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68076U - 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68076U
CN202468076U CN2012200613505U CN201220061350U CN202468076U CN 202468076 U CN202468076 U CN 202468076U CN 2012200613505 U CN2012200613505 U CN 2012200613505U CN 201220061350 U CN201220061350 U CN 201220061350U CN 202468076 U CN202468076 U CN 202468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bare bones
copper coin
current resonance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613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立群
宫崎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0613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68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68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680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它包括:空气振动装置、电流共振装置,LED脉动发生器;所述空气振动装置有线圈、两个由铜板/纸/铝板层叠为一体的第一基本件和第二基本件、红色LED和蓝色LED串接成的灯组、电源,所述电流共振装置由若干振动单元并、串联连接,振动单元由线圈、线圈天线、铜板天线、第三基本件组成;所述电流共振装置、灯组、第一基本件的铜板、线圈、第二基本件的铜板、LED脉动发生器依次串接连接,电流共振装置的输出端及LED脉动发生器的输入端分别插接在电源负极、正极之间。本实用新型优点如下:内燃机的燃烧效率提高,其输出力矩和功率明显上升,而尾气排放减少,达到了省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Description

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或锅炉的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燃油发动机或锅炉的燃烧器都是通过燃油与空气混合后进入燃烧器内燃烧产生热能的,为提高燃烧效率通常采用磁或矿石助燃器,但从实效来看因存在热、振动、及时间效应的因素导致功能下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发明人近年研究的结果表明,通过电路的光电效应、电子振动激发逸出呈离子化状态的电子与空气中的水份、燃气一起进入气缸,激励空气中的氮、氧气中的电子加速共振共鸣,促使燃料分子的电子加速分子细分化,可持之以恒的改善燃烧效率。现更为完善的装置已问世,特别对于大功率的内燃机、锅炉更为有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约成本、维修方便的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它包括空气振动装置,所述空气振动装置有线圈、两个由铜板/纸/铝板层叠为一体的第一基本件和第二基本件、红色LED和蓝色LED串接成的灯组、电源,其特征在于,还有电流共振装置,LED脉动发生器;所述电流共振装置由若干振动单元并、串联连接,振动单元由线圈、线圈天线、铜板天线、第三基本件组成,所述第三基本件由铜板、绝缘层、铝板层叠为一体,线圈的两端分别焊接有铜板天线和线圈天线,线圈焊有铜板天线的一端焊接在第三基本件铜板的一角,线圈焊有线圈天线的一端与相邻的第三基本件焊接;所述电流共振装置、灯组、第一基本件的铜板、线圈、第二基本件的铜板、LED脉动发生器依次串接连接,电流共振装置的输出端及LED脉动发生器的输入端分别插接在电源负极、正极之间。
所述电流共振装置由若干振动单元并、串联连接为:电流共振装置由一个中间第三基本件,首部、尾部各二个振动单元组成;首部、尾部四个振动单元的线圈焊有线圈天线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中间第三基本件铜板的四个角上,首部、尾部的两振动单元的第三基本件分别引出电流共振装置的输入线、输出线。
所述电流共振装置由若干振动单元并、串联连接为:电流共振装置的振动单元为八个,分为首部、中间部、尾部;中间部的四个振动单元的线圈焊有线圈天线的一端依次串接在相邻的振动单元第三基本件的铜板角上,首部、尾部各为二个振动单元,二个振动单元的线圈焊有线圈天线的一端并接在所述串接的首、尾振动单元第三基本件的两角上,首部、尾部的两振动单元第三基本件分别引出电流共振装置的输入线、输出线。
所述线圈天线竖立在线圈的一端,线圈天线顶端配置有铜板。
所述由红色LED和蓝色LED串接成的灯组安装在第一基本件一角,红色LED和蓝色LED与基本件的角度为30度。
所述LED脉动发生器的频率为每2.6~3.0次。
