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59784U -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59784U
CN202259784U CN2011201861599U CN201120186159U CN202259784U CN 202259784 U CN202259784 U CN 202259784U CN 2011201861599 U CN2011201861599 U CN 2011201861599U CN 201120186159 U CN201120186159 U CN 201120186159U CN 202259784 U CN202259784 U CN 202259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those
metal shell
terminals
abut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861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ng Xu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ng Xu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ng Xu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ng Xu Precisio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59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5978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1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for shielded multiconductor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5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cables except for 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包括适于固定至电路板的板端连接器;以及适于协助该电路板与其它装置进行电信号传输的缆线端连接器;板端连接器具有一斜向导引路径,供缆线端连接器斜向插入组合到板端连接器。板端连接器具有第一金属壳体,且缆线端连接器具有第二金属壳体,第一金属壳体与第二金属壳体相抵接而构成一电磁屏蔽结构,且该板端连接器与缆线端连接器相互固持。本实用新型可使信号传输时的电气特性更为稳定,并使连接器组合后的整体高度降低。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传输电源/低速信号、和/或高信号传输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如申请于2009年8月10日的中国台湾第M371317号“SATA连接器”专利案,请参照图13、14,其分别为该现有技术的SATA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及组合示意图。此现有技术由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组成。连接器1是由绝缘体10、端子组20、30、接地端子37、线缆40、金属壳体50、及拉带57构成。其中P表示电路板。于该现有技术中,其连接器1的端子组20、30插入连接器2是采垂直插入式(见图14),需较大的插入力,且较不易插拔,这也是该现有技术需要拉带57的原因。又因为是垂直组入的关系,对于整体厚度的减少,其效果仍有待改进。 
再者,因为其端子组20、30是在垂直的上方处折弯,利用这小面积的折弯部,作为外接缆线的焊接处,所以,可供焊接施作的面积小。又因为端子折弯的关系造成信号在传输时的高低差,易影响传输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较现有技术更具通用性,而不仅应于用SATA规格,还可应用于连接其它不同规格的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是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适于固定至电路板的板端连接器、以及适于协助该电路板与其它装置进行电信号传输的缆线端连接器。板端连接器具有一斜向导引路径,供缆线端连接器斜向插入组合到板端连接器。板端连接器具有第一金属壳体,且缆线端连接器具有第二金属壳体,第一金属壳体与第二金属壳体相抵接以构成一电磁屏蔽结构,且该板端连接器与缆线端连接器相互固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二)是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是板端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基座、多个第一端子、及第一金属壳体。第一绝缘基座具有第一防误插结构及多个第一槽孔。第一端子分别插设于第一槽孔,且第一端子具有突出于第一槽孔的突出部。第一金属壳体,包围部分的第一绝缘基座,并露出第一端子的突出部及第一槽孔靠近突出部的部分。其中第一端子的突出部与第一金属壳体构成一导引路径,该板端连接器的该第一金属壳体还具有至少一第一抵接部,用以电性连接于一缆线端连接器而构成一电磁屏蔽结构,该第一防误插结构包括一纵向肋或一纵向凹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三)是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是缆线端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基座、多个第二端子、多条缆线、及第二金属壳体。