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53431U - 盘判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判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53431U
CN202153431U CN2011202397192U CN201120239719U CN202153431U CN 202153431 U CN202153431 U CN 202153431U CN 2011202397192 U CN2011202397192 U CN 2011202397192U CN 201120239719 U CN201120239719 U CN 201120239719U CN 202153431 U CN202153431 U CN 202153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slide block
detector switch
diameter
switching manip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397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川誉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VCKenwoo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K Car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K Car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J&K Car Electronics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53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5343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1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15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adapted for discs of different siz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01Details
    • G11B17/0402Servo control
    • G11B17/0404Servo control with parallel drive roller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够使用尽可能少的开关对插入到插入口中的大小两种盘进行正确判别的盘判别装置。其包括:滑块(61、62),具有凸部,向彼此的间隔扩大的方向相对移动;检测开关(S1),在将大直径盘或小直径盘插入到插入口(13)中时进行开关操作;检测开关(S2),仅在将大直径盘插入到插入口(13)中时进行开关操作;以及动作板(63),仅在将大直径盘插入到插入口(13)中时,容许滑块(61)从初始位置经由对应于检测开关(S1)的第一位置移动至对应于检测开关(S2)的第二位置。动作板(63)的一端部上具有阻止滑块(61)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止动部(63c),另一端部卡合在滑块(62)上。

Description

盘判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对盘中记录的信息进行重放或将所需的信息记录在盘中的盘驱动装置,并且涉及一种将盘插入到设备内时对盘的类别(大小)进行判别的盘判别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乐曲信息等的记录介质,除直径12cm的光盘(大直径盘)以外,众所周知的是被称为单曲CD等直径8cm的光盘(小直径盘)。另一方面,作为将所需的信息记录在该种类的盘中、或者将上述记录信息重放的盘驱动装置,如下装置是众所周知的:不使用搭载盘的托盘,以被称为吸入式进碟的方式通过传送机构将插入到插入口中的盘直接传送至设备内的驱动位置。
此处,对于大直径盘和小直径盘,由于直径不同而造成到达驱动位置的时间不同,因此如果不根据盘的尺寸改变传送方式,则不能将两种尺寸的盘适当地配置在驱动位置上;而且,对于与小直径盘不对应的机型,则会造成无法将小直径盘引导至驱动位置而无法从设备内取出等问题。
因此,在吸入式进碟方式的盘驱动装置中通常设有盘判别装置,该盘判别装置判别被插入到设备的插入口中的盘是大直径盘还是小直径盘。
作为上述盘判别装置,如下装置是众所周知的:具有可以沿着插入口的长度方向滑动的左右一对销和沿着上述两销的移动路径配置的三个开关;在将小直径盘插入时,三个开关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开关被通过销进行开关操作而“接通”,在将大直径盘插入时三个开关全部被通过销进行开关操作而“接通”(例如专利文献1)。