所述第三基本件的铜板、绝缘层、铝板为相同的长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内燃机的燃烧效率进一步改善,内燃机的输出力矩和功率明显上升,而尾气排放减少,达到了省能源的目的。2)因电子振动空气,空气中夹杂的灰尘不易附在机械上,可以延长机械的寿命。在石油高价的今日,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可安装在汽车上,也可适用于船舶、锅炉等装置,具有产业上广泛利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电流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另一电流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图中,一种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它包括:空气振动装置9、电流共振装置10,LED脉动发生器4。所述空气振动装置9有线圈2、两基本件1、红色LED和蓝色LED串接成的灯组3、电源。所述基本件1由铜板/纸/铝板层叠成一体。所述电流共振装置10由若干振动单元并、串联连接,振动单元由线圈22、线圈天线21、铜板天线23、第三基本件20组成,所述第三基本件由铜板、绝缘层、铝板层叠成一体,线圈22的两端分别焊接有铜板天线23和线圈天线21,线圈22焊有铜板天线23的一端焊接在第三基本件20铜板的一角,线圈22焊有线圈天线21的一端与相邻的第三基本件20焊接;所述电流振动装置10、灯组3、第一基本件1的铜板、线圈2、第二基体件1的铜板、LED脉动发生器依次串接连接,电流共振装置10的输出端及LED脉动发生器的输入端分别插接在电源负极B、正极A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取如下措施:
所述电流共振装置由若干振动单元并、串联连接为:电流共振装置10由一个中间第三基本件15,首部二个振动单元11、12,尾部二个振动单元13、14组成;首部、尾部四个振动单元的线圈22焊有线圈天线21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中间第三基本件15铜板的四个角上,首部、尾部的两振动单元的中间基本件分别引出电流振动装置的输入线、输出线,如图2所示。这种结构主要用于2000CC以下的内燃发动机。
所述电流共振装置由若干振动单元并、串联连接为:电流共振装置的振动单元为八个,分为首部二个振动单元31、32,中间部四个振动单元33、34、35、36,尾部二个振动单元37、38;中间部的四个振动单元的线圈焊有线圈天线的一端依次串接在相邻的振动单元的第三基本件的铜板角上,首部、尾部各为二个振动单元,二个振动单元的线圈焊有线圈天线的一端并接在所述串接的首尾振动单元的第三基本件的两角上,首部、尾部的两振动单元的第三基本件分别引出电流共振装置的输入线、输出线,如图3所示。这种结构主要用于2000CC以上的内燃发动机或锅炉燃烧室中。
所述线圈天线竖立在线圈的一端,线圈天线顶端配置有铜板。由于设置了线圈天线、铜板天线,使线圈的素粒子产生共振,产生较强的变化电流。
所述由红色LED和蓝色LED串接成的灯组安装在第一基本件一角,红色LED和蓝色LED与基本件的角度为30度。红色和蓝色的光束混合为紫色,加上照射的角度有利于产生光电效果。
所述LED脉动发生器的频率为每2.6~3.0次。
所述第三基本件铜板、绝缘层、铝板为相同的长方形,本实用新型中长方形的尺寸为18×29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振动装置通过PP树脂垫片安装在内燃机进气管道上,电流振动装置安装在内燃机进气管道附近。当通电工作时,LED脉动发生器的频率为每2.6~3.0次,也即LED灯每秒触发2.6~3.0次,本实例中每秒触发2.8次,LED光束与基本件的照射角度为30度,照向铜板;另一方面电流流经空气振动装置的第一基本件、线圈、第二基本件时,铜板和铝板之间设定的电位差,令铜板的电子被激活,当持续的光束射向铜板时,铜板的电子进一步加剧了振荡,本实施例中第三基本件的铜板绝缘层、铝板为相同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尺寸为18×29mm,选择这样的结构尺寸保证了钢板的优良的传导率,保证了整体技术向上;第三方面由于电流共振装置变化的电流的助推作用,促使铜板电子振荡更为剧烈,进一步激励电子呈离子化状态逸出,逸出的电子与空气中的氮、氧气中原子核周围的电子相斥、同时吸收其中的水份,促使空气共振共鸣,加剧空气的电子激烈振荡。通过光电效果,当具有激烈振荡的空气进入内燃机的汽缸内,被加速的共振共鸣电子接触燃料,使得汽缸内燃料分子的电子加速分子细分化,与氧气充分结合,提高了燃烧度,合其接近完全燃烧状态,比较现行技术大幅提高了燃烧效率,达到消减燃料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在锅炉的燃烧室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给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内熟练的技术人员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在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它包括空气振动装置,所述空气振动装置有线圈、两个由铜板/纸/铝板层叠为一体的第一基本件和第二基本件、红色LED和蓝色LED串接成的灯组、电源,其特征在于,还有电流共振装置,LED脉动发生器;所述电流共振装置由若干振动单元并、串联连接,振动单元由线圈、线圈天线、铜板天线、第三基本件组成,所述第三基本件由铜板、绝缘层、铝板层叠为一体,线圈的两端分别焊接有铜板天线和线圈天线,线圈焊有铜板天线的一端焊接在第三基本件铜板的一角,线圈焊有线圈天线的一端与相邻的第三基本件焊接;所述电流共振装置、灯组、第一基本件的铜板、线圈、第二基本件的铜板、LED脉动发生器依次串接连接,电流共振装置的输出端及LED脉动发生器的输入端分别插接在电源负极、正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共振装置由若干振动单元并、串联连接为:电流共振装置由一个中间第三基本件,首部、尾部各二个振动单元组成;首部、尾部四个振动单元的线圈焊有线圈天线