第二绝缘基座具有第二防误插结构,及多个第二槽孔。第二端子是略呈平直的板状,以略同平面的方式配置第二槽孔。缆线与第二端子电性连接。第二金属壳体包围部分的第二绝缘基座,并露出第二端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四)是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电源/低速信号端子部、及高速信号端子部。绝缘基座具有防误插结构,及位于防误插结构两侧的多个槽孔。电源/低速信号端子部具有多个电源/低速信号端子,其插设于防误插结构的一侧的槽孔。高速信号端子部具有多个高速信号端子,其插设于防误插 结构的另侧槽孔。其中电源/低速信号端子的宽度及间距大于高速信号端子的宽度及间距。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五)是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例如为上述的板端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例如为上述的缆线端连接器。上述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一金属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一抵接部,且上述的第二连接器的第二金属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二抵接部。其中第一连接器的导引路径适于供第二连接器斜插组入,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电性连接,并使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相互抵接,藉此使第一金属壳体与第二金属壳体构成一电磁屏蔽结构,并藉此该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相互固持。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一)是藉由导引路径、斜向插入的特征,可使缆线端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的插入更为轻松、不费力。且可进一步降低缆线端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组合后的总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二)是藉由第二端子略呈平直板状,且以略共平面的方式配置于第二槽孔的特征,可提高第二端子与缆线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也可使得信号传输时的电气特性更为稳定,并使连接器组合后的整体高度再进一步降低。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三)是藉由使电源/低速信号端子的宽度、间距大于高速信号端子的特征,本实用新型可提供更佳的电气特性。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四)是藉由通用的端子结构、缆线结构,可使连接器组件或是连接器组件配合复合接头尽可能地通用于多种规格,而成为一种兼容于多种规格的传输接口,其传输的对象可包括电源信号、低速信号、及高速信号,或是该等信号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具体功能、以及具体的实施例,继 以附图、图号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组入前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剖面图。 
图3是图1完成组入之后的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板端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上的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缆线端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板端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缆线端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不含绝缘盖体)。 
图8是第二金属壳体组装到第二绝缘基座时的示意图。 
图9是绝缘盖体组入缆线端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绝缘盖体的立体图。 
图11A~图11C是图3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的不同视角的立体图,图11D是图3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配合一复合接头的应用例的示意图。 
图13是现有技术的SATA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成的具体功 能、目的,兹列举较具体的实施例,继以附图、图号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照图1,其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组入前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100,包括板端连接器150及缆线端连接器160。 
板端连接器150是适于固定至电路板P的连接器,此电路板例如为计算机的主机板、或是一般电子装置中的控制电路的主板,故称为板端连接器。 