此外,根据专利文献1,通过上述三个开关判别被插入到插入口中的盘是大直径盘还是小直径盘,能够使设备内的可动部适当动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42399号公报(图1~图3,第0018~0021段)
但是,如专利文献1所述,为了判别大小两种盘而使用三个开关,因部件数过多导致成本过高,而且处理上述开关的输出信号的电路也变得复杂。此外,组装三个开关会导致生产率的恶化,而且由于必须确保配置三个开关的空间,因此对设备的小型化造成阻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使用尽可能少的开关对大小两种盘进行正确判别。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1)本发明提供一种盘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块61、62,具备在具有第一直径以上的外径的盘d、D被从插入口13插入时能够由所插入的上述盘d、D的端面推压的凸部61a、62a,并且在彼此间隔扩大的方向上相对移动;检测开关S1,在盘d、D被插入到插入口13中时被进行开关操作;检测开关S2,在盘d、D是具有比上述第一直径大的第二直径以上的外径的大直径盘D的情况下,仅在上述大直径盘D被插入到插入口13中时被进行开关操作;以及动作板63,仅在大直径盘D被插入到插入口13中时,容许滑块61在其凸部61a被大直径盘D推压的同时,从初始位置经由进行检测开关S1的开关操作的第一位置移动至进行检测开关S2的开关操作的第二位置;动作板63在其一端部上具有用于阻止滑块61向上述第二位置移动的止动部63c,另一端部卡合在滑块62上;当滑块62通过盘d、D对凸部62a的推压而移动至规定位置时,动作板63与滑块62连动,使得止动部63c离开滑块61的移动路径并移动至变成容许滑块61向上述第二位置移动的状态的限制解除位置。
(2)在此基础上,上述盘判别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发杆66,在盘d、D是具有小于上述第二直径的外径的小直径盘d的情况下,当小直径盘d被从插入口13以仅由该小直径盘d的端面推压滑块62的凸部62a的状态插入时,上述触发杆66从动作板63受到朝向上述限制解除位置的操作力并朝向上述第一位置推压滑块61。
(3)此外,上述盘判别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在检测开关S1、S2和滑块61之间设置有与滑块61连动地进行检测开关S1、S2的开关操作的开关操作部件64。
(4)另外,上述盘判别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动作板63和滑块61、62安装于导向板5上,该导向板5与被驱动正反旋转的进给辊4协同工作,以夹持并传送被从插入口13插入的盘d、D。
根据本发明的盘判别装置,当将盘插入到插入口中时在间隔扩大的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第一、第二滑块的基础上,还设置与第二滑块的移动连动的动作板,在将大直径盘插入时和小直径盘插入时通过上述动作板使第一滑块的移动位置发生限定的变化,并利用两个检测开关对第一滑块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判别出被插入到插入口中的盘是大直径盘还是小直径盘。
即,在本发明中,能够通过数量比专利文献1少一个的两个检测开关对大小两种盘进行判别,从而能够降低成本。
此外,在具有触发杆的方式中,即使在将小直径盘从插入口的一端(第二滑块侧)插入的情况下,也能使位于第二滑块的相反侧的第一滑块移动并使一个检测开关接通,从而能够可靠地检测出是否插入了小直径盘。
此外,在由与第一滑块连动的开关操作部件进行第一、第二检测开关的开关操作的方式中,作为检测开关,不仅可以使用比光电开关等非接触型检测器廉价的接触型检测器,还可以通过改进开关操作部件的形状来提高与检测开关的配置场所相关的设计上的自由度。
另外,在将滑块和动作板组装于导向板的方式中,当对它们进行设置时无需确保新的空间,对于现有盘驱动装置也可以无需改造地进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涉及的盘判别装置的盘驱动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导向板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X-X剖视图。
图4是表示由进给辊和导向板夹持盘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盘判别装置的组装状态的透视图。
图6是从插入口侧观察盘判别装置时的主视概略图。
图7是表示检测开关的配置部分的概略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盘判别装置的构成零部件的配置位置的说明图。
图9是从导向板侧观察动作板时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一对滑块的俯视图。
图11是插入小直径盘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12是插入大直径盘时的动作说明图。
