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54346U - 扁铜线烘箱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扁铜线烘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54346U
CN202454346U CN2011205644276U CN201120564427U CN202454346U CN 202454346 U CN202454346 U CN 202454346U CN 2011205644276 U CN2011205644276 U CN 2011205644276U CN 201120564427 U CN201120564427 U CN 201120564427U CN 202454346 U CN202454346 U CN 202454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wire
flat type
type copper
hous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644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芮建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Jinfangyuan Cop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Jinfangyuan Cop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Jinfangyuan Cop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Jinfangyuan Copp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644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54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54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5434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箱,特别是一种用于烘干扁铜线表面的烘箱装置包括壳体和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固定在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上开有放置扁铜线的凹槽;所述壳体两侧分别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滑行装置,所述滑行装置与壳体上端固定;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壳体下端固定有石棉网。采用上述结构后,将绕制好的扁铜线放置在石棉网上,然后将加热壳体放下,给加热管通电对扁铜线进行加热。待加热完成后,从加热壳体的一侧将扁铜线拉出即可。

Description

扁铜线烘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箱,特别是一种用于烘干扁铜线表面的烘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道运输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国产交流传动机车和动车组,具有优异耐电晕、耐高压耐高温性能的薄膜绕包扁铜线将会迎来十分乐观的市场前景。
由于需要在扁铜线的表面绕制绝缘薄膜,绕制时需要用胶水将绝缘薄膜粘好,为了使得绝缘薄膜与扁铜线结合的更加紧密需要对绕制后的扁铜线进行加热,使得绝缘薄膜更好的粘在扁铜线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烘干扁铜线表面的烘箱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扁铜线烘箱装置包括壳体和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固定在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上开有放置扁铜线的凹槽;所述壳体两侧分别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滑行装置,所述滑行装置与壳体上端固定;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壳体下端固定有石棉网。
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电机、链轮和链条;所述链轮通过转轴与电机相连接,所述链条一端与壳体上端固定,另一端与固定的弹簧相连接,所述链条中间与链轮啮合。
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旋转手柄。
所述的滑行装置为立柱上卡装四个可绕轴转动的滚轮,所述四个滚轮转轴固定在边框上;所述边框与壳体上端相连接。
所述凹槽口向下,与壳体下沿成“几”字型。
所述立柱的一侧固定有扁铜线夹紧装置。
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基板和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用螺丝卡装在基板上,所述基板和活动板上固定有相适应的垂直夹持转轮。