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中间第三基本件铜板的四个角上,首部、尾部的两振动单元的第三基本件分别引出电流共振装置的输入线、输出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共振装置由若干振动单元并、串联连接为:电流共振装置的振动单元为八个,分为首部、中间部、尾部;中间部的四个振动单元的线圈焊有线圈天线的一端依次串接在相邻的振动单元第三基本件的铜板角上,首部、尾部各为二个振动单元,二个振动单元的线圈焊有线圈天线的一端并接在所述串接的首、尾振动单元第三基本件的两角上,首部、尾部的两振动单元第三基本件分别引出电流共振装置的输入线、输出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天线竖立在线圈的一端,线圈天线顶端配置有铜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天线竖立在线圈的一端,线圈天线顶端配置有铜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由红色LED和蓝色LED串接成的灯组安装在第一基本件一角,红色LED和蓝色LED与基本件的角度为30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由红色LED和蓝色LED串接成的灯组安装在第一基本件一角,红色LED和蓝色LED与基本件的角度为3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脉动发生器的频率为每2.6~3.0次。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脉动发生器的频率为每2.6~3.0次。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本件的铜板、绝缘层、铝板为相同的长方形。
CN2012200613505U 2012-02-23 2012-02-23 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68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613505U CN202468076U (zh) 2012-02-23 2012-02-23 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613505U CN202468076U (zh) 2012-02-23 2012-02-23 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68076U true CN202468076U (zh) 2012-10-03

Family

ID=46916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6135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68076U (zh) 2012-02-23 2012-02-23 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68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umar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novel magnetic fuel ionization method in four stroke diesel engines
CN202468076U (zh) 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
CN103291504A (zh) 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
EP3018334B1 (en) Fuel combustion enhancing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1221401Y (zh) 单缸双火花塞发动机
CN203081617U (zh) 发动机节能净化助力装置
CN102588157A (zh) 一种磁光混合内燃机燃油处理方法及其处理器
JP4778046B2 (ja) 燃料を節約し排出を削減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2066737A (zh) 用于重整内燃机内的空气的设备
JP2011226429A (ja) 内燃機関燃焼効率改善装置
CN201687634U (zh) 汽车多功能协调器
CN103867353A (zh) 一种内燃机燃料促进器
CN206190422U (zh) 分子活化器
CN101749149A (zh) 环保节能磁化喷嘴
CN204704032U (zh) 发动机节能净化助力装置
JP2010174641A (ja) 内燃機関用点火システム
CN201916077U (zh) 发动机排污加力装置
CN201486730U (zh) 一种汽油发动机机动车点火装置
CN202328271U (zh) 一种外加磁场电场节能环保燃烧器
CN202659380U (zh) 电气石陶瓷汽车节油器
CN201021650Y (zh) 一种汽油发动机点火线圈
CN2895770Y (zh) 光致燃油节油装置
CN101315051A (zh) 用发光二极管照射使空气净化的装置
CN103644052A (zh) 发动机节能净化助力装置
JP2011241684A (ja) 内燃機関燃焼効率改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6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