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15841U - 大型四通换向阀及其抱箍部件 - Google Patents
大型四通换向阀及其抱箍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215841U CN202215841U CN2011203183951U CN201120318395U CN202215841U CN 202215841 U CN202215841 U CN 202215841U CN 2011203183951 U CN2011203183951 U CN 2011203183951U CN 201120318395 U CN201120318395 U CN 201120318395U CN 202215841 U CN202215841 U CN 2022158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ale
- anchor ear
- way reversing
- reversing valve
- connecting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抱箍部件,包括弧形的本体部、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两端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上还设置有环抱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大型四通换向阀,包括大型主阀体、连接管、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主阀体通过上述抱箍部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直接由所述抱箍的环抱部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限制连接管在产品受到振动时的受迫振动。另外,还可以有效防止连接管与端盖连接处因为振幅不一致而出现断裂,大大提高此处的耐振动性能,从而提高整个大型四通换向阀的耐振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控制领域,涉及一种热泵系统用四通换向阀,特别是一种商用大型四通换向阀。
背景技术
大型四通换向阀,包括大型主阀和用于控制大型主阀换向的控制阀,大型主阀具有系统接管,控制阀包括控制主阀和先导阀,先导阀经毛细管与控制主阀连接,控制主阀经控制接管与大型主阀连接。
请照图1,图1是现有技术的大型四通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大型四通换向阀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大型主阀1、控制主阀2、先导阀3、线圈5。大型主阀1和控制主阀2通过控制接管连接;控制主阀2和先导阀3通过毛细管进行连接;先导阀3和线圈5通过固定螺钉4进行连接固定。
控制阀上安装有电磁线圈,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电磁线圈与控制阀导阀的共同作用实现大型主阀1的换向,以切换制冷工质的流通方向,从而使得热泵型空调在制冷和制热两种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实现夏天制冷、冬天制热的一机两用的目的。
请参照图2,图2是现有技术的大型四通换向阀固定结构局部示意图。因大型四通换向阀体积较大,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放置,往往将大型四通换向阀固定底座302上,这种固定通常是采用抱箍部件301来实现的。抱箍部件301大体呈U形,两端分别具有安装部3012,在安装部3012上均设置有安装孔3013,在安装时,通过螺钉等方式将抱箍301与底座302紧固。
大型四通换向阀中用于连接端盖303和接管(图中未示出)的接连管305一般是沿着主阀体304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当大型四通换向阀产生振动时,如果不对连接管305进行固定,则容易使连接管305和端盖303的连接处出现断裂。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在抱箍301的相应位置设置有折边3011,折边3011上开设有安装孔。与之相应的,通过塑料卡环306将连接管305紧抱,然后在塑料卡环306上打孔,再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将塑料卡环306安装在上述折边3011上的安装孔上。
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当产品受到振动时,由于塑料件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及折边的振动,这种连接管的固定方式并不能完全限制其在空间内的振动,因此影响了连接管耐振动性能的提高。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抱箍结构的限制,连接管305在焊接后呈悬空状态(即连接管305沿主阀体304的轴向延伸,但两者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这样当产品受振时,连接管与阀体上端盖的振幅是不完全一致的,这样也容易导致连接管305与端盖303的连接处出现疲劳断裂,从而使产品失效。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抱箍部件结构,使其有效防止连接管与端盖之间出现断裂,并且提高产品的耐振动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通过对抱箍的结构进行改动,使其有效限制连接管的受迫振动,提高产品耐振动性能。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抱箍部件,包括弧形的本体部、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两端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上还设置有环抱部。
进一步,所述环抱部为所述本体部上设置的外凸结构。
优选地,所述外凸结构为所述本体部上某段折弯而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大型四通换向阀,包括大型主阀体、连接管、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主阀体通过如上述抱箍部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直接由所述抱箍的环抱部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外套设高分子材料套件后,再由所述抱箍的环抱部进行固定。
可选地,所述高分子材料套件为半环状的塑料或橡胶套件。
可选地,所述高分子材料套件为环状的塑料或橡胶制成的薄壁套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主阀体表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管由抱箍部件上外凸的环抱部穿过,并由抱箍部件抱紧贴合于主阀体上,而抱箍部件本身材料为刚性材料,自身的收缩性不大,故可以有效地限制连接管在产品受到振动时的受迫振动。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抱箍部件可以使连接管贴紧阀体,可以使连接管在产品受振时的振幅与主阀体端盖基本保持一致,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连接管与端盖连接处因为振幅不一致而出现断裂,大大提高此处的耐振动性能,从而提高整个大型四通换向阀的耐振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的大型四通换向阀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技术的抱箍与主阀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现有技术的抱箍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抱箍部件与主并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抱箍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抱箍部件结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与现有技术中具有相同结构并起到相同功能的部件采用同一编号。
请参照图4、图5,图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抱箍部件与主并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抱箍部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抱箍部件结构立体示意图。
抱箍部件大体呈U形,由弧形的本体部401和分别设置于本体部401两端的安装部402组成。安装部402上设置有安装孔403,当抱箍部件安装在大型四通换向阀上时,通过螺钉将安装孔403与底座302上的相应安装部件进行连接固定。
本体部401上设置有环抱部405,在本实施方式中,环抱部405是一种外凸结构,具体可以通过在本体部的某一位置进行折弯而形成,其截面轮廓大体呈圆弧形,其大小与连接管305的大小相适应,使得连接管305穿过该环抱部405形成的空间,与主阀体的外表面紧贴。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大型四通换向阀,大型四通换向阀的其它部件,如控制主阀、先导阀、电磁线圈等部件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其中,大型主阀包括大型主阀体304、连接管305。连接管305从主阀体304两端的端盖303引出,沿主阀体304的外表面轴向延伸。
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中放置,一般将大型主阀体通过抱箍部件固定在底座302上,此时连接管305直接由抱箍部件的环抱部405进行固定。