标号说明
D...大直径盘
d...小直径盘
12...顶板
13...插入口
4...进给辊
5...导向板
61...第一滑块
61a...凸部
62...第二滑块
62a...凸部
62b...滑销
63...动作板
63b...凸轮孔
63c...止动部
64...开关操作部件
S1...第一检测开关
S2...第二检测开关
66...触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首先,图1表示具有本发明涉及的盘判别装置的信息记录重放设备(盘驱动装置)的内部结构,并说明其整体结构。
在图1中,1是构成装置的外壳的框体,上述框体1包括: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底架11和覆盖上述底架11上部的顶板12,在框体1的前表面开设有横长的插入口13,以用于取放盘(以下,小直径盘d例如具有8cm外径作为第一直径,大直径盘D例如具有12cm外径作为比第一直径大的直径,将两者的总称简记为“盘”并用标号D表示)。
2是驱动单元(俗称为“トラメカ”),上述驱动单元2通过将转盘22和光拾取器23等一体地组装在由金属制成的座板21上而构成。其中,转盘22是支撑盘D并使其转动的圆形旋转部件,上述转盘22与固定于座板21上的主轴马达24的转子轴直接连接,并被驱动朝向一个方向旋转。另一方面,光拾取器23是能够一边在由转盘22支撑的盘D的半径方向上移动一边从盘D读取记录信息或向盘D写入信息的电子元件单元;上述光拾取器23如公知那样具有:发出应对盘D的盘面进行照射的光的激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接受来自盘D的反射光的受光元件等。
此外,25是与转盘22协同工作而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夹持盘D的夹紧盘,26是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夹紧盘25的夹紧基座,该夹紧基座26的一端部由在座板21上形成的托架21a枢接支撑。由此,以图1所示的位置作为待机位置,由夹紧基座26所保持的夹紧盘25能够从该待机位置下降至夹紧转盘22上的盘D的夹紧位置。
另外,构成驱动单元2的座板21通过防振缓冲器27被弹性支撑于底架11,由此能够防止盘驱动时的重放音发生跳音等。
3是传送盘D的盘传送机构,位于具备上述结构的驱动单元2和在框体1上开出的插入口13之间,上述盘传送机构3具有被驱动正反旋转的进给辊4和安装于顶板12上的导向板5。
进给辊4是具有与大直径盘D的直径大体相等的轴长的细长橡胶辊,其旋转轴4a的两端被在铰接板41的两端上形成的左右一对托架41a(图1中仅表示出一侧的托架41a)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撑。铰接板41具有在托架41a的一端部枢接固定于底架11上的支轴41b,并且以上述支轴41b为中心可以在上下方向摆动。因此,由托架41a支撑的进给辊4可以在图1中的单点划线表示的退避位置和实线表示的盘传送位置之间升降,进给辊4在实线表示的盘传送位置与导向板5之间夹持并传送盘D。
另外,进给辊4被钩挂在铰接板41和底架11之间的弹簧42朝向盘传送位置施力,在将盘D引导至转盘22上时,进给辊4通过未图示的凸轮构件克服弹簧42的作用力而被向上述退避位置压下,在将盘置于转盘22上时,进给辊4位于退避位置上并与盘D分离。与之相对地,在传送盘D时弹簧42的作用力作为向盘D推压进给辊4的力而发挥作用。
此处,在框体1内的插入口13一侧设置有本发明的盘判别装置。此外,通过上述盘判别装置自动地对插入到插入口中13的大直径盘D或者小直径盘d进行判别,基于其判别结果对进给辊4和夹紧盘25的下降时机(例如用于使上述凸轮构件移动的未图示的电动机的起动)等进行控制,下文还有关于上述盘判别装置的结构的记述。
其次,在图2中,导向板5由合成树脂材料一体成形为左右一对板部51、52和介于两者之间的连接部53。一对板部51、52是通过连接部53连接的薄板,在两者的各表面f上形成具有从连接部53侧的内侧端部Ei向相反侧的外侧端部Eo延伸的棱线t的、断面为三角形的凸条51a、51b或者52a、52b。另外,在图2中,阴影线用于明示凸条51a、51b或者52a、52b,而不表示断面。
从图3可以明显看出,上述凸条51a、51b或者52a、52b(图3中仅表示出凸条51a、52a)是高度为自表面f突出的突出量从内侧端部Ei朝向外侧端部Eo递增的倾斜状的状态,各个两端的高低差在1mm左右。此外,传送的盘D的外周边缘仅滑动接触于上述凸条51a、51b或者52a、52b,由此既可以减轻传送盘时的摩擦阻力,还可以防止盘D损伤。
此外,从图3和图4可以明显看出,一对板部51、52上形成有在两者的表面f侧从外侧端部Eo向与表面f正交的方向突出的侧面导向件54,传送中的大直径盘D的左右外周端面滑动接触于两个板部51、52的侧面导向件54,由此形成能够进行定心的结构。另外,通过其他装置对小直径盘d进行定心,在此省略说明。
此外,从图4可以明显看出,进给辊4的直径从中央部向两端部递增,由此即使在盘D的另一面侧,进给辊4的两端部也仅与盘D的外周边缘接触。于是,通过进给辊4和凸条51a、51b或者52a、52b能够均等地夹持盘D的左右两侧边缘而进行传送。
