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80437U - 棘轮装置及包含该棘轮装置的动力棘轮扳手 - Google Patents

棘轮装置及包含该棘轮装置的动力棘轮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80437U
CN202180437U CN2011202931052U CN201120293105U CN202180437U CN 202180437 U CN202180437 U CN 202180437U CN 2011202931052 U CN2011202931052 U CN 2011202931052U CN 201120293105 U CN201120293105 U CN 201120293105U CN 202180437 U CN202180437 U CN 202180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switching mechanism
tumbler
housing
ratche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931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phone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phone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phone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phone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931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80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80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8043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棘轮装置,可组装于动力棘轮扳手中,该棘轮装置可带动螺固件或类似工件绕一轴向方向转动,该棘轮装置具有用以切换工件转动方向的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具有一转动件,该转动件是沿一个径向方向转动,以供使用者进行切换。藉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含该棘轮装置的通孔式动力棘轮扳手,能供使用者切换,改变扳转带动螺固件转动的方向,可将转动件装设环绕于动力棘轮扳手,而不会自动力棘轮扳手的一侧凸出,使本实用新型更适合使用于狭窄的工作环境中,并使本实用新型不易因为碰撞周围其他物件而发生意外切换的情形,具有极佳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棘轮装置及包含该棘轮装置的动力棘轮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棘轮扳手,尤指动力棘轮扳手的棘轮装置。
背景技术
习用的动力棘轮扳手是利用气动马达或类似装置提供转动的动力,带动棘轮装置往复摆动,再利用棘轮装置单方向地带动工件转动,而可便于组装或拆卸螺丝、螺帽或类似工件。
现有的动力棘轮扳手可参考美国5448930号专利,是利用棘轮连接动力装置后进一步连接套筒,藉以快速装卸螺固件,但是此种动力棘轮扳手中,其棘轮仅能单方向转动套筒,若使用者装载螺固件后欲再拆除,或是不慎将动力棘轮扳手装错方向,则必须先将动力棘轮扳手脱离螺固件,转向后再次套合,然而,实际使用时螺固件往往是套设于长杆中或者是螺固件两侧有其他物品阻挡,使用者每拆装一次螺固件就需要将动力棘轮扳手正、反拆装两次,在实际使用时造成相当大的困扰。
对此,有美国4722252号专利提供了通孔式动力棘轮扳手,其中除了具有动力装置与棘轮之外,更具有一组控制棘轮切换方向的换向装置,可藉由切换换向装置而改变棘轮的工作方向,利用此种装置,使用者于拆装螺固件时不需反复将动力棘轮扳手取出、转向,只要切换换向装置即可改变螺固件被带动的转动方向,而具有便利的使用效果。然而,此种换向装置设置于头部两端面间的容置空间,为了让使用者可拨动切换棘轮方向,两端必需超出容置空间并凸出于头部外表面,使用者于实际使用时,切换装置将随动力棘轮装置中的零件摆动,而于头部外表凸出、摆动,容易因作业空间较为狭窄而于操作时与外物碰撞,造成换向装置与棘轮的啮合不确实,或者任意改变棘轮的工作方向,造成操作使用的困扰;其次,换向装置外露也容易与其他工件碰撞,或者碰撞使用者,而造成意外的伤害或财物损失。
有鉴于此,另外发明人先前提出一中国台湾M368520号专利,该专利主要提供一种通孔式动力棘轮扳手,是将调整棘轮的切换件设置于工作部表面,供使用者转动切换件进行切换,其中切换件于使用时不会任意晃动,而可避免切换件与周围其他装置或工件碰撞,具有稳定良好的使用效果,然而,在此动力棘轮扳手使用时,由于该切换件仍需要凸出于工作部表面,而仍然有容易误触其他装置而意外发生切换的情形,尤其是在狭窄的工作环境中使用时,更需要特别注意此种意外切换的情形,而造成使用者操作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棘轮装置,可组装于动力棘轮扳手中,该棘轮装置可带动螺固件或类似工件绕一轴向方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该棘轮装置的通孔式动力棘轮扳手,能供使用者切换,改变扳转带动螺固件转动的方向,并且能减少不预期地发生切换的情形。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棘轮装置,适用于扳转一工件,该棘轮装置包括一扳转机构与一切换机构。