缆线端连接器160则是协助此电路板P与其它电子装置进行电信号传输的连接器,其一端与板端连接器150连接,另端则通过缆线168连接到其它电子装置。藉由此特征,此连接器组件100可作为一种传输的接口。传输的对象可包括电源信号、低速信号、及高速信号,或是该等信号的组合。而与缆线168连接的装置,举例而言,可以是符合SATA、USB3.0、USB2.0、及eSATA规格至少其中之一的装置,例如为硬盘机、光驱、各种USB传输接口、各种复合(comb)传输接口、或其它使用这些规格的电子装置。 
[斜向插入组合] 
请参照图2,其为图1的侧视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的板端连接器150具有一斜向导引路径150a,此斜向导引路径150a供缆线端连接器160斜向插入组合到板端连接器150。藉由此特征,可使缆线端连接器160的插入更为轻松、不费力。且可进一步降低缆线端连接器160与板端连接器150组合后的总高度。详如下面对各构件的进一步说明。 
[电磁屏蔽结构] 
请参照图3,其为按照图1完成组入之后的状态图。 
此外,板端连接器150具有第一金属壳体156。缆线端连接器160具 有第二金属壳体166。第一金属壳体156与第二金属壳体166相抵接以构成一电磁屏蔽结构S。详如下面对各构件的进一步说明。 
[作为传输的接口] 
请参照图4,其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板端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上的状态图。 
板端连接器150还具有多个第一端子154。多个第一端子154包括至少一电源/低速信号端子154pt、及至少一高速信号端子154spt。图示的端子数仅为例示,不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的“/”代表共享的意思,电源/低速信号端子表示该些端子可作为电源传输用,也可作为低速号传输用。 
再请参照图5,其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缆线端连接器的立体图。 
缆线端连接器160具有多个第二端子164,分别与板端连接器150的电源/低速信号端子154pt、高速信号端子154spt电性连接。缆线端连接器160的第二端子164还进一步电性连接至多个缆线168。图示的端子数仅为例示,不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因为电路板与其它电子装置的电信号传输内容大致可分为电源、低速信号、高速信号,故参考常用的几种脚位规格,并考量可能扩充的预度,便可做出通用的结构,使板端连接器150、缆线端连接器160的端子尽可能地通用于多种规格,且可使缆线端连接器160的缆线168成为能兼容于多种规格的共同缆线。因此只要使板端连接器、缆线端连接器的端子数(即第一、第二端子数)、及缆线数大于欲连接的电子装置的端子数,即可经由适当的接线配置(例如把对应到某个(些)端子的缆线相连)达到此通用的效果。 
如上所述,缆线168适于连接至符合SATA、USB3.0、USB2.0及eSATA规格至少其中之一的装置。于是,藉由板端连接器150及缆线端连接器 160的组合可作为电路板与其它装置的电源、及信号等的传输接口。 
[平面焊接部的结构] 
一般而言,端子与缆线的电性连接是通过焊接,为了使端子与缆线的电性连接更为容易及可靠度更高,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缆线端连接器160的第二端子164是略呈平直板状,并以略同平面的方式配置于缆线端连接器160中。藉由此特征,可提高端子与缆线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且略呈平直板状的端子也可使得信号传输时的电气特性更为稳定,并使连接器组合后的整体高度再进一步降低。详如下面对各构件的进一步说明。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的各构件作进一步的说明。 
[板端连接器] 
请参照图6,其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板端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的板端连接器150包括:第一绝缘基座152、多个第一端子154、第一金属壳体156。 
第一绝缘基座152具有第一防误插结构(例如为纵向肋)152r,及多个第一槽孔152s。第一槽孔152s例如是配置于第一防误插结构152r的两侧。 
第一端子154分别插设于第一槽孔152s,且第一端子154具有突出于第一槽孔152s的突出部154p。第一槽孔152s在靠近突出部154p的部分有较高的平面。由于第一防误插结构152r的配置关系,使得第一端子154也分别位于第一防误插结构152r的两侧,可将一侧的端子设定为电源/低速信号端子154pt,将另侧的端子设定为高速信号端子154spt。也就是说,藉由第一防误插结构152r分隔了电源/低速信号端子154pt、与高速信号端子154spt。 
请再同时参照图4、图6,第一金属壳体156包围部分的第一绝缘基 座152,并露出第一端子154的突出部154p及第一槽孔152s靠近突出部154p的部分。第一端子154的突出部154p与第一金属壳体156构成一导引路径150a(见图2)。此导引路径150a用于引导缆线端连接器160以斜插方式组入板端连接器150。组入后将使得第一端子154与第二端子164电性连接。第一绝缘基座152两侧设有延伸臂152w,并相接于第一金属壳体156。在组入或者拔出缆线端连接器160时,都将使得第一绝缘基座152的两侧延伸臂152w因变形而产生应力变化。为了使承受的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可考虑使延伸壁152w的厚度呈渐变形式,例如为斜面、或其它各种形式曲面的结构。 
上述第一端子154的电源/低速信号端子154pt的脚位定义包括USB2.0的全部脚位定义、SATA电源端的脚位定义、或eSATA的电源端的脚位定义。第一端子154的高速信号端子154spt的脚位定义包括SATA、USB3.0、或eSATA的信号端的脚位定义。 
