中:
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车体上;
所述输入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转子相联接;常闭离合器设于输入轴上,输入轴上还设有一级减速主动齿轮;
所述输出轴与输入轴平行设置,输出轴上设有一级减速从动齿轮、二级减速主动齿轮,并固联有供油装置;
二级减速从动齿轮与差速器同轴固联,它们固联后的整体结构同轴联接于汽车左右车轮的半轴之间;
供油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设于输入轴后端;供油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与供油装置、常闭离合器和供油装置间通过油路连接,由液压模块控制油路的开、断可以控制离合器的结合与打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一级减速主动齿轮与输入轴间分体设置,二者间经滚针轴承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限定,所述常闭离合器包括离合器主动盘和离合器从动盘,所述离合器主动盘固联于输入轴上,离合器从动盘与设于输入轴上的一级减速主动齿轮固联。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种限定,所述液压控制装置为液压模块,所述供油装置为油泵。
 本实用新型的功率传递过程如下: 
①车起步和倒挡时:离合器主动盘与离合器从动盘结合,电机动力通过电机转子、一级减速主动齿轮、一级减速从动齿轮、差速器最后到达左车轮和右车轮。
②整车高速行驶时:整车高速行驶不需要此辅助驱动系统提供动力时,需切开电机与车轮的连接,降低能量损耗,此时动力从左车轮和右车轮通过差速器传递到输出轴,输出轴驱动油泵给液压模块提供油压,液压模块将离合器主动盘和离合器从动盘分开,完成电机与车轮的动力连接。 
制动能量回收:无论任何工况当整车制动时,液压模块将控制离合器主动盘和离合器从动盘结合,此时动力通过左车轮和右车轮通过差速器、输出轴、输入轴最后到达电机,实现制动能量回收。(电机配有电池包,电机转换完成的能量存储到电池包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在保留传统动力总成的基础上将本实用新型加装于整车上,可实现整车良好的继承性;还能够实现纯电动、混动和制动能量回收,大大减少整车的排放;此辅助驱动系统可代替传统的分动器,实现电动四驱功能,提高车辆的通过性。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加装到各种汽车的左右轮之间,作为辅助驱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于车辆左右轮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电机转子,3— 一级减速主动齿轮,4—离合器从动盘,5—离合器主动盘,6—输入轴,7—液压模块,8—主减主动齿轮,9—油泵,10—输出轴,11— 一级减速从动齿轮,12—左车轮,13—左半轴,14—主减从动齿轮,15—差速器,16—右半轴,17—右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所示为一种车用辅助驱动系统,包括输入轴6、输出轴10、常闭离合器、油泵9、液压模块7、电机、两级减速齿轮组与差速器15。其中差速器15为原有动力总成既有部件。 
电机固定设置于车体上。 
输入轴6的一端与电机的转子1通过花键方式相联接,输入轴6的另一端固联液压模块7。输入轴6上还设有一级减速主动齿轮3,一级减速主动齿轮3与输入轴6间分体设置,二者间经滚针轴承联接。 
常闭离合器设于输入轴6上,包括离合器从动盘4与离合器主动盘5。离合器从动盘4与一级减速主动齿轮3为刚性连接;离合器主动盘5与输入轴6为刚性连接,常规状态下离合器主动盘5与离合器从动盘4结合。 
输出轴10与输入轴6平行设置,输出轴10上通过花键连接有一级减速从动齿轮11。 
输出轴10上还设有主减主动齿轮8,并固联有油泵9。 
油泵9与输出轴10通过花键、销、过盈配合等连接方式之一进行连接,输出轴10驱动油泵9。液压模块7布置在输入轴6后端,液压模块7与油泵9、离合器主动盘5之间通过油路连接。油泵9通过油路为液压模块7提供油液,液压模块7通过控制与离合器主动盘5之间的油路控制常闭离合器的结合、断开和整箱的润滑油路。 
主减从动齿轮14与差速器同轴15通过螺栓固联,它们固联后的整体结构同轴联接于汽车左车轮12上的左半轴13与右车轮17上的右半轴16之间。 
本实施例的功率传递过程如下: 
①车起步和倒挡时:离合器主动盘5与离合器从动盘4结合,电机动力通过电机转子1、一级减速主动齿轮3、一级减速从动齿轮11、差速器15最后到达左车轮12和右车轮17。
②整车高速行驶时:整车高速行驶不需要此辅助驱动系统提供动力时,需切开电机与车轮的连接,降低能量损耗,此时动力从左车轮12和右车轮17通过差速器15传递到输出轴10,输出轴10驱动油泵9给液压模块7提供油压,液压模块7将离合器主动盘5和离合器从动盘4分开,完成电机与车轮的动力连接。 
制动能量回收:无论任何工况当整车制动时,液压模块7将控制离合器主动盘5和离合器从动盘4结合,此时动力通过左车轮12和右车轮17通过差速器15、输出轴10、输入轴6最后到达电机,实现制动能量回收。 