所述的扳转机构可绕一轴向方向摆动,用以带动该工件绕该轴向方向转动,该扳转机构具有一棘爪部,该棘爪部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该棘爪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扳转机构仅可带动该工件沿一左旋方向转动,该棘爪部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扳转机构仅可带动该工件沿一右旋方向转动。
所述的切换机构包括转动件与一推抵机构,该转动件可绕一径向方向于一左旋位置与一右旋位置之间转动,该转动件位于该左旋位置时该转动件经由该推抵机构切换该棘爪部,使该棘爪部切换至该第一位置,该转动件位于该右旋位置时该转动件经由该切换机构切换该棘爪部,使该棘爪部切换至该第二位置。
所述推抵机构包含两个推杆,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左旋位置时,其中一个推杆向所述棘爪部推抵,使所述棘爪部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右旋位置时,其中另一个推杆向所述棘爪部推抵,使所述棘爪部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转动件具有两个斜面,所述各推杆可沿所述径向方向滑移,该两个斜面分别与其中一个推杆相对应,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左旋位置时其中一个斜面向对应的推杆抵靠,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右旋位置时其中另一个斜面向对应的推杆抵靠。
所述推抵机构包含两个弹性件,该两个弹性件分别抵靠于其中一个推杆,各该弹性件提供一弹性力,使各推杆随时抵靠于该转动件。
所述扳转机构带动所述工件转动时所述工件、所述棘爪部与所述转动件沿所述径向方向排列,且所述棘爪部位于所述工件与所述转动件之间,所述扳转机构具有一本体,所述棘爪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本体,使所述棘爪部可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一种动力棘轮扳手,包含上述的棘轮装置,更包含:
一壳体,所述扳转机构可摆动地设于该壳体,该壳体具有一柄部,该柄部沿该径向方向延伸,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设于该柄部;
其中所述扳转机构具有一径向延伸的摆臂;
一动力部,该动力部与该摆臂组合而可带动所述扳转机构于该壳体中往复摆动,使所述扳转机构可依所述棘爪部的位置而带动所述工件沿所述左旋方向与所述右旋方向其中一个转动。
在上述动力棘轮扳手中,所述各推杆滑设于所述壳体,使各推杆可沿所述径向方向滑动。
所述壳体形成有两个定位孔,该两个弹性件分别插设于其中一个定位孔,该两个弹性件分别抵顶于所述壳体与其中一个推杆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棘轮装置可组装于动力棘轮扳手中,其中供使用者切换的转动件是沿径向方向转动进行切换,使转动件可被装设环绕于动力棘轮扳手,而不会自动力棘轮扳手一侧直接凸出,或者凸出于待转动的工件附近,可避免或减少转动件碰撞周围的其他物件而发生意外切换转动方向的情形,具有极佳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件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壳体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图4与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  11柄部  12穿孔  13第一壳体  14第二壳体  15滑槽
16支撑臂  161定位孔  2动力部  21转轴  211偏心头  3扳转机构
31本体  311摆臂  312容槽  313贯孔  314弧形孔  315卡槽
32驱动轮  321内周面  322外周面  33棘爪部  331棘爪
332拨动杆  333弹簧  4切换机构  41转动件  411斜面
412凹部  413凸部  42推抵机构  421、421’推杆  42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棘轮扳手,包括有一组棘轮装置、一组壳体1与一组动力部2。
所述的棘轮装置包括一组扳转机构3与一组切换机构4。
该扳转机构3可绕一个轴向方向摆动,而可利用该扳转机构3夹抵于一个工件,带动工件绕轴向方向转动,更详细地说,该扳转机构具有一本体31、一驱动轮32与一组棘爪部33,该本体31径向地延伸而形成有一摆臂311,该摆臂311形成有一容槽312,该本体31另外形成有一个与该容槽312连通的轴向贯孔313,该摆臂311另外形成有两个弧形孔314,该两个弧形孔314分别与该容槽312相连通,该摆臂311远离贯孔313的一端形成有一卡槽315。该驱动轮32具有一内周面321与一外周面322,该内周面321围构有一个非圆形孔,该外周面322形成有环形排列的齿部,该驱动轮32容置于该贯孔313。该棘爪部33并具有两组棘爪331,该棘爪部33容设于该容槽312,并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使该棘爪部33可利用其中一组棘爪331单方向地卡抵于驱动轮32外周面的齿部,更明确地说,在本实施例中,该棘爪部33是可转动地设于该本体31,而可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该棘爪部33并可具有两个拨动杆332,该两个拨动杆332分别自其中一个弧形孔314穿出,当该棘爪部33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该两个拨动杆332则各自沿弧形孔314移动,该棘爪部33可以进一步包括一弹簧333或类似装置,该棘爪部33以该弹簧333抵顶于本体31,使该棘爪部33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可以保持原来的位置,不会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任意切换改变,并使棘爪部33可以保持卡抵于驱动轮32。