[缆线端连接器] 
请参照图7,其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缆线端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的缆线端连接器160包括:第二绝缘基座162、多个第二端子164、第二金属壳体166、多条缆线168。 
第二绝缘基座162具有第二防误插结构(例如为纵向凹部)162c,及多个第二槽孔162s。当缆线端连接器160插入板端连接器150时,第二防误插结构162c会与第一防误插结构152r相配合,一者为凸的话,另者就为凹,例如第一防误插结构152r为纵向肋,第二防误插结构162c为纵向凹部,供另者插入。所以,并不限定何者为凸、何者为凹,只要两者可以相配合以便于组入即可。第二槽孔162s例如是配置于第二防误插结构162c的两侧。 
第二端子164略呈平直的板状。第二端子164以略同平面的方式配置 于该些第二槽孔162s(见图5)。缆线168与第二端子164电性连接。 
由于第二防误插结构162c的配置关系,使得第二端子164也分别位于第二防误插结构162c的两侧,可将一侧的端子设定为电源/低速信号端子164pt,将另侧的端子设定为高速信号端子164spt。也就是说,藉由第二防误插结构162c分隔了电源/低速信号端子164pt、与高速信号端子164spt。在图7的例示中,缆线168在对应高速信号端子164spt的部分,是采用了差分信号线组,即由一对的正相位信号线、负相位信号线、及接地线整合为一线组,如图7所示,采用了2个差分信号线组,及一个接地缆线。 
请同时参照图5、及图7,第二金属壳体166包围部分的第二绝缘基座162,并露出第二端子164(见图5)。 
请再同时参照图8,其为第二金属壳体组装到第二绝缘基座时的示意图,其中箭号表示组入方向。 
第二金属壳166可藉由与第二绝缘基座162扣合的方式组入(如图8)。举例而言,使第二绝缘基座162具有至少一基座卡榫162t,且使第二金属壳体166在对应的位置具有与基座卡榫162t扣合的扣合部166h(例如为扣合孔)。例如使基座卡榫162t位于组入方向的前端侧,如箭号所示,此组入方向是指把第二金属壳体166组入到第二绝缘基座162时的方向。第二金属壳体166在前端侧呈圆角状。 
上述缆线168可以是一般覆有绝缘层的导线,也可包括至少一对差分信号线组,可以是单芯线或多芯线,基本上可依设计需求而适当配置。 
[绝缘盖体] 
为了对缆线与第二端子的连接有较好的保护及强化,缆线端连接器160还可再包括绝缘盖体169(如图9)。绝缘盖体169覆盖于缆线168与第二端子164的连接处附近。 
请再同时参照图10,其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绝缘盖体的立 体图。 
请注意在图9、图10的例示中,是以一般缆线为例,即并未将三条缆线组成一个差分信号线组,若是采差分信号线组时,则绝缘盖体的纵向壁196w及其形状,亦可对应变化,以便能较好的夹持缆线。 
绝缘盖体169具有多条纵向壁169w,对应该些缆线168的外形而设置,其作用为分隔缆线端连接器160中的缆线168,且分隔缆线端连接器160中相邻的第二端子164,并藉由绝缘盖体169与第二绝缘基座162的组合夹持这些缆线16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绝缘盖体169的纵向壁169w是对应欲夹持的缆线168的外形而设置的,举例而言,若缆线168单纯是单线一捆的话,则绝缘盖体169的纵向壁169w的设置可如图10所示;而若缆线168是使用差分线组的话(如图7左下所示,呈三线一捆状),当然在设计纵向壁169w的形状时,也会对应改变。总之,绝缘盖体169的纵向壁169w是对应欲夹持的缆线168的外形而设置,利用绝缘盖体与第二绝缘基座两者的组合来夹持缆线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中关于绝缘盖体的构思、及保护范畴。 
绝缘盖体169可藉由与第二绝缘基座162相扣合的方式组入。举例而言,可使绝缘盖体169具有至少一盖体卡榫169t,并使第二绝缘基座162在对应的位置处具有与盖体卡榫169t扣合的扣合部162h(例如为扣合孔,见图9)。 
本实用新型考虑进一步强化缆线168与第二端子164的连接,因而进一步使纵向壁169w具有横向凹槽169ts。这些横向凹槽169ts构成了熔胶容置空间,即当组装缆线端连接器160时,于组入缆线168的步骤中,这些横向凹槽169ts可容纳保护用胶材,藉此,当这些保护用胶材固化后,可进一步强化缆线168与第二端子164的固持力。 
此外,还可于纵向壁169w的一侧形成至少一凸缘169f(见图10的局部放大部分E),可对缆线168的作更进一步的夹持。 
[第一、第二金属壳体] 
为了强化电磁屏蔽功能,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金属壳体156还具有第一抵接部156a(156a-1、156a-2,见图6的局部大部分C,及局部放大部分D),且第二金属壳体166还具有第二抵接部166a(见图7)。藉由使第一抵接部156a与第二抵接部166a位置相对应且相抵接(即电性接触,详如后述的图11A),可使得第一金属壳体156、与第二金属壳体166构成电磁屏蔽结构S。且藉由各抵接部的相互抵接也可使得板端连接器、与缆线端连接器有相互固持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概念可知,抵接部的位置可以任意设置,只要使第一、第二抵接部的位置相对应即可达到上述功效。另外,为了减小整体组合高度,也可以在这个考量下来设计抵接部的结构及位置。 
以下,对于各抵接部的例子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第一、第二抵接部] 
下面的例子只是对抵接部的位置、及实施形态有较为具体的例示,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概念,抵接部的位置及形态可以有各式各样的变化。 
举例而言,第一金属壳体156的第一抵接部156a位于第一金属壳体156的两侧部位、或上侧、或是该等部位的至少其中一者、或是其它部位。第二抵接部166a的位置则与第一第抵接部156a的位置相对应。 