其次,对上述盘判别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上述盘判别装置是将左右一对滑块61、62(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和动作板63安装在导向板5上而构成的。滑块61、62以图5所示的位置为初始位置,并且能够沿着导向板5的前端边缘在彼此的间隔扩大的方向上相对移动,在各自一端部上形成从导向板5的板部51、52向插入口13的后面下垂的凸部61a、62a。两凸部61a、62a被设定为在初始位置以比小直径盘d的直径还短的间隔(例如7cm间隔)排列配置,将盘D插入到插入口中13时,两凸部61a、62a被盘D的端面推压而使上述间隔扩大,由此容许盘D通过凸部61a、62a之间。
此外,如图5和图6所示,在插入口13的附近设有与一侧凸部61a卡合的开关操作部件64。开关操作部件64可以与滑块61同样地沿着插入口13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图6所示的弹簧65被向图6的右方施力。但是,如果凸部61a被盘D的端面推压而向图6的左方移动,则开关操作部件64也会克服弹簧65的作用力向相同方向移动,如果盘D对凸部61a的推压力消失,具有上述凸部61a的滑块61则会与开关操作部件64一起借助弹簧65的作用力返回至初始位置,并维持在上述初始位置。
另一方面,如图6和图7所示,在底架11的底部沿着开关操作部件64的移动路径空出规定间隔地配置有两个检测开关S1、S2(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上述检测开关S1、S2是具有触头c的接触型检测器(例如微动开关),由此能够一边检测出一侧的滑块61的位置,一边根据两个检测开关S1、S2的状态(例如接通或者断开状态)判别出插入到插入口13中的是大直径盘D还是小直径盘d。
此处,以通过开关操作部件64对检测开关S1进行开关操作(对触头c进行推压操作)的位置作为第一位置,以通过开关操作部件64对检测开关S2的触头c进行推压操作的位置作为第二位置,在将小直径盘d插入到插入口13中时滑块61仅能从初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而在将大直径盘D插入时滑块61能够从初始位置经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因此,如果两个检测开关S1、S2一直处于断开状态,则可以判别出盘D未插入到插入口13中;如果在检测开关S1“接通”之后的规定时间内检测开关S2未“接通”,或者检测开关S2未“接通”而检测开关S1从“接通”变成“断开”,则可以将插入到插入口13中的盘D判别为小直径盘d。此外,如果在检测开关S1“接通”之后的规定时间内检测开关S2“接通”,则可以将插入到插入口13中的盘D判别为大直径盘D。另外,相关动作在后文中有具体说明。
其次,在图8和图9中,动作板63是比导向板5稍短的带形薄板,在其中央部开设有安装孔63a。此外,上述动作板63位于导向板5和顶板12之间,并通过贯穿安装孔63a的销14枢接固定在顶板12上,而且,两端可以以上述销14为中心摆动。此外,动作板6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上突出设置有弯曲成“へ”字形的凸轮孔63b,而在其另一端部上突出设置有“Z”字形的止动部63c和弯曲成“へ”字形的突片63d。
另一方面,滑块62上设置有插入凸轮孔63b的滑销62b。此外,当一侧的滑块62位于如图8所示的初始位置时,止动部63c位于另一侧的滑块61的移动路径上以阻止该滑块61向上述第二位置移动,如果滑块62从初始位置向图8的右方移动,则由于滑销62b相对凸轮孔63b发生位移,因此动作板63能够以销14为中心绕图8的顺时针方向摆动,并且止动部63c离开滑块61的移动路径。另外,动作板63上形成有将对应部位切除成“U”字形的弹性接触片63e,通过上述弹性接触片63e与顶板12进行弹性接触来防止动作板63的晃动。
此外,从图8可以明显看出,在导向板5的背面侧(与顶板12相向的一侧),除滑块61、62和动作板63以外,还安装有触发杆66。55是突出设置于导向板5(板部52)作为触发杆66的支轴的凸起,触发杆66能够以上述凸起55为中心摆动。
其次,当图8所示的一对滑块61、62位于初始位置时,触发杆66的一端部与滑块61的端缘部接触,而另一端部与动作板63的突片63d接触并限制以凸起55为中心的摆动。另一方面,通过将盘D插入到插入口13中,如果滑块62从初始位置向图8的右方移动至规定的位置,则动作板63如上所述地以销14为中心摆动。由此,例如在仅使滑块62移动而将小直径盘d插入的情况下,触发杆66的一端部受到动作板63的突片63d的推压而发生摆动,同时另一端部将位于初始位置的滑块61推压向上述第一位置。总而言之,即使在小直径盘d被从图8的右侧插入、且仅由其端面推压滑块62的凸部62a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动作板63和触发杆66使滑块61移动至第一位置,并且能够检测到小直径盘d的插入。
另外,滑块61如上所述地被弹簧65(参照图6)朝向初始位置施力,另一侧的滑块62被架设在滑块62与导向板5之间的弹簧67(参照图8)朝向初始位置施力。此外,在图8中,56是为了克服上述弹簧65、67的作用力将滑块61、62维持在初始位置而在导向板5上形成的突片,57是引导滑块61、62移动的导轨,上述导轨57与突片56相连且比突片56低一段地突出设置,在滑块61、62上与导轨57对应地形成有如图10所示的导槽61c、62c。此外,在图8中,58是沿着导轨57在导向板5上形成的长孔,滑块61、62的凸部61a、62a穿过上述长孔58。