该切换机构4包括一转动件41与一推抵机构42。该转动件41可绕一径向方向转动,而可于一左旋位置与一右旋位置之间转动,其中,虽然前述本体31的摆臂311是径向延伸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体31是可摆动的,摆臂311的延伸方向未必需要与转动件41所绕的径向方向相同。该转动件41转动时则会经由该推抵机构42切换该棘爪部33,使该棘爪部33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更详细地说,该转动件41可设置为环形,且该转动件41所绕的径向方向与本体轴向贯孔313的轴向方向垂直,该转动件41转动时可绕径向方向转动,该转动件41并具有两个斜面411,如图2A所示,该两个斜面411彼此靠近的一侧形成一个凹部412,该两个斜面411彼此远离的一侧则分别形成一个凸部413,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该两个斜面411也可以改为带有弧面的曲面。该推抵机构42可包括有两个推杆421,并可进一步包括两个弹性件422,该两个推杆421各自位于转动件41与棘爪部33之间,该转动件41转动时推抵于推杆421,使其中一个推杆421向棘爪部33推抵,更明确地说,是使推杆421推抵于棘爪部33的拨动杆332,而可用以切换棘爪部33的位置,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该两个推杆421可各自于转动件41与棘爪部33之间滑动,且该两个推杆421各自抵靠于转动件41中的其中一个斜面411。该两个弹性件422分别抵靠于其中一推杆421,该两个弹性件422分别提供一个弹性力,使推杆421可随时抵靠于转动件41。
所述的壳体1是供本实用新型中的其他部件组装固定,该壳体1具有一个沿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径向方向延伸的柄部11,并形成有一穿孔12,扳转机构3可摆动地设于该壳体1,并使驱动轮32的非圆形孔与穿孔同轴,该转动件41则是可转动地设于柄部11,更详细地说,该壳体1是由一第一壳体13与第二壳体14相互固定而成,该穿孔12贯穿于第一壳体13与第二壳体14,该驱动轮32可转动地设于该壳体1,使该扳转机构3可于该壳体1中摆动。其中该第一壳体13可形成有滑槽15,使该壳体具有滑槽,以供将各该推杆421滑设于壳体,令各该推杆421可沿径向方向滑动。其中该第二壳体14可形成有两个支撑臂16,该两个支撑臂16并各自形成有一定位孔161,如图2B所示,使该壳体具有两个定位孔,切换机构中的弹性件422分别插设于其中一个定位孔161,而使弹性件422各自抵顶于壳体1与对应的推杆421之间,用以推抵推杆421,使推杆421向转动件41抵靠。其中,供卡合工件的驱动轮32、棘爪部33以及转动件41可以沿径向方向排列于该壳体1中,并使棘爪部33位于卡合工件的驱动轮32与转动件41之间。
所述的动力部2是与摆臂311组合而可带动扳转机构3于壳体1中往复摆动,使扳转机构3可依棘爪部33的位置而带动工件沿单一方向转动,更清楚地说,动力部2中包括有气动马达或电动马达等类似装置,并包括有一转轴21,该转轴21穿置于壳体的两个支撑臂16之间,使该动力部2可带动转轴21转动,该转轴21具有一偏心头211,该偏心头211与该摆臂311的卡槽315卡合,当该转轴21转动时,偏心头211将绕转轴21转动,而进一步带动摆臂311与扳转机构3往复摆动。
承上述,使用者于操作本实用新型转动螺固件时,可先将驱动轮32套设于螺固件,或与螺固件卡合,再启动动力部2,使动力部2带动扳转机构3往复摆动,请参考图4,扳转机构中的棘齿部33是位于第一位置,由于扳转机构中的棘齿部33仅会沿左旋方向带动驱动轮32转动,而使扳转机构可带动螺固件等工件沿左旋方向转动。
请参考图5,当使用者欲改变带动工件的转动方向时,可将转动件41转动到右旋位置,而使转动件41中的斜面411推抵其中对应的推杆421,使推杆421抵靠于斜面411一侧的凸部413,并使推杆421向棘爪部33抵顶,进而改变棘爪部33的位置,使棘爪部33切换到第二位置,此时,棘爪部33仅能沿右旋方向带动驱动轮32转动,而使扳转机构往复摆动时可带动螺固件等工件沿右旋方向转动。
复请参考图4,当使用者欲再次改变带动工件的转动方向时,可反方向地转动转动件41,使转动件41转动到左旋位置,而使转动件41中的另一个斜面411推抵另一个对应的推杆421’,使推杆421’抵靠于另一个凸部413,并使推杆421’将棘爪部33切换回到第一位置,使扳转机构往复摆动时可带动螺固件等工件沿左旋方向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供使用者利用转动件41改变带动工件转动的方向,其中本实用新型是以一个可沿径向方向转动的转动件41供使用者进行调整,此转动件41可设置为环形,而可将转动件41环绕设置于壳体1的柄部11,其外形结构不会直接从壳体1表面凸出,而不易与周围的其他物件卡抵,更适于在狭窄的工作环境中使用,而可满足使用者在狭窄的环境中工作的使用需求。