请参照图11A~图11C,其为图3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的不同视角的立体图,其中图11A是从左上侧斜俯视的图面;图11B是从左下侧斜仰视的图面;图11C是从正上方俯视的图面。并请同时配合参照图6、图7。 
作为其形态的例示,第一抵接部156a可包括由部分的第一金属壳体156折弯所构成的部分(如156a-1)、由部分的第一金属壳体156所构成的弹片(如156a-2)。且第一抵接部156a可以是金属凸点、凸线或凸面,或该等形状的组合。 
请再同时参照图11D,其为图3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关于弹片156a-2的详细特征,如图11D所示。在此局部放大图11D中,已将部分的第一绝缘基座152、第一金属壳体156剖开,以方便了解弹片156a-2与第二金属壳体166的接触关系。在本例中,第一抵接部156a(156a-2)是以弹片的形式设于第一金属壳体156的上侧,第二金属壳体166在相应的上侧便可与之接触。 
[上限位部] 
例如,于如图11A所示,第一金属壳体156的两侧,藉由对其部分进行折弯,可得第一抵接部156a-1,使其抵接的部分(不论是点或线或面、或该等形状的组合)朝下,则可进一步限制第二金属壳体166的第二抵接部166a-1的上位移,因而可作为上限位部。所以,第一抵接部156a中的156a-1除了作为第一金属壳体156与第二金属壳体166的电磁屏蔽连接用之外,还可同时具有上限位功能。 
[下限位部] 
类似于上述做法,如图11B所示,还可使第一抵接部156a-3的抵接的部分(不论是点或线或面、或该等形状的组合)朝上,并使第二绝缘基座162在相对应的位置,例如在底部两侧形成对应的凹部166ac,则可进一步限制第二绝缘基座162的下位移,因而可作为下限位部。 
图11B的例子是利用第一金属壳体156的第一抵接部156a-3与第二绝缘基座162的抵接来达成下限位的功能。当然,也可以同上述作法,利用第一、第二金属壳体的各自的抵接部的相互抵接来达成下限位的功能,此时,第二抵接部166a对应第一抵接部156a设置即可。第二抵接部166a亦可包括由部分的第二金属壳体166折弯所构成的部分(如166a-1)且第二抵接部166a可以是金属凸点、凸线或凸面,或该等形状的组合。 
藉由上、下限位的特征,除了可以使板端连接器与缆线端连接器相互固持之外,还可以避免连接器遭到过压。当然上限位部、下限位部可 以只设一个,或两者都设,也可依设计需要适当地配设分布、或将之省略。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概念,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接部只要位置对应并相互抵接即可,两者的接触方式不限,可以是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或该等接触形式的组合。 
[前后限位部] 
如图11C所示,第一金属壳体156还可具有前后限位部156b(请同时参照图6),举例而言,其作法可以在第一金属壳体156的两侧部中的至少一侧,利用至少两个金属折弯处之间形成空隙,并使第二绝缘基座162在对应这个空隙的地方具有限位突起部162p,限位突起部162p可容纳于前后限位部156b中,藉此限定第二连接器160的前后位移。 
[复合接头] 
上述实施例说明了本实用新型藉由板端连接器150与缆线端连接器160的组合,便可通过缆线端连接器160的缆线168配合各式规格的接头,连接到各式其它装置。例如连接到SATA硬盘机、SATA光驱、USB3.0的传输接口、USB2.0/eSATA复合的传输接口...等。 
此外,请再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还可在缆线168的一端再连接一复合接头170。此复合接头170,具有电源/低速信号用端子170pt、及高速信号用端子170spt。且复合接头170的规格,包括:SATA规格、USB3.0、USB2.0/eSATA复合规格至少其中之一或该些规格的组合。 
因为电路板与其它电子装置的电信号传输内容大致可分为电源、低速信号、高速信号,故参考常用的几种脚位规格,并考量可能扩充的预度,便可使此复合接头170具有通用的结构。因此只要使复合接头170的端子数、板端连接器、缆线端连接器的端子数(即第一、第二端子数)、及缆线数大于欲连接的电子装置的端子数,即可经由适当的接线配置(例如把对应到某个(些)端子的缆线相连)达到此通用的效果。 
藉由这样的特征,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100、及复合接头170便可尽可能地通用于多种规格。 
使电源/低速信号用端子170pt、及高速信号用端子170spt的一端与缆线端连接器160的缆线168电性连接,并通过缆线168分别电性连接到第一端子154中的电源/低速信号端子154pt、及高速信号端子154spt。 
藉此,使缆线端连接器160的缆线168再通过复合接头170,便可连接到各式各样规格的电子装置。图12中示出的缆线168欲外连的接头是以USB2.0接头181、与eSATA接头182为例,然而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可知,只要这些装置是应用电源/低速信号、高速信号的电子装置,都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及复合接头。 
[端子的宽度与间距] 
本实用新型考虑到电源传输以宽路径为宜,故使第一端子154中的电源/低速信号端子142pt的端子宽度及间距大于高速信号端子154spt的宽度及间距。并使第二端子164中的电源/低速信号端子164pt的端子宽度及间距大于高速信号端子164spt的宽度及间距。 