此处,根据图11、图12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盘判别装置的动作和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在图11中,对于将小直径盘d插入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1(a)表示将小直径盘d插入到插入口13的中央时的状态,此时左右一对滑块61、62各自的上述凸部61a、62a被小直径盘d的端面推压,从实线所示的初始位置如单点划线所示地在彼此间隔扩大的方向上移动。特别是,如图6所示的开关操作部件64与一侧的滑块61连动并与滑块61向相同方向移动,由此进行检测开关S1的开关操作(触头c的推压操作)。其结果是,滑块61在其凸部61a被小直径盘d的端面推压的同时,移动至进行检测开关S1的开关操作的第一位置,但是因小直径盘d的直径的关系而不会移动至进行检测开关S2的开关操作的第二位置。因此,在与检测开关S1、S2电连接的未图示的控制部内,虽然从检测开关S 1输入了信号,然而即使从输入上述信号时刻开始经过规定时间(例如1秒),也不会从检测开关S2输入信号,因此在控制部中判断为插入口13中被插入了小直径盘d,并进行特定的控制处理。另外,当检测开关S1“接通”时,图1中表示的进给辊4立即被驱动旋转并开始将盘D引入,但是,当所插入的盘D被判别为是小直径盘d时,作为特定的控制处理,在与小直径盘d对应的机型的情况下,例如用于使进给辊4升降的未图示的凸轮部件比插入大直径盘D时更早地开始移动,而在与小直径盘d不对应的机型的情况下,例如使进给辊4反转并转移至将送入至中途的小直径盘d从插入口13排出的动作。
另一方面,图11(b)表示从插入口13的左端将小直径盘d插入时的状态,此时,仅一侧的滑块61的上述凸部61a受到小直径盘d的推压而单独向与另一侧的滑块62分离的方向移动。但是,动作板63的止动部63c在上述移动路径上等待,并阻止滑块61向上述第二位置前进。因此,虽然滑块61移动至上述第一位置,但不会移动至第二位置。由此,在控制部中判断为插入口13中被插入了小直径盘d,并进行与上述相同的特定的控制处理。
此外,图11(c)表示从插入口13的右端将小直径盘d插入时的状态,此时,仅一侧的滑块62的上述凸部62a受到小直径盘d的推压而先向与另一侧的滑块61分离的方向移动。当滑块62开始移动时,由于滑销62b相对于凸轮孔63b产生位移,导致动作板63开始摆动,在滑块62到达规定位置的时刻动作板63的突片63d对触发杆66的一端部进行推压。由此,触发杆66一边摆动一边将滑块61推压向上述第一位置。另外,从图11(c)可以明显地看出,将小直径盘d从插入口13的右端(滑块62侧)插入的情况下,动作板63摆动,止动部63c移动至成为离开滑块61的移动路径的状态的位置(限制解除位置),此时因小直径盘d的直径的关系,其端面不会对滑块61的凸部61a进行推压,因此,滑块61不会移动至上述第二位置,只会通过触发杆66移动至上述第一位置。于是,在控制部中判断为插入口中13被插入了小直径盘d,并进行与上述相同的特定的控制处理。
其次,在图12中,对将大直径盘D插入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将大直径盘D插入时,因其直径的关系,一对滑块61、62的凸部61a、62a必定受到大直径盘D的端面的推压。因此,滑块61、62的凸部61a、62a受到大直径盘D的推压的同时,滑块61、62分别向彼此的间隔扩大的方向移动。另外,当滑块61移动至止动部63c的位置时,另一侧的滑块62到达规定的位置,由此由于动作板63摆动并移动至图12中所示的上述限制解除位置,因此滑块61的前进不会受到止动部63c的阻碍,其凸部61a在受到大直径盘D推压的状态下移动至上述第二位置。因此,从两个检测开关S1、S2将信号输入给上述控制部。因此,在控制部中判断为插入口中13插入了大直径盘D,并进行与大直径盘D对应的特定的控制处理。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触发杆66并不是必需的,例如也可以缩短滑块61、62的初始位置的间隔,在将小直径盘d从一侧的滑块62侧插入的情况下,另一侧的滑块61在其凸部61a被小直径盘d推压而移动至第一位置,根据上述方式,可以省略触发杆66,并且,即使在将小直径盘d从一侧的滑块62侧插入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检测到盘D的插入的同时判别出上述盘D是小直径盘d。
此外,也可以沿着滑块61的移动路径配置检测开关S1、S2,以利用滑块61对上述检测开关S1、S2进行开关操作,根据上述方式还可以省略开关操作部件64。
此外,检测开关S1、S2不限于在触头c被推压时“接通”,还可以在触头c被推压时“断开”。

Claims (4)

1.一种盘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具备在具有第一直径以上的外径的盘被从插入口插入时能够由所插入的所述盘的端面推压的凸部,并且在彼此间隔扩大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第一检测开关,在所述盘被插入到所述插入口中时被进行开关操作;