其次,本实用新型中用以进行调整的转动件41是供使用者转动进行操作,而不需要扳转旋钮,自然不会有旋钮凸出于壳体1表面,可避免因为误触周围其他装置而发生转动方向任意切换改变的情形,操作使用效果稳定,并可确实地按照使用者的意志进行转动螺固件的工作,具有极佳的使用效果。

Claims (10)

1.一种棘轮装置,适用于扳转一工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扳转机构,该扳转机构可绕一轴向方向摆动,用以带动该工件绕该轴向方向转动,该扳转机构具有一棘爪部,该棘爪部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该棘爪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扳转机构仅可带动该工件沿一左旋方向转动,该棘爪部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扳转机构仅可带动该工件沿一右旋方向转动;
一切换机构,包含转动件与一推抵机构,该转动件可绕一径向方向于一左旋位置与一右旋位置之间转动,该转动件位于该左旋位置时该转动件经由该推抵机构切换该棘爪部,使该棘爪部切换至该第一位置,该转动件位于该右旋位置时该转动件经由该切换机构切换该棘爪部,使该棘爪部切换至该第二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抵机构包含两个推杆,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左旋位置时,其中一个推杆向所述棘爪部推抵,使所述棘爪部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右旋位置时,其中另一个推杆向所述棘爪部推抵,使所述棘爪部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具有两个斜面,所述各推杆可沿所述径向方向滑移,该两个斜面分别与其中一个推杆相对应,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左旋位置时其中一个斜面向对应的推杆抵靠,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右旋位置时其中另一个斜面向对应的推杆抵靠。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抵机构包含两个弹性件,该两个弹性件分别抵靠于其中一个推杆,各该弹性件提供一弹性力,使各推杆随时抵靠于该转动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转机构带动所述工件转动时所述工件、所述棘爪部与所述转动件沿所述径向方向排列,且所述棘爪部位于所述工件与所述转动件之间,所述扳转机构具有一本体,所述棘爪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本体,使所述棘爪部可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6.一种动力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棘轮装置,更包含:
一壳体,所述扳转机构可摆动地设于该壳体,该壳体具有一柄部,该柄部沿该径向方向延伸,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设于该柄部;
其中所述扳转机构具有一径向延伸的摆臂;
一动力部,该动力部与该摆臂组合而可带动所述扳转机构于该壳体中往复摆动,使所述扳转机构可依所述棘爪部的位置而带动所述工件沿所述左旋方向与所述右旋方向其中一个转动。
7.一种动力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棘轮装置,更包含:
一壳体,所述扳转机构可摆动地设于该壳体,该壳体具有一柄部,该柄部沿该径向方向延伸,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设于该柄部;
其中所述扳转机构具有一径向延伸的摆臂;
一动力部,该动力部与该摆臂组合而可带动所述扳转机构于该壳体中往复摆动,使所述扳转机构可依所述棘爪部的位置而带动所述工件沿所述左旋方向与所述右旋方向其中一个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推杆滑设于所述壳体,使各推杆可沿所述径向方向滑动。
9.一种动力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棘轮装置,更包含:
一壳体,所述扳转机构可摆动地设于该壳体,该壳体具有一柄部,该柄部沿该径向方向延伸,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设于该柄部;
其中所述扳转机构具有一径向延伸的摆臂;
一动力部,该动力部与该摆臂组合而可带动所述扳转机构于该壳体中往复摆动,使所述扳转机构可依所述棘爪部的位置而带动所述工件沿所述左旋方向与所述右旋方向其中一个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有两个定位孔,该两个弹性件分别插设于其中一个定位孔,该两个弹性件分别抵顶于所述壳体与其中一个推杆之间。
CN2011202931052U 2011-08-12 2011-08-12 棘轮装置及包含该棘轮装置的动力棘轮扳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80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931052U CN202180437U (zh) 2011-08-12 2011-08-12 棘轮装置及包含该棘轮装置的动力棘轮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931052U CN202180437U (zh) 2011-08-12 2011-08-12 棘轮装置及包含该棘轮装置的动力棘轮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80437U true CN202180437U (zh) 2012-04-04