此特征有别于一般的既有端子的设计概念,因为一般电源/低速信号端子、与高速端子都是采同宽度、同间距,另外,有一些则是采用电源/低速信号端子的宽度、间距比高速信号端子的宽度、间距更小的设计。未曾有如本实用新型的电源/低速信号端子的宽度、间距大于高速信号端子的技术构思。藉此由特征,本实用新型可提供更佳的电气特性。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组件包括适于固定至电路板的一板端连接器以及适于协助该电路板与一电子装置进行电信号传输的一缆线端连接器;其中该板端连接器具有一斜向导引路径,供该缆线端连接器斜向插入组合到该板端连接器,该板端连接器具有第一金属壳体,且该缆线端连接器具有一第二金属壳体,该第一金属壳体与该第二金属壳体相抵接而构成一电磁屏蔽结构,且该板端连接器与缆线端连接器相互固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缆线端连接器具有多个缆线、及呈平直板状的多个端子,该些呈平直板状的端子以同平面的方式配置于该缆线端连接器中,且该些缆线分别与该些端子电性连接;其中该板端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端子,包括至少一电源/低速信号端子、及至少一高速信号端子,该缆线端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二端子,分别与该板端连接器的该电源/低速信号端子、该高速信号端子电性连接,且该缆线端连接器的该些第二端子电性连接至该些缆线,该些缆线适于连接至符合SATA、USB3.0、USB2.0及eSATA规格的电子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缆线端连接器具有一第二绝缘基座、多个第二端子、多条缆线及一第二金属壳体;其中该第二绝缘基座具有一第二防误插结构及多个第二槽孔;该些第二端子,呈平直的板状,以同平面的方式配置于该些第二槽孔;该些缆线与该些第二端子电性连接;该第二金属壳体包围部分的该第二绝缘基座,并露出该些第二端子;该第二防误插结构具有一纵向肋或一纵向凹部,且该缆线端连接器的该第二金属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二抵接部,用以与该板端连接器电性连接,以构成一电磁屏蔽结构。
4.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是板端连接器包括:
一第一绝缘基座,具有一第一防误插结构,及多个第一槽孔; 
多个第一端子,分别插设于该些第一槽孔,且该些第一端子具有突出于该些第一槽孔的突出部;以及
一第一金属壳体,包围部分的该第一绝缘基座,并露出该些第一端子的突出部及该些第一槽孔靠近该些突出部的部分;其中该些第一端子的突出部与该第一金属壳体构成一导引路径,该板端连接器的该第一金属壳体还具有至少一第一抵接部,用以电性连接于一缆线端连接器而构成一电磁屏蔽结构,该第一防误插结构包括一纵向肋或一纵向凹部。
5.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是板端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于一缆线端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基座,具有一防误插结构,及多个槽孔,位于该防误插结构的两侧;以及
一电源/低速信号端子部,具有多个电源/低速信号端子,插设于该防误插结构的一侧的该些槽孔;以及
一高速信号端子部,具有多个高速信号端子,插设于该防误插结构的另侧的该些槽孔;其中,该些电源/低速信号端子的宽度及间距大于该些高速信号端子的宽度及间距。
6.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组件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绝缘基座、多个第一端子及一第一金属壳体;该第一绝缘基座具有一第一防误插结构及多个第一槽孔;该些第一端子分别插设于该些第一槽孔,且该些第一端子具有突出于该些第一槽孔的突出部;该第一金属壳体包围部分的该第一绝缘基座,并露出该些第一端子的突出部及该些第一槽孔靠近该些突出部的部分,该些第一端子的突出部与该第一金属壳体构成一导引路径,该第一金属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一抵接部;
一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二绝缘基座、多个第二端子、多条缆线及一第二金属壳体;该第二绝缘基座具有与该第一防误插结构相配合的一第二防误插结构及多个第二槽孔;该些第二端子,呈平直的板状,以同 平面的方式配置于该些第二槽孔;该些缆线与该些第二端子电性连接;该第二金属壳体包围部分的该第二绝缘基座,并露出该些第二端子,该第二金属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二抵接部;
其中,该第二连接器经由该导引路径斜插组入该第一连接器,该些第一端子与该些第二端子电性连接,且该第一抵接部与该第二抵接部相互抵接,该第一金属壳体与该第二金属壳体构成一电磁屏蔽结构,并藉此该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相互固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器为板端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为缆线端连接器;其中,该第一防误插结构与该第二防误插结构其中一者为纵向肋,另者为供该纵向肋插入的纵向凹部;该第一金属壳体的该第一抵接部位于该第一金属壳体的两侧部位或位于该第一金属壳体的上侧,且该第二抵接部的位置与该第一第抵接部的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抵接部是由部分的该第一金属壳体折弯所构成或是由部分的该第一金属壳体所构成的弹片,该第一抵接部具有一金属凸点、凸线或凸面;该第二抵接部是由部分的该第二金属壳体折弯所构成的部分,该第二抵接部具有一金属凸点、凸线或凸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抵接部与该第二抵接部的接触包括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或该等接触形式的组合;该第一抵接部具有限制该第二抵接部的上位移的上限位部或限制该第二抵接部的下位移的下限位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壳体具有前后限位部,且该第二绝缘基座具有限位突起部,该限位突起部容纳于该前后限位部中,以限定该第二连接器的前后位移,该前后限位部位于该第一金属壳体的两侧部。 