第二检测开关,在所述盘是具有比所述第一直径大的第二直径以上的外径的大直径盘的情况下,仅在所述大直径盘被插入到所述插入口时被进行开关操作;以及
动作板,仅在所述大直径盘被插入到所述插入口中时,容许所述第一滑块在该第一滑块的凸部被所述大直径盘推压的同时,从初始位置经由进行所述第一检测开关的开关操作的第一位置移动至进行所述第二检测开关的开关操作的第二位置;
所述动作板的一端部上具有用于阻止所述第一滑块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的止动部,另一端部卡合在所述第二滑块上;
当所述第二滑块通过所述盘对所述凸部的推压而移动至规定位置时,所述动作板与所述第二滑块连动,使得所述止动部离开所述第一滑块的移动路径并移动至变成容许所述第一滑块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的状态的限制解除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触发杆,在所述盘是具有小于所述第二直径的外径的小直径盘的情况下,当所述小直径盘被从所述插入口以仅由该小直径盘的端面推压所述第二滑块的凸部的状态插入时,所述触发杆从所述动作板受到朝向所述限制解除位置的操作力并朝向所述第一位置推压所述第一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及第二检测开关与所述第一滑块之间设置有开关操作部件,该开关操作部件与所述第一滑块连动地进行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及第二检测开关的开关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板和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安装于导向板上,
该导向板与被驱动正反旋转的进给辊协同工作,以夹持并传送被从所述插入口插入的所述盘。
CN2011202397192U 2010-07-05 2011-07-05 盘判别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5343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2597A JP2012014814A (ja) 2010-07-05 2010-07-05 ディスク判別装置
JP2010-152597 2010-07-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53431U true CN202153431U (zh) 2012-02-29

Family

ID=45400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39719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53431U (zh) 2010-07-05 2011-07-05 盘判别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47324B2 (zh)
JP (1) JP2012014814A (zh)
CN (1) CN2021534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6877A (zh) * 2012-12-20 2014-06-25 谷林电器(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光盘播放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485Y2 (ja) * 1990-05-30 1995-01-30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デイスク状体のローデイング装置
JP2001155401A (ja) * 1999-11-25 2001-06-08 Fujitsu Ten Ltd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2002042399A (ja) 2000-07-27 2002-02-08 Kenwood Corp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3953747B2 (ja) * 2001-04-27 2007-08-08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4469579B2 (ja) * 2003-08-29 2010-05-26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2005302215A (ja) * 2004-04-14 2005-10-27 Tokyo Pigeon Co Ltd センサ作動機構
KR100584983B1 (ko) * 2004-05-19 2006-05-2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슬롯인 타입의 광디스크 플레이어