Family

ID=46173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9310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80437U (zh) 2011-08-12 2011-08-12 棘轮装置及包含该棘轮装置的动力棘轮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8043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38504B2 (en) 2012-10-17 2015-05-26 Snap-On Incorporated Auto-shift reversing mechanism
CN106737341A (zh) * 2016-09-30 2017-05-31 南通天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正空反转向机构
TWI725828B (zh) * 2020-04-24 2021-04-21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易於換向之棘輪扳手
CN115556030A (zh) * 2022-09-07 2023-01-03 上海文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棘轮开口套筒型气动扳手头及气动扳手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38504B2 (en) 2012-10-17 2015-05-26 Snap-On Incorporated Auto-shift reversing mechanism
TWI491473B (zh) * 2012-10-17 2015-07-11 Snap On Tools Corp 自動換檔之換向機構
CN106737341A (zh) * 2016-09-30 2017-05-31 南通天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正空反转向机构
CN106737341B (zh) * 2016-09-30 2018-08-21 南通天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正空反转向机构
TWI725828B (zh) * 2020-04-24 2021-04-21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易於換向之棘輪扳手
CN115556030A (zh) * 2022-09-07 2023-01-03 上海文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棘轮开口套筒型气动扳手头及气动扳手
CN115556030B (zh) * 2022-09-07 2023-08-18 上海文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棘轮开口套筒型气动扳手头及气动扳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80437U (zh) 棘轮装置及包含该棘轮装置的动力棘轮扳手
CN203426818U (zh) 角向磨光机和与其相关的凸缘螺母、动力工具和成套工具
CN202555900U (zh) 一种斜切锯
CN101811292A (zh) 棘轮起子
TWM417233U (en) Ratchet device and power ratchet wench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198648A (zh) 棘轮机构螺丝刀
JP2014083679A (ja) トルク工具
US7544116B1 (en) Grinder with easily replacing grinding tool
CN102039568A (zh) 一种棘轮扳手
CN201741591U (zh) 操作装置
US6854579B2 (en) Rotation angle-adjustable rotating device
CN203952810U (zh) 一种智能床侧电脑桌
TWI632030B (zh) 起子驅動結構
CN202572251U (zh) 多头螺丝刀
CN201881309U (zh) 棘轮扳手改良结构
CN201609878U (zh) 一种棘轮扳手
CN201040367Y (zh) 变力多功能螺丝刀
CN203611186U (zh) 多尺寸转套接工具结构
CN1327128C (zh) 手动双向旋转驱动装置
CN202825643U (zh) 棘轮扳手的扭力改变结构
CN103388616B (zh) 具有触动开关的转轴结构
CN201625945U (zh) 棘轮机构螺丝刀
CN205521115U (zh) 一种折叠多功能螺丝刀
CN111660237B (zh) 多功能棘轮扳手
JP3192152U (ja) 駆動ヘッド交換可能な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04

Termination date: 201908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