CN2011201861599U 2010-11-30 2011-06-03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5978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223221U TWM405736U (en) 2010-11-30 2010-11-30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TW099223221 2010-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59784U true CN202259784U (zh) 2012-05-30

Family

ID=45079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8615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59784U (zh) 2010-11-30 2011-06-03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35642A1 (zh)
CN (1) CN202259784U (zh)
TW (1) TWM405736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6147A (zh) * 2013-06-08 2013-09-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103811910A (zh) * 2014-02-07 2014-05-21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5098409A (zh) * 2014-05-23 2015-11-2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11082249A (zh) * 2018-10-19 2020-04-28 贸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线材组件
WO2023040218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装置及有源天线单元
WO2023087989A1 (zh) * 2021-11-22 2023-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线缆连接器组件及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7567B2 (ja) * 2011-07-14 2015-05-13 日本モレックス合同会社 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コネクタ及び半導体試験装置
US8337221B1 (en) * 2011-09-20 2012-12-25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20140248803A1 (en) * 2011-10-25 2014-09-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6249676B2 (ja) * 2013-08-21 2017-12-20 宏致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Aces Electronics Co.,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6712794B2 (ja) * 2014-08-07 2020-06-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に用いられるヘッダならびにソケット
CN109326903B (zh) * 2017-07-31 2020-08-04 四零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串联连接器的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
US10205258B1 (en) * 2017-10-25 2019-02-12 Moxa Inc. Industrial input and output device with series connectors
US11769969B2 (en) 2018-10-25 2023-09-26 Samtec, Inc. Hybri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high-frequency signa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6838A (en) * 1996-07-02 1998-10-06 Augat Inc. Miniature card docking connector
JP3654493B2 (ja) * 1999-03-16 2005-06-02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回路基板の接続構造
JP4145236B2 (ja) * 2003-11-21 2008-09-03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US7252531B2 (en) * 2004-02-25 2007-08-07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locking member with bent wings retaining thereon