Claims (5)

1.一种车用辅助驱动系统,包括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常闭离合器、供油装置及其液压控制装置、电机、两级减速齿轮组,其中:
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车体上;
所述输入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转子相联接,常闭离合器设于输入轴上,输入轴上还设有一级减速主动齿轮;
所述输出轴与输入轴平行设置,输出轴上设有一级减速从动齿轮、二级减速主动齿轮,并固联有供油装置;
二级减速从动齿轮与差速器同轴固联,它们固联后的整体结构同轴联接于汽车左右车轮的半轴之间;
供油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布置在输入轴后端,并与供油装置、常闭离合器间通过油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辅助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减速主动齿轮与输入轴间分体设置,二者间经滚针轴承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辅助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离合器包括离合器主动盘和离合器从动盘,所述离合器主动盘固联于输入轴上,离合器从动盘与设于输入轴上的一级减速主动齿轮固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辅助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装置为液压模块,所述供油装置为油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辅助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装置为液压模块,所述供油装置为油泵。
CN2011205635493U 2011-12-30 2011-12-30 车用辅助驱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80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635493U CN202480862U (zh) 2011-12-30 2011-12-30 车用辅助驱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635493U CN202480862U (zh) 2011-12-30 2011-12-30 车用辅助驱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80862U true CN202480862U (zh) 2012-10-10

Family

ID=46955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6354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80862U (zh) 2011-12-30 2011-12-30 车用辅助驱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8086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4179A (zh) * 2016-08-25 2016-11-16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新型多模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CN106585360A (zh) * 2015-10-16 2017-04-2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两挡变速器传动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CN108136919A (zh) * 2015-09-28 2018-06-08 开利公司 包括为电池充电的车轮驱动的发电机的车辆
CN109314434A (zh) * 2016-06-10 2019-02-05 开利公司 包括用于对电池充电的车轮驱动的发电机的车辆
CN109747603A (zh) * 2019-03-15 2019-05-1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可回收车辆制动能量的液压驱动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6919A (zh) * 2015-09-28 2018-06-08 开利公司 包括为电池充电的车轮驱动的发电机的车辆
CN106585360A (zh) * 2015-10-16 2017-04-2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两挡变速器传动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CN109314434A (zh) * 2016-06-10 2019-02-05 开利公司 包括用于对电池充电的车轮驱动的发电机的车辆
CN106114179A (zh) * 2016-08-25 2016-11-16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新型多模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CN109747603A (zh) * 2019-03-15 2019-05-1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可回收车辆制动能量的液压驱动装置
CN109747603B (zh) * 2019-03-15 2023-08-1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可回收车辆制动能量的液压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74468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四轮驱动系统和电动汽车
CN201195494Y (zh) 四驱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
CN202480862U (zh) 车用辅助驱动系统
CN103481766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和方法
CN202463569U (zh) 双电机电动车动力总成系统以及装设其的电动车
CN102092272A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四驱汽车的动力总成系统
CN1817674A (zh) 采用轮毂电机的混合动力总成
CN102941801B (zh) 混合动力车驱动装置
CN101085596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454447U (zh) 一种双离合器控制的平行轴式混合动力系统
CN105416033A (zh) 增程式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219880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四轮轮毂电机驱动系统
CN102555762A (zh) 一种汽车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68814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
CN106564362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92275B (zh) 一种用于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变速器
CN101559709A (zh) 专用汽车动力布设方法
CN205381136U (zh) 新能源动力总成系统
CN101966810B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基于轮毂电机混联驱动系统
CN205498608U (zh) 一种多电机-轻混双轴驱动耦合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CN103042942B (zh) 采用同步器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174928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
CN103707750A (zh) 纯电动车电驱动动力系统
CN102431439A (zh) 一种四驱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
CN201240247Y (zh) 气电混合动力客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Termination date: 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