所述基板上还固定有水平夹持转轮,所述水平夹持转轮与水平旋转手柄相连接。
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上、下限位块,所述壳体上固定有限位杆。
采用上述结构后,将绕制好的扁铜线放置在石棉网上,然后将加热壳体放下,给加热管通电对扁铜线进行加热。待加热完成后,从加热壳体的一侧将扁铜线拉出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扁铜线烘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2为加热管,3为立柱,4为滚轮,5为石棉网,6为电机,7为链轮,8为转轴,9为链条,10为旋转手柄,11为上限位块,12为下限位块,13为活动板,14为垂直夹持转轮,15为螺丝,16为弹簧,17为水平旋转手柄,18为基板,19为凹槽,20为边框,21为限位杆,22为水平夹持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扁铜线烘箱装置,包括壳体1和加热管2。所述加热管2(图2中虚线部分所示)固定在壳体1内部,壳体1的每个侧面固定有三个加热管2,加热管2通过通电来加热。所述壳体1上开有放置扁铜线的凹槽19,如图2所示,凹槽19横穿整个壳体1,这样可以将扁铜线从壳体1的一端拉入到壳体1内加热,然后从壳体1的另一端拖出。所述凹槽19口向下,与壳体1下沿成“几”字型,这样加热管2产生的热量会向上流动,可以更好的保存热量。所述壳体1下端固定有石棉网5,石棉网5可以很好的隔热,保证烘箱的热量尽量少的流失。
所述壳体1两侧分别固定有立柱3,所述左右两个立柱3上都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滑行装置,所述滑行装置与壳体1上端固定。所述的滑行装置为立柱上卡装四个可绕轴转动的滚轮4,所述四个滚轮4转轴固定在边框20上。所述边框20为矩形,四个滚轮4的转轴处于矩形边框20的四个顶点上,每个滚轮4可以绕着转轴转动。所述边框20与壳体1上端相连接,这样滚轮4、壳体1和边框20固定在一起,可以通过滚轮4沿着立柱3上下移动带着壳体1上下移动。
所述壳体1上端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电机6、链轮7和链条9,所述链轮7通过转轴8与电机6相连接。所述链条9一端与壳体1上端固定,另一端与固定的弹簧相连接,所述链条9中间与链轮7啮合,电机6通过转轴8带动链轮7转动。当电机6正转时,链轮7带动链条9向上移动,因为链条9一端与壳体1固定,壳体1带动滚轮4沿立柱3向上移动,此时链条9与固定弹簧相连接的另一端通过弹簧不断的收缩,使得链条9与壳体1的整体更好的向上移动。当电机6反转时,链轮7带动链条9向下移动,因为链条9一端与壳体1固定,壳体1带动滚轮4沿立柱3向下移动,此时链条9与固定弹簧相连接的另一端通过弹簧不断的拉伸,使得链条9与壳体1的整体更好的向下移动。所述转轴8的另一端连接有旋转手柄10,电机6、转轴8和旋转手柄10形成一个可以转动的整体。设置旋转手柄10的主要目的是在电机不能正常工作时为了防止烘箱装置对扁铜线加热的时间过长,可以通过旋转手柄10手动的将壳体1向上抬起,使得烘箱装置不再对扁铜线进行加热。
所述立柱3的右侧固定有扁铜线夹紧装置,这样可以将扁铜线从左侧放置在石棉网5上,待加热完毕后,将扁铜线通过右侧夹紧装置抽出。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基板18和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用螺丝卡装在基板18上,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活动板13与基板18固定在一起,也能够上下调节活动板13的具体位置。为了能够更方便的上下调节活动板13的位置,在螺丝15外套上弹簧16,然后在垂直方向上通过螺丝15将活动板13固定起来,这样可以通过旋转螺丝15很方便的上下调节活动板13的位置。所述基板18和活动板13上固定有相适应的垂直夹持转轮14,活动板13上左右分布的两个垂直夹持转轮14与基板18上左右分布的两个垂直夹持转轮14相对应,即处在垂直夹持转轮14与基板18左侧的两个垂直夹持转轮形成一组可以夹紧扁铜线的装置;同样都处在垂直夹持转轮14与基板18右侧的两个垂直夹持转轮也形成一组可以夹紧扁铜线的装置。这样通过旋转螺丝15来调节活动板13的位置(即调节活动板13上两个垂直夹持转轮14的位置),使得活动板13和基板18上的两组垂直夹持转轮从垂直方向上固定好扁铜线的位置。
为了在水平方向上也能很好的固定扁铜线,所述基板上还固定有水平夹持转轮22,所述水平夹持转轮22与水平旋转手柄17相连接。所述水平夹持转轮22为两个,里面的一个固定,外面的玉水平旋转手柄17相连接。通过水平旋转手柄17来调节外面的水平夹持转轮的位置,使其与里面的水平夹持转轮相靠近或分开,以达到从水平方向上固定扁铜线的目的。
如图1所示,所述立柱3上设置有上限位块11和下限位块12,所述壳体上固定有限位杆21,所述限位杆21卡在上限位块11和下限位块12之间,这样是为了限制壳体1在上下移动时不会超出限位块所限定的位置。当然,这里的限位块也可以采用限位传感器来控制限位壳体1上下移动的位置。
整个扁铜线烘箱装置的加热过程如下:在石棉网5上放上扁铜线,将扁铜线穿过右侧的夹紧装置。需要加热时,通过电机6带动壳体1向下移动到与石棉网相接触,同时使得扁铜线放置在壳体1的凹槽19中。给加热管3通电加热,在加热所需要的时间后,从夹紧装置中将扁铜线抽出,对后面的扁铜线继续加即可。待整个扁铜线加热完成后,通过电机6带动壳体1向上移动,这样可以在石棉网上放置另外需要加热的扁铜线。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领域内的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此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9)