CN101142721B (zh) * 2005-04-28 2011-06-0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气设备
CN201576788U (zh) * 2009-08-12 2010-09-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02222824B (zh) * 2010-04-16 2014-09-10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244325A (zh) * 2010-05-14 2011-11-16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8002589B1 (en) * 2010-06-04 2011-08-23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tructures for preventi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JP5594053B2 (ja) * 2010-10-22 2014-09-24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体
CN202259976U (zh) * 2011-01-20 2012-05-30 秉旭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6147A (zh) * 2013-06-08 2013-09-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103326147B (zh) * 2013-06-08 2016-01-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103811910A (zh) * 2014-02-07 2014-05-21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3811910B (zh) * 2014-02-07 2018-03-09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5098409A (zh) * 2014-05-23 2015-11-2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11082249A (zh) * 2018-10-19 2020-04-28 贸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线材组件
WO2023040218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装置及有源天线单元
WO2023087989A1 (zh) * 2021-11-22 2023-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线缆连接器组件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05736U (en) 2011-06-21
US20120135642A1 (en) 201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59784U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04064909B (zh) 电连接器
CN101626121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436740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931521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018142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259976U (zh) 连接器
CN101677168B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电连接器与插头电连接器
CN201397973Y (zh) 电连接器
CN201113096Y (zh) 电连接器
CN101997199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766363Y (zh) 电连接器
CN10293152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931522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148448A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CN2766361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481460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596607Y (zh) 电连接器
CN203225389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2285295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4752858B (zh) 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CN201440535U (zh) 线缆连接器
CN202153592U (zh) 线缆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CN201336460Y (zh) 电连接器
CN101577379B (zh) 电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