可以对上述抱箍部件进行进一步改进,连接管305可以不直接穿过环抱部405所形成的空间,而是在连接管305外部套设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套件,再将该套件穿过环抱部40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套件可以是半环状的塑料或橡胶套件,也可以是环状的塑料或橡胶制成的薄壁套件。这种结构的好处是,由于高分子材料的缓冲作用,使得连接管305产生的振动更小,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管305与端盖303之间的耐振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实施方式的描述和附图显示,均是以主阀体的右端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可以将该结构应用于主阀体的左端各部件。
以上仅是为能更好的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例举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所有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抱箍部件,包括弧形的本体部(401)、设置在所述本体部(401)两端的安装部(402),所述安装部(402)上设置有安装孔(40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401)上还设置有环抱部(4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箍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抱部(405)为所述本体部(401)上设置的外凸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抱箍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结构为所述本体部(401)上某段折弯而成。
4.一种大型四通换向阀,包括大型主阀体(304)、连接管(305)、底座(30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主阀体(304)通过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抱箍部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305)直接由所述抱箍的环抱部(405)进行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四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05)外套设高分子材料套件后,再由所述抱箍部件的环抱部(405)进行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四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套件为半环状的塑料或橡胶套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四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套件为环状的塑料或橡胶制成的薄壁套件。
8.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大型四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05)与所述主阀体(304)表面贴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183951U CN202215841U (zh) | 2011-08-29 | 2011-08-29 | 大型四通换向阀及其抱箍部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183951U CN202215841U (zh) | 2011-08-29 | 2011-08-29 | 大型四通换向阀及其抱箍部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215841U true CN202215841U (zh) | 2012-05-09 |
Family
ID=46015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318395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15841U (zh) | 2011-08-29 | 2011-08-29 | 大型四通换向阀及其抱箍部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215841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44432A (zh) * | 2014-07-09 | 2014-09-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房车空调 |
CN104422207A (zh) * | 2013-09-03 | 2015-03-18 |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 四通阀的安装结构 |
CN105240612A (zh) * | 2014-06-11 | 2016-01-13 |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四通换向阀 |
CN107588237A (zh) * | 2016-07-07 | 2018-01-16 |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四通阀毛细管固定结构 |
CN108180304A (zh) * | 2017-12-29 | 2018-06-19 | 浙江省平湖市北辰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带防震外壳的四通阀 |
-
2011
- 2011-08-29 CN CN2011203183951U patent/CN20221584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22207A (zh) * | 2013-09-03 | 2015-03-18 |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 四通阀的安装结构 |
CN105240612A (zh) * | 2014-06-11 | 2016-01-13 |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四通换向阀 |
CN104044432A (zh) * | 2014-07-09 | 2014-09-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房车空调 |
CN107588237A (zh) * | 2016-07-07 | 2018-01-16 |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四通阀毛细管固定结构 |
CN108180304A (zh) * | 2017-12-29 | 2018-06-19 | 浙江省平湖市北辰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带防震外壳的四通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215841U (zh) | 大型四通换向阀及其抱箍部件 | |
CN207145768U (zh) |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安装结构 | |
CN203215083U (zh) | 一种用于固定汽车空调制冷管路与车架的管夹 | |
CN201027745Y (zh) | 涨管套筒连接件及其连接成的多功能涨管 | |
CN201027623Y (zh) | 空调压缩机减振装置 | |
CN204340897U (zh) | 一种汽车的顶行李架总成以及汽车 | |
CN204240661U (zh) | 四通阀组件 | |
CN204852450U (zh) | 一种抗振动四通阀 | |
CN204942393U (zh) | 一种用于传感器安装的支架减振结构 | |
CN204163894U (zh) | 一种空滤器安装支架 | |
CN203115289U (zh) | 一种用于抽水机的水管支撑座 | |
CN203485709U (zh) |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支架总成 | |
CN103465898B (zh) | 一种用于汽车中的气泵连接套管 | |
CN206487825U (zh) | 一种带有减震系统的换热器总成 | |
CN104791552A (zh) | 软管固定装置 | |
CN201426018Y (zh) | 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通风口结构 | |
CN204852635U (zh) | 一种空调管路固定支架总成 | |
CN215809068U (zh) | 一种用于安装消防排烟风机的加固支架 | |
CN204006425U (zh) | 空调室外机底盘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 |
CN221569311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用于压缩机的隔震装置 | |
CN206221531U (zh) | 一种车辆及其转向器和万向节 | |
CN106678227A (zh) | 一种低频大阻尼弹簧复合隔振器 | |
CN204176891U (zh) |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空调支架 | |
CN203847374U (zh) | 一种农药药水抽水机固定机构 | |
CN204301003U (zh) | 一种舞台灯支撑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舞台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