1.一种扁铜线烘箱装置,包括壳体和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固定在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有放置扁铜线的凹槽;所述壳体两侧分别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滑行装置,所述滑行装置与壳体上端固定;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壳体下端固定有石棉网。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电机、链轮和链条;所述链轮通过转轴与电机相连接,所述链条一端与壳体上端固定,另一端与固定的弹簧相连接,所述链条中间与链轮啮合。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铜线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旋转手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行装置为立柱上卡装四个可绕轴转动的滚轮,所述四个滚轮转轴固定在边框上;所述边框与壳体上端相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口向下,与壳体下沿成“几”字型。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一侧固定有扁铜线夹紧装置。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扁铜线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基板和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用螺丝卡装在基板上,所述基板和活动板上固定有相适应的垂直夹持转轮。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扁铜线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还固定有水平夹持转轮,所述水平夹持转轮与水平旋转手柄相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上、下限位块,所述壳体上固定有限位杆。
CN2011205644276U 2011-12-30 2011-12-30 扁铜线烘箱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54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644276U CN202454346U (zh) 2011-12-30 2011-12-30 扁铜线烘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644276U CN202454346U (zh) 2011-12-30 2011-12-30 扁铜线烘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54346U true CN202454346U (zh) 2012-09-26

Family

ID=46870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64427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54346U (zh) 2011-12-30 2011-12-30 扁铜线烘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543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6594A (zh) * 2011-12-30 2012-05-09 常州金方圆铜业有限公司 扁铜线烘箱装置
CN112171304A (zh) * 2020-09-18 2021-01-05 深圳市德林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线成型用烤线设备及弹簧线成型的批量制作工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6594A (zh) * 2011-12-30 2012-05-09 常州金方圆铜业有限公司 扁铜线烘箱装置
CN102446594B (zh) * 2011-12-30 2013-09-25 常州金方圆铜业有限公司 扁铜线烘箱装置
CN112171304A (zh) * 2020-09-18 2021-01-05 深圳市德林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线成型用烤线设备及弹簧线成型的批量制作工艺
CN112171304B (zh) * 2020-09-18 2021-08-17 深圳市德林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线成型用烤线设备及弹簧线成型的批量制作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52133U (zh) 自动包膜机
CN105196609A (zh) 一种纸箱的涂胶压合一体机
CN203713288U (zh) 一种用于上书壳机的书芯送料装置
CN202454346U (zh) 扁铜线烘箱装置
CN104404735A (zh) 编织物烘干装置
CN203305320U (zh) 一种多层热压板机
CN111648538B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卷材铺设装置
CN102446594B (zh) 扁铜线烘箱装置
CN207585246U (zh) 茶叶烘箱
TW201210794A (en) Fabric curtain blind forming machine
CN202670142U (zh) 太阳能保温水箱装箱机械手
CN106989581A (zh) 一种电子仪表部件清洗用烘干设备
CN203844368U (zh) 一种覆膜机
CN103866093A (zh) 用于分段加热的回火炉
CN103408218B (zh) 碳纤维石英玻璃管的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206341824U (zh) 一种炒茶机的炒锅升降机构
CN109422450A (zh) 一种利用平板玻璃生产柔性玻璃的生产设备
CN211808005U (zh) 一种触摸屏热压装置
CN203399662U (zh) 一种改进的电式茶叶杀青机
CN206393786U (zh) 自动直线封边机
CN210547234U (zh) 一种远距离火曲角钢的装置
CN203943545U (zh) 移动式陶瓷烘烤箱
CN206858620U (zh) 一种电缆加工退火装置
CN209537290U (zh) 一种玻璃喷粉机
CN202725418U (zh) 一种塑胶板材涂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925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