JP2006120278A (ja) * 2004-10-25 2006-05-11 Alpine Electronics Inc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6185565A (ja) * 2004-12-28 2006-07-13 Orion Denki Kk ディスク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06202365A (ja) * 2005-01-18 2006-08-03 Alpine Electronics Inc ディスク位置決め機構
JP4188355B2 (ja) * 2005-09-27 2008-11-26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イヤ
JP2007250088A (ja) * 2006-03-16 2007-09-27 Clarion Co Ltd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8047207A (ja) * 2006-08-15 2008-02-2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JP5032402B2 (ja) * 2008-06-20 2012-09-26 ソニーオプティアー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0080020A (ja) * 2008-09-29 2010-04-08 Orion Denki Kk 記憶媒体再生装置又は記憶媒体の記録及び再生装置における記憶媒体搬送機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6877A (zh) * 2012-12-20 2014-06-25 谷林电器(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光盘播放装置
CN103886877B (zh) * 2012-12-20 2016-08-03 谷林电器(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光盘播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47324B2 (en) 2013-01-01
US20120005696A1 (en) 2012-01-05
JP2012014814A (ja) 2012-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3915B (zh) 盒驱动装置
EP1150284A2 (en) Disk drive device
CN202153431U (zh) 盘判别装置
CN100485798C (zh) 盘驱动器
CN100429708C (zh) 盘片驱动装置以及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US8589961B2 (en) Disc changer for diverse recording media
US20080077947A1 (en) Disk drive and drive unit driving mechanism
US7971211B2 (en) Disk drive, disk feeding device, and disk loading mechanism
CN101315792A (zh) 光盘装置
CN1938773A (zh) 盘输送机构和盘播放器
CN101000783A (zh) 盘驱动装置和基座单元
CN100464372C (zh) 盘片驱动装置
KR100672143B1 (ko) 디스크 플레이어
CN101211610A (zh) 光盘装置
CN100570726C (zh) 盘装置
TWI254915B (en) Disc changer
CN101785058B (zh) 盘片装置
CN101211612A (zh) 插入式光盘存储设备
CN100456374C (zh) 盘夹持装置
CN101211609A (zh) 光盘装置
US8547808B2 (en)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and optical disc driver using the same
CN102339616B (zh) 光盘装置
CN102969007A (zh) 盘驱动装置
JP2000251376A (ja) ディスク装置
CN1784733B (zh) 盘保持架及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JK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228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228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JVC Kenwood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J. & K. Car Electronics Corp. A. Corp. of Japan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9